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5729A -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5729A
CN105135729A CN201510430480.XA CN201510430480A CN105135729A CN 105135729 A CN105135729 A CN 105135729A CN 201510430480 A CN201510430480 A CN 201510430480A CN 105135729 A CN105135729 A CN 105135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expulsion
condenser
compressor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04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35729B (zh
Inventor
张春路
曹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304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5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5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5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35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5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吸热工质连接管及制冷剂连接管,所述的压缩机含有多个分别适应不同排气压力的排气口,所述的冷凝器含有多条分别适应不同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且压缩机适应的排气压力的个数与冷凝器适应的冷凝压力的个数相等,所述的节流装置设置个数与排气压力及冷凝压力个数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增加单制冷剂回路中压缩机排气压力的数量,降低部分制冷剂的冷凝压力,减小蒸气压缩制冷/热泵压缩机功耗,提高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的效率。

Description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蒸气压缩循环的制冷/热泵系统在冷藏冷冻、空调器、热水机、烘干机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尤其是热泵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措施。
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主要结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其工作过程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首先在蒸发器中从低温热源吸热并气化成低压蒸气。然后制冷剂气体在压缩机内全部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该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内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释放热量并加热换热管另一侧的吸热工质(例如空气、水)。最后再经节流元件(如毛细管、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等)节流成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如此,完成一个蒸气压缩制冷/热泵循环。
冷凝器为了能够向外充分散热,制冷剂需被压缩至一个较高的冷凝压力,维持在较高的冷凝温度。目前,单制冷剂回路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压缩机只提供一个排气压力,对应的只有一个冷凝温度。
但是某些情况下,如果压缩机能够提供多个排气压力,形成多个冷凝温度,可以提高制冷/热泵系统的效率。
例如即热型热泵热水机,标准工况下需把15℃的冷水加热至42℃。如果使用多个冷凝器,每个冷凝器有不同的冷凝温度,且冷凝温度间具备一定的温度梯度,并按逆流加热顺序串联冷凝器,加热冷水,相比于单一冷凝器的热泵热水机,理论上效率至少提升12%。
再例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当冷凝器侧存在不同的温度需求时,也常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系统冷凝温度优先满足吸热工质的高温需求或高温限制。即热泵热水机需同时制取42℃和60℃的热水时,系统的冷凝温度需优先保证60℃高温热水的制取,42℃低温热水采取高温热水与冷水混合的方式制取。如果系统使用两个冷凝温度分别制取低温和高温热水,效率将大大提升。
以上两个案例中,系统节能的原因在于压缩机没有将所有制冷剂压缩至同一个较高的压力,而只将部分制冷剂压缩至原冷凝压力。通过降低剩余制冷剂的冷凝压力,即降低压缩的排气压力,节省了压缩机的功。
冷藏冷冻系统、热泵干燥机,房间空调器或车辆空调器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式提高效率。但目前没有制冷/热泵系统使用该原理提高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单制冷剂回路中压缩机排气压力的数量,降低部分制冷剂的冷凝压力,减小蒸气压缩制冷/热泵压缩机功耗,提高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吸热工质连接管及制冷剂连接管,所述的冷凝器包括制冷剂通道与吸热工质通道,所述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剂通道及节流装置通过制冷剂连接管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内以不同形态循环流动,所述的吸热工质连接管与冷凝器的吸热工质通道连通,吸热工质通过冷凝器加热,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所述的压缩机含有多个分别适应不同排气压力的排气口,所述的冷凝器含有多条分别适应不同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且压缩机适应的排气压力的个数与冷凝器适应的冷凝压力的个数相等,所述的节流装置设置个数与排气压力及冷凝压力个数相等。
下文技术方案和实施例中均以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单制冷剂回路中排气压力的数量是非限制的,通过增减单一压缩机排气压力的数量,或增减并联压缩机的数量,或增减串联压缩机的数量来改变单制冷剂回路中排气压力或冷凝压力的数量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之内。
对于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此时,所述的压缩机含有两个分别适应高排气压力与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所述的冷凝器含有两条分别适应高冷凝压力与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所述的节流装置设置两个,分别为低压节流装置与高压节流装置。
压缩机设置有两种实现方式:
压缩机设置的第一种实现方式:
所述的压缩机由低排气压力压缩机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组成,且低排气压力压缩机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采用并联式设置,低排气压力压缩机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吸气口分别与蒸发器连通,低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为适应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为适应高排气压力的排气口,且低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或者,
所述的压缩机由低排气压力压缩机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组成,且低排气压力压缩机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采用串联式设置,低排气压力压缩机的吸气口与蒸发器连通,低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为适应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低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同时与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吸气口及冷凝器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为适应高排气压力的排气口,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
压缩机设置的第二种实现方式:
所述的压缩机为双排气压力压缩机,其含有一个吸气口和两个分别适应高排气压力与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其中,吸气口与蒸发器连通,适应高排气压力的排气口与冷凝器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适应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与冷凝器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双排气压力压缩机特征为压缩机单个或多个气缸只有一个吸气压力,但具备两个不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压缩机,例如往复式双排气压力压缩机,螺杆式双排气压力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双排气压力压缩机,涡旋式双排气压力压缩机等。
冷凝器设置有两种实现方式:
冷凝器设置的第一种实现方式:
所述的冷凝器由并联设置的低冷凝压力冷凝器和高冷凝压力冷凝器组成,其中,低冷凝压力冷凝器含有适应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低冷凝压力冷凝器的制冷剂流路入口与压缩机适应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连通,出口与低压节流装置连通,高冷凝压力冷凝器含有适应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高冷凝压力冷凝器的制冷剂流路入口与压缩机适应高排气压力的排气口连通,出口与高压节流装置连通。
所述的高冷凝压力冷凝器特征为,具备制冷剂通道和吸热工质通道。所述的高冷凝压力冷凝器制冷剂通道一端经制冷剂连接管与高压节流装置入口相连通,另一端经制冷剂连接管与高排气压力压缩机排气口(或双排气压力压缩机高压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的高冷凝压力冷凝器吸热工质通道入口经吸热工质连接管与低冷凝压力冷凝器吸热工质通道出口连通。
所述的低冷凝压力冷凝器特征为,具备制冷剂通道和吸热工质通道。所述的低冷凝压力冷凝器制冷剂通道一端经制冷剂连接管与低压节流装置入口相连通,另一端经制冷剂连接管与低排气压力压缩机排气口(或双排气压力压缩机低压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的低冷凝压力冷凝器吸热工质通道出口经吸热工质连接管与高冷凝压力冷凝器吸热工质通道入口连通。
冷凝器设置的第二种实现方式:
所述的冷凝器为双冷凝压力冷凝器,该双冷凝压力冷凝器包括分别适应高冷凝压力与低冷凝压力的两条制冷剂流路,两条制冷剂流路的入口分别与压缩机的两个排气口连通,两条制冷剂流路的出口分别与两个节流装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双冷凝压力冷凝器特征为在同一换热器,存在多条互不连通的通道,其中两条通道内为不同冷凝压力的制冷剂。
低压节流装置与高压节流装置采用两种连接方式:
第一种连接方式:所述的低压节流装置与高压节流装置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此时,所述的高压节流装置入口与冷凝器适应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出口与低压节流装置的入口连通,低压节流装置的入口还与冷凝器适应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低压节流装置的出口与蒸发器连通。
第二种连接方式:所述的低压节流装置与高压节流装置采用并联方式连接,低压节流装置的入口与冷凝器适应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高压节流装置的入口与冷凝器适应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所述的低压节流装置与高压节流装置的出口均与蒸发器连通。
所述的高压节流装置和低压节流装置可以为毛细管,短管和电子膨胀阀等制冷系统节流装置。
所述的吸热工质通过冷凝器的多个吸热工质通道连续被加热,或,冷凝器的多个制冷剂通道分别加热一路独立的吸热工质。
所述的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其工作过程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例如氟利昂),首先在蒸发器中从低温热源吸热并气化成低压蒸气。然后制冷剂气体分别进入低排气压力压缩机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或双排气压力压缩机),被压缩至高温高压的蒸气。高温高压气体分别经各压缩机排气管(双排气压力压缩机的高低压排气管)分别进入低冷凝压力冷凝器和高冷凝压力冷凝器,冷却凝结成液体,释放热量并加热换热管另一侧的吸热工质(例如空气和水)。最后再经高、低压节流元件节流成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如此,完成一个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循环。
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的特征在于,是一种在一个循环回路中,有两个不同压缩机排气压力,两个不同冷凝压力,但只有唯一蒸发压力的制冷/热泵系统。所述的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中,冷凝器数量是非限定的。根据实际需要,将不同冷凝压力的冷凝器合并为一台多通道冷凝器,或并联多台冷凝压力相同的冷凝器,或并联多台多通道冷凝器,但没有改变排气压力数量的制冷/热泵系统,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畴之内。
优选的,在被加热工质换热前增加热回收装置对被加热的工质进行预热,或在循环回路中增加储液器,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等制冷/热泵辅助设备,或采用一些已有的制冷/热泵系统改进措施。
使用适用于简单蒸气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单制冷剂回路内压缩机只提供唯一排气压力,且循环内只存在唯一冷凝压力和唯一蒸发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循环)提高系统能效和稳定性的措施或增减相关设备对本发明进行的改进,不能视为对本发明做出实质性改进,故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畴内。
如果某系统内存在多个制冷剂回路,任一制冷剂回路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则该系统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节能效果显著,仿真结果显示,多冷凝温度热泵热水机较单冷凝温度热泵热水机效率提高12%;
2、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利用本发明可以提高各类制冷/热泵系统的效率,例如各类蒸气压缩式空调器,热泵热水机,热泵干燥系统等;
3、可实施性好,系统管路没有大量增加,而且通过双通道冷凝器和双排气压力压缩机,可以进一步简化管路,实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及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及流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及流程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及流程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结构及流程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6的结构及流程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7的结构及流程示意图。
图中1为蒸发器,2为低排气压力压缩机,3为高排气压力压缩机,4为双排气压力压缩机,5为低冷凝压力冷凝器,6为高冷凝压力冷凝器,7为双冷凝压力冷凝器,8为低压节流装置,9为高压节流装置,10,11,12,23,24为吸热工质连接管,其余为制冷剂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使用双排气压力压缩机,两台冷凝器,且节流装置串联的,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结构和流程如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包括蒸发器1,双排气压力压缩机4,低冷凝压力冷凝器5,高冷凝压力冷凝器6,低压节流装置8,高压节流装置9,吸热工质连接管10,11,12,制冷剂连接管13,14,15,16,17,18,19,20。
其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除吸热工质连接管外,系统中充有制冷剂(例如氟利昂)。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首先在蒸发器1中从低温热源吸热并气化成低压蒸气。然后制冷剂气体经连接管13进入双排气压力压缩机4,被压缩至高温高压的蒸气。高温高压气体分别经制冷剂连接管19,14进入低冷凝压力冷凝器5和高冷凝压力冷凝器6,冷却凝结成液体,释放热量并加热换热管另一侧的吸热工质(例如空气和水)。从高冷凝压力冷凝器6中流出的制冷剂液体,首先经制冷剂连接管15,高压节流装置9,压力降低至低冷凝压力,再与最后再经制冷剂连接管20中流出的,来自低冷凝压力冷凝器5的制冷剂液体混合。最后经低压节流装置8节流成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经制冷剂连接管18返回蒸发器1。如此,完成一个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吸热工质经吸热工质连接管10进入低冷凝压力冷凝器5被初步加热,再经吸热工质连接管11进入高冷凝压力冷凝器6被进一步加热。被加热的吸热工质最后经吸热工质连接管12排出。
实施例2
使用双排气压力压缩机,两台冷凝器,且节流装置并联的,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结构和流程如图2所示。相比于实施例1,仅节流装置的连接方式发生了改变。从高冷凝压力冷凝器6中流出的制冷剂液体,经制冷剂连接管15,高压节流装置9,压力降低至蒸发压力,经制冷剂连接管16,17直接进入蒸发器1。从低冷凝压力冷凝器5中流出的制冷剂液体,经制冷剂连接管19,低压节流装置8,压力同样降低至蒸发压力,经制冷剂连接管20,17同样进入蒸发器1。
实施例3
使用两台压缩机(并联),两台冷凝器,且节流装置串联的,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结构和流程如图3所示。相比于实施例1,仅将双排气压力压缩机更换为低排气压力压缩机2与高排气压力压缩机3。从蒸发器1中排出的制冷剂蒸气经制冷剂连接管13与制冷剂连接管20进入低排气压力压缩机2,经制冷剂连接管13与制冷剂连接管14进入高排气压力压缩机3。从低排气压力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蒸气经制冷剂连接管21进入低冷凝压力冷凝器5,从高排气压力压缩3排出的制冷剂蒸气经制冷剂连接管15进入高冷凝压力冷凝器6。
实施例4
使用两台压缩机(并联),两台冷凝器,且节流装置并联的,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结构和流程如图4所示。实施例4相比于实施例3的变化,类似于实施例2相比于实施例1的变化。
实施例5
使用两台压缩机(串联),两台冷凝器,且节流装置串联的,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结构和流程如图5所示。实施例5相比于实施例3,低排气压力压缩机2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3的连接关系发生了改变,相应的制冷剂连接管也做了调整。从蒸发器1中出来的制冷剂蒸气,经制冷剂连接管13,进入低排气压力压缩机2。低吸气压力压缩机2的排气压力与低冷凝压力冷凝器5的制冷剂饱和冷凝压力相同。低排气压力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一部分经制冷剂连接管14、制冷剂连接管21进入低冷凝压力冷凝器5,剩余制冷剂经制冷剂连接管14、制冷剂连接管15进入高排气压力压缩机3,进一步被压缩。从高排气压力压缩机3中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经制冷剂连接管16,进入高冷凝压力冷凝器6。实施例4也可做类似变化,将并联的压缩机串联。
实施例6
使用双排气压力压缩机,一台冷凝器,且节流装置串联的,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结构和流程如图6所示。相比于实施例1,仅将两台冷凝器,合并为一台双冷凝压力冷凝器7。双冷凝压力冷凝器7中有高、低冷凝压力,两条制冷剂流路。高压制冷剂蒸气从双排气压力压缩机4高压排气口排出后,经连接管14进入双冷凝压力冷凝器7高冷凝压力制冷剂流路,经制冷剂连接管15离开。低压制冷剂蒸气从双排气压力压缩机4低压排气口排出后,经连接管19进入双冷凝压力冷凝器7低冷凝压力制冷剂流路,经制冷剂连接管20离开。吸热工质经吸热工质连接管10进入双冷凝压力冷凝器7,从吸热工质连接管12离开。实施例2,3,4,5均可做类似变化,将各实施例中的两台冷凝器,合并为一台双冷凝压力冷凝器。
实施例7
使用双排气压力压缩机,两台冷凝器(含两路独立吸热工质),且节流装置串联的,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结构和流程如图7所示。相比于实施例1,两台冷凝器分别使用一路独立的吸热工质对制冷剂冷凝。一路吸热工质经吸热工质连接管10进入低冷凝压力冷凝器5,从吸热工质连接管12离开。另一路吸热工质经吸热工质连接管23进入高冷凝压力冷凝器6,从吸热工质连接管24离开。实施例2,3,4,5均可做类似变化,两台冷凝器分别使用一路独立的吸热工质对制冷剂冷凝。该设计尤其适用于,需要提供不同供水温度的热泵热水器等装置。
上述实施例中未完整展示经过蒸发器的放热工质循环和经过冷凝器的吸热工质循环的动力装置和管路。吸/放热工质循环的动力装置可根据吸/放热工质的种类合理选择,气态吸/放热工质可选用风机,液态吸/放热工质可选用液体泵。对吸/放热工质循环的管路和辅助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在不更改吸热工质连接管10,11,12,23,24连接顺序的条件下,选用不同的吸/放热工质循环动力装置或设计不同的吸/放热工质循环管路,均不能视为对本发明进行了实质性改进,应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中均以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单制冷剂回路中排气压力的数量是非限制的,通过增减单一压缩机排气压力的数量,或增减并联压缩机的数量,或增减串联压缩机的数量来改变单制冷剂回路中排气压力或冷凝压力的数量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之内。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吸热工质连接管及制冷剂连接管,所述的冷凝器包括制冷剂通道与吸热工质通道,所述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剂通道及节流装置通过制冷剂连接管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回路内以不同形态循环流动,所述的吸热工质连接管与冷凝器的吸热工质通道连通,吸热工质通过冷凝器加热,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含有多个分别适应不同排气压力的排气口,所述的冷凝器含有多条分别适应不同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且压缩机适应的排气压力的个数与冷凝器适应的冷凝压力的个数相等,所述的节流装置设置个数与排气压力及冷凝压力个数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为单制冷剂回路、双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含有两个分别适应高排气压力与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
所述的冷凝器含有两条分别适应高冷凝压力与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
所述的节流装置设置两个,分别为低压节流装置与高压节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由低排气压力压缩机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组成,此时,
低排气压力压缩机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采用并联式设置,低排气压力压缩机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吸气口分别与蒸发器连通,低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为适应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为适应高排气压力的排气口,且低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或,
低排气压力压缩机和高排气压力压缩机采用串联式设置,低排气压力压缩机的吸气口与蒸发器连通,低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为适应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低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同时与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吸气口及冷凝器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为适应高排气压力的排气口,高排气压力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为双排气压力压缩机,其单个气缸含有一个吸气口和两个分别适应高排气压力与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其中,吸气口与蒸发器连通,适应高排气压力的排气口与冷凝器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适应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与冷凝器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由并联设置的低冷凝压力冷凝器和高冷凝压力冷凝器组成,其中,低冷凝压力冷凝器含有适应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低冷凝压力冷凝器的制冷剂流路入口与压缩机适应低排气压力的排气口连通,出口与低压节流装置连通,高冷凝压力冷凝器含有适应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高冷凝压力冷凝器的制冷剂流路入口与压缩机适应高排气压力的排气口连通,出口与高压节流装置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为双冷凝压力冷凝器,该双冷凝压力冷凝器包括分别适应高冷凝压力与低冷凝压力的两条制冷剂流路,两条制冷剂流路的入口分别与压缩机的两个排气口连通,两条制冷剂流路的出口分别与两个节流装置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节流装置与高压节流装置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此时,所述的高压节流装置入口与冷凝器适应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出口与低压节流装置的入口连通,低压节流装置的入口还与冷凝器适应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低压节流装置的出口与蒸发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节流装置与高压节流装置采用并联方式连接,低压节流装置的入口与冷凝器适应低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高压节流装置的入口与冷凝器适应高冷凝压力的制冷剂流路连通,所述的低压节流装置与高压节流装置的出口均与蒸发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工质通过冷凝器的多个吸热工质通道连续被加热,或,冷凝器的多个制冷剂通道分别加热一路独立的吸热工质。
CN201510430480.XA 2015-07-21 2015-07-21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Active CN105135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0480.XA CN105135729B (zh) 2015-07-21 2015-07-21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0480.XA CN105135729B (zh) 2015-07-21 2015-07-21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5729A true CN105135729A (zh) 2015-12-09
CN105135729B CN105135729B (zh) 2018-02-09

Family

ID=54721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0480.XA Active CN105135729B (zh) 2015-07-21 2015-07-21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572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9279A (zh) * 2017-06-13 2018-12-2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双供水温度的压缩机热泵系统
CN109737636A (zh) * 2019-03-01 2019-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CN110749018A (zh) * 2019-09-12 2020-02-04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单机双级压缩中间抽气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
CN113994150A (zh) * 2019-07-15 2022-01-28 江森自控泰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合伙公司 具有多个压缩机的冷却器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729C (de) * 1922-05-03 Benjamin Graemiger Verfahren zur Foerderung von Waerme auf hoehere Temperatur
US2008407A (en) * 1932-04-28 1935-07-16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Inverted-refrigeration plant
WO1983004088A1 (en) * 1982-05-06 1983-11-24 Arthur D. Little, Inc. Heat pump system for production of domestic hot water
JP2002286257A (ja) * 2001-03-28 2002-10-03 Hitachi Ltd 冷凍サイクル
CN101182958A (zh) * 2007-11-21 2008-05-21 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低温热源的两级压缩高温水源热泵机组
JP2014029237A (ja) * 2012-07-31 2014-02-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2段圧縮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CN104329821A (zh) * 2013-07-22 2015-02-04 刘雄 空调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729C (de) * 1922-05-03 Benjamin Graemiger Verfahren zur Foerderung von Waerme auf hoehere Temperatur
US2008407A (en) * 1932-04-28 1935-07-16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Inverted-refrigeration plant
WO1983004088A1 (en) * 1982-05-06 1983-11-24 Arthur D. Little, Inc. Heat pump system for production of domestic hot water
JP2002286257A (ja) * 2001-03-28 2002-10-03 Hitachi Ltd 冷凍サイクル
CN101182958A (zh) * 2007-11-21 2008-05-21 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低温热源的两级压缩高温水源热泵机组
JP2014029237A (ja) * 2012-07-31 2014-02-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2段圧縮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CN104329821A (zh) * 2013-07-22 2015-02-04 刘雄 空调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9279A (zh) * 2017-06-13 2018-12-2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双供水温度的压缩机热泵系统
CN109737636A (zh) * 2019-03-01 2019-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CN109737636B (zh) * 2019-03-01 2023-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CN113994150A (zh) * 2019-07-15 2022-01-28 江森自控泰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合伙公司 具有多个压缩机的冷却器系统
CN110749018A (zh) * 2019-09-12 2020-02-04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单机双级压缩中间抽气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5729B (zh) 2018-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5060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5939467U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7860151B (zh) 热泵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366621B (zh) 带有三级补气的滚动转子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05004100A (zh) 单制冷剂回路、多吸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CN105004090A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该系统过冷和喷气增焓的方法
CN203203289U (zh) 空调器
CN103925753A (zh) 空调设备
CN104101124B (zh) 空调器
CN101957061A (zh) 带经济器的准二级压缩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
CN203375758U (zh) 制冷循环系统
CN103615836A (zh) 一种螺杆式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空调机组
CN104101125A (zh) 空调器
CN101338951B (zh) 水冷热泵型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05135729A (zh) 单制冷剂回路、多排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CN211146956U (zh) 引射过冷的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
CN106403282A (zh) 热泵热水系统及具有其的热泵热水器
CN104019573A (zh) 空调器
CN103615838B (zh) 内外换热器容积比可变的制冷/制热系统
CN203203288U (zh) 空调器
CN205783983U (zh) 空气源冷水机组的热量高效回收装置
CN204787413U (zh) 一种板片蒸发冷凝式冷热水机组
KR20100005736U (ko) 히트펌프 시스템
CN203928493U (zh) 地源热泵
CN203116172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