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9678A - 控制器模块组件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器模块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9678A
CN109729678A CN201711056918.8A CN201711056918A CN109729678A CN 109729678 A CN109729678 A CN 109729678A CN 201711056918 A CN201711056918 A CN 201711056918A CN 109729678 A CN109729678 A CN 109729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piece
controller module
clamp hook
hook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69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国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ntek Labs Inc
Original Assignee
Weintek Lab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ntek Labs Inc filed Critical Weintek Lab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10569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9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9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包含:一控制器模块,其外壳的端壁的两侧各设有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具有第一前端部及第一后端部,第二卡合部具有第二前端部及第二后端部;以及一模块卡接构件,具有一本体部及自本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延伸第一前卡勾件、第二前卡勾件、第一后卡勾及第二后卡勾件,而凭借第一前卡勾件及第一后卡勾件分别卡接于控制器模块的第一前端部及第一后端部,以及第二前卡勾件及第二后卡勾件分别卡接于另一控制器模块的第二前端部及第二后端部,而将控制器模块的侧壁与另一控制器模块的侧壁以侧面并靠结合。

Description

控制器模块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器模块,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
背景技术
可程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一种应用于电子运算的控制系统,它以简易的储存程序、便利扩充的原则来制造设计,可以提供顺序/位置控制、定时计数、输入/输出控制等指令,现今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自动化的控制领域。
现今在自动化工业中经常使用到的复数个可程式控制器,以安装固定于一个框条上为主要的实施型态,其先使每一个可程式控制器设置于固定座上,再将固定座卡掣于框条上,以使相邻的各个固定座及其上的可程式控制器呈连续并排状。其中相邻两个可程式控制器之间的结合固定是利用在其中一个可程式控制器外壳上设有的凸起部,以及于另一个可程式控制器的外壳上设有凹洞及插栓。当将两个可程式控制器的外壳并靠在一起时,此凸起部插入于凹洞中并利用插栓滑动干涉于凸起部来达到固定结合的目的,以确保各个可程式控制器之间能维持稳定的并排结合关系。
然而,前述方式虽可用来结合固定相邻两个可程式控制器,但具有凸起部的外壳在组装时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如此必须要整个更换可程式控制器的外壳才能继续使用,造成时间的浪费与成本的增加。故由上述可知,有关可程式控制器不论在组装效率或制造成本的考量上均未尽周延,故有待进一步检讨,并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可以有效提高组装效率以及降低制造与维护成本。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
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包含:一控制器模块,具有一外壳与组装于外壳内的一主机板,该外壳由相对设置的二个侧壁及四个端壁所构成,其中一个端壁于端壁的宽度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部及一第二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具有一第一前端部及一第一后端部,该第二卡合部具有一第二前端部及一第二后端部;以及一模块卡接构件,具有一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延伸的一第一卡勾部及一第二卡勾部,该第一卡勾部在本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延伸一第一前卡勾件及一第一后卡勾件,该第二卡勾部在本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延伸一第二前卡勾件及一第二后卡勾件,而凭借第一前卡勾件及第一后卡勾件分别卡接于控制器模块的第一卡合部的第一前端部及第一后端部,以及第二前卡勾件及第二后卡勾件分别卡接于另一控制器模块的第二卡合部的第二前端部及第二后端部,而将控制器模块的侧壁与另一控制器模块的侧壁以侧面并靠结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该外壳的另一个该端壁的宽度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三卡合部及一第四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具有一第三前端部及一第三后端部,该第四卡合部具有一第四前端部及一第四后端部,该控制器模块组件还包含一模块卡接组件,该模块卡接组件具有一座体部及自该座体部延伸的一第三卡勾部及一第四卡勾部,该第三卡勾部在该座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上而分别延伸一第三前卡勾件及一第三后卡勾件,该第四卡勾部在该座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上而分别延伸一第四前卡勾件及一第四后卡勾件,而凭借该第三前卡勾件及该第三后卡勾件卡接于该控制器模块的该第三卡合部的该第三前端部及该第三后端部,以及该第四前卡勾件及该第四后卡勾件卡接于另一控制器模块的第四卡合部的第四前端部及第四后端部,而将该控制器模块的该侧壁与该另一控制器模块的侧壁以侧面并靠结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该端壁的该第一卡合部包含前后设置的一第一前卡勾槽与第一后卡勾槽,该第一前端部是该第一前卡勾槽的一第一前卡壁,该第一前卡勾件具有用以卡接于该第一前卡壁的一第一前勾部,该第一后端部是该第一后卡勾槽的一第一后卡壁,该第一后卡勾件具有用以卡接于该第一后卡壁的一第一后勾部,该端壁的该第二卡合部包含前后设置的一第二前卡勾槽与第二后卡勾槽,该第二前端部是该第二前卡勾槽的一第二前卡壁,该第二前卡勾件具有用以卡接于该第二前卡壁的一第二前勾部,该第二后端部是该第二后卡勾槽的一第二后卡壁,该第二后卡勾件具有用以卡接于该第二后卡壁的一第二后勾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该第一前卡勾件及该第一后卡勾件自该本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斜向外侧延伸呈八字形,该第一前勾部与该第一后勾部朝向相反方向,该第二前卡勾件及该第二后卡勾件自该本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斜向外侧延伸呈八字形,该第二前勾部与该第二后勾部朝向相反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该本体部上下面的至少一面上设有一强化凸肋,该强化凸肋包含形成于该本体部上的一体成型的一条状凸部,该条状凸部用以强化该本体部的抗压应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该强化凸肋用以抵靠于该端壁,该第一前卡勾件包含一倾斜弹臂,该倾斜弹臂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该固定端固设于该本体部,该自由端用以穿过该第一前卡勾槽,该自由端设有该第一前勾部,该第一前勾部与该强化凸肋之间的高度差实质等于该端壁的外表面与该第一前卡壁之间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该本体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补强部,该补强部位于该第一前卡勾件与该第二前卡勾件之间且连接于该第一前卡勾件与该第二前卡勾件,该强化凸肋延伸突出于该本体部的高度小于该补强部延伸突出于该本体部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该控制器模块的该外壳的该端壁两侧分别设有一阶梯状表面,该另一控制器模块的端壁两侧分别设有另一阶梯状表面,该强化凸肋具有一凹部,该凹部具有匹配于该阶梯状表面与该另一阶梯状表面的构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该本体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补强部,其中一个该补强部位于该第一前卡勾件与该第二前卡勾件之间且连接于该第一前卡勾件与该第二前卡勾件,另一该补强部位于该第一后卡勾件与该第二后卡勾件之间且连接于该第一后卡勾件与该第二后卡勾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至少一个该端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轨架设部,该滑轨架设部用以安装于一机架滑轨,凭借并靠结合该控制器模块与该另一控制器模块,使该控制器模块的该滑轨架设部与该另一控制器模块的滑轨架设部并排成一列。
经由本发明的控制器模块组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凭借一模块卡接构件将相邻两个控制器模块并靠结合,此模块卡接构件设有用以分别卡接于两个控制器模块的第一卡勾部及第二卡勾部,凭借使相邻两个控制器模块分别受到第一卡勾部与第二卡勾部的卡接及连结第一卡勾部与第二卡勾部的本体部的结构牵制而无法分离,以达到将相邻两个控制器模块互相卡接固定的效果。由于此模块卡接构件的第一卡勾部及第二卡勾部的结构简单,且很容易卡接于相邻两个控制器模块的第一卡合部及一第二卡合部。除此之外,模块卡接构件为独立于控制器模块外的单独元件,当其损坏时具有容易替换性,因此能有效提高组装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以及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模块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器模块组件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模块卡接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模块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模块组件的侧视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控制器模块组件的前视部分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控制器模块组件;1-控制器模块;10-第一连接器;11-外壳;12-主机板;13-侧壁;14-端壁;141-阶梯状表面;15-第一卡合部;151-第一前端部;152-第一后端部;153-第一前卡勾槽;154-第一后卡勾槽;16-第二卡合部;161-第二前端部;162-第二后端部;17-第三卡合部;171-第三前端部;172-第三后端部;18-第四卡合部;181-第四前端部;182-第四后端部;19-滑轨架设部;191-凹槽;2-模块卡接构件;21-本体部;22-第一卡勾部;221-第一前卡勾件;222-第一后卡勾件;223-第一前勾部;224-第一后勾部;23-第二卡勾部;231-第二前卡勾件;232-第二后卡勾件;24-强化凸肋;241-凹部;25-补强部;26-缺口;3-控制器模块;30-第二连接器;301-另一连接器;31-外壳;33-侧壁;34-端壁;341-阶梯状表面;35-第一卡合部;351-第一前端部;352-第一后端部;36-第二卡合部;361-第二前端部;362-第二后端部;37-第三卡合部;38-第四卡合部;39-滑轨架设部;391-凸柱;392-另一凹槽;4-模块卡接组件;41-座体部;42-第三卡勾部;421-第三前卡勾件;422-第三后卡勾件;43-第四卡勾部;431-第四前卡勾件;432-第四后卡勾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6而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
如图1、图3、图4及图5所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控制器模块组件100,包含:一控制器模块1,具有一外壳11与组装于外壳11内的一主机板12,该外壳11由相对设置的二个侧壁13及四个端壁14所构成,其中一个端壁14于端壁14的宽度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部15及一第二卡合部16,该第一卡合部15具有一第一前端部151及一第一后端部152,该第二卡合部16具有一第二前端部161及一第二后端部162;以及一模块卡接构件2,具有一本体部21及自本体部21延伸的一第一卡勾部22及一第二卡勾部23,该第一卡勾部22在本体部21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延伸一第一前卡勾件221及一第一后卡勾件222,该第二卡勾部23在本体部21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延伸一第二前卡勾件231及一第二后卡勾件232,而凭借第一前卡勾件221及第一后卡勾件222分别卡接于控制器模块1的第一卡合部15的第一前端部151及第一后端部152,以及第二前卡勾件231及第二后卡勾件232分别卡接于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第二卡合部36的第二前端部361及第二后端部362,而将控制器模块1的侧壁13与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侧壁33以侧面并靠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模块1的第一卡合部15的第一前端部151及第一后端部152的结构系相同于第二卡合部16的第二前端部161及第二后端部162且呈左右对称设置于端壁14的宽度的两侧。同样地,由于控制器模块1的外壳11的侧壁13及端壁14的结构相同于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外壳31的侧壁33及端壁34,且第一卡合部15的第一前端部151及第一后端部152与第二卡合部16的第二前端部161及第二后端部162的结构也相同于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第一卡合部35的第一前端部351及第一后端部352与第二卡合部36的第二前端部361及第二后端部362,故在图示中如图5所示,仅显示控制器模块1的第一卡合部15的第一前端部151及第一后端部152的详细结构作为说明之用。
此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于外壳11的另一端壁14的宽度的两侧也分别设有一第三卡合部17及一第四卡合部18,前述的端壁14与此另一端壁14系呈上下相对设置,因此第一卡合部15及一第二卡合部16分别与第三卡合部17及第四卡合部18系呈上下相对设置,其中第三卡合部17具有一第三前端部171及一第三后端部172,第四卡合部18具有一第四前端部181及一第四后端部182,此第三卡合部17的第三前端部171及第三后端部172与第四卡合部18的第四前端部181及第四后端部182的结构系相同于第一卡合部15的第一前端部151及第一后端部152。同样地,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另一端壁34的宽度的两侧也分别设有一第三卡合部37及一第四卡合部38,由于其详细结构与控制器模块1的第三卡合部17及第四卡合部18相同,故不再赘述。
控制器模块组件100还包含一模块卡接组件4,该模块卡接组件4具有一座体部41及自座体部41延伸的一第三卡勾部42及一第四卡勾部43,该第三卡勾部42在座体部41的前后两侧朝上而分别延伸一第三前卡勾件421及一第三后卡勾件422,该第四卡勾部43在座体部41的前后两侧朝上而分别延伸一第四前卡勾件431及一第四后卡勾件432,而凭借第三前卡勾件421及第三后卡勾件422卡接于控制器模块1的第三卡合部17的第三前端部171及第三后端部172,以及第四前卡勾件431及第四后卡勾件432卡接于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第四卡合部38,而将控制器模块1的侧壁13与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侧壁33以侧面并靠结合。在本实施例中,此模块卡接组件4的结构系相同于模块卡接构件2,故只要使用同一套模具就可同时制作出模块卡接组件4与模块卡接构件2。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端壁14的第一卡合部15包含前后设置的第一前卡勾槽153与第一后卡勾槽154,第一前端部151是第一前卡勾槽153的第一前卡壁,第一前卡勾件221具有用以卡接于第一前卡壁的一第一前勾部223,第一后端部152是第一后卡勾槽154的第一后卡壁,第一后卡勾件222具有用以卡接于第一后卡壁的一第一后勾部224。同样地,端壁14的第二卡合部16的结构也是相同于第一卡合部15,故不再赘述。此外,第一前卡勾件221及第一后卡勾件222系自本体部21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朝前后斜向外侧延伸呈八字形,第一前勾部223与第一后勾部224朝向相反方向,同样地,第二前卡勾件231及第二后卡勾件232也是自本体部21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朝前后斜向外侧延伸呈八字形,第二前勾部与第二后勾部朝向相反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前卡勾件221、第一后卡勾件222、第二前卡勾件231及第二后卡勾件232具有弹性且朝前后斜向外侧延伸的设计使得模块卡接构件2易于安装或拆卸,其中第一前勾部223、第一后勾部224、第二前勾部及第二后勾部系共一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体部21是一具有上下面的矩形板状体,其位于第一前卡勾件221、第一后卡勾件222、第二前卡勾件231及第二后卡勾件232之间的下面上设有一强化凸肋24,该强化凸肋24包含形成于本体部21上的一体成型的一条状凸部,此条状凸部用以强化本体部21的抗压应力,在本实施例中,此强化凸肋24是一大致呈十字形的凸出部,以达到较佳地强化矩形板状的本体部21的效果。强化凸肋24用以抵靠于端壁14,第一前卡勾件221包含一倾斜弹臂,该倾斜弹臂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该固定端固设于本体部21,该自由端用以穿过第一前卡勾槽153,自由端设有第一前勾部223,该第一前勾部223与强化凸肋24分别抵接于端壁14的内外两侧且形成抵接固定,因此第一前勾部223与强化凸肋24之间的高度差实质等于端壁14的外表面与第一前卡壁之间的厚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模块卡接构件2为独立于控制器模块1外的单独元件,当其损坏时容易替换,且其制造成本较低,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控制器模块组件100的组装效率及降低维护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部2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补强部25,其中一个补强部25位于第一前卡勾件221与第二前卡勾件231之间且连接于第一前卡勾件221与第二前卡勾件231,另一补强部25位于第一后卡勾件222与第二后卡勾件232之间且连接于第一后卡勾件222与第二后卡勾件232,由于第一前卡勾件221、第二前卡勾件231、第一后卡勾件222与第二后卡勾件232的结构呈长条状体,因此需要补强部25连接于第一前卡勾件221与第二前卡勾件231之间以及第一后卡勾件222与第二后卡勾件232之间来加以补强。此外,由于本体部21在结构上较延伸突出于本体部21的第一前卡勾件221、第二前卡勾件231、第一后卡勾件222与第二后卡勾件232来得坚强,所以强化凸肋24的强化结构不需要比补强部25来得坚强,因此强化凸肋24延伸突出于本体部21的高度会小于补强部25延伸突出于本体部21的高度。此外,补强部25与第一前卡勾件221及第二前卡勾件231所围成的形状大致呈ㄇ字形,此ㄇ字形的缺口26大小可供一字起子插入以辅助拆卸之用,使得操作更为轻松省力。
如图3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模块1的外壳11的端壁14两侧分别设有一阶梯状表面141,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端壁34两侧分别设有另一阶梯状表面341,该强化凸肋24具有一凹部241,该凹部241具有匹配于阶梯状表面141与另一阶梯状表面341的构形,以利于将一模块卡接构件2设置于控制器模块1的端壁14与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端壁34上。此外,强化凸肋24除了原先具有强化本体部21的功用外,此时也具有可以调整模块卡接构件2的本体部21距离控制器模块1的端壁14与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端壁34的高度大小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控制器模块组件100,模块卡接构件2与模块卡接组件4是针对模块间垂直方向(Z轴)结合固定之用,而在水平方向的稳固搭接,如图1及图2所示,则是凭借在控制器模块1的侧壁13上设有凹槽191,在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侧壁33上设有凸柱391,通过凸柱391可对接于凹槽191,如此以使得模块间水平方向(X&Y轴)可完整定位。此外,在控制器模块1的侧壁13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器10,在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侧壁33上设有第二连接器30,此第一连接器10可对接于第二连接器30以使控制器模块1与另一控制器模块3之间形成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可在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另一侧壁33上再设有另一凹槽392与另一连接器301,此另一凹槽392与另一连接器301可用以再与其他控制器模块进行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此控制器模块1是应用于自动化设备中的可程式控制器,其系安装固定于自动化设备的机架滑轨(未绘示)上,因此控制器模块1的一个端壁14上设有二个滑轨架设部19,该些滑轨架设部19用以安装于机架滑轨上,凭借并靠结合控制器模块1与另一控制器模块3,使控制器模块1的滑轨架设部19与另一控制器模块3的滑轨架设部39并排成一列,如此可将控制器模块1与另一控制器模块3同时安装于一机架滑轨上。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利用本发明的控制器模块组件100,可以继续卡接其他控制器模块,以达到扩充与配合不同应用需求的目的。
凭借上述结构,利用一模块卡接构件2将相邻两个控制器模块1、3互相并靠结合,此模块卡接构件2设有用以分别卡接于两个控制器模块1、3的第一卡勾部22及第二卡勾部23,凭借使相邻两个控制器模块1、3分别受到第一卡勾部22与第二卡勾部23的卡接及连结第一卡勾部22与第二卡勾部23的本体部21的结构牵制而无法分离,以达到将相邻两个控制器模块1、3互相卡接固定的效果。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器模块组件,其特征是包含:
一控制器模块,具有一外壳与组装于该外壳内的一主机板,该外壳由相对设置的二个侧壁及四个端壁所构成,其中一个该端壁在该端壁的宽度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部及一第二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具有一第一前端部及一第一后端部,该第二卡合部具有一第二前端部及一第二后端部;以及
一模块卡接构件,具有一本体部及自该本体部延伸的一第一卡勾部及一第二卡勾部,该第一卡勾部在该本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延伸一第一前卡勾件及一第一后卡勾件,该第二卡勾部在该本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延伸一第二前卡勾件及一第二后卡勾件,而凭借该第一前卡勾件及该第一后卡勾件分别卡接于该控制器模块的该第一卡合部的该第一前端部及该第一后端部,以及该第二前卡勾件及该第二后卡勾件分别卡接于另一控制器模块的第二卡合部的第二前端部及第二后端部,而将该控制器模块的该侧壁与该另一控制器模块的侧壁以侧面并靠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控制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另一个该端壁的宽度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三卡合部及一第四卡合部,该第三卡合部具有一第三前端部及一第三后端部,该第四卡合部具有一第四前端部及一第四后端部,该控制器模块组件还包含一模块卡接组件,该模块卡接组件具有一座体部及自该座体部延伸的一第三卡勾部及一第四卡勾部,该第三卡勾部在该座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上而分别延伸一第三前卡勾件及一第三后卡勾件,该第四卡勾部在该座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上而分别延伸一第四前卡勾件及一第四后卡勾件,而凭借该第三前卡勾件及该第三后卡勾件卡接于该控制器模块的该第三卡合部的该第三前端部及该第三后端部,以及该第四前卡勾件及该第四后卡勾件卡接于另一控制器模块的第四卡合部的第四前端部及第四后端部,而将该控制器模块的该侧壁与该另一控制器模块的侧壁以侧面并靠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控制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端壁的该第一卡合部包含前后设置的一第一前卡勾槽与第一后卡勾槽,该第一前端部是该第一前卡勾槽的一第一前卡壁,该第一前卡勾件具有用以卡接于该第一前卡壁的一第一前勾部,该第一后端部是该第一后卡勾槽的一第一后卡壁,该第一后卡勾件具有用以卡接于该第一后卡壁的一第一后勾部,该端壁的该第二卡合部包含前后设置的一第二前卡勾槽与第二后卡勾槽,该第二前端部是该第二前卡勾槽的一第二前卡壁,该第二前卡勾件具有用以卡接于该第二前卡壁的一第二前勾部,该第二后端部是该第二后卡勾槽的一第二后卡壁,该第二后卡勾件具有用以卡接于该第二后卡壁的一第二后勾部。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控制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前卡勾件及该第一后卡勾件自该本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斜向外侧延伸呈八字形,该第一前勾部与该第一后勾部朝向相反方向,该第二前卡勾件及该第二后卡勾件自该本体部的前后两侧朝下而分别斜向外侧延伸呈八字形,该第二前勾部与该第二后勾部朝向相反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控制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上下面的至少一面上设有一强化凸肋,该强化凸肋包含形成于该本体部上的一体成型的一条状凸部,该条状凸部用以强化该本体部的抗压应力。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控制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强化凸肋用以抵靠于该端壁,该第一前卡勾件包含一倾斜弹臂,该倾斜弹臂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该固定端固设于该本体部,该自由端用以穿过该第一前卡勾槽,该自由端设有该第一前勾部,该第一前勾部与该强化凸肋之间的高度差实质等于该端壁的外表面与该第一前卡壁之间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控制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本体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补强部,该补强部位于该第一前卡勾件与该第二前卡勾件之间且连接于该第一前卡勾件与该第二前卡勾件,该强化凸肋延伸突出于该本体部的高度小于该补强部延伸突出于该本体部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的控制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模块的该外壳的该端壁两侧分别设有一阶梯状表面,该另一控制器模块的端壁两侧分别设有另一阶梯状表面,该强化凸肋具有一凹部,该凹部具有匹配于该阶梯状表面与该另一阶梯状表面的构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控制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本体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补强部,其中一个该补强部位于该第一前卡勾件与该第二前卡勾件之间且连接于该第一前卡勾件与该第二前卡勾件,另一该补强部位于该第一后卡勾件与该第二后卡勾件之间且连接于该第一后卡勾件与该第二后卡勾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控制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该端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轨架设部,该滑轨架设部用以安装于一机架滑轨,凭借并靠结合该控制器模块与该另一控制器模块,使该控制器模块的该滑轨架设部与该另一控制器模块的滑轨架设部并排成一列。
CN201711056918.8A 2017-10-27 2017-10-27 控制器模块组件 Pending CN109729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6918.8A CN109729678A (zh) 2017-10-27 2017-10-27 控制器模块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6918.8A CN109729678A (zh) 2017-10-27 2017-10-27 控制器模块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678A true CN109729678A (zh) 2019-05-07

Family

ID=6629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6918.8A Pending CN109729678A (zh) 2017-10-27 2017-10-27 控制器模块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967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7862A (en) * 1982-05-19 1984-10-16 Gould Inc. Backplane connector
CN2485901Y (zh) * 2001-04-03 2002-04-10 巨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程式控制器的固定座
CN201311612Y (zh) * 2008-11-27 2009-09-16 研华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计算机模块结构
CN203416544U (zh) * 2013-08-08 2014-01-29 泰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组装的夹固件组
TWM522520U (zh) * 2015-10-15 2016-05-21 bo-dao Huang 控制模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7862A (en) * 1982-05-19 1984-10-16 Gould Inc. Backplane connector
CN2485901Y (zh) * 2001-04-03 2002-04-10 巨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程式控制器的固定座
CN201311612Y (zh) * 2008-11-27 2009-09-16 研华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计算机模块结构
CN203416544U (zh) * 2013-08-08 2014-01-29 泰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组装的夹固件组
TWM522520U (zh) * 2015-10-15 2016-05-21 bo-dao Huang 控制模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9750A (zh) 用于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块的框架系统
CN109729678A (zh) 控制器模块组件
CN102929008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6648252U (zh) 一种卡扣连接结构及空调
CN103582376A (zh) 电子装置框架
CN208183531U (zh) 提高面板与横向构件连接疲劳性的结构
CN115083293B (zh) 一种显示屏拼接固定结构、显示屏和显示屏安装方法
CN203051340U (zh) 一种管材连接配件
CN102387683A (zh) 组合式联排机柜
CN204232921U (zh) 水处理设备
CN204363927U (zh) 洗碗机的内门、门体组件和洗碗机
CN204378625U (zh) 一种展示柜框架
CN205600201U (zh) 一种柔性变位机翻转架
CN208629660U (zh) 一种制砖模具的防松模芯组件
TWI646882B (zh) 控制器模組組件
CN102290001A (zh) 平板显示装置用连接支架及显示装置
CN202870350U (zh) 一种光纤封装分路器
CN204143799U (zh) 高密度型led显示屏专用面罩
CN105568468A (zh) 一种用于织机的综丝及装配该综丝的织机
CN204270211U (zh) 扩充卡固定框架
CN202564641U (zh) 卡缘连接器
CN210200161U (zh) 点阵式智能候车亭电子站牌用公交线路牌固定边框
CN204264064U (zh) 线束插接器对接集成固定支架
CN104135833A (zh) 一种型材构件及使用该型材构件的机柜
CN204694947U (zh) 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