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7636A -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7636A
CN109737636A CN201910155880.2A CN201910155880A CN109737636A CN 109737636 A CN109737636 A CN 109737636A CN 201910155880 A CN201910155880 A CN 201910155880A CN 109737636 A CN109737636 A CN 109737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ter
heat
heat pump
b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58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37636B (zh
Inventor
郑波
吕如兵
梁祥飞
汤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1558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7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7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7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37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7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所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二换热器(32)、第四换热器(52)和风机(104),所述风机(104)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3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52)之间的位置、且所述风机(104)的吹风正面朝向所述第二换热器(32)或朝向所述第四换热器(52),且所述第二换热器(32)、所述第四换热器(52)和所述风机(104)均设置于干燥房(10)内、以能够对所述干燥房内的空气除湿和/或加热。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热泵干燥系统在周期性控制风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切换后始终能够保证对空气进行干燥除湿以及回收冷凝水的目的,提高对干燥房内空气的干燥除湿效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物料干燥属于能耗大户,在国民生产中的能耗占比较大,同时由于其主要采用锅炉(燃煤、燃气、生物质等)产生蒸汽实现,因此还存在高污染、高排放等问题。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技术,在清洁能源替代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将热泵技术用于物料干燥,不仅解决了污染排放问题,同时由于热泵能够从空气、污水、废热(水、空气等)中吸热,并能从干燥过程中的热湿空气中回收热量,实现了废热回收高效利用,具有节能、环保、(温湿度)调节便捷等优点。对于部分物料的干燥,基于干燥基准及工艺要求,需要在干燥过程中周期性控制风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同时干燥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湿处理,但是如何实现热泵系统的换向、负荷调节以及利用冷凝水进行调湿处理等始终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热泵干燥系统存在在周期性控制风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切换后却无法始终保证能够对空气进行干燥除湿以及回收冷凝水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热泵干燥系统存在在周期性控制风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切换后却无法始终保证能够对空气进行干燥除湿以及回收冷凝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其包括:
压缩机、四通阀、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和风机,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且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
并且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之间的位置、且所述风机的吹风正面朝向所述第二换热器或朝向所述第四换热器,且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干燥房内、以能够对所述干燥房内的空气除湿和/或加热。
优选地,
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也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
优选地,
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还通过支路连接到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三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且在所述支路上还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使用前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控制风机正转时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不除湿加热,以及控制风机反转时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不除湿加热。
优选地,
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开度不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控制风机正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者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开度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完全导通,控制风机正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不除湿加热。
优选地,
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开度不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控制风机反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者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开度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完全导通,控制风机反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不除湿加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泵干燥装置,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还包括干燥房,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干燥房内、以能够对所述干燥房内的空气除湿加热。
优选地,
当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均设置于所述干燥房的外部。
优选地,
所述干燥房具有位于其内部的风道,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部。
优选地,
所述热泵干燥装置还包括接水装置、第一水管和储水箱,且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接水装置,所述接水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优选地,
所述热泵干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储水箱连通设置的溢流管。
优选地,
在所述干燥房内部还设置有水雾化装置,所述水雾化装置(103)能够喷洒出雾化的水滴。
优选地,
所述水雾化装置还连通地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储水箱还连通地设置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第三水管能够连通。
优选地,
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第三水管相通位置还连通地设置有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能够接通自来水,且在所述第二水管、所述第三水管和所述第四水管相通的位置还设置有三通阀。
优选地,
所述第二水管上还设置有水泵和/或加热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压缩机、四通阀和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以及将四通阀的三个端分别与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相连接,能够通过控制四通阀而实现控制压缩机的排气是进入第二换热器还是进入第四换热器,并且通过第二换热器另一端和第四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并在之间设置第二节流装置、能够使得冷媒在先经过第二换热器后通过第二节流装置节流而再进入第四换热器中,此时第二换热器制热、第四换热器制冷,并且配合第二和第四换热器之间的风机,若风机正面朝向第二换热器(说明第四换热器位于气流上游),此时风机正转能够使得空气先经过第四换热器制冷并除湿排出冷凝水后、再进入第二换热器中进行制热干燥;同样地风机反转时通过切换四通阀而使得压缩机排气先进入第四换热器对空气制热、冷媒再经过第二换热器对空气制冷除湿,此时第二换热器位于气流上游,风机反转也能够使得空气先经过第二换热器制冷并除湿排出冷凝水后、再进入第四换热器中进行制热干燥;从而有效实现热泵干燥系统在周期性控制风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切换后始终能够保证对空气进行干燥除湿以及回收冷凝水的目的,提高对干燥房内空气的干燥除湿效果;并且能够将冷凝水储存,并通过一定的控制实现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例如用于干燥房内调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
2.本发明还通过设置水雾化装置能够对干燥房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和调湿的功能,并且将其能够连通至储水箱能够实现冷凝水的有效回收利用,并且配合加热装置能够满足喷淋雾化水的温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泵系统的循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热泵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压缩机;2、四通阀;a、第一端;b、第二端;c、第三端;d、第四端;10、干燥房;31、第一换热器;32、第二换热器;41、第一节流装置;42、第二节流装置;43、第三节流装置;51、第三换热器;52、第四换热器;100、支路;101、水泵;102、加热装置;103、水雾化装置;104、风机;105、储水箱;106、三通阀;110、控制部;200、风道;300、溢流管;301、第一水管;302、第二水管;303、第三水管;304、第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其包括:
压缩机1、四通阀2、第二换热器32、第四换热器52和风机104,所述四通阀2的第一端a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第二端b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一端连接、第三端c与所述第四换热器5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且在所述第二换热器3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5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42;
并且所述风机104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3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52之间的位置、且所述风机104的吹风正面朝向所述第二换热器32或朝向所述第四换热器52,且所述第二换热器32、所述第四换热器52和所述风机104均设置于干燥房10内、以能够对所述干燥房内的空气除湿和/或加热。
本发明通过设置压缩机、四通阀和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以及将四通阀的三个端分别与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相连接,能够通过控制四通阀而实现控制压缩机的排气是进入第二换热器还是进入第四换热器,并且通过第二换热器另一端和第四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并在之间设置第二节流装置、能够使得冷媒在先经过第二换热器后通过第二节流装置节流而再进入第四换热器中,此时第二换热器制热、第四换热器制冷,并且配合第二和第四换热器之间的风机,若风机正面朝向第二换热器(说明第四换热器位于气流上游),此时风机正转能够使得空气先经过第四换热器制冷并除湿排出冷凝水后、再进入第二换热器中进行制热干燥;同样地风机反转时通过切换四通阀而使得压缩机排气先进入第四换热器对空气制热、冷媒再经过第二换热器对空气制冷除湿,此时第二换热器位于气流上游,风机反转也能够使得空气先经过第二换热器制冷并除湿排出冷凝水后、再进入第四换热器中进行制热干燥;从而有效实现热泵干燥系统在周期性控制风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切换后始终能够保证对空气进行干燥除湿以及回收冷凝水的目的,提高对干燥房内空气的干燥除湿效果;并且能够将冷凝水储存,并通过一定的控制实现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例如用于干燥房内调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
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换热器,并通过四通阀和节流装置的调节与风机转动方向相匹配,实现不同转动方向下都可以实现冷凝水热回收,收集冷凝水用于过程调湿,节能;还能将冷凝水储存,并通过一定的控制实现冷凝水的再利用(过程调湿处理)。
现有的热泵干燥系统中由于风向切换,使得冷凝器和蒸发器必须互换才能满足先除湿后加热。对于完全闭式系统而言相对简单,即采用四通阀切换即可。但实际应用中需要设置辅助冷凝器和/或辅助蒸发器进行负荷调节,这就需要考虑系统如何实现。不同物料的干燥要求不同,可能在干燥过程中不需要干燥过快,中间需要通过加湿进行调湿,而收集的冷凝水则可以直接利用;而本发明则对于物料干燥过程中需要周期性控制风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同时干燥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湿处理,实现了热泵系统的冷媒换向与风机换向的有效配合、以及负荷调节以及利用冷凝水进行调湿处理等效果。
优选地,
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31和第三换热器51,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一端也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51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且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51的另一端连接,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5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41。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能够通过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而对室内或室外进行制热功能,通过第三换热器做为蒸发器对室内或室外进行蒸发制冷功能。
优选地,
所述四通阀2的第四端还通过支路100连接到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51之间的管路上,且在所述支路100上还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43。这是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该支路能够将第二换热器或第四换热器流过换热的冷媒重新导回到主冷媒管路上来、并且通过第三节流装置节流后进入第三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最终回到压缩机,完成冷媒循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使用前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控制风机正转时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不除湿加热,以及控制风机反转时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不除湿加热。
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换热器,并通过四通阀和节流装置的调节与风机转动方向相匹配,实现不同转动方向下都可以实现冷凝水热回收,收集冷凝水用于过程调湿,节能;还能将冷凝水储存,并通过一定的控制实现冷凝水的再利用(过程调湿处理)。有效实现热泵干燥系统在周期性控制风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切换后始终能够保证对空气进行干燥除湿以及回收冷凝水的目的,提高对干燥房内空气的干燥除湿效果;并且能够将冷凝水储存,并通过一定的控制实现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例如用于干燥房内调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
优选地,
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a与第二端b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开度不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控制风机正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者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a与第二端b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开度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完全导通,控制风机正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不除湿加热。
这是本发明的热泵系统运行模式中第一和第二运行模式的控制手段,第一运行模式的制冷剂流向为:由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部分到第一换热器,部分经四通阀后进入第二换热器,经第二换热器冷凝放热后经第二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进入第四换热器蒸发吸热,而后经第三节流装置进一步节流降压后与经第一换热器冷凝放热且经第一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混合进入第三换热器蒸发吸热,最后返回压缩机吸气口,经压缩后排出,完成整个循环;
第二运行模式的制冷剂流向为:由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部分到第一换热器,部分经四通阀后进入第二换热器,经第二换热器冷凝放热后经第二节流装置后进入第四换热器继续冷凝放热,而后经第三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与经第一换热器冷凝放热且经第一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混合进入第三换热器蒸发吸热,最后返回压缩机吸气口,经压缩后排出,完成整个循环。
优选地,
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a与第三端c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开度不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控制风机反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者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a与第三端c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开度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完全导通,控制风机反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不除湿加热。
这是本发明的热泵系统运行模式中第三和第四运行模式的控制手段,第三运行模式的制冷剂流向为:由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部分到第一换热器,部分经四通阀后进入第四换热器,经第四换热器冷凝放热后经第二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二换热器蒸发吸热,而后经第三节流装置进一步节流降压后与经第一换热器冷凝放热且经第一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混合进入第三换热器蒸发吸热,最后返回压缩机吸气口,经压缩后排出,完成整个循环;
第四运行模式的制冷剂流向为:由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部分到第一换热器,部分经四通阀后进入第四换热器,经第四换热器冷凝放热后经第二节流装置后进入第二换热器继续冷凝放热,而后经第三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与经第一换热器冷凝放热且经第一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混合进入第三换热器蒸发吸热,最后返回压缩机吸气口,经压缩后排出,完成整个循环。
所述热泵干燥装置具有多种干燥模式:正向循环干燥带热回收模式(第一运行模式)、正向循环干燥模式(第二运行模式)、反向循环干燥带热回收模式(第三运行模式)、反向循环干燥模式(第四运行模式)。
正向循环干燥带热回收模式:风机正向转动,空气由第四换热器流向第二换热器,热泵系统运行模式为第一运行模式。
正向循环干燥模式:风机正向转动,空气由第四换热器流向第二换热器,热泵系统运行模式为第二运行模式。
反向循环干燥带热回收模式:风机反向转动,空气由第二换热器流向第四换热器,热泵系统运行模式为第三运行模式。
反向循环干燥模式:风机反向转动,空气由第二换热器流向第四换热器,热泵系统运行模式为第四运行模式。
在正向循环时,通过开启水雾化装置可以实现干燥房送风湿度的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泵干燥装置,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还包括干燥房10,所述第二换热器32、所述第四换热器52和所述风机104均设置于干燥房10内、以能够对所述干燥房内的空气除湿加热。
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换热器,并通过四通阀和节流装置的调节与风机转动方向相匹配,实现不同转动方向下都可以实现冷凝水热回收,收集冷凝水用于过程调湿,节能;还能将冷凝水储存,并通过一定的控制实现冷凝水的再利用(过程调湿处理)。有效实现热泵干燥系统在周期性控制风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切换后始终能够保证对空气进行干燥除湿以及回收冷凝水的目的,提高对干燥房内空气的干燥除湿效果;并且能够将冷凝水储存,并通过一定的控制实现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例如用于干燥房内调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
本发明的热泵干燥装置,包括热泵系统、干燥房、风机、水雾化装置等,第二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设置在干燥房内,并与风机、水雾化装置一起设置在干燥房顶部的风道内,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设置在干燥房外,第二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底部分别设置有接水装置,并通过水管与冷凝水储水箱连接,所述储水箱设有溢流管,水雾化装置通过水管与自来水和冷凝水储水箱连接,并通过三通阀实现自来水与储水箱的切换,在三通阀和雾化装置之间设有水泵和加热装置,干燥房下部为干燥物料放置空间。热泵干燥装置设置有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模式、风机转向、水泵和水雾化装置、储水箱的水位检测三通阀的切换等控制。
优选地,
当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31和第三换热器51时,所述第一换热器31、所述第三换热器51和所述压缩机1均设置于所述干燥房10的外部。这是本发明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的优选设置位置,本发明主要通过第二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对干燥房内进行制热和/或除湿,而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能够对室内或室外进行制热或制冷。
优选地,
所述干燥房10具有位于其内部的风道200,所述第二换热器32、所述第四换热器52和所述风机104均设置于所述风道200内部。这是本发明的热泵干燥装置内部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设置风道并将第二和第四换热器以及风机均设置在风道内部,能够使得气流被集聚在风道中进而在风道中被高速和高效地换热,提高换热效果和提高风速。
优选地,
所述热泵干燥装置还包括接水装置、第一水管301和储水箱105,且在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底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5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接水装置,所述接水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水管301与所述储水箱105连通。通过设置的接水装置、第一水管和储水箱能够对第二换热器或第四换热器制冷时空气中凝露出来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和回收至储水箱中,防止了冷凝水的污染的同时对冷凝水进行了很好的回收利用。
优选地,
所述热泵干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储水箱105连通设置的溢流管300。通过设置溢流管能够对储水箱中溢出的水进行回收利用、防止溢出造成浪费或污染。
优选地,
在所述干燥房10内部还设置有水雾化装置103,所述水雾化装置103能够喷洒出雾化的水滴。通过设置水雾化装置能够对干燥房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和调湿的功能,并且将其能够连通至储水箱能够实现冷凝水的有效回收利用,并且配合加热装置能够满足喷淋雾化水的温度的需求。
优选地,
所述水雾化装置103还连通地设置有第二水管302,所述储水箱105还连通地设置有第三水管303,所述第二水管302和所述第三水管303能够连通。通过储水箱能够将收集的冷凝水传输至水雾化装置中并进行雾化喷出,能够对干燥房内进行调湿控制。
优选地,
所述第二水管302和所述第三水管303相通位置还连通地设置有第四水管304,所述第四水管304能够接通自来水,且在所述第二水管302、所述第三水管303和所述第四水管304相通的位置还设置有三通阀106。通过第四水管能够接通自来水以补给在储水箱中水不足时对水雾化装置的水补给,通过三通阀能够对自来水和储水箱之间进行切换控制。
优选地,
所述第二水管302上还设置有水泵101和/或加热装置102。通过水泵能够提供泵水动力,加热装置能够对水温起到控制作用。
本发明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31、第二换热器32、第三换热器51和第四换热器52、第一节流装置41、第二节流装置42和第三节流装置43等组成;第一换热器31为冷凝器,第三换热器51为蒸发器,通过第一节流装置41连接;第二换热器32和第四换热器52之间连接有第二节流装置42,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全开时第二换热器32和第四换热器52形成串联冷凝器,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部分开启且具有节流作用时第二换热器32和第四换热器52其中一个作冷凝器另一个作蒸发器,通过四通阀2切换实现;第三节流装置43连接在四通阀2和第三换热器51之间。
本发明的热泵干燥装置,包括上述热泵系统、干燥房10、风机104、水雾化装置103等,第二换热器32和第四换热器52设置在干燥房10内,并与风机104、水雾化装置103一起设置在干燥房10顶部的风道内,第一换热器31和第三换热器51设置在干燥房10外,第二换热器32和第四换热器52底部分别设置有接水装置,并通过水管与储水箱105连接,所述储水箱105设有溢流管,水雾化装置103通过水管与自来水和储水箱105连接,并通过三通阀106实现自来水与储水箱105的切换,在三通阀106和水雾化装置103之间设有水泵101和加热装置102,干燥房下部为干燥物料放置空间。
当热泵干燥装置正向循环干燥带热回收运行时,风机正向转动,空气由第四换热器52流向第二换热器32,此时热泵系统的循环为:压缩机1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部分进入第一换热器31,部分经四通阀2后进入第二换热器32,经第二换热器32冷凝放热后经第二节流装置42节流降压后进入第四换热器52蒸发吸热,而后经第三节流装置43进一步节流降压后与经第一换热器31冷凝放热且经第一节流装置41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混合进入第三换热器51蒸发吸热,最后返回压缩机1吸气口,经压缩后排出,完成整个循环。由于此时第四换热器52为蒸发器,能够回收湿空气中水分冷凝过程所释放的热量,因此可实现热回收,同时所产生的冷凝水经接水装置回收后储存在储水箱中。
当热泵干燥装置正向循环干燥运行时,风机正向转动,空气由第四换热器52流向第二换热器32,此时热泵系统的循环为:由压缩机1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部分进入第一换热器31,部分经四通阀2后进入第二换热器32,经第二换热器32冷凝放热后经第二节流装置42(全开,不节流)后进入第四换热器52继续冷凝放热,而后经第三节流装置43节流降压后与经第一换热器31冷凝放热且经第一节流装置41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混合进入第三换热器51蒸发吸热,最后返回压缩机1吸气口,经压缩后排出,完成整个循环。此时,第二换热器32和第四换热器52都为冷凝器。
当热泵干燥装置反向循环干燥带热回收运行时,风机反向转动,空气由第二换热器32流向第四换热器52,此时热泵系统的循环为:由压缩机1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部分进入第一换热器31,部分经四通阀2后进入第四换热器52,经第四换热器52冷凝放热后经第二节流装置42节流降压后进入第二换热器32蒸发吸热,而后经第三节流装置43进一步节流降压后与经第一换热器31冷凝放热且经第一节流装置41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混合进入第三换热器51蒸发吸热,最后返回压缩机1吸气口,经压缩后排出,完成整个循环;由于此时第二换热器32为蒸发器,能够回收湿空气中水分冷凝过程所释放的热量,因此可实现热回收,同时所产生的冷凝水经接水装置回收后储存在储水箱中。
当热泵干燥装置反向循环干燥时,风机反向转动,空气由第二换热器32流向第四换热器52,此时热泵系统的循环为:由压缩机1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部分到第一换热器31,部分经四通阀2后进入第四换热器52,经第四换热器52冷凝放热后经第二节流装置42(全开,不节流)后进入第二换热器32继续冷凝放热,而后经第三节流装置43节流降压后与经第一换热器31冷凝放热且经第一节流装置41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混合进入第三换热器51蒸发吸热,最后返回压缩机1吸气口,经压缩后排出,完成整个循环。此时,第二换热器32和第四换热器52都为冷凝器。
风机正向转动即正向循环时,当干燥房内从第二换热器32出来进入待干燥物料的空气需要加湿时,水雾化装置103启动,来自储水箱105或自来水的水经水泵101和加热装置102进入水雾化装置103,此时,若储水箱105中的水位检测装置判断其中有冷凝水,则水泵101启动,三通阀106切换实现雾化所需水来自储水箱105;若储水箱105中的水位检测装置判断其中冷凝水不足,则水泵101不启动,三通阀106切换实现雾化所需水来自自来水;加热装置102的启停通过进入水雾化装置103的水温进行判断并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四通阀(2)、第二换热器(32)、第四换热器(52)和风机(104),所述四通阀(2)的第一端(a)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第二端(b)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一端连接、第三端(c)与所述第四换热器(5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且在所述第二换热器(3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5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42);
并且所述风机(104)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3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52)之间的位置、且所述风机(104)的吹风正面朝向所述第二换热器(32)或朝向所述第四换热器(52),且所述第二换热器(32)、所述第四换热器(52)和所述风机(104)均设置于干燥房(10)内、以能够对所述干燥房内的空气除湿和/或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31)和第三换热器(51),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一端也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51)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且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51)的另一端连接,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5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通阀(2)的第四端还通过支路(100)连接到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51)之间的管路上,且在所述支路(100)上还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43)。
4.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控制风机正转时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不除湿加热,以及控制风机反转时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不除湿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a)与第二端(b)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开度不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控制风机正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者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a)与第二端(b)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开度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完全导通,控制风机正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不除湿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a)与第三端(c)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开度不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控制风机反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除湿加热;或者控制四通阀的第一端(a)与第三端(c)连通,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开度为最大、对流经的冷媒进行完全导通,控制风机反转时对干燥房内进行不除湿加热。
7.一种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还包括干燥房(10),所述第二换热器(32)、所述第四换热器(52)和所述风机(104)均设置于干燥房(10)内、以能够对所述干燥房内的空气除湿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31)和第三换热器(51)时,所述第一换热器(31)、所述第三换热器(51)和所述压缩机(1)均设置于所述干燥房(10)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房(10)具有位于其内部的风道(200),所述第二换热器(32)、所述第四换热器(52)和所述风机(104)均设置于所述风道(200)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泵干燥装置还包括接水装置、第一水管(301)和储水箱(105),且在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底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5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接水装置,所述接水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水管(301)与所述储水箱(105)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泵干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储水箱(105)连通设置的溢流管(30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干燥房(10)内部还设置有水雾化装置(103),所述水雾化装置(103)能够喷洒出雾化的水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雾化装置(103)还连通地设置有第二水管(302),所述储水箱(105)还连通地设置有第三水管(303),所述第二水管(302)和所述第三水管(303)能够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水管(302)和所述第三水管(303)相通位置还连通地设置有第四水管(304),所述第四水管(304)能够接通自来水,且在所述第二水管(302)、所述第三水管(303)和所述第四水管(304)相通的位置还设置有三通阀(106)。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水管(302)上还设置有水泵(101)和/或加热装置(102)。
CN201910155880.2A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Active CN109737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5880.2A CN109737636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5880.2A CN109737636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7636A true CN109737636A (zh) 2019-05-10
CN109737636B CN109737636B (zh) 2023-07-14

Family

ID=66369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5880.2A Active CN109737636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763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413A (zh) * 2019-06-25 2019-09-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制冷系统及干燥装置、运行控制方法
CN112050618A (zh) * 2020-08-05 2020-12-08 同济大学 三效热回收型混风式热泵烘干系统及其应用
CN112197570A (zh) * 2020-10-29 2021-01-08 张勇 复合型热泵烘干系统
CN112880227A (zh) * 2021-01-25 2021-06-01 江苏永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院特殊工艺环境全年冷热源供应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4151940A (zh) * 2020-09-08 2022-03-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4278A (ja) * 1999-06-18 2001-01-12 Shizuoka Gas Kk 乾燥装置及び加熱装置
JP2002364939A (ja) * 2001-06-06 2002-1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装置
JP2004003745A (ja) * 2002-05-31 2004-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浴室暖房乾燥機
CN1576439A (zh) * 2003-06-30 2005-02-0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烘干机
CN2842317Y (zh) * 2005-11-21 2006-11-29 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 根据压力优化调节冷凝面积的冷凝器装置
CN201014851Y (zh) * 2006-07-12 2008-01-30 黄贞秋 制冷机双段双效冷凝器
WO2012118387A2 (en) * 2011-03-02 2012-09-07 Drying Solutions Limited Improvements to conditioning systems
CN204085128U (zh) * 2014-09-24 2015-01-07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除湿功能的热泵烘干机
CN105135729A (zh) * 2015-07-21 2015-12-09 同济大学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CN206469597U (zh) * 2016-12-08 2017-09-05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设备
CN207456058U (zh) * 2017-11-14 2018-06-05 福建越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空气能除湿烘干系统
CN209763531U (zh) * 2019-03-01 2019-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和热泵干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4278A (ja) * 1999-06-18 2001-01-12 Shizuoka Gas Kk 乾燥装置及び加熱装置
JP2002364939A (ja) * 2001-06-06 2002-1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装置
JP2004003745A (ja) * 2002-05-31 2004-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浴室暖房乾燥機
CN1576439A (zh) * 2003-06-30 2005-02-0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烘干机
CN2842317Y (zh) * 2005-11-21 2006-11-29 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 根据压力优化调节冷凝面积的冷凝器装置
CN201014851Y (zh) * 2006-07-12 2008-01-30 黄贞秋 制冷机双段双效冷凝器
WO2012118387A2 (en) * 2011-03-02 2012-09-07 Drying Solutions Limited Improvements to conditioning systems
CN204085128U (zh) * 2014-09-24 2015-01-07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除湿功能的热泵烘干机
CN105135729A (zh) * 2015-07-21 2015-12-09 同济大学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CN206469597U (zh) * 2016-12-08 2017-09-05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设备
CN207456058U (zh) * 2017-11-14 2018-06-05 福建越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空气能除湿烘干系统
CN209763531U (zh) * 2019-03-01 2019-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和热泵干燥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413A (zh) * 2019-06-25 2019-09-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制冷系统及干燥装置、运行控制方法
CN112050618A (zh) * 2020-08-05 2020-12-08 同济大学 三效热回收型混风式热泵烘干系统及其应用
CN112050618B (zh) * 2020-08-05 2022-04-05 同济大学 三效热回收型混风式热泵烘干系统及其应用
CN114151940A (zh) * 2020-09-08 2022-03-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97570A (zh) * 2020-10-29 2021-01-08 张勇 复合型热泵烘干系统
CN112197570B (zh) * 2020-10-29 2023-08-25 张勇 复合型热泵烘干系统
CN112880227A (zh) * 2021-01-25 2021-06-01 江苏永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院特殊工艺环境全年冷热源供应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2880227B (zh) * 2021-01-25 2021-11-30 江苏永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院特殊工艺环境全年冷热源供应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7636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7636A (zh)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CN204881100U (zh) 一种多功能烘干除湿装置
CN105318707A (zh) 一种多功能烘干除湿装置及其烘干除湿方法
CN106855353A (zh) 具有除湿型与排湿型切换功能的热泵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
CN102002843B (zh) 一种热泵式干衣机
CN109489402A (zh) 一种除湿烘干用热泵控制方法
CN205843311U (zh) 一种新型多能热泵干燥一体机
CN101373086B (zh) 保湿节能的空调器
CN109237925A (zh) 一种除湿烘干用热泵控制系统
CN203443301U (zh) 一种整体式空气源加热除湿热回收热泵烘干机组
CN102445066B (zh) 冷凝水余热二效闪蒸自然空气除湿预热干燥烘箱系统
CN205561498U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低温除湿联合热风干燥装置
CN201864982U (zh) 一种热泵式干衣机
CN105352307A (zh) 一种带有旁路风道的除湿型热泵干燥系统
CN107062884A (zh) 一种热泵烘干除湿一体机
CN103398566A (zh) 一种旋流式热泵干燥器
CN105222566A (zh) 一种带抽湿和废热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
CN104482748B (zh) 一种具有复合工作模式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CN206724668U (zh) 具有除湿型与排湿型切换功能的热泵干燥设备
CN103075769B (zh) 一种可实现能量回收与免费供冷的新风空调机组
WO2012013055A1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高效节能中央空调风柜
CN206959551U (zh) 一种热泵烘干除湿一体机
CN103743196B (zh) 一种热风封闭循环高效干燥节能工艺及系统
CN203052865U (zh) 一种可实现能量回收与免费供冷的新风空调机组
CN206339064U (zh) 热泵型挂面干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