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6814A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6814A
CN109696814A CN201811226323.7A CN201811226323A CN109696814A CN 109696814 A CN109696814 A CN 109696814A CN 201811226323 A CN201811226323 A CN 201811226323A CN 109696814 A CN109696814 A CN 109696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temperature
heater
block
heat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63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6814B (zh
Inventor
宫内智绘
高木修
佐伯谅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696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6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6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6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axial heat part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80Details relating to power supplies, circuits boa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防止加热器的翘曲、定影带的劣化、输送辊的膨胀等性能劣化,能够进行安全控制。该定影装置包括:旋转的环状的带;加热器,抵接于带内侧配置,在带的旋转轴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加热器块,具有控制每个加热器块的发热区域;加压体,以对输送的纸张进行加压的方式配置在与加热器夹着带对向的位置;高温度传感器,配置于每个加热器块;加热器块选择部,基于纸张的纸张宽度和输送位置选择一个以上的发热对象的加热器块而形成发热块;定影温度控制部,将发热块上的纸张通过区域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高温控制部,选择发热块中的配置于具有非纸张通过区域的加热器块的高温度传感器,控制非纸张通过区域的过升温。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定影装置中,通过加热器使纸张加热而使色调剂定影。在连续印刷多张纸张的情况下,产生了位于被输送的纸张端的外侧的加热器区域、以及加热器所抵接的定影带的温度极度上升的过升温现象。
当该非纸张通过区域的过升温超过该部件的耐热温度时,发生不可逆的性能劣化,例如加热器的翘曲、定影带的劣化、以及输送/加压辊的膨胀等,因此,在防止这种情况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点火等安全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防止加热器的翘曲、定影带的劣化、输送/加压辊的膨胀等性能劣化,同时能够以高精度进行安全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包括:旋转的环状的带;加热器,抵接于带内侧配置,在所述带的旋转轴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加热器块,且具有对应每个所述加热器块控制的发热区域;加压体,以对输送的纸张进行加压的方式配置在与所述加热器夹着带而对向的位置;高温度传感器,配置于每个所述加热器块;加热器块选择部,基于所述纸张的纸张宽度和输送位置,选择一个以上的发热对象的加热器块而形成发热块;定影温度控制部,将所述发热块上的纸张通过区域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以及高温控制部,选择所述发热块中的配置于具有非纸张通过区域的加热器块的所述高温度传感器,控制非纸张通过区域的过升温。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的定影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包括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装置的一例的构成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加热器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加热器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7是选择第一加热器块时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第一加热器块端处的温度降低的说明图。
图9是选择第一加热器块和第二加热器块时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加热器块端处的温度降低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选择第一加热器块的情况下的高温度传感器位置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与第一加热器块的最大纸张宽度相对的高温度传感器位置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与最大纸张宽度相对的非纸张通过区域的温度上升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比最大纸张宽度窄的纸张宽度相对的非纸张通过区域的温度上升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配置于带宽度中央的两侧的高温度传感器位置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配置于带宽度中央的单侧的高温度传感器位置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同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7,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0例如是作为复合机的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s,多功能外围设备)、打印机、以及复印机等。在以下的说明中,以MFP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主体11的上部具有透明玻璃的原稿台12,在原稿台12上开闭自如地设置有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进稿器)13。另外,在主体11的上部设置有输入输出控制部14。输入输出控制部14具有操作面板14a和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部14b,该操作面板14a具有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种按键。
在主体11内的ADF13的下部设置有作为读取装置的扫描部15。扫描部15读取由ADF13输送的原稿或者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以生成图像数据,所以具备例如贴紧型图像传感器16(以下,简称为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16配置于主扫描方向。
在读取载置于原稿台12的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图像传感器16在沿着原稿台12移动的同时逐个线(line)地读取原稿图像。这是遍及原稿尺寸整体执行的,进行一页一页的原稿的读取。此外,在读取由ADF13输送的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图像传感器16处于固定位置(图示的位置)。主扫描方向是与图像传感器16沿着原稿台12移动时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中的深度方向)。
此外,在主体11内的中央部设置有打印机部17。打印机部17处理由扫描部15读取到的图像数据、由个人计算机等创建的图像数据,以在记录介质(例如,纸张)上形成图像。另外,在主体11的下部具备有收容各种尺寸的纸张的多个供给盒18(在图1中,示出两个供给盒18a、18b)。另外,作为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除了纸张之外,还包括OHP片材等,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实例进行说明。
打印机部17具有扫描头19Y、19M、19C和19K,该扫描头19Y、19M、19C和19K包括LED(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作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各色用的曝光器,打印机部17扫描来自曝光器的各扫描头19的光线,以在感光体上生成图像。该打印机部17例如是利用图案DEM方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由各色的图像形成部20Y、20M、20C和20K构成。该图像形成部20Y至20K从上游到下游并列配置于中间转印带21的下游侧。
中间转印带21架设于驱动辊31和从动辊32并循环移动。此外,中间转印带21与感光鼓22Y、22M、22C和22K对向接触。
由于各色的图像形成部20Y至20K具有相同的构成,因此以图像形成部20K为例进行说明时,在感光鼓22K的周围配置有带电器23K、显影器24K、一次转印辊25K等。在感光鼓22K的曝光位置,从扫描头19K照射光,以在感光鼓22K上形成静电潜像。
带电器23K使感光鼓22K的表面均匀带电。显影器24K通过被施加显影偏压的显影辊将黑色的色调剂供应到感光鼓22K,进行静电潜像的显影。
另外,在图像形成部20Y至20K的上部设置有向各显影器24Y至24K供应色调剂的未图示的色调剂盒。在中间转印带21的与感光鼓22K对向的位置,通过一次转印辊25K施加一次转印电压,以将感光鼓22K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
架设中间转印带21的驱动辊31与二次转印辊33对向配置。当纸张P通过驱动辊31和二次转印辊33之间时,二次转印电压通过二次转印辊33施加于纸张P。然后,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于纸张P。在中间转印带21的从动辊32附近设置有带清洁器34。
另外,在从供给盒18到二次转印辊33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用于输送从供给盒18内取出的纸张P的供给辊35。此外,在二次转印辊33的下游设置有作为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36。此外,在定影装置36的下游设置有输送辊37,通过该输送辊37将纸张P排出到排出部38。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由系统控制部39整体控制。
此外,使用配置在纸张通过区域的线传感器40,能够实时判断被输送的纸张的尺寸和位置。
稍后将详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36。另外,图1是实施方式的一例,并不限定于该例,可以使用已知的电子照相方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控制系统的构成例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控制系统由系统控制部39、输入输出控制部14、供给输送控制部130、图像形成控制部140、以及定影控制部150形成,由总线110相互连接。
系统控制部39例如由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全体的CPU100、只读存储器(ROM)120、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21、接口(I/F)122构成。
CPU100通过执行存储在ROM120或RAM121中的程序,从而实现以图像形成控制和定影温度控制为首的装置全体的控制。ROM120存储有图像形成控制和定影温度控制等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等。RAM121主要用作用于执行装置全体的控制的工作存储器。
ROM120(或RAM121)存储有例如图像形成部20、定影装置36等的控制程序、以及控制程序所使用的各种控制数据。I/F122进行与用户终端和传真机等各种装置的通信。
输入输出控制部14控制与输入输出控制电路123连接的操作面板14a、显示部14b、以及扫描部15。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操作面板14a来指定例如纸张尺寸、原稿的复印份数等。显示部14b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动作状态等。
供给/输送控制部130由供给/输送控制电路131、电机组132、传感器组133构成,并执行供给和纸张输送的控制。供给/输送控制电路131控制对输送路径上的供给辊35或输送辊37等进行驱动的电机组132等。此外,基于来自CPU100的控制信号,供给/输送控制电路131根据供给盒18附近或输送路径上的各种传感器组133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电机组132等。
图像形成控制部140由基于来自CPU100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感光鼓22、带电器23、曝光器(扫描头)19、显影器24、转印器(转印辊)25的图像形成控制电路41构成,图像形成控制部140执行图像形成的控制。
定影控制部150由构成定影装置36的电机151、用于加热的加热器152、进行温度检测的各种温度传感器153、进行定影温度控制以及安全控制的定影控制电路154构成,定影控制部150执行定影控制。
图3是示出定影装置的一例的构成图。如图3所示,定影装置36包括:具有带表面51和带背面52的环状的带53、与带53对向的加压辊(加压体)54。加压辊54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被传递驱动力而沿箭头T方向旋转。
就环状的带53而言,在例如厚度50μm的SUS(Stainless Used Steel,不锈钢)或70μm的聚酰亚胺耐热树脂的基材外侧形成厚度为200μm左右的硅橡胶层,再在外周覆盖PFA(Perfluoroalkoxy,全氟烷氧基)等保护膜。就加压辊54而言,在例如的铁棒表面形成厚度5mm左右的硅海绵层,再在外周覆盖PFA等的保护层。
此外,定影装置36在带53的旋转轴方向上配置有与带背面52抵接而用于升温的加热器152。环状的带53沿箭头S的方向在与加压辊54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N的同时进行旋转。当纸张P沿箭头A的方向通过定影夹持部N时,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55通过加热器152产生的热量和定影夹持部N处的压力而定影于纸张P。
检测定影温度的各种温度传感器153存在各种方法。在图3中,示出了配置在加热器152的背面的温度传感器56、配置在带背面52且检测带背面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7、配置在带表面51且检测带表面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8。
由于温度传感器56位于加热器152的背面,因此难以受到带53的旋转的影响,除非纸张P通过定影夹持部N的区域,否则可以检测到几乎恒定的温度。
由于温度传感器57位于带背面侧,因此加热器152所抵接的定影夹持部N的区域的温度最高,随着带53旋转,观察到温度下降。
温度传感器58优选的是非接触型的,以便不损坏带53。由于需要将温度传感器57、58配置远离定影夹持部N的带53的周围上,因此需要伴随带53的循环进行温度修正。由定影控制电路154控制定影装置36。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适当选择这些温度传感器56、57、58,或者可以并用多个类型。
图4是示出加热器的一例的俯视图,图5是其截面图。加热器152相对于由双点划线示出的加热器中央线(B-B')对称地分成多个加热器块。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其分成七个的例子。当然,该分割数是任意数。此外,在纸张P的输送位置不是加热器中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加热器块不对称配置。
在带53的旋转轴方向(加热器152的长度方向)上分成多个加热器块的加热器152中,加热器块的分割数多具有的有点是可以针对各种纸张宽度适当地改变发热区域宽度。然而,考虑到由于控制用的温度传感器的数量的增加而产生的成本增加、控制的复杂性等,存在折衷(trade off)的关系。因此,例如,根据可以收容在供给盒18的纸张尺寸、主要由用户使用的几种纸张尺寸的纸张宽度来设置优选的分割数。
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空转时等纸张未被输送的状态下,位于最外侧的加热器块的最外侧端部的温度降低。当使用该加热器块端部的温度降低区域时,产生定影不良,从而将被分割的加热器块的块宽度设定为比预料加热器块端部的温度降低的纸张宽度宽。
这样,通过将加热器152分成多个加热器块并且根据纸张尺寸仅使用定影所需的加热器块,可以降低功耗。
位于中央部的加热器块41称为第一加热器块,位于加热器块41的两侧加热器块42a和42b称为第二加热器块,位于加热器块42a和42b的两侧的加热器块43a和43b称为第三加热器块,位于加热器块43a和43b的两侧的加热器块44a和44b称为第四加热器块。在加热器块41至44中,形成有用于对每个加热器块进行温度控制的供电路径(未图示),在加热器块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隙ΔG以便分离(绝缘)。
如图5所示,加热器152根据需要在形成有釉层的陶瓷类基板61上形成有电阻层62,在该电阻层62上形成有电极63a和63b。此外,形成有玻璃类的保护层64。通过从定影控制电路154在与加热器15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即电极63a和电极63b中流动电流,使作为发热体的电阻层62发热,从而使所抵接的带53升温。各加热器块41至44的截面具有同样的构造。
在基板61下使用温度传感器56的情况下,在带旋转轴方向上,即基板61长度方向上的应进行温度检测的发热区域的正下方,适当附加温度传感器56。该温度传感器56使用热敏电阻等。
图6是示出定影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示出比图2中所示的框图更详细的构成。定影控制部150具有纸张宽度取得部65、加热器块选择部66、定影温度控制部67、高温控制部68、定影控制电路154、电机151、加热器152、用于将纸张通过区域控制在预定的定影温度范围的温度传感器153、用于防止非纸张通过区域过升温的高温度传感器56h。高温度传感器56h是与温度传感器56相同的装置。
纸张宽度取得部65取得被输送的纸张P的纸张宽度和关于输送位置的信息。纸张P的尺寸通常由用户使用操作面板14a来指定收容在多个供给盒18内的纸张的种类和纸张的输送方向。由此,辨别出与指定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带53旋转轴方向)的纸张宽度。而且,即使在针对非固定尺寸的纸张P的手动印刷等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使用操作面板14a来输入。或者,也可以使用线传感器40实时判断被输送的纸张的纸张宽度和输送位置。
在加热器块选择部66中,从由纸张宽度取得部65取得的被输送的纸张的纸张宽度和输送位置信息中选择图4所示的加热器152的多个加热器块41至44中的哪个加热器块,并对所选择的加热器块通电以升温。该被选择/通电的加热器块用作发热块,并对该发热块进行温度控制。在纸张P通过定影装置的中心(B-B')上的情况下,必须选择第一加热器块。
在定影温度控制部67中,使用配置在与发热块对应的位置的温度传感器153的温度检测值来进行定温控制,使得定影装置36的定影夹持部N上的纸张通过区域温度成为适合定影的温度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规定用于定影温度控制的温度传感器153的配置位置、类别(56、57、58),只要将相对于发热块的纸张通过区域控制在定影温度即可。
在高温控制部68中,检测并控制发热块上的非纸张通过区域的过升温。在构成加热器152的各加热器块41至44中,配置有过升温检测用的高温度传感器56h。以下,以位于加热器152的背面的高温度传感器56h为例对过升温检测用的温度传感器进行说明。在高温控制部68,从形成由加热器块选择部66选择的发热块的加热器块中,选择配置在具有非纸张通过区域的加热器块的高温度传感器56h,控制发热块的过升温。在非纸张通过区域的温度上升达到预定的温度之前,进行安全控制,例如进行对产生过升温的加热器块的通电控制、印刷速度的降低或停止等。
以上说明的纸张宽度取得部65、加热器块选择部66、定影温度控制部67、高温控制部68主要由基于从系统控制部39对定影控制电路154的控制/命令的软件构成。
另一方面,定影控制电路154被构成用于主要担任电机151、加热器152、温度传感器153、高温度传感器56h等的硬件控制。
以下,使用更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定影控制部150的动作。以下,对纸张P以加热器152的中央为基准被输送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即使在纸张P在偏离加热器中央的位置被输送的情况下,由于对称性也不会失去通用性。
图7是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时的说明图。设第一加热器块41的块宽度为Wh1,设被输送的纸张的纸张宽度为Wp2。
另外,图8示出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时的加热器块端部处的温度降低曲线。此外,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距加热器中央的距离。设从温度降低开始点T1到加热器块端的距离为Wd1。
如图7所示,在输送具有比第一加热器块宽度Wh1小的纸张宽度Wp1的纸张P的情况下,考虑到加热器块端处的温度降低宽度Wd1,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
即,如图8所示,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的最大的纸张宽度Wp1max由温度降低开始点T1决定,因此,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的纸张宽度Wp1满足(1)式。
Wp1≦Wh1-2×Wd1 ···(1)
图9是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和第二加热器块42时的说明图。第二加热器块42的块宽度为Wh2,被输送的纸张的纸张宽度为Wp2。第一加热器块41和第二加热器块42之间的间隙为ΔG。
另外,图10示出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和第二加热器块42时的第二加热器块端部处的温度降低曲线。设从温度降低开始点T2到加热器块端的距离为Wd2。
如图9所示,在输送具有纸张宽度Wp2的纸张P且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和第二加热器块42的情况下,将第一加热器块宽度Wh1、两个第二加热器块宽度(2×Wh2)和两个间隙(2×ΔG)相加的区域是发热的发热块。考虑到第二加热器块端部处的温度降低宽度Wd2来决定最大纸张宽度Wp2max。
如图10所示,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和第二加热器块42的纸张宽度Wp2满足(2)式。
Wp2≦Wh1+2×(Wh2+ΔG-Wd2) ···(2)
(Wp2>Wp1max时)
另外,决定加热器块间的间隙ΔG,使得在该间隙产生的温度降低不影响定影特性,此外,满足加热器块间的绝缘特性。
虽然这里省略了说明,但是在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第三加热器块43的情况下以及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第四加热器块44的情况下,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选择对应于被输送的纸张宽度的加热器块。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使用相同纸张宽度的纸张执行连续印刷的情况下,被输送的纸张的吸热变得显着。由于定影温度控制部67要将纸张通过区域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结果,非纸张通过区域的温度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该过升温,在各加热器块的适当位置设置高温度传感器56h。图11是示出在选择第一加热器块的情况下的高温度传感器位置的说明图。如图11所示,在相对于纸张宽度Wp1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的情况下,优选将高温度传感器56h配置在非纸张通过区域中成为最高温度的S1位置。
同样,如图12所示,优选将高温度传感器56h配置在相对于纸张宽度Wp1max成为非纸张通过区域的最高温度的S1max的位置。这样,由于相对于纸张宽度Wp1适当的高温度传感器56h的位置通常不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纸张宽度wp1改变,也可以获得能够进行高精度的高温检测的高温度传感器的配置。
(第一设置方法)
图13是示出相对于最大纸张宽度的非纸张通过区域的温度上升曲线的说明图。现在假设具有最大纸张宽度Wp1max的纸张的纸张端等于图8的T1点。
如果将加热器中央设定为原点,则直到纸张端Wp1max/2为止是纸张通过区域,并且被控制为大致一定的控制温度Tc。然而,在非纸张通过区域中,在与纸张端Wp1max/2分开Ws1的点产生温度峰值点Tp1max。此时,温度峰值点Tp1max出现在第一加热器块41的端部温度降低宽度Wd1内,适当的高温度传感器56h的位置是S1max的位置。
图14是示出相对于比最大纸张宽度窄的纸张宽度wp1的非纸张通过区域的温度上升曲线的说明图。与图13同样,由于直到纸张端Wp1/2为止是纸张通过区域,因此被控制为大致一定的控制温度Tc。在非纸张通过区域中,在与纸张端Wp1/2分开Ws1的点(S1点)处成为过升温的峰值点Twp1,从Sd1点开始在发热块端部产生温度降低。
该Sd1点是与第一加热器块41的端部Wh1/2分开温度降低宽度Wd1的点。因此,相对于纸张宽度Wp1适当的高温度传感器56h的位置是从S1到Sd1之间的位置。另外,已经通过实验确认,在相同的发热块的情况下,从纸张端到过升温的峰值的距离Ws1是大致一定的,与纸张宽度Wp1无关。
如果纸张宽度Wp1进一步变窄,则S1的位置在图14中向的左方移动,但Sd1的位置基本上不变。在图13和图14两者,能够检测过升温的高温度传感器56h的位置只要配置在从Sd1到S1max之间的W的范围,优选的是由实线和虚线表示的两个温度上升曲线的交点Sh1即可。
但是,在交叉点Sh1的情况下,由于高温度传感器56h没有配置在过升温的峰值点,因此,使用高温度传感器56h的检测温度、检测位置、控制温度Tc、纸张宽度Wp、从纸张端到过升温的峰值点的距离Ws1、端部温度降低宽度Wd1等参数来求出预测的温度上升曲线,并计算预测的过温升温的峰值温度。或者,也可以在W的范围内配置多个高温度传感器56h,从多个检测温度外插计算过升升温的峰值温度的预测值。在该设置方法中,可以有效地使用最大纸张宽度直到发热块端部的温度降低开始点T1。
(第二设置方法)
如果直到发热块端部的温度降低开始点T1不最大限度使用最大纸张宽度Wp1max,则如图14的温度上升曲线(实线)所示,高温度传感器56h的位置只要设置在第一加热器块41端部的温度降低开始的Sd1的位置即可。根据该方法,即使纸张宽度Wp1改变,也可以通过高温度传感器56h检测峰值点的温度。
(第三设置方法)
图15是示出将带宽度中央(B-B')作为基准将高温度传感器56h配置于两侧的情况下的说明图。以上,对仅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二加热器块42至第四加热器块43中也以同样的方法配置高温度传感器56h。也就是说,改变纸张宽度Wp,改变相应的加热器块,并形成新的发热块。如果在具有相对于该发热块中能够定影的最大纸张的非纸张通过区域的加热器块的非纸张通过区域中依次配置高温度传感器56h,则能够在各加热器块中配置过升温检测用的温度传感器56h。
如图15所示,对于第一加热器块41,高温度传感器56h配置在两端的Sh1的位置,对于第二加热器块42至第四加热器块,高温度传感器56h分别配置在Sh2、Sh3、和Sh4的位置。
在发热块的温度控制时,仅选择发热块内的高温度传感器56h中位于发热块的非纸张通过区域的高温度传感器56h,用于防止过升温的高温控制。此时,由于未用作过升温检测的高温度传感器56h可以检测发热块内的间隙ΔG附近的温度,因此,如果这些被用作用于定影温度控制的温度传感器153,则能够减少间隙ΔG中的定影不均等。
(第四设置方法)
图16是示出相对于带宽度中央(B-B')配置于单侧的高温度传感器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在纸张P在带中央输送的情况下,由于具有相对于带宽度中央对称的温度特性,因此,高温度传感器56h只要相对于带宽度中央配置在任一侧即可。根据该配置方法,可以减少高温度传感器56h的数量,有助于控制的简便化和低价格化。
(第五设置方法)
尽管以上第一至第四高温度传感器56h的设置方法以配置在加热器152的背面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使用检测带表面51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8和检测带背面52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7同样地实施。
(控制的流程)
接着,使用图17的流程图对如上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印刷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动作1中,如果扫描部15读入图像数据,则CPU100并行地执行图像形成部20中的图像形成控制程序和定影装置36中的定影温度控制程序。
如果开始图像形成处理的程序,则在动作2中,处理读入的图像数据,在动作3中,在感光鼓22的表面上写入静电潜像。另外,在动作4中,显影器24将静电潜像显影。
另一方面,在动作5中,如果开始定影温度控制程序的处理,则CPU100判断被输送的纸张P的纸张宽度和输送位置。如上,该纸张宽度判断可以基于例如线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或使用操作面板14a的用户的纸张选择信息。
另外,在动作6中,定影控制部150选择与被输送的纸张P的纸张宽度和输送位置对应的加热器块,将所选择的加热器块形成作为发热对象的发热块。关于加热器块选择方法,例如基于图7至图10中说明的方法来选择。
接下来,在动作7中,开始由所选择的加热器块形成的发热块的温度控制。向所选择的加热器块进行通电,温度上升,同时,通过定影温度控制部67将发热块的温度控制在定影温度范围。
在动作8中,选择位于发热块中位于具有非纸张通过区域的加热器块的最外侧(或位于非纸张通过区域)的高温度传感器56h用于高温控制。例如,在选择第一加热器块41和第二加热器块42而形成发热块的情况下,在配置在第二加热器块42a和42b的Sh2的位置的高温度传感器56h中,选择一个或两个高温度传感器56h。另外,高温控制部68利用所选择的高温度传感器56h进行温度检测,并进行监视非纸张通过区域的端部温度上升的高温控制。
在动作9中,判断所选择的高温度传感器56h的检测温度Th是否低于充分确保部件的性能和安全的预定的温度Tth。这里,如果检测温度Th在预定的温度Tth以下,则进行到动作10。另一方面,如果检测温度Th高于温度Tth(动作9:否),则进入动作11。
在动作11中,为了防止非纸张通过区域的端部温度上升,冷却成为高温的加热器块。具体来说,CPU100(1)降低印刷速度。(2)暂时停止成为高温的加热器块的通电。(3)进行暂时停止印刷处理等的处理,返回到动作8,并且再次通过非纸张通过区域的温度检测来处理该循环直到端部温度上升得以改善。
接下来,在动作10中,CPU100在非纸张通过区域的端部上升温度在预定的温度Tth以下的状态下,将纸张P输送到转印部。
在动作12中,将动作4中显影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另外,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之后,将纸张P输送到定影装置36内。
接下来,在动作13中,定影装置36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纸张P。
在动作14中,CPU100判断是否结束图像数据的印字处理。这里,在判断为结束印字处理的情况下(动作14:是),在动作15中,断开(OFF)向所有加热器块41至44的通电,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图像数据的印字处理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动作14:否),即,在残留有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返回到动作1,重复同样的处理直到结束。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用于定影纸张的加热器被分成多个加热器块,能够根据纸张的输送位置和纸张宽度来选择必要最低限度的加热器块而形成发热块。由此,可以实现节能动作。
另外,在各加热器块中分别配置过升温检测用的温度传感器,并且能够使用配置在发热块的非纸张通过区域中的加热器块的温度传感器来防止非纸张通过区域的过升温。也就是说,由于能够根据纸张宽度来改变发热块的块宽度,同时能够切换并选择检测非纸张通过区域的过升温的高温度传感器,因此能够对具有各种纸张宽度的纸张进行高精度的高温控制。
另外,通过将高温度传感器配置在各加热器块的适当的位置,能够使用相同的发热块对具有各种纸张宽度的纸张进行高精度的高温控制。
另外,能够使用未在发热块内使用的高温度传感器来进行定影温度控制,并且能够防止由于加热器块之间的间隙引起的定影不均。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0…图像形成装置;36…定影装置;53…定影带;54…加压体;56h…高温度传感器;152…加热器;153、56、57、58…温度传感器。

Claims (5)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的环状的带;
加热器,抵接于带内侧配置,在所述带的旋转轴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加热器块,且具有对应每个所述加热器块控制的发热区域;
加压体,以对输送的纸张进行加压的方式配置在与所述加热器夹着带而对向的位置;
高温度传感器,配置于每个所述加热器块;
加热器块选择部,基于所述纸张的纸张宽度和输送位置,选择一个以上的发热对象的加热器块而形成发热块;
定影温度控制部,将所述发热块上的纸张通过区域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以及
高温控制部,选择所述发热块中的配置于具有非纸张通过区域的加热器块的所述高温度传感器,控制非纸张通过区域的过升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度传感器的位置配置在相对于在所述发热块能定影的最大纸张的非纸张通过区域内,所述高温控制部至少使用所述高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计算所述非纸张通过区域的最大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配置在所述加热器的背面、或者所述带的背面、所述带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度传感器相对于所述带的宽度中央对称配置、或者仅配置在单侧。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1811226323.7A 2017-10-20 2018-10-19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9696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4031A JP7121478B2 (ja) 2017-10-20 2017-10-20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04031 2017-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6814A true CN109696814A (zh) 2019-04-30
CN109696814B CN109696814B (zh) 2022-05-24

Family

ID=6391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6323.7A Active CN109696814B (zh) 2017-10-20 2018-10-19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5) US10620572B2 (zh)
EP (1) EP3486727A1 (zh)
JP (1) JP7121478B2 (zh)
CN (1) CN1096968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1478B2 (ja) 2017-10-20 2022-08-18 株式会社東芝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90027B2 (ja) * 2019-01-09 2023-06-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2020181053A (ja) * 2019-04-24 2020-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901350B1 (en) * 2020-02-20 2021-01-2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toring program
US11131950B1 (en) * 2020-09-23 2021-09-28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an image
JP2022089399A (ja) * 2020-12-04 2022-06-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340545B1 (en) 2021-02-09 2022-05-2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heat transmission member in contact with heater substrate
JP2023010187A (ja) * 2021-07-09 2023-0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9035A (ja) * 2005-09-13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56963A (ja) * 2007-12-25 2009-07-1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209124A1 (en) * 2012-02-09 2013-08-15 Kazuya Saito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5446101A (zh) * 2014-09-24 2016-03-3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133711A (ja) * 2015-01-21 2016-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7043020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device and heater for use in image hea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4890A1 (en) * 2010-01-04 2011-07-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ming image
JP5943570B2 (ja) * 2011-08-10 2016-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25938B2 (ja) * 2011-09-01 2015-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5825978B2 (ja) * 2011-10-28 2015-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25965A (ja) 2012-07-24 2014-02-0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JP6128368B2 (ja) * 2012-09-14 2017-05-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99417A (ja) * 2013-03-15 2014-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78545B2 (ja) 2013-11-18 2019-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像加熱装置を搭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299462B2 (ja) * 2014-03-12 2018-03-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37577B2 (ja) * 2014-11-10 2017-11-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04546B2 (en) 2015-07-15 2017-10-31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526270B (zh) 2016-06-20 2021-06-22 株式会社东芝 加热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JP6786286B2 (ja) * 2016-07-21 2020-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918450B2 (ja) * 2016-07-28 2021-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931908B (zh) * 2017-05-17 2021-11-0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7121478B2 (ja) * 2017-10-20 2022-08-18 株式会社東芝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9035A (ja) * 2005-09-13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56963A (ja) * 2007-12-25 2009-07-1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209124A1 (en) * 2012-02-09 2013-08-15 Kazuya Saito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5446101A (zh) * 2014-09-24 2016-03-3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133711A (ja) * 2015-01-21 2016-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7043020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device and heater for use in image hea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21267A1 (en) 2019-04-25
US20200209790A1 (en) 2020-07-02
US11231668B2 (en) 2022-01-25
US20220100130A1 (en) 2022-03-31
JP7121478B2 (ja) 2022-08-18
US10732550B2 (en) 2020-08-04
US20200333734A1 (en) 2020-10-22
US10962909B2 (en) 2021-03-30
US20210181660A1 (en) 2021-06-17
JP2019078822A (ja) 2019-05-23
CN109696814B (zh) 2022-05-24
EP3486727A1 (en) 2019-05-22
US10620572B2 (en) 202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6814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527985B2 (en) Fixing device and fixing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of fixing device
US10423103B2 (en) Fixing device and fixing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of fixing device
CN107526268B (zh) 加热器及加热装置
US10379466B2 (en) Fixing device and fixing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of fixing device
JP2022033252A (ja) ヒータ及び加熱装置
US11550250B2 (en) Heat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945342B2 (ja) ヒータ及び加熱装置
JP6978856B2 (ja) ヒータおよび定着装置
CN107526272B (zh) 加热器及定影装置
JP6876180B2 (ja) 加熱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04505B2 (ja) ヒータ及び加熱装置
JP7312303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16234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60822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56529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66485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