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8238A -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8238A
CN109728238A CN201811257349.8A CN201811257349A CN109728238A CN 109728238 A CN109728238 A CN 109728238A CN 201811257349 A CN201811257349 A CN 201811257349A CN 109728238 A CN109728238 A CN 109728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rea
adhesive layer
cover board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73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8238B (zh
Inventor
A.林克
F.波斯特勒
M.布舍
A.林格尔
J.布克霍尔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9728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8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8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8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所述电化学电池包括棱柱形电池壳体,所述棱柱形电池壳体包括用于闭合所述壳体的一端的盖板。所述电池还包括具有简单结构的端子组件,其被支撑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所述盖板、端子和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端子与所述盖板之间并且将所述端子固定至所述盖板。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允许所述粘合层按照受控且可再现的方式流过整个预定面积而不会流动超过所述预定面积的特征。所述特征来源于通过对所述预定面积施用表面处理来在所述预定面积中形成停止线。所述停止线划定期望粘合剂后的外边界并且与所述粘合剂接合以便将所述粘合剂维持在所述预定面积内。

Description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蓄电池组(battery pack)为范围从便携式电子设备到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环境友好型车辆的各种技术提供动力。例如,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使用蓄电池组和电动马达连同燃烧发动机一起以增加燃料效率。蓄电池组能够由多个蓄电池模块形成,其中,每个蓄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化学电池(electrochemical cell)。在这些蓄电池模块内,电池被布置为二维或者三维阵列并且串联地和/或并联地电连接。同样,蓄电池组内的蓄电池模块串联地和/或并联地电连接。
已经涌现出不同的电池类型以便应对各种各样的安装场合的空间要求,并且汽车中使用的最常见类型是圆柱形电池、棱柱形电池和软包电池。无论电池类型如何,每个电池都可以包括电池壳体和设置在电池壳体中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一系列交替的堆叠或者轧制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该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由中间分隔材料分隔开。被密封在电池壳体内的液体电解质渗入电极组件。每个电池还可以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该正极端子电连接至正电极板并且经由电池壳体中的第一密封孔突出到电池壳体外部,该负极端子电连接至负电极板并且经由电池壳体中的第二密封孔突出到电池壳体外部。
存在与在端子离开电池壳体时在端子周围提供可靠密封相关联的技术挑战。当电池壳体是导电的并且端子需要与电池壳体电隔离时,会存在进一步挑战。尽管一些电化学电池包括处理这些挑战的端子组件,但解决方案倾向于较复杂,因为其包括许多部件并且因此在制造和组装上较复杂且昂贵。存在对一种端子组件的需要,该端子组件处理上述挑战,并且较简单、容易安装,并且能够以低成本生产。
发明内容
在一些方面中,一种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包括盖板,该盖板闭合电化学电池的电池壳体的一端。盖板包括开口。端子组件还包括端子和粘合层,该端子包括端子板和从该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台,该粘合层设置在盖板与端子之间。端子与盖板组装为使得朝外表面面朝盖板的内表面并且凸台延伸穿过开口。端子板的朝外表面和盖板的内表面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凸台间隔开。第二区域设置在第一区域与凸台之间。第一区域具有第一表面特性,第二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表面特性的第二表面特性,并且当在俯视平面图中观察端子组件时,粘合层的外边界位于与第一区域相对应的面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特性配置为消极地(或“负面地”,negatively)影响粘合层的流动,由此具有第一表面特性的第一区域的存在用作抑制粘合层的流动的停止线。此外,第二表面特性配置为对粘合层的流动具有与第一表面特性的影响相比更小的消极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特性是表面处理的结果,并且第二表面特性是缺乏表面处理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环绕凸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合层覆盖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两者上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俯视平面图中观察端子时,粘合层的外周边覆盖在第一区域的外边界上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板的朝外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第一区域包括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的邻近端子板的周边边缘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的外边界与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的邻近端子板的周边边缘的该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邻近凸台并且第二表面特性是缺乏表面处理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合层覆盖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面以便在凸台与第一区域的外边界之间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特性是表面处理的结果,该表面处理配置为形成粗糙化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特性是表面处理的结果,该表面处理配置为形成氧化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壳体由金属形成,端子由金属形成,并且粘合层将端子固定至盖板,在电池壳体与端子之间提供液密密封(或“流密密封”,fluid-tight seal),并且使电池壳体与端子电隔离。
在一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形成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提供盖板,该盖板配置为闭合电化学电池的壳体的开口端,盖板包括开口;提供端子,该端子包括端子板和从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台;用表面处理来处理盖板的内表面和端子板的朝外表面中的一个的第一区域,从而使该第一区域具有第一表面特性,以及将粘合层施用至盖板的内表面和端子板的朝外表面中的所述一个。第一表面特性配置为消极地影响粘合层的流动,由此具有第一表面特性的第一区域的存在用作抑制粘合层沿着盖板的内表面和端子板的朝外表面中的一个的流动的停止线。此外,当在平面图中观察端子组件时,粘合层的外边界位于与第一区域相对应的面积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端子与盖板组装为使得端子板的朝外表面面对盖板的内表面,凸台延伸穿过开口,并且粘合层在电池壳体与端子之间提供液密密封,并且使电池壳体与端子电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与凸台间隔开,并且盖板的内表面和端子板的朝外表面中的一个包括设置在第一区域与凸台之间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表面特性的第二表面特性,并且粘合层设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两者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特性配置为比第一表面特性允许粘合层的更大流动。
在一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形成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提供盖板,该盖板配置为闭合电化学电池的壳体的开口端,盖板包括开口;提供端子,该端子包括端子板和从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台;在将粘合层施用至盖板的内表面和端子板的朝外表面中的一个之前,通过在盖板的内表面和端子板的朝外表面中的一个的第一区域中提供表面处理来形成粘合层的停止线,第一区域被形成在与该停止线相对应的位置处;将粘合层施用至盖板的内表面与端子板的朝外表面中的一个,粘合层形成与停止线重合的粘合层周边边界;以及将端子与盖板组装为使得端子板的朝外表面面对盖板的内表面,凸台延伸穿过开口,并且粘合层在电池壳体与端子之间提供液密密封,并且使电池壳体与端子电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与凸台间隔开,并且盖板的内表面和端子板的朝外表面中的一个包括设置在第一区域与凸台之间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表面特性的第二表面特性,并且粘合层设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两者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特性配置为比第一表面特性允许粘合层的更大流动。
在一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该端子组件仅仅由如下三个元件组成:盖板,该盖板配置为闭合电化学电池的电池壳体的一端,盖板包括开口;端子,该端子包括端子板和从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台;以及粘合层,该粘合层设置在盖板与端子之间。端子与盖板组装为使得朝外表面面朝盖板的内表面并且凸台延伸穿过开口。
在一些方面中,电化学电池包括棱柱形电池壳体。该壳体包括侧壁和盖板,该侧壁布置为形成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的中空闭合形状,该盖板闭合侧壁的开口端。盖板包括开口,端子的一部分延伸穿过该开口。盖板、端子和设置在盖板与端子之间的粘合层形成端子组件。端子包括端子板和从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台。端子与盖板组装为使得端子的朝外表面面对盖板的内表面并且凸台延伸穿过开口。粘合层用于将端子固定至盖板。此外,粘合层提供流体密封,该流体密封防止壳体内的电解质经由端子开口离开并且还防止环境湿气进入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是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粘合层还使电池壳体与端子电隔离。为了实现这些功能,粘合层需要覆盖端子凸台与端子板的周边边缘之间的面积。然而,如果粘合层并未延伸至端子板的周边边缘,则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在端子板与盖板之间出现电短路,并且/或者可能会发生电解质泄漏。另一方面,如果粘合层延伸超过端子板的周边边缘,则可能出现其它问题,例如,由于与过量粘合剂的干涉引起的各个电池内部部件的错位或者污染,这可能导致电池故障。
端子组件包括允许粘合层按照受控且可再现(reproducible)的方式流过整个预定面积而不会流动超过该预定面积的特征。为此,这些特征包括提供停止线,该停止线划定期望粘合剂后的外边界并且与粘合剂接合以便将粘合剂维持在预定面积内。停止线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在与停止线相对应的位置处为端子板表面和/或盖板表面提供第一区域。
第一区域与凸台和/或盖板开口间隔开,并且已经接受了用于“活化(activate)”该表面的表面处理。术语“活化”指生成配置为与粘合剂相互作用或者相粘结的结构或者化学基团。由于第一区域具有配置为与粘合剂相互作用或者相粘结的表面特性,所以第一区域用作与粘合剂接合且防止流动超过第一区域的停止线。此外,第二区域设置在第一区域与凸台和/或盖板开口之间。粘合剂也被施用至第二区域,并且第二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区域的表面特性的表面特性。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还未经受上文描述的活化表面处理并且例如并没有热处理,并且因此粘合剂流动在第二区域内比在第一区域内更大。
因此,在端子组件的组装期间,粘合剂被施用至端子板的朝外表面和盖板的内表面中的一个。粘合剂沿着该表面流动,但由于粘合剂与第一区域内的活化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被阻止流动超过第一区域的外边界。通过第一区域的策略性放置,能够准确地限定出预定面积,并且能够按照受控且可再现的方式来执行粘合剂施用。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区域是沿着端子板朝外表面的周边边缘延伸的窄宽度区域,其中,第一区域的宽度与第一区域的内周边边缘与外周边边界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第一区域沿着端子板的整个周边延伸,并且因此包围凸台。此外,第二区域设置在第一区域与凸台之间,并且因此也环绕凸台。由于第二区域还未经受活化表面处理,所以容许粘合剂在其中流动并且能够使其沿着该表面在所有方向上铺展(包括铺展到第一区域中)。在端子组件的完全组装配置中,粘合层覆盖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两者上面,但不会向外延伸超过第一区域。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区域在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的周边处的放置,所以粘合剂不会流动超过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的周边。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端子组件的电化学电池的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在沿着图1的线2-2看时图1的端子组件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3是在沿着图1的线3-3看时图1的端子组件的横截面图,图示了粘合层的配置。
图4是图3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端子的俯视平面图。
图6是盖板的仰视平面图。
图7是包括替代实施例端子组件的电化学电池的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在沿着图7的线8-8看时图7的端子组件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9是流程图,图示了形成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电化学电池2可以是包括电极组件28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极组件28与电解质一起被密封在电池壳体20内以形成电力生成和储存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组电池2可以被捆绑在一起并且串联地和/或并联地进行电连接以形成蓄电池模块(未示出),该蓄电池模块又可以与其它蓄电池模块一起被存储在蓄电池组壳体(未示出)内。电化学电池可以具有棱柱形电池壳体20。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棱柱形”指电池壳体20的形状,并且具体地指具有矩形形状。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池壳体20包括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的管状侧壁24。侧壁24具有开口第一端22、以及闭合的相对第二端(未示出)。端子组件40在电池制造期间被固定至侧壁第一端22以便闭合侧壁第一端22并且形成密封容器。端子组件40是简单结构,因为其仅仅包括使用粘合剂固定在一起的几个元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组件仅仅包括盖板8和端子42,端子42被支撑在盖板8上并且经由粘合层80被固定至盖板8。此外,端子组件40包括确保端子组件40可靠且可再现地制造的特征,如下文详细地讨论的。
盖板8的形状和尺寸设置为闭合侧壁24的开口第一端、被支撑在盖板8上的端子42、以及将端子42固定至盖板8的粘合层80。当在箭头6(图1)的方向上观察电池2时(例如,在俯视平面图中看时),盖板8是具有矩形轮廓的导电薄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由金属(例如,铝)形成。盖板8包括外表面12、内表面10以及周边边缘14,该外表面12形成电池壳体2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该内表面10与外表面12相对并且面朝电极组件28,该周边边缘14在内表面10与外表面12之间延伸。盖板8包括开口16,该开口16与周边边缘14间隔开并且由周边边缘14包围。当在俯视平面图中观察盖板8时,开口16具有矩形周边形状,并且配置为接收端子42的凸台68,如下文所讨论的。
端子42是导电的,并且包括端子板44和从端子板44的朝外表面46突出的凸台68。当在俯视平面图中观察时,端子板44是平坦薄板并且具有矩形轮廓。端子板44包括面朝电极组件28的朝内表面46、与朝内表面46相对且面朝盖板8的朝外表面48、以及在朝内表面46与朝外表面48之间延伸的周边边缘50。
端子板朝内表面46电连接至电极组件28的具有给定电气极性的部分。例如,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板朝内表面46可以电连接至电极组件28的正电极,由此凸台68用作电池2的正极端子。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侧壁24由诸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并且电连接至电极组件28的具有与端子42的极性相反的电极性的部分。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侧壁24电连接至电极组件28的负电极,由此侧壁24用作电池2的负极。
端子板44具有稍微小于盖板8的宽度的宽度。此外,端子板44具有小于盖板8的长度的一半的长度。端子板44被固定至盖板8邻近盖板8的一端19以便使得端子板44位于盖板8的一端19与盖板8的中心18之间,端子板朝外表面46 面朝盖板内表面10,并且凸台68延伸穿过盖板开口16。
凸台68是在与朝外表面48正交的方向上从端子板44向外延伸的突出部。凸台68具有与盖板开口8 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的周边形状和尺寸。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凸台68是矩形的并且尺寸设置为以间隙配合延伸穿过开口16。凸台68可以具有较低轮廓,因为凸台68的高度小于凸台68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其中,凸台高度对应于凸台68的端子端59与端子板朝外表面48相隔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42由金属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板44由第一金属(例如,铜)形成或者涂覆有该第一金属,并且凸台68由不同于第一金属的第二金属形成或者涂覆有该第二金属。例如,第二金属可以是铝。
还参照图3和图4,端子板44使用粘合剂被固定至盖板8。具体地,粘合层80被提供在端子板44的朝外表面48与盖板8的内表面10之间。除了提供固定功能之外,粘合层80还配置为在电池壳体20(例如,盖板8)与端子42之间提供液密密封,由此防止湿气经由开口16离开或者进入电池壳体20,并且配置为使电池壳体20(例如,盖板8)与端子42电隔离。
为了确保粘合层80可靠地执行其结合、密封和电隔离功能,粘合层80需要覆盖在盖板8和端子42的面对表面之间的交互界面以便在凸台68与端子板周边边缘50之间延伸。具体地,当粘合层80沿着面对表面之间的整个交互界面延伸至周边边缘50而没有延伸超过周边边缘50时,获得良好结果。
参照图5,上述粘合层覆盖配置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在第一区域52中为端子板44的朝外表面48提供第一表面处理,其中,该第一表面处理配置为产生消极地影响粘合层80的流动的表面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处理配置为“活化”其所施用的表面,由此在该表面上形成机械和/或化学结构,该机械和/或化学结构配置为与粘合层80相互作用或者相粘结。通过第一表面处理形成的机械和/或化学结构促进粘合层与通过第一表面处理所处理的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对粘合层穿过表面的该部分的流动的限制效果。这还可以支持具有半月形(例如,圆形)形状的粘合层周边边缘86的形成,其是稳定的且应力相对较低。通过策略性地布置第一区域52,第一区域52能够用作抑制粘合层80的流动的停止线。
第一表面处理可以是导致活化表面的任何恰当的表面处理。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表面处理可以包括砂涂覆加上硅酸盐沉积,这增加了该表面的粗糙度。增加的粗糙度提供能够与粘合层80机械地接合的物理结构。在另一示例中,第一表面处理可以包括激光结构化,这增加了该表面的粗糙度并且还在该表面上形成氧化层。与在先前示例中一样,增加的粗糙度提供能够与粘合层80机械地接合的物理结构。此外,粘合层80能够与表面的已经经历氧化的部分形成键合(例如,共价键或者氢键)。
除了在第一区域52中提供第一表面处理之外,还在第二区域60中为端子板44的朝外表面48提供第二表面处理,其中,该第二表面处理不同于第一表面处理。具体地,第二表面处理配置为产生对粘合层80的流动不具有相反影响的表面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处理是表面处理的省略,以便使得第二区域60中的表面未被处理。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表面处理配置为产生积极地影响粘合剂的流动的表面特性,诸如,抛光或者施加润滑剂。因此,相对于在未被处理状态下的表面的特性,第二区域60不会抑制粘合层80穿过表面的流动,并且可以配置为促进粘合层80穿过第二区域60中的表面的流动。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域52和第二区域60被形成在端子板44的朝外表面48上。由于令人期望的是使粘合层向上流动到且停止在周边边缘50处,所以第一区域52沿着周边边缘50被形成。即是说,第一区域52包括邻近端子板周边边缘50的外边界56、以及设置在外边界56与凸台68之间的内边界54。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内边界54与凸台68间隔开,并且第一区域52的宽度(例如,第一区域内边界54与第一区域外边界56之间的间距)相对于端子板44的总体宽度较小。第一区域52的宽度至少取决于由第一表面处理引起的第一区域56内的表面的特性,并且足够大以便使粘合剂流动停止,同时足够小以便允许流动到达外边界56。
第二区域60设置在第一区域52与凸台68之间。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区域60的外边界64与第一区域52的内边界54重合,并且第二区域60的内边界62邻近凸台68。因此,第二区域60环绕凸台60并且包括朝外表面48的位于凸台68与第一区域内边界62 之间的全部面积。
在组装的端子组件40中,粘合层80设置在盖板8与端子42之间并且覆盖在第一区域52和第二区域60两者上面以便在凸台68与第一区域外边界56之间延伸,并且当在俯视平面图中观察端子时,粘合层60的外周边86覆盖在第一区域外边界56上面。因此,端子的朝外表面48能够按照受控方式完全被覆盖,而不会流动超过端子板周边边缘50。如先前所讨论的,这在机械上和电上都是有利的,因为所产生的端子组件40是可靠的,并且制造所产生的端子组件40的过程更加稳健,从而相对于一些常规端子组件容许以更大规模进行生产。
参照图6,尽管端子组件40被描述为具有形成在端子板朝外表面48上的第一区域52和第二区域60,但端子组件40不限于该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板朝外表面48没有区域52、60和对应的表面处理,并且第一区域52和第二区域60被形成在盖板内表面10上。当形成在盖板内表面10上时,第一区域52和第二区域60的形状和尺寸设置为与在其被形成在端子板朝外表面48上的情况下的那些区域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此外,第一区域52被定位在盖板内表面10上处于与端子板周边边缘50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中,以便使得设置在盖板8与端子42之间的粘合剂流动到端子板周边边缘50且不会流动超过端子板周边边缘50。在其它实施例中,端子板朝外表面48和盖板内表面10两者均被形成为具有第一区域52和第二区域60。
参照图7和图8,替代实施例端子组件140包括上文针对图1和图2描述的盖板8、端子42和粘合层80,并且进一步包括内垫圈110和外垫圈112。内垫圈110位于电池壳体20内部并且被配合在端子板周边边缘50周围。内垫圈110在端子板周边边缘50与盖板内表面10之间提供补充密封。外垫圈112位于电池壳体20外部并且被配合在凸台68的圆周周围。外垫圈112在凸台68的外表面与盖板外表面12之间提供补充密封。内垫圈110和外垫圈112可以是O形环、粘合剂珠(adhesive bead)或者其它恰当的密封件。
参照图9,现在将对一种形成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的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提供上文描述的包括开口16的盖板8,其配置为闭合电池壳体20的开口端(步骤200)。此外,该方法包括:提供如上文描述的端子42,端子24包括端子板44和从端子板44的朝外表面48突出的凸台68(步骤202)。
然后在其第一区域52中为盖板8的内表面10和端子板44的朝外表面48中的至少一个提供第一表面处理(步骤204)。出于解释该方法的目的,将假定第一区域52被形成在端子板44的朝外表面48上,如在图5中示出的。具体地,按照如下方式在第一区域52内施用表面处理:使得在第一区域52内的表面上形成机械和/或化学结构,该机械和/或化学结构配置为与粘合层80接合,并且因而在与第一区域52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停止线。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域52被形成在与端子板44的周边边缘相对应的位置处。至少基于表面的材料、粘合层的材料、以及所采用的表面处理的类型,将第一区域52的宽度制作为足够大以便使粘合剂流动停止,同时将其制作为足够小以便允许粘合剂流动到达外边界56。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的宽度相对于端子板44的朝外表面的宽度较小。此外,第一区域52环绕凸台68且与凸台68间隔开。第一区域52与凸台68之间的区域(例如,第二区域60)也环绕凸台68。第二区域60未经受第一表面处理以便使得第二区域内的粘合剂流动不受抑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60没有任何表面处理。在其它实施例中,将不同于第一表面处理的第二表面处理施用于第二区域60。第二表面处理60 配置为促进粘合剂的流动,并且因此可以包括抛光或者在第二区域60内施用润滑剂。
当表面已经被处理时,将粘合层施用至端子板的朝外表面(步骤206)。例如,将粘合剂沉积在表面上并且使其在所有方向上向外流动。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粘合剂施用在第二区域60中并且使其向外流动到第一区域52。在粘合剂朝着端子板周边边缘50流动时,第一区域52内的表面特性影响粘合剂的流动以便使得粘合层80被形成为包括形成在第一区域52内的周边边界86。具体地,粘合层周边边界86通常与第一区域外边界56重合。
在粘合层80的施用之后,将端子42与盖板8组装为使得端子板朝外表面46面对盖板8的内表面10,凸台68延伸穿过盖板开口16,并且粘合层80设置在端子42与盖板8之间(步骤208)。在组装配置中,粘合层80将端子42固定至盖板80,在电池壳体20与端子42之间提供液密密封,并且使电池壳体20与端子42电隔离。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域52(例如,停止线)形成在与端子板44的周边边缘50相对应的位置处,以便使得粘合层周边边缘86沿着端子板周边边缘50形成。应理解,可能存在其它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可能令人期望的是将停止线形成在其它位置处,例如,在相对于端子板周边边缘50的内侧的位置处。这能容易地通过第一区域52的恰当放置来适应。
在上述描述中,第二区域被描述为具有与第一区域的表面特性不同的表面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这是因为第一区域经受到第一表面处理并且第二区域未经受任何表面处理。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经受第一表面处理并且第二区域经受第二表面处理,其中,第一表面处理用于活化第一区域的表面,并且第二表面处理用于使得第二区域的表面针对粘合剂流动比未经处理的表面更易流动,例如,通过抛光和/或添加润滑剂。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池2包括单个端子组件,该单个端子组件提供电池2的第一端子,并且电池壳体侧壁提供电池的第二端子。然而,电池2不限于该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2包括替代实施例端子组件(未示出),其中,盖板包括两个开口16,其中,针对每个开口提供端子42,并且其中,每个端子42电连接至电极组件28的独特部分。
尽管电池壳体2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细长矩形形状,但电池壳体22不限于该形状。例如,电池壳体可以在形状上是立方体的。在另一示例中,电池壳体可以具有容许紧密包装的其它多边形形状,诸如,具有六角布置侧的八面结构(未示出)。
而且,电池20不限于为锂离子蓄电池。例如,电池可以是铝离子电池、碱性电池、镍镉电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或者其它类型的电池。
上文相当详细地描述了包括端子组件的电池的选择性图示实施例。应理解,本文仅仅对被认为对于澄清这些装置而言必要的结构进行了描述。假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并且理解其它常规结构、以及包括端子组件的电池的辅助和从属部件的那些结构。此外,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包括端子组件的电池的工作示例,但包括端子组件的电池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工作示例,而是在不背离如在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装置的情况下可以执行各种设计更改。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闭合所述电化学电池的电池壳体的一端,所述盖板包括开口,
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板和从所述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台,以及
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端子之间,
其中,
所述端子与所述盖板组装为使得所述朝外表面面朝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并且所述凸台延伸穿过所述开口,
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和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台间隔开,
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台之间,
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表面特性,
所述第二区域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表面特性的第二表面特性,以及
当在俯视平面图中观察所述端子组件时,所述粘合层的外边界位于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应的面积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特性配置为消极地影响所述粘合层的流动,由此具有所述第一表面特性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存在用作抑制所述粘合层的所述流动的停止线,以及
所述第二表面特性配置为对所述粘合层的所述流动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特性的影响相比更小的消极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特性是表面处理的结果,并且所述第二表面特性是缺乏所述表面处理的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环绕所述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粘合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两者上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当在俯视平面图中观察所述端子时,所述粘合层的外周边覆盖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边界上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的邻近所述端子板的周边边缘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边界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的邻近所述端子板的周边边缘的所述部分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区域邻近所述凸台并且所述第二表面特性是缺乏表面处理的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粘合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上面以便在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边界之间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特性是表面处理的结果,所述表面处理配置为形成粗糙化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特性是表面处理的结果,所述表面处理配置为形成氧化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电池壳体由金属形成,所述端子由金属形成,并且所述粘合层将所述端子固定至所述盖板,在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端子之间提供液密密封,并且使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端子电隔离。
14.一种形成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提供盖板,所述盖板配置为闭合所述电化学电池的壳体的开口端,所述盖板包括开口;
提供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板和从所述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台;
用表面处理来处理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中的一个的第一区域,从而使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表面特性;
将粘合层施用至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中的所述一个,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特性配置为消极地影响所述粘合层的流动,由此具有所述第一表面特性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存在用作抑制所述粘合层沿着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中的所述一个的所述流动的停止线,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所述端子组件时,所述粘合层的外边界位于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应的面积中;以及
将所述端子与所述盖板组装为使得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面对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所述凸台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并且所述粘合层在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端子之间提供液密密封,并且使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端子电隔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台间隔开,并且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中的所述一个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台之间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表面特性的第二表面特性,并且所述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两者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特性配置为比所述第一表面特性允许所述粘合层的更大流动。
17.一种形成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提供盖板,所述盖板配置为闭合所述电化学电池的壳体的开口端,所述盖板包括开口;
提供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板和从所述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台;
在将粘合层施用至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中的一个之前,通过在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一区域中提供表面处理来形成所述粘合层的停止线,所述第一区域被形成在与所述停止线相对应的位置处;
将粘合层施用至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中的所述一个,所述粘合层形成与所述停止线重合的粘合层周边边界;以及
将所述端子与所述盖板组装为使得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面对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所述凸台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并且所述粘合层在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端子之间提供液密密封,并且使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端子电隔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台间隔开,并且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端子板的所述朝外表面中的所述一个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台之间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表面特性的第二表面特性,并且所述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两者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特性配置为比所述第一表面特性允许所述粘合层的更大流动。
20.一种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由如下组成:
盖板,所述盖板配置为闭合所述电化学电池的电池壳体的一端,所述盖板包括开口,
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板和从所述端子板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台,以及
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端子之间,
其中,所述端子与所述盖板组装为使得所述朝外表面面朝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并且所述凸台延伸穿过所述开口。
CN201811257349.8A 2017-10-27 2018-10-26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 Active CN1097282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795733 2017-10-27
US15/795,733 US10374210B2 (en) 2017-10-27 2017-10-27 Terminal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cel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8238A true CN109728238A (zh) 2019-05-07
CN109728238B CN109728238B (zh) 2023-05-23

Family

ID=66243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7349.8A Active CN109728238B (zh) 2017-10-27 2018-10-26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4210B2 (zh)
CN (1) CN1097282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2237A (zh) * 2020-01-21 2020-05-15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2582A1 (en) * 1999-12-27 2001-08-09 Young-Hoon Kim Prismatic sealed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04084334A1 (en) * 2003-02-24 2004-09-30 Lynntech, Inc. Method for vacuum bond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components
CN1855599A (zh) * 2005-04-25 2006-11-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罐型锂离子二次电池
US20140087246A1 (en) * 2011-05-25 2014-03-27 Nobuo Yamamoto Battery
KR20150116049A (ko) * 2014-04-03 2015-10-15 주식회사 신화아이티 리튬 이온 폴리머 전지용 전극단자의 표면처리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14700A1 (de) 2010-04-12 2011-10-13 Ke-Tec Gmbh Folienableiter für Flachzellen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KR101450260B1 (ko) 2013-03-19 2014-10-22 한국기초과학지원연구원 폴리페닐렌설파이드와 구리의 접합체 및 이의 접합 방법
KR102555490B1 (ko) * 2015-10-06 2023-07-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2582A1 (en) * 1999-12-27 2001-08-09 Young-Hoon Kim Prismatic sealed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04084334A1 (en) * 2003-02-24 2004-09-30 Lynntech, Inc. Method for vacuum bond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components
CN1855599A (zh) * 2005-04-25 2006-11-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罐型锂离子二次电池
US20140087246A1 (en) * 2011-05-25 2014-03-27 Nobuo Yamamoto Battery
KR20150116049A (ko) * 2014-04-03 2015-10-15 주식회사 신화아이티 리튬 이온 폴리머 전지용 전극단자의 표면처리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2237A (zh) * 2020-01-21 2020-05-15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74210B2 (en) 2019-08-06
US20190131610A1 (en) 2019-05-02
CN109728238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9002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257709B (zh) 可再充电电池和可再充电电池模块
EP3007246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3151306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JP6580715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これを含む自動車
CN104300095B (zh) 袋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KR20150089724A (ko) 배터리 팩
CN110326131B (zh) 具有对称的多重接线片的二次电池
KR20140100032A (ko) 단차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CN105814730B (zh) 挠性电池单元
US20110311863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30115494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20170062781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US925768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KR20200032692A (ko) 기계적으로 고정된 벽-관통 집전체
US8962180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including overlapping first and second gaskets between terminal and cap plate
KR20160060222A (ko) 이차 전지
US9224989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thereof
CN109728238A (zh)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端子组件
CN108391453B (zh) 用于软包电池的穿墙集流体
KR102488138B1 (ko) 각주형 전기화학 셀
KR20150133165A (ko) 단차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US20140220424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6711499A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207719263U (zh) 二次电池顶盖组件、二次电池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