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71C - 人造石成形体 - Google Patents
人造石成形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571C CN1097571C CN97195376A CN97195376A CN1097571C CN 1097571 C CN1097571 C CN 1097571C CN 97195376 A CN97195376 A CN 97195376A CN 97195376 A CN97195376 A CN 97195376A CN 1097571 C CN1097571 C CN 109757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neral aggregate
- noctilucence
- weight
- fluorescent substance
- luminous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4/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4/02—Granular materials, e.g. microballo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50—Road surface markings; Kerbs or road edg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erting road users
- E01F9/506—Road surface markings; Kerbs or road edg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erting road u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ad surface marking material, e.g. comprising additives for improving friction or reflectivity; Methods of forming, installing or applying markings in, on or to road surfaces
- E01F9/524—Refl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corporation in or application to road surface mark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50—Road surface markings; Kerbs or road edg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erting road users
- E01F9/576—Traffic lines
- E01F9/578—Traffic lines consisting of preformed elements, e.g. tapes, block-type elements specially designed or arranged to make up a traffic lin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80—Optical properties, e.g. transparency or reflexi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人造石成形体(1),其中在基板(2)的平面部位整体有作为图形或图案的凸起部位(3)或埋入沟槽(4),是一种由无机骨料和树脂主成分组成的人造石成形体(1),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凸起部位(3)或埋入沟槽部位(4)中至少一部分是夜光性或荧光性发光部分;这种发光部分中,作为至少一部分无机骨料,含有蓄光性或伴随吸收紫外线发光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和透明性无机骨料,或者含有表面上烧结了所说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石成形体。更详细讲,本发明涉及具有蓄光性等夜光性或伴随吸收紫外线具有发光性,可以作为夜间装饰或黑暗环境下用光指示方向和位置的标牌等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观赏材料等的人造石成形体。
背景技术
过去人们知道,人造石是将天然石粉碎,并与树脂等混合后使之固化而成的。因此,为了使人造石具有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纹理外观,并具有优良的硬度和强度,人们进行了各种研究。
作为提高这种人造石功能和性能的一种尝试,有人提出利用蓄光材料等具有夜光性物质和伴随吸收紫外线发光的紫外线发光材料等荧光物质,赋予发光功能。所说的尝试是,将荧光物质与作为人造石粘合剂的树脂成分混合后使之固化,或者将铝酸锶等蓄光性荧光物质和紫外线荧光性物质与不饱和聚酯、甲基丙烯酸树脂、玻璃等混合后使之固化,用粉碎固化物的粉末作为骨料,制成人造石。
然而,对于传统的夜光性或荧光性人造石而言,无论使用上述哪种方法制成的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蓄光材料的荧光作用仅仅存在于人造石表面部分露出的粘合剂树脂成分和骨料设置部位,而人造石成形体内部所含的蓄光材料完全不起作用。由于蓄光材料等荧光物质价格极高,即使加入少量也会使人造石制品的总成本提高3~10倍,所以内部含有这种不起作用荧光物质的传统人造石在成本上不实用。
而且,由于人造石表面上由蓄光材料组成的发光层,对于传统的人造石来说几乎遍及整个表面,所以不能只将例如夜间黑暗环境下有必要指示方向和位置用的标记图形和图案制成发光层。
另外,还研究了只将这样的标记图形和图案制成发光层的情况,研究发现:对于传统的发光层来说,与底材之间的密合性低,而且发光层本身也缺乏耐磨性,所以问题是特别在地面用途中因发光层产生剥离、脱落、磨损等而不能发挥所需的功能。
综上所述,过去的问题是具有发光性的人造石用途和外观,因成本高以及发光性能和物理性能差的制约而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人们希望开发出一种新的人造石成形体,这种成形体仅在必要的图形和图案上使用蓄光性材料等夜光性或荧光性材料,成本低,而且发光性能优良,发光层与底材之间能够粘合成一体,耐磨性等物理性能也优良,并且能够在黑暗环境下作为具有夜光性或荧光性的发光标记和夜间装饰材料使用。
发明的公开
因此,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提出一种人造石成形体,其中基板平面部分成一体地具有作为图形或图案的凸起部位或埋入沟槽部位,是由无机骨料和树脂作为主成分组成的人造石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凸起部位或埋入沟槽部位中至少一部分是夜光性或荧光性发光部分,在这种发光部分上,作为一部分无机骨料,含有蓄光性或伴随吸收紫外线具有发光性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和透明性无机骨料,或者含有表面上烧结有所说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人造石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1和2是表示本发明人造石构成的断面示意图。
附图3和4是表示本发明制造方法工序的示意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作为本发明目的物的人造石成形体,例如可以用附图1和2举例说明。在附图1中,在基板部分(2)的平面上具有凸起部位(3),这种凸起部位(3)是按照预定的图形或图案设置成形的。因此,这种凸起部位(3)也是蓄光性或伴随吸收紫外线发光的夜光性或荧光性发光部位。基板部分(2)本身,不形成这种发光部位。
在附图2中,基板部分(2)上有埋入发光部位的埋入沟槽(4)。
附图1中作为发光部位的凸起部位(3),白天具有例如盲文字组的功能,而在夜间可以具有在黑暗环境下指示方向和位置的标识功能。附图2的情况也同样可以用作指示标志。当然,也可以用作夜间的装饰。
如上所述,本发明目的是仅仅将凸起部位(3)和/或埋入沟槽部位(4)选择性制成发光部位,对于已有技术来说这是极为困难的。其主要理由是发光部位本身缺乏耐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石成形体,它可以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这种缺点,通过选择性形成发光部位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抑制剥离、脱落和磨损。
作为本发明人造石组成中的基本成分,对于附图1和2中的基板部分(2)和凸起部位(3)以及埋入沟槽部位(4)来说,都含有无机骨料和树脂。就这种情况下的无机骨料而言,可以包含天然石、天然矿物、人工合成的无机物、玻璃、金属等等。
而且本发明中的重要问题是,构成上述凸起部位(3)及埋入沟槽部位(4)的发光部位上,至少作为一部分无机骨料,含有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和透明无机骨料,或者含有具有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表面被覆层的透明性无机骨料。
发光部位同时含有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和透明无机骨料的情况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二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2~1∶10,而且二者之和在发光部位全部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为80~95重量%。
发光部位上含有具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表面烧结被覆层的透明无机骨料的情况下,必要条件是发光部位的重量组成应当占全部重量的5~65重量%。
上述必要条件是基于耐剥离性、耐脱落性、耐磨损性等物理性质和发光性能的观点确定的。
作为无机骨料,可以举出以下两种物质的优选组合。即,一种物质是粒度5~70目的无机细粒成分,这种细粒成分可以是从硅石、橄榄石、长石、辉石、云母等矿物,和花岗岩、变质岩等天然岩石,以及陶瓷器、玻璃和金属等中适当选出的无机细粒成分。
而且,优选与这种细粒成分同时使用粒度100目以下的微粒成分。这种微粒成分,可以举出天然或人造的各种微粒成分。例如,碳酸钙、氢氧化铝、硅石粉末等容易得到的微粒成分。
而且,作为这种微粒成分的一部分,也可以配合使用调整色调用的二氧化锰、二氧化钛、硅酸锆、氧化铁等成分,和赋予难燃性/不燃性用的三(五)氧化锑、硼化合物、溴化合物等成分。
所说的细粒成分,是对得到的人造石成形体的外观和物理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微粒成分是比细粒成分更加细小的,粒度在100目以下的物质,微粒成分进入细粒成分颗粒之间,填充细粒成分之间的空间,能够赋予得到的人造石以坚固、等级和容积等方面的性质。细粒成分与这种微粒成分之间的重量比,应当处于0.5∶1~5∶1之间,优选处于1∶1~4∶1之间。组合使用细粒成分和微粒成分制成本发明人造石成形体的情况下,发光部位的构成可以考虑如下。<A>一部分无机骨料使用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和透明无机骨料的情况下,优选的条件是:至少一部分细粒成分使用透明无机成分,而且至少一部分微粒成分使用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
作为透明性无机骨料的细粒成分,是指实际上透光性大的无机成分,其透明度虽然有种种差别,但是在本发明中使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无机物质中透光性比较大的物质。因此,透明性无机细粒成分也可以是处于着色状态或具有固有颜色的状态下。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明性无机细粒成分代表性实例,可以举出石英石、硅石、玻璃等,但是并不限于这些物质。
此外,本发明人造石成形体中作为一部分微粒成分,含有粒度在100目以下,具有蓄光性和伴随吸收紫外线发光的夜光性或荧光性成分。这种成分的代表性物质是铝酸锶类蓄光材料和硫化锌等。这些种类的材料都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
起着人造石骨料作用的无机细粒成分,其粒度,如上所述,应当处于5~70目范围内,在与无机微粒成分组合使用时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因此,对于上述夜光性或荧光性成分而言,在起着与微粒成分同样作用的同时,还能赋予人造石以夜光性或荧光性这一光学功能。夜光性或荧光性成分的粒度,与微粒成分同样,必须小于100目,这一点也是不可缺少的。
就以上各种无机成分而言,除了粒度之外,配合比例也是重要的条件。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人造石组合物中,所说的无机细粒成分重量(W1)、无机微粒成分重量(W2)和夜光性或荧光性成分重量(W3)之间的比例关系,优选处于:
W1∶(W2+W3)=0.5∶1~5∶1,
W2∶W3=1∶2~10∶1。
就W1∶(W2+W3)来说,优选处于1∶1~4∶1范围内;而且对W2∶W3而言,优选处于1∶1~5∶1范围内。
此外,如上所述,有关无机细粒成分中透明性无机细粒成分的比例,应当满足以下关系:
(0.5~1.0)W1。
上述条件对于保证人造石在强度、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以及夜光性或实现荧光性这种光学性能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其中,各成分的粒度,具体讲虽然可以根据组合各成分的粒度和配比适当具体选择,但是微粒成分和夜光性或荧光性成分一般都优选使用100~250目粉末。
若就人造石的光功能作进一步说明,则在本发明的人造石中,光功能是指,通过:
1)使透明性无机细粒成分在无机细粒成分中占30~100重量%;
2)按照上述特定混合比例配入100目以下粒度的夜光性或荧光性成分,可以再现具有夜光性或荧光性的人造石。因此,此情况下特征是使一定厚度内的发光成为可能。不像传统人造石那样仅在表面层部分发光,而是可以在人造石全体厚度内发光,所以发光性能优良,而且因价高的夜光性或荧光性成分用量少还导致经济性也优良。
这是因为由于使用透明性无机细粒成分作为透明性骨料,从外部入射的光线透过并进入人造石内部,这种光能被夜光性或荧光性成分高效吸收,而且分散有蓄光性材料等组成的夜光性或荧光性成分的荧光层可以保证直至人造石内部的很大厚度,所以确保长时间、高亮度地发光成为可能。发光时,因为透明性无机细粒成分透光性好而具有高亮度。
透明性成分在细粒成分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如上所述应当处于30~100重量%范围内,但是从人造石强度等物理性能和外观设计的观点,以及从光性能来看,当然优选该比例为100%。当然并不限于此,但是在低于30%的情况下,所需的光功能很难得到。<B>一部分无机骨料使用表面上烧结有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至少一部分细粒成分使用具有透明性而且其表面上烧结有蓄光性等夜光性物质和伴随吸收紫外线发光性的荧光物质的。也就是说,细粒成分中一部分或全部都是表面上被覆有夜光性物质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具有这种透光性的无机骨料细粒成分,可以举出玻璃和硅石等适用物质。
就组合物中配入的细粒成分而言,优选以其中10~100重量%比例的部分带有上述夜光性物质或荧光性物质表面被覆层的细粒成分作为透明性无机骨料。
对透明性无机骨料,特别是对细粒成分进行烧结被覆时,应当在透明细粒成分颗粒表面上被覆几μm~几十μm,例如5~50μm,优选20~40μm的被覆层。更具体讲,可以在120~1200℃高温下进行烧结被覆。
可以烧结的荧光物质,可以是铝酸锶、硫化锌等等蓄光性或经紫外线照射发光的各种荧光物质。
所说的烧结操作,与过去已知的各种方法不同,可以如下进行:将透明性无机骨料,例如上述的细粒成分,与铝酸锶等蓄光材料粉末分散得到的分散液或糊料混合,干燥后烧结。
其中,如上所述,本发明中希望使用具有特定粒度的无机细粒成分。也就是说,无机细粒成分粒度,如上所述应当处于5~70目范围内。希望使用带有颜色或无色无机细粒成分加浓或减淡颜色的情况下,虽然可以根据颜色的有无来改变粒度大小,但是大量使用粒度差别极大的细粒成分因制品的强度降低而不应当使用。
另外,微粒成分颗粒的粒度,如上所述应当小于100目。必须使之能够充分进入细粒成分的颗粒之间。更具体讲,微粒成分粒度优选处于150~250目范围内。
对于本发明高密度人造石来说重要的问题是,除了特殊情况之外,希望这些无机骨料成分在制品任何部分都均匀分散。
所说的树脂成分可以在各种广泛的热固性树脂中选择。
所说的树脂成分,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其中从透明性、硬度和强度等观点来看,甲基丙烯酸树脂是适用树脂。树脂成分的混合比例,应当低于组合物总量的15重量%,优选10重量%以下。这种树脂成分对于作为形成上述骨架成分的细粒成分和微粒成分的作用,是将其包裹整体结合形成人造石时,赋予制品以弹性和拉伸强度等功能。由细粒成分和微粒成分等组成无机骨料的使用比例是受限制的。也就是说按重量%计,必须处于85重量%以上,优选处于89重量%以上。其中超过95重量%时产品变脆,只能得到难于使用的产品。而且低于85重量%时产品太软,不能获得石材的性质,其使用范围变得与树脂板相同。
这个事实说明,天然石等细粒成分和微粒成分之外的成分,即树脂成分在制品中最多也不能超过重量比15%存在。
当树脂成分超过15重量%的程度时,产品就会变成塑料品,所谓人造石就会变成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的物质。而且若树脂成分配入量过少,虽然制品外观与天然石的接近程度增大,但是制品却变脆,不适于使用。从这样的观点来看,优选使树脂成分处于5~11重量%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时,这些成分的组成比例是重要的。特别重要的是树脂成分与其他成分之间的构成比例。本发明中能够获得具有致密组织的高密度产品,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一。所谓“高密度”是指人造石制品中所含的细粒成分和微粒成分均以高密度存在,其程度超过例如密度2.2克/立方厘米这一传统人造石的范围。
而且最好对制品外表面进行研磨或粗化处理。处理后最好使破坏的细粒成分露出。
研磨是使本发明具有深邃感高密度大理石所特有致密组织状态从表面露出的简便实用方法。当然,也可以对制品表面作部分研磨使细粒成分露出,显出与该表面其他部分之间不同的模样。
此外,制取人造石的情况下,重要的问题是使目的色调和外观呈现如何模样。花岗岩和大理石很难得到天然石料制成的产品,所以色泽艳丽是其目标之一。本发明中使用透明性细粒成分能够得到具有花岗岩和大理石纹理等色泽的制品。作为细粒成分,可以使用石英类天然石粉碎得到的细粒粉末。
石英类天然石粉碎得到的细粒粉末,大多情况下是无色透明的。即使不透明也往往残留几分透明性。
加入无机颜料和偶氮颜料、酞青类颜料等有机颜料或者各种染料,也可以使颜色保持均匀,获得具有深邃感和色泽等独特的色调。
本发明的人造石组合物中,可以混入与细粒成分几乎同样大小的粒状有色粉末作为颜色成分,使制品着色。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与传统人造石相比,都能够得到极易保证颜色的再现性,不变色,具有深邃感且色泽优良的人造石。
既有蓄光性和紫外线发光性等,通常又有优良色调特性的本发明高密度人造石形状,可以制成板状、棒状和筒状等任意形状。
例如,可以用以下方法制造以上的本发明人造石成形品。
<I>以凸起部位为发光部分的成形体
附图3是以凸起部位(3)为发光部分的人造石成形体(1)的代表性制造方法的工序示意图。
也就是说,此附图3中表示这种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在基板(2)的平面部分具有呈现图形或图案形状用的一体化凸起(3),由无机骨料和树脂等主成分形成的上述凸起部位,至少一部分是夜光性或荧光性发光部分的人造石成形体。
在内底面上具有与成形体凸起部位(3)对应的沟槽(51)的成形模具(5)的所说沟槽(51)内,注入树脂成形用混合物(6),该混合物(6)中作为至少一部分无机骨料含有蓄光性或伴随吸收紫外线发光性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和透明性无机骨料,或者含有表面上烧结有上述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
接着向成形模具(5)中注入含有无机骨料的树脂成形用混合物(7),加压使之固化后脱模,进而根据需要利用研磨或水喷射法进行表面粗化处理,制造仅在上述凸起部位(3)具有发光部分的人造石成形体。
合上上模具(8)后的固化过程中,例如用5~100千克力/平方厘米左右的面压强加压压缩。在此成形过程中压缩时,应当在大约90~140℃温度下加热5~20分钟。
形成作为发光部分的凸起部位(3)用的树脂成形用混合物(6)和形成基板部分(2)用的树脂成形用混合物(7),在上述压缩固化工序中形成一体。因此,在作为发光部分的凸起部位(3)不产生剥离和脱落现象。而且,形成的凸起部位(3),也因其组成而具有优良的耐磨性。
用这样的压缩成形方法作为平板状成形品等比较单一形状产品的成形方法,可以发挥大量生产的效果,而且几乎没有材料损失,所以经济性优良。
对于表面研磨用的手段而言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磨石、砂布、砂带等工具,或者用抛光研磨剂、摩擦复剂等研磨剂进行研磨。
作为研磨材料,可以适当采用以研磨作用为主的金刚石、碳化硼、刚玉、氧化铝、氧化锆,以及以研磨作用为主的硅砂研磨剂、白云石、氧化铝、氧化铬、氧化铈等。
本发明中,成形后对成形体表面进行粗化加工,可以使微粒成分从表面部分露出。
完成此目的的方法,首先可以采用选择性除去树脂成分的方法。也就是说,一种有效方法是例如从成形模具中脱模后,向成形品表面喷射高压水,对原表面进行加工。
这种加工因厚度、与喷嘴的距离、加工形态等各种条件的不同而异,因而不加限定。通常,在厚度为2~20厘米的情况下,可以从2~50厘米高度的喷嘴喷射50~1400千克/平方厘米左右的水压。与处理天然石的情况相比,这种水的压力条件较低。
也就是说,树脂成分存在更容易进行高品位加工。
对于喷射高压水用喷嘴及其系统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各种型号品。
按照这种原表面加工方法,经水的喷射作用使表面平坦化或实现表面粗化后,可以制造具有某种深邃质感的人造石。
树脂成分存在也不会使表面白浊,而且与使用药品的腐蚀法相比,废液处理也更容易。
当然,必要时也可以用有机溶剂处理表面部分,使树脂成分软化或熔融后将其除去。
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根据使用的树脂成分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举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卤代烃,醋酸酐、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羧酸及其酯化物,或者丙酮、四氢呋喃、DMF、DMSO等。
将成形体浸渍在这些有机溶剂中,或者用有机溶剂喷雾或使之流下,可以从表面上除去软化或熔融的树脂成分,使表面形成凹凸形状。
也可以利用钢丝刷、切削手段等,将硬度低的树脂成分从表面部分刮除,形成凹凸形状。
利用以上手段使表面粗化并进行原表面加工后,如上所述,利用表面研磨的方法可以获得具有某种独特深邃感和光泽的表面质感。
<II>以埋入沟槽作为发光部分的成形体
附图4是以埋入沟槽部位(4)为发光部分的人造石成形体(1)的代表性制造方法的工序示意图。
也就是说,此附图4表示一种人造石成形体的制造方法,这种人造石成形体在基板(2)的平面部分一体化地具有呈现图形或图案形状的埋入沟槽(4),至少一部分所说的埋入沟槽(4)中埋入了夜光性或荧光性发光部分。
向内底面上具有与成形体埋入沟槽部位(4)对应的凸起(52)的成形模具(5)中,注入包含无机骨料的树脂成形用混合物(7),使其固化或半固化后脱模,
接着向在成形体表面形成的沟槽中注入树脂成形用混合物(6)使之固化,制造仅在上述沟槽部位部位(4)中具有发光部分的人造石成形体(1)。所说的树脂成形用混合物(6)中,至少一部分无机骨料是具有蓄光性或伴随吸收紫外线发光性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和透明性完成骨料,或者含有表面上烧结有上述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
这种方法的场合下,利用压缩成形固化过程也可以采用与上述方法同样方式加以实施,而且最后可以对成形体(1)同样进行适当研磨或表面粗化处理。树脂成形用混合物(6)和(7)以同样方式一体化。
例如,无论以上哪种方法中,当树脂成形用混合物(6)使用表面经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被覆的透明性无机骨料的情况下,经研磨等处理后,颗粒及其被覆层将会从断面露出。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制造既有优良发光特性,又有优良性质和质感的人造石。
也就是说,例如在细粒成分表面上烧结有蓄光性或紫外线发光性物质,则通过对人造石表面进行研磨将使细粒成分颗粒及其被覆层在断面上露出。这样一来,从外部照射的光线,就能自露出的透明性细粒颗粒表面射入,达到内部烧结的被覆物质处。
使用透明性高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的情况下,光线也能良好地从全体透过。
因此,入射光进入发光部分内部,而且也能从内部发光。
由于这种原因,可以在短时间内蓄光,而且发光效率也增大。
以下说明实施例。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1
按照附图3的方法制造了人造石成形体。
即,首先在成形模具(5)的6毫米深沟槽部位(51)内,注入具有以下组成的树脂成形用混合物(6)。
·使用铝酸锶蓄光材料,于1000℃下进行 60重量%
烧结,使10~50目硅石粉末颗粒表面上
形成30μm厚的烧结被覆层
·平均粒径250目的硅石粉末 30重量%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10重量%
(含有0.15%过氧化物类固化剂)
接着在成形模具(5)内,注入具有以下组成的树脂成形用混合物(7)。
·10~70目硅 20重量%
·表面上有30μm厚黄色颜料 42重量%
的烧结被覆层的10~70目硅石
·平均粒径225目的氢氧化铝粉末 30重量%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8重量%
(含有0.15%过氧化物类固化剂)
盖上上模具(8),在12千克力/平方厘米压力和120℃温度下加压20分钟使之固化。
然后脱模,得到了基板部分(2)厚20毫米、凸起部位(3)高6毫米的人造石成形体(1)。
用金刚石类磨石研磨成形体(1)上凸起部位(3)的表面,使其高度达5毫米。
得到的成形体(1),在经研磨的凸起部位(3)上具有夜光性的发光特性,具有指示黑暗环境下位置的优良标识功能。而且基板部分(2)是呈深黄色的板体,有良好的装饰性;凸起部位(3)也可以作为盲文字块使用。
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K-7112进行了检验,比重为2.30。而且吸水率为0.14%。基板部分(2)和凸起部位(3)一体化区域中,凸起部位(3)的特性如下表1所示,而且硬度和耐磨损性也优良。
表1
项目 | 结果 | 试验条件 |
弯曲强度 | 63.55kgf/cm | JIS A 5209 |
压缩强度 | 1380kgf/cm2 | 十字头速度0.5毫米/分,负载传感器2吨 |
冲击强度 | 4.57kgf·cm/cm2 | 振动型冲击试验 |
硬度 | 1020kgf/cm2 | 按JIS Z-2244得到的维式硬度 |
耐磨损性 | 0.01克 | JIS A5209落砂式磨损试验 |
经过3%盐酸水溶液8小时浸渍和3%氢氧化钠水溶液8小时浸渍的耐酸性和耐碱性试验,未发现异常。
实施例2
除了使用具有以下组成的树脂成形用组合物(6)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成形。
·使用铝酸锶蓄光材料,于大约1000℃下 50重量%
进行烧结,使10~50目硅石粉末颗粒
表面上形成30μm厚烧结被覆层
·平均粒径250目的硅石粉末 20重量%
·平均粒径220目的铝酸锶蓄光材料粉末 20重量%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10重量%
(含有0.2%过氧化物类固化剂)
使用金刚石磨石和碳化硅氧化镁类磨石研磨凸起部位(3),进而在1200千克/平方厘米的水喷射压力(喷嘴孔径0.8毫米,喷射距离35毫米)下仅除去表面上的树脂。
得到的人造石通常具有深邃感和防滑功能,在夜间因其蓄光性而能够在整个厚度方向上长时间可视。
这种人造石,可以在异常情况停电时作为夜光引导标识性建材有效使用。
实施例3
除了使用具有以下组成的树脂成形用组合物(6)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成形。
·10~60目硅石 60重量%
·平均粒径220目的氢氧化铝粉末 22重量%
·平均粒径200目的铝酸锶蓄光材料粉末 20重量%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8重量%
(含有0.15%过氧化物类固化剂)
同样得到了物理性能和发光性能均优良的成形体。
实施例4
使用实施例1的树脂成形用混合物(6)和(7),按照附图4所示的方法,得到了以深度为4毫米的埋入沟槽(4)作为发光部位的16毫米厚人造石成形体。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夜光性等光特性优良,且具有某种深邃感和光泽优美色调以及良好特性的,而且发光部位没有剥离、脱落和磨损的高密度人造石。而且,这种优良制品的制造,与传统品相比,能够在极低成本下实现。
Claims (10)
1.一种人造石成形体,其中在基板的平面部分成一体地具有作为图形或图案的凸起部位或埋入沟槽部位,是由无机骨料和树脂作为主成分组成的人造石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凸起部位或埋入沟槽部位中至少一部分是夜光性或荧光性发光部分,在这种发光部分上,至少作为一部分无机骨料,含有蓄光性或伴随吸收紫外线发光性的发光性或荧光性物质和透明性无机骨料,或者含有表面上烧结有所说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
其中所说的无机骨料是选自硅石、橄榄石、长石、辉石、云母、花岗岩、变质岩、陶瓷器、玻璃、金属、碳酸钙、氧化铝、硅石粉末,二氧化锰、二氧化钛、硅酸锆、氧化铁、三氧化锑、五氧化锑、硼化合物、溴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所说的树脂成分是选自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透明性无机骨料是选自石英石、硅石、玻璃中的至少1种,所说的夜光或荧光性物质是选自铝酸锶、硫化锌中的至少1种,
其中无机骨料的含量为成形体重量的85-95%,其中树脂成分含量为成形体重量的15%以下,透明性无机骨料的含量为发光部分的无机骨料的重量的30-100%,夜光或荧光性物质与透明性无机骨料之比为1/2-1/10且二者之重量和在发光部分全部组成占80-95重量%,表面烧结有夜光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的含量为发光部分的无机骨料的重量的10-100%,其中在发光部分含有占发光部分全部组成5~65重量%比例的表面上烧结有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成形体,其中所说的树脂是甲基丙烯酸树脂。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成形体,其中所说的无机骨料重量占人造石成形体全体重量的89-95重量%,树脂成分重量占人造石成形体全体重量的5~11重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成形体,其中所说的无机骨料由粒度5~70目细粒成分和粒度100目以下微粒成分组成。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石成形体,其中发光部分中所含的细粒成分,至少有一部分是透明性无机细粒成分,而且微粒成分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
6.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石成形体,其中发光部分中所含的细粒成分,至少有一部分是烧结有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无机材料。
7.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石成形体,其中细粒成分与微粒成分之重量比为1∶1~4∶1。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造石成形体,其中所说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被覆层的厚度为5~50μm。
9.一种仅在凸起部位具有发光部分的人造石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基板平面部分成一体地具有作为图形或图案的凸起部位,主要由无机骨料和树脂组成,所说的凸起部位中至少一部分是夜光性或荧光性发光部分,其特征在于:
向内底面上带有与成形体凸起部位相对应沟槽的成形模具的所说沟槽内注入树脂成形用混合物;所说的混合物中作为无机骨料的至少一部分,含有蓄光性或伴随吸收紫外线发光性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和透明性无机骨料,或者含有表面上烧结有所说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接着向成形模具中注入含有无机骨料的树脂成形用混合物,使之固化后脱模,
其中所说的无机骨料是选自硅石、橄榄石、长石、辉石、云母、花岗岩、变质岩、陶瓷器、玻璃、金属、碳酸钙、氧化铝、硅石粉末,二氧化锰、二氧化钛、硅酸锆、氧化铁、三氧化锑、五氧化锑、硼化合物、溴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所说的树脂成分是选自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透明性无机骨料是选自石英石、硅石、玻璃中的至少1种,所说的夜光或荧光性物质是选自铝酸锶、硫化锌中的至少1种,
其中无机骨料的含量为成形体重量的85-95%,其中树脂成分含量为成形体重量的15%以下,透明性无机骨料的含量为发光部分的无机骨料的重量的30-100%,夜光或荧光性物质与透明性无机骨料之比为1/2-1/10,表面烧结有夜光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的含量为发光部分的无机骨料的重量的10-100%,其中在发光部分含有占发光部分全部组成5~65重量%比例的表面上烧结有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
10.一种仅在埋入的沟槽部位具有发光部分的人造石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基板平面部分成一体地具有作为图形或图案的埋入沟槽部位,主要由无机骨料和树脂组成,所说的埋入沟槽部分中至少一部分是夜光性或荧光性发光部分,其特征在于:
向内底面上带有与成形体埋入沟槽部位相对应凸起部位的成形模具中,注入含有无机骨料的树脂成形混合物,使之固化或半固化后脱模;向在成形体表面上形成的沟槽中,注入另一种树脂成形用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中作为无机骨料的至少一部分含有蓄光性或伴随吸收紫外线发光性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和透明性无机骨料,或者含有表面上烧结有所说的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然后使之固化,
其中所说的无机骨料是选自硅石、橄榄石、长石、辉石、云母、花岗岩、变质岩、陶瓷器、玻璃、金属、碳酸钙、氧化铝、硅石粉末,二氧化锰、二氧化钛、硅酸锆、氧化铁、三氧化锑、五氧化锑、硼化合物、溴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所说的树脂成分是选自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透明性无机骨料是选自石英石、硅石、玻璃中的至少1种,所说的夜光或荧光性物质是选自铝酸锶、硫化锌中的至少1种,
其中无机骨料的含量为成形体重量的85-95%,其中树脂成分含量为成形体重量的15%以下,透明性无机骨料的含量为发光部分的无机骨料的重量的30-100%,夜光或荧光性物质与透明性无机骨料之比为1/2-1/10,表面烧结有夜光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的含量为发光部分的无机骨料的重量的10-100%,其中在发光部分含有占发光部分全部组成5~65重量%比例的表面上烧结有夜光性或荧光性物质的透明性无机骨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1997/000680 WO1998039267A1 (fr) | 1997-03-05 | 1997-03-05 | Pierre artificielle |
CN97195376A CN1097571C (zh) | 1997-03-05 | 1997-03-05 | 人造石成形体 |
CA002253807A CA2253807A1 (en) | 1997-03-05 | 1997-03-05 | Artificial stone molded product |
EP97906833A EP0906894B1 (en) | 1997-03-05 | 1997-03-05 | Formed artificial stone |
AU22319/97A AU2231997A (en) | 1997-03-05 | 1997-03-05 | Formed artificial ston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1997/000680 WO1998039267A1 (fr) | 1997-03-05 | 1997-03-05 | Pierre artificielle |
CN97195376A CN1097571C (zh) | 1997-03-05 | 1997-03-05 | 人造石成形体 |
CA002253807A CA2253807A1 (en) | 1997-03-05 | 1997-03-05 | Artificial stone molded produc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21396A CN1221396A (zh) | 1999-06-30 |
CN1097571C true CN1097571C (zh) | 2003-01-01 |
Family
ID=27170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953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571C (zh) | 1997-03-05 | 1997-03-05 | 人造石成形体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906894B1 (zh) |
CN (1) | CN1097571C (zh) |
AU (1) | AU2231997A (zh) |
CA (1) | CA2253807A1 (zh) |
WO (1) | WO199803926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98285A3 (en) * | 1999-11-05 | 2001-11-28 | B.V. Nederland Haarlem Traffic, Parking & Industry |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
JP2002053360A (ja) * | 2000-08-08 | 2002-02-19 | Doperu:Kk | 夜光・発光性人造石とその構成体 |
NL2013588B1 (nl) * | 2014-10-07 | 2016-10-03 | V D Bosch Beton B V | Straatelement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dergelijk straatelement. |
EP3095768A1 (en) * | 2015-05-22 | 2016-11-23 | Enrok Surfaces, Sl | Artificial stone slab comprising vein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CN105401505A (zh) * | 2015-12-15 | 2016-03-16 | 重庆亘宇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玻璃路缘石 |
CN109180072A (zh) * | 2018-10-22 | 2019-01-11 | 贵阳市白云区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 | 一种彩色人造石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
CN114368933B (zh) * | 2021-12-17 | 2023-05-05 | 佛山市锦泽致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面盆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37862A (ja) * | 1983-12-23 | 1985-07-22 | 協和ガ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発光性タイル |
JPH08338009A (ja) * | 1995-06-12 | 1996-12-24 | Teratsukusu:Kk | 盲人用歩道板 |
-
1997
- 1997-03-05 AU AU22319/97A patent/AU2231997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7-03-05 WO PCT/JP1997/000680 patent/WO1998039267A1/ja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7-03-05 CA CA002253807A patent/CA225380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7-03-05 EP EP97906833A patent/EP090689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3-05 CN CN97195376A patent/CN109757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37862A (ja) * | 1983-12-23 | 1985-07-22 | 協和ガ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発光性タイル |
JPH08338009A (ja) * | 1995-06-12 | 1996-12-24 | Teratsukusu:Kk | 盲人用歩道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906894A1 (en) | 1999-04-07 |
CN1221396A (zh) | 1999-06-30 |
EP0906894A4 (en) | 2003-07-30 |
WO1998039267A1 (fr) | 1998-09-11 |
AU2231997A (en) | 1998-09-22 |
EP0906894B1 (en) | 2007-05-09 |
CA2253807A1 (en) | 1998-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570C (zh) | 夜光或荧光人造石组合物 | |
CN1102546C (zh) | 人造石 | |
CN1097572C (zh) | 人造石材 | |
CN1414061A (zh) | 夜光及发光性人造石及其结构体 | |
JP4046149B2 (ja) | 夜光性または蛍光性人造石 | |
CN1102547C (zh) | 防滑人造石 | |
CN1097571C (zh) | 人造石成形体 | |
CN1097569C (zh) | 夜光或荧光人造石 | |
CN1161731C (zh) | 内外建筑材料 | |
JPH11292595A (ja) | 人造石発光性成形体 | |
JP4067170B2 (ja) | 人造石成形体 | |
CN1094480C (zh) | 人造石组合物和人造石的制造方法 | |
JP3688170B2 (ja) | 廃ガラス質配合人造石 | |
CN1326489A (zh) | 高硬度软质复合材料 | |
CN1088424C (zh) | 人造石的制造方法 | |
KR100489992B1 (ko) | 인조석성형체 | |
CN1154968C (zh) | 防灾用建材 | |
KR20000016222A (ko) | 인조석재 | |
JP4183022B2 (ja) | 人造石材 | |
EP1693354A2 (en) | Artifical stone molded product | |
CA2590599C (en) | Artificial stone molded produc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1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