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8267B - 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8267B
CN109708267B CN201910009992.7A CN201910009992A CN109708267B CN 109708267 B CN109708267 B CN 109708267B CN 201910009992 A CN201910009992 A CN 201910009992A CN 109708267 B CN109708267 B CN 1097082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superheat
compressor
unit
current
expans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99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8267A (zh
Inventor
张国华
袁林成
徐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99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82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8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8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8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8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包括:采集机组内压缩机当前吸气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并根据当前吸气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获取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将获取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进行差值运算,获取吸气过热度的差值;根据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根据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切换相应的控制算法,并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机组制冷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人们开始对室内环境越来越重视。新风处理机组作为当下科技住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住宅的能耗及用户体验。电子膨胀阀是新风处理机组中的主要装置之一,对其进行合理控制是保证新风处理机组稳定运行的关键。
通过对现有技术专利分析,目前企业常使用PID算法或模糊算法的单一固定方式对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但由于新风处理机组属于复杂的非线性制冷系统,当一组PID参数固定的控制器应用于其他制冷系统时就会出现性能不稳定情况,而单一的模糊控制算法,也存在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过大或过小问题,且模糊控制本身对稳态误差的处理较差,当稳态误差相对较大时模糊控制也会出现控制精度不够,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无效能耗与用户舒适性的下降。
基于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将自整定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算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整定模糊控制的快速响应特性、强适应性和PID控制的精确性、稳态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与用户舒适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包括:采集机组内压缩机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并根据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获取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将获取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进行差值运算,获取吸气过热度的差值;根据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根据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切换相应的控制算法,并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进一步优选的,包括: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三工作状态;通过第一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算法包括: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将机组内压缩机的工作周期,以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修正输出量;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一控制算法的预设算法规则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进一步优选的,包括: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通过第二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算法包括: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二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其中,控制输入量还包括比例因子、积分因子、微分因子;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二控制算法调整机组内电子膨胀阀工作周期;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系统,包括:吸气过热度采集模块,采集机组内压缩机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并根据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获取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差值计算模块,与所述吸气过热度采集模块通信连接,将获取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进行差值运算,获取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与所述吸气过热度比较模块通信连接,根据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压缩机运行控制模块,与所述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根据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切换相应的控制算法,并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进一步优选的,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具体包括: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三工作状态;通过第一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算法包括: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将机组内压缩机的工作周期,以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修正输出量;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一控制算法的预设算法规则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进一步优选的,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具体包括: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通过第二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算法包括: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二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其中,控制输入量还包括比例因子、积分因子、微分因子;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二控制算法调整机组内电子膨胀阀工作周期;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提供技术方案对单一模糊控制进行了改进使其具有自适应性,新风机组的控制系统在阈值区外的不同状态下可实时改变控制参数推动系统进入阈值区内进行缓慢调节;针对阈值区内的精确调节,针对不同新风系统,PID控制参数可通过在线设定进行调整,保证了系统控制的精确性。
本发明相比于单一纯模糊控制或PID控制的各自缺点,将自整定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算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整定模糊控制的快速响应特性、强适应性和PID控制的精确性、稳态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与用户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控制算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控制算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指示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0采集机组内压缩机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并根据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获取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
步骤S200将获取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进行差值运算,获取吸气过热度的差值;
步骤S300根据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
步骤S400根据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切换相应的控制算法,并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机组设定目标吸气过热度Tsh_Target,波动控制设定阈值Tk;并根据压缩机吸气温度和系统低压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计算出当前吸气过热度Tsh_State;计算当前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差值E_Tsh;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EC_Tsh;
根据差值比对的结果,则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包括:Tsh_State≥Tsh_Target+Tk时为区间一,Tsh_Target+Tk>Tsh_State>Tsh_Target-Tk时为区间二,Tsh_Target-Tk≥Tsh_State时为区间三;当系统当前状态位于区间一时,判定此时蒸发器中冷媒较多,需要迅速关小电子膨胀阀开度,减小系统循环冷媒流量;当系统当前状态位于区间三时,判定此时蒸发器中冷媒较少,需要迅速增大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大系统循环冷媒流量;当系统当前状态位于区间二时,则说明当前系统循环冷媒流量接近目标流量,需要进一步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精确可靠的控制;根据上述各区间特性的划分,针对不同区间使用差异算法。其中区间一和三采用自整定模糊控制算法,区间二使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本申请针对各参数的获取包括以下:
步骤一,对电子膨胀阀执行初始化操作;
初始化步骤包括上电复位与开机运行时的给定一个初始开度。上电复位是为了保证电子膨胀阀回到零点,消除电子膨胀阀因失步产生的位置误差。初始化步骤中还包括新风处理机组在上电开机后,根据系统状态给定电子膨胀一个初始开度,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步骤二,获取系统目标吸气过热度Tsh_Target、阈值Tk、PID参数值。
目标吸气过热度根据不同的新风处理机系统可进行在线设定,以保证不同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达到最优状态;波动控制阈值Tk用于电子膨胀阀下一个状态使用自整定模糊控制或增量式PID控制的依据,此阈值Tk可根据系统实际性能进行设定;PID参数则用于阈值区内系统进行PID精确调节控制时的参数;
步骤三,计算系统当前吸气过热度Tsh_State。
当前吸气过热度Tsh_State的值为机组吸气温度与系统低压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
步骤四,计算E_Tsh和EC_Tsh。
E_Tsh为当前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差值,用于自整定模糊控制器的一个输入量或PID控制器比例乘积项;EC_Tsh为每单位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用于自整定模糊控制器的另一个输入量或PID控制器积分乘积项。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计算得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差值E_Tsh和系统波动控制阈值Tk做比较,过热度差值绝对值|E_Tsh|大于系统波动控制阈值Tk时进入自整定模糊控制流程。反之,则进入PID控制流程。
本发明的提供技术方案对单一模糊控制进行了改进使其具有自适应性,系统在阈值区外的不同状态下可实时改变控制参数推动系统进入阈值区内进行缓慢调节;针对阈值区内的精确调节,针对不同新风系统,PID控制参数可通过在线设定进行调整,保证了系统控制的精确性。
优选的,包括:步骤S100采集机组内压缩机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并根据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获取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步骤S200将获取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进行差值运算,获取吸气过热度的差值;步骤S300根据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步骤S310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三工作状态;步骤S410通过第一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算法包括: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将机组内压缩机的工作周期,以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修正输出量;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一控制算法的预设算法规则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具体的,参考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E_Tsh|大于系统波动控制阈值Tk,则系统工作在第一工作区间,或者第三工作区间;Tsh_State≥Tsh_Target+Tk时为区间一,Tsh_Target-Tk≥Tsh_State;因此,通过第一控制算法进行对系统的控制;第一控制算法即为自整定模糊控制算法;自整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为上一实施例步骤四中计算得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差值E_Tsh和每单位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EC_Tsh,输出量为电子膨胀阀控制周期U_T和每周期动作步数U_Step。并定义两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模糊语言都为:NB(负大)、NM(负中)、ZO(零)、PM(正中)、PB(正大)。
模糊控制具体流程如下:
定义系统吸气过热度误差E_Tsh变化范围为[-4℃,4℃],当吸气过热度E_Tsh>6℃时,说明当前吸气过热度Tsh_State远大于目标设定吸气过热度,则此时应该增大电子膨胀阀步数U_Step,并且控制周期应该U_T缩短,从而使吸气过热度迅速降低至目标值;当吸气过热度E_Tsh<-6℃时,说明当前吸气过热度Tsh_State远小于目标设定吸气过热度,则此时应该减小电子膨胀阀步数U_Step,并且控制周期应该U_T缩短,从而使吸气过热度迅速升至目标值。对系统吸气过热度误差E_Tsh的模糊语言作如下具体定义。
NB:E_Tsh<-4℃;
NM:-4℃<E_Tsh<-2℃;
ZO:-2℃<E_Tsh<2℃;
PM:2℃<E_Tsh<4℃;
PB:4℃<E_Tsh;
其中在ZO子集内,模糊控制死区为[-Tk,Tk],TK设定为1℃,此区间使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对吸气过热度实现精确控制。
定义系统单位时间吸气过热度误差变化率范围为[-0.08℃/s,0.08℃/s],当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EC_Tsh>0.08℃/s时,说明当前吸气过热度值大于目标吸气过热度值且处于增大趋势中,则此时应该增大电子膨胀阀步数U_Step,并且控制周期应该U_T缩短;当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EC_Tsh<-0.08℃/s时,说明当前吸气过热度值小于目标吸气过热度值且处于减小趋势中,则此时应该减小电子膨胀阀步数U_Step,并且控制周期应该U_T缩短。对系统吸气过热度误差EC_Tsh的模糊语言作如下具体定义。
NB:E_Tsh<-0.08℃;
NM:-0.08℃<E_Tsh<-0.05℃;
ZO:-0.05℃<E_Tsh<0.05℃;
PM:0.05℃<E_Tsh<0.08℃;
PB:0.08℃<E_Tsh;
设定电子膨胀阀的实际控制周期U_T的范围为[20s,60s]。对电子膨胀阀控制周期U_T的模糊语言作如下具体定义。
NB:20s;
NM:30s;
ZO:40s;
PM:50s;
PB:60s;
设定电子膨胀阀每周期动作步数U_Step的范围为[-20,20]对电子膨胀阀控制周期U_Step的模糊语言作如下具体定义。
NB:-20;
NM:-10;
ZO:0;
PM:10;
PB:20;
定义模糊控制规则,对于不同的E_Tsh和EC_Tsh,本模糊控制器对输出量U_T和U_Step的整定应遵循如下准则:
|E_Tsh|值很大时,U_T值应取小,U_Step值应取大,以使系统快速响应;
|E_Tsh|值很小时,U_T值应取大,U_Step值应取小,以避免系统在阈值区边界震荡,提高系统稳定性;
|E_Tsh|值适中时,U_T值,U_Step值都应适中,以满足系统较小波动,提高系统安全性;
根据上述准则及新风处理机组的系统特性得到U_T、U_Step的模糊规则表1。
表1模糊规格表
Figure GDA0002906777280000101
将上述步骤上述一实施例中步骤一至四的模糊语言集的定义代入上述规则表中,根据公式T=Set_T+U_T和Step=Step_State+U_Step计算得出最终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周期和动作步数,其中Set_T为系统默认周期,Step_State为当前电子膨胀阀开度。最终生成离线模糊查询表用于微处理器编程查询使用,实现简单方便。
优选的,包括:步骤S100采集机组内压缩机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并根据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获取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步骤S200将获取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进行差值运算,获取吸气过热度的差值;步骤S300根据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步骤S320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步骤S420通过第二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算法包括: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二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其中,控制输入量还包括比例因子、积分因子、微分因子;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二控制算法调整机组内电子膨胀阀工作周期;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具体的,参考图2,图5所示。本申请的第二控制算法为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是数字PID控制算法的一种基本形式,是通过对控制量的增量(本次控制量和上次控制量的差值)进行PID控制的一种控制算法。本发明增量式PID控制是将当前周期的控制量和上一周期的控制量做差运算,以差值为新的控制量,将原先的积分环节的累积作用进行了替换,避免积分环节占用大量计算性能和存储空间,实现流程如下:
获取系统目标吸气过热度Tsh_Target、阈值Tk、PID参数值。
目标吸气过热度根据不同的新风处理机系统可进行在线设定,以保证不同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达到最优状态;波动控制阈值Tk用于电子膨胀阀下一个状态使用增量式PID控制的依据,此阈值Tk可根据系统实际性能进行设定;PID参数则用于阈值区内系统进行PID精确调节控制时的参数;
计算系统当前吸气过热度Tsh_State;当前吸气过热度Tsh_State的值为机组吸气温度与系统低压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
计算E_Tsh和EC_Tsh;E_Tsh为当前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差值,用于PID控制器比例乘积项;EC_Tsh为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PID控制器积分乘积项。
本发明相比于单一纯模糊控制或PID控制的各自缺点,将自整定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算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整定模糊控制的快速响应特性、强适应性和PID控制的精确性、稳态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与用户舒适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参考图3所示;包括:吸气过热度采集模块100,采集机组内压缩机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并根据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获取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差值计算模块200,与所述吸气过热度采集模块通信连接,将获取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进行差值运算,获取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300,与所述吸气过热度比较模块通信连接,根据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压缩机运行控制模块400,与所述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根据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切换相应的控制算法,并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优选的,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具体包括: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三工作状态;通过第一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算法包括: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将机组内压缩机的工作周期,以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修正输出量;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一控制算法的预设算法规则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优选的,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具体包括: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通过第二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算法包括: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将机组内压缩机的工作周期,以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修正输出量;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一控制算法的预设算法规则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本申请的系统的装置权利要求与方法权要要求一一对应,因此,实施例也是一一对应,可以将上述方法实施例应用在系统装置的实施例中,因此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参考图1-图5所示。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机组内压缩机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并根据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获取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
将获取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进行差值运算,获取吸气过热度的差值;
根据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
根据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切换相应的控制算法,并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其中,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三工作状态;
通过第一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算法包括:
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
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将机组内压缩机的工作周期,以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修正输出量;
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一控制算法的预设算法规则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
通过第二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算法包括:
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
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二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
其中,控制输入量还包括比例因子、积分因子、微分因子;
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二控制算法调整机组内电子膨胀阀工作周期;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4.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气过热度采集模块,采集机组内压缩机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并根据当前吸气过热度信息以及第一压力对应的饱和吸气过热度信息获取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
吸气过热度差值计算模块,与所述吸气过热度采集模块通信连接,将获取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进行差值运算,获取吸气过热度的差值;
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与所述吸气过热度比较模块通信连接,根据吸气过热度的差值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
压缩机运行控制模块,与所述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通信连接,根据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切换相应的控制算法,并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其中,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三工作状态;
通过第一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算法包括:
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
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将机组内压缩机的工作周期,以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修正输出量;
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一控制算法的预设算法规则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气过热度状态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当吸气过热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吸气过热度阈值时,判断机组内压缩机当前的运行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
通过第二控制算法调控压缩机内蒸发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合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算法包括:
根据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计算每周期时间当前吸气过热度与预设目标吸气过热度的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
将采集的机组内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以及吸气过热度差值变化率设置为所述第二控制算法的控制输入量;
其中,控制输入量还包括比例因子、积分因子、微分因子;
进一步根据设定的第二控制算法调整机组内电子膨胀阀工作周期;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合度。
CN201910009992.7A 2019-01-06 2019-01-06 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7082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9992.7A CN109708267B (zh) 2019-01-06 2019-01-06 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9992.7A CN109708267B (zh) 2019-01-06 2019-01-06 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8267A CN109708267A (zh) 2019-05-03
CN109708267B true CN109708267B (zh) 2021-04-27

Family

ID=66260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9992.7A Active CN109708267B (zh) 2019-01-06 2019-01-06 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82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518B (zh) * 2019-07-12 2020-06-2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内机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360728B (zh) * 2019-08-05 2020-1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调节方法、介质、装置、设备及空调
CN111059810A (zh) * 2020-01-14 2020-04-24 上海海洋大学 超低温制冷系统及电子膨胀阀监测和控制软件
CN112361670A (zh) * 2020-10-15 2021-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819690A (zh) * 2021-08-10 2021-12-21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49611A (ja) * 2010-01-21 2011-08-04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5157292B (zh) * 2015-07-06 2017-08-29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螺杆机组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972896B (zh) * 2016-05-24 2018-05-08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766335B (zh) * 2017-01-10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8267A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8267B (zh) 一种新风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375175B (zh)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154635B (zh) 基于模糊pid与预测控制算法的变风量室温控制方法
CN110285618B (zh) 一种热泵的变频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
CN109612047B (zh)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控制方法
CN109708278B (zh) 一种压缩机差异运行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972896A (zh) 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966714B (zh) 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2050446B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3007829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1706968B (zh) 空调除湿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器
CN110567092A (zh) 一种应用于空气处理机组的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567093A (zh) 一种应用于空气处理机组的过冷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2050438B (zh) 制冷工况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050440A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2050396B (zh) 制冷工况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050443B (zh) 新风空调的净化控制方法
CN112050393B (zh) 制冷工况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050389B (zh) 制冷工况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050447B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2050392A (zh) 制冷工况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050439A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212081426U (zh) 一种精确控制送风温度的空调
CN117366800B (zh)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系统
CN116839185B (zh) 一种空调温度调控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