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9291A - 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9291A
CN109709291A CN201811544089.2A CN201811544089A CN109709291A CN 109709291 A CN109709291 A CN 109709291A CN 201811544089 A CN201811544089 A CN 201811544089A CN 109709291 A CN109709291 A CN 109709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te
caulis marsdeniae
marsdeniae tenacissimae
medicinal material
fal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40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9291B (zh
Inventor
张慧
裴志东
翟延君
王添敏
张冬月
康廷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8115440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9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9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9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9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9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所述的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包括供试品的制备、电子舌味道响应值的检测、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的鉴别。该方法是利用电子舌味觉检测系统,通过对通关藤及其伪品的味道响应值的定量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在普适性背景下,建立通关藤真伪品味道的定性识别标准数据库,待鉴别的通关藤药材在已知味道响应值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建立的定性识别标准数据库对未知药材实现精准、快速的真伪鉴别。该方法是对中药经典方法的创新,较传统性状鉴别客观、精准,较显微、理化及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快速、简便、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关藤为萝藦科牛奶菜属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Wight et Arn干燥藤茎,始载于《滇南本草》,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具抗癌散结,止咳平喘,祛痰等功效,现代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目前由通关藤单味药材水提取物制成的消癌平注射液、片剂等系列制剂均已上市,已成为抗肿瘤一线药物在多家三甲医院广泛使用,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肝癌和肺癌,是现今治疗消化道癌的必用药物之一,已证实其临床显效,抗肿瘤临床疗效国内公认。
因其抗肿瘤疗效确切,近几年通关藤药材用量剧增,查阅SFDA 网站,以此单味药材制成的抗肿瘤药物消癌平丸、片、胶囊、颗粒剂、注射剂、糖浆剂、滴丸、软胶囊等各种制剂厂家已达 123 家,其他复方制剂厂家更多,可见其市场用量之大,因此导致其混伪品较多,目前市场常见伪品主要为黑龙骨、南山藤、青蛇藤、夜来香等,为了更好控制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疗效,急需寻找快速鉴别通关藤药材的方法。
有关通关藤真伪鉴别的文献报道多以通过外在性状、显微特征、红外光谱、DNA分子生物学等鉴别方法为主,其中后三者方法操作繁琐,成本高,不能实现药材真伪品的快速鉴别,性状鉴别是通过人的“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鉴别药材的“形、色、气、味”,其是一种传统经典的经验鉴别方法,已形成了中药独特的“辨状论质”理论,即通过药材的性状可以鉴别药材的真伪和质量,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且一直延续传承至今,性状鉴别可以实现药材的快速鉴别,但因其是通过感官主观评价来鉴别药材真伪,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不能定量客观评价,特别是在真伪品的外观特征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对药材真伪鉴定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如何利用现代化化技术和方法,实现对“性状鉴别”这一传统的快速鉴别方法的定量测定,客观真实反映药材真伪,是目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难题。
目前中药行业共识的通关藤“辨状论质”标准,即质量鉴别标准为“以条粗,味苦回甜者为佳”, 考虑到药材的味道是药材内在的化学成分最为直接的外在体现,其化学成分又决定了药材的疗效,且以味道作为主要依据鉴别通关藤药材真伪及质量优劣的标准,已经数千年实践证实其具有科学性,是目前通关藤药材流通领域一直作为划分药材真伪和质量的基本依据,为此本发明采用在食品、酒类、药品矫味剂等相关领域较多的,模拟人类味觉感受机制的电子舌技术,通过其对多批药材通关藤及其伪品味道的定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通关藤及其伪品的味道定性识别数据库,通过此数据库实现对未知样品的真伪检测,以解决目前通过性状鉴别药材真伪方法快速,但不准确,不能客观定量,其他方法(显微特征、光谱、DNA分子生物学)可定量,但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最终目的是依据中药传统的“辨状论质”理论,根据通关藤“味苦回甜者为佳”的传统“辨状论质”标准,提供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测定多批次通关藤药材真伪品的味道(苦味和甜味),在普适性背景下,建立通关藤真伪品味道的定性识别数据库,未知样品在已知味道数据的前提下,通过数据库可以准确、快速实现对未知样品的真伪鉴别。
本发明是基于通关藤中药传统的“辨状论质”标准基础上的创新,将主观的,模糊性感官性状鉴别加以定量化,客观化,精准化,是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创新。
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有关于味道量化值及真伪识别数据库以实现通关藤真伪鉴别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关藤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通关藤及其伪品味道的客观量化技术,实现药材真伪性的快速、精准鉴别,解决通过性状鉴别药材真伪的方法快速,但不能准确客观定量,其他方法可准确客观定量但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建立一种基于味道量化的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在已知样品的味道情况下,可以实现未知样品快速真伪鉴别。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关藤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包括供试品的制备、电子舌味道响应值的检测、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的鉴别。
所述的通关藤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品的制备:取待鉴别的通关藤及其伪品粉碎,过三号筛,精密称取药材粉末约2g,置于100mL 37℃蒸馏水中,在功率250W和频率40kHz条件下超声处理30min,补足失重,滤过,得续滤液,备用。
(2)电子舌味道响应值的检测:取待鉴别的通关藤及其伪品的供试品溶液,利用电子舌味觉检测系统中的苦味和甜味传感器进行检测,测试时间为30s,循环测定4次,取后3次平均数据作为味道测试结果。
(3)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的鉴别:将测得的待鉴别通关藤真伪品的甜味和苦味量化响应值,输入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中,根据样品在识别数据库图谱中所处的区域位置鉴别药材的真伪,从而实现通关藤真伪的快速鉴别。
所述的一种基于味道量化值的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多批次通关藤及其伪品过三号筛的粉末,在功率250W和频率40kHz条件下超声提取30min,制成供试品溶液。利用电子舌味觉检测系统中苦味和甜味传感器检测药材的味道,获得供试品溶液的甜味和苦味的量化响应值。
(2)根据每个通关藤药材及其伪品测定的苦味和甜味的味道响应值,利用判别因子分析(DFA)化学计量学数学识别模型,将药材的味道响应值进行线性变换,两个区域的累积区分贡献率达到100%,通关藤正品及其伪品分别在DFA识别模型两个区域,可以完全分开,从而建立了通关藤真伪快速识别的定性数据库。
所述的电子舌味道响应值的检测,是对通关藤及其伪品的苦味和甜味的检测。
所述的电子舌味觉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苦味和甜味的单独定量检测。
所述的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是基于药材苦味与甜味的判别因子分析(DFA)定性识别模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鉴别方法,是采用电子舌味觉检测系统,是模拟人的嗅觉感官机制,对药材性状中的味道进行了定量测定,具有客观性,精准性,解决了目前中药真伪鉴别常用的传统性状方法,以感官评价为主,主观性强,不准确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鉴别方法,样品制备方法简单,快速,解决目前以化学成分为主的光谱法、色谱法以及DNA分子生物学等鉴别方法操作繁琐,检测成本高,无法实现快速鉴别的问题。
(3)通关藤质量评价标准为“味苦回甜者为佳”,该标准经数千年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是目前中药行业共识的,药材流通领域一直作为划分药材真伪和质量的基本依据,本发明即以经科学验证可有效鉴别药材真伪和质量的苦味和甜味的量化值为指标来建立鉴别方法,与现有的现代理化鉴别技术相比,更能准确反映药材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
(4)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依据中药“辨状论质”理论,根据通关藤中药传统的“辨状论质”标准“味苦回甜者为佳”,发明了基于苦味和甜味客观量化值的通关藤真伪品的鉴别方法,该方法是对中药经典方法的创新,为通关藤质量控制提供了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精准的、快速鉴别方法。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中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中通关藤及其伪品的苦味检测值折线图。其中W1-W24为通关藤;W25、W29、W33为黑龙骨;W26、W30、W34为南山藤;W27、W31、W35为青蛇藤;W28、W32、W36为夜来香。
图2 是本发明中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中通关藤及其伪品的甜味检测值折线图。其中W1-W24为通关藤;W25、W29、W33为黑龙骨;W26、W30、W34为南山藤;W27、W31、W35为青蛇藤;W28、W32、W36为夜来香。
图3 是本发明中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模型。
图4 是本发明中待鉴别样品的苦味检测值折线图(T1-T13为待鉴定样品)。
图5 是本发明中待鉴别样品的甜味检测值折线图(T1-T13为待鉴定样品)。
图6 是本发明中待鉴别样品的真伪鉴定结果(T1-T13为待鉴定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实施例所包含的内容。
实施例。
一、通关藤真伪品识别数据库的建立。
1. 样品与仪器:通关藤收集于全国5个产地,共24批次,包括广西8批、云南7批、贵州5批、广东2批、四川2批;伪品为黑龙骨3批、南山藤3批、青蛇藤3批、夜来香3批,均收集于与安国和亳州药材市场。TS-5000Z电子舌味觉系统(日本INSENT公司,选用苦味传感器C00、甜味传感器GL1);KQ-250D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等。
2. 供试品的制备:将通关藤及其伪品粉碎后,过三号筛,精密称取药材粉末约2g,置于100mL37℃左右蒸馏水中,在功率250W和频率40kHz条件下超声处理30min,补足失重,滤纸过滤,得续滤液,备用。
3. 电子舌味道响应值的检测:分别以清洗液和参比液清洗苦味和甜味传感器,取通关藤及其伪品供试品溶液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30 s,循环测试4次,去掉第一次循环,取后3次平均数据作为味道测试结果。
4. 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的建立:采用SIMCA-P数据分析软件,对检测得到的通关藤及其4种伪品的苦味和甜味传感器响应值进行判别因子分析(DFA)分析,结果显示,样品被分成了两个区域,两个区域的区分贡献率达到100%,说明通关藤及其伪品在苦味和甜味的味道上存在明显的不同,由DFA图中可见通关藤真伪品被明确区分成两大类,通关藤及其伪品可以完全分离成两个区域,表明以电子舌检测的苦味和甜味响应值为基础建立的DFA识别数据库能够将通关藤与黑龙骨、南山藤、青蛇藤、夜来香4种伪品进行区分。该数据库是在多批次,多个产地的通关藤药材及其伪品的样品量基础上建立的,具有普适性,可以作为识别通关藤及其混淆品的定性识别数据库。
二、通关藤真伪品的鉴别。
1. 样品与仪器:未知真伪的通关藤药材共13批次,分别购于安国和亳州药材市场。所用仪器设备同于本发明实施例 1。
2. 供试品的制备与电子舌味道响应值的检测:取未知真伪的通关藤药材共13批次,按本发明实施例 1所述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通过电子舌味觉检测系统测定苦味和甜味的味道量化响应值。
3. 未知真伪的通关藤鉴别:根据电子舌味觉检测系统检测得到的13个批次样品的味道,输入通关藤真伪识别DFA数据库,进行比较,根据未知样品点落在DFA数据库的位置鉴别未知药材的真伪。结果显示,13个批次中有8个批次落在通关藤正品区域内,5个批次落在伪品区域内,且根据伪品所在位置,推测5个批次伪品中1个为黑龙骨、2个为南山藤、1个为青蛇藤、1个为夜来香,从而实现了通关藤真伪品的快速鉴别。

Claims (6)

1.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试品的制备、电子舌味道响应值的检测、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的鉴别。
2.一种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多批次通关藤及其伪品过三号筛的粉末,在功率250W和频率40kHz条件下超声提取30min,制成供试品溶液,利用电子舌味觉检测系统中苦味和甜味传感器检测样品味道,获得供试品溶液的甜味和苦味的量化响应值;
(2)根据每个通关藤药材及其伪品测得的苦味和甜味的味道响应值,利用判别因子分析(DFA)化学计量学数学识别模型,将药材的味道响应值进行线性变换,两个区域的累积区分贡献率达到100%,通关藤正品及其伪品分别在分布在DFA识别模型的两个区域,可以完全分开,从而建立了基于味道的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
3.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品的制备:取待鉴别的通关藤及其伪品药材粉碎,过三号筛,精密称取药材粉末约2g,置于100mL37℃蒸馏水中,在功率250W和频率40kHz条件下超声处理30min,补足失重,滤过,得续滤液,备用;
(2)电子舌味道响应值的检测:取待鉴别的通关藤及其伪品的供试品溶液,利用电子舌味觉检测系统中的苦味和甜味传感器进行检测,测试时间为30s,循环测定4次,取后3次平均数据作为味道测试结果;
(3)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的鉴别:将测得的待鉴别的通关藤真伪品的甜味和苦味量化响应值,输入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中,根据样品在识别数据库图谱中所处的区域位置推测药材的真伪,从而实现通关藤真伪的快速鉴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舌味道响应值的检测是对药材苦味和甜味的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舌味觉检测系统可实现对苦味和甜味进行单独的定量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关藤真伪识别数据库是基于药材苦味与甜味的判别因子分析(DFA)的定性识别模型。
CN201811544089.2A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 Active CN109709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4089.2A CN109709291B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4089.2A CN109709291B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9291A true CN109709291A (zh) 2019-05-03
CN109709291B CN109709291B (zh) 2021-11-02

Family

ID=66255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4089.2A Active CN109709291B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929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4584A (zh) * 2019-11-15 2020-04-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电子舌的味觉测试方法及验证方法
CN112863615A (zh) * 2021-02-25 2021-05-28 华谱科仪(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数据库架构的色谱分析系统
CN113433274A (zh) * 2021-08-11 2021-09-24 张大宁 一种中药饮片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9050B (zh) * 2013-07-15 2015-02-25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口感信息快速评定人参掺假西洋参的方法
CN104655812A (zh) * 2014-12-16 2015-05-27 谢绍鹏 一种三七真伪优劣快速鉴别方法
CN105158424A (zh) * 2014-12-16 2015-12-16 谢绍鹏 一种冬虫夏草真伪优劣快速鉴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9050B (zh) * 2013-07-15 2015-02-25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口感信息快速评定人参掺假西洋参的方法
CN104655812A (zh) * 2014-12-16 2015-05-27 谢绍鹏 一种三七真伪优劣快速鉴别方法
CN105158424A (zh) * 2014-12-16 2015-12-16 谢绍鹏 一种冬虫夏草真伪优劣快速鉴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冬月 等: "《电子鼻技术鉴别通关藤真伪及其道地性》", 《中成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4584A (zh) * 2019-11-15 2020-04-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电子舌的味觉测试方法及验证方法
CN110954584B (zh) * 2019-11-15 2022-03-2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电子舌的味觉测试方法及验证方法
CN112863615A (zh) * 2021-02-25 2021-05-28 华谱科仪(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数据库架构的色谱分析系统
CN113433274A (zh) * 2021-08-11 2021-09-24 张大宁 一种中药饮片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9291B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o et al. Discrimination of herbal medicine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origin with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s
CN101676717B (zh) 一种中药制品的检测方法
CN109709291A (zh) 一种通关藤药材真伪快速鉴别的方法
CN101975845A (zh) 中药品质自动检测系统
Yang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rapid discrimination of bulbus of Fritillaria by using electronic nose and electronic tongue technology
Long et al. Fast identifica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Gastrodia elata using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and chemometric methods
CN103472025B (zh) 紫檀香品质鉴定的方法
Chen et al. Untargeted identification of adulterated Sanqi powder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one-class model
Pan et al. Rapid On-site identification of geographical origin and storage age of tangerine peel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CN111198236A (zh)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色谱鉴别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方法
CN101256177A (zh) 中药数字化色谱指纹谱相似度评价系统
Zhang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olygonatum kingianum with different growth ages based on data fusion strategy
CN103105374A (zh) 一种快速鉴别虫草菌丝体真伪的方法
Gui et al. Authenticity an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Fritillariae cirrhosae: a data fusion method combining electronic nose, electronic tongue, electronic eye an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CN107290304A (zh) 一种对三七及其伪品的快速鉴别方法
Fan et al. Geographical-origin discrimination and volatile oi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with a portable near-infrared spectrometer
Yang et al. Differentiation and quality estimation of Cordyceps with infrared spectroscopy
CN107449849B (zh) 一种中药鉴别方法
Lin et al. A rapid analysis method of safflower (Carthamus tinctorius L.) using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vision and near-infrared
Han et al. A novel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approach for astringency level of herbs based on an electronic tongue
Shirahata et al. Near-infrared metabolic profiling for discrimination of apricot and peach kernels
CN102998279A (zh) 一种快速鉴别灵芝孢子粉真伪的方法
CN106323903A (zh) 一种普洱茶提取物中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检测方法
CN110346323A (zh)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线检测华盖散浓缩液的方法
CN106324127B (zh) 玛咖粉真伪鉴别及玛咖含量测定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