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6867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6867A
CN109686867A CN201910091699.XA CN201910091699A CN109686867A CN 109686867 A CN109686867 A CN 109686867A CN 201910091699 A CN201910091699 A CN 201910091699A CN 109686867 A CN109686867 A CN 109686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oove
display panel
inorganic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16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16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868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86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6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衬底层;第一无机层,在第一方向上位于衬底层一侧且与衬底层相接触;膜层组,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无机层远离衬底层的一侧,膜层组包括在第一区域内暴露第一无机层的开口;第一有机膜,位于开口内并与第一无机层接触;第一金属层,在第一方向上位于膜层组远离第一无机层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包括信号线,信号线至少部分在第一区域内延伸;第二有机膜,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金属层远离膜层组的一侧;第二无机层,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二有机膜远离第一金属层的一侧。通过本发明,能够提升具有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带有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已经普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各类电子装置中,特别是移动终端类产品中,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具有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例如,靠近显示面板侧边框的显示区边缘部分设置为弯折区域,将侧边框设置于显示区背面,实现边缘显示的全面屏结构;又如,将显示面板下边框部分设置为弯折区域,将绑定区设置于显示区背面,有利于窄边框化。但是,该类型显示面板会由于弯折区域的设置出现新的显示问题,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因此,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提升具有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抗水氧能力低的技术问题,能够提升具有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
该显示面板包括: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衬底层;第一无机层,在第一方向上位于衬底层一侧且与衬底层相接触,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膜层组,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无机层远离衬底层的一侧,包括若干导电层和位于相邻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其中,膜层组包括在第一区域内暴露第一无机层的开口;第一有机膜,位于开口内并与第一无机层接触;第一金属层,在第一方向上位于膜层组远离第一无机层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包括信号线,信号线至少部分在第一区域内延伸;第二有机膜,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金属层远离膜层组的一侧;第二无机层,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二有机膜远离第一金属层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针对信号线上下两侧均为有机膜的情况,在有机膜远离信号线的一侧设置无机层,增加显示面板抗水氧侵蚀的能力,降低信号线被腐蚀的风险,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特别是对于包括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当弯折区域内的无机层被刻蚀并采用有机膜填充后,容易造成信号线两侧仅设置有机膜的情况,而本申请通过在有机膜远离信号线的一侧设置无机层,能够提升具有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
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凹槽的排列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凹槽的排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凹槽的排列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二凹槽的排列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同一膜层的第二凹槽的排列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同一膜层的第二凹槽的排列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二凹槽的排列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提升具有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发明人对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图1是现有技术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显示层(图中未示出)和封装层(图中未示出)。在第一方向z'上,显示层位于阵列基板10'和封装层之间其中,阵列基板10'包括衬底层11'、若干导电层和位于相邻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部分绝缘层采用无机层13',部分绝缘层采用有机层12'。图1中仅示出了阵列基板10'的部分膜层。显示面板具有弯折区域CA',在使用过程中,该弯折区域CA'持续处于弯折状态。
对于这类型的显示面板,发明人研究发现,当弯折区域CA'中设置有信号线S'时,经常会出现信号线S'被腐蚀而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对于该问题,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在弯折区域CA'内,为了提升弯折效果,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弯折区域CA'的无机层出现裂纹,通常会将弯折区域CA'内的无机层13'刻蚀,仅保留有机层12',并将刻蚀后形成的空间也利用有机材料14'填充。但是,发明人发现,采用该结构后,信号线S'上下两侧均为有机膜,而有机膜的抗水氧腐蚀能力较差,因此,弯折区域CA'抗水氧侵蚀的能力减小,引起弯折区域CA'内信号线S'被腐蚀的问题。
基于以上研究,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中,对于信号线上下两侧均为有机膜的情况,在有机膜远离信号线的一侧设置无机层,增加弯折区域抗水氧侵蚀的能力,降低弯折区域内信号线被腐蚀的风险,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相邻的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其中,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可以为显示区,也可以为非显示区,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除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之外的其他区域,该实施例仅对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的部分进行描述。
从膜层结构的角度来说,显示面板包括在第一方向z上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封装层(图中未示出),以及位于阵列基板与封装层之间的显示层(图中未示出),其中,阵列基板10包括:衬底层11;第一无机层12,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衬底层11一侧且与衬底层11相接触,其中,第一方向z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膜层组13,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第一无机层12远离衬底层11的一侧,包括若干导电层13c和位于相邻导电层13c之间的绝缘层13i,其中,膜层组13包括在第一区域A1内暴露第一无机层12的开口;第一有机膜14,位于开口内并与第一无机层12接触;第一金属层15,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膜层组13远离第一无机层12的一侧,第一金属层15包括信号线S,信号线S至少部分在第一区域A1内延伸;第二有机膜16,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第一金属层15远离膜层组13的一侧;第二无机层17,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第二有机膜16远离第一金属层15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膜层组13在第一区域A1的位置被挖空,并用第一有机膜14填充。对于第一区域A1内的第一金属层15,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该第一金属层15靠近衬底层11的一侧,与信号线S相接触的是位于膜层组13的开口内的第一有机膜14;位于第一金属层15远离衬底层11的一侧,与信号线S相接触的是第二有机膜16,该第二有机膜16覆盖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也就是说,信号线S上下两侧均为有机材料。同时,在第一有机膜14远离第一金属层15的一侧,第一无机层12与第一有机膜14相接触,在第二有机膜16远离第一金属层15的一侧,第二无机层17与第二有机膜16接触。
也就是说,对于位于第一金属层15的信号线S,在靠近衬底层11的一侧,第一区域A1内通过第一无机层12阻隔水氧,减小水氧到达第一有机膜14,而穿过第一有机膜14对信号线S形成腐蚀;在远离衬底层11的一侧,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内均通过第二无机层12阻隔水氧,减小水氧到达第二有机膜16,而穿过第二有机膜16对信号线S形成腐蚀,从而整体上增加显示面板抗水氧侵蚀的能力,降低第一区域A1内延伸的信号线S被腐蚀的风险,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其中,第一无机层12和第二无机层17可采用的材料包括三氧化二铝,能够通过较薄的膜厚实现好的阻水氧技术效果。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针对信号线上下两侧均为有机膜的情况,在有机膜远离信号线的一侧设置无机层,增加显示面板抗水氧侵蚀的能力,降低信号线被腐蚀的风险,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特别是对于包括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也即第一区域为弯折区域时,弯折区域内的无机层被刻蚀并采用有机膜填充后,容易造成信号线两侧仅设置有机膜的情况,而本申请通过在有机膜远离信号线的一侧设置无机层,能够提升具有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可选地,第二有机膜16为显示面板的平坦化层,显示层位于第二有机膜16远离衬底层11的一侧。第二区域A2为显示区,第一区域A1为非显示区且第一区域A1为弯折区。在使用过程中,将第一区域A1向显示面板的背面(发光面为正面,将与发光面相对的一面定义为显示面板的背面)弯折,同时,当第一区域A1远离第二区域A2一侧还存其他区域时,该其他区域也会弯折位于显示面板的背面,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区域A3,第三区域A3内设置有绑定区,该绑定区用于绑定集成电路芯片或柔性电路板,将显示装置的控制信号经绑定区传入显示面板。信号线S包括位于第一区域A1内的第一部分S1、位于第二区域A2内的第二部分S2和位于第三区域A3内的第三部分S3,第二部分S2和第三部分S3经第一部分S1连接。其中,在第三区域A3内,信号线S的第三部分S3通过绑定区接收信号,然后经第一部分S1传输到显示区AA的第二部分S2,第二部分S2与显示区AA内的像素连接,驱动像素发光以显示图像。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在第一方向z上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0和封装层30,以及位于阵列基板10与封装层30之间的显示层20,其中,封装层30为薄膜封装结构30,由若干有机层和无机层交替堆叠而成;显示层20包括有机发光器件21和像素定义层22,有机发光器件21包括阴极211、阳极212和位于阴极211与阳极212之间的有机发光材料213。像素定义层22具有开口区,有机发光器件21位于开口区内。第二无机层17与薄膜封装结构30中的无机层同层同材料。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针对采用薄膜封装结构进行封装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设置位于第二有机膜上的第二无机层,与薄膜封装结构中的无机层同层同材料制备,可使第二无机层在薄膜封装结构中的制作工艺中完成,减少工艺流程,节约成本。同时,可以通过延伸至第一区域A1内的薄膜封装结构共同调整弯折区与非弯折区的中性面,更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能。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第一无机层12为缓冲层,制作在衬底层11靠近显示层20的一层,第二有机膜16为平坦化层,第一无机层12和第二有机膜16在衬底层11的投影均覆盖显示区AA,也即,第一无机层12和第二有机膜1均复用显示区AA的膜层,能够在制作显示区AA中缓冲层的工艺制程中实现第一无机层12的制作,在制作显示区AA中平坦化层的工艺制程中实现第二有机膜16的制作。在第一方向z上,显示层20位于第二无机层17远离第二有机膜16的一侧,也即显示层20制作在平坦化层之上,有利于显示面板显示的均一性。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膜层组包括:有源层131,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第一无机层12远离衬底层11的一侧;栅极绝缘层132,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有源层131远离第一无机层12的一侧;第二金属层,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栅极绝缘层132远离有源层131的一侧,其中,第二金属层包括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T1以及扫描线G,还包括存储电容的一个极板C1;第一层间绝缘层133,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第二金属层远离栅极绝缘层132的一侧;第三金属层,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第一层间绝缘层132远离第二金属层的一侧,其中,第三金属层包括存储电容C的另一个极板C2;第二层间绝缘层134,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第三金属层远离第一层间绝缘层132的一侧;其中,第一金属层15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第二层间绝缘层134远离第三金属层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包括薄膜晶体管T的源级T2、漏极T3和信号线S,其中,信号线S为数据线D。其中,在膜层组上形成填充第二有机膜14的开口时,刻蚀工艺过程会形成如图3所示的台阶Q。同时,为了减小第三金属层中的走线被水氧腐蚀,在膜层组开口暴露第三金属层的侧壁位置设置无机挡墙18。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第一无机层12为单层结构。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将第一无机层设置为单层结构,工艺简单,同时避免过多的增加第一区域内的无机层的厚度,而影响弯折区域的正常弯折状态。同时,可以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有机层与无机层比例保持利于弯折的比例,此外,一方面,由于为无机层与无机层的界面更容易出现裂纹,因此,单层无机层可以避免裂纹在无机层之间传递;另一方面,不会出现膜层之间弯折造成的膜层分离而引入水氧气路径的问题。
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有机膜为单层结构。工艺简单,同时提高弯折区域金属走线相邻的膜层的致密度。
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有机膜和第一无机层均为单层结构。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无机层12为单层结构,同时,在第一区域A1内,第一无机层12包括多个开口朝向第一有机膜14的第一凹槽N1,第一有机膜14填充第一凹槽N1。其中,第一凹槽N1可以为条形槽,或者也可以为圆柱形槽体,或者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槽体。第一凹槽N1在第一方向z上,可以贯通第一无机层12设置,也可以刻蚀部分厚度的第一无机层12。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第一无机层上设置第一凹槽,并且第一有机膜填充第一凹槽,能够提升第一有机膜与第一无机层的结合强度。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凹槽的排列示意图,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和第三区域A3,其中,图4为显示面板处于展平状态的示意图,第二区域A2为显示区,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区域A1为弯折区,弯折轴X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三区域A3设置有绑定区B,随第一区域A1弯折在显示面板的背部。图5为在图4中沿第三方向y和第一方向z构成的平面,经过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切割得到的膜层结构图,其中,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垂直,且均与第一方向z垂直。可以理解的,图5示意的截面为于图4中沿垂直于弯折轴方向的截面。
多个第一凹槽N1沿第二方向x间隔排列构成第一凹槽列N1L,多个第一凹槽列N1L沿第三方向y间隔排布,相邻第一凹槽列N1L中的第一凹槽N1在第三方向y上对齐。其中,第一凹槽N1可以为如图6中所示的矩形槽体,也可以为圆柱形槽体,或者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槽体,该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有机膜远离第一金属层的一侧设置第一无机层,减小水氧进入并穿过第一有机膜到达第一金属层的风险,提升显示面板抗水氧的能力;同时,在第一无机层上设置第一凹槽,并有第一有机膜填充,能够增加第一无机层和第一有机膜的结合强度,并且减少在第一区域位置处的无机层,有利于实现弯折;进一步地,将第一凹槽在第一区域弯折轴的方向上形成第一凹槽列,进一步有利于在该方向上实现弯折。
图7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凹槽的排列示意图,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7所示,第一区域A1的弯折轴X沿第二方向x延伸;多个第一凹槽N1沿第二方向x间隔排列构成第一凹槽列N1L,多个第一凹槽列N1L沿第三方向y间隔排布,相邻第一凹槽列N1L中的第一凹槽N1交错。其中,第一凹槽N1可以为如图6中所示的矩形槽体,也可以为圆柱形槽体,或者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槽体,该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有机膜远离第一金属层的一侧设置第一无机层,减小水氧进入并穿过第一有机膜到达第一金属层的风险,提升显示面板抗水氧的能力;同时,在第一无机层上设置第一凹槽,并有第一有机膜填充,能够增加第一无机层和第一有机膜的结合强度,并且减少在第一区域位置处的无机层,有利于实现弯折;进一步地,将第一凹槽在第一区域弯折轴的方向上形成第一凹槽列,进一步有利于在该方向上实现弯折;此外,相邻第一凹槽列中的第一凹槽交错,减小弯折应力使相邻第一凹槽列中第一凹槽之间的无机层出现裂纹。
图8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凹槽的排列示意图,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8所示,第一区域A1的弯折轴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一凹槽N1为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条形槽,各第一凹槽N1在第三方向y上依次排列。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有机膜远离第一金属层的一侧设置第一无机层,减小水氧进入并穿过第一有机膜到达第一金属层的风险,提升显示面板抗水氧的能力;同时,在第一无机层上设置第一凹槽,并有第一有机膜填充,能够增加第一无机层和第一有机膜的结合强度,并且减少在第一区域位置处的无机层,有利于实现弯折;进一步地,第一凹槽为在第一区域弯折轴的方向上的条形槽,进一步有利于在该方向上实现弯折。
图9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和第三区域A3,其中,图4为显示面板处于展平状态的示意图,第二区域A2为显示区,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区域A1为弯折区,弯折轴X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三区域A3设置有绑定区B,随第一区域A1弯折在显示面板的背部。图9为在图4中沿第三方向y和第一方向z构成的平面,经过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切割得到的膜层结构图,如图9所示,第一无机层12为多层结构,其中,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垂直,且均与第一方向z垂直。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无机层12包括三层结构,也即第一无机子层121、第二无机子层122和第三无机子层123。其中,第一无机子层121和第三无机子层123可以采用氧化硅材料制作,第二无机子层122可以采用氮化硅材料制作。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9,第一无机层12为多层结构,其中,至少两层分别设置有多个朝向第一有机膜14的第二凹槽N2,且第二凹槽N2位于第一区域A1,第二凹槽N2由有机材料填充,具体地,第一无机子层121设置有第二凹槽甲N21,第二无机子层122设置有第二凹槽乙N22。图10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如图10所示,第一无机层12为多层结构,其中,至少两层分别设置有多个朝向第一有机膜14的第二凹槽N2,第二凹槽N2由有机材料填充,具体地,第一无机子层121设置有第二凹槽甲N21,第三无机子层123设置有第二凹槽丙N23,第三无机子层123与第一有机膜14相邻,第二凹槽丙N23由第一有机膜14填充。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有机膜远离第一金属层的一侧设置第一无机层,减小水氧进入并穿过第一有机膜到达第一金属层的风险,提升显示面板抗水氧的能力;同时,第一无机层为多层结构,至少在多层结构中的两层分别设置第二凹槽,并由有机材料填充,能够减小第一无机层的弯折应力,有利于实现弯折。同时,在多层结构中嵌入有机材料,能够避免无机层开裂,避免裂纹传递。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二凹槽的排列示意图,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第一区域A1的弯折轴沿第二方向x延伸,在第三方向y上,位于不同膜层的第二凹槽N2交替错位排列,具体地,图11中以第二凹槽甲N21和第二凹槽乙N22为例,第二凹槽甲N21和第二凹槽乙N22在第三方向y交替错位排列,其中,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垂直,且均与第一方向z垂直。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无机层上位于不同膜层的第二凹槽在弯折轴的垂直方向上交替错位排列,能够减小弯折应力使不同膜层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凹槽之间的无机层部分出现裂纹。同时,可以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有机层与无机层比例保持均一。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同一膜层的第二凹槽的排列示意图,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2所示,在具有多层结构的第一无机层12中的同一膜层上,以第一无机子层121为例,多个第二凹槽甲N21沿第二方向x间隔排列构成第二凹槽列N2R,多个第二凹槽列N2R沿第三方向y间隔排布。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将同一膜层上的第二凹槽在第一区域弯折轴的方向上形成第二凹槽列,有利于在该方向上实现弯折。
图1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同一膜层的第二凹槽的排列示意图,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3所示,在具有多层结构的第一无机层12中,各第二凹槽N2为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条形槽,在同一膜层上,以第一无机子层121为例,各第二凹槽甲N21在第三方向y上依次排列。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二凹槽为在第一区域弯折轴的方向上的条形槽,有利于在该方向上实现弯折。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第一无机子层121上的第二凹槽甲N21在衬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无机子层122上的第二凹槽乙N22在衬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对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无机子层上的第二凹槽,设置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不交叠,避免在第一方向上两个无机子层上的第二凹槽相对而造成在相对的位置上没有无机层或者无机层较薄,进而避免设置第二凹槽影响显示面板抗水氧能力。
图14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二凹槽的排列示意图,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无机层12包括第一无机子层121和位于第一无机子层121远离衬底层11一侧的第二无机子层122,第一无机子层121上的第二凹槽甲N21在衬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无机子层122上的第二凹槽乙N22在衬底层11上的正投影交叠,且填充在第一无机子层121上的第二凹槽甲N21中的有机材料与填充在第二无机子层122上的第二凹槽乙N22中有机材料接触。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对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无机子层上的第二凹槽,设置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交叠,并且填充两个无机子层中相邻的第二凹槽内的有机材料接触,使得两个无机子层中各第二凹槽内的有机材料形成一个整体,能够缓解第一区域弯折过程中产生的弯折应力,通过分散弯折应力来避免应力集中。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4所示,第二凹槽N2为贯穿其所在的无机子层的凹槽,其中,第二凹槽甲N21为贯穿第一无机子层121的凹槽,第二凹槽甲N21暴露衬底层11,第二凹槽乙N22为贯穿第二无机子层122的凹槽。
图16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第二有机膜16包括多个开口朝向第二无机层17的第三凹槽N3,第二无机层17填充第三凹槽N3。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第二有机膜上设置第三凹槽,并且第二无机层填充第三凹槽,能够提升第二有机膜与第二无机层的结合强度。此外,一方面,弯折区域的信号线的走线上下两侧都可以被保护,在弯折区域的信号线的走线上下两侧够可以达到阻水氧且同时缓解弯折应力,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技术效果;另一方面,利于保持弯折区域的信号线位于中性面,降低信号线断线的风险。进一步,由于本实施例中解救保护问题的结构为有机无机交叠,因此可以更优的利用无机层的图案化结构稳定,有机层的平坦化能力好的性能,从而将有机层与无机层之间制作契合的凹凸结构,使弯折区结构更稳定,同时减小水氧入侵路径。
以上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具有其技术特征和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图1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壳体01和位于壳体01内的显示面板02,该显示面板02为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针对信号线上下两侧均为有机膜的情况,在有机膜远离信号线的一侧设置无机层,增加显示面板抗水氧侵蚀的能力,降低信号线被腐蚀的风险,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特别是对于包括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也即第一区域为弯折区域时,弯折区域内的无机层被刻蚀并采用有机膜填充后,容易造成信号线两侧仅设置有机膜的情况,而本申请通过在有机膜远离信号线的一侧设置无机层,能够提升具有弯折区域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衬底层;
第一无机层,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衬底层一侧且与所述衬底层相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膜层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包括若干导电层和位于相邻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其中,所述膜层组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暴露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开口;
第一有机膜,位于所述开口内并与所述第一无机层接触;
第一金属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膜层组远离所述第一无机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延伸;
第二有机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膜层组的一侧;
第二无机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有机膜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为显示区,所述第一区域为非显示区且所述第一区域为弯折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内设置有绑定区;
所述信号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内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经所述第一部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有机膜为单层结构;
和/或,
所述第一无机层为单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多个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有机膜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有机膜填充所述第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的弯折轴沿第二方向延伸;
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构成第一凹槽列,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列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相邻所述第一凹槽列中的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对齐,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且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的弯折轴沿第二方向延伸;
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构成第一凹槽列,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列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相邻所述第一凹槽列中的所述第一凹槽交错,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且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的弯折轴沿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凹槽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条形槽,各所述第一凹槽在第三方向上依次排列,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且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机层为多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结构中至少两层分别设置有多个朝向所述第一有机膜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由有机材料填充,其中,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膜层与所述第一有机膜相邻时,所述第二凹槽由所述第一有机膜填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的弯折轴沿第二方向延伸;
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位于不同膜层的所述第二凹槽交替错位排列,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且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同一膜层上,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构成第二凹槽列,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列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排布,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且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槽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条形槽,在同一膜层上,各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依次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无机子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子层远离所述衬底层一侧的第二无机子层,所述第一无机子层上的凹槽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无机子层上的凹槽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无机子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子层远离所述衬底层一侧的第二无机子层,所述第一无机子层上的凹槽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无机子层上的凹槽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交叠,且填充在所述第一无机子层上的凹槽中的有机材料与填充在所述第二无机子层上的凹槽中有机材料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槽为贯穿其所在的无机子层的凹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有机膜包括多个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无机层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无机层填充所述第三凹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封装结构;
所述第二无机层与所述薄膜封装结构中的无机层同层同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膜在所述衬底层的投影均覆盖所述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显示层位于所述第二无机层远离所述第二有机膜的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组包括:
有源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
栅极绝缘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第一无机层的一侧;
第二金属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远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扫描线;
第一层间绝缘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
第三金属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存储电容的一个极板;
第二层间绝缘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三金属层的一侧,所述信号线为数据线。
2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0至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091699.XA 2019-01-30 2019-01-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96868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1699.XA CN109686867A (zh) 2019-01-30 2019-01-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1699.XA CN109686867A (zh) 2019-01-30 2019-01-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6867A true CN109686867A (zh) 2019-04-26

Family

ID=6619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1699.XA Pending CN109686867A (zh) 2019-01-30 2019-01-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86867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5962A (zh) * 2019-06-20 2019-10-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0620132A (zh) * 2019-08-30 2019-12-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952345A (zh) * 2020-08-24 2020-11-1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027247A1 (zh) * 2019-08-09 2021-02-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096531A (zh) * 2021-03-24 2021-07-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3745247A (zh) * 2021-08-20 2021-12-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WO2022218365A1 (zh) * 2021-04-14 2022-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108703A1 (zh) * 2021-12-13 2023-06-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7930A (zh) * 2017-03-03 2017-08-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70222184A1 (en) * 2016-02-02 2017-08-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CN107833906A (zh) * 2017-11-08 2018-03-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28731A (zh) * 2018-05-17 2018-08-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柔性oled显示装置
CN108598138A (zh) * 2018-06-26 2018-09-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986671A (zh) * 2018-09-21 2018-12-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屏和显示装置
CN109065505A (zh) * 2018-08-10 2018-1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22184A1 (en) * 2016-02-02 2017-08-0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CN106997930A (zh) * 2017-03-03 2017-08-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33906A (zh) * 2017-11-08 2018-03-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28731A (zh) * 2018-05-17 2018-08-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柔性oled显示装置
CN108598138A (zh) * 2018-06-26 2018-09-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065505A (zh) * 2018-08-10 2018-1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986671A (zh) * 2018-09-21 2018-12-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屏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5962A (zh) * 2019-06-20 2019-10-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WO2020252961A1 (zh) * 2019-06-20 2020-12-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WO2021027247A1 (zh) * 2019-08-09 2021-02-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620132A (zh) * 2019-08-30 2019-12-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0620132B (zh) * 2019-08-30 2021-12-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952345A (zh) * 2020-08-24 2020-11-1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96531A (zh) * 2021-03-24 2021-07-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3096531B (zh) * 2021-03-24 2023-02-2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WO2022218365A1 (zh) * 2021-04-14 2022-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745247A (zh) * 2021-08-20 2021-12-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WO2023108703A1 (zh) * 2021-12-13 2023-06-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686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183600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06220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933162A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以及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的方法
US2017012550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WO2021218395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6932598B2 (ja) 表示装置
CN107871762A (zh) 显示装置
CN10855061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65577A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037469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92298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65071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114271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73895B (zh)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70798A (zh) 显示设备
CN108807419A (zh) 显示装置
CN110112205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10045874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187499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23899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8550603A (zh)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20220181399A1 (en)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CN115275044A (zh) 显示面板
CN112289948B (zh)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