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7892A - 电子膨胀阀及其线圈 - Google Patents
电子膨胀阀及其线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07892A CN109707892A CN201711008945.8A CN201711008945A CN109707892A CN 109707892 A CN109707892 A CN 109707892A CN 201711008945 A CN201711008945 A CN 201711008945A CN 109707892 A CN109707892 A CN 1097078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ring
- main body
- shaped step
- sealing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线圈,该线圈包括线圈主体和包封层,包封层包括包覆在线圈主体周壁的筒部和包覆在线圈主体两端的上端部、下端部;筒部、上端部和下端部一体成型;还包括封堵线圈主体上端开口的密封帽;下端部的内周壁具有阶梯面朝下的用于容置密封圈的环形台阶,环形台阶的周壁下端沿径向伸出形成阻挡部,以防止密封圈脱落;阻挡部一体形成于下端部。该线圈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可避免使用环境中潮气、水分的侵入,提高了阀产品的电气绝缘性能;同时,因容纳密封圈及防止密封圈脱落的结构与线圈主体外的包封层为一体结构,避免了额外零部件的增加,减少加工、组装工序,规避因额外工序带来的失效风险,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调节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线圈。
背景技术
电子膨胀阀主要由线圈和阀体两部分组成,通过在线圈上施加脉冲驱动信号,在线圈导磁体的爪极上产生有规律的磁场,带动阀体内部转子转动,从而调节阀体阀口处流量的大小。
其中,线圈内孔中存在数量较多的爪极,包封后与树脂存在较多的接触面,形成通道间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潮气、水分容易通过这些通道间隙侵入线圈内部而导致电气绝缘性能下降,特别是在海边、船运等极端环境中,更容易导致产品失效。
因此,如何提升线圈的电气绝缘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的线圈,包括线圈主体和包封层,所述线圈主体具有插装所述电子膨胀阀的阀体的通孔,所述包封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线圈主体周壁的筒部和包覆在所述线圈主体两端的上端部、下端部;所述筒部、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一体成型;所述线圈还包括封堵所述线圈主体上端开口的密封帽;所述下端部的内周壁具有阶梯面朝下的用于容置密封圈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的周壁下端沿径向伸出形成阻挡部,以防止所述密封圈脱落;所述阻挡部一体形成于所述下端部。
本发明提供的线圈,设有封堵线圈主体上端开口的密封帽;在包封层的下端部的内壁设有用于容置的密封圈的环形台阶,在环形台阶的周壁下端沿径向伸出形成有阻挡部,以阻挡密封圈,防止密封圈脱落,其中,包封层为一体结构,阻挡部一体形成于下端部;线圈与电子膨胀阀的阀体装配后,依靠阀体外周壁与环形台阶的周壁挤压密封圈形成线圈的底部密封结构,其中,密封圈被阻挡部而不会脱落,线圈上部依靠密封帽形成密封,这样设置使得线圈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可避免使用环境中潮气、水分的侵入,提高了阀产品的电气绝缘性能;另外,因容纳密封圈及防止密封圈脱落的结构与线圈主体外的包封层为一体结构,避免了额外零部件的增加,减少加工、组装工序,规避因额外工序带来的失效风险,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线圈和阀体,所述线圈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线圈。
因上述线圈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线圈的电子膨胀阀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重复论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电子膨胀阀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线圈与脱模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B部位的局部放图;
图5为图1所示线圈的轴侧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线圈10,线圈主体11,包封层12,筒壁部121,上端部122,下端部123,环形台阶1231,阻挡部1232,泄力槽1233,环形凸条1234,缺口1235,密封帽124,密封圈13;
阀体20;芯棒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电子膨胀阀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的线圈10,包括线圈主体11和一体成型的包封层12,其中,线圈主体11具有插装电子膨胀阀的阀体20的通孔,包封层12包括包覆在线圈主体11周壁的筒部121及包覆在线圈主体11两端的上端部122、下端部123。
应当理解,因线圈主体11具有通孔,所以包覆其两端的上端部122和下端部123整体上也呈圆环状,具有与线圈主体11的通孔位置对应的通孔,以免线圈主体11无法与阀体20装配。
该线圈10还包括封堵线圈主体11上端开口(也即通孔上端)的密封帽124,下端部123的内周壁具有阶梯面朝下的用于容置密封圈13的环形台阶123,该环形台阶1231的周壁下端沿径向伸出形成阻挡部1232,以防止密封圈13脱落;其中,阻挡部1232一体形成于下端部123。
如上,该实施例提供的线圈10,设有封堵线圈主体11上端开口的密封帽124;在包封层12的下端部123的内壁设有用于容置的密封圈13的环形台阶1231,在环形台阶1231的周壁下端沿径向伸出形成有阻挡部1232,以阻挡密封圈13,防止密封圈13脱落,其中,包封层12为一体结构,阻挡部1232一体形成于下端部123;线圈10与电子膨胀阀的阀体20装配后,依靠阀体20外周壁与环形台阶1231的周壁挤压密封圈13形成线圈10的底部密封结构,其中,密封圈13被阻挡部而不会脱落,线圈10上部依靠密封帽124形成密封,这样设置使得线圈10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可避免使用环境中潮气、水分的侵入,提高了阀产品的电气绝缘性能;另外,因容纳密封圈13及防止密封圈13脱落的结构与线圈主体11外的包封层12为一体结构,避免了额外零部件的增加,减少了加工、组装工序,规避因额外工序带来的失效风险,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通常,线圈主体10设置好后,在其外侧一体注塑形成包封层12,该方案中,环形台阶1231和阻挡部1232为包封层12的下端部123的结构;具体的方案中,环形台阶1231和阻挡部1232也可通过注塑成型,也就是说,在注塑形成包封层12的同时,也注塑形成环形台阶1231和阻挡部1232。
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图3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线圈与脱模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B部位的局部放图。
如图3所示,在注塑中,需要在线圈10的中部通孔插入芯棒30,可以理解,为了同时注塑形成环形台阶1231和阻挡部1232,在芯棒30的下端沿径向形成有径向凸部,该径向凸部的形状和结构应当与环形台阶1231和阻挡部1232相匹配。
参考图3和图4,如此,注塑完成后,需要在脱模时将芯棒30抽出,因阻挡部1232的结构设置,芯棒30在脱出时受到限制,为解决此问题,在下端部123的底面还设有泄力槽1233,泄力槽1233位于环形台阶1231的外周,这样,在泄力槽1233与环形台阶1231之间就形成环形凸条1234,可一并参考图5理解。
结合图3和图4,如上设置后,可以理解,阻挡部1232为环形凸条1234的一部分,这样,在注塑完成,脱模时,因泄力槽1233的设置,使得环形凸条1234在径向有摆动空间,从而在外力作用下,使得环形凸条1234向泄力槽1233的方向,也就是径向向外摆动,进而便于芯棒30脱出,芯棒30脱出后,环形凸条1234复位,不会对阻挡部1232的位置造成影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脱模时,外力很大,能够使得环形凸条1234在径向上形成摆动,但是脱模后,在线圈10与阀体20正常装配并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存在能够使得环形凸条1234摆动的外力,从而能够确保阻挡部1232挡住密封圈13。
进一步的方案中,环形凸条1234的周部还设有一个以上的缺口1235,这样,通过缺口1235将环形凸条1234分割为至少两部分,有利于脱模时,环形凸条1234的摆动,更利于芯棒30的脱出。
图示方案中,在环形凸条1234的周部设有两个缺口1235,且两个缺口1235沿环形凸条1234的周向均匀分布;可以理解,实际设置时,缺口1235的数目不限于图示,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设置多个缺口1235时,缺口1235可以沿环形凸条1234的周部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
除了设置泄力槽1233,以便于注塑形成环形台阶1231和阻挡部1232时芯棒30的抽出外,在环形台阶1231和阻挡部1232通过注塑成型时,也可不设置泄力槽1233,通过芯棒30的径向凸部先行回缩的方式,将芯棒30抽出。
环形台阶1231和阻挡部1232除了通过上述与包封层12一体注塑形成的方式外,也可以为其他形成方式,如先正常注塑形成包封层12后,再在包封层12的下端部123通过车削等加工方式加工出环形台阶1231和阻挡部1232。
具体的方案中,阻挡部1232的内径d1、环形台阶1231的周壁内径d2和密封圈13的外径d3之间应满足如下关系:d3≥d2>d1。
需要说明的是,阻挡部1232的设置,只要能够挡住密封圈13,防止其脱落即可,在前述注塑形成阻挡部1232的方案中,阻挡部1232的径向尺寸可以在满足挡住密封圈13的基础上,偏小设置,以便于注塑后芯棒30的脱模。
具体的,密封圈13可选用O型圈,简便可靠。
具体的方案中,密封帽124与包封层12也一体注塑成型,使包封层12一体设有线圈10的上部密封结构和下部密封结构,可避免额外单独加工密封帽124,及因此造成的额外装配工序,进一步简化零部件数目及加工、装配工序。
除了上述线圈10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该电子膨胀阀包括线圈10和阀体20,其中,阀体20的上部插装于线圈10的通孔,阀体20与线圈10装配后,阀体20外周壁与线圈10的环形台阶1231的周壁形成的径向间隙能够挤压密封圈13,以实现线圈10的底部密封。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线圈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电子膨胀阀的线圈,包括线圈主体(11)和包封层(12),所述线圈主体(11)具有插装所述电子膨胀阀的阀体(20)的通孔,所述包封层(12)包括包覆在所述线圈主体(11)周壁的筒部(121)和包覆在所述线圈主体(11)两端的上端部(122)、下端部(123);所述筒部(121)、所述上端部(122)和所述下端部(123)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还包括封堵所述线圈主体(11)上端开口的密封帽(124);所述下端部(123)的内周壁具有阶梯面朝下的用于容置密封圈(13)的环形台阶(1231),所述环形台阶(1231)的周壁下端沿径向伸出形成阻挡部(1232),以防止所述密封圈(13)脱落;所述阻挡部(1232)一体形成于所述下端部(1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台阶(1231)和所述阻挡部(1232)通过注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部(123)的底面具有呈环形的泄力槽(1233),所述泄力槽(1233)位于所述环形台阶(1231)的外周,所述泄力槽(1233)与所述环形台阶(1231)之间形成环形凸条(12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条(1234)的周部具有一个以上的缺口(12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台阶(1231)和所述阻挡部(1232)通过车削加工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1232)的内径d1、所述环形台阶(1231)的周壁内径d2和所述密封圈(13)的外径d3之间的关系为:d3≥d2>d1。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帽(124)与所述筒部(121)、所述上端部(122)和所述下端部(123)一体成型。
8.电子膨胀阀,包括线圈(10)和阀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0)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线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08945.8A CN109707892A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电子膨胀阀及其线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08945.8A CN109707892A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电子膨胀阀及其线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07892A true CN109707892A (zh) | 2019-05-03 |
Family
ID=66253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08945.8A Pending CN109707892A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电子膨胀阀及其线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0789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85048A1 (zh) * | 2020-03-16 | 2021-09-23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阀及其装配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75565A1 (en) * | 2005-02-08 | 2006-08-10 | Roy Nungesser | Electric motor driven valve assembly having stator sealing |
CN201462071U (zh) * | 2009-05-05 | 2010-05-12 |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发动机制动系统的两位三通电磁阀 |
DE202012009367U1 (de) * | 2012-09-28 | 2012-10-24 | Bürkert Werke GmbH | Magnetkern eines Magnetventils sowie Magnetventil |
CN103016783A (zh) * | 2012-12-08 | 2013-04-03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 一种双线圈驱动气锁式双稳态电磁副阀 |
CN203847805U (zh) * | 2014-01-22 | 2014-09-24 | 周炳琛 | 一种防水防油电磁阀 |
CN204573271U (zh) * | 2015-03-03 | 2015-08-19 | 奉化市星宇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电磁阀线圈 |
CN204878971U (zh) * | 2015-08-10 | 2015-12-16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电磁阀 |
JP5982168B2 (ja) * | 2012-04-24 | 2016-08-31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電動弁 |
JP2016220403A (ja) * | 2015-05-20 | 2016-12-22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ステータ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弁 |
CN205991222U (zh) * | 2016-08-31 | 2017-03-01 | 浙江新三荣制冷有限公司 | 一种阀用线圈 |
CN206112276U (zh) * | 2016-10-27 | 2017-04-19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顶盖外板线束过孔密封结构 |
-
2017
- 2017-10-25 CN CN201711008945.8A patent/CN10970789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75565A1 (en) * | 2005-02-08 | 2006-08-10 | Roy Nungesser | Electric motor driven valve assembly having stator sealing |
CN201462071U (zh) * | 2009-05-05 | 2010-05-12 |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发动机制动系统的两位三通电磁阀 |
JP5982168B2 (ja) * | 2012-04-24 | 2016-08-31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電動弁 |
DE202012009367U1 (de) * | 2012-09-28 | 2012-10-24 | Bürkert Werke GmbH | Magnetkern eines Magnetventils sowie Magnetventil |
CN103016783A (zh) * | 2012-12-08 | 2013-04-03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 一种双线圈驱动气锁式双稳态电磁副阀 |
CN203847805U (zh) * | 2014-01-22 | 2014-09-24 | 周炳琛 | 一种防水防油电磁阀 |
CN204573271U (zh) * | 2015-03-03 | 2015-08-19 | 奉化市星宇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电磁阀线圈 |
JP2016220403A (ja) * | 2015-05-20 | 2016-12-22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ステータ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弁 |
CN204878971U (zh) * | 2015-08-10 | 2015-12-16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电磁阀 |
CN205991222U (zh) * | 2016-08-31 | 2017-03-01 | 浙江新三荣制冷有限公司 | 一种阀用线圈 |
CN206112276U (zh) * | 2016-10-27 | 2017-04-19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顶盖外板线束过孔密封结构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85048A1 (zh) * | 2020-03-16 | 2021-09-23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阀及其装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83594U (zh) | 一种电机端盖及其应用的塑封电机 | |
CN104518622B (zh) | 定子、电动机以及制造电动机的定子的方法 | |
JP5942585B2 (ja) | 電動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6464058B (zh) |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和电动机用线轴 | |
WO2017107315A1 (zh) |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塑封定子及其应用的外转子电机 | |
US6118361A (en) | Molded coil a method and a mol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
CN109565206B (zh) | 旋转电机 | |
CN106545658A (zh) | 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磁性液体齿槽注入法 | |
KR102297684B1 (ko) | 로터 조립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로터 조립체를 구비하는 모터 | |
CN109707892A (zh) | 电子膨胀阀及其线圈 | |
US11349368B2 (en) | Electric motor for use in pressurized fluid environment | |
JP7346038B2 (ja) | 電気モータのためのクロージャーシステム及び対応する密閉方法 | |
CN206412859U (zh) | 潜水式的空心电机 | |
KR20190002118U (ko) | 에어쿠션 파우더 케이스 | |
CN203774920U (zh) | 电机定子结构以及电机 | |
CN105356638A (zh) | 绕组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定子组件和电机 | |
JP2012186956A (ja)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送風ファン | |
CN109301978A (zh) | 马达以及泵装置 | |
CN205877002U (zh) | 一种迷宫式磁流体密封装置 | |
KR102227294B1 (ko) | 모터 | |
JPWO2018142463A1 (ja)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 |
CN208226833U (zh) | 定子组件及采用其的步进电机 | |
CN210120277U (zh) | 接线盒、连接器以及连接器壳体 | |
CN105448469A (zh) | 环氧灌封的电感及其制作方法 | |
KR101804365B1 (ko) | 전동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