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4678B - 超高性能混凝土、镂空构件及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高性能混凝土、镂空构件及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4678B
CN109704678B CN201910064530.5A CN201910064530A CN109704678B CN 109704678 B CN109704678 B CN 109704678B CN 201910064530 A CN201910064530 A CN 201910064530A CN 109704678 B CN109704678 B CN 109704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percent
hollow component
hollow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45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4678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Ruizhu Zhug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645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4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4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4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4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4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镂空构件及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如下各组分:水泥30%~45%;硅灰5%~15%;粗砂12%~30%;中砂10%~20%;细砂5%~15%,所述细砂的粒径小于所述中砂的粒径,所述中砂的粒径小于所述粗砂的粒径,且所述粗砂、所述中砂和所述细砂为非连续级配;钢纤维2%~8%;水6%~15%;以及外加剂0.2%~1%。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水泥、硅灰、粗砂、中砂、细砂、钢纤维、水和外加剂的相配合形成一种结构致密、耐候性强、力学性能极高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可达150MPa以上,抗折强度可达25MPa以上,从而使得所制备的镂空构件的镂空率达到85%也能保证较高的力学性能,适应各种造型的镂空构件。

Description

超高性能混凝土、镂空构件及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镂空构件及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些建筑外立面需要使用镂空构件进行装饰,所使用的镂空构件镂空率要求较高,以达到更好的美观效果,以至于难以使用普通超高性能混凝土或玻璃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生产制造,否则会导致镂空构件的力学性能不佳。此外,还可以使用金属材料制作镂空构件,从力学角度来说,金属材料是较为理想的镂空构件生产材料,但是金属材料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容易受到腐蚀。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旨在使得应用该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成的镂空构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如下各组分:
水泥30%~45%;
硅灰5%~15%;
粗砂12%~30%;
中砂10%~20%;
细砂5%~15%,所述细砂的粒径小于所述中砂的粒径,所述中砂的粒径小于所述粗砂的粒径,且所述粗砂、所述中砂和所述细砂为非连续级配;
钢纤维2%~8%;
水6%~15%;以及
外加剂0.2%~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粗砂的目数为26目~40目,所述中砂的目数为70目~120目,所述细砂的目数为325目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粗砂的掺量不大于所述中砂的掺量的两倍,且所述粗砂的掺量不大于所述细砂的掺量的三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泥为强度等级不低于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和/或,所述硅灰为硅含量90%以上,且火山灰活性指数大于105%的硅灰;
和/或,所述钢纤维的直径为0.12mm~0.2mm,长度为8mm~13mm;
和/或,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消泡剂、增稠剂、触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按重量份计,所述水的掺量与所述水泥和所述硅灰的掺量之和的比值为0.17~0.25。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镂空构件,所述镂空构件包括镂空构件主体,所述镂空构件主体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镂空构件还包括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盖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覆盖层主要由如下各组分制备而成:
偏高岭土30%~50%;
超细粉10%~20%;
气相二氧化硅0.1%~1%;
无机颜料1%~10%;
水玻璃10%~20%;
碳酸钠5%~10%;以及
水20%~4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偏高岭土的活性指数大于110%,白度80°以上,活性硅铝酸盐含量大于90%,粒径1~3μm;
和/或,所述超细粉为碳酸钙粉末,所述碳酸钙粉末的目数为3000目以上;
和/或,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7nm~40nm,比表面积为70m2/g~400m2/g;
和/或,所述无机颜料为氧化铁颜料;
和/或,所述水玻璃为模数2.5~3.1的液态水玻璃。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镂空构件包括镂空构件主体,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30%~45%水泥、5%~15%硅灰、12%~30%粗砂、10%~20%中砂、5%~15%细砂、2%~8%钢纤维、6%~15%水和0.2%~1%外加剂混合得第一混合基料;其中,所述细砂的粒径小于所述中砂的粒径,所述中砂的粒径小于所述粗砂的粒径,且所述粗砂、所述中砂和所述细砂为非连续级配;
将所述第一混合基料倒入模具中成型,然后进行覆膜、洒水和加热养护,所述加热养护结束后脱膜得镂空构件主体;
对所述镂空构件主体的边角进行打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镂空构件还包括覆盖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的覆盖层,该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30%~50%偏高岭土、10%~20%超细粉、0.1%~1%气相二氧化硅、1%~10%无机颜料、10%~20%水玻璃、5%~10%碳酸钠和20%~40%水混合得第二混合基料;
将所述第二混合基料涂覆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的外表面以形成所述覆盖层。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水泥、硅灰、粗砂、中砂、细砂、钢纤维、水和外加剂的相配合形成一种结构致密、耐候性强、力学性能极高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其抗压强度甚至可达150MPa以上,抗折强度25MPa以上,从而使得所制备的镂空构件的镂空率达到85%也依然保证较高的力学性能,适应各种造型的镂空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镂空构件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断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镂空构件 120 覆盖层
110 镂空构件主体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如下各组分:
水泥30%~45%;
硅灰5%~15%;
粗砂12%~30%;
中砂10%~20%;
细砂5%~15%,所述细砂的粒径小于所述中砂的粒径,所述中砂的粒径小于所述粗砂的粒径,且所述粗砂、所述中砂和所述细砂为非连续级配;
钢纤维2%~8%;
水6%~15%;以及
外加剂0.2%~1%。
为了保证各种组分的相互匹配以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最佳,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30%~45%,例如30%、35%、40%或45%;硅灰5%~15%,例如5%、10%或15%;粗砂12%~30%,例如12%、15%、20%、26%或30%;中砂10%~20%,例如10%、15%或20%;细砂5%~15%,例如5%、10%或15%;钢纤维2%~8%,例如2%、4%或8%;水6%~15%,例如6%、10%或15%;外加剂0.2%~1%,例如0.2%、0.5%、1%。
粗砂、中砂和细砂形成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架,粗砂、中砂和细砂为三种不同粒径的非连续级配砂,三种砂之间能形成堆积空隙,在水泥和硅灰的配合下,堆积空隙易于被填充,以达到致密的效果,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堆积密度可达1900kg/m3,远大于单一粒级的堆积密度(通常为1200kg/m3~1400kg/m3)。正是因为本申请中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此的堆积密度,从而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能,在将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成镂空构件时,能保证镂空构件在具有较高镂空率的前提下,保证镂空构件的力学性能。
可选地,所述粗砂的目数为26目~40目,所述中砂的目数为70目~120目,所述细砂的目数为325目以上。通过对粗砂、中砂和细砂的目数进行限定,使得三种砂所形成的堆积空隙能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均匀分布,从而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分布均匀。
可选地,所述粗砂的掺量不大于所述中砂的掺量的两倍,且所述粗砂的掺量不大于所述细砂的掺量的三倍。通过粗砂、中砂和细砂之间的配合,改善混凝土施工时的状态以便于搅拌,通过三种砂的用量的级配,提高各原料之间的密实度,保证超高性能混凝土随着时间而不断增长,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
可选地,所述水泥为强度等级不低于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作为主要的胶凝材料,其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兼顾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
可选地,所述硅灰为硅含量90%以上,且火山灰活性指数大于105%的硅灰。硅灰是主要的活性粉末惨合料,在保证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具有较低的成本。
可选地,所述钢纤维的直径为0.12mm~0.2mm,长度为8mm~13mm。钢纤维提供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弯折性能和高韧性,并且通过限定钢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使得钢纤维能随同其他组分填充到堆积空隙中,实现了钢纤维的均匀分布。钢纤维的直径为0.12mm~0.2mm,可以为0.12mm、0.14mm、0.16mm、0.18mm或0.2密mm,长度为8mm~13mm,可以为8mm、9mm、10mm、12mm或13mm。
可选地,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消泡剂、增稠剂、触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外加剂是一种用于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物质,例如,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消泡剂可控制超高性能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泡沫的产生。增稠剂能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触变剂能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触变性。如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具体的外加剂,这些外加剂的添加能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但是不影响混凝土的核心性能。
可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水的掺量与所述水泥和所述硅灰的掺量之和的比值为0.17~0.25。通过控制水的掺量与水泥和硅灰的掺量之和的比值,避免混凝土开裂,进一步保证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镂空构件100,所述镂空构件100包括镂空构件主体110,所述镂空构件主体110采用上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而成。镂空构件主体110的具体造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镂空构件主体110呈蜂窝状。采用上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成镂空构件主体110,镂空构件主体110在镂空率达到85%时,依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镂空构件100还包括覆盖层120,所述覆盖层120覆盖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110的外表面。镂空构件主体110为镂空构件100的骨架,提供镂空构件100所需造型的结构强度,在镂空构件主体110的外表面覆盖一层覆盖层120,如此将镂空构件主体110与外界环境隔离开,对镂空构件主体110形成防护。
可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覆盖层120主要由如下各组分制备而成:
偏高岭土30%~50%;
超细粉10%~20%;
气相二氧化硅0.1%~1%;
无机颜料1%~10%;
水玻璃10%~20%;
碳酸钠5%~10%;以及
水20%~40%。
为了保证各种组分的相互匹配以使得覆盖层120的性能最佳,按重量百分比计,偏高岭土30%~50%,例如30%、35%、40%、45或50%;超细粉10%~20%,例如10%、15%或20%;气相二氧化硅0.1%~1%,例如0.1%、0.3%、0.5%、0.8%或1%;无机颜料1%~10%,例如1%、4%、7%或10%;水玻璃10%~20%,例如10%、15%或20%;碳酸钠5%~10%,例如5%、8%或10%;水20%~40%,例如20%、25%、33%或40%。
覆盖层120的材料为以偏高岭土为基础,利用碱性金属盐激发偏高岭土中的活性硅铝酸盐矿物,从而聚合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无机聚合物,这种无机聚合物结构致密,防水耐候性能优异,其中不含水泥成分,可镂空构件主体形成很好的封闭作用,防止镂空构件表面泛碱。
可选地,所述偏高岭土的活性指数大于110%,白度80°以上,活性硅铝酸盐含量大于90%,粒径1~3μm。选用如此的偏高岭土,所形成的无机聚合物结构更为米,从而对镂空构件主体形成更好地封闭防护作用。
超细粉一般可分为微米级粉体(1-100μm)、亚微米级粉体(0.1-1μm)和纳米级粉体(1-100nm),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所述超细粉为碳酸钙粉末,所述碳酸钙粉末的目数为3000目以上。通过超细粉的添加,超细粉能填充于微细孔以增加密实度,提高防护性能,且能改善材料的成型状态以便于施工。
可选地,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7nm~40nm,比表面积为70m2/g~400m2/g。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可以为7nm、15nm、25nm或40nm,比表面积可以为70m2/g、170m2/g、230m2/g、300m2/g、350m2/g或400m2/g。通过添加气相二氧化硅,使得覆盖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可选地,所述无机颜料为氧化铁颜料,实现覆盖层的着色。
可选地,所述水玻璃为模数2.5~3.1的液态水玻璃。如此水玻璃与碳酸钠配合能达到最佳的激发效果,促进偏高岭土中硅铝氧化物的聚合反应形成胶凝材料。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镂空构件100的制备方法,所述镂空构件100包括镂空构件主体110,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30%~45%水泥、5%~15%硅灰、12%~30%粗砂、10%~20%中砂、5%~15%细砂、2%~8%钢纤维、6%~15%水和0.2%~1%外加剂混合得第一混合基料;其中,所述细砂的粒径小于所述中砂的粒径,所述中砂的粒径小于所述粗砂的粒径,且所述粗砂、所述中砂和所述细砂为非连续级配;
将所述第一混合基料倒入模具中成型,然后进行覆膜、洒水和加热养护,所述加热养护结束后脱膜得镂空构件主体110;
对所述镂空构件主体110的边角进行打磨。
具体地,首先进行模具的组装,并且在模具内涂刷脱模剂;接着将30%~45%水泥、5%~15%硅灰、12%~30%粗砂、10%~20%中砂、5%~15%细砂、2%~8%钢纤维、6%~15%水和0.2%~1%外加剂混合得第一混合基料;接着将第一混合基料倒入模具中成型,然后覆膜、洒水以及加热养护,养护3天后脱膜;接着对镂空构件主体的边角进行打磨,磨掉不平整的部位即外露的钢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镂空构件100还包括覆盖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110的覆盖层120,该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30%~50%偏高岭土、10%~20%超细粉、0.1%~1%气相二氧化硅、1%~10%无机颜料、10%~20%水玻璃、5%~10%碳酸钠和20%~40%水混合得第二混合基料;
将所述第二混合基料涂覆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110的外表面以形成所述覆盖层120。
第二混合基料涂覆于镂空构件主体110的外表面,例如第二混合基料采用机器喷涂的形式覆盖于镂空构件主体的外表面,又例如采用人工刮涂的方式在镂空构件主体的外表面形成覆盖层120。
实施例1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30%水泥、15%硅灰、30%粗砂、10%中砂、5%细砂、2%钢纤维、7%水和1%外加剂混合得第一混合基料;其中,水泥为强度等级52.5的硅酸盐水泥,硅灰为硅含量90%以上,且火山灰活性指数大于105%的硅灰,粗砂的目数为26目~40目,中砂的目数为70目~120目,细砂的目数为325目以上,钢纤维的直径为0.12mm,长度为13mm,外加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将所述第一混合基料倒入模具中成型,然后进行覆膜、洒水和加热养护,所述加热养护结束后脱膜得镂空构件主体110,镂空构件主体110呈蜂窝状;
对所述镂空构件主体110的边角进行打磨;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50%偏高岭土、13.9%超细粉、0.1%气相二氧化硅、1%无机颜料、10%水玻璃、5%碳酸钠和20%水混合得第二混合基料;其中,超细粉为3000目的碳酸钙粉末,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7nm,比表面积为400m2/g,无机颜料为氧化铁红颜料,水玻璃的模数为2.5的液态水玻璃;
将所述第二混合基料涂覆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的外表面以形成所述覆盖层120。
实施例2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45%水泥、5%硅灰、15%粗砂、15%中砂、8%细砂、5%钢纤维、6%水和1%外加剂混合得第一混合基料;其中,水泥为强度等级52.5的硅酸盐水泥,硅灰为硅含量90%以上,且火山灰活性指数大于105%的硅灰,粗砂的目数为26目~40目,中砂的目数为70目~120目,细砂的目数为325目以上,钢纤维的直径为0.2mm,长度为8mm,外加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将所述第一混合基料倒入模具中成型,然后进行覆膜、洒水和加热养护,所述加热养护结束后脱膜得镂空构件主体110,镂空构件主体110呈蜂窝状;
对所述镂空构件主体110的边角进行打磨;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30%偏高岭土、10%超细粉、1%气相二氧化硅、10%无机颜料、15%水玻璃、10%碳酸钠和24%水混合得第二混合基料;其中,超细粉为3000目的碳酸钙粉末,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40nm,比表面积为70m2/g,无机颜料为氧化铁红颜料,水玻璃的模数为3.1的液态水玻璃;
将所述第二混合基料涂覆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110的外表面以形成所述覆盖层120。
实施例3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40%水泥、7%硅灰、12%粗砂、10%中砂、9.8%细砂、8%钢纤维、13%水和0.2%外加剂混合得第一混合基料;其中,水泥为强度等级52.5的硅酸盐水泥,硅灰为硅含量90%以上,且火山灰活性指数大于105%的硅灰,粗砂的目数为26目~40目,中砂的目数为70目~120目,细砂的目数为325目以上,钢纤维的直径为0.12mm,长度为13mm,外加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将所述第一混合基料倒入模具中成型,然后进行覆膜、洒水和加热养护,所述加热养护结束后脱膜得镂空构件主体110,镂空构件主体110呈蜂窝状;
对所述镂空构件主体的边角进行打磨;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30%偏高岭土、20%超细粉、1%气相二氧化硅、4%无机颜料、20%水玻璃、5%碳酸钠和20%水混合得第二混合基料;其中,超细粉为3000目的碳酸钙粉末,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7nm,比表面积为400m2/g,无机颜料为氧化铁红颜料,水玻璃的模数为2.5的液态水玻璃;
将所述第二混合基料涂覆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110的外表面以形成所述覆盖层120。
实施例4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40%水泥、11%硅灰、12%粗砂、10%中砂、9.8%细砂、8%钢纤维、9%水和0.2%外加剂混合得第一混合基料,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30%水泥、15%硅灰、20%粗砂、15%中砂、10%细砂、2%钢纤维、7%水和1%外加剂混合得第一混合基料,其余同实施例1。
按照国家规范GB/T 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及JG/T26《外墙无机建筑涂料》对实施例1至6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1955239550000101
Figure BDA0001955239550000111
由上表可知,镂空构件主体的材料性能和覆盖层的材料性能较高,甚至抗压强度可达150MPa以上,抗折强度可达25MPa以上,足以满足镂空构件85%以上的镂空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镂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构件的镂空率达到85%,所述镂空构件包括镂空构件主体,所述镂空构件主体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而成,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由如下各组分组成:
水泥30%~45%;
硅灰5%~15%;
粗砂12%~30%;
中砂10%~20%;
细砂5%~15%,所述细砂的粒径小于所述中砂的粒径,所述中砂的粒径小于所述粗砂的粒径,且所述粗砂、所述中砂和所述细砂为非连续级配;
钢纤维2%~8%;
水6%~15%;以及
外加剂0.2%~1%,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消泡剂、增稠剂、触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镂空构件还包括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盖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的外表面;
所述覆盖层主要由如下各组分制备而成:
偏高岭土30%~50%;
超细粉10%~20%;
气相二氧化硅0.1%~1%;
无机颜料1%~10%;
水玻璃10%~20%;
碳酸钠5%~10%;以及
水20%~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的目数为26目~40目,所述中砂的目数为70目~120目,所述细砂的目数为325目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的掺量不大于所述中砂的掺量的两倍,且所述粗砂的掺量不大于所述细砂的掺量的三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强度等级不低于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和/或,所述硅灰为硅含量90%以上,且火山灰活性指数大于105%的硅灰;
和/或,所述钢纤维的直径为0.12mm~0.2mm,长度为8mm~13mm;
和/或,按重量份计,所述水的掺量与所述水泥和所述硅灰的掺量之和的比值为0.17~0.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高岭土的活性指数大于110%,白度80°以上,活性硅铝酸盐含量大于90%,粒径1~3μm;
和/或,所述超细粉为碳酸钙粉末,所述碳酸钙粉末的目数为3000目以上;
和/或,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为7nm~40nm,比表面积为70m2/g~400m2/g;
和/或,所述无机颜料为氧化铁颜料;
和/或,所述水玻璃为模数2.5~3.1的液态水玻璃。
6.一种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镂空构件的镂空率达到85%,所述镂空构件包括镂空构件主体,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30%~45%水泥、5%~15%硅灰、12%~30%粗砂、10%~20%中砂、5%~15%细砂、2%~8%钢纤维、6%~15%水和0.2%~1%外加剂混合得第一混合基料;其中,所述细砂的粒径小于所述中砂的粒径,所述中砂的粒径小于所述粗砂的粒径,且所述粗砂、所述中砂和所述细砂为非连续级配;
将所述第一混合基料倒入模具中成型,然后进行覆膜、洒水和加热养护,所述加热养护结束后脱膜得镂空构件主体;
对所述镂空构件主体的边角进行打磨;
所述镂空构件还包括覆盖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的覆盖层,该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百分比计,将30%~50%偏高岭土、10%~20%超细粉、0.1%~1%气相二氧化硅、1%~10%无机颜料、10%~20%水玻璃、5%~10%碳酸钠和20%~40%水混合得第二混合基料;
将所述第二混合基料涂覆于所述镂空构件主体的外表面以形成所述覆盖层。
CN201910064530.5A 2019-01-23 2019-01-23 超高性能混凝土、镂空构件及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04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4530.5A CN109704678B (zh) 2019-01-23 2019-01-23 超高性能混凝土、镂空构件及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4530.5A CN109704678B (zh) 2019-01-23 2019-01-23 超高性能混凝土、镂空构件及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4678A CN109704678A (zh) 2019-05-03
CN109704678B true CN109704678B (zh) 2021-12-28

Family

ID=6626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4530.5A Active CN109704678B (zh) 2019-01-23 2019-01-23 超高性能混凝土、镂空构件及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467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46114B1 (ko) * 2012-11-06 2013-03-22 삼표건설 주식회사 Tbm 공법에 적용되는 세그먼트용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고성능 콘크리트 세그먼트
CN105819719A (zh) * 2016-03-14 2016-08-03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增强型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5905A (zh) * 2017-09-21 2018-01-09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4192A (zh) * 2017-12-12 2018-06-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地聚物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92978A (zh) * 2018-06-15 2018-11-27 浙江航通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聚物基防霉抗菌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2678B (zh) * 2016-01-28 2018-09-14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装饰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应用挂板和应用方法
CN107956261A (zh) * 2017-11-27 2018-04-24 中匠华湄模板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46114B1 (ko) * 2012-11-06 2013-03-22 삼표건설 주식회사 Tbm 공법에 적용되는 세그먼트용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고성능 콘크리트 세그먼트
CN105819719A (zh) * 2016-03-14 2016-08-03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增强型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5905A (zh) * 2017-09-21 2018-01-09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4192A (zh) * 2017-12-12 2018-06-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地聚物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92978A (zh) * 2018-06-15 2018-11-27 浙江航通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聚物基防霉抗菌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地聚物改性研究进展;窦立岩;《山东化工》;20171231;第46卷(第8期);第61页第1节第1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4678A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n et al. Influence of slag content on the bond strength, chlorid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and interface phase evolution of concrete repaired with alkali activated slag/fly ash
CN103553495B (zh) 一种速凝型饰面石材早强胶粘剂
CN102718448A (zh) 釉料及釉面层的形成方法
CN110304872B (zh) 一种纳米改性水泥基水下不分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09779A (zh) 面层砂浆、磨石、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87646B (zh) 一种轻质膨胀型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1490A (zh) 生态型低水泥基饰面砂浆
CN111377695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8052A (zh) 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制备的干混砌筑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33516A (zh) 一种自流平砂浆和发泡陶瓷表面封孔装饰方法
CN115043627A (zh) 一种高韧性薄喷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60591B (zh) 一种厚涂型水泥基防水涂料
Shi et al. Design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with multipl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2 Dongting Lake Bridge
CN103030346A (zh) 外墙装饰砂浆
CN109704678B (zh) 超高性能混凝土、镂空构件及镂空构件的制备方法
CN107628790A (zh) 一种装饰水泥
KR101780433B1 (ko) 슬래그 울 집진분을 포함하는 지반보강재, 그라우팅용 b액, 그라우팅재 및 이들을 이용한 그라우팅 공법
CN103524098B (zh) 一种低Ca/Si率柔态抗裂复相增强加固材料
CN111362636A (zh) 一种c60碳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46777B1 (ko) 차열성이 강한 화강석 투수블록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691299B1 (ko) Lcd 혼입 저알칼리 시멘트콘크리트 결합재 조성물, 그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그 조성물을 포함하는 콘크리트 구조물
Lianjun et al. Study on Modification of Alkali‐Free Liquid Accelerator of Mine‐Used Wet‐Mix Shotcrete
CN111439974B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4852A (zh) 干粉饰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2374825A (zh) 一种3d打印韧性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No. 3 (Residence Declaration)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No. 3 (Residence Declaration)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31

Address after: 516000 Lot 4, Dajia, Daoyuan village, Yonghu Town,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Ruizhu Zhug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No. 3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