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3760B - 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3760B
CN109693760B CN201910114286.9A CN201910114286A CN109693760B CN 109693760 B CN109693760 B CN 109693760B CN 201910114286 A CN201910114286 A CN 201910114286A CN 109693760 B CN109693760 B CN 109693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groove
magnet
berthing
sl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42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3760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iu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iu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iu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iu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42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3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93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3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3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37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1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ramps, gangways or outboard ladders ; Pilot lif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20Equipment for shipping on coasts, in harbours or on other fixed marine structures, e.g. bollard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停泊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船舶靠岸装置包括船头本体、控制器、电机、停靠板和支腿,船头本体上固连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转动安装着停靠板;所述停靠板一端设置有转轴,停靠板另一端底部对称设置的两容纳槽内均转动安装着支腿;所述停靠板上表面设置有一号滑槽,停靠板中部设置有一号滑槽平行的二号滑槽;所述滑轴通过弹性防滑网与一号滑槽左侧壁连接,滑轴底部设置有一号磁铁;所述二号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一号磁铁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本发明通过激光测距仪快速监控交通船与河岸的间距,当距离位于停泊靠岸装置的工作半径时,快速系泊从而实现交通船快速停泊,进而提高运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停泊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船舶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按各部分的作用和用途,可综合归纳为船体、船舶动力装置、船舶舾装等三大部分。船体一般用于布置动力装置、装载货物、储存燃油和淡水,以及布置其他各种舱室。船舶的其他装置和设备中,除推进装置外,还有锚设备与系泊设备、舵设备与操舵装置、救生设备、消防设备、船内外通信设备、照明设备、信号设备、导航设备、起货设备、通风、空调和冷藏设备、海水和生活用淡水系统、压载水系统、液体舱的测深系统和透气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交通船在运输过程中遇码头停泊时速度较慢,从而影响整体的运输效率。本发明据此提出了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停泊靠岸装置通过滑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弹性防滑网滑动铺设在停靠板上表面,利用滑轴上的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配合,使得滑轴滑动到另一端时支腿同时完全打开搭在河岸上,起到了方便人们上岸的作用,靠岸的时候即使船舶与河岸的高低不一,通过停靠板可以搭在河岸上,不会因为河岸的高度与船舶的高度不一,而影响人们上岸的速度,便于人们上岸;并通过激光测距仪快速监控交通船与河岸的间距,当距离位于停泊靠岸装置的工作半径时,快速系泊从而实现交通船快速停泊,进而提高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其目的在于实现交通船的快速停泊以及提高交通船的运输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交通船的船头安装停泊靠岸装置,船头设置的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与停泊靠岸装置中的控制器电连接,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交通船与河岸的距离;
S2:控制器实时监控S1中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值,当测量值小于停泊靠岸装置的工作半径时,将交通船上的系船索一头系于船上带缆桩,另一头通过导缆钳直接系于码头的带缆桩上,使得交通船停靠在码头上;
S3:待S2中交通船系泊完成后,将船头的停泊靠岸装置中的停靠板放下,随后人员快速通过停靠板下船到达河岸;
所述S1、S2和S3中的停泊靠岸装置包括船头本体、控制器、电机、停靠板和支腿,船头本体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船头本体上固连有固定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自动运行;所述固定架上转动安装着停靠板;所述停靠板一端设置有转轴,停靠板另一端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均转动安装着支腿;所述转轴一端穿过固定架与电机连接,转轴另一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停靠板上表面设置有一号滑槽,停靠板中部设置有一号滑槽平行的二号滑槽;所述二号滑槽右端上方设置有石墨板;所述石墨板左端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一号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轴,一号滑槽与二号滑槽的右端通过直槽连通;所述滑轴通过弹性防滑网与一号滑槽左侧壁连接,滑轴底部设置有一号磁铁;所述二号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一号磁铁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
所述二号磁铁通过弹簧连接在二号滑槽侧壁上,二号磁铁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辊轮;当滑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号滑槽滑动时,滑轴上设置的一号磁铁会带动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滑动,二号磁铁滑动会带动两端的辊轮移动;所述辊轮中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绕圈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固连在辊轮上、另一端与支腿上端连接,钢丝绳初始状态为拉持支腿且保持支腿位于容纳槽内;辊轮移动的过程中与二号滑槽底壁摩擦会发生滚动,从而放松了对钢丝绳的拉持;所述支腿靠近二号滑槽一侧设置有支杆,支腿与二号滑槽之间均设置有连通槽;所述支杆一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支腿上,支杆另一端伸入连通槽内;所述连通槽另一端均设置有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固连在二号滑槽两侧的侧壁上;辊轮随一号磁铁滑动的过程中会挤压弧形弹片,弧形弹片受压后内部的气体通入连通槽内,从而挤压支杆从连通槽内脱离。使用时,当船舶需要停泊靠岸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正转,电机启动后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停靠板转动直至停靠板另一端搭在河岸上,由于船体高度高于河岸,因此停靠板搭在河岸上整体呈倾斜状态,当停靠板的转轴一端高于停靠板另一端时,停靠板上表面上的滑轴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一号滑槽滑动,滑轴滑动会带动相连的弹性防滑网沿停靠板上表面铺设,滑轴上设置的一号磁铁滑动时会带动二号磁铁滑动,二号磁铁滑动时会带动两端的辊轮移动,辊轮与二号滑槽底壁摩擦从而使得辊轮转动,辊轮转动会放松绕卷的钢丝绳,钢丝绳放松对支腿的拉持,辊轮滚动的过程中遇弧形弹片,从而挤压弧形弹片后继续随一号磁铁滑动,一号磁铁继续运动直至落入直槽内,二号磁铁随之移动到直槽底部,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吸引从而保持滑轴稳定不动;同时当弧形弹片被挤压时,弧形弹片受压缩后紧贴二号滑槽侧壁,使得弧形弹片内的气体被压缩挤入连通槽内,连通槽内气体增多体积膨胀从而推动连通槽内的支杆退出连通槽,由于钢丝绳已放松对支腿的拉持,使得支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缓慢转动下移,在滑轴落入直槽的同时支腿完全打开搭在河岸上;当乘船的人从停靠板上陆续下船后,控制器控制电机反转,电机驱动停靠板反向转动,同时控制直槽一侧的石墨板伸出在滑轴与二号磁铁之间,从而隔绝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之间的吸力,当停靠板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失去二号磁铁吸力的滑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直槽内滚出,进而沿一号滑槽返回;此时二号磁铁失去一号磁铁吸力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二号滑槽返回,返回时辊轮反向转动,从而逐渐拉紧支腿,支腿逐渐返回容纳槽内,支腿上弹性连接的支杆沿容纳槽内对应设置的滑动槽逐渐滑动直至落入连通槽内锁住支腿;本发明通过滑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弹性防滑网滑动铺设在停靠板上表面,利用滑轴上的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配合,使得滑轴滑动到另一端时支腿完全打开搭在河岸上,起到了方便人们上岸,靠岸的时候即使船舶与河岸的高低不一,通过停靠板可以搭在河岸上,不会因为河岸的高度与船舶的高度不一,而影响人们上岸的速度,便于人们上岸。
优选的,所述弹性防滑网内部均布一层缓冲气囊;所述滑轴轴端均设置有弹射单元;所述弹射单元包括气缸和弹性球;所述滑轴外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固连有气缸;所述气缸端头固连着弹性球,气缸的气腔与缓冲气囊连通;所述直槽壁上对应弹性球的位置处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径小于弹性球外径;当气缸充气伸出时会推动弹性球移出弧形凹槽,从而伸入套筒内。使用时,当人员踩踏在弹性防滑网上,弹性防滑网内设置的缓冲气囊受挤压,从而将气体输送到气缸的气腔内,气缸的气腔内气体增加体积膨胀伸出,从而推动固连的弹性球伸出滑轴的外圈,由于弹性球的直径大于套筒的内径,故此套筒会阻挡弹性球继续移动,当气缸的推力大于套筒的阻力时弹性球强行挤入套筒内,从而实现滑轴的固定,避免滑轴晃动带动弹性防滑网晃动,影响人员的行走;当人员下船后弹性防滑网内的缓冲气囊脱离被压缩状态,从而将气缸的气腔内气体抽回,气缸带动弾性球返回;利用弹性球与套筒配合实现滑轴的辅助固定,防止滑轴晃动影响人员行走。
优选的,所述一号滑槽与直槽的交界处设置有弧形气囊;所述套筒侧壁由两弹性褶皱层组成;所述弹性褶皱层的空腔与弧形气囊连通。使用时,当滑轴落入直槽内会搭在一号滑槽与直槽交界处,从而压缩该处的弧形气囊,弧形气囊受压缩后将气体送入弹性褶皱层的空腔内,使得弹性褶皱层充气变硬,并且套筒内圈凹凸不平,当弹性球硬挤入套筒内圈时,弹性褶皱层会增大与弹性球的摩擦力,使得弹性球难以脱离,进而保证滑轴的固定,同时当无人员踩踏时,弹性防滑网内的缓冲气囊脱离被压缩状态,从而将气缸的气腔内气体抽回,气缸带动弾性球返回时强行脱离套筒,在脱离的瞬间会产生抖动,从而带动滑轴抖动,滑轴抖动带动相连的弹性防滑网抖动,进而清理弹性防滑网表面的灰尘。
优选的,所述一号滑槽底面上设置有一组凸起。使用时,当滑轴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二号滑槽返回时,滑轴滑动过程中会间歇触碰凸起,使得滑轴产生间歇产生抖动,从而带动弹性防滑网产生抖动,进而将弹性防滑网表面的灰尘抖落。
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远离一号滑槽底部的一侧设置有除尘孔;所述除尘孔内侧设置有单向膜;所述单向膜用于控制除尘孔仅进气。使用时,当弹性防滑网上有人员踩踏时会对缓冲气囊进行压缩,由于人员行走时会留有一定的间距,使得同一处的缓冲气囊受第一人员踩踏会将气体导出到连通的气缸内,随后第一人走远第二人再次踩踏,在此时间间隙中,缓冲气囊排除气体后形成负压,从而经除尘孔单向抽气恢复,抽气的同时能够将人员踩踏时的灰尘抽取到缓冲气囊内部,实现对灰尘的收集。
优选的,所述支腿底部均设置有收放槽;所述收放槽上方滑动连接一滑板;所述滑板底部连接一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的下方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活动连接一吸盘;左侧的吸盘通过气管与右侧的收放槽连通,右侧的吸盘通过气管与左侧的收放槽连通。使用时,当支腿完全打开搭在岸边时,若地面凹凸不同时,两支腿其中一个支腿位于凹陷处,另一支腿底部的吸盘与底面接触从而张开,吸盘内部气体挤压后导入位于凹陷处的支腿的收放槽内,收放槽内气体增多从而推动滑板向下滑动,滑板向下滑动推动剪叉机构和安装块向下直至抵住地面实现两支腿平衡,从而保证停靠板上表面平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停泊靠岸装置通过滑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弹性防滑网滑动铺设在停靠板上表面,利用滑轴上的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配合,使得滑轴滑动到另一端时支腿同时完全打开搭在河岸上,起到了方便人们上岸的作用,靠岸的时候即使船舶与河岸的高低不一,通过停靠板可以搭在河岸上,不会因为河岸的高度与船舶的高度不一,而影响人们上岸的速度,便于人们上岸;并通过激光测距仪快速监控交通船与河岸的间距,从而实现快速停泊。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停泊靠岸装置通过在弹性防滑网内设置缓冲气囊,利用缓冲气囊为气缸供气,从而推动弹性球强行挤入套筒内,进而实现滑轴的辅助固定,防止弹性防滑网抖动不便于人员行走;当无人员踩踏时,缓冲气囊将气缸的气腔内气体抽回,从而带动弾性球强行脱离套筒返回,在脱离的瞬间会产生抖动,滑轴抖动带动相连的弹性防滑网抖动,进而清理弹性防滑网表面的灰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使用的停泊靠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C-C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停靠板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船头本体1、停靠板2、一号滑槽21、二号滑槽22、滑轴23、弹性防滑网24、一号磁铁25、二号磁铁26、辊轮27、钢丝绳28、支腿3、支杆31、直槽4、弧形弹片5、弹射单元6、气缸61、弹性球62、套筒63、弧形气囊7、收放槽8、滑板81、吸盘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交通船的船头安装停泊靠岸装置,船头设置的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与停泊靠岸装置中的控制器电连接,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交通船与河岸的距离;
S2:控制器实时监控S1中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值,当测量值小于停泊靠岸装置的工作半径时,将交通船上的系船索一头系于船上带缆桩,另一头通过导缆钳直接系于码头的带缆桩上,使得交通船停靠在码头上;
S3:待S2中交通船系泊完成后,将船头的停泊靠岸装置中的停靠板放下,随后人员快速通过停靠板下船到达河岸;
所述S1、S2和S3中的停泊靠岸装置包括船头本体1、控制器、电机、停靠板2和支腿3,船头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船头本体1上固连有固定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自动运行;所述固定架上转动安装着停靠板2;所述停靠板2一端设置有转轴,停靠板2另一端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均转动安装着支腿3;所述转轴一端穿过固定架与电机连接,转轴另一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停靠板2上表面设置有一号滑槽21,停靠板2中部设置有一号滑槽21平行的二号滑槽22;所述二号滑槽22右端上方设置有石墨板;所述石墨板左端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一号滑槽21内滑动连接有滑轴23,一号滑槽21与二号滑槽22的右端通过直槽4连通;所述滑轴23通过弹性防滑网24与一号滑槽21左侧壁连接,滑轴23底部设置有一号磁铁25;所述二号滑槽22内滑动连接有与一号磁铁25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26;
所述二号磁铁26通过弹簧连接在二号滑槽22侧壁上,二号磁铁26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辊轮27;当滑轴2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号滑槽21滑动时,滑轴23上设置的一号磁铁25会带动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26滑动,二号磁铁26滑动会带动两端的辊轮27移动;所述辊轮27中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绕圈有钢丝绳28;所述钢丝绳28一端固连在辊轮27上、另一端与支腿3上端连接,钢丝绳28初始状态为拉持支腿3且保持支腿3位于容纳槽内;辊轮27移动的过程中与二号滑槽22底壁摩擦会发生滚动,从而放松了对钢丝绳28的拉持;所述支腿3靠近二号滑槽22一侧设置有支杆31,支腿3与二号滑槽22之间均设置有连通槽;所述支杆31一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支腿3上,支杆31另一端伸入连通槽内;所述连通槽另一端均设置有弧形弹片5;所述弧形弹片5固连在二号滑槽22两侧的侧壁上;辊轮27随一号磁铁25滑动的过程中会挤压弧形弹片5,弧形弹片5受压后内部的气体通入连通槽内,从而挤压支杆31从连通槽内脱离。使用时,当船舶需要停泊靠岸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正转,电机启动后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停靠板2转动直至停靠板2另一端搭在河岸上,由于船体高度高于河岸,因此停靠板2搭在河岸上整体呈倾斜状态,当停靠板2的转轴一端高于停靠板2另一端时,停靠板2上表面上的滑轴23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一号滑槽21滑动,滑轴23滑动会带动相连的弹性防滑网24沿停靠板2上表面铺设,滑轴23上设置的一号磁铁25滑动时会带动二号磁铁26滑动,二号磁铁26滑动时会带动两端的辊轮27移动,辊轮27与二号滑槽22底壁摩擦从而使得辊轮27转动,辊轮27转动会放松绕卷的钢丝绳28,钢丝绳28放松对支腿3的拉持,辊轮27滚动的过程中遇弧形弹片5,从而挤压弧形弹片5后继续随一号磁铁25滑动,一号磁铁25继续运动直至落入直槽4内,二号磁铁26随之移动到直槽4底部,一号磁铁25与二号磁铁26吸引从而保持滑轴23稳定不动;同时当弧形弹片5被挤压时,弧形弹片5受压缩后紧贴二号滑槽22侧壁,使得弧形弹片5内的气体被压缩挤入连通槽内,连通槽内气体增多体积膨胀从而推动连通槽内的支杆31退出连通槽,由于钢丝绳28已放松对支腿3的拉持,使得支腿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缓慢转动下移,在滑轴23落入直槽4的同时支腿3完全打开搭在河岸上;当乘船的人从停靠板2上陆续下船后,控制器控制电机反转,电机驱动停靠板2反向转动,同时控制直槽4一侧的石墨板伸出在滑轴23与二号磁铁26之间,从而隔绝一号磁铁25与二号磁铁26之间的吸力,当停靠板2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失去二号磁铁26吸力的滑轴2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直槽4内滚出,进而沿一号滑槽21返回;此时二号磁铁26失去一号磁铁25吸力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二号滑槽22返回,返回时辊轮27反向转动,从而逐渐拉紧支腿3,支腿3逐渐返回容纳槽内,支腿3上弹性连接的支杆31沿容纳槽内对应设置的滑动槽逐渐滑动直至落入连通槽内锁住支腿3;本发明通过滑轴2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弹性防滑网24滑动铺设在停靠板2上表面,利用滑轴23上的一号磁铁25与二号磁铁26配合,使得滑轴23滑动到另一端时支腿3完全打开搭在河岸上,起到了方便人们上岸,靠岸的时候即使船舶与河岸的高低不一,通过停靠板2可以搭在河岸上,不会因为河岸的高度与船舶的高度不一,而影响人们上岸的速度,便于人们上岸。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防滑网24内部均布一层缓冲气囊;所述滑轴23轴端均设置有弹射单元6;所述弹射单元6包括气缸61和弹性球62;所述滑轴23外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固连有气缸61;所述气缸61端头固连着弹性球62,气缸61的气腔与缓冲气囊连通;所述直槽4壁上对应弹性球62的位置处设置有套筒63;所述套筒63内径小于弹性球62外径;当气缸61充气伸出时会推动弹性球62移出弧形凹槽,从而伸入套筒63内。使用时,当人员踩踏在弹性防滑网24上,弹性防滑网24内设置的缓冲气囊受挤压,从而将气体输送到气缸61的气腔内,气缸61的气腔内气体增加体积膨胀伸出,从而推动固连的弹性球62伸出滑轴23的外圈,由于弹性球62的直径大于套筒63的内径,故此套筒63会阻挡弹性球62继续移动,当气缸61的推力大于套筒63的阻力时弹性球62强行挤入套筒63内,从而实现滑轴23的固定,避免滑轴23晃动带动弹性防滑网24晃动,影响人员的行走;当人员下船后弹性防滑网24内的缓冲气囊脱离被压缩状态,从而将气缸61的气腔内气体抽回,气缸61带动弾性球返回;利用弹性球62与套筒63配合实现滑轴23的辅助固定,防止滑轴23晃动影响人员行走。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滑槽21与直槽4的交界处设置有弧形气囊7;所述套筒63侧壁由两弹性褶皱层组成;所述弹性褶皱层的空腔与弧形气囊7连通。使用时,当滑轴23落入直槽4内会搭在一号滑槽21与直槽4交界处,从而压缩该处的弧形气囊7,弧形气囊7受压缩后将气体送入弹性褶皱层的空腔内,使得弹性褶皱层充气变硬,并且套筒63内圈凹凸不平,当弹性球62硬挤入套筒63内圈时,弹性褶皱层会增大与弹性球62的摩擦力,使得弹性球62难以脱离,进而保证滑轴23的固定,同时当无人员踩踏时,弹性防滑网24内的缓冲气囊脱离被压缩状态,从而将气缸61的气腔内气体抽回,气缸61带动弾性球返回时强行脱离套筒63,在脱离的瞬间会产生抖动,从而带动滑轴23抖动,滑轴23抖动带动相连的弹性防滑网24抖动,进而清理弹性防滑网24表面的灰尘。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滑槽21底面上设置有一组凸起。使用时,当滑轴23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二号滑槽22返回时,滑轴23滑动过程中会间歇触碰凸起,使得滑轴23产生间歇产生抖动,从而带动弹性防滑网24产生抖动,进而将弹性防滑网24表面的灰尘抖落。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缓冲气囊远离一号滑槽2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除尘孔;所述除尘孔内侧设置有单向膜;所述单向膜用于控制除尘孔仅进气。使用时,当弹性防滑网24上有人员踩踏时会对缓冲气囊进行压缩,由于人员行走时会留有一定的间距,使得同一处的缓冲气囊受第一人员踩踏会将气体导出到连通的气缸61内,随后第一人走远第二人再次踩踏,在此时间间隙中,缓冲气囊排除气体后形成负压,从而经除尘孔单向抽气恢复,抽气的同时能够将人员踩踏时的灰尘抽取到缓冲气囊内部,实现对灰尘的收集。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腿3底部均设置有收放槽8;所述收放槽8上方滑动连接一滑板81;所述滑板81底部连接一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的下方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活动连接一吸盘82;左侧的吸盘82通过气管与右侧的收放槽8连通,右侧的吸盘82通过气管与左侧的收放槽8连通。使用时,当支腿3完全打开搭在岸边时,若地面凹凸不同时,两支腿3其中一个支腿3位于凹陷处,另一支腿3底部的吸盘82与底面接触从而张开,吸盘82内部气体挤压后导入位于凹陷处的支腿3的收放槽8内,收放槽8内气体增多从而推动滑板81向下滑动,滑板81向下滑动推动剪叉机构和安装块向下直至抵住地面实现两支腿3平衡,从而保证停靠板2上表面平衡。
使用时,当船舶需要停泊靠岸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正转,电机启动后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停靠板2转动直至停靠板2另一端搭在河岸上,由于船体高度高于河岸,因此停靠板2搭在河岸上整体呈倾斜状态,当停靠板2的转轴一端高于停靠板2另一端时,停靠板2上表面上的滑轴23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一号滑槽21滑动,滑轴23滑动会带动相连的弹性防滑网24沿停靠板2上表面铺设,滑轴23上设置的一号磁铁25滑动时会带动二号磁铁26滑动,二号磁铁26滑动时会带动两端的辊轮27移动,辊轮27与二号滑槽22底壁摩擦从而使得辊轮27转动,辊轮27转动会放松绕卷的钢丝绳28,钢丝绳28放松对支腿3的拉持,辊轮27滚动的过程中遇弧形弹片5,从而挤压弧形弹片5后继续随一号磁铁25滑动,一号磁铁25继续运动直至落入直槽4内,二号磁铁26随之移动到直槽4底部,一号磁铁25与二号磁铁26吸引从而保持滑轴23稳定不动;同时当弧形弹片5被挤压时,弧形弹片5受压缩后紧贴二号滑槽22侧壁,使得弧形弹片5内的气体被压缩挤入连通槽内,连通槽内气体增多体积膨胀从而推动连通槽内的支杆31退出连通槽,由于钢丝绳28已放松对支腿3的拉持,使得支腿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缓慢转动下移,在滑轴23落入直槽4的同时支腿3完全打开搭在河岸上;当乘船的人从停靠板2上陆续下船后,控制器控制电机反转,电机驱动停靠板2反向转动,同时控制直槽4一侧的石墨板伸出在滑轴23与二号磁铁26之间,从而隔绝一号磁铁25与二号磁铁26之间的吸力,当停靠板2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失去二号磁铁26吸力的滑轴2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直槽4内滚出,进而沿一号滑槽21返回;此时二号磁铁26失去一号磁铁25吸力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二号滑槽22返回,返回时辊轮27反向转动,从而逐渐拉紧支腿3,支腿3逐渐返回容纳槽内,支腿3上弹性连接的支杆31沿容纳槽内对应设置的滑动槽逐渐滑动直至落入连通槽内锁住支腿3;本发明通过滑轴2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弹性防滑网24滑动铺设在停靠板2上表面,利用滑轴23上的一号磁铁25与二号磁铁26配合,使得滑轴23滑动到另一端时支腿3完全打开搭在河岸上,起到了方便人们上岸,靠岸的时候即使船舶与河岸的高低不一,通过停靠板2可以搭在河岸上,不会因为河岸的高度与船舶的高度不一,而影响人们上岸的速度,便于人们上岸。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S1:交通船的船头安装停泊靠岸装置,船头设置的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与停泊靠岸装置中的控制器电连接,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交通船与河岸的距离;
S2:控制器实时监控S1中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值,当测量值小于停泊靠岸装置的工作半径时,将交通船上的系船索一头系于船上带缆桩,另一头通过导缆钳直接系于码头的带缆桩上,使得交通船停靠在码头上;
S3:待S2中交通船系泊完成后,将船头的停泊靠岸装置中的停靠板放下,随后人员快速通过停靠板下船到达河岸;
所述S1、S2和S3中的停泊靠岸装置包括船头本体(1)、控制器、电机、停靠板(2)和支腿(3),船头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船头本体(1)上固连有固定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自动运行;所述固定架上转动安装着停靠板(2);所述停靠板(2)一端设置有转轴,停靠板(2)另一端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均转动安装着支腿(3);所述转轴一端穿过固定架与电机连接,转轴另一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停靠板(2)上表面设置有一号滑槽(21),停靠板(2)中部设置有一号滑槽(21)平行的二号滑槽(22);所述二号滑槽(22)右端上方设置有石墨板;所述石墨板左端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一号滑槽(21)内滑动连接有滑轴(23),一号滑槽(21)与二号滑槽(22)的右端通过直槽(4)连通;所述滑轴(23)通过弹性防滑网(24)与一号滑槽(21)左侧壁连接,滑轴(23)底部设置有一号磁铁(25);所述二号滑槽(22)内滑动连接有与一号磁铁(25)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26);
所述二号磁铁(26)通过弹簧连接在二号滑槽(22)侧壁上,二号磁铁(26)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辊轮(27);当滑轴(2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号滑槽(21)滑动时,滑轴(23)上设置的一号磁铁(25)会带动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26)滑动,二号磁铁(26)滑动会带动两端的辊轮(27)移动;所述辊轮(27)中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绕圈有钢丝绳(28);所述钢丝绳(28)一端固连在辊轮(27)上、另一端与支腿(3)上端连接,钢丝绳(28)初始状态为拉持支腿(3)且保持支腿(3)位于容纳槽内;辊轮(27)移动的过程中与二号滑槽(22)底壁摩擦会发生滚动,从而放松了对钢丝绳(28)的拉持;所述支腿(3)靠近二号滑槽(22)一侧设置有支杆(31),支腿(3)与二号滑槽(22)之间均设置有连通槽;所述支杆(31)一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支腿(3)上,支杆(31)另一端伸入连通槽内;所述连通槽另一端均设置有弧形弹片(5);所述弧形弹片(5)固连在二号滑槽(22)两侧的侧壁上;辊轮(27)随一号磁铁(25)滑动的过程中会挤压弧形弹片(5),弧形弹片(5)受压后内部的气体通入连通槽内,从而挤压支杆(31)从连通槽内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滑网(24)内部均布一层缓冲气囊;所述滑轴(23)轴端均设置有弹射单元(6);所述弹射单元(6)包括气缸(61)和弹性球(62);所述滑轴(23)外侧均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固连有气缸(61);所述气缸(61)端头固连着弹性球(62),气缸(61)的气腔与缓冲气囊连通;所述直槽(4)壁上对应弹性球(62)的位置处设置有套筒(63);所述套筒(63)内径小于弹性球(62)外径;当气缸(61)充气伸出时会推动弹性球(62)移出弧形凹槽,从而伸入套筒(6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滑槽(21)与直槽(4)的交界处设置有弧形气囊(7);所述套筒(63)侧壁由两弹性褶皱层组成;所述弹性褶皱层的空腔与弧形气囊(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滑槽(21)底面上设置有一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囊远离一号滑槽(2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除尘孔;所述除尘孔内侧设置有单向膜;所述单向膜用于控制除尘孔仅进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底部均设置有收放槽(8);所述收放槽(8)上方滑动连接一滑板(81);所述滑板(81)底部连接一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的下方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活动连接一吸盘(82);左侧的吸盘(82)通过气管与右侧的收放槽(8)连通,右侧的吸盘(82)通过气管与左侧的收放槽(8)连通。
CN201910114286.9A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93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4286.9A CN109693760B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4286.9A CN109693760B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3760A CN109693760A (zh) 2019-04-30
CN109693760B true CN109693760B (zh) 2020-11-24

Family

ID=66233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428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93760B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376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14565A1 (en) * 2005-08-02 2007-02-08 Pf Management Holding Aps Ramp with side reinforcements
CN204822003U (zh) * 2015-07-17 2015-12-02 中海广瀛工程物流江苏有限公司 船舶码头跳板
CN205524836U (zh) * 2016-04-01 2016-08-31 台州市五洲船业有限公司 船用跳板装置
CN206202603U (zh) * 2016-11-17 2017-05-31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可翻转踏步
CN107472463A (zh) * 2017-08-04 2017-12-15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式登船梯装置
CN108357635A (zh) * 2018-04-17 2018-08-03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货船登船梯
CN208470075U (zh) * 2018-01-09 2019-02-05 上海海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船用自动翻转舷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E45331B1 (en) * 1977-01-07 1982-07-28 Ryan Ramp Inc Marine vessel moor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14565A1 (en) * 2005-08-02 2007-02-08 Pf Management Holding Aps Ramp with side reinforcements
CN204822003U (zh) * 2015-07-17 2015-12-02 中海广瀛工程物流江苏有限公司 船舶码头跳板
CN205524836U (zh) * 2016-04-01 2016-08-31 台州市五洲船业有限公司 船用跳板装置
CN206202603U (zh) * 2016-11-17 2017-05-31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可翻转踏步
CN107472463A (zh) * 2017-08-04 2017-12-15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式登船梯装置
CN208470075U (zh) * 2018-01-09 2019-02-05 上海海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船用自动翻转舷梯
CN108357635A (zh) * 2018-04-17 2018-08-03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货船登船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3760A (zh)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73016B1 (en) Portable support assembly for watercraft
US7455310B2 (en) Floating boat trailer
US6484656B2 (en) Automatic inflating boat flotation device
CN109760790B (zh) 一种船舶停泊装置
US20170096197A1 (en) Suction stabilized floats
CN109693760B (zh) 一种交通船快速停泊方法
EP3157810B1 (en) Longitudinal scoops for rolling stability
US6347970B1 (en) Deployable recovery system for snowmobile and rider
CN1168120A (zh) 带骑式顶推船的一体式拖船/驳船
CN106314707A (zh) 一种气囊式抗沉防倾覆装置
CN108891538B (zh) 一种无人艇收放系统
US4140424A (en) Barrier for oil spilt on water
US9233741B2 (en) Life saving dan buoy
WO1994014631A1 (en) Self-contained boat launching assembly and methods
EP0790917B1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curing closed decks and cargo on ships respectively
CN110667785A (zh) 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系统
GB2547667A (en) Inflatable booms
CN216994799U (zh) 一种水域动力救生浮筒
EP1588937A1 (en) Self-propelled platform for watercraft
US8171869B2 (en) Automated water safety apparatus
US4142477A (en) Portable dock
US5367974A (en) Multiple use water vehicle
KR102280114B1 (ko) 선박을 위한 픽업 디바이스 및 픽업 방법
CN108974269B (zh) 托船筏
JP5133452B1 (ja) 浮上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5

Address after: Room 301, unit 1, building 105, Hengshun Park, No. 399, Xiongzhou South Road, Longchi street, Liuhe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liu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 32 Fudan University, 138 Medical College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Gong Huip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