CN109759148A -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9148A
CN109759148A CN201910097954.1A CN201910097954A CN109759148A CN 109759148 A CN109759148 A CN 109759148A CN 201910097954 A CN201910097954 A CN 201910097954A CN 109759148 A CN109759148 A CN 109759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regenerated
temperature
regeneration
nit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79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9148B (zh
Inventor
郭银亮
崔秋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iental Aoli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iental Aoli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iental Aoli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iental Aoli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79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9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9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9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9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9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切换反应器;(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3)第一阶段烧焦;(4)第二阶段烧焦;(5)第三阶段除微孔碳;(6)氮气置换赶氧;(7)下一周期的生产运转。本发明设计的再生条件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强酸位,还能够较好地消除覆盖在酸位上的积碳,从而恢复酸位,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催化剂的微孔积碳,从而将催化剂微孔内的活性中心暴露出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再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石脑油芳构化装置的目的是将石脑油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芳构化反应转化为含有苯、甲苯及二甲苯的混合芳烃,同时生成含有氢气、甲烷及碳二至碳五馏分的气相。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最终产出符合标准的轻芳烃及重芳烃,同时副产低烯烃的液化气及少量的干气。在具有高反应活性的同时,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积碳,导致催化剂失活,一般通过烧炭的方式使失活催化剂恢复活性,但是现有烧炭再生技术的恢复能力较低,原因是催化剂微孔中仍有一部分积碳未烧掉,而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主要位于微孔内,因此,需要一种能将大部分微孔积碳除掉的再生技术,以提高催化剂的恢复水平。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能将催化剂中绝大部分微孔积碳烧掉,提高催化剂的恢复水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切换反应器;(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3)第一阶段烧焦;(4)第二阶段烧焦;(5)第三阶段除微孔碳;(6)氮气置换赶氧;(7)下一周期的生产运转;所述第一阶段烧焦包括以下步骤: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480~525℃;所述第二阶段烧焦包括以下步骤: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恒定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7~9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所述第三阶段除微孔碳包括以下步骤: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350~400℃后保持1.5~2.5小时,催化剂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切换反应器包括以下操作:逐渐降低待再生反应器的进料负荷至30%,同时缓慢降低反应器内温度,降温速度不超过30℃/h;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300℃时,降低反应器进料负荷至20%;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250℃以下,且加热炉炉膛温度在300℃以下时,停止反应器进料,并停止对该反应器加热;将待再生反应器切换为另一个已升温至工作温度的反应器,并隔离待再生反应器。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包括以下操作: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300~350℃,升温速度为10~20℃/h。
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氮气置换赶氧包括以下操作: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充压至0.28~0.3MpaG,压力稳定后卸压至0.02~0.03MpaG,反复进行充压和卸压操作,直至已再生反应器内氧含量小于0.1%,然后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在0.1~0.12MpaG下保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计的再生条件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强酸位,还能够较好地消除覆盖在酸位上的积碳,从而恢复酸位,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
2、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催化剂的微孔积碳,从而将催化剂微孔内的活性中心暴露出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
3、本发明经两个阶段烧焦后再进行第三阶段除微孔碳,引入氢气发生甲烷化反应,从而得以将大部分顽固的微孔积碳除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切换反应器:逐渐降低待再生反应器的进料负荷至30%,同时缓慢降低反应器内温度,降温速度不超过30℃/h;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300℃时,降低反应器进料负荷至20%;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250℃以下,且加热炉炉膛温度在300℃以下时,停止反应器进料,并停止对该反应器加热;将待再生反应器切换为另一个已升温至工作温度的反应器,并隔离待再生反应器。
(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327℃,升温速度为14~16℃/h。
(3)第一阶段烧焦: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505℃。
(4)第二阶段烧焦: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8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
(5)第三阶段微孔碳: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375~385℃后保持2小时,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
(6)氮气置换赶氧: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充压至0.28~0.3MpaG,压力稳定后卸压至0.02~0.03MpaG,反复进行充压和卸压操作,直至已再生反应器内氧含量小于0.1%,然后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在0.1~0.12MpaG下保压。
(7)下一周期的生产运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至步骤(5)的操作为:
(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300℃,升温速度为10~12℃/h。
(3)第一阶段烧焦: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480℃。
(4)第二阶段烧焦: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7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
(5)第三阶段微孔碳: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350~360℃后保持1.5小时,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至步骤(5)的操作为:
(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350℃,升温速度为18~20℃/h。
(3)第一阶段烧焦: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525℃。
(4)第二阶段烧焦: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9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
(5)第三阶段微孔碳: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390~400℃后保持2.5小时,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至步骤(5)的操作为:
(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400℃,升温速度为30℃/h。
(3)第一阶段烧焦: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540℃。
(4)第二阶段烧焦: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12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
(5)第三阶段微孔碳: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450~460℃后保持3小时,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取消第三阶段除微孔碳作业,第二阶段烧炭作业后即再生结束,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后进入第(6)、(7)步骤。
将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再生前后催化剂和新鲜催化剂进行红外酸量表征,结果如下: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再生前,催化剂的强酸量和中强酸量均非常少,说明有较多的积碳将各个酸位覆盖;再生后,催化剂的强酸量、中强酸量和弱酸量均有所上升,说明经过烧炭作业能够在某些程度上消除积碳,恢复酸位;但是相比于新鲜催化剂,再生后,强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弱酸量和中强酸量均有所增加,原因是在烧炭作业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B酸中心的少量强酸转化成为中强酸或者弱酸,同样的,L酸中心的少量强酸转化成为中强酸或者弱酸;实施例1~3的强酸恢复率均高于对比例1,说明本发明设计的再生条件能更好地保护强酸位;实施例1~3的强酸恢复率均高于对比例2,原因是对比例2再生后仍有较多催化剂强酸位被积碳覆盖,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覆盖在酸位上的积碳,从而恢复酸位,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
将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再生前后催化剂和新鲜催化剂进行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表征,结果如下: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再生前,催化剂的微孔比表面积、微孔体积相对于新鲜催化剂均比较小,孔径均较大,说明催化剂积碳后很大一部分微孔被堵塞;再生后,催化剂的微孔比表面积、微孔体积均不同程度增加,孔径均不同程度减小,说明烧炭作业后微孔内的积碳被不同程度消除;而实施例1~3的微孔比表面积、微孔体积、孔径恢复率相对于对比例1~2均比较高,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催化剂的微孔积碳,从而将催化剂微孔内的活性中心暴露出来,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切换反应器;(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3)第一阶段烧焦;(4)第二阶段烧焦;(5)第三阶段除微孔碳;(6)氮气置换赶氧;(7)下一周期的生产运转;所述第一阶段烧焦包括以下步骤: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480~525℃;所述第二阶段烧焦包括以下步骤: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恒定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7~9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所述第三阶段除微孔碳包括以下步骤: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350~400℃后保持1.5~2.5小时,催化剂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切换反应器包括以下操作:逐渐降低待再生反应器的进料负荷至30%,同时缓慢降低反应器内温度,降温速度不超过30℃/h;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300℃时,降低反应器进料负荷至20%;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250℃以下,且加热炉炉膛温度在300℃以下时,停止反应器进料,并停止对该反应器加热;将待再生反应器切换为另一个已升温至工作温度的反应器,并隔离待再生反应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包括以下操作: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300~350℃,升温速度为10~20℃/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氮气置换赶氧包括以下操作: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充压至0.28~0.3MpaG,压力稳定后卸压至0.02~0.03MpaG,反复进行充压和卸压操作,直至已再生反应器内氧含量小于0.1%,然后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在0.1~0.12MpaG下保压。
CN201910097954.1A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Active CN109759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7954.1A CN109759148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7954.1A CN109759148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9148A true CN109759148A (zh) 2019-05-17
CN109759148B CN109759148B (zh) 2019-12-13

Family

ID=66454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7954.1A Active CN109759148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914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4912A (zh) * 2019-10-22 2021-04-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脑油的改质方法
CN113893885A (zh) * 2020-06-22 2022-01-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脱硫化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7170A (zh) * 2010-09-21 2012-04-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床反应器催化剂器内多段同时烧焦装置及其工艺
CN104447166A (zh) * 2014-10-31 2015-03-25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再生烯烃异构方法
CN204469680U (zh) * 2015-01-28 2015-07-15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氧化物催化转化制芳烃催化剂的再生系统
CN107344124A (zh) * 2016-05-06 2017-11-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原位再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7170A (zh) * 2010-09-21 2012-04-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床反应器催化剂器内多段同时烧焦装置及其工艺
CN104447166A (zh) * 2014-10-31 2015-03-25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再生烯烃异构方法
CN204469680U (zh) * 2015-01-28 2015-07-15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氧化物催化转化制芳烃催化剂的再生系统
CN107344124A (zh) * 2016-05-06 2017-11-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原位再生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4912A (zh) * 2019-10-22 2021-04-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脑油的改质方法
CN112694912B (zh) * 2019-10-22 2022-1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脑油的改质方法
CN113893885A (zh) * 2020-06-22 2022-01-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脱硫化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CN113893885B (zh) * 2020-06-22 2024-05-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脱硫化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9148B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5089A (en) Process for decoking catalysts
US8778823B1 (en) Feed additives for CCR reforming
US20040091753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sulfur compounds from hydrocarbon streams
CN109759148A (zh)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JP6523134B2 (ja) 水素ガス製造方法及び水素ガス製造装置
JP4755792B2 (ja) 超低硫黄炭化水素ストリームを生成させるための吸着方法
US5756414A (en) Method of regenerating deactivated catalyst
JPH0336575B2 (zh)
US8372770B2 (en) Reformer regeneration process
JPH0513882B2 (zh)
EP2737934B1 (en) Method for removing sulfur oxide and nitrogen oxide from flue gas
CN103228357B (zh) 再生沸石催化剂的方法
CN103721743B (zh) 一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催化剂再生方法
US3330778A (en) 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 beds with water-solvent-gas cycle
CA2156582C (en) Hydrocarbon catalytic cracking process
CN107540493A (zh) 由甲醇或二甲醚制备芳烃和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7344124B (zh) 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原位再生方法
JP2012206955A (ja) 芳香族炭化水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芳香族炭化水素の製造プラント
CN107469798B (zh) 一种硫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US3076755A (en) Regeneration process
CN107022374A (zh) 一种炼厂干气综合利用工艺及系统
US3007863A (en) Method of treating a petroleum fraction using molecular sieve aluminosilicate selective adsorbents
US2856349A (en) Two stage regeneration of platinum containing catalyst composite employed in hydroforming
JP2001501861A (ja) 高温処理ゼオライト触媒の再生方法
CA3123486A1 (en) Process for upgrading renewable liquid hydrocarb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regeneration method for aromatization catalyst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Pledgee: Haikou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DONGFNAG AOLI PETROCHEMICAL Co.,Ltd.|YANGPU AOLI PETROCHEMIC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