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9794A - 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及实木地板 - Google Patents

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及实木地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9794A
CN109629794A CN201710929965.2A CN201710929965A CN109629794A CN 109629794 A CN109629794 A CN 109629794A CN 201710929965 A CN201710929965 A CN 201710929965A CN 109629794 A CN109629794 A CN 109629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board
wooden floor
solid wooden
paint
back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299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299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97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9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97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02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 E04F15/04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only of wood or with a top layer of wood, e.g. with wooden or metal connect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 B05D3/061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using U.V.
    • B05D3/065After-treatment
    • B05D3/067Curing or cross-linking the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06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wo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2Two layers
    • B05D7/54No clear coat specifi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一种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及实木地板,所述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包括:提供实木地板本体,所述实木地板本体包括铺设时用于暴露在外的正面、与所述正面背对设置的背面;对所述正面和背面喷涂漆膜。当实木地板铺设于地面上时,无论是面向人体正面,还是面向地面的背面,均能够防止水汽通过毛孔进入实木地板,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防止实木地板受潮变形,延长实木地板的使用寿命,保证铺设后实木地板整体结构的稳定。

Description

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及实木地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装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及实木地板。
背景技术
实木地板是天然木材经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地面装饰材料。由于是用实木直接加工而成,因而质感自然,使用安全,成为卧室、客厅、书房等地面装修的理想材料。但是实木地板在铺设至地板后,往往使用寿命比较短,降低客户体验、引起客户抱怨。因此,如何提升实木地板的使用寿命,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实木地板使用寿命较短,降低客户体验、引起客户抱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木地板涂漆方法,提供实木地板本体,所述实木地板本体包括铺设时用于暴露在外的正面、与所述正面背对设置的背面;对所述正面和背面喷涂漆膜。
可选的,在所述背面上喷涂漆膜包括:对所述背面进行砂光,获得平整的背面;对砂光后的背面喷涂紫外线光固化漆;利用紫外光照射所述背面,以固化所述紫外线光固化漆。
可选的,在所述正面上喷涂漆膜包括喷涂底漆和喷涂面漆;所述喷涂底漆包括:对所述正面进行砂光,获得平整的正面;对砂光后的正面喷涂紫外线光固化漆;利用紫外光照射所述正面,以固化所述紫外线光固化漆;所述喷涂面漆包括:对喷涂底漆后的正面进行砂光,获得平整的正面;对砂光后的正面喷涂耐刮擦面漆。
可选的,喷涂紫外线光固化漆时,所述紫外线光固化漆的温度控制在35℃-40℃之间。
可选的,所述紫外线光固化漆的喷涂量控制在10g/m2-25g/m2之间。
可选的,所述紫外光照射所述背面或正面时的能量控制在90mJ-130mJ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背面上喷涂漆膜的次数至少为两次。
可选的,在所述正面上喷涂底漆的次数至少为两次。
可选的,所述耐刮擦面漆的喷涂量控制在5g/m2-10g/m2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正面上喷涂耐刮擦面漆的次数至少为两次。
可选的,所述实木地板本体还包括位于正面、背面之间的侧面,并对所述侧面喷涂漆膜。
可选的,对所述正面、背面和侧面喷涂漆膜的顺序依次为:对所述侧面喷涂漆膜;对所述背面喷涂漆膜;对所述正面喷涂漆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木地板,包括实木地板本体,所述实木地板本体包括铺设时用于暴露在外的正面、与所述正面背对设置的背面;所述正面和背面上均具有漆膜。
可选的,所述背面上的漆膜为紫外线光固化漆。
可选的,所述正面上的漆膜包括底漆和面漆,所述底漆为紫外线光固化漆,所述面漆为耐刮擦面漆。
可选的,所述背面上的漆膜至少为两层。
可选的,所述背面上的漆膜厚度在0.01mm-0.05mm之间。
可选的,所述正面上的底漆至少为两层。
可选的,所述正面上的面漆至少为两层。
可选的,所述正面上的漆膜厚度在0.01mm-0.1mm之间。
可选的,所述实木地板本体还包括位于正面、背面之间的侧面,所述侧面具有漆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通过对实木地板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喷涂漆膜,漆膜能够封堵实木地板上的毛孔,防止水汽通过毛孔进入实木地板内,从而防止实木地板受潮变形。当实木地板铺设于地面上时,无论是面向人体正面,还是面向地面的背面,均能够防止水汽通过毛孔进入实木地板,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防止实木地板受潮变形,延长实木地板的使用寿命,保证铺设后实木地板整体结构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实木地板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实木地板本体喷涂漆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图1所示实木地板两种不同锁扣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实木地板的喷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实木地板涂漆方法,提供实木地板本体10,所述实木地板本体10具有正面10a、背面10b和侧面10c。其中,正面10a为实木地板铺设时暴露在外的一面,背面10b为实木地板铺设时朝向地面的一面,铺设时相邻两个实木地板的侧面10c相接触贴合,以保证地板的平整。
参照图2,在实木地板铺设至地面之前,需要对实木地板本体10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处理的方式之一为对实木地板本体10喷涂漆膜(图2虚线所示)。现有技术中,喷涂漆膜的作用在于,使实木地板具有更好的外观、更顺滑的触感。因此,实木地板生产厂家往往仅对实木地板本体的正面10a喷涂漆膜,其背面10b和侧面10c由于不会暴露在外,因而不对背面10b和侧面10c喷涂漆膜,据此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人研究发现,仅对实木地板本体的正面10a喷涂漆膜后所形成的实木地板在铺设至地面后,实木地板的使用年限往往较短。一般没过几年,实木地板就发生受潮变形,导致实木地板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实木地板使用寿命,降低客户体验,引起客户抱怨。
进一步调查表明,实木地板为天然木材,天然木材中具有使输液流通的毛孔,当天然木材被加工成实木地板时,实木地板中的毛孔依然存在,毛孔的存在使得外界的水汽能够通过毛孔进入实木地板内部,从而导致地板受潮变形,影响铺设后实木地板的整体结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实木地板铺设至地面之前,对实木地板本体的正面10a和背面10b均喷涂漆膜。漆膜能够封堵毛孔,防止外界水汽进入地板内部,防止地板受潮。由于在正面10a、背面10b均涂覆了漆膜,且正面10a、背面10b为实木地板中面积最大的两个面,从而能够有效阻止水汽进入实木地板,避免实木地板受潮,提升实木地板使用寿命,提升客户满意度。
另外,在正面10a、背面10b均涂覆漆膜之后,能够有效改善实木地板的整体外观,使实木地板的整体外观更为精致。在销售实木地板至地暖公司或建筑公司时,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
为了能够更好的封堵实木地板的毛孔,获得更好的外观。本实施例对实木地板本体的背面10b喷涂第一漆膜11,具体涂漆方法如下:
在对背面10b喷涂漆膜之前,对背面10b进行砂光,以获得平整的表面。具体通过传送带将实木地板本体10输送至砂光机,砂光机对背面10b进行砂光,砂光后的背面10b具有更均匀的厚度、更平整的表面,同时还能够增加背面的强度,使得漆膜更容易附着。
对砂光后的背面10b喷涂漆膜,具体为紫外线光固化漆(UV漆,UltravioletCuring Paint),紫外线光固化漆含挥发组分少,污染小,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涂料,而且,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的,在对背面10b喷涂漆膜的过程中,控制紫外线光固化漆的温度在35℃-40℃之间。此温度下的紫外线光固化漆具有较适宜的粘度和流动性,使得漆膜能够更为均匀的分布于整个背面10b。若温度小于35℃,则紫外线光固化漆具有较大的粘度,导致漆膜在背面10b上的分布不均匀;若温度大于40℃,则紫外线光固化漆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同样会导致漆膜在背面10b上的分布不均匀。
另外,还需控制紫外线光固化漆的喷涂量在10g/m2-25g/m2之间,可选为11g/m2。控制紫外线光固化漆的喷涂量根据背面10b的具体面积而定,面积越大,喷涂量越多,面积越小,喷涂量越少。控制紫外线光固化漆的喷涂量,从而能够控制漆膜的厚度,使喷涂至背面10b的漆膜不至于太厚,影响外观;也不至于太薄,从而无法有效封堵毛孔。
对砂光后的背面10b喷涂漆膜之后,利用紫外光照射背面10b,使位于背面10b上的液体漆膜快速固化,从而粘附至背面10b,形成所述第一漆膜11,并且,最终形成的第一漆膜11的厚度在0.01mm-0.05mm之间。
具体的,控制紫外线光照射背面10b的能量在90mJ-130mJ之间,此时的业态紫外线光固化漆具有较好的固化效果。研究发现,若紫外线光照射能量小于90mJ,则紫外线光固化漆的固化速度较慢;若紫外线光照射能量大于130mJ,则固化后的紫外线光固化漆可能熔化为液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实木地板本体的背面10b进行砂光之后,进行紫外光照射之前,喷涂漆膜的次数可以为一次,也可以为两次或更多的次数,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喷涂漆膜的次数为两次。
此外,以上对背面10b进行砂光、喷漆和紫外光照射的整个涂漆过程可以为一次,也可以为两次或更多的次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封堵背面10b的毛孔,同时使背面10b具有更好的外观、更为顺滑的触感,进行两次上述整个涂漆过程。
另外,以上紫外线光固化漆均为透明漆,即不在紫外线光固化漆中添加颜料等添加剂,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以更好的展现实木地板原本的纹理,展现产品的自然气息,提升产品的品质。
本实施例中,对实木地板本体的正面10a喷涂第二漆膜12,第二漆膜12包括底漆12a和面漆12b。其中,底漆12a为基础涂料,直接涂覆于物料表面,能够较牢固的附着于物料表面,还能够增加面漆12b的附着力;面漆12b为最终涂料,涂覆于底漆12a之上,以呈现最终效果。
具体的,对正面10喷涂底漆的方法如下:
在对正面10a喷涂底漆之前,对正面10a进行砂光,以获得平整的表面;对砂光后的正面10a喷涂底漆,底漆为紫外线光固化漆;对正面10a喷涂底漆之后,利用紫外光照射正面10a,使位于正面10a上的液体底漆快速固化,从而粘附至正面10a,形成所述底漆12a。。
以上对正面10a喷涂底漆的方法具体可以参照对背面喷涂漆膜的方法。其中,不同之处在于整个涂漆过程的喷涂次数,以及不同喷漆过程中紫外线光固化漆的用量和成分。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正面10a喷涂底漆需要进行九次上述的整个涂漆过程。其中,在第一次涂漆过程和第二次涂漆过程中,紫外线光固化漆均为水性附着底漆,水性附着底漆具有较好的附着力,能够使漆膜紧紧粘附于正面10a;而且,水性附着底漆中一般添加无铅颜料,以使正面10a具有更好的光泽。另外,水性附着底漆的喷涂量可选控制在18g/m2-25g/m2之间。
在第三次涂漆过程和第四次涂漆过程中,紫外线光固化漆均为腻子底漆,腻子底漆直接涂覆于水性附着底漆之上,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能够有效的封堵实木地板中的毛孔,从而防止外界水汽进入实木地板;而且,腻子底漆还能够消除水性附着底漆高低不平的缺陷。另外,腻子底漆的喷涂量可选控制在15g/m2-20g/m2之间。
在第五次涂漆过程中,紫外线光固化漆为耐磨底漆,耐磨底漆直接涂覆于腻子底漆之上,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能够有效提升实木地板的耐磨性能。耐磨底漆的喷涂量控制在15g/m2-25g/m2之间,可选为20g/m2
在第六次涂漆过程中,紫外线光固化漆为加硬底漆,加硬底漆直接涂覆于耐磨底漆之上,能够有效提升底漆12a的整体硬度,防止底漆12a被破坏。加硬底漆的喷涂量控制在10g/m2-20g/m2之间,可选为15g/m2
在第七次涂漆过程和第八次涂漆过程中,紫外线光固化漆均为透明底漆,透明底漆直接涂覆于加硬底漆之上,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能够更好的展现实木地板原本的纹理,展现产品的自然气息,提升产品的品质。透明底漆的喷涂量可选控制在10g/m2-15g/m2之间。
在第九次涂漆过程中,紫外线光固化漆为哑光底漆,哑光底漆直接涂覆于透明底漆之上,用于降低底漆的光泽度,使底漆整体显得较为素雅,从而具有更好的质感。哑光底漆的喷涂量控制在10g/m2-15g/m2之间,可选为10g/m2。在第九次喷涂漆膜后,最终形成所述底漆12a。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喷涂底漆的方式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其他变形例中,可以根据实木地板所采用的木材种类,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等作出具体的调整,包括:调整喷涂底漆的次数和调整紫外线光固化漆的用量和成分。
对正面10喷涂面漆的方法如下:
在对正面10a喷涂底漆之后,对正面10a进行砂光,以获得平整的表面;对正面10a进行砂光的方法具体可以参照对背面进行砂光的方法,不再赘述。
对砂光后的正面10a喷涂面漆,具体为耐刮擦面漆,液态的耐刮擦面漆经固化后形成所述面漆12b。面漆12b涂覆于底漆12a之上,底漆12a和面漆12b共同形成所述第二漆膜12,并且,最终形成的第二漆膜12的厚度在0.01mm-0.1mm之间。
面漆12b为实木地板正面10a的最外层,呈现最终的效果。耐刮擦面漆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当外力作用于实木地板的正面10a时,不容易损坏第二漆膜12,也不容易刮花第二漆膜12。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实木地板的品质。
其中,耐刮擦面漆可以采用紫外线光固化漆或者其他面漆(例如聚酯面漆等)。当耐刮擦面漆为紫外线光固化漆时,对紫外线光固化漆的温度和紫外光照射能量的控制均可以参照背面涂漆时的控制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整个涂漆过程的喷涂次数,以及不同喷漆过程中紫外线光固化漆的用量。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正面10a喷涂面漆需要进行三次上述涂漆过程。每次涂漆过程中,耐刮擦面漆的喷涂量均控制在5g/m2-10g/m2之间。可选的,第一次涂漆时,耐刮擦面漆的喷涂量为5g/m2;第二次涂漆时,耐刮擦面漆的喷涂量为5g/m2;第三次涂漆时,耐刮擦面漆的喷涂量为7g/m2
相较于喷涂底漆时的喷涂量,面漆的喷涂量更小。这是因为,面漆为最外层,需要直接与人体接触,因而对平整度度具有更高的要求。通过相对减少耐刮擦面漆的喷涂量,使得在一次喷涂过程中,耐刮擦面漆的厚度更薄,具有更好的平整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变形例中,喷涂面漆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木地板所采用的木材种类,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等作出具体的调整,包括:调整喷涂面漆的次数和调整耐刮擦面漆的用量。
以上对实木地板本体的背面10b喷涂第一漆膜11和对正面10a喷涂第二漆膜12的方式并不一致。这是因为:将实木地板铺设至地面时,背面10b朝向地面,不会接触人体,因此,第一漆膜11的主要作用在于,封堵毛孔,防止水汽进入实木地板。但是,正面10a暴露在外,会与人体相接触,第二漆膜12的作用不仅在于封堵毛孔,防止水汽进入实木地板,还应当使实木地板具有更好的外观、更顺滑的触感。
继续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中,还对实木地板本体的侧面10c喷涂第三漆膜13。第三漆膜13的作用同样在于阻止水汽进入实木地板,避免实木地板受潮,提升实木地板使用寿命,提升客户满意度;另外,还能够使实木地板具有较好的外观和触感,从而在销售实木地板至地暖公司或建筑公司时,获得得到更多的认可。
同样的,将实木地板铺设至地面时,侧面10c也不会暴露在外,不会与人体相接触,因此,对侧面10c的外观要求并不如正面10a。也就是说,喷涂第三漆膜13的方式无需像喷涂第二漆膜13一样复杂,可以适当简化第三漆膜13的喷涂方式。
具体的,对侧面10c喷涂第三漆膜13的方式可以参照第一漆膜11的喷涂方式;也可以在不砂光的侧面10c,直接喷涂第三漆膜13。
参照图5,为本实施例对实木地板的喷漆流程图。
S11:提供实木地板本体10,并对实木地板本体10的侧面10c喷涂第三漆膜13。第三漆膜13的喷涂方式可以参照第一漆膜11,也可以在侧面10c直接喷涂漆膜。在对正面10a、背面10b喷涂漆膜之前,先对侧面10c喷涂第三漆膜13,能够避免在正面10a、背面10b喷涂漆膜之后,对侧面10c喷涂漆膜的过程中,损坏正面10a的第二漆膜12、背面10b的第一漆膜11。
S12:在对侧面10c喷涂第三漆膜13之后,对实木地板本体10的背面10b喷涂第一漆膜11。喷涂第一漆膜11的方法包括:对背面10b进行砂光,以获得平整的表面;对背面10b喷涂漆膜,使漆膜附着于背面10b;对背面10b照射紫外光,以固化漆膜,形成所述第一漆膜13。
具体的,对背面10b进行砂光后,对背面10b喷涂漆膜的次数不限于一次。此外,对实木地板本体10的背面10b喷涂第一漆膜11的整个过程S12也不限于一次。另外,在对正面喷涂漆膜之前,先对背面10b喷涂第一漆膜11,能够避免在正面10a喷涂漆膜之后,对背面10b喷涂漆膜的过程中,损坏正面10a的第二漆膜12。
S13:在对背面10b喷涂第一漆膜11之后,对实木地板本体10的正面10a喷涂第二漆膜12。喷涂第二漆膜12包括喷涂底漆12a和喷涂面漆12b。
S131:喷涂底漆12a的方法包括:对正面10a进行砂光,以获得平整的表面;对正面10a喷涂漆膜,使漆膜附着于正面10a;对正面10a照射紫外光,以固化漆膜,形成所述底漆12a。
具体的,在对正面10a进行砂光后,对正面10a喷涂漆膜的次数不限于一次。此外,对实木地板本体10的正面10a喷涂底漆12a的整个过程S131也不限于一次。
S132:在对正面10a喷涂底漆12a之后,对实木地板本体10的正面10a喷涂面漆12b。喷涂面漆12b的方法包括:对正面10a进行砂光,以获得平整的表面;对正面10a喷涂漆膜,使漆膜附着于正面10a。若漆膜为紫外光固化漆,则对正面10a照射紫外光,以固化漆膜,形成所述面漆12b;若漆膜为其他面漆,则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化漆膜(例如自然晾干的方式)。
具体的,对正面10a进行砂光后,对正面10a喷涂漆膜的次数不限于一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实木地板喷漆方法对实木地板的形状、结构以及材质没有限制。如图3所示,为一种搭扣式的实木地板,即相邻两个实木地板之间由公扣、母口搭扣拼接而形成整个地板;如图4所示,实木地板也可以为锁扣的形式,即相邻两个实木地板之间由公榫、,母槽锁扣拼接而形成整个地板;还可以长方体结构,通过龙骨和销钉固定拼接成整个地板。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木地板,包括实木地板本体10,实木地板本体10包括:铺设时用于暴露在外的正面10a、与正面背对设置的背面10b和位于正面10a、背面10b之间的侧面10c。其中,背面10b上涂覆有第一漆膜11,正面10a上涂覆有第二漆膜12,侧面10c上涂覆有第三漆膜13。
具体的,背面10b上的第一漆膜11厚度可选在0.01mm-0.05mm之间,正面10a上的第二漆膜12厚度可选在0.01mm-0.1mm之间。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实木地板涂漆方法,提供实木地板本体,所述实木地板本体包括铺设时用于暴露在外的正面、与所述正面背对设置的背面;
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正面和背面喷涂漆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面上喷涂漆膜包括:
对所述背面进行砂光,获得平整的背面;
对砂光后的背面喷涂紫外线光固化漆;
利用紫外光照射所述背面,以固化所述紫外线光固化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面上喷涂漆膜包括喷涂底漆和喷涂面漆;
所述喷涂底漆包括:
对所述正面进行砂光,获得平整的正面;
对砂光后的正面喷涂紫外线光固化漆;
利用紫外光照射所述正面,以固化所述紫外线光固化漆;
所述喷涂面漆包括:
对喷涂底漆后的正面进行砂光,获得平整的正面;
对砂光后的正面喷涂耐刮擦面漆。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涂紫外线光固化漆时,所述紫外线光固化漆的温度控制在35℃-40℃之间。
5.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光固化漆的喷涂量控制在10g/m2-25g/m2之间。
6.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照射所述背面或正面时的能量控制在90mJ-130mJ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面上喷涂漆膜的次数至少为两次。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面上喷涂底漆的次数至少为两次。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刮擦面漆的喷涂量控制在5g/m2-10g/m2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面上喷涂耐刮擦面漆的次数至少为两次。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地板本体还包括位于正面、背面之间的侧面,并对所述侧面喷涂漆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正面、背面和侧面喷涂漆膜的顺序依次为:
对所述侧面喷涂漆膜;
对所述背面喷涂漆膜;
对所述正面喷涂漆膜。
13.一种实木地板,包括实木地板本体,所述实木地板本体包括铺设时用于暴露在外的正面、与所述正面背对设置的背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和背面上均具有漆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上的漆膜为紫外线光固化漆。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上的漆膜包括底漆和面漆,所述底漆为紫外线光固化漆,所述面漆为耐刮擦面漆。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上的漆膜至少为两层。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上的漆膜厚度在0.01mm-0.05mm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上的底漆至少为两层。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上的面漆至少为两层。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上的漆膜厚度在0.01mm-0.1mm之间。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地板本体还包括位于正面、背面之间的侧面,所述侧面具有漆膜。
CN201710929965.2A 2017-10-09 2017-10-09 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及实木地板 Pending CN1096297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9965.2A CN109629794A (zh) 2017-10-09 2017-10-09 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及实木地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9965.2A CN109629794A (zh) 2017-10-09 2017-10-09 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及实木地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9794A true CN109629794A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51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29965.2A Pending CN109629794A (zh) 2017-10-09 2017-10-09 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及实木地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979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4067A (zh) * 2008-06-27 2009-12-30 陆丰松脉木业有限公司 木地板涂装方法
RU2380465C1 (ru) * 2008-06-18 2010-01-27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аркетт" (ЗАО "Таркетт")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крытия напольного
CN102794808A (zh) * 2012-08-14 2012-11-28 浙江上臣地板有限公司 双屏稳定实木地板生产工艺
CN202689463U (zh) * 2012-08-14 2013-01-23 浙江上臣地板有限公司 双屏稳定实木地板
CN105397895A (zh) * 2015-11-20 2016-03-16 桐城市诚信木塑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木地板生产的加工工艺
CN205935549U (zh) * 2016-08-29 2017-02-08 安徽扬子地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地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80465C1 (ru) * 2008-06-18 2010-01-27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аркетт" (ЗАО "Таркетт")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крытия напольного
CN101614067A (zh) * 2008-06-27 2009-12-30 陆丰松脉木业有限公司 木地板涂装方法
CN102794808A (zh) * 2012-08-14 2012-11-28 浙江上臣地板有限公司 双屏稳定实木地板生产工艺
CN202689463U (zh) * 2012-08-14 2013-01-23 浙江上臣地板有限公司 双屏稳定实木地板
CN105397895A (zh) * 2015-11-20 2016-03-16 桐城市诚信木塑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木地板生产的加工工艺
CN205935549U (zh) * 2016-08-29 2017-02-08 安徽扬子地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地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07010285A (es) Metodos para formar revestimientos compuestos.
CN108480166A (zh) 一种家具木板表面喷涂金属漆的方法
CN107999361A (zh) 一种塑胶壳体的喷漆方法
CN207660247U (zh) 实木地板
CN100469674C (zh) 电梯饰面板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US20210009841A1 (en) Stainable surface
CN109629794A (zh) 实木地板涂漆方法及实木地板
US2573105A (en) Wood finishing process
CN106140582A (zh) 一种闪光漆板的制造方法
CN103252309B (zh) 一种石塑仿木地板表面处理方法
CN102092231A (zh) 一种有色uv涂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5596A (zh) 立体装饰的涂布方法
CN103029195B (zh) 天鹅绒金银效果工艺在家具装饰中的施工及应用
JP2005281017A (ja) 漆陶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155819A (zh) 环氧仿大理石地坪及其制造方法
CN206575710U (zh) 具有高金属质感亮雾同体效果的塑胶件
JP2003164799A (ja) 化粧材の製造方法
CN105817409A (zh) 一种防止金属板掉漆的施工工艺
CN210856787U (zh) 一种包覆膜及家具
CN214329695U (zh) 一种板式油画涂装的板材
US3446644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decorative coating on a surface
CN208546077U (zh) 快干型门套
JP4734919B2 (ja) 塗装方法及び塗装装置
US208047A (en) Improvement in toy building-blocks
US744209A (en) Decora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