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3202A - 一种墨盒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盒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3202A
CN109703202A CN201910146788.XA CN201910146788A CN109703202A CN 109703202 A CN109703202 A CN 109703202A CN 201910146788 A CN201910146788 A CN 201910146788A CN 109703202 A CN109703202 A CN 109703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cartridge
ink
cavity
gas flow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67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o 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Original Assignee
Tuo 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o 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filed Critical Tuo 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467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32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3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盒及其压力控制方法,墨盒包括分体形成的盒体和顶盖,盒体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出墨腔,并形成为具有开口以用于容纳墨水的腔体,顶盖被安装在开口上,且顶盖上形成有进气孔,墨盒还包括设置在腔体中的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与进气孔连通,用于根据出墨腔的出墨量控制腔体内的压力,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气流控制件,在墨盒从寿命初始状态到结束状态的过程中,气流控制件的至少一部分一直保持被墨水浸泡;墨盒能够根据喷墨打印机的需求控制进入腔体的空气量,进而稳定地控制腔体中的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墨盒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及其压力控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墨盒是喷墨打印机中必需的消耗品,为使得墨盒内容纳的墨水能够按照预定的需求流出,现有的,墨盒内部与出墨口对应的位置放置有一块海绵,用于根据喷墨打印机的需求调节流入出墨口的墨水量。
当墨盒内被灌满墨水时,海绵处于完全湿润状态并被浸泡在墨水中,随着墨盒内墨水的消耗,海绵逐渐不再被墨水浸泡,在海绵外部的墨水被消耗完毕后,将开始消耗海绵自身吸附的墨水,此时,海绵调节墨水流量的能力将逐渐变弱,将会出现滴墨的缺陷,因而,有必要针对墨盒内控制压力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墨盒中,针对墨盒内控制压力的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可确保墨盒在工作过程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压力控制,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墨盒,包括分体形成的盒体和顶盖,盒体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出墨腔,并形成为具有开口以用于容纳墨水的腔体,顶盖被安装在开口上,且顶盖上形成有进气孔,墨盒还包括设置在腔体中的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与进气孔连通,用于根据出墨腔的出墨量控制腔体内的压力,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气流控制件,在墨盒从寿命初始状态到结束状态的过程中,气流控制件的至少一部分一直保持被墨水浸泡。
墨盒还包括安装在腔体中的导气槽,气流控制件被安装在导气槽中。
导气槽为中空的管状体,具有相对的下末端部和上末端部,其中,上末端部与进气孔连通,气流控制件被安装在靠近下末端部的位置。
导气槽还包括形成在靠近下末端部的连通孔,空气从进气孔通过气流控制件,再通过连通孔流出。
墨盒还包括形成在腔体内的第一隔板,沿墨盒的前后方向,第一隔板比气流控制件更靠近出墨腔。
在墨盒的上下方向上,第一隔板的高度至少与连通孔的最高点的高度相等。
腔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二腔体与出墨腔相对,连通孔面向第一腔体。
导气槽的外表面与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墨水不能通过该间隙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自由流动。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内压力控制方法,墨盒包括分体形成的盒体和顶盖,盒体包括形成为具有开口以用于容纳墨水的腔体,顶盖被安装在开口上,所述压力控制方法包括:
S1.在墨盒的腔体中安装与外部大气连通的气流控制件;
S2.在墨盒从寿命初始状态到结束状态的过程中,气流控制件的至少一部分一直保持被墨水浸泡。
盒体还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出墨腔,在所述步骤S2中,还需在比气流控制件更靠近出墨腔的位置设置第一隔板。
优选的,沿墨盒的上下方向,气流控制件与第一隔板等高。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A-图3B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顶盖从上方向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B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顶盖从下方向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5A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沿其上下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5B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沿其前后方向剖切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图1B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如图所示,墨盒C包括分体形成的盒体C0和顶盖60,盒体C0形成为具有开口M0的腔体M,用于容纳墨水,包括前侧板20、左侧板10、右侧板30、后侧板40和底侧板50;分别以所述前侧板20、左侧板10、右侧板30、后侧板40和底侧板50所在的位置定义墨盒C的前侧、左侧、右侧、后侧和下侧,与所述底侧板50相对的一侧为上侧,顶盖60被安装在上侧/开口M0,因而,所述腔体M被前侧板20、左侧板10、右侧板30、后侧板40、底侧板50和顶盖60围合。
进一步的,墨盒C还包括由底侧板50向下突出的出墨腔52,所述出墨腔52的下方末端形成出墨口53,通过出墨腔52,出墨口53与腔体M连通,具体的,出墨口53与第二腔体M2连通,第一腔体M1不与出墨口53连通,位于腔体M中的墨水通过该出墨口53流出;同时,墨盒C还包括用于密封出墨口53的第一密封件54,在终端用户开始使用墨盒C之前,第一密封件54将出墨口53密封,防止墨水漏出。
如图2所示,顶盖60上形成有进气孔63和勾部67,外部空气可通过进气孔63进入腔体M,沿墨盒C的前后方向,勾部67位于进气孔63的前方;当终端用户需要将墨盒C从喷墨打印机中取出时,只需要终端用户用手指勾住所述勾部67即可将墨盒C拉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墨盒C还包括安装在腔体M中的导气槽70和安装在导气槽70中的海绵80,沿墨盒C的上下方向,导气槽70为中空的管状体,具有相对的下末端部71和上末端部72,其中,上末端部72与进气孔63连通,海绵80被安装在靠近下末端部71的位置,所述导气槽70的结构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3A和图3B对腔体M的结构进行描述;图3A-图3B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腔体M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M1、第二腔体M2和第三腔体M3,墨水被存储在所述相互连通的三个腔体中,且沿墨盒的前后方向,第二腔体M2位于第一腔体M1和第三腔体M3之间,进一步的,第一腔体M1位于第二腔体M2的后侧,第三腔体M3位于第二腔体M2的前侧,当导气槽70被安装后,第一腔体M1和第二腔体M2由导气槽70被分隔开;墨盒C还包括第二隔板G2以及在第二隔板G2下方形成的第一连通孔81,所述第二隔板G2从盒体C0的底侧板50向上方延伸至与腔体M的开口M0齐平,第二腔体M2与第三腔体M3通过第一连通孔81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墨盒C还包括在腔体M内形成在底侧板50上的结合部51以及与结合部51相邻设置的第一隔板G1,所述结合部51用于与海绵80结合,当墨盒C完成组装后,海绵80被夹持在导气槽70和结合部51之间,沿墨盒C的前后方向,第一隔板G1位于结合部51/海绵80的前方,也就是说,第一隔板G1比海绵80更靠近出墨腔52;沿墨盒C的上下方向,第一隔板G1在腔体M内从底侧板50向上延伸,并与左侧板10的内壁以及右侧板30的内壁一体形成,但第一隔板G1未延伸至腔体M的开口M0,也就是说,第一隔板G1延伸的高度h2小于腔体M在上下方向的高度h1,如图5A所示,因而,第一腔体M1与第二腔体M2可以通过第一隔板G1的上方相互连通。
图4A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顶盖从上方向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4B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顶盖从下方向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导气槽70与顶盖60相互连接,优选的,二者一体形成,如图4B所示,导气槽70内形成有导气腔74,导气腔74与进气孔63连通,因而,空气能够通过进气孔63进入导气腔74;为使得空气能够通过导气槽70进入腔体M,所述导气槽70还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第二连通孔73,优选的,第二连通孔73靠近下末端部71设置,因而,空气从进气孔63进入导气腔74后,将在导气腔74内沿墨盒C的上下方向从上向下流动至导气槽70的下末端部71,然后再通过第二连通孔73流出。
优选的,导气腔74内设置有多根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肋条75,因而,导气槽70的强度可以被肋条75加强;更优选的,肋条75设置为四根,且肋条75的下方末端与导气槽70的下末端面之间形成安装空间76,海绵80进入该安装空间,并与肋条75的下方末端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导气槽70的形状被设置成梯形,具体为:在与墨盒C的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下末端部71的最大尺寸小于上末端部72的最大尺寸,也就是说,沿着墨盒C的上下方向,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导气槽70的最大尺寸逐渐变小,此种设计有利于导气槽70顺利的被安装。
进一步的,墨盒C还包括在腔体M内,从底侧板50向上延伸的第三隔板G3,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三隔板G3与结合部51相邻设置,沿墨盒C的前后方向,第三隔板G3位于结合部51的后方,因而,安装部51被设置在第一隔板G1与第三隔板G3之间,在安装导气槽70时,所述第一隔板G1和第三隔板G3可以起到引导导气槽70的作用,从而使得导气槽70的安装更顺利,最终,海绵80可以被准确定位在安装部51。更进一步的,如图3A所示,第三连通孔82连通安装部51与第一腔体M1,第三隔板G3还设置有第三连通孔82,当导气槽70被安装后,所述第二连通孔73与第三连通孔82相对,或者说,第二连通孔73与第一腔体M1相对,最终,空气通过导气腔74后,首先进入的是第一腔体M1;结合图5A,在墨盒C的上下方向上,第三隔板G3延伸的高度为h3,第一隔板G1延伸的高度为h2,腔体M在上下方向的高度为h1,满足:h1>h2>h3。
图5A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沿其上下方向剖切的剖视图;图5B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盒沿其前后方向剖切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5A和图5B详细描述本发明涉及的墨盒C的压力控制以及墨水的流通路径。
如图5A所示,出墨腔52与第二腔体M2相对,二者相邻处设置有滤网55,相对于出墨口53,滤网55比第一连通孔81的最高面81a略高。
墨盒C在寿命的初始状态时,如图中虚线所示,第一腔体M1、第二腔体M2和第三腔体M3中的墨水最高液面位于C1位置;当喷墨打印机开始从出墨腔52获取墨水时,与出墨腔52直接连通的第二腔体M2内的墨水开始减少,腔体M内的压力平衡被打破,外部空气开始从进气孔63进入导气槽70,并沿着导气腔74沿图中d所示方向向下流动,在经过海绵80后,空气通过第二连通孔73进入腔体M;如上所述,由于第二连通孔73与第一腔体M1相对,因而,空气将进入第一腔体M1。
如图5B所示,导气槽70的外表面与腔体M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g,具体为,导气槽70与左侧板10的内壁以及导气槽70的外表面与右侧板30的内壁之间均形成间隙g,该间隙g的要求为:在墨水的液体张力作用下,墨水不能在第一腔体M1和第二腔体M2之间自由流动;当然,所述间隙g还可以仅形成在导气槽70的外表面与左侧板10的内壁之间或者导气槽70的外表面与右侧板30的内壁之间,换句话说,导气槽70的外表面至少与左侧板10和右侧板30其中之一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g。
当空气进入第一腔体M1后,将迫使第一腔体M1中的墨水克服表面张力通过间隙g进入第二腔体M2,也就是说,当空气进入第一腔体M1后,第一腔体M1中的气压将变大,位于第一腔体M1中的墨水将被挤压并通过间隙g,从而进入第二腔体M2,因而,第二腔体M2中的墨水被补充,且第二腔体M2中的墨水最高液面仍保持在C1位置,但第一腔体M1中的墨水被消耗,其最高液面将逐渐下降。
当第一腔体M1中的墨水最高液面下降至与第一隔板G1等高的液面C2时,即使从外部进入的空气流入第一腔体M1,所述第一腔体M1中位于液面C2以下的墨水也不能再通过间隙g进入第二腔体M2,而是一直保持在第一腔体M1中,优选的,沿墨盒C的上下方向,海绵80与第一隔板G1等高,此时,海绵80将一直保持被墨水浸泡的状态,第二腔体M2中的墨水液面开始从C1下降。
当第二腔体M2中的墨水液面低于滤网55并继续被消耗时,进入第二腔体M2中的空气可通过第一连通孔81进入第三腔体M3,因而,第三腔体M3中的墨水开始被消耗,直至第三腔体M3中的墨水被消耗殆尽,此时,墨盒C处于寿命结束的结束状态,在从所述初始状态到结束状态的过程中,位于第一腔体M1中液面C2以下的墨水继续保持不动,海绵80得以一直保持被墨水浸泡的状态,即使第三腔体M3中的墨水即将被消耗完,墨盒C依然能够根据喷墨打印机的需求,稳定地控制腔体M中的压力,进而保证墨水稳定地流出,不会出现滴墨的缺陷。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中的墨盒C控制其内部压力的关键在于保证海绵80能够一直被墨水浸泡,以保证墨盒C能够根据喷墨打印机的需求控制进入腔体M的空气量,进而稳定地控制腔体M中的压力。
关于所述第一隔板G1在墨盒C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当第一隔板G1的该高度与第二连通孔73的最高点的高度相等时,海绵80中,与第二连通孔73的最高点等高的部分仍将一直被浸泡在墨水中,此时,墨盒C仍然能够稳定地控制腔体M中的压力,因此,第一隔板G1在墨盒C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至少与第二连通孔73的最高点的高度相等。
所述海绵80还可以由其他类多孔柔性部件替代,此类部件只要被墨水浸泡后能够隔绝外部空气,并在腔体M内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允许空气通过并进入腔体M即可,因而,所述海绵80或其类似部件可被统称为气流控制件。
进一步的,墨盒C内设置第一隔板G1,且第一隔板G1在墨盒C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至少与第二连通孔73的最高点的高度相等,以确保气流控制件80可一直被浸泡在墨水中,最终,墨盒C能够根据喷墨打印机的需求控制进入腔体M的空气量,因而,所述气流控制件80和第一隔板G1共同构成压力控制装置。
据此,本发明提供的墨盒内压力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墨盒C的腔体M中安装与外部大气连通的气流控制件80;
S2.在墨盒C从寿命初始状态到结束状态的过程中,气流控制件80的至少一部分一直保持被墨水浸泡。
为实现上述步骤S2,如上所述,需在比气流控制件80更靠近出墨腔52的位置设置第一隔板G1,以确保有部分墨水被阻挡不能流入出墨腔52,并使得气流控制件80的至少一部分始终被此部分墨水浸泡。
下面结合图2、图3A、图3B和图4A描述本发明涉及的墨盒C的改进结构。如图2所示,墨盒C还包括用于密封进气孔63的第二密封件66,在墨盒C出厂前,第二密封件66被焊接用以密封进气孔63;在墨盒C的运输途中,可能由于路况的原因,本来被密封在腔体M中的墨水可能会顺着导气槽70向进气孔63回流,一旦终端用户在开始使用墨盒C之前打开第二密封件66,集聚在进气孔63周围的墨水就会外漏,进而降低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涉及的墨盒C做出如下改进。
如图2和图4所示,顶盖60还包括设置在其中的连通口62和导气口61,其中,连通口62和进气孔63通过设置在顶盖60上的连通槽64相互连通,此时,第二密封件66同时密封进气孔63和连通口62,同时,墨盒C还包括用于密封导气口61的第三密封件65,终端用户在开始使用墨盒C之前,需打开第三密封件65,使得导气口61与大气连通。
进一步的,如图3A和图3B所示,腔体M还包括与第一腔体M1、第二腔体M2和第三腔体M3均隔离的第四腔体M4,由于第一腔体M1、第二腔体M2和第三腔体M3均与出墨腔52连通,并为出墨腔52供应墨水,因此,第一腔体M1、第二腔体M2和第三腔体M3可被统称为储墨腔;所述第四腔体M4作为缓冲腔,用于接纳回流至进气孔63的墨水,实现方式为:当墨盒C完成组装时,位于顶盖60上的导气口61和连通口62均与缓冲腔M4连通,因此,当运输途中的墨盒C中的墨水回流至进气孔63时,可通过连通槽64流动至连通口62,进而,该部分墨水被缓冲腔M4接纳;当终端用户打开第三密封件65时,导气口61与大气连通,位于缓冲腔M4中的墨水将通过连通口62、连通槽64再次进入进气孔63而回到第一腔体M1中,墨水由于回流导致的外漏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腔M4与安装部51相邻设置,在墨盒C的前后方向上,缓冲腔M4包括第四隔板G4,如图3A所示,在墨盒C的左右方向上,第四隔板G4与第三隔板G3基本齐平,因而,第四隔板G4可以在导气槽70初始安装时对导气槽70的部分后侧进行导引,随着导气槽70在腔体M中向下继续安装,第一隔板G1开始对导气槽70的前侧进行导引,在导气槽70即将被安装到预定位置时,第三隔板G3与第四隔板G4形成补充,开始对导气槽70的剩下的后侧进行导引,直至导气槽70被精确地安装到预定位置。
下面结合图2和图5A描述所述勾部67的位置。如上所述,沿墨盒C的前后方向,勾部67位于进气孔63的前方,且所述勾部67可以被设置在顶盖60上,也可以被设置在盒体C0上,以下以勾部67设置在顶盖60为例,仅对勾部67在墨盒C中所处的相对位置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所述盒体C0还包括用于放置芯片的芯片安装部22以及在墨盒C的上下方向上与所述芯片安装部22基本齐平的保护板21,在墨盒C的前后方向上,保护板21和芯片安装部22位于前侧板20的前方;也就是说,在墨盒C的前后方向上,保护板21位于墨盒C的最前侧;在墨盒C的上下方向上,保护板21延伸的高度比前侧板20低,如图5A所示,在墨盒C的前后方向上,保护板21的前侧末端面21a与前侧板20之间将形成空间S,所述勾部67位于该空间S中,且保护板21的上表面21b为向着下方凹陷的弧面,因而,终端用户的手指可以进入该空间S,当手指勾住所述勾部67向前方拉墨盒C时,所述弧形的保护板上表面21b可确保手指能够顺利的弯曲。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在墨盒C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勾部67位于前侧板20与保护板21之间,优选的,勾部67从顶盖60或盒体C0向下方延伸,以确保终端用户的手指能够通过该勾部67向墨盒C的前方施加作用力,最终墨盒C被顺利的取出。
上述勾部67被设置在空间S中,从整体上观察墨盒C,其外表面不会出现较大的突出物,有利于减小墨盒C的包装空间,且在保证墨盒C的使用寿命不减少的前提下,确保其整体所占的空间不增大。
综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墨盒C中设置有包括气流控制件80的压力控制装置,在墨盒从开始使用的初始状态一直到其寿命被耗尽的结束状态之间,所述气流控制件80一直保持被墨水浸泡的状态,从而由该被浸泡状态的气流控制件80稳定地控制墨盒腔体M内的压力,墨盒C的出墨量得以有效地被控制;同时,从减小墨盒C的包装空间的角度考虑,在墨盒C的盒体C0和顶盖60至少之一上设置一个向下延伸的勾部67,且在墨盒C的前后方向上,勾部67位于前侧板20和保护板21之间,以确保终端用户能够顺利的将墨盒C从喷墨打印机中取出。

Claims (12)

1.一种墨盒,包括分体形成的盒体和顶盖,盒体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出墨腔,并形成为具有开口以用于容纳墨水的腔体,
顶盖被安装在开口上,且顶盖上形成有进气孔,
其特征在于,墨盒还包括设置在腔体中的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与进气孔连通,用于根据出墨腔的出墨量控制腔体内的压力,
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气流控制件,在墨盒从寿命初始状态到结束状态的过程中,气流控制件的至少一部分一直保持被墨水浸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墨盒还包括安装在腔体中的导气槽,气流控制件被安装在导气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导气槽为中空的管状体,具有相对的下末端部和上末端部,其中,上末端部与进气孔连通,气流控制件被安装在靠近下末端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导气槽还包括形成在靠近下末端部的连通孔,空气从进气孔通过气流控制件,再通过连通孔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墨盒还包括形成在腔体内的第一隔板,沿墨盒的前后方向,第一隔板比气流控制件更靠近出墨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墨盒还包括形成在腔体内的第一隔板,沿墨盒的前后方向,第一隔板比气流控制件更靠近出墨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墨盒的上下方向上,第一隔板的高度至少与连通孔的最高点的高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腔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二腔体与出墨腔相对,连通孔面向第一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导气槽的外表面与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墨水不能通过该间隙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自由流动。
10.一种墨盒内压力控制方法,墨盒包括分体形成的盒体和顶盖,盒体包括形成为具有开口以用于容纳墨水的腔体,顶盖被安装在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方法包括:
S1.在墨盒的腔体中安装与外部大气连通的气流控制件;
S2.在墨盒从寿命初始状态到结束状态的过程中,气流控制件的至少一部分一直保持被墨水浸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内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盒体还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出墨腔,在所述步骤S2中,还需在比气流控制件更靠近出墨腔的位置设置第一隔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内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墨盒的上下方向,气流控制件与第一隔板等高。
CN201910146788.XA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墨盒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97032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6788.XA CN109703202A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墨盒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6788.XA CN109703202A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墨盒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202A true CN109703202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3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6788.XA Pending CN109703202A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墨盒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320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7642Y (zh) * 2002-12-06 2003-11-26 国际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墨水匣
KR100702761B1 (ko) * 1999-01-12 2007-04-03 휴렛-팩커드 컴퍼니(델라웨어주법인) 잉크 서플라이 용기 및 용기내에 잉크를 저장하는 방법
WO2009154702A1 (en) * 2008-06-16 2009-12-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Liquid storage tank including a pressure regulator
CN201703034U (zh) * 2010-05-27 2011-01-1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1721130U (zh) * 2010-05-03 2011-01-26 胡继波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6501570U (zh) * 2016-11-29 2017-09-19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海绵压力阀的墨盒
CN206765571U (zh) * 2017-04-27 2017-12-19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墨水腔墨盒
CN107650513A (zh) * 2017-10-31 2018-02-02 珠海中润靖杰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CN207931301U (zh) * 2017-12-29 2018-10-02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压供墨墨盒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02761B1 (ko) * 1999-01-12 2007-04-03 휴렛-팩커드 컴퍼니(델라웨어주법인) 잉크 서플라이 용기 및 용기내에 잉크를 저장하는 방법
CN2587642Y (zh) * 2002-12-06 2003-11-26 国际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墨水匣
WO2009154702A1 (en) * 2008-06-16 2009-12-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Liquid storage tank including a pressure regulator
CN201721130U (zh) * 2010-05-03 2011-01-26 胡继波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1703034U (zh) * 2010-05-27 2011-01-1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6501570U (zh) * 2016-11-29 2017-09-19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海绵压力阀的墨盒
CN206765571U (zh) * 2017-04-27 2017-12-19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墨水腔墨盒
CN107650513A (zh) * 2017-10-31 2018-02-02 珠海中润靖杰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CN207931301U (zh) * 2017-12-29 2018-10-02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压供墨墨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67296B2 (ja) インクタンク
JP2000033715A (ja) 液体収納容器、該容器の製造方法、該容器のパッケ―ジ、該容器と記録ヘッドとを一体化し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吐出記録装置
CN209869724U (zh) 一种扩容墨盒
US20040165044A1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printer
CN109720100B (zh) 墨盒及其扩容方法
CN109733073B (zh) 墨盒
JPH0640043A (ja)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21063327A1 (zh) 墨盒结构、注墨方法及其打印机
WO2001078988A1 (fr) Cartouche, et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remplissage de ladite cartouche
US6984030B2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regulating fluid flow
CN209634056U (zh) 墨盒
CN109703202A (zh) 一种墨盒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EP2930028B1 (en) Protection member for liquid supply unit
US11267251B2 (en) Re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k cartridge and remanufactured ink cartridge
CN217993896U (zh) 墨盒
WO2005053960A1 (en) An ink cartridge
JPH10235887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165792B2 (ja) 液体収納容器
CN113442593B (zh) 一种墨盒、注墨方法和打印装置
CN213108700U (zh) 一种墨盒
JP3297675B2 (ja) 液体収納容器
JP3165793B2 (ja) 液体収納容器
US7445321B2 (en) Ink-jet cartridge removal device
JP2002307702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用インク補充器
US20080036837A1 (en) Ink Tank with Features to Reduce Undesirable Bubb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