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4217A -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4217A
CN109734217A CN201910201415.8A CN201910201415A CN109734217A CN 109734217 A CN109734217 A CN 109734217A CN 201910201415 A CN201910201415 A CN 201910201415A CN 109734217 A CN109734217 A CN 109734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regulating valve
outlet
b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14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芝
候婷婷
解新宇
费庆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2014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42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4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4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PAC加入管、O3发生器、O3加入管、多功能介质泵、第一出水管、第一管道混合器、PAM加入管、第二管道混合器、第二出水管、分离室、溢流堰、出泥管、活性炭、石英砂、收集管、第三出水管、反洗水管、反洗调节阀、第四出水管、出水调节阀和排空管,进水管的进水端设在洗浴池内,第四出水管的出水端设在洗浴池内。本发明能够将絮凝、气浮、消毒、吸附、过滤集成在一个反应器装置内,利用加药絮凝、臭氧消毒和气浮、滤料的吸附和净化,完成洗浴池内水质的多重净化反应。

Description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净化洗浴池内水质的方法主要采用化学药物絮凝沉淀,氯类药品杀菌消毒后,再用一些过滤器进行过滤利用,试图达到节约热能水费的目的,但由于这些过滤器过滤程序简单,滤水质量低劣,水质清澈度不高、异味大、二次污染严重、残留有害成分等而废弃停用。或者有的场馆为了达到洁净卫生的要求,不科学的采用超滤或纯净水设备进行处理,而不知道此类设备只能过滤较为清洁的原水而不能过滤沐浴池水,并且水的浪费率大,利用成本高,设备昂贵,耗电量大,污堵极快,不仅达不到洁净水质降低费用的目的,反而浪费用水,增加运营成本,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以将絮凝、气浮、消毒、吸附、过滤集成在一个反应器装置内,利用加药絮凝、臭氧消毒和气浮、滤料的吸附和净化,完成洗浴池内水质的多重净化反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PAC加入管、O3发生器、O3加入管、多功能介质泵、第一出水管、第一管道混合器、PAM加入管、第二管道混合器、第二出水管、分离室、溢流堰、出泥管、活性炭、石英砂、收集管、第三出水管、反洗水管、反洗调节阀、第四出水管、出水调节阀和排空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设在洗浴池内,另一端与所述多功能介质泵的入口连接,所述PAC加入管接入所述进水管,所述O3发生器通过所述O3加入管与所述多功能介质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多功能介质泵的出口通过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与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连接,所述PAM加入管接入在所述述第一管道混合器与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之间,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通过第二出水管与所述分离室的下部连接,所述分离室的上端开口的上方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的下部与所述出泥管连接,所述分离室的下端开口处依次设有活性炭和石英砂,所述石英砂的下方设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与所述第三出水管连接,所述反洗水管接入所述第三出水管,所述反洗调节阀设在所述反洗水管上,所述第三出水管与所述第四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调节阀设在所述第四出水管上,所述第四出水管的出水端设在洗浴池内,所述排空管设在所述收集管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底阀,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调节阀。
优选的,还包括引水管,所述引水管接入所述进水管,所述引水管上设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真空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上依次设有压力表、第一调节阀、流量计和第二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在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之间设有取样阀。
优选的,还包括外壁,所述分离室、溢流堰、活性炭和石英砂均设在所述外壁内,所述外壁的下部设有承托板和底板,所述石英砂设在所述承托板上,所述底板为收集槽状且设在所述承托板的下方,所述排空阀设在所述底板的下端,所述分离室为料斗状。
优选的,所述外壁外还设有液位提示管,所述液位提示管用于显示所述分离室外的液位。
优选的,所述第三出水管上设有电磁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PAC加入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O3加入管上设有O3调节阀,所述PAM加入管上设有PAM调节阀。
本发明的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能够将絮凝、气浮、消毒、吸附、过滤集成在一个反应器装置内,利用加药絮凝、臭氧消毒和气浮、滤料的吸附和净化,完成洗浴池内水质的多重净化反应,整个系统具有使用简单易操作、占地面积小,无毒无残留,水量循环利用率高,节水节能的特点。通过使用混凝剂和絮凝剂与水体充分混合后,使水中可溶胶类物质(如脂肪之类),改变电位,失去稳定,脱稳的胶体颗粒在混合时相互碰撞、凝聚,使细小胶体颗粒成为较大的絮体,进一步吸附悬浮颗粒、细菌,也就是使洗浴水逐渐增大油污绒体的过程,这些绒体能通过过滤器而被留在过滤器滤料上面,在一定时间以后经反冲洗除掉,以达到改善洗浴池水质的目的,而水中的一些人体表皮的细菌、携带的病毒和污垢、以及色、嗅、味和酚氯等大多不溶于水的污染物,通过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分解杀灭细菌,分解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三致物质,改善水质却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底阀;2:进水管;3:进水调节阀;4:PAC加入管;5:引水管;6:真空表;7:O3发生器;8:O3加入管;9:O3调节阀;10:多功能介质泵;11:第一出水管;12:压力表;13:第一调节阀;14:流量计;15:第二调节阀;16:取样阀;17:第一管道混合器;18:PAM加入管;19:PAM调节阀;20:第二管道混合器;21:第二出水管;22:外壁;23:溢流堰;24:出泥管;25:分离室;26:活性炭;27:石英砂;28:承托板;29:收集管;30:第三出水管;31:反洗调节阀;32:反洗水管;33:电磁流量计;34:出水调节阀;35:第四出水管;36:排空管;37:液位提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2、PAC加入管4、O3发生器7、O3加入管8、多功能介质泵10、第一出水管11、第一管道混合器17、PAM加入管18、第二管道混合器20、第二出水管21、分离室25、溢流堰23、出泥管24、活性炭26、石英砂27、收集管29、第三出水管30、反洗水管32、反洗调节阀31、第四出水管35、出水调节阀34和排空管36。
进水管2的进水端设在洗浴池内,即进水管2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底阀1,进水管底阀1位于洗浴池内的洗浴水中,进水管2上设有进水调节阀3,本实施例的还包括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引水管5,引水管5接入进水管2,引水管5上设有调节阀,进水管2上设有真空表6,进水管2的另一端与多功能介质泵10的入口连接,PAC加入管4接入进水管2,PAC加入管4上设有调节阀,O3发生器7通过O3加入管8与多功能介质泵10的入口连接,O3加入管8上设有O3调节阀9,多功能介质泵10的出口通过第一出水管11与第一管道混合器17连接,第一出水管11上依次设有压力表12、第一调节阀13、流量计14和第二调节阀15,第一出水管11在第二调节阀15与第一管道混合器17之间设有取样阀16,第一管道混合器17与第二管道混合器20连接,PAM加入管18接入在述第一管道混合器17与第二管道混合器20之间,PAM加入管18上设有PAM调节阀19,第二管道混合器20通过第二出水管21与分离室25的下部连接,分离室25的上端开口的上方设有溢流堰23,溢流堰23的下部与出泥管24连接,分离室25的下端开口处依次设有活性炭26和石英砂27,石英砂27的下方设有收集管29,收集管29与第三出水管30连接,反洗水管32接入第三出水管30,反洗调节阀31设在反洗水管32上,第三出水管30上设有电磁流量计33,电磁流量计33也可以设在第四出水管35上,第三出水管30与第四出水管35连接,出水调节阀34设在第四出水管35上,第四出水管35的出水端设在洗浴池内,排空管36设在收集管29的下方。
本实施例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还包括外壁22,分离室25、溢流堰23、活性炭26和石英砂27均设在外壁22内,外壁22的下部设有承托板28和底板,石英砂27设在承托板28上,底板为收集槽状且设在承托板28的下方,排空阀36设在底板的下端,分离室25为料斗状。外壁22外还设有液位提示管37,液位提示管37用于显示分离室25外的液位。
本实施例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打开进水管底阀1和进水调节阀3,开启多功能介质泵10,将洗浴池内的水吸进进水管2中,同时开启加入PAC调节阀4、引水管5和O3调节阀9,调节好进水流量、加药量、O3进气量后通过多功能介质泵10一同吸入,多功能介质泵10的前端设有真空表6,后端有压力表12和流量计14,打开流量计14前后的第一调节阀13和第二调节阀15,可通过取样阀16取出水样观察,调节好相应流量后流入第一管道混合器17,此时可将原水、PAC、O3充分混合,再打开PAM调节阀19,经第一管道混合器17后的出水通过PAM加入管18加入PAM后又进入第二管道混合器20中进行混合,出水通过第二管道混合器20后的第二出水管21进入分离室25的底部中。在分离室25中,PAC的作用是通过它或它的水解产物的压缩双电层、电性中和、卷带网捕以及吸附架桥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将能被氧化剂氧化造成COD的颗粒物沉淀下来;而PAM是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在颗粒间形成更大的絮体由此产生巨大表面吸附力,使细小胶体颗粒成为较大的絮体,进一步吸附悬浮颗粒、细菌的作用,也就是使洗浴水逐渐增大油污绒体的过程;而O3气体在分离室25中形成大量细微气泡,气泡的上浮作用使悬浮状态的污染物上浮至水的表面,通过液位指示管37显示的系统液位高度来控制流量,以便使浮渣通过溢流堰23和出泥管24被分离出去;而水中的一些人体表皮的细菌、携带的病毒和污垢、以及色、嗅、味和酚氯等大多不溶于水的污染物,通过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分解杀灭细菌,分解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三致物质;分离室中的混合液被絮凝和杀菌消毒作用以后,继续下流至吸附过滤层,通过活性炭26层和石英砂27层的净化,这些被絮凝的绒体能通过滤料而被留在滤料上面,在一定时间以后通过打开反洗调节阀31并关闭出水调节阀34,经反洗水管32进入清水,反水进入过滤层后污染物被反冲洗除掉;污泥被沉降在装置底部通过排空阀36排出;而吸附过滤后已达到改善洗浴池水质的目的水,通过过滤层底部承托板28的下方的收集管29收集后,打开出水调节阀34和流量计33,经第三出水管30和净化后第四出水管35外排循环处理。
本发明的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能够将絮凝、气浮、消毒、吸附、过滤集成在一个反应器装置内,利用加药絮凝、臭氧消毒和气浮、滤料的吸附和净化,完成洗浴池内水质的多重净化反应,整个系统具有使用简单易操作、占地面积小,无毒无残留,水量循环利用率高,节水节能的特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2)、PAC加入管(4)、O3发生器(7)、O3加入管(8)、多功能介质泵(10)、第一出水管(11)、第一管道混合器(17)、PAM加入管(18)、第二管道混合器(20)、第二出水管(21)、分离室(25)、溢流堰(23)、出泥管(24)、活性炭(26)、石英砂(27)、收集管(29)、第三出水管(30)、反洗水管(32)、反洗调节阀(31)、第四出水管(35)、出水调节阀(34)和排空管(36);所述进水管(2)的进水端设在洗浴池内,另一端与所述多功能介质泵(10)的入口连接,所述PAC加入管(4)接入所述进水管(2),所述O3发生器(7)通过所述O3加入管(8)与所述多功能介质泵(10)的入口连接,所述多功能介质泵(10)的出口通过第一出水管(11)与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17)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17)与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20)连接,所述PAM加入管(18)接入在所述述第一管道混合器(17)与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20)之间,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20)通过第二出水管(21)与所述分离室(25)的下部连接,所述分离室(25)的上端开口的上方设有溢流堰(23),所述溢流堰(23)的下部与所述出泥管(24)连接,所述分离室(25)的下端开口处依次设有活性炭(26)和石英砂(27),所述石英砂(27)的下方设有收集管(29),所述收集管(29)与所述第三出水管(30)连接,所述反洗水管(32)接入所述第三出水管(30),所述反洗调节阀(31)设在所述反洗水管(32)上,所述第三出水管(30)与所述第四出水管(35)连接,所述出水调节阀(34)设在所述第四出水管(35)上,所述第四出水管(35)的出水端设在洗浴池内,所述排空管(36)设在所述收集管(29)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底阀(1),所述进水管(2)上设有进水调节阀(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水管(5),所述引水管(5)接入所述进水管(2),所述引水管(5)上设有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上设有真空表(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11)上依次设有压力表(12)、第一调节阀(13)、流量计(14)和第二调节阀(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11)在所述第二调节阀(15)与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17)之间设有取样阀(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壁(22),所述分离室(25)、溢流堰(23)、活性炭(26)和石英砂(27)均设在所述外壁(22)内,所述外壁(22)的下部设有承托板(28)和底板,所述石英砂(27)设在所述承托板(28)上,所述底板为收集槽状且设在所述承托板(28)的下方,所述排空阀(36)设在所述底板的下端,所述分离室(25)为料斗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22)外还设有液位提示管(37),所述液位提示管(37)用于显示所述分离室(25)外的液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水管(30)上设有电磁流量计(3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AC加入管(4)上设有调节阀,所述O3加入管(8)上设有O3调节阀(9),所述PAM加入管(18)上设有PAM调节阀(19)。
CN201910201415.8A 2019-03-18 2019-03-18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 Pending CN1097342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1415.8A CN109734217A (zh) 2019-03-18 2019-03-18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1415.8A CN109734217A (zh) 2019-03-18 2019-03-18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4217A true CN109734217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70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1415.8A Pending CN109734217A (zh) 2019-03-18 2019-03-18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42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4141A (zh) * 2021-06-01 2021-09-07 广西北投环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负压臭氧-污泥基活性炭催化氧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22996A1 (de) * 2008-06-03 2009-12-10 Wassertechnik Wertheim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fbereitung von Schwallwasser aus einem Badebecken
EP2289854A2 (de) * 2009-07-28 2011-03-02 SOL-UV Technologie & Entwicklungs-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fbereitung von Badewasser
CN105645663A (zh) * 2014-11-14 2016-06-08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絮凝-逆流臭氧气浮-生物过滤的水处理组合方法及所用装置
CN108328877A (zh) * 2018-04-03 2018-07-27 大连交通大学 混凝气浮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污水系统及方法
CN208378585U (zh) * 2017-12-20 2019-01-15 陈雷 一种池水处理系统
CN209721804U (zh) * 2019-03-18 2019-12-03 大连交通大学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22996A1 (de) * 2008-06-03 2009-12-10 Wassertechnik Wertheim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fbereitung von Schwallwasser aus einem Badebecken
EP2289854A2 (de) * 2009-07-28 2011-03-02 SOL-UV Technologie & Entwicklungs-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fbereitung von Badewasser
CN105645663A (zh) * 2014-11-14 2016-06-08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絮凝-逆流臭氧气浮-生物过滤的水处理组合方法及所用装置
CN208378585U (zh) * 2017-12-20 2019-01-15 陈雷 一种池水处理系统
CN108328877A (zh) * 2018-04-03 2018-07-27 大连交通大学 混凝气浮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污水系统及方法
CN209721804U (zh) * 2019-03-18 2019-12-03 大连交通大学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4141A (zh) * 2021-06-01 2021-09-07 广西北投环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负压臭氧-污泥基活性炭催化氧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N113354141B (zh) * 2021-06-01 2022-06-10 广西北投环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负压臭氧-污泥基活性炭催化氧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75790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107500442A (zh) 一种微污染水源水的一体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44782A (zh) 一种水体深度净化系统
CN110451713A (zh) 一种基于plc的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09721804U (zh)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装置
CN109734217A (zh) 洗浴池内水质循环净化系统
CN106007121B (zh) 一种自来水整体净化系统
CN205420038U (zh) 一种光催化-吸附耦合净水器
CN104150693A (zh) 一种多段式复合垂直流土渗装置浊度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和方法
WO2023072097A1 (zh) 复合式芬顿法辅以陶瓷薄膜过滤污水处理器
CN208394939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214735062U (zh) 一种河水净化设备
CN211813922U (zh) 一种污水过滤消毒一体化装置
CN201250137Y (zh) 一种印染废水氧化塔
CN209835820U (zh) 洗浴水深度净化系统
CN107117742A (zh) 一种河水处理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207671870U (zh) 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07891225U (zh) 一种用于工业清洁生产的废水净化设备
CN208008570U (zh) 一种厨下净水器
CN205990323U (zh) 新型臭氧微纳米气泡和多介质过滤综合水处理设备
CN208008607U (zh) 微污染饮用水处理模块及设备
CN214004296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装置
CN109179820A (zh) 一种新型外置式悬浮光催化膜净水器
CN219117286U (zh) 一种医疗污水净化机组
CN214528613U (zh) 一种利用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Zhi

Inventor after: Hou Tingting

Inventor after: Xie Xinyu

Inventor after: Fei Qingzhi

Inventor before: Xu Zhi

Inventor before: Hou Tingting

Inventor before: Xie Xinyu

Inventor before: Fei Qingzhi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