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5076B - 超音波扫描组合及超音波传导模组 - Google Patents

超音波扫描组合及超音波传导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5076B
CN109745076B CN201910124036.3A CN201910124036A CN109745076B CN 109745076 B CN109745076 B CN 109745076B CN 201910124036 A CN201910124036 A CN 201910124036A CN 109745076 B CN109745076 B CN 109745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positioning portion
clamping unit
clamping
accommodat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40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5076A (zh
Inventor
詹壹翔
陈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40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5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5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5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5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5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音波扫描组合,包含超音波探头以及超音波传导模组。超音波探头具有扫描端。超音波传导模组包含夹持件以及弹性体。夹持件夹持弹性体。夹持件具有容置空间。扫描端容置于容置空间中,使得超音波传导模组设置于超音波探头上。

Description

超音波扫描组合及超音波传导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超音波扫描组合及超音波传导模组,尤指一种适于装设于超音波探头上的超音波传导模组及其超音波扫描组合。
背景技术
由于超音波探头(ultrasound probe)具有不破坏材料结构以及人体细胞的特性,因而普遍地被应用于材料领域以及临床医学检测。由于超音波会受到空气的阻隔而影响准确度,在以超音波探头进行超音波扫描时,一般会先在受检部位上涂抹凝胶,以促进超音波的传导。然而,在对一些特定部位(例如,喉部、脸部等)进行扫描时,受限于特定部位的轮廓,超音波探头难以贴紧皮肤表面,使得超音波无法有效传导,进而降低扫描准确度与检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装设于超音波探头上的超音波传导模组及其超音波扫描组合,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音波扫描组合,其包含:
超音波探头,具有扫描端;以及
超音波传导模组,包含夹持件以及弹性体,该夹持件夹持该弹性体,该夹持件具有容置空间,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使得该超音波传导模组设置于该超音波探头上。
较佳的,该夹持件具有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扫描端的周围具有第二定位部,当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时,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卡合。
较佳的,该夹持件还具有第三定位部,该第三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扫描端的周围还具有第四定位部,当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时,该第三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卡合。
较佳的,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三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位于该扫描端的相对两侧。
较佳的,该夹持件包含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该第一夹持单元具有容置槽,该容置空间与该容置槽位于该第一夹持单元的相对两侧,该弹性体设置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且封闭该容置槽,该第二夹持单元套设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使得该弹性体夹持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之间。
较佳的,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的其中另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当该第二夹持单元套设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时,该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与该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嵌合。
较佳的,中该第一夹持单元还具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分别连通该容置槽,该超音波传导模组还包含超音波传导媒介,该超音波传导媒介经由该第一接口注入该容置槽,该容置槽中的空气经由该第二接口排出。
较佳的,该夹持件还包含两个单向阀,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所述连接为内接或外接。
较佳的,该弹性体为弹性薄膜。
较佳的,该夹持件包含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相对,该弹性体夹持于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之间。
较佳的,该第一夹持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该第二夹持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该弹性体夹持于该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与该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之间。
较佳的,该夹持件包含第三夹持部以及第四夹持部,该第三夹持部与该第四夹持部相对,该弹性体夹持于该第三夹持部与该第四夹持部之间,该第一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部、该第三夹持部与该第四夹持部围绕该弹性体的周围。
较佳的,该夹持件还具有开口,该开口连通该容置空间,该扫描端通过该开口而接触该弹性体。
较佳的,该弹性体包含弹性外套以及超音波传导媒介,该超音波传导媒介填充于该弹性外套中。
较佳的,该弹性体由半固态超音波传导媒介制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音波传导模组,适于设置于超音波探头上,该超音波探头具有扫描端,该超音波传导模组包含:
夹持件,具有容置空间,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以及
弹性体,该夹持件夹持该弹性体。
较佳的,该夹持件具有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扫描端的周围具有第二定位部,当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时,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卡合。
较佳的,该夹持件还具有第三定位部,该第三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扫描端的周围还具有第四定位部,当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时,该第三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卡合。
较佳的,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三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位于该扫描端的相对两侧。
较佳的,该夹持件包含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该第一夹持单元具有容置槽,该容置空间与该容置槽位于该第一夹持单元的相对两侧,该弹性体设置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且封闭该容置槽,该第二夹持单元套设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使得该弹性体夹持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之间。
较佳的,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的其中另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当该第二夹持单元套设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时,该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与该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嵌合。
较佳的,该第一夹持单元还具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分别连通该容置槽,该超音波传导模组还包含超音波传导媒介,该超音波传导媒介经由该第一接口注入该容置槽,该容置槽中的空气经由该第二接口排出。
较佳的,该夹持件还包含两个单向阀,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所述连接为内接或外接。
较佳的,该弹性体为弹性薄膜。
较佳的,该夹持件包含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相对,该弹性体夹持于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之间。
较佳的,该第一夹持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该第二夹持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该弹性体夹持于该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与该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之间。
较佳的,该夹持件包含第三夹持部以及第四夹持部,该第三夹持部与该第四夹持部相对,该弹性体夹持于该第三夹持部与该第四夹持部之间,该第一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部、该第三夹持部与该第四夹持部围绕该弹性体的周围。
较佳的,该夹持件还具有开口,该开口连通该容置空间,该扫描端通过该开口而接触该弹性体。
较佳的,该弹性体包含弹性外套以及超音波传导媒介,该超音波传导媒介填充于该弹性外套中。
较佳的,该弹性体由半固态超音波传导媒介制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超音波传导模组设置于超音波探头上,以利用弹性体与受检部位接触来进行超音波扫描。由于弹性体可随着受检部位的轮廓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弹性体可于扫描过程中随时与受检部位保持紧密接触,使得超音波可有效传导,进而增进扫描准确度与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超音波扫描组合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超音波扫描组合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的超音波扫描组合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的超音波探头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图3中的超音波传导模组的爆炸图。
图6为图3中的超音波传导模组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7为图3中的超音波传导模组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8为图1中的超音波扫描组合沿A-A线的剖面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超音波传导模组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中的超音波传导模组的局部爆炸图。
图11为图10中的单向阀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中的单向阀沿B-B线的剖面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超音波扫描组合的立体图。
图14为图13中的超音波扫描组合的爆炸图。
图15为图14中的超音波探头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3中的弹性体移除后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中的夹持件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8为图16中的夹持件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3中的超音波扫描组合沿C-C线的剖面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弹性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8,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超音波扫描组合1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超音波扫描组合1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的超音波扫描组合1的爆炸图,图4为图3中的超音波探头10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5为图3中的超音波传导模组12的爆炸图,图6为图3中的超音波传导模组12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7为图3中的超音波传导模组12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8为图1中的超音波扫描组合1沿A-A线的剖面图。
如图1至图8所示,超音波扫描组合1包含超音波探头10以及超音波传导模组12,其中超音波传导模组12适于设置于超音波探头10上。超音波探头10具有扫描端100,用以对受检部位进行超音波扫描。需说明的是,超音波探头10的作用原理与结构设计为习知技艺的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超音波传导模组12包含夹持件120以及弹性体122,其中夹持件120夹持弹性体122。夹持件120具有容置空间1200,如图6与图7所示。使用者可将超音波探头10的扫描端100容置于夹持件120的容置空间1200中,使得超音波传导模组12设置于超音波探头10上。
于此实施例中,夹持件120可包含第一夹持单元120a以及第二夹持单元120b。第一夹持单元120a具有容置槽1202,如图5所示。容置空间1200与容置槽1202位于第夹持单元120a的相对两侧,如图5与图6所示。弹性体122设置于第一夹持单元120a上且封闭容置槽1202。第二夹持单元120b套设于第一夹持单元120a上,使得弹性体122夹持于第一夹持单元120a与第二夹持单元120b之间。于此实施例中,弹性体122可为弹性薄膜,例如硅膜(silicon film)、聚胺酯膜(PU film)等,且第一夹持单元120a与第二夹持单元120b可由塑胶、金属或橡胶制成。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夹持单元120a可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1204,且第二夹持单元120b可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1206。因此,当第二夹持单元120b套设于第一夹持单元120a上时,环形突出部1206会与环形凹槽1204嵌合,使得弹性体122稳固地夹持于第一夹持单元120a与第二夹持单元120b之间。此外,超音波传导模组12还包含超音波传导媒介124,填充于第一夹持单元120a的容置槽1202中,如图8所示。当容置槽1202中填充有超音波传导媒介124时,藉由环形突出部1206会与环形凹槽1204的相互嵌合,可确保超音波传导媒介124不会自第一夹持单元120a与第二夹持单元120b之间的间隙泄漏。于实际应用中,超音波传导媒介124可为水或软组织(例如,透明凝胶),以促进超音波的传导。需说明的是,环形凹槽1204与环形突出部120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不以图中所绘示的实施例为限。
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单元120a可具有上述环形突出部1206,且第二夹持单元120b可具有上述环形凹槽1204。换言之,第一夹持单元120a与第二夹持单元120b的其中之一可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1206,且第一夹持单元120a与第二夹持单元120b的其中另一可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1204,视实际应用而定。
如图6与图7所示,第一夹持单元120a可还具有第一接口1208以及第二接口1210。第一接口1208与第二接口1210分别连通容置槽1202。超音波传导媒介124可经由第一接口1208注入容置槽1202,且容置槽1202中的空气可经由第二接口1210排出。当然,容置槽1202中的超音波传导媒介124亦可经由第二接口1210排出。于此实施例中,夹持件120可还包含两个单向阀1212、1214,外接于第一接口1208与第二接口1210。
在超音波传导模组12组装完成后,使用者可将单向阀1212、1214打开,再将超音波传导媒介124经由单向阀1212与第一接口1208注入容置槽1202。此时,容置槽1202中的空气即会经由第二接口1210与单向阀1214排出。在超音波传导媒介124充满容置槽1202后,使用者可将单向阀1212、1214关闭,使得超音波传导媒介124容置于容置槽1202中。于此实施例中,使用者可将针筒或其它器具连接于单向阀1212或单向阀1214,以增加或减少容置槽1202的内部压力,进而根据受检部位的轮廓调整弹性体122的曲张程度。
如图7所示,夹持件120的第一夹持单元120a可具有第一定位部1216,其中第一定位部1216位于容置空间1200中。如图6所示,夹持件120的第一夹持单元120a可还具有第三定位部1218,其中第三定位部1218亦位于容置空间1200中。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16与第三定位部1218可位于容置空间1200的相对两侧。
如图3所示,超音波探头10的扫描端100的周围可具有第二定位部1000。如图4所示,超音波探头10的扫描端100的周围可还具有第四定位部1002。于此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1000与第四定位部1002可位于超音波探头10的扫描端100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二定位部1000对应上述第一定位部1216,且第四定位部1002对应上述第三定位部1218。
如图8所示,当超音波探头10的扫描端100容置于夹持件120的容置空间1200中时,第一定位部1216会与第二定位部1000卡合,且第三定位部1218会与第四定位部1002卡合,使得超音波传导模组12设置于超音波探头10上。藉此,使用者即可操作本发明的超音波扫描组合1对受检部位进行超音波扫描。由于弹性体122可随着受检部位的轮廓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弹性体122可于扫描过程中随时与受检部位保持紧密接触,使得超音波可有效传导,进而增进扫描准确度与检查效率。在将超音波传导模组12设置于超音波探头10上前,可先于超音波探头10的扫描端100上涂抹上述的超音波传导媒介124。因此,在将超音波传导模组12设置于超音波探头10上后,超音波探头10的扫描端100与第一夹持单元120a之间的间隙会被超音波传导媒介124填满,以排除空气。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16可为定位珠,第二定位部1000可为定位槽,第三定位部1218可为卡勾,且第四定位部1002可为卡槽。如图8所示,可将弹簧1220设置于第一夹持单元120a的凹槽1222中,且将第一定位部1216抵接于弹簧1220。因此,在将超音波探头10的扫描端100插入夹持件120的容置空间1200中时,第一定位部1216会被推挤而压缩弹簧1220。当第一定位部1216与第二定位部1000对齐时,弹簧1220所产生的弹性力即会将第一定位部1216推入第二定位部1000,使得第一定位部1216与第二定位部1000卡合。此时,第三定位部1218亦会与第四定位部1002卡合。藉此,使用者即可轻易地将超音波传导模组12设置于超音波探头10上。此外,当使用者将超音波探头10的扫描端100自夹持件120的容置空间1200抽出时,第一定位部1216亦会被推挤而压缩弹簧1220,使得第一定位部1216脱离第二定位部1000。此时,第三定位部1218亦会脱离第四定位部1002。藉此,使用者即可轻易地将超音波探头10与超音波传导模组12分离。
请参阅图9至图12,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超音波传导模组12'的立体图,图10为图9中的超音波传导模组12'的局部爆炸图,图11为图10中的单向阀1224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2为图11中的单向阀1224沿B-B线的剖面图。
超音波传导模组12'与上述超音波传导模组12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超音波传导模组12'将两个单向阀1224分别内接于第一接口1208与第二接口1210,如图9与图10所示。如图11与图图12所示,单向阀1224具有入口1226、出口1228、球体1230以及弹性件1232。球体1230与弹性件1232位于入口1226与出口1228之间,球体1230抵接于入口1226,且弹性件1232连接于球体1230。使用者可将上述超音波传导媒介124自单向阀1224的入口1226注入。此时,超音波传导媒介124会推挤球体1230,使得球体1230朝弹性件1232的方向移动且压缩弹性件1232。藉此,超音波传导媒介124即可通过单向阀1224的出口1228注入上述容置槽1202。同理,使用者可将球体1230朝弹性件1232的方向推动且压缩弹性件1232,使得容置槽1202中的空气或超音波传导媒介124经由单向阀1224的出口1228与入口1226排出。当施加于球体1230的外力移除时,弹性件1232所产生的弹性力即会推动球体1230,使得球体1230抵接于入口1226,以防止容置槽1202中的超音波传导媒介124泄漏。
请参阅图13至图19,图1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超音波扫描组合3的立体图,图14为图13中的超音波扫描组合3的爆炸图,图15为图14中的超音波探头30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6为图13中的弹性体322移除后的立体图,图17为图16中的夹持件320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8为图16中的夹持件320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9为图13中的超音波扫描组合3沿C-C线的剖面图。
如图13至图19所示,超音波扫描组合3包含超音波探头30以及超音波传导模组32,其中超音波传导模组32适于设置于超音波探头30上。超音波探头30具有扫描端300,用以对受检部位进行超音波扫描。需说明的是,超音波探头30的作用原理与结构设计为习知技艺的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超音波传导模组32包含夹持件320以及弹性体322,其中夹持件320夹持弹性体322。夹持件320具有容置空间3200以及开口3202,其中开口3202连通容置空间3200,如图17与图18所示。使用者可将超音波探头30的扫描端300容置于夹持件320的容置空间3200中,使得超音波传导模组32设置于超音波探头30上。此时,超音波探头30的扫描端300通过开口3202(如图16所示)而接触弹性体322。
于此实施例中,夹持件320可包含第一夹持部320a、第二夹持部320b、第三夹持部320c以及第四夹持部320d。如图16所示,第一夹持部320a与第二夹持部320b相对,且第三夹持部320c与第四夹持部320d相对。当弹性体322设置于夹持件320上时,弹性体322夹持于第一夹持部320a与第二夹持部320b之间,且弹性体322同时夹持于第三夹持部320c与第四夹持部320d之间。换言之,第一夹持部320a、第二夹持部320b、第三夹持部320c与第四夹持部320d围绕弹性体322的周围,使得弹性体322不易自夹持件320脱落。
此外,第一夹持部320a可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3204,且第二夹持部320b可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3206。弹性体322可夹持于第一突出部3204与第二突出部3206之间,以使弹性体322更稳定地夹持于夹持件320上。较佳地,当弹性体322夹持于夹持件320上时,可使弹性体322的中心低于第一突出部3204与第二突出部3206,使得弹性体322不易自夹持件320脱落。于此实施例中,弹性体322可由半固态超音波传导媒介(例如,洋菜、特殊粘胶等)制成。需说明的是,第一突出部3204与第二突出部320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不以图中所绘示的实施例为限。
如图18所示,夹持件320可具有第一定位部3208,其中第一定位部3208位于容置空间3200中。如图17所示,夹持件320可还具有第三定位部3210,其中第三定位部3210亦位于容置空间3200中。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208与第三定位部3210可位于容置空间3200的相对两侧。
如图14所示,超音波探头30的扫描端300的周围可具有第二定位部3000。如图15所示,超音波探头30的扫描端300的周围可还具有第四定位部3002。于此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3000与第四定位部3002可位于超音波探头30的扫描端300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二定位部3000对应上述第一定位部3208,且第四定位部3002对应上述第三定位部3210。
如图19所示,当超音波探头30的扫描端300容置于夹持件320的容置空间3200中时,第一定位部3208会与第二定位部3000卡合,且第三定位部3210会与第四定位部3002卡合,使得超音波传导模组32设置于超音波探头30上。藉此,使用者即可操作本发明的超音波扫描组合3对受检部位进行超音波扫描。由于弹性体322可随着受检部位的轮廓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弹性体322可于扫描过程中随时与受检部位保持紧密接触,使得超音波可有效传导,进而增进扫描准确度与检查效率。在将超音波传导模组32设置于超音波探头30上前,可先于超音波探头30的扫描端300上涂抹超音波传导媒介(例如,水或软组织)。因此,在将超音波传导模组32设置于超音波探头30上后,超音波探头30的扫描端300与弹性体322之间的间隙会被超音波传导媒介填满,以排除空气。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208可为定位珠,第二定位部3000可为定位槽,第三定位部3210可为卡勾,且第四定位部3002可为卡槽。如图19所示,可将弹簧3212设置于夹持件320的凹槽3214中,且将第一定位部3208抵接于弹簧3212。因此,在将超音波探头30的扫描端300插入夹持件320的容置空间3200中时,第一定位部3208会被推挤而压缩弹簧3212。当第一定位部3208与第二定位部3000对齐时,弹簧3212所产生的弹性力即会将第一定位部3208推入第二定位部3000,使得第一定位部3208与第二定位部3000卡合。此时,第三定位部3210亦会与第四定位部3002卡合。藉此,使用者即可轻易地将超音波传导模组32设置于超音波探头30上。此外,当使用者将超音波探头30的扫描端300自夹持件320的容置空间3200抽出时,第一定位部3208亦会被推挤而压缩弹簧3212,使得第一定位部3208脱离第二定位部3000。此时,第三定位部3210亦会脱离第四定位部3002。藉此,使用者即可轻易地将超音波探头30与超音波传导模组32分离。
请参阅图20,图20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弹性体322'的剖面图。弹性体322'与上述弹性体322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弹性体322'包含弹性外套3220以及超音波传导媒介3222,如图20所示。超音波传导媒介3222填充于弹性外套3220中。于此实施例中,弹性外套3220可为气球或其它类似元件,且超音波传导媒介3222可为水或软组织(例如,透明凝胶)。因此,上述超音波扫描组合3的弹性体322可以弹性体322'替换,以促进超音波的传导。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超音波传导模组设置于超音波探头上,以利用弹性体与受检部位接触来进行超音波扫描。由于弹性体可随着受检部位的轮廓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弹性体可于扫描过程中随时与受检部位保持紧密接触,使得超音波可有效传导,进而增进扫描准确度与检查效率。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超音波扫描组合,其特征在于,包含:
超音波探头,具有扫描端;以及
超音波传导模组,包含夹持件以及弹性体,该夹持件夹持该弹性体,该夹持件具有容置空间,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使得该超音波传导模组设置于该超音波探头上;
其中,该夹持件包含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该第一夹持单元具有容置槽,该容置空间与该容置槽位于该第一夹持单元的相对两侧,该弹性体设置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且封闭该容置槽,该第二夹持单元套设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使得该弹性体夹持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之间;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的其中另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当该第二夹持单元套设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时,该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与该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嵌合;
其中,该第一夹持单元还具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分别连通该容置槽,该超音波传导模组还包含超音波传导媒介,该超音波传导媒介经由该第一接口注入该容置槽,该容置槽中的空气经由该第二接口排出;该夹持件还包含两个单向阀,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波扫描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夹持件具有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扫描端的周围具有第二定位部,当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时,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音波扫描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夹持件还具有第三定位部,该第三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扫描端的周围还具有第四定位部,当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时,该第三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卡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音波扫描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三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位于该扫描端的相对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波扫描组合,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单向阀的所述连接为内接或外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波扫描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为弹性薄膜。
7.一种超音波传导模组,适于设置于超音波探头上,该超音波探头具有扫描端,其特征在于,该超音波传导模组包含:
夹持件,具有容置空间,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以及
弹性体,该夹持件夹持该弹性体;
其中,该夹持件包含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该第一夹持单元具有容置槽,该容置空间与该容置槽位于该第一夹持单元的相对两侧,该弹性体设置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且封闭该容置槽,该第二夹持单元套设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使得该弹性体夹持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之间;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该第一夹持单元与该第二夹持单元的其中另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当该第二夹持单元套设于该第一夹持单元上时,该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与该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嵌合;
其中,该第一夹持单元还具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分别连通该容置槽,该超音波传导模组还包含超音波传导媒介,该超音波传导媒介经由该第一接口注入该容置槽,该容置槽中的空气经由该第二接口排出;该夹持件还包含两个单向阀,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音波传导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件具有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扫描端的周围具有第二定位部,当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时,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卡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音波传导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件还具有第三定位部,该第三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扫描端的周围还具有第四定位部,当该扫描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时,该第三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卡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音波传导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三定位部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位于该扫描端的相对两侧。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音波传导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单向阀的所述连接为内接或外接。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音波传导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为弹性薄膜。
CN201910124036.3A 2019-02-19 2019-02-19 超音波扫描组合及超音波传导模组 Active CN109745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4036.3A CN109745076B (zh) 2019-02-19 2019-02-19 超音波扫描组合及超音波传导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4036.3A CN109745076B (zh) 2019-02-19 2019-02-19 超音波扫描组合及超音波传导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5076A CN109745076A (zh) 2019-05-14
CN109745076B true CN109745076B (zh) 2022-04-12

Family

ID=66407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4036.3A Active CN109745076B (zh) 2019-02-19 2019-02-19 超音波扫描组合及超音波传导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50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4432A (zh) * 2019-10-22 2020-01-10 深圳瀚维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探头、超声探头控制方法及超声扫查设备
CN113520464B (zh) * 2020-04-22 2024-03-2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通用性超声波传导界面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7651A1 (en) * 1991-08-14 1993-02-17 Advanced Technology Laboratories, Inc. Acoustic standoff for ultrasound scanhead
JPH119598A (ja) * 1997-06-23 1999-01-19 Fujitsu Ltd 超音波カプラ
CN104083178A (zh) * 2014-07-22 2014-10-08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乳腺超声自动扫查装置
JP2014195497A (ja) * 2013-03-29 2014-10-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超音波プローブおよび音響カプラーアタッチメント並びに電子機器および超音波画像装置
CN104434220A (zh) * 2014-11-20 2015-03-25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超音波扫描系统
CN105073015A (zh) * 2013-02-26 2015-11-18 C·R·巴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超声探测器的耦合结构
CN107411775A (zh) * 2017-08-23 2017-12-01 深圳市敏浩科技有限公司 凸阵探头卡套组件及凸阵探头组件
CN108836452A (zh) * 2018-08-31 2018-11-20 深圳市敏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耦合凝胶的新型穿刺架
CN208228954U (zh) * 2017-11-10 2018-12-14 深圳市千之康医疗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固态耦合装置
CN109091166A (zh) * 2018-09-14 2018-12-28 深圳市乐普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探头耦合组件及超声探头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09040A1 (de) * 1981-03-10 1982-09-30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Ultraschallapplikator
US4796632A (en) * 1986-08-11 1989-01-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tandoff adapter for ultrasound probe
CN2193146Y (zh) * 1994-05-27 1995-03-29 马继先 医用超声探头套
JP3271648B2 (ja) * 1995-09-26 2002-04-02 株式会社石川製作所 超音波診断装置における超音波プローブ用水袋装置
JP3690525B2 (ja) * 2004-01-09 2005-08-31 株式会社石川製作所 超音波診断装置における超音波プローブ用水袋装置
WO2013070775A1 (en) * 2011-11-07 2013-05-16 C.R. Bard, Inc Ruggedized ultrasound hydrogel insert
WO2016053048A1 (ko) * 2014-10-02 2016-04-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초음파 탐촉자용 어태치먼트, 초음파 탐촉자, 초음파 검사 장치 및 초음파 검사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7651A1 (en) * 1991-08-14 1993-02-17 Advanced Technology Laboratories, Inc. Acoustic standoff for ultrasound scanhead
JPH119598A (ja) * 1997-06-23 1999-01-19 Fujitsu Ltd 超音波カプラ
CN105073015A (zh) * 2013-02-26 2015-11-18 C·R·巴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超声探测器的耦合结构
JP2014195497A (ja) * 2013-03-29 2014-10-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超音波プローブおよび音響カプラーアタッチメント並びに電子機器および超音波画像装置
CN104083178A (zh) * 2014-07-22 2014-10-08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乳腺超声自动扫查装置
CN104434220A (zh) * 2014-11-20 2015-03-25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超音波扫描系统
CN107411775A (zh) * 2017-08-23 2017-12-01 深圳市敏浩科技有限公司 凸阵探头卡套组件及凸阵探头组件
CN208228954U (zh) * 2017-11-10 2018-12-14 深圳市千之康医疗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固态耦合装置
CN108836452A (zh) * 2018-08-31 2018-11-20 深圳市敏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耦合凝胶的新型穿刺架
CN109091166A (zh) * 2018-09-14 2018-12-28 深圳市乐普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探头耦合组件及超声探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5076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5076B (zh) 超音波扫描组合及超音波传导模组
KR100965966B1 (ko) 비침습성 유동 센서를 갖춘 수술 시스템
US7297115B2 (en) Immersible ultrasound probe and cable
EP1812095A1 (en) Membrane unit, housing of a pressure measuring unit and pressure measuring unit
KR100919530B1 (ko) 음파 공기 반사기를 구비한 카세트를 갖는 수술 시스템
AU2020294357B2 (en) Physiological signal monitoring device
US20210030360A1 (en) Physiological signal monitoring device
KR101371541B1 (ko) 비침습성 유동 측정 장치
CN109091166A (zh) 超声探头耦合组件及超声探头组件
WO2006096136A1 (en) A transducer
TWI703324B (zh) 超音波掃描組合及超音波傳導模組
CN207804258U (zh) 一种指夹血氧仪
CN209220326U (zh) 适配型超声探头耦合组件及超声探头机构
CN113520464B (zh) 通用性超声波传导界面装置
CN215128991U (zh) 一种超声探头耦合组件及超声探头机构
JP2002125978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215306058U (zh) 超声探头及其超声介质装置
CA3104721C (en) Physiological signal monitoring device
CN218922625U (zh) 超音波探测器
CN208926422U (zh) 一种b超影像探头保护套
JP4274518B2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TWI674090B (zh) 超音波探頭
WO2023161112A1 (en)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and kit including a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EP3896441A3 (en) Circular downhole ultrasonic phased array
JP2004201866A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