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3134A -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3134A
CN109703134A CN201811502045.3A CN201811502045A CN109703134A CN 109703134 A CN109703134 A CN 109703134A CN 201811502045 A CN201811502045 A CN 201811502045A CN 109703134 A CN109703134 A CN 109703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layer
monomer
layer
film
sandwi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20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黎旸
徐诚
陈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REE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REE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REE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REE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020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31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3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步骤(2):薄膜化处理;步骤(3):贴合;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经久耐用,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便于焊接,施工方便,且用整体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建筑膜材是以高强度纤维织物作为骨架材料,表面涂覆高性能涂层材料,并具有良好的阻燃、耐老化,高载荷及自洁性能,已被大量用于展览、体育、交通、休闲等建筑物的屋顶。建筑膜材被称为是继钢铁、水泥、木材和玻璃之后的第五种建筑材料,它不仅可应用于原有建筑材料的应用领域,而且在原有建筑材料应用有困难的领域,如大跨度空间结构上具有传统建筑材料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般的建筑膜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以玻璃纤维织物为基材、表面进行 PTFE涂覆处理;另一类则以聚酯织物为基材PVC涂布的膜材。前一类膜材加工复杂,价格昂贵;后一类膜材加工方便,价格低廉,应用和发展普及较快。
以玻璃纤维织物为基材、表面进行PTFE涂覆处理的建筑膜材既能充分发挥玻璃纤维高强等力学性能方面的优势,又能发挥聚四氟乙烯耐老化、自洁性等物理特性的优势,尤其在自洁性、耐老化性方面表现出其优越性。而我国建筑膜材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也较少。目前国内在PVC膜材防污自洁、耐老化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而且国内的PVC膜材的发展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在PTFE膜材方面研究很少,部分学者研究国外PTFE膜材的力学性能及建模等方面,而对于PTFE膜材生产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尝试相关产品的开发,但国内大型工程上未使用过国产的PTFE膜材。国内在宽幅PTFE膜材方面几乎进展较小,做出的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国内的膜材需求量较大,使用膜材的增长速度至少超过6%,但我国大型建筑上应用的PTFE建筑膜材都是进口的,价格昂贵,而国内需要开发出国产PTFE建筑膜材,以推动我国膜结构建筑的发展,降低国内膜结构建筑的造价。由于技术封锁的原因,国外关于的玻纤织物PTFE膜材的制作工艺的报道较少。有文献提及PTFE膜材浸渍工艺制备的流程,大致为将基布浸入有树脂槽中,用橡胶滚筒去掉多余的树脂,使树脂均匀涂敷在基布的两面上,然后经过烘干工艺散发掉水分及溶剂,在基布两边形成涂层,经过烘干后再经过烧结工艺最终形成产品,加工复杂,此文献对于PTFE膜材的制备有一定的参考,但也并未给出详细的工艺参数,不能使其工业生产化。
目前市场上的PVC膜材为了避免PVC中增塑剂的迁移造成膜材表面发粘,降低使用年限,厂家会对膜材表面进行一定的表面处理,大多数是涂布丙烯酸酯类涂层或者PVDF涂层,一方面降低紫外线对膜材特别是PVC的侵袭,另一方面可防止增塑剂迁移到膜材制品表面,从而达到提高使用年限的目的。但是 PVC膜材中小分子增塑剂易于从膜材的内部迁移到膜材表面,使建筑膜材变脆变硬,容易出现“龟裂”甚至折断,缩短使用寿命,同时造成膜材表面容易粘灰尘,表面清洁度下降,影响美观性,另外,剥离强度是建筑膜材的一项重要指标,低剥离强度建筑膜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层”现象,使膜材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使得PVC膜材的使用年限低于PTFE膜材的使用年限,一般两者的差距在10年以上。同时以聚酯纤维织物为基材,涂覆PVC涂层,由于聚酯纤维织物极易燃烧使聚酯PVC膜材的阻燃效果不理想,在使用的过程中易出现安全隐患,采用玻璃纤维织物为基材,其阻燃效果能够提高,但玻璃纤维与PVC的结合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离,因此限制了其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20~90份、加工改性剂30~50份、增韧剂1~20份、颜料0~25份。
作为优选,颜料为钛白粉,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偏氟乙烯均聚物、偏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优选,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官能化的,即它包含,例如,酸、酰基氯、醇或者酸酐官能团。有利地,该官能团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单体,其单体可为如下: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作为优选,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 %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优选,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优选,所述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
作为优选,所述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为多层颗粒形式的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
作为优选,所述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
作为优选,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至少为两层,两层为表层和热熔层,表层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0%的含氟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热熔层包含70%至1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至30%重量钛白粉和0至 50%增韧剂。
作为优选,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作为优选,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制成 100~400微μm米厚的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均为100%含氟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具有自洁性和耐候性,且本发明的表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高达30μm以上,经久耐用;2、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不仅大大提高了膜材的阻燃性能,还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自带的抑烟阻燃防滴落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低烟阻燃特性,并提高了膜材的应用范围,可以在各类对阻燃烟毒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领域如交通工具内饰,高层建筑内装等开展应用;3、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 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4、本发明采用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与面层热压贴合工艺,且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并采用压纹处理,不仅提供高达30μm PVDF薄膜的保护,且在基布层依次与底层、面层进行贴合,由于基布层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织物,使得基布层、底层、面层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20份、加工改性剂30份、增韧剂1份。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偏氟乙烯均聚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 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官能化的,即它包含,例如,酸、酰基氯、醇或者酸酐官能团。有利地,该官能团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单体,其单体可为如下: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指的是共聚物单体中,MMA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多为50%。
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或者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为多层颗粒形式的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至少为两层,两层为表层和热熔层,表层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0%的含氟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热熔层包含70%至1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至30%重量钛白粉和0至50%增韧剂。
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双螺杆每段的温度分别为: T1=150℃,T2=180℃,T3=220℃,T4=220℃,T5=220℃,T6=220℃,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r=350r/min,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然后经过成型、测厚、电晕、切边、收卷而得到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其中,基布上浆量为15g/m2,加热烘干温度为105℃;贴合时,基布温度控制在145℃,底层温度控制在145℃,面层温度控制在155℃,车速控制在5m/min;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其中,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热压贴合温度为150℃,压纹温度控制为80℃。
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均为100%含氟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具有自洁性和耐候性,且本发明的表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高达30μm以上,经久耐用;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不仅大大提高了膜材的阻燃性能,还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自带的抑烟阻燃防滴落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低烟阻燃特性,并提高了膜材的应用范围,可以在各类对阻燃烟毒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领域如交通工具内饰,高层建筑内装等开展应用;3、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PVDF 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本发明采用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与面层热压贴合工艺,且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并采用压纹处理,不仅提供高达30μm PVDF薄膜的保护,且在基布层依次与底层、面层进行贴合,由于基布层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织物,使得基布层、底层、面层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2: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90份、加工改性剂50份、增韧剂20份、颜料25份。
颜料为钛白粉,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颗粒。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偏氟乙烯共聚物。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 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官能化的,即它包含,例如,酸、酰基氯、醇或者酸酐官能团。有利地,该官能团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单体,其单体可为如下: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指的是共聚物单体中,MMA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多为50%。
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或者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为多层颗粒形式的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至少为两层,两层为表层和热熔层,表层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0%的含氟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热熔层包含70%至1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至30%重量钛白粉和0至50%增韧剂。
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双螺杆每段的温度分别为: T1=150℃,T2=180℃,T3=220℃,T4=220℃,T5=220℃,T6=220℃,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r=350r/min,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然后经过成型、测厚、电晕、切边、收卷而得到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其中,基布上浆量为15g/m2,加热烘干温度为105℃;贴合时,基布温度控制在145℃,底层温度控制在145℃,面层温度控制在155℃,车速控制在5m/min;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其中,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热压贴合温度为150℃,压纹温度控制为80℃。
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均为100%含氟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具有自洁性和耐候性,且本发明的表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高达30μm以上,经久耐用;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不仅大大提高了膜材的阻燃性能,还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自带的抑烟阻燃防滴落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低烟阻燃特性,并提高了膜材的应用范围,可以在各类对阻燃烟毒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领域如交通工具内饰,高层建筑内装等开展应用;3、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 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本发明采用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与面层热压贴合工艺,且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并采用压纹处理,不仅提供高达30μm PVDF薄膜的保护,且在基布层依次与底层、面层进行贴合,由于基布层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织物,使得基布层、底层、面层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3: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50份、加工改性剂30 份、增韧剂5份、钛白粉15份。所述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 50份、加工改性剂30份、增韧剂20份。
基布层为经向9-12根/cm,纬向为9-12根/cm,单丝直径为3~9μm玻璃纤维织物。
颜料为钛白粉,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颗粒。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偏氟乙烯均聚物、偏氟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和聚偏氟乙烯的混合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 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官能化的,即它包含,例如,酸、酰基氯、醇或者酸酐官能团。有利地,该官能团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单体,其单体可为如下: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指的是共聚物单体中,MMA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多为50%。
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或者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为多层颗粒形式的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
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至少为两层,两层为表层和热熔层,表层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0%的含氟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热熔层包含70%至1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至30%重量钛白粉和0至50%增韧剂。
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双螺杆每段的温度分别为:T1=150℃,T2=180℃,T3=220℃,T4=220℃,T5=220℃,T6=220℃,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r=350r/min,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然后经过成型、测厚、电晕、切边、收卷而得到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其中,基布上浆量为15g/m2,加热烘干温度为105℃;贴合时,基布温度控制在145℃,底层温度控制在145℃,面层温度控制在155℃,车速控制在5m/min;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其中,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热压贴合温度为150℃,压纹温度控制为80℃。
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均为100%含氟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具有自洁性和耐候性,且本发明的表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高达30μm以上,经久耐用;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不仅大大提高了膜材的阻燃性能,还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自带的抑烟阻燃防滴落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低烟阻燃特性,并提高了膜材的应用范围,可以在各类对阻燃烟毒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领域如交通工具内饰,高层建筑内装等开展应用; 3、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 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本发明采用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与面层热压贴合工艺,且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并采用压纹处理,不仅提供高达30μm PVDF薄膜的保护,且在基布层依次与底层、面层进行贴合,由于基布层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织物,使得基布层、底层、面层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4: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30份、加工改性剂50 份、增韧剂5份、钛白粉15份。所述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 30份、加工改性剂45份、增韧剂15份、钛白粉10份。
基布层为经向9-12根/cm,纬向为9-12根/cm,单丝直径为3~9μm玻璃纤维织物。
颜料为钛白粉,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颗粒。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偏氟乙烯均聚物、偏氟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和聚偏氟乙烯的混合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 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官能化的,即它包含,例如,酸、酰基氯、醇或者酸酐官能团。有利地,该官能团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单体,其单体可为如下: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指的是共聚物单体中,MMA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多为50%。
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或者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为多层颗粒形式的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
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至少为两层,两层为表层和热熔层,表层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0%的含氟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热熔层包含70%至1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至30%重量钛白粉和0至50%增韧剂。
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双螺杆每段的温度分别为: T1=150℃,T2=180℃,T3=220℃,T4=220℃,T5=220℃,T6=220℃,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r=350r/min,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然后经过成型、测厚、电晕、切边、收卷而得到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其中,基布上浆量为15g/m2,加热烘干温度为105℃;贴合时,基布温度控制在145℃,底层温度控制在145℃,面层温度控制在155℃,车速控制在5m/min;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其中,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热压贴合温度为150℃,压纹温度控制为80℃。
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均为100%含氟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具有自洁性和耐候性,且本发明的表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高达30μm以上,经久耐用;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不仅大大提高了膜材的阻燃性能,还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自带的抑烟阻燃防滴落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低烟阻燃特性,并提高了膜材的应用范围,可以在各类对阻燃烟毒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领域如交通工具内饰,高层建筑内装等开展应用; 3、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 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本发明采用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与面层热压贴合工艺,且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并采用压纹处理,不仅提供高达30μm PVDF薄膜的保护,且在基布层依次与底层、面层进行贴合,由于基布层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织物,使得基布层、底层、面层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5: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40份、加工改性剂50 份、增韧剂5份、钛白粉5份。所述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 40份、加工改性剂40份、增韧剂15份、钛白粉5份。
基布层为经向9-12根/cm,纬向为9-12根/cm,单丝直径为3~9μm玻璃纤维织物。
颜料为钛白粉,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颗粒。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 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官能化的,即它包含,例如,酸、酰基氯、醇或者酸酐官能团。有利地,该官能团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单体,其单体可为如下: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指的是共聚物单体中,MMA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多为50%。
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或者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为多层颗粒形式的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
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至少为两层,两层为表层和热熔层,表层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0%的含氟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热熔层包含70%至1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至30%重量钛白粉和0至50%增韧剂。
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双螺杆每段的温度分别为: T1=150℃,T2=180℃,T3=220℃,T4=220℃,T5=220℃,T6=220℃,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r=350r/min,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然后经过成型、测厚、电晕、切边、收卷而得到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其中,基布上浆量为15g/m2,加热烘干温度为105℃;贴合时,基布温度控制在145℃,底层温度控制在145℃,面层温度控制在155℃,车速控制在5m/min;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其中,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热压贴合温度为150℃,压纹温度控制为80℃。
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均为100%含氟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具有自洁性和耐候性,且本发明的表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高达30μm以上,经久耐用;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不仅大大提高了膜材的阻燃性能,还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自带的抑烟阻燃防滴落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低烟阻燃特性,并提高了膜材的应用范围,可以在各类对阻燃烟毒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领域如交通工具内饰,高层建筑内装等开展应用; 3、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 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本发明采用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与面层热压贴合工艺,且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并采用压纹处理,不仅提供高达30μm PVDF薄膜的保护,且在基布层依次与底层、面层进行贴合,由于基布层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织物,使得基布层、底层、面层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6: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50份、加工改性剂30 份、增韧剂5份、钛白粉15份。所述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 30份、加工改性剂50份、增韧剂20份。
基布层为经向9-12根/cm,纬向为9-12根/cm,单丝直径为3~9μm玻璃纤维织物。
颜料为钛白粉,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颗粒。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 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官能化的,即它包含,例如,酸、酰基氯、醇或者酸酐官能团。有利地,该官能团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单体,其单体可为如下: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指的是共聚物单体中,MMA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多为50%。
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或者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为多层颗粒形式的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
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至少为两层,两层为表层和热熔层,表层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0%的含氟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热熔层包含70%至1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至30%重量钛白粉和0至50%增韧剂。
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双螺杆每段的温度分别为: T1=150℃,T2=180℃,T3=220℃,T4=220℃,T5=220℃,T6=220℃,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r=350r/min,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然后经过成型、测厚、电晕、切边、收卷而得到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其中,基布上浆量为15g/m2,加热烘干温度为105℃;贴合时,基布温度控制在145℃,底层温度控制在145℃,面层温度控制在155℃,车速控制在5m/min;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其中,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热压贴合温度为150℃,压纹温度控制为80℃。
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均为100%含氟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具有自洁性和耐候性,且本发明的表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高达30μm以上,经久耐用;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不仅大大提高了膜材的阻燃性能,还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自带的抑烟阻燃防滴落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低烟阻燃特性,并提高了膜材的应用范围,可以在各类对阻燃烟毒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领域如交通工具内饰,高层建筑内装等开展应用; 3、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 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本发明采用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与面层热压贴合工艺,且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并采用压纹处理,不仅提供高达30μm PVDF薄膜的保护,且在基布层依次与底层、面层进行贴合,由于基布层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织物,使得基布层、底层、面层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7: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50份、加工改性剂30 份、增韧剂5份、钛白粉15份。所述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 30份、加工改性剂50份、增韧剂15份、钛白粉5份。
基布层为经向9-12根/cm,纬向为9-12根/cm,单丝直径为3~9μm玻璃纤维织物。
颜料为钛白粉,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颗粒。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 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官能化的,即它包含,例如,酸、酰基氯、醇或者酸酐官能团。有利地,该官能团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单体,其单体可为如下: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指的是共聚物单体中,MMA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多为50%。
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或者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为多层颗粒形式的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
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至少为两层,两层为表层和热熔层,表层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0%的含氟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热熔层包含70%至1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至30%重量钛白粉和0至50%增韧剂。
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双螺杆每段的温度分别为: T1=150℃,T2=180℃,T3=220℃,T4=220℃,T5=220℃,T6=220℃,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r=350r/min,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然后经过成型、测厚、电晕、切边、收卷而得到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其中,基布上浆量为15g/m2,加热烘干温度为105℃;贴合时,基布温度控制在145℃,底层温度控制在145℃,面层温度控制在155℃,车速控制在5m/min;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其中,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热压贴合温度为150℃,压纹温度控制为80℃。
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均为100%含氟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具有自洁性和耐候性,且本发明的表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高达30μm以上,经久耐用;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不仅大大提高了膜材的阻燃性能,还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自带的抑烟阻燃防滴落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低烟阻燃特性,并提高了膜材的应用范围,可以在各类对阻燃烟毒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领域如交通工具内饰,高层建筑内装等开展应用; 3、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 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本发明采用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与面层热压贴合工艺,且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并采用压纹处理,不仅提供高达30μm PVDF薄膜的保护,且在基布层依次与底层、面层进行贴合,由于基布层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织物,使得基布层、底层、面层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8: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50份、加工改性剂30 份、增韧剂5份、钛白粉15份。所述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 50份、加工改性剂30份、增韧剂20份。
基布层为经向9-12根/cm,纬向为9-12根/cm,单丝直径为3~9μm玻璃纤维织物。
颜料为钛白粉,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颗粒。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 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官能化的,即它包含,例如,酸、酰基氯、醇或者酸酐官能团。有利地,该官能团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单体,其单体可为如下: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指的是共聚物单体中,MMA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多为50%。
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或者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为多层颗粒形式的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
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至少为两层,两层为表层和热熔层,表层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0%的含氟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热熔层包含70%至1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至30%重量钛白粉和0至50%增韧剂。
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双螺杆每段的温度分别为: T1=150℃,T2=180℃,T3=220℃,T4=220℃,T5=220℃,T6=220℃,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r=350r/min,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然后经过成型、测厚、电晕、切边、收卷而得到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其中,基布上浆量为15g/m2,加热烘干温度为105℃;贴合时,基布温度控制在145℃,底层温度控制在145℃,面层温度控制在155℃,车速控制在5m/min;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其中,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热压贴合温度为150℃,压纹温度控制为80℃。
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均为100%含氟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具有自洁性和耐候性,且本发明的表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高达30μm以上,经久耐用;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不仅大大提高了膜材的阻燃性能,还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自带的抑烟阻燃防滴落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低烟阻燃特性,并提高了膜材的应用范围,可以在各类对阻燃烟毒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领域如交通工具内饰,高层建筑内装等开展应用; 3、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 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本发明采用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与面层热压贴合工艺,且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并采用压纹处理,不仅提供高达30μm PVDF薄膜的保护,且在基布层依次与底层、面层进行贴合,由于基布层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织物,使得基布层、底层、面层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9: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50份、加工改性剂30 份、增韧剂5份、钛白粉15份。所述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 50份、加工改性剂30份、增韧剂20份。
基布层为经向9-12根/cm,纬向为9-12根/cm,单丝直径为3~9μm玻璃纤维织物。
颜料为钛白粉,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颗粒。
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 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可以是官能化的,即它包含,例如,酸、酰基氯、醇或者酸酐官能团。有利地,该官能团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单体,其单体可为如下: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指的是共聚物单体中,MMA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质量百分比至多为50%。
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或者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为多层颗粒形式的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
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至少为两层,两层为表层和热熔层,表层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0%的含氟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热熔层包含70%至1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至30%重量钛白粉和0至50%增韧剂。
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双螺杆每段的温度分别为: T1=150℃,T2=180℃,T3=220℃,T4=220℃,T5=220℃,T6=220℃,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r=350r/min,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然后经过成型、测厚、电晕、切边、收卷而得到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其中,基布上浆量为15g/m2,加热烘干温度为105℃;贴合时,基布温度控制在145℃,底层温度控制在145℃,面层温度控制在155℃,车速控制在5m/min;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其中,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热压贴合温度为150℃,压纹温度控制为80℃。
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均为100%含氟聚合物,因此本发明具有自洁性和耐候性,且本发明的表面含氟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可以高达30μm以上,经久耐用;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不仅大大提高了膜材的阻燃性能,还充分利用含氟聚合物自带的抑烟阻燃防滴落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低烟阻燃特性,并提高了膜材的应用范围,可以在各类对阻燃烟毒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领域如交通工具内饰,高层建筑内装等开展应用; 3、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 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本发明采用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与面层热压贴合工艺,且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并采用压纹处理,不仅提供高达30μm PVDF薄膜的保护,且在基布层依次与底层、面层进行贴合,由于基布层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织物,使得基布层、底层、面层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1~9制备得到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其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经久耐用,产品整体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本发明便于焊接,由于使用整体PVDF 材质,焊条可以统一使用PVDF材料制成,便于施工和品控,不需要打磨表面的PVDF涂层,施工方便,且用整体PVDF材质焊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浅沟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所述含氟聚合物薄膜层、面层、基布层、底层依次从上到下排列,按照重量份,所述面层、底层都由以下组分组成:含氟聚合物树脂20~90份、加工改性剂30~50份、增韧剂1~20份、颜料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为钛白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偏氟乙烯均聚物、偏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树脂为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改性剂为MMA单体的均聚物或者质量百分比至少为50%的MMA单体与至少一种可以与MMA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1%-10%的丙烯酸甲酯单体、0.5%-1%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工改性剂包括50%-9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1%-30%的丙烯酸丁酯单体、0.5%-1%的丙烯酸异辛酯单体、1%-5%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芯-壳类型的弹性体,所述增韧剂为丙烯酸类冲击改性添加剂,所述基布为玻璃纤维织物,含氟聚合物薄膜层为多层PVDF共挤膜,所述面层的厚度为100-450μm,所述底层的厚度为100-450μm。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面层、底层:面层、底层分别按配方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使之物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混炼,然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到面层、底层;
步骤(2):薄膜化处理:将面层、底层通过T型口模或环形口模挤出制成100~400微μm米厚的面层薄膜和底层薄膜;
步骤(3):贴合:将基布层浸胶上浆后,经加热烘干后,依次与底层薄膜、面层薄膜进行贴合;
步骤(4):在面层薄膜上热压贴合含氟聚合物薄膜层并压纹处理,再经冷却定型后,经裁边分切收卷。
CN201811502045.3A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Pending CN1097031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2045.3A CN109703134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2045.3A CN109703134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134A true CN109703134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5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2045.3A Pending CN109703134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3134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1826A (zh) * 2005-12-01 2008-12-10 阿科玛法国公司 含氟聚合物改性的丙烯酸类覆盖材料
CN106582112A (zh) * 2016-11-04 2017-04-26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干法脱硫烟气净化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7327726U (zh) * 2017-10-31 2018-05-08 海宁市宏亮化纤有限公司 轻薄型高强网格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1826A (zh) * 2005-12-01 2008-12-10 阿科玛法国公司 含氟聚合物改性的丙烯酸类覆盖材料
CN106582112A (zh) * 2016-11-04 2017-04-26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干法脱硫烟气净化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7327726U (zh) * 2017-10-31 2018-05-08 海宁市宏亮化纤有限公司 轻薄型高强网格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5235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
CN103921519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74324B1 (ko) 라미네이트 강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시트
CN110049869A (zh) 具有改进的机械性能和高耐候性的挤出亚光箔
CN104835870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
JP2018171935A (ja) 積層フィルム、保護フィルム、メラミン化粧板表面保護用フィルム、及びメラミン化粧板
CN109703134A (zh) 一种含氟改性耐久的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EP3216600B1 (en) Laminate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melamine decorative panel
CN105218987A (zh) 一种含有石墨烯的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1457A (zh) 具有荷叶仿生结构的自清洁太阳能电池板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EP2836548B1 (en) Polycarbonate blend article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KR102217744B1 (ko) 불소 함유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라미네이트 강판
CN1094354A (zh) 吸收近红外线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压体及其成型体
TWI744651B (zh) 層壓鋼板、其製造方法及使用於其的片材
CN109867926A (zh) 一种高硬度高耐磨的白石墨烯复合pet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JP7000690B2 (ja) 樹脂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メラミン化粧板
CN113147137A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201945195A (zh) 具有經改良機械性能和高耐候性之擠製無光澤箔
JP2017189925A (ja)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メラミン化粧板
JPS5974111A (ja) フッ化アクリル樹脂多段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H06312487A (ja) 近赤外線吸収メタクリル系樹脂積層体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