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0211U - 扩充卡固定框架 - Google Patents

扩充卡固定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0211U
CN204270211U CN201420576663.3U CN201420576663U CN204270211U CN 204270211 U CN204270211 U CN 204270211U CN 201420576663 U CN201420576663 U CN 201420576663U CN 204270211 U CN204270211 U CN 204270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board
board fixed
extends
fixed frame
br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766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志明
苏吉成
高永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766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0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0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0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扩充卡固定框架,包括一本体与一间隔件,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二端上延伸形成一垂直于本体的顶板,间隔件具有一支撑片、一连接片、一上端顶持组件与二个侧向顶持组件,支撑片的一端接触本体,并以一侧面接触顶板,连接片延伸于支撑片的另一端,并且朝向远离顶板的方向延伸,上端顶持组件延伸于连接片,并且与支撑片保持一间隔距离,二个侧向顶持组件,延伸于上端顶持组件或连接片,并且互相平行。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固定框架对扩充卡施加不当应力的问题。

Description

扩充卡固定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固定扩充卡,特别是关于一种扩充卡固定框架。
背景技术
扩充卡与主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是通过扩充卡的边接头(EDGE CONNECTOR,或称金手指),插设于主电路板的扩充插槽来达成。同时,对于扩充卡的机械固定力,也是通过边接头与扩充插槽之间的连接关系来达成。
扩充卡的几何形式众多,部分的扩充卡形式,是高度远大于宽度。宽度小代表边接头与扩充插槽之间接触面积也小,使得机械固定力不足。而相对较大的高度,也会使得扩充卡的结构特性类似悬梁臂,其自由端(或称顶边)容易有大幅度的晃动,而可能造成扩充卡脱落,会是对扩充插槽产生潜在的损坏。
针对上述高度大而宽度小的扩充卡,先前技术中提出一种固定框架,其基本结构是在主电路板上设置一个大致上与扩充卡平行的板体,该板体上设置一固定柱。而扩充卡的顶边会设置一个缺口,对应于固定柱的顶端。再通过一前述的、锁合于固定柱的顶端,借以对扩充卡产生限位效果,而使得扩充卡不会由扩充插槽脱落。同时,螺合件也会对扩充卡的顶端形成压迫效果,使得顶端不会大幅度晃动。然而,前述的螺合件往往会对扩充卡的顶端施加过度的压力,使得扩充卡持续承受弯矩应力,此一弯矩应力对扩充卡或是扩充插槽都会造成潜在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充卡固定框架,其可避免固定框架对扩充卡施加不当应力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充卡固定框架,其中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二端上延伸形成一垂直于该本体的顶板;以及
一间隔件,具有:
一支撑片,其一端接触该本体,并以一侧面接触该顶板;
一连接片,延伸于该支撑片的另一端,并且朝向远离该顶板的方向延伸;
一上端顶持组件,延伸于该连接片,并且与该支撑片保持一间隔距离;以及
二个侧向顶持组件,延伸于该上端顶持组件或该连接片,并且互相平行。
该间隔件更包含一锁定部,延伸于该连接片,且该锁定部更具有一穿孔,用以供一螺合件穿过,该本体上设置一固定柱,该固定柱的顶端设置一螺孔;其中该螺合件穿过该穿孔,并锁入该螺孔。
该本体更包含二侧板,延伸于该本体相对的二边缘。
至少其中一个侧板上开设穿线孔,用以供信号线穿过。
还包含至少一凸耳,延伸于二侧板其中之一,与该顶板平行,并且与该本体的第二端位于同一平面。
还包含一盖体,以二边缘卡掣于二侧板,而于该本体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至少一该侧板邻近该第一端的部分与该第一端保持一间隔距离,而形成一凹缺口。
该本体的内侧壁面设置有冲压形成的凸包。
该本体的内侧壁面设置至少一缓冲块。
还包含一导轨,具有一滑槽。
该导轨包含二互相平行的导引板,设置于该二侧板其中之一,而于二个导引板之间形成该滑槽。
还包含一限位板,设置于该本体,并与该导轨保持一间隔距离。
一种扩充卡固定框架,其中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以及
一间隔件,一体成形于该本体,并且具有:
一支撑片,延伸于该本体的第二端;
一连接片,延伸于该支撑片的另一端,并且朝向该第一端延伸;
一上端顶持组件,延伸于该连接片,并且与该支撑片保持一间隔距离;以及
二个侧向顶持组件,延伸于该上端顶持组件或该连接片,并且互相平行。
该间隔件更包含一锁定部,延伸于该连接片,且该锁定部更具有一穿孔,用以供一螺合件穿过,该本体上设置一固定柱,该固定柱的顶端设置一螺孔;其中该螺合件穿过该穿孔,并锁入该螺孔。
该本体更包含二侧板,延伸于该本体相对的二边缘。
至少其中一个侧板上开设穿线孔,用以供信号线穿过。
还包含至少一凸耳,延伸于二侧板其中之一,与该顶板平行,并且与该本体的第二端位于同一平面。
还包含一盖体,以二边缘卡掣于二侧板,而于该本体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至少一该侧板邻近该第一端的部分与该第一端保持一间隔距离,而形成一凹缺口。
该本体的内侧壁面设置有冲压形成的凸包。
该本体的内侧壁面设置至少一缓冲块。
还包含一导轨,具有一滑槽。
该导轨包含二互相平行的导引板,设置于该二侧板其中之一,而于二个导引板之间形成该滑槽。
还包含一限位板,设置于该本体,并与该导轨保持一间隔距离。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扩充卡固定框架利用顶抵、限位的方式,来限制扩充卡的顶边活动范围,以达成固定扩充卡而不使扩充卡摇晃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扩充卡固定框架不采用压迫、压制的方式,而可避免对扩充卡本身造成不必要弯矩应力,借以降低扩充卡及扩充插槽的可靠度,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分解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分解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分解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本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本体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本体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本体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分解图。
【符号说明】
100-扩充卡固定框架;      110-本体;
110a-第一端;             110b-第二端;
110c-凸包;               112-顶板;
114-固定柱;              114a-螺孔;
116-侧板;                116a-穿线孔;
116b-凹缺口;             120-间隔件;
122-支撑片;              124   -连接片;
124a-锁定部;             124b-穿孔;
126-上端顶持组件;        128-侧向顶持组件;
130-螺合件;              140-盖体;
150-凸耳;                150a-固定孔;
162-第一缓冲块;          164-第二缓冲块;
170-导轨;                             172-滑槽;
174-导引板;                         180-限位板;
200-扩充卡;                       210-板体;
212-顶边;                           212a-缺口;
214-底边;                           216-侧向边;
220-边接头;                       300-主电路板;
310-扩充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扩充卡固定框架100,用以固定一扩充卡200于一主电路板300。扩充卡200具有一板体210与一边接头220(EDGE CONNECTOR,或称金手指),板体210具有相对的一顶边212与一底边214,边接头220设置于底边214;板体210还具有二个侧向边216,互相平行且连接顶边212与底边214。主电路板300具有至少一扩充插槽310,用以供边接头220插设于其中。
如图3所示,扩充卡固定框架100包含一本体110与一间隔件120。
如图2、图3与图4所示,本体110具有一第一端110a与一第二端110b。第一端110a用以固定于主电路板300,并且邻近扩充插槽310设置。第二端110b延伸形成一垂直于本体110的顶板112。
如图2、图3与图4所示,间隔件120具有一支撑片122、一连接片124、一上端顶持组件126与二个侧向顶持组件128。
如图4、图5与图6所示,支撑片122的一端用以接触本体110,并且以一侧面接触顶板112,从而维持连接片124、上端顶持组件126、二个侧向顶持组件128与本体110之间的间隔距离。
如图4、图5与图6所示,连接片124延伸于支撑片122的另一端,且朝向远离顶板112方向延伸。上端顶持组件126延伸于连接片124,并且与支撑片122保持一间隔距离。
如图4与图6所示,二个侧向顶持组件128延伸于上端顶持组件126或连接片124,且互相平行,其中二个侧向顶持组件128的间隔距离,匹配板体210的二个侧向边216之间的间隔距离。
如图2、图5与图6所示,当板体210的边接头220插设于扩充插槽310,顶边212接触上端顶持组件126,同时二个侧向顶持组件128分别接触板体210的二个侧向边216,而限制板体210于平面上的位移。
此外,连接片124上更延伸形成一锁定部124a,接触该板体210远离本体110的一侧面,锁定部124a具有一穿孔124b,用以供一螺合件130穿过。本体110上设置一固定柱114,固定柱114的顶端设置一螺孔114a。螺合件130穿过穿孔124b,并接触本体110的顶边212,而锁入螺孔114a,从而锁定于固定柱114,借以固定间隔件120与板体210于本体110上。其中,板体210的顶边212更具有一缺口212a,用以供螺合件130通过。
如图6所示,由于支撑片122的一端用以接触本体110,并且以一侧面接触顶板112,因此,锁定部124a与本体11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维持,使得板体210不会受到螺合件130的压迫而朝向本体110弯曲,但锁定部124a又可避免板体210的顶边212朝向远离本体110的方向摇晃。
此外,如图2,本体110更包含二侧板116,延伸于该本体110相对的二边缘扩充卡固定框架100更包含一盖体140,以二边缘卡掣于二侧板116,而于本体110与盖体140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而至少一个侧板116上开设穿线孔116a,用以供信号线穿过,或固定电性接头于穿线孔。
为了使第一端110a固定于主电路板300上,扩充卡固定框架100更包含至少一凸耳150,延伸于二侧板116其中之一,与顶板112平行,并且与本体110的第一端110a位于同一平面。凸耳150上设置一固定孔150a,用以供螺合件穿过而固定凸耳150于主电路板300,借以使第一端110a固定于主电路板300。前述的凸耳150可以朝向容置空间延伸,也可以朝向远离容置空间的方向延伸。
如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扩充卡固定框架100,包含一本体110与一间隔件120。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主要的差异在于本体110与一间隔件120是一体成形。以下进一步说明其差异处。
本体110具有一第一端110a与一第二端110b。第一端110a用以固定于主电路板300,并且邻近扩充插槽310设置。
间隔件120具有一支撑片122、一连接片124、一上端顶持组件126与二个侧向顶持组件128。
支撑片122延伸于本体110的第二端110b,从而维持连接片124、上端顶持组件126、二个侧向顶持组件128与本体110之间的间隔距离。连接片124延伸于支撑片122的另一端,并且朝向第一端110a延伸。上端顶持组件126延伸于连接片124,并且与支撑片122保持一间隔距离。二个侧向顶持组件128延伸于上端顶持组件126或连接片124,且互相平行,其中二个侧向顶持组件128的间隔距离,匹配板体210的二个侧向边216之间的间隔距离。
此外,连接片124上更延伸形成一锁定部124a,接触该板体210远离本体110之一侧面,锁定部124a具有一穿孔124b,用以供一螺合件130穿过。本体110上设置一固定柱114,固定柱114的顶端设置一螺孔114a。螺合件130穿过穿孔124b,并接触本体110的顶边212,而锁入螺孔114a,从而锁定于固定柱114,借以固定间隔件120与板体210于本体110上。
此外,第二实施例其余部分的侧板116、凸耳150等,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所示,是第三实施例所揭露一种本体110设计,用以置换本实用新型中任一实施例的本体110。
于第三实施例中,至少一侧板116邻近第一端110a的部分,与第一端110a保持一间隔距离,而形成一凹缺口116b。当本体110设置于组件密集的主电路板300上时,凹缺口116b可以闪避邻近扩充插槽310的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扩充卡固定框架100可以适用于组件密集的主电路板300。
请参阅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本体110设计,用于用以置换本实用新型中任一实施例的本体110。
于第四实施例中,本体110朝向扩充卡200的内侧壁面,设置有冲压形成的凸包110c,用以接触扩充卡200而对扩充卡形成限位效果。其中,凸包110c可以形成于侧板116,而接触扩充卡200的侧向边216;凸包110c可以形成于顶板112,而接触扩充卡200的顶边212;凸包110c也可以形成于本体110上,而顶持扩充卡200的侧面。
请参阅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扩充卡固定框架100。
于第五实施例中,扩充卡固定框架100更包含若干个第一缓冲块162,、第二缓冲块164,设置于该本体110的内侧壁面。前述的第一缓冲块162,可设置于本体110与扩充卡200之间,例如设置于侧板116与扩充卡200的侧向边216之间,但不以此为限。前述的第二缓冲块164,也可以设置在间隔件120与扩充卡200之间,例如位于上端顶持组件126与扩充卡200的顶边212之间。前述的两种第一缓冲块162、 第二缓冲块164的设置,都可以消除不必要的间隙,并对扩充卡200进行适当力量的压制与限位。
请参阅图11与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的扩充卡固定框架100。
于第六实施例中,扩充卡固定框架100更包含一导轨170,对应于扩充卡200的一侧向边216,导轨170提供一滑槽172,用以供扩充卡200的侧向边216滑动于其中,而导引扩充卡200移动到扩充卡固定框架100中的预定位置,且导轨170可提供限位功能,使得扩充卡200不会脱离本体110。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导轨170包含二互相平行的导引板174,设置于侧板116其中之一,而于二个导引板174之间形成该滑槽172。
于第六实施例中,导轨170可以成对的设置,而分别对应扩充卡的二个侧向边216。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导轨170与一限位板180匹配设置;其中,导轨170对应于一侧向边216,而限位板180与导轨170保持一间隔距离,而对应于另一侧向边216,以限制位于滑槽172中的侧向边216不会脱离该滑槽172。限位板180设置于本体110上,其可以是通过焊接而附加于本体110,以可以对本体110直接实施冲压成型,而形成该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利用顶抵、限位的方式,来限制扩充卡200的自由端(亦即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顶边212),而不采用压迫、压制的方式,而可避免对扩充卡200本身造成不必要弯矩应力,借以降低扩充卡200及扩充插槽的可靠度,延长使用寿命。

Claims (24)

1.一种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二端上延伸形成一垂直于该本体的顶板;以及
一间隔件,具有:
一支撑片,其一端接触该本体,并以一侧面接触该顶板;
一连接片,延伸于该支撑片的另一端,并且朝向远离该顶板的方向延伸;
一上端顶持组件,延伸于该连接片,并且与该支撑片保持一间隔距离;以及
二个侧向顶持组件,延伸于该上端顶持组件或该连接片,并且互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该间隔件更包含一锁定部,延伸于该连接片,且该锁定部更具有一穿孔,用以供一螺合件穿过,该本体上设置一固定柱,该固定柱的顶端设置一螺孔;其中该螺合件穿过该穿孔,并锁入该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更包含二侧板,延伸于该本体相对的二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侧板上开设穿线孔,用以供信号线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凸耳,延伸于二侧板其中之一,与该顶板平行,并且与该本体的第二端位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盖体,以二边缘卡掣于二侧板,而于该本体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侧板邻近该第一端的部分与该第一端保持一间隔距离,而形成一凹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内侧壁面设置有冲压形成的凸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内侧壁面设置至少一缓冲块。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导轨,具有一滑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该导轨包含二互相平行的导引板,设置于该二侧板其中之一,而于二个导引板之间形成该滑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限位板,设置于该本体,并与该导轨保持一间隔距离。
13.一种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以及
一间隔件,一体成形于该本体,并且具有:
一支撑片,延伸于该本体的第二端;
一连接片,延伸于该支撑片的另一端,并且朝向该第一端延伸;
一上端顶持组件,延伸于该连接片,并且与该支撑片保持一间隔距离;以及
二个侧向顶持组件,延伸于该上端顶持组件或该连接片,并且互相平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该间隔件更包含一锁定部,延伸于该连接片,且该锁定部更具有一穿孔,用以供一螺合件穿过,该本体上设置一固定柱,该固定柱的顶端设置一螺孔;其中该螺合件穿过该穿孔,并锁入该螺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更包含二侧板,延伸于该本体相对的二边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侧板上开设穿线孔,用以供信号线穿过。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凸耳,延伸于二侧板其中之一,并与一顶板平行,并且与该本体的第二端位于同一平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盖体,以二边缘卡掣于二侧板,而于该本体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侧板邻近该第一端的部分与该第一端保持一间隔距离,而形成一凹缺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内侧壁面设置有冲压形成的凸包。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内侧壁面设置至少一缓冲块。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导轨,具有一滑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该导轨包含二互相平行的导引板,设置于该二侧板其中之一,而于二个导引板之间形成该滑槽。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扩充卡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限位板,设置于该本体,并与该导轨保持一间隔距离。
CN201420576663.3U 2014-10-08 2014-10-08 扩充卡固定框架 Active CN204270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6663.3U CN204270211U (zh) 2014-10-08 2014-10-08 扩充卡固定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6663.3U CN204270211U (zh) 2014-10-08 2014-10-08 扩充卡固定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0211U true CN204270211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80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76663.3U Active CN204270211U (zh) 2014-10-08 2014-10-08 扩充卡固定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0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3218A (zh) * 2019-08-30 2019-12-0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3218A (zh) * 2019-08-30 2019-12-0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
CN110543218B (zh) * 2019-08-30 2022-06-1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4762B (zh) 扁平电缆用连接器
CN103163985B (zh) 扩展卡固定装置
CN104167628A (zh) 连接器组合
CN204696277U (zh) 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3187644A (zh) 快速导通大电流用平面接触装置
CN101944677A (zh) 高速连接器
CN204270211U (zh) 扩充卡固定框架
CN103853277A (zh) 扩展卡模组
CN207655720U (zh) 用于下踏步支撑板的冲孔侧冲孔模具
CN105529548A (zh) 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
CN201498672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4577816U (zh) 编带插片
CN103187663A (zh) 连接器防松脱装置
CN203674141U (zh) 一种汽车电路慢熔和mini型保险模块
CN203387655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2882068A (zh) 连接器
CN203180139U (zh) 快速导通大电流用平面接触装置
CN203119115U (zh) 一种接触簧片与印刷电路板及底座触点双向连接结构
CN101958475B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308602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按压板
CN204885467U (zh) 一种新型弹片
CN205385130U (zh) 导电端子、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04104125U (zh) 新型卡扣式车用扬声器
CN202651464U (zh) 一种fpc插接件盖板与主体安装结构
CN202797362U (zh) 焊线式hdmi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