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3426A -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3426A
CN109733426A CN201910172172.XA CN201910172172A CN109733426A CN 109733426 A CN109733426 A CN 109733426A CN 201910172172 A CN201910172172 A CN 201910172172A CN 109733426 A CN109733426 A CN 109733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urface
trigger member
stroke switch
feedback component
cylinde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21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33426B (zh
Inventor
刘辉
张贺
王坤
张广鸣
张春伟
苏仰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21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342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0172172.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97334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3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3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33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34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Abstract

一种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位置反馈组件包括支撑座、锁定单元、驱动缸、触发件及第一行程开关,锁定单元与支撑座转动连接,驱动缸设置于支撑座上,驱动缸具有缸杆部,缸杆部与锁定单元连接,在沿着缸杆部的伸缩方向上,存在第一锁定位置,触发件与缸杆部固定连接,触发件具有第一接触面,第一行程开关位于第一锁定位置处,第一行程开关固定设置于支撑座上,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一接触面相对应设置。开闭机构包括上述位置反馈组件,轨道车辆包括上述开闭机构。本发明能够使得轨道车辆准确判断开闭机构是否存在位置错误的故障,有利于对轨道车辆的运营维护。

Description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前端开闭机构是动车组的重要部件,在动车组正常运行期间(即非重联状态下),前端开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动车组前端整流罩舱门关闭,以保证动车组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外形,并且防止叶片、灰尘、冰雪的进入,同时对前端整流罩内部的车钩和其他设施起到保护的作用;在动车组回送或救援情况下,可以自动或手动的方式打开前端开闭机构,从而打开前端整流罩舱门,进而便于全自动车钩的伸出,实现车钩的正常连挂。
现有的一种前端开闭机构包括锁定机构、支撑臂、整流罩、支撑座及气缸,锁定机构的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锁定机构的另一端与支撑臂连接,以带动支撑臂同步转动,支撑臂的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整流罩连接,以带动整流罩同步运动,气缸固定设置于支撑座上,气缸与锁定机构连接,以驱动锁定机构转动。前端开闭机构实现开闭的过程为:气缸驱动锁定机构转动,锁定机构带动支撑臂同步转动,支撑臂带动整流罩舱门同步运动,以实现整流罩舱门的打开及关闭,当整流罩舱门运动至打开及关闭状态时,整流罩舱门及推送组件受限位的作用而停止运动,锁定机构通过压缩其内设的弹簧继续转动,直至锁定机构越过机械“死点”(即使得锁定机构中轴线与推送装置的中轴线垂直的位置)一定距离,此时,前端开闭机构处于稳定的自锁状态(即处于打开锁定位置或者处于关闭锁定位置)。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开闭机构缺少能够将打开锁定位置信号及关闭锁定位置信号稳定地反馈至轨道车辆的措施,导致轨道车辆无法准确判断开闭机构是否存在位置错误等故障,进而为轨道车辆的运营维护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将打开锁定位置信号或关闭锁定位置信号稳定地反馈至轨道车辆措施的技术问题,进而使得轨道车辆能够准确判断开闭机构是否存在位置错误的故障,有利于对轨道车辆的运营维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位置反馈组件,应用于开闭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反馈组件包括:
支撑座;
锁定单元,所述锁定单元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
驱动缸,所述驱动缸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驱动缸具有:
缸杆部,所述缸杆部与所述锁定单元连接,在沿着所述缸杆部的伸缩方向上,存在第一锁定位置;
触发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缸杆部固定连接,所述触发件具有第一接触面;
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位于第一锁定位置处,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对应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开闭机构,包括位置反馈组件,所述位置反馈组件为如上所述的位置反馈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为如上所述的开闭机构。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支撑座上且对应于第一锁定位置固定设置第一行程开关,同时在驱动缸的缸杆部固定连接触发件,并且设置触发件具有与第一行程开关相适应的第一接触面,使得触发件在缸杆部的带动下,稳定且可靠地触发第一行程开关,具体而言,随着触发件向第一锁定位置移动,第一行程开关到第一接触面的距离逐渐缩小,继而当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一接触面接触后,触发件逐渐挤压第一行程开关,直至触发件到达第一锁定位置,从而使得第一行程开关与触发件在能够抵抗轨道车辆运行产生的振动冲击及异物撞击等干扰的情况下,于第一锁定位置进行准确且稳定的接触,同时在当锁定单元发生微小转动而未超出安全锁定位置时,第一行程开关与触发件仍然保持接触,从而能够为轨道车辆提供可靠的位置反馈信息,使得轨道车辆能够准确判断开闭机构是否存在位置错误的故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将打开锁定位置信号或关闭锁定位置信号稳定地反馈至轨道车辆措施的技术问题,进而有利于对轨道车辆的运营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开闭机构在打开锁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中驱动缸及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开闭机构在关闭锁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轨道车辆前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00、支撑座;200、锁定单元;210、锁闭单元体;220、转轴;290、伸出端部;291、第三位置标记;300、驱动缸;310、缸杆部;320、缸体部;400、触发件;401、第一接触面;402、第二接触面;403、第三接触面;404、第四接触面;500、第一行程开关;600、第二行程开关;991、第四位置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1)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2)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支撑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3)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4)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置反馈组件,应用该位置反馈组件的开闭机构,以及包括该开闭机构的轨道车辆,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将打开锁定位置信号或关闭锁定位置信号稳定地反馈至轨道车辆措施的技术问题,该位置反馈组件包括支撑座、锁定单元、驱动缸、触发件及第一行程开关,其中,锁定单元与支撑座转动连接,驱动缸与锁定单元连接,触发件与驱动缸的缸杆部固定连接,触发件具有第一接触面,第一行程开关位于第一锁定位置处,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一接触面相对应设置。
本发明通过在支撑座上且对应于第一锁定位置固定设置第一行程开关,同时在驱动缸的缸杆部固定连接触发件,并且设置触发件具有与第一行程开关相适应的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相对于缸杆部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使得触发件在缸杆部的带动下,稳定且可靠地触发第一行程开关,具体而言,随着触发件向第一锁定位置的移动,第一行程开关到第一接触面的距离逐渐缩小,继而当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一接触面接触时,触发件逐渐挤压第一行程开关,直至触发件到达第一锁定位置,从而使得第一行程开关与触发件在能够抵抗轨道车辆运行产生的振动冲击及异物撞击等干扰的情况下,于第一锁定位置进行准确且稳定的接触,同时在当锁定单元发生微小转动而未超出安全锁定位置时,第一行程开关与触发件仍然保持接触,从而能够为轨道车辆提供可靠的位置反馈信息,使得轨道车辆能够准确判断开闭机构是否存在位置错误的故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将打开锁定位置信号或关闭锁定位置信号稳定地反馈至轨道车辆措施的技术问题,进而有利于对轨道车辆的运营维护。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一种实施方式中开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将打开锁定位置信号或关闭锁定位置信号稳定地反馈至轨道车辆措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开闭机构包括位置反馈组件,位置反馈组件包括支撑座100、锁定单元200、驱动缸300、触发件400及第一行程开关500。
支撑座100起支撑的作用,如图1所示,支撑座100可以呈板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支撑座100的具体结构,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故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锁定单元200与支撑座100转动连接,以通过在支撑座100上的转动运动,带动舱门运动,进而使得开闭机构能够处于打开锁定状态及关闭锁定状态。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6所示,锁定单元200包括锁定单元体210及转轴220,转轴220与锁定单元体210固定连接,以与锁定单元体210同步转动,转轴220与支撑座100转动连接,例如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或者设置轴承座的方式等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实现转动连接。
驱动缸300设置于支撑座100上,以在支撑座100的支撑作用下,驱动锁定单元200转动,驱动缸300具有缸杆部310,缸杆部310与锁定单元200连接,以通过伸缩运动,带动锁定单元200转动,因此,缸杆部310具有沿着驱动缸300伸缩,以及摆动运动;在沿着缸杆部310的伸缩方向上,存在第一锁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由于开闭机构具有打开锁定状态及关闭锁定状态,因此缸杆部310的伸缩运动具有两个极限位置,以分别对应打开锁定状态及关闭锁定状态,进而第一锁定位置对应的是打开锁定状态或关闭锁定状态,即在当缸杆部310带动触发件400运动至第一锁定位置时,开闭机构处于关闭锁定状态或者打开锁定状态。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6所示,驱动缸300可以为气缸,驱动缸300具有缸体部320,缸体部320的一端与支撑座铰接,缸杆部310与缸体部320通过活塞配合,以实现伸缩运动,设缸杆部310远离缸杆部310的一端为铰接端,铰接端与锁定单元体210的底部铰接,以通过缸杆部310的伸缩运动,带动锁定单元体210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缸300还可以为油缸、电动缸等。
触发件400与缸杆部310固定连接,触发件400用于与第一行程开关500接触,以触发第一行程开关500,触发件400具有第一接触面401,第一接触面401可以为与缸杆部310的伸缩方向平行的面(该面包括平面及弧面的情形),也可以为相对于缸杆部310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的面(该面包括平面及弧面的情形)。
作为优选的,第一接触面401为相对于缸杆部310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即参见图4,第一接触面401与缸杆部310的伸缩方向相交(不平行)且不垂直,第一接触面401的倾斜设置,对触发件400与第一行程开关500间的平稳接触及平稳触发动作起到引导的作用,即随着缸杆部310的伸出或收缩运动,触发件400与第一行程开关500逐渐平稳地靠近,继而在平稳接触后,在第一接触面401倾斜的作用下,触发件400与第一行程开关500之间产生的挤压力平稳上升,直至触发件400随着缸杆部310运动至第一锁定位置,从而使得第一行程开关500与触发件400在能够抵抗轨道车辆运行产生的振动冲击及异物撞击等干扰的情况下,于第一锁定位置进行准确且稳定的接触,同时在当锁定单元200发生微小转动而未超出安全锁定位置时,第一行程开关500与触发件400仍然保持接触,从而能够为轨道车辆提供可靠的位置反馈信息,使得轨道车辆能够准确判断开闭机构是否存在位置错误的故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触面401的倾斜方向与第一行程开关500相对应,本领域技术人员据此易知,以图1所示为例,当第一锁定位置对应的是打开锁定状态,则第一行程开关500的触发使得开闭机构处于打开锁定状态,第一行程开关500对应于图1中标记相对应的开关,此时第一接触面401应当朝向标记相对应的开关,第一接触面401应当为朝向该开关的面,反之,当第一锁定位置对应的是关闭锁定状态,第一接触面401为不同于图1中标记的面,因此,在此需要说的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发明构思包括上述方式以及其等同变换的方式,而并非限定第一接触面401和第一行程开关500必须要与说明书附图一一对应。
针对触发件400的结构,其具体可以为: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随着缸杆部310的伸出,开闭机构由打开锁闭状态向关闭锁闭状态运动,触发件400呈弯折的板状,触发件400具有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及第三接触部,在沿着缸杆部310收缩的方向上,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及第三接触部顺次分布,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及第三接触部均相对于缸杆部310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其中,第二接触部相对于第一接触部倾斜,第二接触部自第一接触部朝向靠近缸杆部310的方向倾斜,第三接触部相对于第一触发部倾斜,第三接触部自第一接触部朝向靠近缸杆部310的方向倾斜,第一接触面401为第一接触部的一侧面,第一接触面401优选为平面(即相对于相对于弧面而言,形状是平面状),在沿着第一接触面401的倾斜方向上,第一接触面401具有远开关端及近开关端,第一接触面401自近开关端至远开关端朝向远离第一行程开关500的方向倾斜,对应于图4,第一接触面401自左下方至右上方倾斜,第一接触面401的左下端为近开关端,相对于第一接触面401的其他位置,其在与第一行程开关500正对时,与第一行程开关500的距离最近,第一接触面401的右上端为远开关端,相对于第一接触面401的其他位置,其在与第一行程开关500正对时,与第一行程开关500的距离最远。在当开闭机构由打开锁闭状态向关闭锁闭状态运动时,随着触发件400向第一锁定位置移动,第一行程开关500的触发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行程开关自然具有触发端)到第一接触面401的距离逐渐缩小,继而当第一接触面401与第一行程开关500的触发端发生接触后,在第一接触面401倾斜的作用下,触发件400逐渐挤压第一行程开关500的触发端,直至触发件400运动至图5所示的位置,即到达第一锁定位置。触发件400通过一体化连接(如焊接等)或者可拆卸连接(如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缸杆部310的侧部(即缸杆部310沿径向的一侧,如图1至图6所示)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面401还可以为弧面,例如圆弧面或者锥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上述分析易知,本发明触发件400到达第一锁定位置,并非等同于触发件400与第一行程开关500接触时所在的位置,而触发件400是否到达第一锁定位置是由开闭机构的结构所决定的,换句话说,触发件400是否到达第一锁定位置是由缸杆部310根据实际需要所具有的极限运动位置所决定的。
第一行程开关500位于第一锁定位置处,以在当触发件400随着缸杆部310运动至第一锁定位置处时,第一行程开关500与触发件400保持接触,第一行程开关500用于向轨道车辆发出打开锁定位置信号或关闭锁定位置信号,使得轨道车辆获知开闭机构处于打开锁定状态或关闭锁定状态,第一行程开关500固定设置于支撑座100上,以保持位置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抵抗轨道车辆运行产生的振动冲击及异物撞击等干扰的能力,另外,根据第一行程开关500的接触触发的特性,在当锁定单元200发生微小转动而未超出安全锁定位置时,第一行程开关500与触发件400仍然保持接触,避免在开闭机构处于安全的状态下向轨道车辆误报故障信息,第一行程开关500与第一接触面401相对应设置,以能够与触发件400的第一接触面401发生接触,并被触发件400触发。作为优选,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行程开关500为柱塞式开关,包括直动式行程开关、单轮旋转式行程开关、双轮旋转式行程开关等。
为了便于触发件400与第一行程开关600更加稳定且可靠的触发,继续参见图1至图6,触发件400还具有第三接触面403,第三接触面403相对于缸体部310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即参见图4,第三接触面403位于第一触发面401的上方,第三接触面403与缸杆部310的伸缩方向相交(不平行)且不垂直,第三接触面403自第一接触面401朝向远离第一行程开关500的方向倾斜,即第三接触面403与第一接触面401接触,并且对应于图4,第三接触面403自左下方至右上方倾斜,换句话说,自第一接触面401的远开关端朝向远离第一行程开关500的方向倾斜,第三接触面403。第三接触面403与第一行程开关600相对应设置,以能够与第一行程开关600接触,进而在保持与第一行程开关600的触发端接触的情况下,引导第一行程开关600的触发端沿着第三接触面403的倾斜方向移动至第一接触面401上,进一步提高了触发件400与第一行程开关600之间触发过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作为优选,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三接触面403为第二接触部的一侧面,第三接触面403可以为平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接触面403还可以为弧面,例如圆弧面或者锥面。
基于上述,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支撑座100上且对应于第一锁定位置固定设置第一行程开关500,同时在驱动缸300的缸杆部310固定连接触发件400,并且设置触发件400具有与第一行程开关500相适应的第一接触面401,使得触发件400在缸杆部310的带动下,稳定且可靠地触发第一行程开关500,具体而言,随着触发件400向第一锁定位置移动,第一行程开关500到第一接触面401的距离逐渐缩小,继而当第一行程开关500与第一接触面401接触后,触发件400逐渐挤压第一行程开关500,直至触发件400到达第一锁定位置,从而使得第一行程开关500与触发件400在能够抵抗轨道车辆运行产生的振动冲击及异物撞击等干扰的情况下,于第一锁定位置进行准确且稳定的接触,同时在当锁定单元200发生微小转动而未超出安全锁定位置时,第一行程开关500与触发件400仍然保持接触,从而能够为轨道车辆提供可靠的位置反馈信息,使得轨道车辆能够准确判断开闭机构是否存在位置错误的故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将打开锁定位置信号或关闭锁定位置信号稳定地反馈至轨道车辆措施的技术问题,进而有利于对轨道车辆的运营维护。
为了实现当开闭机构处于打开锁闭状态和关闭锁闭状态时均能够有信号反馈,进一步参见图1至图6,触发件400具有第二接触面402,作为优选,第二接触面402相对于缸杆部310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针对第二接触面402的分析,烦请参照上述第一接触面401,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用“第二接触面”的目的在于,说明触发件400具有触发另一个开行程开关(即下述的第二行程开关600)的面,不代表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被限定为两个不同的面,即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可以是一个面(例如,重叠时),也可以是不同的面(例如,间隔分布时),以此能够涵盖上述可预见的情形及其等同的情形,使得申请人的技术贡献得到合理的保护;在沿着缸杆部310的伸缩方向上,还存在第二锁定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易知,当第一锁定位置对应于开闭机构的打开锁定状态时,第二锁定位置对应于开闭机构的关闭锁定状态,反之,当第一锁定位置对应于开闭机构的关闭锁定状态时,第二锁定位置对应于开闭机构的打开锁定状态。
位置反馈组件还包括第二行程开关600,第二行程开关600位于第二锁定位置处,以在当触发件400随着缸杆部310运动至第二锁定位置处时,第二行程开关600与触发件400保持接触,第二行程开关600的作用与第一行程开关500相同,即用于向轨道车辆发出打开锁定位置信号或关闭锁定位置信号,使得轨道车辆获知开闭机构处于打开锁定状态或关闭锁定状态,第二行程开关600固定设置于支撑座100上,以保持位置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抵抗轨道车辆运行产生的振动冲击及异物撞击等干扰的能力,另外,根据第二行程开关600的接触触发的特性,在当锁定单元200发生微小转动而未超出安全锁定位置时,第二行程开关600与触发件400仍然保持接触,避免在开闭机构处于安全的状态下向轨道车辆误报故障信息,第二行程开关600与第二接触面402相对应设置,以能够与触发件400的第二接触面402发生接触,并被触发件400触发。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6所示,第二行程开关600优选为柱塞式开关,第二接触面402为第一接触部的一侧面,第二接触面402与第一接触面401共面,此时,第二接触面402与第一接触面401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二接触面402同样能够与第二行程开关600接触,并对第二行程开关600进行触发,第二接触面402可以为平面(即相对于相对于弧面而言,形状是平面状);如图4所示,第二接触面402自左下方至右上方倾斜。使用时,在当开闭机构由关闭锁闭状态向打开锁定状态运动时,随着触发件400向第二锁定位置移动,第二行程开关600的触发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行程开关自然具有触发端)到第二接触面402的距离逐渐缩小,继而当第二接触面402与第二行程开关600的触发端发生接触后,触发件400逐渐挤压第二行程开关600的触发端,直至触发件400运动至图1所示的位置,即到达第二锁定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面402还可以为弧面,例如圆弧面或者锥面。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易知,第二接触面402与第一接触面401还可以间隔设置,同样能够实现分别对第一行程开关500及第二行程开关600稳定且可靠的触发;另外,第二接触面与第一触发面之间的位置及倾斜关系还可以这样设置(图中未视出):第二接触面自第一接触面的近开关端朝向远离第一行程开关的方向倾斜,即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接触,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倾斜方向相反,以分别对应第一行程开关及第二行程开关,进而能够分别对第一行程开关及第二行程开关进行引导及挤压。
为了便于触发件400与第二行程开关600更加稳定且可靠的触发,继续参见图1至图6,触发件400还具有第四接触面404,第四接触面404相对于缸体部310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即参见图4,第四接触面404与缸杆部310的伸缩方向相交(不平行)且不垂直,第四接触面404自第二接触面402朝向远离第二行程开关600的方向倾斜,即第四接触面404与第二接触面402接触,并且对应于图4,第四接触面404自左上方至右下方倾斜,第四接触面404与第二行程开关600相对应设置,以能够与第二行程开关600接触,进而在保持与第二行程开关600的触发端接触的情况下,引导第二行程开关600的触发端沿着第四接触面404的倾斜方向移动至第二接触面402上,进一步提高了触发件400与第二行程开关600之间触发过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作为优选,如图1至图6所示,第四接触面404为第三接触部的一侧面,第四接触面404可以为平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四接触面404还可以为弧面,例如圆弧面或者锥面。
对于手动操作开闭机构的方式,其本身不具备自动打开/关闭功能,更不具备位置检测信号反馈功能,即对于开闭机构是否打开或关闭且处于锁定安全位置,轨道车辆均不能自动识别,基于此,为了方便维护人员快速识别开闭机构是否处于打开锁定或关闭且锁定的安全位置,触发件400具有第一位置标记(图中未视出),支撑座100具有第二位置标记(图中未视出),第二位置标记位于第一锁定位置处,第二位置标记与第一位置标记相适应,以在当锁定单元200转动至第一锁定位置处时,第二位置标记与第一位置标记对齐,从而使得维护人员能够快速且准确的识别开闭机构所处的状态,进而提高了对轨道车辆运行与维护的效率。
同理,还可以对应于第二锁定位置,在支撑座100设置标记,以与第一位置标记相适应,设置方式参见上述,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参见图7,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开闭机构及罩体,开闭机构设置于罩体内部,该开闭机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轨道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方便维护人员快速识别开闭机构是否处于打开锁定或关闭且锁定的安全位置,如图7和图8所示,罩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锁定单元200具有锁闭单元体210及转轴220,锁闭单元体210通过转动带动舱门实现打开锁闭及关闭锁闭状态,由于锁闭单元体21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结构,故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转轴220与锁闭单元体210通过一体化连接(如焊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以随着锁闭单元200同步转动,转轴220与罩体的通孔套接,转轴220具有伸出端部290,伸出端部290位于罩体的外部,伸出端部290优选为六角柱状,以便于维护人员通过扳手扭转伸出端部290,从而达到高效转动转轴220的目的,伸出端部290具有第三位置标记291,罩体具有第四位置标记991,第四位置标记991对应于第一锁定位置设置,第四位置标记991与第三位置标记291相适应,以在当锁定单元200转动至第一锁定位置处时,第三位置标记291与第四位置标记991对齐,从而使得维护人员能够快速且准确的识别开闭机构所处的状态,进而提高了对轨道车辆运行与维护的效率。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下面以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就本发明中开闭机构位置信号反馈的操作进行具体的说明:
设第一锁定位置为使开闭机构处于关闭锁定状态的位置,则第二锁定位置为使开闭机构处于打开锁定状态的位置。
当触发件400随着驱动缸300的缸杆部310向第一锁定位置运动时,缸杆部310做伸出运动,触发件400到第一行程开关500的距离逐渐缩小,继而当触发件400的第三触发面403与第一行程开关500的柱塞接触后,导通信号,轨道车辆获知开闭机构处于打开锁定状态,继而第三接触面403引导第一行程开关500的柱塞移动至第一接触面401上,直至触发件400到达第一锁定位置,当锁定单元200发生微小转动而未超出安全锁定位置时,第一行程开关500与触发件400仍然保持接触,避免在开闭机构处于安全的状态下向轨道车辆误报故障信息,当锁定单元200转动至超出其安全锁定位置时,触发件400与第一行程开关500脱离,使得轨道车辆及时有效的检测出位置故障,从而为轨道车辆提供准确的故障诊断信息。
当触发件400随着驱动缸300的缸杆部310向第二锁定位置运动时,缸杆部310做收缩运动,触发件400到第二行程开关600的距离逐渐缩小,继而当触发件400的第四接触面404与第二行程开关500的柱塞接触后,导通信号,轨道车辆获知开闭机构处于打开锁定状态,继而第四接触面404引导第二行程开关600的柱塞移动至第二接触面402上,直至触发件400到达第二锁定位置,当锁定单元200发生微小转动而未超出安全锁定位置时,第二行程开关600与触发件400仍然保持接触,避免在开闭机构处于安全的状态下向轨道车辆误报故障信息,当锁定单元200转动至超出其安全锁定位置时,触发件400与第二行程开关600脱离,使得轨道车辆及时有效的检测出位置故障,从而为轨道车辆提供准确的故障诊断信息。
当操作开闭机构时,维护人员通过扳手扭转转轴220的伸出端部290,直至第一位置标记与第二位置标记对齐,或者第三位置标记291与第四位置标记991对齐。

Claims (12)

1.一种位置反馈组件,应用于开闭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反馈组件包括:
支撑座;
锁定单元,所述锁定单元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
驱动缸,所述驱动缸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驱动缸具有:
缸杆部,所述缸杆部与所述锁定单元连接,在沿着所述缸杆部的伸缩方向上,存在第一锁定位置;
触发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缸杆部固定连接,所述触发件具有第一接触面;
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位于第一锁定位置处,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反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缸杆部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反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为平面或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反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具有第二接触面;
在沿着所述缸杆部的伸缩方向上,还存在第二锁定位置,所述位置反馈组件还包括:
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二行程开关位于第二锁定位置处,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二行程开关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反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缸杆部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置反馈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倾斜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面具有远开关端及近开关端,所述第一接触面自所述近开关端至所述远开关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接触面自所述近开关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位置反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还具有:
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缸杆部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接触面自所述第一接触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位置反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还具有:
第四接触面,所述第四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缸杆部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四接触面自所述第二接触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的方向倾斜,所述第四接触面与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位置反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具有:
第一位置标记;
所述支撑座具有:
第二位置标记,所述第二位置标记与所述第一位置标记相适应,所述第二位置标记位于第一锁定位置处。
10.一种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反馈组件,所述位置反馈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位置反馈组件。
11.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闭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
所述锁定单元具有:
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罩体的通孔套接,所述转轴具有:
伸出端部,所述伸出端部位于所述罩体的外部,所述伸出端部具有第三位置标记;
所述罩体具有第四位置标记,所述第四位置标记与所述第三位置标记相适应,所述第四位置标记对应于第一锁定位置设置。
CN201910172172.XA 2019-03-07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1097334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2172.XA CN109733426B (zh) 2019-03-07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2172.XA CN109733426B (zh) 2019-03-07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3426A true CN109733426A (zh) 2019-05-10
CN109733426B CN109733426B (zh) 2024-05-03

Family

I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7793A (zh) * 2019-12-31 2020-10-27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锁、电子锁状态检测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2282520A (zh) * 2020-10-31 2021-01-29 王允 一种自锁式安全开合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20232A (ja) * 2012-12-13 2014-06-30 Tokai Rika Co Ltd ロック装置
CN104956019A (zh) * 2012-11-27 2015-09-30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车门的关闭闩锁
CN107628042A (zh) * 2017-09-13 2018-01-26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导流罩、开闭机构及自锁锁定机构
CN107776378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天窗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09535062U (zh) * 2019-03-07 2019-10-25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6019A (zh) * 2012-11-27 2015-09-30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车门的关闭闩锁
JP2014120232A (ja) * 2012-12-13 2014-06-30 Tokai Rika Co Ltd ロック装置
CN107776378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天窗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07628042A (zh) * 2017-09-13 2018-01-26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导流罩、开闭机构及自锁锁定机构
CN209535062U (zh) * 2019-03-07 2019-10-25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7793A (zh) * 2019-12-31 2020-10-27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锁、电子锁状态检测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2282520A (zh) * 2020-10-31 2021-01-29 王允 一种自锁式安全开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6372B (zh) 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门锁及轨道交通屏蔽门
EP2987934B1 (en)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having a self-locking device
CN101311607B (zh) 平行四连杆机构
CN209535062U (zh)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CN109733426A (zh)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CN204139777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应急门的门锁
CN109733426B (zh) 位置反馈组件、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CN106571253A (zh) 三工位开关操动机构的弹簧驱动装置
CN113685631B (zh) 高危流体介质存贮体间的连通装置
CN213679667U (zh) 一种可自动启闭的叉架平台
CN205348972U (zh) 带保险的把手
CN110566051B (zh) 一种推转补位式电磁锁
CN220869071U (zh) 一种大冗余调节双门锁闭机构
CN109367697B (zh) 一种船舶桅杆结构
CN103863183B (zh) 汽车警示牌系统
CN206968672U (zh) 一种锁闭及密贴检测装置
CN207932824U (zh) 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
CN106639675B (zh) 站台安全门的平推式手动解锁把手装置
EP3524763A1 (en) Secondary retention device for bi-parting doors
CN109204383A (zh) 物流轨道四连杆上翻式断轨器
CN114348077B (zh) 一种栏木动作状态表示装置及栏木机
CN219284623U (zh) 一种动力电池碰撞实验装置
CN110685518A (zh) 手动与电动集成的外解锁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9228216A (zh) 锁模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CN217575184U (zh) 一种锁紧机构及开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Rui

Inventor after: Zhang He

Inventor after: Wang Kun

Inventor after: Zhang Guangm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Chunwei

Inventor after: Su Yangxuan

Inventor before: Liu Hui

Inventor before: Zhang He

Inventor before: Wang K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Guangm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unwei

Inventor before: Su Yangx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