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7412B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57412B CN109657412B CN201910058430.1A CN201910058430A CN109657412B CN 109657412 B CN109657412 B CN 109657412B CN 201910058430 A CN201910058430 A CN 201910058430A CN 109657412 B CN109657412 B CN 1096574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tigue
- ceramic matrix
- matrix composite
- fiber
- da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4—Ageing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against age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输入计算需要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和基体材料参数,建立纤维和基体材料的疲劳失效准则;(2)基于扫描电镜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细观几何特征参数获取,对于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获取编织角,体积分数,纤维截面形状等参数;(3)根据获得的几何特征参数信息建立陶瓷基复合材料周期结构RVE;(4)周期跳跃算法完成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跨越式计算。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相较于使用传统金属材料疲劳方法预测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寿命精度提高30%;除此之外,使用周期跳跃算法使得计算效率大为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用以解决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使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时的疲劳寿命预测,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
背景技术
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陶瓷基复合材料耐温能力提升近20%,密度下降约2/3,在1300~1400℃下无需冷却可保持较高的强度,覆盖热障涂层后无需冷却可在1600℃下长时间使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可直接减轻重量60%左右,还可以降低冷却气体用量15~25%,大大降低耗油率和CO2排放量。因此,陶瓷基复合材料成为先进军民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理想材料。
疲劳失效是航空发动机构件最主要的失效模式之一。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其在疲劳载荷下的强度及寿命预测问题。
目前传统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相关模型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对于复杂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并没有发展出成熟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用以解决目前针对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使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时的疲劳寿命预测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分别如下:
步骤一:1.1输入计算需要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和基体材料参数。
步骤一:1.2建立纤维和基体的疲劳失效准则,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Dm表示基体损伤累积量,n表示循环数,am、bm和cm为材料常数。Δσeq,m表示基体的等效应力。σult,m表示基体的静态极限应力。
当用于拉拉疲劳时,Δσeq,m=Δσeq,mt;当用于压压疲劳时,Δσeq,m=Δσeq,mc;当用于拉压疲劳时,Δσeq,m=Δσeq,mt+Δσeq,mc。
当P<0时为拉伸状态,当P>0时为压缩状态。Δσeq,mt表示基体等效拉伸应力,Δσeq,mc表示基体等效压缩应力。其中和分别表示基体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P和σvon分别表示静水压力和von Mises等效应力。
其中Di表示纤维束损伤累积量,n表示循环数,ai、bi和ci为材料常数。Δfi表示静态损伤量。
Δf1取值定义如下:
Δf2=Δf3取值定义如下:
步骤二:基于扫描电镜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细观几何特征参数获取,对于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获取编织角,体积分数,纤维截面形状等参数。
步骤三:根据获得的几何特征参数信息建立陶瓷基复合材料周期结构RVE。
本步骤主要基于步骤二中获取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细观几何特征参数建立包括二维和三维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RVE模型。
步骤四:周期性跳跃算法完成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跨越式计算。具体包括以下两步:
一方面:依据疲劳载荷情况,使用雨流法提取出疲劳载荷谱。
另一方面:利用获得的疲劳载荷谱,使用周期跳跃方法进行寿命计算。
本发明使用的方法获得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相较于使用传统金属材料疲劳方法预测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寿命精度提高30%;除此之外,使用周期跳跃算法同时兼顾计算精度和计算量,通过较少的增量步模拟得到经历了较高循环数后的结构疲劳渐进损伤扩展情况,使得计算效率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周期跳跃算法框图;
图2为本发明预测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寿命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图3为本发明总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针对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的预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分别如下:
步骤一:1.1输入计算需要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和基体材料参数。
步骤一:1.2建立纤维和基体的疲劳失效准则,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Dm表示基体损伤累积量,n表示循环数,am、bm和cm为材料常数。Δσeq,m表示基体的等效应力。σult,m表示基体的静态极限应力。
当用于拉拉疲劳时,Δσeq,m=Δσeq,mt;当用于压压疲劳时,Δσeq,m=Δσeq,mc;当用于拉压疲劳时,Δσeq,m=Δσeq,mt+Δσeq,mc。
当P<0时为拉伸状态,当P>0时为压缩状态。Δσeq,mt表示基体等效拉伸应力,Δσeq,mc表示基体等效压缩应力。其中和分别表示基体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P和σvon分别表示静水压力和von Mises等效应力。
其中Di表示纤维束损伤累积量,n表示循环数,ai、bi和ci为材料常数。
Δf1取值定义如下:
Δf2=Δf3取值定义如下:
步骤二:基于扫描电镜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细观几何特征参数获取,对于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获取编织角,体积分数,纤维截面形状等参数。
步骤三:根据获得的几何特征参数信息建立陶瓷基复合材料周期结构RVE。
本步骤主要基于步骤二中获取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细观几何特征参数建立包括二维和三维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RVE模型。
步骤四:周期性跳跃算法完成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跨越式计算。具体包括以下两步:
一方面:依据疲劳载荷情况,使用雨流法提取出疲劳载荷谱。
另一方面:利用获得的疲劳载荷谱,使用周期跳跃方法进行寿命计算。
周期跳跃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步骤1、在ABAQUS中使用多尺度渐进损伤模型,执行当前循环的强耦合计算,进行损伤扩展与宏细观应力重分布;
步骤2、根据第1步的计算结果,采用步骤一定义的纤维和基体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评估损伤速率;
步骤3、在疲劳计算中,进行Njump(i)个周期跳跃,更新基体与纤维束损伤状态;
步骤4、判断循环数或结构状态是否已经到达设定限值,如果是,则停止计算;否则回到第1步。
通常来说,数值模拟时会遇到起始循环时损伤速率较大的情况。例如对于位移控制的循环加载。因此,起始的周期跳跃数Njump(i)应较小以保证计算精度。同时,计算过程中Njump(i)逐渐增大,以保证计算效率。作为参考,逐次跳跃的周期循环数可取为Njump(i)=1,1,2,4,8,…,32768,65536,105,105,…。
Claims (2)
1.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输入计算需要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和基体材料参数,建立纤维和基体材料的疲劳失效准则;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Dm表示基体损伤累积量,n表示循环数,am、bm和cm为材料常数,△σeq,m表示基体的等效应力,σult,m表示基体的静态极限应力;
当用于拉拉疲劳时,△σeq,m=△σeq,mt;当用于压压疲劳时,△σeq,m=△σeq,mc;当用于拉压疲劳时,△σeq,m=△σeq,mt+△σeq,mc;
当P<0时为拉伸状态,当P>0时为压缩状态,△σeq,mt表示基体等效拉伸应力,△σeq,mc表示基体等效压缩应力,其中和分别表示基体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P和σvon分别表示静水压力和von Mises等效应力;
其中Di表示纤维束损伤累积量,n表示循环数,ai、bi和ci为材料常数,△fi表示静态损伤量;
△f1取值定义如下:
△f2=△f3取值定义如下:
步骤S02:基于扫描电镜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细观几何特征参数获取,对于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获取编织角,体积分数,纤维截面形状参数;
步骤S03:根据获得的几何特征参数信息建立陶瓷基复合材料周期结构RVE;
步骤S04:周期跳跃算法完成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跨越式计算;
周期跳跃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步骤1、在ABAQUS中使用多尺度渐进损伤模型,执行当前循环的强耦合计算,进行损伤扩展与宏细观应力重分布;
步骤2、根据步骤1的计算结果,采用步骤S01定义的纤维和基体材料的疲劳失效准则评估损伤速率;
步骤3、在疲劳计算中,进行Njump(i)个周期跳跃,更新基体与纤维束损伤状态;
步骤4、判断循环数或结构状态是否已经到达设定限值,如果是,则停止计算;否则回到第1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58430.1A CN109657412B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58430.1A CN109657412B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57412A CN109657412A (zh) | 2019-04-19 |
CN109657412B true CN109657412B (zh) | 2022-05-03 |
Family
ID=6612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58430.1A Active CN109657412B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574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05163B (zh) * | 2019-09-30 | 2021-10-0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疲劳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
CN110793995B (zh) * | 2019-10-22 | 2021-04-27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量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热机械损伤的方法 |
CN111198141A (zh) * | 2020-03-11 | 2020-05-26 | 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细观力学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CN114692468B (zh) * | 2022-04-24 | 2023-09-19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跨尺度损伤预测方法 |
CN116933603B (zh) * | 2023-08-07 | 2024-03-0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考虑热固耦合效应的cmc疲劳寿命分散性预测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2441A (zh) * | 2014-04-25 | 2014-07-23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应力比影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
CN105760605A (zh) * | 2015-12-17 | 2016-07-1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复杂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WO2018107730A1 (zh) * | 2016-12-16 | 2018-06-21 | 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 | 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
CN108984910A (zh) * | 2018-07-19 | 2018-12-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
CN109241618A (zh) * | 2018-09-04 | 2019-01-1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复合材料结构的高周弯曲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
2019
- 2019-01-22 CN CN201910058430.1A patent/CN1096574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2441A (zh) * | 2014-04-25 | 2014-07-23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应力比影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
CN105760605A (zh) * | 2015-12-17 | 2016-07-1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复杂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WO2018107730A1 (zh) * | 2016-12-16 | 2018-06-21 | 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 | 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
CN108204925A (zh) * | 2016-12-16 | 2018-06-26 | 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 | 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
CN108984910A (zh) * | 2018-07-19 | 2018-12-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
CN109241618A (zh) * | 2018-09-04 | 2019-01-1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复合材料结构的高周弯曲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二维编织Si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宏观弹性常数预测及模态试验研究;胡殿印等;《推进技术》;20180122(第02期);全文 * |
含缺陷C/SiC平纹机织复合材料拉伸力学行为数值模拟;曾翔龙等;《航空材料学报》;20170801(第04期);全文 * |
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胡殿印等;《航空发动机》;20170815(第04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57412A (zh) | 2019-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57412B (zh)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 |
CN109241618B (zh) | 一种复合材料结构的高周弯曲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
CN110162827B (zh) | 一种混凝土结构时变效应的实体有限元计算方法 | |
Wei et al. |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stacking sequence optimization of symmetrical laminated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s based on a genetic algorithm | |
CN105930579B (zh) | 一种二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氧化后剩余刚度预测方法 | |
Alcantar et al. | Optimization of type III pressure vessels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 |
CN111507038B (zh)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
CN110705019A (zh) | 一种高温蠕变损伤等效加速方法 | |
CN113987681A (zh) | 缺口-尺寸效应下耦合应变能梯度的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 |
CN111881564B (zh) | 一种关于机械结构变幅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
CN115329544B (zh) | 一种多轴变幅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
CN108153928B (zh) | 一种含夹杂物粉末高温合金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方法 | |
CN115544834A (zh) | 基于相场模型的混凝土材料损伤演变模拟方法 | |
Giugliano et al. | Cyclic plasticity and creep-cyclic plasticity behaviours of the SiC/Ti-6242 particulate reinforced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 under thermo-mechanical loadings | |
CN117831681B (zh) |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高低周复合疲劳细观尺度寿命预测方法 | |
Voigt et al. | Probabilistic lifetime analysis for turbine blades based on a combined direct monte carlo and response surface approach | |
CN109918699B (zh) | C/c复合材料喉衬性能的关键参数识别方法 | |
CN115310311B (zh) | 一种金属材料在谱载荷下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 |
Kun et al. | Damage development under gradual loading of composites | |
Vassilopoulos et al. |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under realistic loading conditions | |
Duffy et al. |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laminated CMC components | |
CN113361164A (zh) | 基于Model-Free抽样的涡轮机匣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
Shokrieh et al. | Generalized technique for cumulative damage modeling of composite laminates | |
Montesano et al. | Progressive failure analysis of polymer composites using a synergistic damage mechanics methodology | |
Sathishkumar et al. | Material development for thermo mechanical strained structural appl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