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2381B - 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2381B
CN109642381B CN201680088845.8A CN201680088845A CN109642381B CN 109642381 B CN109642381 B CN 109642381B CN 201680088845 A CN201680088845 A CN 201680088845A CN 109642381 B CN109642381 B CN 109642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omposite sheet
hole
nonwoven fabric
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88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2381A (zh
Inventor
石川慎一
杷野翔大
石川宜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642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2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2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2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29/00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textile fabric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传送复合片材30mf的步骤,其中,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CD方向上布置的多个弹性构件35a、35a...在沿输送方向拉伸的状态下被插入并固定在在沿输送方向连续的第一无纺布30mf1和沿厚度方向与第一无纺布30mf1重叠且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第二无纺布30mf2之间;步骤S50,其中将推入构件55p沿厚度方向推入复合片30mf中沿CD方向相邻的弹性构件35a、35a之间的位置,以在复合片材30mf中形成通孔h;步骤S60,其中在位于比在步骤S50中形成通孔h的通孔形成处理位置P51更下游的位置处,在CD方向上对复合片材30mf施加张力;步骤S70,其中在比在步骤S60中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位置P60沿输送方向更下游的位置处理复合片材30mf。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诸如一次性尿布的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惯例地,在用于吸收性物品的制造生产线中,所述吸收性物品例如是吸收诸如尿液的排泄物的一次性尿布,存在有如下情况,即,出于向吸收性物品赋予透气性的目的而执行用于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连续片材中形成通孔的处理。作为用于形成这种通孔的方法的一个示例,PTL 1公开了如下,从旋转滚筒的外圆周表面突出的压入构件在厚度方向上被压入连续片材中。
[引用清单]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3-17186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该制造生产线中,还可想到的是在如下的复合片材中形成通孔。具体地,首先,复合片材具有第一无纺布片和第二无纺布片,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输送方向上是连续的,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输送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在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无纺布片重叠。而且,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且在输送方向上伸展的多个弹性构件在与输送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的并排布置中被插入第一无纺布片和第二无纺布片之间并且被固定到至少第一无纺布片或第二无纺布片。
然而,当通过将压入构件压入该复合片材中来形成通孔时,被压入构件推向一旁的第一无纺布片和第二无纺布片的纤维变得在通孔的边缘部分中过度局部化,并且例如纤维变得在边缘部分中被过度牢固地缠结,并且因此复合片材会进入不合适的状态中,在该不合适的状态中通孔的形成仍然存在过度程度上的影响。如果处于这种不合适的状态中的复合片材经受进一步处理,则存在有处理精度降低的风险,例如,处理变得不稳定。
而且,上述在通孔的边缘部分中的纤维的过度局部化和类似情况还会在通孔的边缘部分处引起触感变差,并且如果在这种状态中执行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的后续处理步骤以制造尿布,则存在有最终制造的尿布将具有较差触感的风险。
鉴于此,作为用于对在通孔的边缘部分处的该问题改进的方法,认为有效果的是在输送方向上的处理步骤的上游的位置处使复合片材中的通孔的边缘部分中的纤维变松散。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常规问题来实现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复合片材中形成的通孔的边缘部分中的纤维到达预定的处理步骤之前迅速地使所述边缘部分的纤维变松散。
[问题的解决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方面的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方法包括:
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的输送步骤,
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被插入和固定在并排布置中;
通过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压入构件来形成所述通孔的通孔形成步骤,
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
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通孔形成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
所述通孔形成位置是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执行所述通孔的形成的位置;以及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张力施加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在所述复合片材上执行处理的处理步骤,
所述张力施加位置是在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中执行施加所述张力的位置。
此外,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装置,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
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被插入和固定在并排布置中;
通孔形成装置,所述通孔形成装置通过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压入构件来形成所述通孔,
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
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通孔形成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
所述通孔形成位置是由所述通孔形成装置执行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所述通孔的形成的位置;以及
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张力施加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在所述复合片材上执行处理,
所述张力施加位置是由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所述张力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的位置。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本说明书的描述,除了上述之外的本发明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复合片材中形成的通孔的边缘部分中的纤维到达预定的处理步骤之前迅速地使所述边缘部分的纤维变松散。
附图说明
图1是如从前侧观察的三件式一次性尿布1的短裤形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所述三件式一次性尿布1是吸收性物品的一个示例。
图2是如从皮肤侧观察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尿布1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如从在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观察的前带构件31的示意性平面图。
在图5中,图5A是如从在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观察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气孔h的示意性放大图,并且图5B是沿着图5A中的B-B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示出在制造生产线中执行的各种类型的处理的制造生产线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7A是紧接在被输送到气孔形成步骤S50位置之前的中间产品1m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7B是在通过气孔形成步骤S50之后的中间产品1m的示意性平面图。
在图8中,图8A是紧接在被输送到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位置之前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8B是在通过步骤S80期间和在通过步骤S80之后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9是气孔形成装置50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构型的部分以纵向剖视图示出。
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箭头X-X截取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11是示出在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销构件55p的布置图案的视图。
图12是示出在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中的孔部分51h的布置图案的视图。
在图13中,图13A是图11中的部分XIIIa的放大图,并且图13B是沿着图13A中的箭头B-B截取的视图。
在图14中,图14A是示出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的放大图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14B是沿着图14A中的箭头B-B截取的视图。
在图15中,图15A是前侧切割器装置80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15B是沿着图15A中的箭头B-B截取的视图。
图16是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17是第三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说明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至少以下事项将变得清楚。
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方法包括:
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的输送步骤,
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被插入和固定在并排布置中;
通过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压入构件来形成所述通孔的通孔形成步骤,
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
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通孔形成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
所述通孔形成位置是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执行所述通孔的形成的位置;以及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张力施加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在所述复合片材上执行处理的处理步骤,
所述张力施加位置是在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中执行施加所述张力的位置。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张力施加位置在输送方向上位于通孔形成位置和用于在处理步骤中执行处理的位置之间。因此,关于已经在通孔形成步骤中在复合片材中形成的通孔,在通孔的边缘部分中的纤维到达处理步骤之前,在边缘部分中的纤维可以通过在张力施加位置中施加的CD方向张力迅速地变松散。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通孔形成位置的下游的多个处理步骤,并且
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的所述张力施加位置位于所述多个处理步骤中的最接近所述通孔形成位置的一个处理步骤和所述通孔形成位置之间。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在紧邻通孔形成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被施加到复合片材。因此,在最上游的且位于通孔形成位置的下游的处理步骤之一之前,可以将复合片材置于合适的状态中,在所述何时的状态中通孔的边缘部分中的纤维已经变松散。因此,甚至在最上游的处理步骤处,也可以在复合片材上以较高的处理精度执行处理。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在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的所述张力施加位置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的位置处,不存在将单独的构件固定到所述复合片材的单独构件固定步骤。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在将单独的构件固定到复合片材上之前,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复合片材。因此,能够高效地防止发生在单独的构件被固定之后施加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的情况下发生的问题,也就是说,张力被单独的构件吸收并且从而不太可能被传递到复合片材的问题,从而降低了使通孔的边缘部分中的纤维变松散的效果。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每个都包含热塑性树脂纤维,
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当所述压入构件被插入孔部分中时,
将所述压入构件压入所述复合片材中以形成所述通孔,
所述压入构件从第一旋转本体的外圆周表面突出,
所述孔部分被设置在第二旋转本体的外圆周表面中,
所述第一旋转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本体沿着所述输送方向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本体中的至少一个被加热,并且所述复合片材由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本体加热,并且
在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中,
在所述复合片材的温度高于在由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本体加热之前的所述复合片材的温度的状态中,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所述张力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在复合片材的温度较高的同时,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复合片材。因此,在该片材的通孔的边缘部分中的纤维可以在软化的状态中变松散,从而促进纤维的变松散。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在所述张力施加位置处的所述复合片材的在所述CD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在所述通孔形成位置处的所述复合片材的在所述CD方向上的尺寸。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在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的张力施加位置处的复合片材的在CD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在通孔形成步骤的通孔形成位置处的复合片材的在CD方向上的尺寸。因此,复合片材的在CD方向上的尺寸当复合片材从通孔形成位置输送到张力施加位置时由于输送张力而可以减小,所述复合片材的在CD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被增大到其中至少当形成通孔时的CD方向尺寸。因此,在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中,可以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可靠地施加到复合片材,并且结果,可以使在复合片材中的通孔的边缘部分中的纤维可靠地变松散。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在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中,
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所述张力施加成使得在所述张力施加位置处所述通孔的在所述CD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压入构件的在所述CD方向上的尺寸。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在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中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复合片材,使得在张力施加位置处通孔的CD方向尺寸大于压入构件的CD方向尺寸。因此,复合片材的CD方向尺寸当复合片材从通孔形成步骤的通孔形成位置输送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的张力施加位置时由于输送张力而可以减小,所述复合片材的CD方向尺寸可以被增大到其中至少当形成通孔时的CD方向尺寸。因此,在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中,可以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可靠地施加到复合片材,并且结果,可以使在复合片材中的通孔的边缘部分中的纤维可靠地变松散。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所述方法还包括另一个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所述另一个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通孔形成位置的上游的位置处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并且
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
在已经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所述张力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的状态中,在所述复合片材中形成所述通孔。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复合片材具有弹性构件。并且,当复合片材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时,在沿着输送方向的方向上作用的张力作为输送张力被施加到复合片材。因此,复合片材可以由于输送张力而在CD方向上收缩了与复合片材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伸展相对应的量。因此,由于这种收缩,复合片材的纤维整体上从在CD方向上的端部朝向中心运动,并且结果,复合片材的纤维分布密度在CD方向上变得不均匀。如果在处于这种具有不均匀的密度的不合适的状态中的复合片材中形成通孔,则通孔的形成变得不稳定,并且形成通孔的精度可以降低。然而,鉴于此,根据上述制造方法,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被施加到复合片材的状态中,在复合片材中形成通孔。因此,当形成通孔时,复合片材已经从其中在CD方向上的纤维分布密度不均匀的不适合的状态变为其中降低密度不均匀性的合适的状态,从而使得能够提高形成通孔的精度。
此外,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装置,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
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被插入和固定在并排布置中;
通孔形成装置,所述通孔形成装置通过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压入构件来形成所述通孔,
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
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通孔形成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
所述通孔形成位置是由所述通孔形成装置执行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所述通孔的形成的位置;以及
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张力施加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在所述复合片材上执行处理,
所述张力施加位置是由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所述张力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的位置。
根据该用于制造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片状构件的装置,能够实现与上述制造方法类似的作用和效果。
第一实施例
在用于制造一次性尿布1的制造生产线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所述一次性尿布1是吸收性物品的一个示例。图1是如从前侧观察的三件式尿布1的短裤形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所述三件式尿布1是一次性尿布1的一个示例。而且,图2是如从皮肤侧观察的处于展开状态中的尿布1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在图1中所示的短裤形状态中,尿布1具有作为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的上下方向、横向方向和前后方向。在下文中,在短裤形状态中在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和下侧也将分别被称为“腰部开口侧”和“裆部侧”,并且在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和后侧也将分别被称为“前侧”和“后侧”。
同样,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尿布1具有作为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在下文中,在展开状态中在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也将分别被称为“前侧”和“后侧”,并且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也将分别被称为“皮肤侧”和“非皮肤侧”。
注意到,横向方向在短裤形状态中和在展开状态中具有相同的含义。而且,在展开状态中的纵向方向与在短裤形状态中的上下方向一致,并且在展开状态中的厚度方向与在短裤形状态中的前后方向一致。
此外,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尿布1被示出为处于被伸展开到无论如何弹性绳16、35和45根本不施加任何收缩力的程度的状态中,所述弹性绳16、35和45用作后面描述的用于向尿布1赋予伸展性的弹性构件。
因为尿布1是所谓的三件式尿布,所以在图2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尿布1具有作为第一部件的用于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主体10、作为第二部件的前带构件31以及作为第三部件的后带构件41。具体地,在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在其之间有间隙的情况下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的状态中,吸收性主体10跨越在构件31和构件41之间,并且吸收性主体1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端部部分10ea和10eb分别连结和固定到带构件31和41中的最接近的带构件,从而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H形的外观。
在该大致H形的展开状态中,吸收性主体10在折叠位置处被折叠成两半,所述折叠位置是吸收性主体1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预定位置CL10(是与尿布1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CL1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当在该折叠状态中彼此面对的带构件31和41通过焊接而在横向端部部分31e和41e中连结时,带构件31和41被连结在一起以形成环形状,从而获得处于短裤形状态中的尿布1,在所述尿布1中如图1中所示形成腰部开口BH和一对腿部开口LH。
注意到,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吸收性主体10在平面图中是大致矩形。吸收性主体10的纵长方向与纵向方向一致。而且,吸收性主体10包括吸收性本体11、从皮肤侧覆盖吸收性本体11的顶片13以及从非皮肤侧覆盖吸收性本体11的背片15。
吸收性本体11具有吸收液体的吸收性芯11c和芯包卷片,所述芯包卷片由薄纸或类似物(未示出)制成并且覆盖芯11c的外圆周表面。吸收性芯11c是模制本体,所述模制本体由预定的液体吸收性材料制成并且在平面图中是大致沙漏形,作为预定形状的一个示例。液体吸收性材料的示例包括诸如纸浆纤维的液体吸收性纤维以及由超吸收性聚合物(所谓的SAP)或类似物制成的液体吸收性颗粒。
顶片13是可渗透液体的片,所述可渗透液体的片由无纺布制成并且具有平面尺寸,根据所述平面尺寸所述可渗透液体的片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从吸收性本体11突出。背片15也是具有平面尺寸的片,根据所述平面尺寸所述片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从吸收性本体11突出,并且一个示例是图3中所示的双层结构层压片15。具体地,该层压片15在皮肤侧上具有由聚乙烯膜(PE)或聚丙烯膜(PP)制成的不可渗透液体的防漏片15a并且在非皮肤侧上具有由无纺布制成的外部片15b。
当吸收性本体11被夹在顶片13和背片15之间时,顶片13和背片15的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从吸收性本体11突出的部分通过粘合剂、焊接或类似方式被连结在一起以获得框架状形状,从而形成吸收性主体10。注意到,外部片15b可以被省略掉,并且背片15可以仅具有防漏片15a。
而且,如在图2中的该示例中所示,从吸收性本体11横向向外的吸收性主体10的部分10LG可以设置有沿纵向方向伸展和收缩的腿部褶裥LG。这些腿部褶裥LG构成腿部开口LH的部分。而且,腿部褶裥LG通过将作为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弹性构件的弹性绳16固定到处于沿纵向方向伸展的状态中的部分10LG而被赋予伸展性。注意到,除了这些腿部褶裥LG以外,为了防止横向泄漏,可以在吸收性主体10的两个横向侧上作为防漏壁部分而设置有所谓的阻挡箍(未示出)。
而且,如图2中所示,前带构件31是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并且由无纺布片32和33构成的片构件。在该示例中,如图3中所示,前带构件31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两个重叠的无纺布片32和33连结在一起来形成。而且,如图2和图3中所示,前带构件31的横向中心部分从非皮肤侧被覆盖在吸收性主体10的前纵向端部部分10ea上并且连结到吸收性主体10的前纵向端部部分10ea。
与前带构件31类似,后带构件41也是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并且由无纺布片42和43构成的片构件,并且在该示例中,如图3中所示,后带构件41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两个重叠的无纺布片42和43连结在一起来形成。而且,如图2和图3中所示,后带构件41的横向中心部分从非皮肤侧被覆盖在吸收性主体10的后纵向端部部分10eb上并且连结到吸收性主体10的后纵向端部部分10eb。
注意到,下面描述的内容对于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两者而言是相同的。为了该原因,下面仅描述前带构件31作为两者的代表,并且后带构件41的相对应的部分仅仅在括号中被指示。
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作为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弹性构件的多个弹性绳35、35......(45、45......)在纵向方向上被并排插入前带构件31(41)的两个无纺布片32和33(42和43)之间,并且在沿横向方向伸展的状态中使用热熔粘合剂被连结和固定到无纺布片32和33(42和43)。因此,前带构件31(41)被赋予在横向方向上的伸展性。
而且,在该示例中,如在图2中所示,弹性绳35(45)在前带构件31(41)的与吸收性芯11c重叠的至少部分(例如,横向中心部分)中是不连续的,以便防止在吸收性本体11中形成皱纹,例如。因此,该部分不被赋予伸展性。
具体地,如在如从图4中的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观察的前带构件31的示意性平面图中所示,如果前带构件31(41)在纵向方向上被分成两个区域AU和AD,其中“上部区域AU”指的是位于纵向方向上的腰部开口BH侧上的区域AU,并且“下部区域AD”指的是位于裆部侧上的区域AD,则吸收性主体10的吸收性芯11c基本不与上部区域AU重叠。为此,上部区域AU在横向方向上的基本整个长度上被赋予伸展性。换句话说,弹性绳35、35......(45、45......)被设置成在上部区域AU中在横向方向上的基本整个长度上延伸。
同时,在下部区域AD中,吸收性主体10的吸收性芯11c与横向中心区域ADc重叠,并且因此,弹性绳35、35......不布置在该中心区域ADc的中心部分中,从而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所述非易伸展区域AL在中心区域ADc的该中心部分中基本没有横向伸展性。应当注意到,吸收性芯11c基本不与位于中心区域ADc的相应侧上的两个端部区域ADe重叠,并且因此弹性绳35、35......(45、45......)布置在这些端部区域Ade中,从而在两个端部区域ADe中形成两个易伸展区域AH,所述易伸展区域AH具有比非易伸展区域AL高的伸展性。注意到,通过切割弹性绳的连续本体35a(45a)(参见图8A和图8B)在下部区域AD中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和易伸展区域AH,所述连续本体35a(45a)在横向方向上横穿中心部分布置,在中心部分中进行切割。该切割将在后面描述。
而且,这些弹性绳35(45)的纤维密度例如是400分特至1000分特,并且弹性绳35(45)的一个具体示例是LYCRA(注册商标)。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
此外,在该示例中,如图3中所示,作为两个无纺布片32和33(42和43)之一的、在厚度方向上位于非皮肤侧上的无纺布片33(43)的平面尺寸是这样的尺寸,即,根据该尺寸所述无纺布片33(43)从位于皮肤侧上的无纺布片32(42)纵向向外地突出。而且,无纺布片33(43)的突出部分在纵向方向上被向内折叠回来,并且该折叠部分33B(43B)从皮肤侧覆盖无纺布片32(42)的纵向端部部分32Le(42Le),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
而且,如图2和图4中所示,在前带构件31(41)的两个横向侧中的每个中,存在有部分31s(41s)(下文中,也被称为非吸收性本体部分31s(41s)),其包括端部区域ADe并且不被吸收性主体10重叠。为了改进在该非吸收性本体部分31s(41s)中的透气性,穿过非吸收性本体部分31s(41s)的多个气孔h(h)以预定的排列图案被离散地形成,并且这些气孔h(h)形成气孔组Gh31(Gh41),所述气孔组Gh31(Gh41)是一组气孔h。具体地,在该示例中,如在图7中的示意性放大图中所示,在非吸收性本体部分31s(41s)中的每个中,多个气孔h、h......(h、h......)在沿纵向方向相邻的弹性绳35(45)的对之间的位置处以预定的成形间距并排形成,并且因此这些气孔h、h......(h、h......)形成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气孔行Rh31(Rh41)。而且,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气孔行Rh31(Rh41)的对在横向方向上彼此移位了所述成形间距的一半。因此,气孔h、h......(h、h......)形成具有基本交错的排列的气孔组Gh31(Gh41)。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气孔h、h......(h、h......)可以被形成在格子排列中。
此外,在该示例中,气孔h、h......每个都形成有目标开口形状,所述目标开口形状是具有0.2mm至3mm的直径的正圆,但是由于成形精度问题也存在有不是正圆的气孔h、h......。这种非正圆的气孔h的直径根据气孔h的在圆周上的位置而变化,但是即使如此这些变化的直径也落在0.2mm至3mm的范围内,例如。因此,气孔h可以快速地表现出预期的透气性。应当注意到,气孔h的目标开口形状不以任何方式限于上述正圆。例如,目标开口形状可以是任何多边形,例如,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
而且,图5A示出如从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观察的气孔h的示意性放大图,图5B示出沿着图5A中的B-B截取的剖视图。从图5A和图5B可以理解,毛刺B从气孔h的边缘部分he突出。具体地,在后面描述的无纺布片32和33(42和43)中的由销构件55p推向一旁的纤维变得被聚集在边缘部分he中,并且因此边缘部分he变成其中的纤维的量比其它部分中的纤维的量高的局部化部分,并且边缘部分he变成其中构成纤维彼此强烈地缠结的高度缠结强度部分。如果这种局部化和这种纠缠强度变得过度,则会出现如在开头描述的问题。为此,在后面描述的用于尿布1的制造生产线中,设置步骤S60(图6)以用于使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变松散,并且因此在尿布1中缓解了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的局部化和类似情况。
而且,在该示例中,用于前带构件31的两个无纺布片32和33以及用于后带构件41的两个无纺布片42和43每个都由纺粘无纺布制成。应当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并且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无纺布,例如,SMS(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而且,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代表性示例,由聚丙烯(PP)制成的独立纤维被用作构成无纺布的纤维,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可以使用由另一种类型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聚乙烯(PE))制成的独立纤维,并且此外,能够使用具有芯鞘结构的包含PE和PP在内的复合纤维,例如。
该尿布1在制造生产线中制造。在该制造生产线中,尿布1的中间产品1m沿着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与输送步骤相对应)。在该输送期间,在中间产品1m上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由此每次执行处理时,中间产品1m的形状相继地改变,并且最终,完成图1中所示的尿布1。
注意到,在下文中,制造生产线的宽度方向也被称为“CD方向”。此外,在该示例中,CD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在该制造生产线中,输送中间产品1m的输送方向是在与CD方向正交的平面中的任何方向。换句话说,输送方向是由竖向的上下方向和水平的前后方向两者限定的方向。注意到,这里使用的术语“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是与在尿布1的上面描述中使用的术语“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不同的且不直接相关的方向。
而且,中间产品1m通过适当的输送装置例如带式输送机和输送辊输送。因此,除非另有特地说明以外,假定中间产品1m将通过这些输送装置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注意到,带式输送机的示例包括普通带式输送机和抽吸带式输送机,所述普通带式输送机具有循环的环形带作为输送表面,所述抽吸带式输送机包括这样的环形带,即,所述环形带的外圆周表面具有抽吸功能。
图6是用于示出在制造生产线中执行的各种类型的处理的制造生产线的示意性平面图。该制造生产线具有气孔形成步骤S50(与通孔形成步骤相对应)、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分切步骤S70(与处理步骤相对应)、间隙形成步骤S75(与处理步骤相对应)、前侧弹性绳切割步骤S80(与处理步骤相对应)、后侧弹性绳切割步骤S90(与处理步骤相对应)、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S100(与处理步骤和单独构件固定步骤相对应)、折叠步骤S110(与处理步骤相对应)、侧密封步骤S120(与处理步骤相对应)和切割步骤S130(与处理步骤相对应)。在输送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以所述的次序并排布置执行这些步骤S50至S130的位置。
图7A是紧接在被输送到气孔形成步骤S50位置之前的中间产品1m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7B是紧接在通过气孔形成步骤S50之后的中间产品1m的示意性平面图。
如可以从图7A和图7B的比较理解,在该气孔形成步骤S50中,在中间产品1m中形成前述气孔h、h......(与通孔相对应),所述中间产品1m是用于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两者的基础材料。这里,在该制造生产线中,中间产品1m使用所谓的侧流输送来输送。具体地,中间产品1m以使尿布1的横向方向与输送方向一致并且使纵向方向与CD方向一致的取向输送。为此,如图7A中所示,当从上游步骤送到气孔形成步骤S50位置时,中间产品1m基本由一个片状构件30mf构成,在所述一个片状构件30mf中具有在横向方向上连接的多个前带构件31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具有在横向方向上连接的多个后带构件41的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在CD方向上被连接为单个本体。
更具体地,该片状构件30mf具有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与第一无纺布片相对应)和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2(与第二无纺布片相对应)。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在输送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具有在CD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在CD方向上的尺寸与前带构件31的无纺布片32的纵向尺寸和后带构件41的无纺布片42的纵向尺寸的总和值相对应。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2在输送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2具有在CD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在CD方向上的尺寸与前带构件31的无纺布片33的纵向尺寸和后带构件41的无纺布片43的纵向尺寸的总和值相对应。这些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和30mf2覆盖在彼此上,从而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并且使用热熔粘合剂彼此连结。而且,将变成前述的弹性绳35和45的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在沿输送方向伸展且沿输送方向连续的状态中在CD方向上被并排地插入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和30mf2之间并且被固定到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和30mf2。此外,在两个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和30mf2之中,一个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具有比另一个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2大的CD方向尺寸,并且因此一个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具有在CD方向上的两侧上从另一个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2突出的部分30mf2p1和30mf2p2。这些突出部分30mf2p1和30mf2p2在CD方向上向内折叠,从而形成与前述折叠部分33B和43B相对应的部分。
然后,在通孔形成步骤S50中,在如图7B中所示的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其区域中,以输送方向上的产品间距P1在图7A中所示的中间产品1m中重复地形成属于前带构件31的一对气孔组Gh31,所述中间产品1m是片状构件30mf(与复合片材相对应)。而且,在另一侧上的区域中,以输送方向上的产品间距P1形成属于后带构件41的一对气孔组Gh41。注意到,这里提及的产品间距P1是与图2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的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的总横向长度L31和L41基本相同的值。
在随后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中,如图6中所示,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被施加到作为中间产品1m的片状构件30mf,并且其中完成气孔h的形成。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通过该张力而变松散,从而获得处于合适的状态中的片状构件30mf,所述合适的状态已经减小了留在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h形成的影响,例如,在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的过度局部化。处于该合适的状态中的片状构件30mf被发送到各个步骤S70至S130,例如,随后的分切步骤S70。结果,能够提高在步骤S70至S130中执行的处理的精度。注意到,CD方向张力通过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被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并且这将在后面描述。
接下来,在分切步骤S70中,片状构件30mf如图6中所示在CD方向上被折叠成两半,从而形成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所述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包括处于未切割状态中的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并且所述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包括处于未切割状态中的弹性绳连续本体45a。
在随后的间隙形成步骤S75中,形成中间产品1m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每个都沿CD方向向外运动。因此,在连续本体31a和41a之间沿CD方向形成间隙,并且该间隙的尺寸与处于图2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的尿布1中的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之间的纵向间隙Ld相对应。
在随后的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中,随着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经过,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与连续本体31a中的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区域AL1中被切割,从而在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中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这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
首先,在该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中,在图8A中的示意性平面图中所示,在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区域与前带构件31中的前述上部区域AU相对应,并且在另一侧上的区域同样与下部区域AD相对应。在目前情况下,在这两个区域中,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输送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输送方向上伸展。应当注意到,在与上部区域AU相对应的在一侧的区域中,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输送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用热熔粘合剂固定,但是在与下部区域AD相对应的在另一侧上的区域中,存在有固定区域AH1和非固定区域AL1,在所述固定区域AH1中固定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所述非固定区域AL1中未固定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固定区域和非固定区域在输送方向上是并排的。非固定区域AL1在输送方向上与前述非易伸展区域AL具有相同的尺寸,并且以在输送方向上的产品间距P1布置。
因此,如图8B中的右侧部分中所示,当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非固定区域AL1中的预定位置PC处被切割时,弹性绳连续本体35a的下游端部部分35aed被从连续本体35a切除。因此,切除的弹性绳35的上游部分35eu朝向位于下游侧上的固定区域AH1收缩。而且,由于这种切割,弹性绳连续本体35a的成为其新的下游端部部分的部分35aedn朝向位于上游侧上的固定区域AH1收缩。因此,如图8B中的左侧部分中所示,非固定区域AL1成为不存在弹性绳35的区域,并且因此非固定区域AL1形成前述的非易伸展区域AL。另一方面,如图8B中所示,在固定区域AH1中,由于用热熔粘合剂固定,切除的弹性绳35和新成为的下游端部部分35aedn保留,并且因此这些弹性绳35赋予固定区域AH1伸展性。因此,固定区域AH1形成前述的易伸展区域AH。
在随后的后弹性绳切割步骤S90中,随着图6中所示的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经过,弹性绳连续本体45a在与连续本体41a中的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区域AL1中被切割,从而在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中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注意到,用于通过该切割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的处理与在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上执行的上述切割基本相同。因此,将不给出对于其的描述。
在随后的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S100中,使用未示出的其它步骤产生的单页状的吸收性主体10以跨越两个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41a之间的方式被固定,所述两个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41a作为来自弹性绳切割步骤S80和S90的中间产品1m来发送。因此,中间产品1m变成近似梯形的尿布连续本体1Ha,其由一系列展开的且如图2中所示为大致H形的尿布1H形成。
在随后的折叠步骤S110中,作为中间产品1m的近似梯形的尿布连续本体1Ha被折叠成两半,使得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
在随后的侧密封步骤S120中,在折叠步骤S110中彼此重叠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被焊接在与尿布1的横向端部部分31e和41e相对应的位置处以形成侧密封部分SS,从而在被折叠成两半的状态中被固定。结果,中间产品1m成为套穿的尿布连续本体1a,其中在横向方向上连接多个套穿的尿布1。
然后,在最终切割步骤S130中,在侧密封部分SS中的每个处切割作为中间产品1m的套穿的尿布连续本体1a,并且从而制造各个套穿的尿布1。
以下更详细地描述步骤S50至S100,但是将不再进一步描述从折叠步骤S110到步骤S130的步骤,这是因为清楚的是它们可以使用已知的方法被适当地实现。
气孔形成步骤S50
在气孔形成步骤S50中,设置有气孔形成装置50(与通孔形成装置相对应),用于在片状构件30mf中形成气孔h。图9是装置50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构型的部分(上游辊51和下游辊58)以纵向剖视图示出,并且图10是沿图9中的箭头X-X截取的示意性侧视图。
如图9中所示,气孔形成装置50具有三个辊51、55和58,所述三个辊51、55和58被驱动以围绕沿CD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具体地,辊51、55和58以在输送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的该次序被并排布置为上游辊51、中间辊55和下游辊58。而且,中间辊55与上游辊51和下游辊58相邻地布置,使得其外圆周表面彼此面对。由于这三个辊51、55和58的旋转操作,作为中间产品1m被发送到气孔形成装置50的上述片状构件30mf沿着大致Ω形的输送路线输送。具体地,片状构件30mf首先沿着弧形的第一输送路线R51输送以用于变得包卷在上游辊51上,然后沿着弧形的第二输送路线R55输送以用于变得包卷在中间辊55上,并且最后沿着弧形的第三输送路线R58输送以用于变得包卷在下游辊58上。此后,片状构件30mf与下游辊58分离并且被发送到随后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
注意到,上游辊51和中间辊55在上游辊51的旋转方向Dc51上的预定位置P51处彼此最接近,并且该最接近位置P51是从第一输送路线R51切换到第二输送路线R55的位置。类似地,中间辊55和下游辊58在中间辊55的旋转方向Dc55上的预定位置P55处彼此最接近,并且该最接近位置P55是从第二输送路线R55切换到第三输送路线R58的位置。
中间辊55具有从外圆周表面突出的多个销构件55p、55p......(压入构件)。销构件55p、55p......是在尖端侧上具有锥形形状的构件。具体地,如在图10中所示,在该示例中,销构件55p每个都包括在尖端侧上的圆锥部分55pa以及在基部侧上的圆柱部分55pb,所述圆柱部分55pb具有与圆锥部分55pa的底面的直径相同的直径,并且这些部分被彼此成一体。而且,在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中设置有能够接收销构件55p、55p......的插入的孔部分51h、51h......。具体地,在销构件55p的插入的范围内,孔部分51h具有比销构件55p的圆锥部分55pa的直径大的直径。而且,孔部分51h被形成为与销构件55p相对应,使得在上述最接近位置P51处仅一个销构件55p被插入每个孔部分51h中。
因此,当位于图9中所示的上游辊51上的片状构件30mf的、待形成气孔h的形成目标部分经过最接近位置P51时,相对应的销构件55p被插入上游辊51的孔部分51h中,如图10中所示。因此,销构件55p被平滑地压入片状构件30mf的形成目标部分中,从而在形成目标部分中迅速地形成气孔h。
应当注意到,在该示例中,考虑到气孔h如上所述形成在最接近位置P51处,最接近位置P51在下文中也将被称为“气孔形成位置P51”(与通孔形成位置相对应)。
而且,如在图10中的相关部分的放大图中所示,当气孔h形成时,构成片状构件30mf的两个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和30mf2通过销构件55p在厚度方向上被加压。因此,由销构件55p推向一旁的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的纤维和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2的构成纤维变得被聚集在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结果,边缘部分he变成其中的构成纤维的量比其它部分的构成纤维的量高的局部化部分,并且也变成其中构成纤维彼此强烈地缠结的高度缠结强度部分,例如。如果这种局部化和这种纠缠强度变得过度,则在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的触感变差。并且如果片状构件3mf在气孔h形成之后经受其它处理,则片状构件30mf将在不合适的状态中被处理,在所述不合适的状态中上述气孔h的形成仍然存在过度程度上的上述影响,并且这会导致处理精度下降。鉴于此,在该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中提供了前面提及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具体地,在该步骤S60中,在片状构件30mf中形成的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变松散,并且然后片状构件30mf被送至处理步骤S70至S130。注意到,后面将描述该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的细节。
而且,图10中的圆锥部分55pa的顶角例如从20°至45°的范围内选择,并且在该示例中为36°。而且,圆锥部分55pa的高度例如从3mm至8mm的范围内选择,并且在该示例中为4.6mm。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此外,虽然在该示例中孔部分51h的边缘部分被倒角,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或者换句话说,边缘部分不需要被倒角。
而且,在该示例中,图9中的中间辊55是较大直径的辊,其具有与上述产品间距P1的大约两倍相对应的圆周长度,使得可以在一个完整旋转上形成与图7B中所示的两个尿布相对应的两对气孔组Gh31和两对气孔组Gh41。而且,图9中的上游辊51是较小直径的辊,其具有与产品间距基本相对应的圆周长度,使得可以在一个完整旋转上形成与图7B中所示的一个尿布相对应的一对气孔组Gh31和一对气孔组Gh41。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
图11是示出在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销构件55p的排列图案的视图,并且图12是示出在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孔部分51h的排列图案的视图。注意到,这两个视图示出处于被伸展平坦的状态中的辊55、51的外圆周表面。而且,为了防止视图中的复杂性,在图11中未示出稍后描述的接收部分55r。
如图11中所示,销构件55p与形成在前述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组Gh31和Gh41相对应地设置。具体地,如图7B中所示,在处于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片状构件30mf的区域中,在每个尿布中将形成用于前带构件31的一对气孔组Gh31,并且因此,如图11中所示,在处于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5并排设置有一对销构件组G55p1,每个所述销构件组G55p1都具有处于与气孔组Gh31相同的的交错排列中的销构件55p。类似地,在处于CD方向上的另一侧上的片状构件30mf的区域中,在每个尿布中将形成用于后带构件41的一对气孔组Gh41,并且因此,在处于CD方向上的另一侧上的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5并排设置有一对销构件组G55p2,每个所述销构件组G55p2都具有处于与气孔组Gh41相同的的交错排列中的销构件55p。
而且,在该示例中,如前所述,中间辊55设置有对于每个完整旋转而言与两个尿布相对应的气孔h。因此,为了使一个销构件组集合SG55p1(SG55p2)成为沿旋转方向Dc55并排的两个销构件组G55p1、G55p1(G55p2、G55p2)的一个集合,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沿旋转方向Dc55以180°的均匀间距并排的两个销构件组集合SG55p1、SG55p1(SG55p2、SG55p2)。
此外,图13A示出图11中的部分XIIIa的放大图,并且图13B示出沿着图13A中的箭头B-B截取的视图。如图13A中所示,在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中在相邻的销构件55p之间的位置处作为突起形成有与销构件55p分离的接收部分55r。而且,如图13B中所示,接收部分55r每个都是大致圆柱形的本体,其在前端部处具有在中间辊55的旋转径向方向Dr55上面朝外的顶表面55rt。因此,片状构件30mf不但由销构件55p接收和支撑,而且由接收部分55r接收和支撑。为此,片状构件30mf可以整体上被稳定地支撑在中间辊55的在旋转径向方向Dr55上的适当位置处。而且,此时,接收部分55r的顶表面55rt在没有穿透片状构件30mf的情况下接收该片状构件30mf的一个表面,并且从而也高效地有助于将片状构件30mf稳定地支撑在适当位置处。
而且,在该示例中,如图13A中所示,接收部分55r被设置在围绕每个销构件55p的四个位置处,从而使得能够可靠地接收片状构件30mf,但是对于上述四个位置无论如何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如果不能确保布置空间,则位置的数量可以更小,或者另一方面,如果可以确保布置空间,则位置的数量可以更大。
此外,在图13B中所示的示例中,接收部分55r的顶表面55rt的位置相对于销构件55p的顶点的位置在中间辊55的旋转径向方向Dr55上向内。因此,这防止接收部分55r妨碍用于使用销构件55p形成气孔h的处理。这里注意到,期望的是接收部分55r的顶表面55rt位于销构件55p的圆锥部分55pa的底面附近,并且例如,期望的是在旋转径向方向Dr55上的顶表面55rt的位置处于以底面的位置为中心的±2mm的范围内。在该示例中,顶表面55rt与圆锥部分55pa的底面匹配。因此,接收部分55r可以在没有妨碍用于使用销构件55p形成气孔h的处理的情况下可靠地接收片状构件30mf。因此,销构件55p可以迅速地形成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h。
而且,在该示例中,接收部分55r的顶表面55rt被成形为具有例如从2mm至5mm的范围选出的直径的正圆,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接收部分55r的顶表面55rt可以被成形为诸如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多边形,或者可以具有其它形状。
而且,如图12中所示,在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中的孔部分51h与销构件55p相对应地设置。具体地,如图11中所示,在处于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5并排设置有两个销构件组G55p1,并且因此与此相对应,在处于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1并排设置有两个孔部分组G51h1,每个所述孔部分组G51h1都具有处于交错排列中的多个孔部分51h。类似地,如图11中所示,在处于CD方向上的另一侧上的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5并排设置有两个销构件组G55p2,并且因此与此相对应,在处于CD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1并排设置有两个孔部分组G51h2,每个所述孔部分组G51h2都具有处于交错排列中的多个孔部分51h。
应当注意到,如前所述,上游辊51有助于对于每个完整旋转而言形成与一个尿布相对应的气孔h,并且因此,为了使一个孔部分组集合SG51h1(SG51h2)成为沿旋转方向Dc51并排的两个孔部分组G51h1、G51h1(G51h2、G51h2)的一个集合,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仅一个孔部分组集合SG51h1(SG51h2)。
注意到,在某些情况下,在图9中的中间辊55中设置有诸如电热加热器的加热装置(未示出),并且因此,可以加热中间辊55的销构件55p。根据该构型,通过使用加热的销构件55p,可以使构成片状构件30mf的连续的无纺布片30mf1和30mf2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更柔软。因此,当销构件55p被压入片状构件30mf中时,销构件55p可以容易地将纤维推向一侧,从而更容易地形成气孔h。
应当注意到,用于加热的标准的一个示例是销构件55p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热塑性树脂的软化点并且小于其熔点。软化点可以通过TMA(热机械分析)根据JIS K 7196(通过热机械分析对于热塑性膜和片材的软化温度进行测试的测试方法)来获得。而且,熔点可以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中根据JIS K 7121(用于塑料的转变温度的测试方法)作为熔化峰值温度来获得。
而且,图9中的下游辊58的构型与上游辊51的构型基本相同。例如,下游辊58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孔部分组G58h1和G58h2,所述孔部分组G58h1和G58h2具有与在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中的孔部分组G51h1和G51h2相同的规格。因此,当从中间辊55接收片状构件30mf时,中间辊55的销构件55p被平滑地插入孔部分组G58h1和G58h2中的孔部分58h中,从而使得能够在没有使形成在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h的形状较大程度上变形的情况下接收片状构件30mf。
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
如图6中所示,在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中,在上游的气孔形成步骤S50中已经形成气孔h之后,朝向CD方向上的两侧作用的张力被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因此,这使得在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变松散。
通过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施加在CD方向上作用的该张力。图14A是示出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的放大图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14B是沿着图14A中的箭头B-B截取的视图。
如图14A中所示,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在CD方向上的相应的侧上具有两个位置调节机构60A。两个位置调节机构60A分别调节片状构件30mf的在CD方向上的两个相对应的端部部分30mfe的位置。
注意到,两个位置调节机构60A围绕在CD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彼此成镜像关系,并且具有基本相同的基础配置。因此,以下仅描述一个位置调节机构60A。
如在图14A和图14B中所示,位置调节机构60A包括:例如,一对上轧辊60Ru和下轧辊60Rd,所述一对上轧辊60Ru和下轧辊60Rd被驱动以在它们的外圆周表面彼此面对的情况下旋转,使得片状构件30mf的在CD方向上的一个端部部分30mfe从厚度方向上的两侧被夹持在所述一对上轧辊60Ru和下轧辊60Rd之间;致动器60d,所述致动器60d驱动一对上轧辊60Ru和下轧辊60Rd以使它们在具有输送方向和CD方向两者的平面内围绕支撑轴C60A旋转;传感器60s,所述传感器60s是紧邻轧辊60Ru和60Rd的下游布置的光电管或类似物并且测量端部30mfe的在CD方向上的位置和输出测量信号;以及控制器(未示出),所述控制器基于来自传感器60s的测量信号控制致动器60d。
如果测量信号指示端部部分30mfe位于目标位置的一个CD方向侧上,则控制器使用控制量来控制致动器60d,所述控制量通过将由测量信号指示的实际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乘以预定的增益来获得,从而使一对上轧辊60Ru和下轧辊60Rd的进给方向Dr60从当前进给方向Dr60朝向CD方向上的另一侧运动了与控制量相对应的量。另一方面,如果测量信号指示端部部分30mfe位于目标位置的另一个CD方向侧上,则控制器类似地使用控制量来控制致动器60d,所述控制量通过将由测量信号指示的实际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乘以预定的增益来获得,从而使一对上轧辊60Ru和下轧辊60Rd的进给方向Dr60从当前进给方向Dr60朝向CD方向上的一个侧运动了与控制量相对应的量。通过以预定的控制周期重复地执行该控制,片状构件30mf的端部部分30mfe变为定位在CD方向上的目标位置处。
注意到,该目标位置被提前设定到这样的位置,即,根据所述位置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被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具体地,在该示例中,片状构件30mf具有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弹性绳连续本体35a、35a......(45a、45a......),并且用于输送的张力在输送方向上被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为此,由于该用于输送的张力,片状构件30mf的在CD方向上的宽度收缩。换句话说,CD方向尺寸根据输送而减小。在该示例中,目标位置被设定在该收缩状态中的片状构件30mf的端部部分30mfe的位置中的在CD方向上向外的位置处。因此,通过调节端部部分30mfe从而使其位于目标位置处,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被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
而且,在该示例中,如上所述,一对上轧辊60Ru和下轧辊60Rd通过在从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将片状构件30mf的CD方向端部部分30mfe夹在之间的同时被驱动而旋转来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为此,在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张力施加位置”,或者换句话说,“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的位置”是与辊隙位置P60基本相同的位置,所述辊隙位置P60是一对上轧辊60Ru和下轧辊60Rd将片状构件30mf夹在之间的位置。为此,在下文中,辊隙位置P60也被称为“张力施加位置P60”。
这里,期望的是通过调节目标位置,片状构件30mf的CD方向尺寸的关系设定如下。具体地,期望的是在与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相对应的张力施加位置P60处的片状构件30mf的CD方向尺寸L30mfk(图14A)大于或等于在与气孔形成步骤S50相对应的前述的气孔形成位置P51处的片状构件30mf的CD方向尺寸L30mfh。根据这种构型,片状构件30mf的CD方向尺寸可以在从气孔形成位置P51输送到张力施加位置P61期间减小,所述片状构件30mf的CD方向尺寸可以增大到至少当形成气孔h时的CD方向尺寸L30mfh。因此,在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中,可以可靠地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并且结果,在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可以可靠地变松散。
而且,目标位置可以如下所述被调节。具体地,目标位置可以被设定成使得在张力施加位置P60处的气孔h的CD方向尺寸大于在图10中所示的销构件55p的圆锥部分55pa的最大CD方向尺寸L55pa。甚至在这种情况下,片状构件30mf的CD方向尺寸在从气孔形成步骤S50输送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期间可以减小,所述片状构件30mf的CD方向尺寸可以增大到至少当形成气孔h时的CD方向尺寸L30mfh。因此,在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中,可以可靠地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并且结果,在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可以可靠地变松散。
而且,在该示例中,如图6中所示,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的张力施加位置P60是位于气孔形成步骤S50的气孔形成位置P51和分切步骤S70的位置之间,所述分切步骤S70是在与处理步骤相对应的前述步骤S70至S130之中的最接近气孔形成位置P51的处理步骤S70。因此,在紧邻气孔形成位置P51的下游的位置处,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其中已形成气孔h的片状构件30mf。据此,在位于气孔形成位置P51的下游的处理步骤S70至S130之中的处于最上游位置处的处理步骤S70之前,可以使片状构件30mf置于合适的状态中,在该合适的状态中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变松散。为此,可以在作为最上游的处理步骤S70的分切步骤S70处以及也在位于其下游的所有处理步骤S75至S130处以较高的处理精度处理片状构件30mf。
而且,如果先前参照图9描述的中间辊55(与第一旋转本体相对应)是通过如前所述的加热装置加热的加热辊,则片状构件30mf也被中间辊55加热,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期望以下构型。具体地,期望的是,在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中,在片状构件30mf的温度高于在被中间辊55加热之前的片状构件30mf的温度的状态中,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
根据这种构型,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可以在软化状态中变松散,从而促进纤维的变松散。注意到,代替中间辊55,或者除了中间辊55以外,图9中的上游辊51(与第二旋转本体相对应)或下游辊58可以是由诸如电热加热器的加热装置(未示出)加热的加热辊。甚至在这种情况下,片状构件30mf也可以通过辊51和/或辊58加热,从而使得能够实现与上述的类似的作用和效果。
分切步骤S70
如图6中所示,在分切步骤S70中,从位于其上游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发送的片状构件30mf在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区域和另一侧上的区域之间的边界位置BL(图7B)处被分成两个部分。因此,在CD方向上并排产生其中未切割弹性绳连续本体35a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其中未切割弹性绳连续本体45a的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图6)。
可以使用图6中所示的已知的分切器装置70来执行该分开处理。具体地,例如,该装置70具有一对上下盘形旋转刀片,并且使用在旋转刀片的周边边缘处的刀片边缘将片状构件30mf在CD方向上分成两个部分。这种类型的装置70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这将不进一步描述。
间隙形成步骤S75
如图6中所示,在间隙形成步骤S75中,从位于其上游的分切步骤S70发送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每个都沿CD方向向外运动,从而在连续本体31a和41a之间在CD方向上形成间隙,并且该间隙具有与在图2中的展开状态中的尿布1中的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之间的纵向间隙Ld相对应的尺寸。
注意到,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的沿CD方向的向外运动以及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的沿CD方向的向外运动可以考虑到这种运动而通过沿着输送路线布置多个输送辊(未示出)来实现,并且可以基于以上描述得到这种构型的细节。因此,这将不进一步描述。
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
在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中,从位于其上游的间隙形成步骤S75发送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并且在图8A中示出该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如图8B中所示,在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中,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与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非固定区域AL1中被切割,并且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与易伸展区域AH相对应的固定区域AH1中未被切割。因此,在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中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和易伸展区域AH。注意到,与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区域AL1出现在尿布1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产品间距P1处。因此,在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上在尿布1的产品间距P1处执行该切割。
该切割由前侧切割器装置80执行。图15A是该切割器装置80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15B是沿着图15A中的箭头B-B截取的视图。
前侧切割器装置80具有一对上辊81u和下辊81d,所述一对上辊81u和下辊81d被驱动以围绕沿CD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并且所述一对上辊81u和下辊81d具有彼此面对的外圆周表面81ua和81da。而且,在上辊81u的外圆周表面81ua上的切割器块84上在与图8B中所示的预定位置PC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突出的切割器刀片C、C......。下辊81d的外圆周表面81da被形成为光滑表面,以便接收切割器刀片C、C......。而且,这些辊81u和81d被控制为与用于输送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的操作协调旋转,并且因此切割器辊81u被旋转成使得每次与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前述的非固定区域AL1经过时,切割器块84面对非固定区域AL1。因此,每次图8A中的非固定区域AL1在一对辊81u和81d的外圆周表面81ua和81da之间经过时,非固定区域AL1被切割器辊81u的切割器块84上的切割器刀片C、C......和砧辊81d的外圆周表面81da加压。因而,弹性绳连续本体35a、35a......在加压位置PC处被切割。
后弹性绳切割步骤S90
如图6中所示,在后弹性绳切割步骤S90中,与参照图8A和图8B描述的处理类似的切割同样在从位于其上游的间隙形成步骤S75发送的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上执行。具体地,弹性绳连续本体45a在与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区域AL1中被切割,并且弹性绳连续本体45a在与易伸展区域AH相对应的区域AH1中未被切割。因此,在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中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和易伸展区域AH。注意到,从以上描述可以理解,该切割与先前描述的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基本相同,并且图6中所示的后侧切割器装置90的构型也与前侧切割器装置80相同。因此,这里将不再给出用于该后侧切割器装置90的构型的详细描述。
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S100
如图6中所示,在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S100中,在未示出的其它步骤中产生的单页状的吸收性主体10被布置成跨越从位于其上游的弹性绳切割步骤S80和S90作为中间产品1m接收的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41a之间并且固定到所述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41a,并且因此中间产品1m变成近似梯形的尿布连续本体1Ha,其由一系列展开的且如图2中所示为大致H形的尿布1H形成。
注意到,该用于附接吸收性主体10的处理可以使用例如旋转滚筒(未示出)来实现,在所述旋转滚筒中在旋转方向上的产品间距P1处并排设置有用于将吸收性主体10吸附和保持到外圆周表面的保持部分,并且该旋转滚筒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将不给出用于该旋转滚筒的详细描述。
第二实施例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视图。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的张力施加位置P60在输送方向上位于气孔形成步骤S50和分切步骤S70之间,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6中所示,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的张力施加位置P60位于分切步骤S70的下游。主要区别在于,考虑到片状构件30mf在分切步骤S70的下游的位置处被分成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则为连续本体31a和41a分别提供了两个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其它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因此,相同或相似的配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进一步描述。
如图16中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的张力施加位置P60在输送方向上位于前侧弹性绳切割步骤S80和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S100之间,而用于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的张力施加位置P60在输送方向上位于后侧弹性绳切割步骤S90和吸收体主体附接步骤S100之间。而且,两个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分别设置在两个张力施加位置P60处。具体地,用于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的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在CD方向上的相应的侧上具有两个位置调节机构60A,与如上所述类似,并且通过这两个机构60A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类似地,用于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的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在CD方向上的相应的侧上具有两个位置调节机构60A,与如上所述类似,并且通过这两个机构60A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这两个位置调节机构60A的配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配置相同。因此,将不对这些配置给出详细的描述。
注意到,在图16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情况和图6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中,在输送方向上在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的张力施加位置P60的上游的位置处不存在用于将诸如吸收性主体10的单独的构件固定到用于前带构件和后带构件的连续本体31a和41a或片状构件30mf。换句话说,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中,在单独的构件被固定之前的时刻,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其中已形成气孔h的连续本体31a和41a或片状构件30mf。
为此,根据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能够高效地防止发生在单独的构件被固定之后施加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的情况下发生的问题,也就是说,张力被单独的构件吸收并且从而不太可能被传递到连续本体31a和41a或片状构件30mf的问题,从而降低了使气孔h的边缘部分he中的纤维变松散的效果。
应当注意到,在某些情况下,图16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制造生产线不但可以设置有用于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的两个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而且可以设置有用于在图6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片状构件30mf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
第三实施例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视图。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仅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气孔形成步骤S50的气孔形成位置P51的下游,并且不设置在其上游,但是第三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如图17中所示,步骤S60不但设置在下游侧上,而且设置在上游侧。其它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因此,相同或相似的配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进一步描述。
如图17中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构型基本相同的构型的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在输送方向上布置在气孔形成步骤S50的气孔形成位置P51的上游的位置处。具体地,该装置60具有两个位置调节机构60A,它们分别位于在CD方向上的两侧上,并且具有与前述的构型基本相同的构型,并且这两个位置调节机构60A在已经形成气孔h之前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因此,在气孔形成步骤S50的气孔形成位置P51处,在受到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的片状构件30mf中形成气孔h。
这里,由于当形成气孔h时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能够提高气孔h的形成的精度。这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
首先,如已经描述的那样,片状构件30mf具有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并且当片状构件30mf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时,在沿着输送方向的方向上作用的张力作为用于输送的张力被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为此,片状构件30mf的宽度可以减小了与由于用于输送的张力而引起的片状构件30mf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伸展相对应的量。换句话说,片状构件30mf可以在CD方向上收缩。因此,由于这种收缩,片状构件30mf的纤维整体上从CD方向上的端部朝向中心运动,并且结果,片状构件30mf的纤维分布密度(g/cm3)在CD方向上变得不均匀。例如,在CD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中的密度高于在端部部分中的密度。如果在具有不均匀的密度的这种不合适的状态中的片状构件30mf中形成气孔h,则气孔h的形成变得不稳定,并且形成气孔h的精度可以降低。然而,鉴于此,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被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的状态中,在片状构件30mf中形成气孔h。因此,当形成气孔h时,片状构件30mf已经从其中纤维分布密度在CD方向上不均匀的不适合的状态变为其中降低了密度不均匀性的合适的状态,从而使得能够提高形成气孔h的精度。
其它实施方式
虽然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并且不以任何方式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本公开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或更改,并且包含其等同物。例如,能够有下面将描述的变形。
尽管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被示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连续弹性构件的示例,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可以是弹性带连续本体。
中间辊55的销构件55p中的每个都具有圆锥部分55pa和圆柱部分55pb,如在图10中的相关部分的放大图中所示,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代替圆锥部分55pa,所述中间辊55的销构件55p中的每个都可以具有金字塔形部分,其具有多边形横截面,例如,三棱锥形或四棱锥形,并且代替圆柱部分55pb,所述中间辊55的销构件55p中的每个都可以具有柱形部分,其具有多边形横截面,例如,三棱柱或四棱柱。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9中所示,在气孔形成步骤S50中,用作中间产品1m的片状构件30mf被包卷在气孔形成装置50的上游辊51和中间辊55两者上,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具体地,片状构件30mf可以在没有围绕上游辊51和中间辊55包卷的情况下在辊51和55之间经过。
虽然三件式一次性尿布1被示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吸收性物品的示例,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当制造作为用于构成两件式一次性尿布的材料的片状构件时,可以应用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应当注意到,两件式一次性尿布是一种类型的尿布,其具有外部片和吸收性主体10,所述外部片作为第一部件具有前部分、裆部分和后部分,所述吸收性主体10作为第二部件被固定到外部片的皮肤侧表面。而且,在该情况下,外部片的连续片由两个重叠的无纺布片形成,并且当在两个重叠的无纺布片中形成孔并且切割布置在两个重叠的无纺布片之间的弹性构件时,使用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此外,该两件式尿布可以是所谓的带型一次性尿布。注意到,带型一次性尿布是一种类型的尿布,其使用紧固带,以便将覆盖穿戴者的躯干部分的前侧的前部分连接到覆盖躯干部分的后侧的后部分。
此外,吸收性物品无论如何不限于是一次性尿布1。具体地,当制造通过使用无纺布片制造的任何吸收性物品时,应用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为此,该吸收性物品的概念还包含尿液吸收垫、卫生棉和类似物。
在上述实施例中,具有两个位置调节机构60A的装置被描述为用在图6和图16中所示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S60中的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的示例,所述两个位置调节机构60A调节片状构件30mf的在CD方向上的两侧上的端部部分30mfe的位置,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装置60可以是具有负(凹)辊凸度的辊,也就是说,在CD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中比在CD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部分中具有更小的直径的辊(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该辊被支撑为能够围绕在CD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旋转,并且片状构件30mf被包卷在该辊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且因此,通过在CD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和两个端部部分之间的圆周速度差将片状构件30mf在CD方向上拉向两侧,从而将在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施加到片状构件30mf。
在上述实施例中,气孔形成步骤S50的位置在输送方向上被设定在分切步骤S70的位置、前侧弹性绳切割步骤S80的位置和后侧弹性绳切割步骤S90的位置的上游,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气孔形成步骤S50的位置可以在输送方向上被设定在分切步骤S70的位置或前侧弹性绳切割步骤S80的位置和后侧弹性绳切割步骤S90的位置的下游。
[参考附图标记列表]
1 一次性尿布(吸收性物品),
1a 尿布连续本体,1Ha 近似梯形的尿布连续本体,
1m 中间产品,
10 吸收性主体,
10LG 部分,10ea 端部部分,10eb 端部部分,
11 吸收性本体,11c 吸收性芯,
13 顶片,15 背片,
15a 防漏片,15b 外部片,
16 弹性绳,
30mf 片状构件(复合片材),30mfe 端部部分,
30mf1 连续的无纺布片(第一无纺布片),
30mf2 连续的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
30mf2p1 部分,30mf2p2 部分,
31 前带构件,31a 前带构件连续本体,
31e 端部部分,
31s 非吸收性本体部分,
32 无纺布片,32Le 端部部分,
33 无纺布片,33B 折叠部分,
35 弹性绳(弹性构件),35eu 部分
35a 弹性绳连续本体(弹性构件),35aed 端部部分,
35aedn 部分,
41 后带构件,41a 后带构件连续本体,
42 无纺布片,42Le 端部部分,
43 无纺布片,43B 折叠部分,
45 弹性绳(弹性构件),
45a 弹性绳连续本体(弹性构件),
50 气孔形成装置(通孔形成装置),
51 上游辊(第二旋转本体),51h 孔部分,
55 中间辊(第一旋转本体),
55p 销构件(压入构件),55pa 圆锥部分,55pb 圆柱部分,
55r 接收部分,55rt 顶面,
58 下游辊,58h 孔部分,
60 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60A 位置调节机构
60Ru 轧辊,60Rd 轧辊
60d 致动器,60s 传感器
70 分切器装置,
80 前侧切割器装置,
81u 切割器辊,81ua 外圆周表面,
81d 砧辊,81da 外圆周表面,
84 切割器块,
90 后侧切割器装置,
h 气孔(通孔),he 边缘部分,C 切割器刀片,B 毛刺,
AH 易伸展区域,AH1 固定区域,
AL 非易伸展区域,AL1 非固定区域,
AU 上部区域,AD 下部区域,ADc 中心区域,ADe 端部区域,
BH 腰部开口,LH 腿部开口,LG 腿部褶裥,
CL1 中心位置,CL10 预定位置,CL 中心线,C60A 支撑轴,
SS 侧密封部分,
PC 预定位置,TC 标记,BL 边界位置,
Gh31 气孔组,Rh31 气孔行,
Gh41 气孔组,Rh41 气孔行,
G51h1 孔部分组,G51h2 孔部分组,
G55p1 销构件组,G55p2 销构件组,
G58h1 孔部分组,G58h2 孔部分组,
SG51h1 孔部分组集合,SG51h2 孔部分组集合,
SG55p1 销构件组集合,SG55p2 销构件组集合,
R51 第一输送路线,R55 第二输送路线,R58 第三输送路线,
P51 最接近位置(气孔形成位置,通孔形成位置),
P55 最接近位置,
P60 夹持位置(张力施加位置),
S50 气孔形成步骤(通孔形成步骤),
S60 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
S70 分切步骤(处理步骤),
S75 间隙形成步骤(处理步骤),
S80 前弹性绳切割步骤(处理步骤),
S90 后弹性绳切割步骤(处理步骤),
S100 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单独构件固定步骤,处理步骤),
S110 折叠步骤(处理步骤),
S120 侧密封骤(处理步骤),
S130 切割步骤(处理步骤)。

Claims (8)

1.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方法包括:
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的输送步骤,
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被插入和固定在并排布置中;
通过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压入构件来形成所述通孔的通孔形成步骤,
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
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通孔形成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的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
所述通孔形成位置是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执行所述通孔的形成的位置;以及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张力施加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在所述复合片材上执行处理的处理步骤,
所述张力施加位置是在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中执行施加所述张力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通孔形成位置的下游的多个处理步骤,并且
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的所述张力施加位置位于所述多个处理步骤中的最接近所述通孔形成位置的一个处理步骤和所述通孔形成位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的所述张力施加位置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的位置处,不存在将单独的构件固定到所述复合片材的单独构件固定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每个都包含热塑性树脂纤维,
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当所述压入构件被插入孔部分中时,
将所述压入构件压入所述复合片材中以形成所述通孔,
所述压入构件从第一旋转本体的外圆周表面突出,
所述孔部分被设置在第二旋转本体的外圆周表面中,
所述第一旋转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本体沿着所述输送方向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本体中的至少一个旋转本体被加热,并且所述复合片材由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本体加热,并且
在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中,
在所述复合片材的温度高于在由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本体加热之前的所述复合片材的温度的状态中,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所述张力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张力施加位置处的所述复合片材的在所述CD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在所述通孔形成位置处的所述复合片材的在所述CD方向上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中,
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所述张力施加成使得在所述张力施加位置处所述通孔的在所述CD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压入构件的在所述CD方向上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另一个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所述另一个CD方向张力施加步骤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通孔形成位置的上游的位置处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并且
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
在已经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所述张力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的状态中,在所述复合片材中形成所述通孔。
8.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装置,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
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被插入和固定在并排布置中;
通孔形成装置,所述通孔形成装置通过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压入构件来形成所述通孔,
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
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通孔形成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
所述通孔形成位置是由所述通孔形成装置执行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所述通孔的形成的位置;以及
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张力施加位置的下游的位置处在所述复合片材上执行处理,
所述张力施加位置是由所述CD方向张力施加装置将在所述CD方向上作用的所述张力施加到所述复合片材的位置。
CN201680088845.8A 2016-08-31 2016-08-31 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642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75492 WO2018042556A1 (ja) 2016-08-31 2016-08-31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シート状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2381A CN109642381A (zh) 2019-04-16
CN109642381B true CN109642381B (zh) 2021-11-09

Family

ID=6130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8845.8A Active CN109642381B (zh) 2016-08-31 2016-08-31 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76664B2 (zh)
CN (1) CN109642381B (zh)
BR (1) BR112019003961B1 (zh)
EA (1) EA037820B1 (zh)
WO (1) WO20180425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6013B2 (ja) * 2019-04-26 2023-08-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458714B2 (ja) * 2019-05-20 2024-04-0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56956A (ja) * 1988-04-08 1989-10-13 Shinkiyokutou Sangyo Kk 生理吸収具の表面材の製造方法
US5573719A (en) * 1994-11-30 1996-11-12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Process of making highly absorbent nonwoven fabric
JPH08299725A (ja) * 1995-04-29 1996-11-19 Ichikawa Woolen Textile Co Ltd 集塵用濾過布の製造方法
CN1202100A (zh) * 1995-09-29 1998-12-16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对无纺织物网进行选择性开孔的方法
CN1285730A (zh) * 1997-11-14 2001-02-28 宝洁公司 具有改善的粘性液态排泄废物处理性能的吸湿用品
CN1525911A (zh) * 2001-07-03 2004-09-01 穿孔层压材料
CN1530085A (zh) * 2003-03-13 2004-09-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
CN1539391A (zh) * 2003-04-24 2004-10-2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JP2005246811A (ja) * 2004-03-04 2005-09-15 Kao Corp 複合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112079A (zh) * 2008-07-31 2011-06-2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吸收体的装置和方法
CN103237533A (zh) * 2010-11-30 2013-08-07 花王株式会社 一次性尿布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95921B2 (ja) * 2000-12-25 2007-03-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の排泄物処理用着用物品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56956A (ja) * 1988-04-08 1989-10-13 Shinkiyokutou Sangyo Kk 生理吸収具の表面材の製造方法
US5573719A (en) * 1994-11-30 1996-11-12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Process of making highly absorbent nonwoven fabric
JPH08299725A (ja) * 1995-04-29 1996-11-19 Ichikawa Woolen Textile Co Ltd 集塵用濾過布の製造方法
CN1202100A (zh) * 1995-09-29 1998-12-16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对无纺织物网进行选择性开孔的方法
CN1285730A (zh) * 1997-11-14 2001-02-28 宝洁公司 具有改善的粘性液态排泄废物处理性能的吸湿用品
CN1525911A (zh) * 2001-07-03 2004-09-01 穿孔层压材料
CN1530085A (zh) * 2003-03-13 2004-09-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
CN1539391A (zh) * 2003-04-24 2004-10-2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JP2005246811A (ja) * 2004-03-04 2005-09-15 Kao Corp 複合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112079A (zh) * 2008-07-31 2011-06-2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吸收体的装置和方法
CN103237533A (zh) * 2010-11-30 2013-08-07 花王株式会社 一次性尿布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42556A1 (ja) 2018-03-08
EA037820B1 (ru) 2021-05-25
JPWO2018042556A1 (ja) 2019-06-24
EA201990584A1 (ru) 2019-07-31
CN109642381A (zh) 2019-04-16
BR112019003961B1 (pt) 2022-05-31
JP6676664B2 (ja) 2020-04-08
BR112019003961A2 (pt)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1881B2 (en) Wearing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5743994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asymmetric leg elastics
JP4871237B2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CN105193557B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和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CN109477271B (zh) 在用于吸收性物品的无纺布片中形成通孔的方法和装置
KR20150140297A (ko) 흡수성 물품의 신축 구조 및 흡수성 물품의 신축 구조의 제조 방법
EP2283797B1 (en) Pant-type wearing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2303488B1 (ko) 흡수성 물품의 신축 구조, 그 신축 구조를 구비한 흡수성 물품, 및 흡수성 물품의 신축 구조의 형성 방법
JP4757182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10087595B (zh) 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42381B (zh) 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88375B (zh) 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US88587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disposable diaper
US20180303678A1 (en) Method of treating a web using an apparatus having a center bearer ring
RU2771120C2 (ru) Растягиваемый элемент и одноразовое изделие для носки, содержащее его
EP2768455B1 (en) Method of separating a discrete portion from a web
AU2003242467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disposable diaper
CN213130310U (zh) 层叠体、吸收性物品以及层叠体的制造装置
JP6997001B2 (ja) 積層不織布シート、積層不織布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US20130102985A1 (en)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 Discrete Por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