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7852A - 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47852A CN109747852A CN201711083487.4A CN201711083487A CN109747852A CN 109747852 A CN109747852 A CN 109747852A CN 201711083487 A CN201711083487 A CN 201711083487A CN 109747852 A CN109747852 A CN 1097478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il
- hooks
- travel switch
- arm
- mag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包括着舰尾勾和阻拦索;着舰尾勾包括尾勾臂,尾勾臂下端设有尾勾体,尾勾臂上连接有磁铁支架,并且连接一磁铁;尾勾体的后端连接有支撑滚轮;尾勾臂后侧固定一行程开关滑动套,行程开关滑动套内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并安装有第一弹簧和行程开关滑动杆,行程开关滑动杆前端设有接电端,行程开关滑动杆后端连接行程开关固定板;尾勾臂连接一弹簧固定套管,弹簧固定套管中套有控制螺杆;控制螺杆后端连接行程开关固定板。本发明实现了着舰顺序是先减速再着舰,利于保护尾勾各部连接机构的强度和性能,提高舰载机飞行员着舰的舒适性,减轻飞行员的思想压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母舰载机尾勾及甲板阻拦索,尤其涉及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舰载机的着舰方法仍然是将阻拦索支撑一定的高度,用尾勾探挂阻拦索,将舰载机从空中拽落在航母甲板上,如果配合不精准,舰载机就要复飞,该项技术不但给飞行员增加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风险,只要操作不慎,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人生安全和经济损失,尤其是挂弹着舰时更是让人担忧。该技术在训练时被称之为“魔鬼式训练”,在着舰时被称之为“刀尖上的舞蹈”,特别是在着舰前十余秒时间内更是命悬一线。用此种方式着舰,每着舰一次,都对舰载机尾勾连接机构、阻拦、蓄能机构及钢索本身损害极大,需经常更新。鉴于该项技术存在的安全及材料耗损问题,为了确保航空母舰上的人员、舰载机和航空母舰自身的安全,使舰载机达到理性着舰和理性阻拦的要求,减少复飞概率,特对航空母舰舰载机的着舰尾勾与阻拦索支点技术进行探讨与改进,有助于航空母舰事业的安全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包括着舰尾勾和阻拦索;
所述着舰尾勾包括尾勾臂,尾勾臂下端设有尾勾体,尾勾臂和尾勾体一体成型,并呈“∠”形,形成一尾勾槽,所述尾勾臂上连接有磁铁支架,并且连接一磁铁,磁铁一端固定的尾勾臂上,另一端固定在磁铁支架上;所述尾勾体的后端连接有支撑滚轮;
所述尾勾臂后侧固定一行程开关滑动套,行程开关滑动套内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并安装有第一弹簧和行程开关滑动杆,行程开关滑动杆前端设有位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前侧的接电端,行程开关滑动杆后端连接行程开关固定板;所述第一触点连接控制电源,第二触点连接油路控制器电源和制动助力器控制电源;
所述尾勾臂设有通孔,并连接一弹簧固定套管,弹簧固定套管内部设有弹簧卡座,并内置有第二弹簧,弹簧固定套管中套有控制螺杆,控制螺杆前端设有端头,端头前端面为弧面;控制螺杆后端穿过第二弹簧及弹簧固定套管,并连接行程开关固定板,行程开关固定板的前后侧设有调整螺母;
所述阻拦索至少为两条,且平行设置于舰载机着舰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同时,阻拦索两端固定在航母甲板上设有的阻拦索固定端滑轮组上,阻拦索两端的阻拦索固定端滑轮组之间的距离小于阻拦索长度120-170mm。
所述支撑滚轮离尾勾体的距离在6-8mm之间。
所述磁铁距离航母甲板平面在85-90mm之间。
所述磁铁的长度为750-800mm,厚度为300mm,前宽度为300mm,靠尾勾体后部酌减成锥形。
所述行程开关滑动套、行程开关滑动杆、行程开关固定板,以及行程开关滑动套内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共同组成行程开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改进后的舰载机尾勾联控装置,着舰顺序是先减速再着舰,与陆地上着陆的速度一样着舰,但尽量把舰载机的着舰速度降到最低位置,以利于保护尾勾各部连接机构的强度和性能,提高舰载机飞行员着舰的舒适性,减轻飞行员的思想压力,并不作复飞的思想准备,为了防止尾勾和阻拦索发生意外,在原来的阻拦网的位置同样要布置阻拦网,取消了航母上所有的阻拦索弧形支点,使舰载机直接着舰,最好在第一道阻拦索靠前的位置着舰,从航母甲板上的第一道阻拦索区域内依次碾过,不论在任何时速下,在尾勾磁铁只要掠过的首道阻拦索时,必须100%被吸起为止,这样才能确保舰载机、飞行员及航空母舰的安全,特别是降低挂弹着舰的风险。如果起落架轮碾过第一道阻拦索被磁铁吸起来后,尾勾与阻拦索很快在甲板上升高,当舰载机尾勾磁铁滑过下一道阻拦索上方时,磁铁与甲板的距离增大,一是受阻拦索长度限制,二是磁铁与航母甲板距离增大,不用担心下一道阻拦索被磁铁所吸而造成干扰。阻拦索的布置方式,比原来有支点的阻拦索要长约100-150mm,这样松驰度布置,以利于磁铁顺利吸起阻拦索滑进尾勾槽内,提高阻拦效果,降低训练成本,缩短训练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着舰尾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阻拦索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5的组合结构,包括着舰尾勾和阻拦索5;
所述着舰尾勾包括尾勾臂1,尾勾臂1下端设有尾勾体8,尾勾臂1和尾勾体8一体成型,并呈“∠”形,形成一尾勾槽18,所述尾勾臂1上连接有磁铁支架2,并且连接一磁铁3,磁铁3一端固定的尾勾臂1上,另一端固定在磁铁支架2上;所述尾勾体8的后端连接有支撑滚轮10;
所述尾勾臂1后侧固定一行程开关滑动套17,行程开关滑动套17内设有第一触点19和第二触点20,并安装有第一弹簧21和行程开关滑动杆14,行程开关滑动杆14前端设有位于第一触点19和第二触点20前侧的接电端22,行程开关滑动杆14后端连接行程开关固定板23;所述第一触点19连接控制电源9,第二触点20连接油路控制器电源15和制动助力器控制电源16;
所述尾勾臂1设有通孔,并连接一弹簧固定套管13,弹簧固定套管13内部设有弹簧卡座24,并内置有第二弹簧7,弹簧固定套管13中套有控制螺杆4,控制螺杆4前端设有端头25,端头25前端面为弧面;控制螺杆4后端穿过第二弹簧7及弹簧固定套管13,并连接行程开关固定板23,行程开关固定板23的前后侧分别设有调整螺母11和调整螺母12;
所述阻拦索5至少为两条,且平行设置于舰载机着舰方向A的垂直方向上,同时,阻拦索5两端固定在航母甲板上设有的阻拦索固定端滑轮组26上,阻拦索5两端的阻拦索固定端滑轮组26之间的距离小于阻拦索5长度120-170mm。
所述支撑滚轮10离尾勾体8的距离在6-8mm之间。
所述磁铁3距离航母甲板6平面在85-90mm之间。
所述磁铁3的长度为750-800mm,厚度为300mm,前宽度为300mm,靠尾勾体后部酌减成锥形。
所述行程开关滑动套17、行程开关滑动杆14、行程开关固定板23,以及行程开关滑动套17内的第一触点19和第二触点20共同组成行程开关。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目前舰载机着舰操作顺序仍是不减速,用尾勾接进甲板,在一至四道阻拦索5区域内探挂其中一道阻拦索5后将舰载机拽落在航母甲板上,随后减速,起落架制动,否则,舰载机就要复飞。航空母舰的阻拦索5中段是用弧形支点,将阻拦索5抬高一定距离,第一道阻拦索5与第二道以后的高度又不相等,使舰载机尾勾依次掠过第一道至最后一道,直到舰载机尾勾探索绊挂到为止。
将着舰尾勾直接放在甲板上,由支撑滚轮10在甲板上滚动,支撑滚轮10离尾勾体8的距离在6-8mm之间,主要目的是保护尾勾在甲板上不被摩擦。
磁铁支架2安装在尾勾臂1的合理位置上,并将磁铁3固定在磁铁支架2上,磁铁3距离航母甲板6平面在85-90mm之间,磁铁3的长度为750-800mm左右,厚度300mm为宜,前端宽度不少于300mm,比尾勾臂1体后部磁铁3相对放宽,构成锥形,磁铁3两端的倒角应大于两侧的倒角,试验时,其吸引速度能够在时速70-80km以上,磁铁距阻拦索200mm的距离内瞬间吸起阻拦索5即可。磁铁3与航母甲板6构成水平安装,磁铁3末端应嵌过尾勾槽18内上方的中部。在静止情况下,第二弹簧7的强度应推得动磁铁3上的阻拦索5。磁铁3与尾勾臂1构成三角形,与航母甲板始终保持水平,当阻拦索5被磁铁3吸起后的高度应是尾勾槽18内的空间,有利于尾勾臂1与支架2上的磁铁3掠过阻拦索5上方时被磁铁3瞬间吸起,利用舰载机滑行惯性将阻拦索5滑进尾勾槽18内,尾勾槽呈喇叭口形状,尾勾槽前端应光滑并无楞角,在现有的滑轮组、张力和蓄能装置的共同配合下,而达到舰载机阻拦的目的。
当舰载机着舰尾勾放下时,控制电源9被接通,阻拦索5被磁铁3吸起,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继续滑行,此时磁铁3吸起阻拦索5被强行滑进尾勾槽18内后,推动控制螺杆4,螺杆应与尾勾内腋的角度合韵并有合理的润滑脂,顶部应与阻拦索5密切配合,该螺杆后移并压缩第二弹簧7,此时行程开关负荷被解除,行程开关的控制距离由调整螺母12来完成,行程开关接通油路控制器电源15和制动助力器控制电源16,即一路电源控制油门减速器及时减速,一路电源使起落架轮的助力器同时制动,控制螺栓连成整体夹装在尾勾体8两侧的固定管内,管内有第二弹簧7座止口,达到舰载机着舰联控阻拦、减速和制动的目的。
当舰载机停稳后,阻拦索5机构的张力和负荷被解除,尾勾槽18内的阻拦索5负荷同时降低,被压缩的第二弹簧7伸展复原,此时阻拦索5应在尾勾槽18内外露索直径的二分之一,推动阻拦索5离开尾勾槽18一定距离后,待着舰尾勾抬起时,着舰尾勾的联控电源被断开,由于阻拦索5自身重力和阻拦机构回收的拉力克服磁铁3的吸引力,迫使阻拦索5脱勾。
本发明的着舰尾勾在原尾勾臂的基础上,另增加了磁铁支架、磁铁、支撑滚轮、电源、行程开关、弹簧、推杆等零部件。构成一种舰载机新形联控的着舰方式,使舰载机由原来的高速着舰改变成低速着舰,降低着舰的安全风险和训练成本。
本发明的尾勾臂上的行程开关的电源来控制市场上已经成熟并应用在多种机型上的油路控制器和制动助力器,该项技术应用是可靠的,当阻拦索滑进尾勾槽时、推动螺杆和压缩弹簧,使按装在调整螺母中间的行程开关控制板后移,将行程开关复位,接通油路控制器和制动助力器的电源,达到舰载机阻拦、减速、制动的效果。
本发明的尾勾臂两侧的套管内部设有弹簧座,并在螺杆端头制为弧面,有利于阻拦索更好的密切配合,可靠推动行程开关控制板后移,将电源接通,其控制距离由推杆上的两个螺母来调整;
所述航母上的阻拦索与原来的一样多,比原来的阻拦索略长约100-150mm,取消航母甲板上的弧形支点,将阻拦索布置在舰载机着舰的方向的甲板上,并不改变甲板上两端滑轮组的位置。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着舰尾勾和阻拦索;
所述着舰尾勾包括尾勾臂,尾勾臂下端设有尾勾体,尾勾臂和尾勾体一体成型,并呈“∠”形,形成一尾勾槽,所述尾勾臂上连接有磁铁支架,并且连接一磁铁,磁铁一端固定的尾勾臂上,另一端固定在磁铁支架上;所述尾勾体的后端连接有支撑滚轮;
所述尾勾臂后侧固定一行程开关滑动套,行程开关滑动套内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并安装有第一弹簧和行程开关滑动杆,行程开关滑动杆前端设有位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前侧的接电端,行程开关滑动杆后端连接行程开关固定板;所述第一触点连接控制电源,第二触点连接油路控制器电源和制动助力器控制电源;
所述尾勾臂设有通孔,并连接一弹簧固定套管,弹簧固定套管内部设有弹簧卡座,并内置有第二弹簧,弹簧固定套管中套有控制螺杆,控制螺杆前端设有端头,端头前端面为弧面;控制螺杆后端穿过第二弹簧及弹簧固定套管,并连接行程开关固定板,行程开关固定板的前后侧设有调整螺母;
所述阻拦索至少为两条,且平行设置于舰载机着舰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同时,阻拦索两端固定在航母甲板上设有的阻拦索固定端滑轮组上,阻拦索两端的阻拦索固定端滑轮组之间的距离小于阻拦索长度120-17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滚轮离尾勾体的距离在6-8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距离航母甲板平面在85-9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的长度为750-800mm,厚度为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滑动套、行程开关滑动杆、行程开关固定板,以及行程开关滑动套内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共同组成行程开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83487.4A CN109747852A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83487.4A CN109747852A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47852A true CN109747852A (zh) | 2019-05-14 |
Family
ID=66399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83487.4A Pending CN109747852A (zh) | 2017-11-07 | 2017-11-07 | 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4785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37692A (zh) * | 2022-02-25 | 2022-05-2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无人机在小型舰船着陆的双弧结构制动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288870A (zh) * | 1969-12-22 | 1972-09-13 | ||
US5406734A (en) * | 1994-01-03 | 1995-04-18 | Ho; Yi-Der | Electric shock type fishing gear |
CN106043727A (zh) * | 2016-06-17 | 2016-10-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飞机着舰或着陆直线电磁拦阻装置 |
CN106828961A (zh) * | 2017-01-23 | 2017-06-13 | 赖萍生 | 航母舰载机智能导航势能转移可控拦阻软着舰系统 |
-
2017
- 2017-11-07 CN CN201711083487.4A patent/CN10974785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288870A (zh) * | 1969-12-22 | 1972-09-13 | ||
US5406734A (en) * | 1994-01-03 | 1995-04-18 | Ho; Yi-Der | Electric shock type fishing gear |
CN106043727A (zh) * | 2016-06-17 | 2016-10-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飞机着舰或着陆直线电磁拦阻装置 |
CN106828961A (zh) * | 2017-01-23 | 2017-06-13 | 赖萍生 | 航母舰载机智能导航势能转移可控拦阻软着舰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37692A (zh) * | 2022-02-25 | 2022-05-2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无人机在小型舰船着陆的双弧结构制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98100U (zh) | 一种船舶自动系泊装置 | |
CN103086225B (zh) | 电梯防溜车保护装置 | |
CN209137793U (zh) | 一种高楼火灾救生装置的永磁固定系统 | |
JP2022520924A (ja) | 無人機回収装置 | |
CN106840599A (zh) | 一种带牵连速度的航行体入水实验装置 | |
CN109747852A (zh) | 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勾和甲板阻拦索的组合结构 | |
CN105291878B (zh) | 磁浮列车悬浮故障减重技术应急处理辅助系统 | |
CN110061447A (zh) | 一种输电线路检修用可越障电动飞车 | |
CN107780855A (zh) | 一种油管遥控移送机 | |
CN105059482B (zh) | 一种蟹笼自动脱离装置 | |
CN108408667A (zh) | 折线型桁架梁杆件快速翻转装置及其翻转方法 | |
CN204528984U (zh) | 低速液压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 |
CN210027961U (zh) | 一种无人机回收装置 | |
CN106115467A (zh) | 一种可调板材吊装机构 | |
CN106185607A (zh) | 一种板材吊装工具 | |
CN203386409U (zh) | 一种航母拦阻索演示装置 | |
CN102502428B (zh) | 一种同步吊装机构 | |
CN205753191U (zh) | 四机械臂攀爬式巡线机器人机械结构 | |
CN203780540U (zh) | 带升降式支撑滑块的磁悬浮列车转向架 | |
CN202429898U (zh) | 一种同步吊装机构 | |
CN103754382A (zh) | 舰载机无索着舰速刹板 | |
CN205397902U (zh) | 一种新型起重机小车 | |
CN207089680U (zh) | 一种舰载机降落系统 | |
CN208306384U (zh) | 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直线电机的驱动和保护装置 | |
CN202916065U (zh) | 一种重物脱落冲击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