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7261A - 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7261A
CN109627261A CN201811576201.0A CN201811576201A CN109627261A CN 109627261 A CN109627261 A CN 109627261A CN 201811576201 A CN201811576201 A CN 201811576201A CN 109627261 A CN109627261 A CN 109627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quality
range
synthesis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62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堰启
荆小燕
倪旭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INYOND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KINYOND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KINYOND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KINYOND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62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7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7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7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06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out P—C bonds
    • C07F9/08Esters of oxyacids of phosphorus
    • C07F9/09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 C07F9/10Phosphatides, e.g. lecithi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以1,2‑二硬脂酰甘油为原料,合成磷脂DSPE;然后在DSPE的氨基上接上赖氨酸;之后,在上述产物中的BOC‑赖氨酸基团的两个氨基上分别接上n个β‑丙氨酸,最后成盐,得到一系列的正电荷磷脂。

Description

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两亲性脂质分子由疏水长链、连接基团和亲水基团构成,能够在水相中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尺度的载体颗粒。两亲性脂质分子广泛应用于包裹或者偶联小分子、核酸等等药物形成载体-药物颗粒,在临床或者实验中实现药物传输的靶向作用、缓释作用、降低药物毒性的作用和提高药物稳定性的作用。两亲性脂质分子在亲水端含有氨基等各种负载正电荷的基团即成为阳离子脂质分子。相比于其它类型的脂质,阳离子脂质可以有效包裹负载负电荷的药物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阳离子脂质包裹负载负电荷的药物分子通过的是疏水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这两种作用力,所以在包裹负载负电荷的药物分子上,通常比一般两亲性脂质分子具有载药量高、稳定性好、药物传输效率高等等优势。
然而,已有的阳离子脂质分子大都每分子含有1个正电荷基团,如二油酰二甲铵基丙烷(DODAP)、二油酰三甲铵基丙烷(DOTAP)、二油基氧丙基氯化三甲铵(DOTMA)等等,其靶向作用较弱,对脂质体包封药物的作用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脂质体的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该正电荷磷脂可用于脂质体药物包封上,正电荷磷脂能够实现药物传输的靶向作用,提高脂质体包封药物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使用式(I)的化合物1为原料进行反应
得到式(II)的化合物3:
在化合物3的氨基上接上赖氨酸基团,得到式(III)的化合物5
将该式(III)的化合物5赖氨酸基团的两个氨基上分别接上n个β-丙氨酸,得到式(IV)的化合物7
最后成盐得到终产物式(V)的化合物8
其中,化合物8为目标产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合成BOC-赖氨酸备用,如式(VI)
将原料赖氨酸和BOC酸酐、以及催化剂氢氧化钾加入乙醇溶剂内,常温搅拌反应,然后蒸除乙醇,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将上层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然后在1-10℃搅拌析晶,过滤、烘干得到BOC-赖氨酸;
(二)以化合物1为原料逐级合成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6、化合物7和化合物8;
其中,化合物2的合成,如式(VII)
在化合物1中加入二氯甲烷溶剂,在冰盐浴冷却,慢慢加入三氯氧磷、三乙胺、以及二氯甲烷溶剂构成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继续用磁力搅拌,然后再用冰盐浴冷却;继续上述步骤,慢慢加入BOC-乙醇胺、三乙胺、以及二氯甲烷溶剂三者构成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室温搅拌反应5h;搅拌反应后加入水淬灭反应,萃取分层后取二氯甲烷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得到化合物2;
(三)化合物3的合成,如式(VIII)
将化合物2、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溶剂构成的混合溶液,在20-30℃下用磁力搅拌反应,搅拌反应后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得到化合物3;
(四)化合物4的合成,如式(IX)
将化合物3、BOC-赖氨酸、DIC、DMAP、二氯甲烷构成的混合溶液,常温条件下,磁力搅拌过夜,然后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得到化合物4;
(五)化合物5的合成,如式(X)
将化合物4、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溶液混合,常温条件下磁力搅拌若干小时,然后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化合物5;
(六)化合物6的合成,如式(XI)
将化合物5、BOC-丙氨酸、DIC、DMAP和二氯甲烷混合,常温条件下,磁力搅拌过夜,然后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再加入三氟乙酸,常温条件下磁力搅拌若干小时,然后蒸除溶剂二氯甲烷,硅胶柱柱层析,得到化合物6;
(七)化合物7的合成,如式(XII)
重复化合物6的合成步骤,反应操作N次,得到化合物7;
(八)化合物8的合成,式(XIII)
将化合物7的乙醇溶液通入HCl气体1小时,然后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得到化合物8,即目标产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BOC-赖氨酸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赖氨酸计,二碳酸二叔丁酯的质量比范围为3.0-7.5,氢氧化钾的质量比范围为0.7-1.8,乙醇的质量比范围为10.0-50.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化合物2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化合物1计,二氯甲烷的质量比范围为10.0-30.0,三氯氧磷的质量比范围为0.2-0.5,三乙胺的质量比范围为0.3-0.8,BOC-乙醇胺的质量比范围为0.2-0.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化合物3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化合物2计,二氯甲烷的质量比范围为4.0-20.0,三氟乙酸的质量比范围为0.1-0.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化合物4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化合物3计,二氯甲烷的质量比范围为5.0-20.0,BOC-赖氨酸的质量比范围为0.5-2.0,DIC的质量比范围为0.2-1.0,DMAP的质量比范围为0.07。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化合物5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化合物4计,二氯甲烷的质量比范围为5.0-20.0,三氟乙酸的质量比范围为0.1-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化合物6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化合物5计,二氯甲烷的质量比范围为5.0-20.0,N-叔丁氧羰基丙氨酸的质量比范围为0.5-2.0,二异丙基碳二亚胺的质量比范围为0.5-1.0,三氟乙酸的质量比范围为0.2-1.0,4-二甲氨基吡啶质量比为0.1。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化合物8可应用与脂质体包封药物上,为脂质体载药提供正电荷,实现靶向作用,以提高脂质体的载药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一、原料二叔丁氧羰基赖氨酸(BOC-赖氨酸)的合成,其化学式如下:
反应中各物料的用量关系如表1:
表1 BOC-赖氨酸合成反应各物料用量
物料 质量范围
赖氨酸 1.0g
二碳酸二叔丁酯 3.0g-7.5g
氢氧化钾 0.7g-1.8g
乙醇 10.0g-50.0g
原料制备例一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g赖氨酸、3.0g二碳酸二叔丁酯(BOC酸酐)、1.1g氢氧化钾和不少于20g的乙醇,在磁力搅拌器上25-30℃下搅拌反应3小时。在旋转蒸发仪上去除乙醇,加入20g乙酸乙酯,20g水洗三次,上层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然后在1-10℃搅拌析晶15小时,过滤、烘干得到1.26g白色固体,为二叔丁氧羰基赖氨酸,其摩尔收率53.2%(以赖氨酸计)。
原料制备例二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g赖氨酸、4.5g二碳酸二叔丁酯(BOC酸酐)、1.1g氢氧化钾和20g乙醇,在磁力搅拌器上25-30℃下搅拌反应3小时。在旋转蒸发仪上去除乙醇,加入20g乙酸乙酯,20g水洗三次,上层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然后在1-10℃搅拌析晶15小时,过滤、烘干得到1.53g白色固体,为二叔丁氧羰基赖氨酸,其摩尔收率64.6%(以赖氨酸计)。
原料制备例三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g赖氨酸、7.5g二碳酸二叔丁酯(BOC酸酐)、1.1g氢氧化钾和不少于20g的乙醇,在磁力搅拌器上25-30℃下搅拌反应3小时。在旋转蒸发仪上去除乙醇,加入20g乙酸乙酯,20g水洗三次,上层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然后在1-10℃搅拌析晶15小时,过滤、烘干得到1.54g白色固体,为二叔丁氧羰基赖氨酸,其摩尔收率65.0%(以赖氨酸计)。
综上所述,选用对实验结构具有较大影响的反应物为变量,试验所得,如原料制备例二,以赖氨酸计,为提高产物二叔丁氧羰基赖氨酸的收率,优选的BOC酸酐质量比以4.5最佳,氢氧化钾质量比以1.1最佳,乙醇质量比以20.0最佳。而原料制备例三的最终产物摩尔收率虽然略高于原料制备例二,但是其二碳酸二叔丁酯物料大量增加,并且最终产物的摩尔收率增加不明显,造成了物料的浪费,因此原料制备例三不是最佳配比实施例。
以下说明正电荷磷脂(3-((2-(2,6-二(丙氨酸肽链-酰氨基)己酰胺)乙氧基)磷酰丙三醇-1,2-二硬脂酸酯盐酸盐)的合成:
以1,2-二硬脂酰甘油构成的化合物1为原料逐级合成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6、化合物7和化合物8,具体化学式如下:
1、以下实施例一至三用于化合物2(N-叔丁氧羰基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方法,实施例一至三进行了三个对比试验,各个物料的用量关系如下表2:
表2化合物2合成反应各物料用量
物料 质量范围
化合物1 1.0g
二氯甲烷 10.0g-30.0g
三氯氧磷 0.2g-0.5g
三乙胺 0.3g-0.8g
BOC-乙醇胺 0.3g-0.8g
实施例一
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g的1,2-二硬脂酰甘油(化合物1)和5g二氯甲烷,冰盐浴冷却至0℃左右,慢慢加入0.2g三氯氧磷、0.2g三乙胺和5g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继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小时。然后再用冰盐浴冷却至0℃左右,慢慢加入0.3gBOC-乙醇胺、0.2g三乙胺和5g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室温搅拌反应5小时。加入10g水淬灭反应,萃取分层后取二氯甲烷层,无水硫酸钠干燥,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0.37g化合物2,摩尔收率27.3%(以化合物1计)。
实施例二
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g的1,2-二硬脂酰甘油(化合物1)和5g二氯甲烷,冰盐浴冷却至0℃左右,慢慢加入0.3g三氯氧磷、0.2g三乙胺和5g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继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小时。然后再用冰盐浴冷却至0℃左右,慢慢加入0.4gBOC-乙醇胺、0.2g三乙胺和5g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室温搅拌反应5小时。加入10g水淬灭反应,萃取分层后取二氯甲烷层,无水硫酸钠干燥,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0.58g化合物2,摩尔收率42.7%(以化合物1计)。
实施例三
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g的1,2-二硬脂酰甘油(化合物1)和5g二氯甲烷,冰盐浴冷却至0℃左右,慢慢加入0.5g三氯氧磷、0.2g三乙胺和5g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继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小时。然后再用冰盐浴冷却至0℃左右,慢慢加入0.8gBOC-乙醇胺、0.2g三乙胺和5g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室温搅拌反应5小时。加入10g水淬灭反应,萃取分层后取二氯甲烷层,无水硫酸钠干燥,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0.59g化合物2,摩尔收率43.5%(以化合物1计)。
综上所述,实施例二为较佳实施例,相对于原料化合物1的质量比,二氯甲烷质量比以15最佳;三氯氧磷质量比以0.3最佳;三乙胺质量比以0.4最佳;BOC-乙醇胺质量比以0.4最佳。实施例三的终产物摩尔收率虽然相比实施例二略有提升,但是反应原料相比于实施例二大量增加,并且增加的反应物原料对终产物的摩尔收率影响并不大,由此造成物料的浪费,因而实施例二为最佳实施例。
2、以下实施例四至六用于说明化合物3(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方法,实施例四至六进行了三个对比试验,各个物料的用量如下表3:
表3化合物3合成反应各物料用量
物料 质量范围
化合物2 0.5g
三氟乙酸 0.05g-0.3g
二氯甲烷 2g-10g
实施例四
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0.5g化合物2、0.05g三氟乙酸和5g二氯甲烷,20-30℃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小时,用旋转蒸发仪去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5:1),得到0.20g的化合物3,摩尔收率45.4%(以化合物2计)。
实施例五
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0.5g化合物2、0.1g三氟乙酸和5g二氯甲烷,20-30℃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小时,用旋转蒸发仪去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5:1),得到0.33g的化合物3,摩尔收率74.8%(以化合物2计)。
实施例六
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0.5g化合物2、0.3g三氟乙酸和5g二氯甲烷,20-30℃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小时,用旋转蒸发仪去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5:1),得到0.33g的化合物3,摩尔收率74.8%(以化合物2计)。
综上所述,实施例五为化合物3合成反应的较佳实施例。即相对于原料化合物2,三氟乙酸质量比以0.2最佳,二氯甲烷质量比以10.0最佳。
3、以下实施例七至九用于说明化合物4(3-(2-(2,6-二((叔丁氧羰基)氨基)己酰胺)乙氧基)磷酰丙三醇-1,2-二硬脂酸酯)的合成,实施例七至九进行了三个对比试验,各个物料的用量如下表4:
表4化合物4合成反应各物料比
物料 质量范围
化合物3 0.3g
BOC-赖氨酸 0.15g-0.6g
DIC 0.06g-0.3g
DMAP 0.02g
二氯甲烷 1.5g-6.0g
实施例七
在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3g化合物3、加入0.15gBOC-赖氨酸、0.1g二异丙基碳二亚胺、0.02g的4-二甲氨基吡啶和3g二氯甲烷,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过夜,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0.27g的化合物4,摩尔收率62.5%(以化合物3计)。
实施例八
在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3g化合物3、加入0.2gBOC-赖氨酸、0.1g二异丙基碳二亚胺、0.02g的4-二甲氨基吡啶和3g二氯甲烷,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过夜,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0.36g的化合物4,摩尔收率83.4%(以化合物3计)。
实施例九
在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3g化合物3、加入0.6gBOC-赖氨酸、0.1g二异丙基碳二亚胺、0.02g的4-二甲氨基吡啶和3g二氯甲烷,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过夜,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0.37g的化合物4,摩尔收率85.7%(以化合物3计)。
综上所述,实施例九的反应物料BOC-赖氨酸相对于实施例八成倍增加,但是其终产物的摩尔收率增加并不明显,仅仅略高于实施例八,造成物料的浪费。而实施例八的各个物料配比关系,其得到的最终产物摩尔收率较高,因而实施例八为化合物4合成反应的较佳实施例,由此可得,叔丁氧羰基赖氨酸质量比以0.7最佳,二异丙基碳二亚胺质量比以0.4最佳,4-二甲氨基吡啶作为催化剂少量即可,二氯甲烷质量比以10.0最佳。
4、以下实施例十至十二用于说明化合物5(3-((2-(2,6-二氨基)己酰胺)乙氧基)磷酰丙三醇-1,2-二硬脂酸酯)的合成方法,为考察化合物5的质量收率,实施例十至十二进行了三个对比试验,各个物料的用量如下表5:
表5化合物5合成反应各物料用量
物料 质量范围
化合物4 0.3g
三氟乙酸 0.03g-0.3g
二氯甲烷 1.5g-6.0g
实施例十
在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3g的化合物4、0.03g三氟乙酸和3.0g二氯甲烷,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2小时,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3:1),得到0.15g化合物5,摩尔收率61.4%(以化合物4计)。
实施例十一
在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3g的化合物4、0.06g三氟乙酸和3.0g二氯甲烷,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2小时,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3:1),得到0.21g化合物5,摩尔收率86.0%(以化合物4计)。
实施例十二
在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3g的化合物4、0.3g三氟乙酸和3.0g二氯甲烷,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2小时,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3:1),得到0.22g化合物5,摩尔收率86.0%(以化合物4计)。
综上所述,实施例十一为化合物5合成反应的较佳实施例,以化合物计,三氟乙酸质量比以0.2最佳,二氯甲烷质量比以10.0最佳。
5、以下实施例十三至十五用于说明化合物6(3-((2-(2,6-二(3-氨基丙酰氨基)己酰胺)乙氧基)磷酰丙三醇-1,2-二硬脂酸酯)的合成方法,为提高化合物6的质量收率,实施例十三至十五进行了三个对比试验,各个物料的用量如下表6:
表6化合物6合成反应各物料用量
物料 质量范围
化合物5 0.2g
N-叔丁氧羰基丙氨酸 0.1g-0.6g
二异丙基碳二亚胺 0.1g-0.4g
4-二甲氨基吡啶 0.02g
二氯甲烷 1.0g-4.0g
三氟乙酸 0.04g-0.2g
实施例十三
在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2g的化合物5、加入0.1g的N-叔丁氧羰基丙氨酸(BOC-丙氨酸)、0.1g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0.02g的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2.0g二氯甲烷,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过夜,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加入0.03g三氟乙酸,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2小时,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3:1),得到0.11g的化合物6,摩尔收率47.3%(以化合物5计)。
实施例十四
在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2g的化合物5、加入0.2g的N-叔丁氧羰基丙氨酸(BOC-丙氨酸)、0.2g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0.02g的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2.0g二氯甲烷,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过夜,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加入0.03g三氟乙酸,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2小时,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3:1),得到0.20g的化合物6,摩尔收率86.0%(以化合物5计)。
实施例十五
在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2g的化合物5、加入0.6g的N-叔丁氧羰基丙氨酸(BOC-丙氨酸)、0.4g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0.02g的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2.0g二氯甲烷,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过夜,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加入0.03g三氟乙酸,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2小时,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3:1),得到0.21g的化合物6,摩尔收率90.3%(以化合物5计)。
综上所述,实施例十四为化合物6合成反应的较佳实施例,以化合物5计,叔丁氧羰基丙氨酸质量比以1.0最佳;二异丙基碳二亚胺质量比以1.0最佳;4-二甲氨基吡啶作为催化剂,少量即可;二氯甲烷质量比以10.0最佳;三氟乙酸质量比以0.3最佳。而对于实施例十五,反应物N-叔丁氧羰基丙氨酸和二异丙基碳二亚胺增多时,其终产物的摩尔收率增加并不明显,并且物料使用过多,造成物料的浪费,因为实施例十五非较佳实施例。
6、化合物7(3-((2-(2,6-二(丙氨酸肽链-酰氨基)己酰胺)乙氧基)磷酰丙三醇-1,2-二硬脂酸酯)的合成方法如下:
重复上述化合物6的合成步骤,反应操作N次,得到化合物7。
7、化合物8(3-((2-(2,6-二(丙氨酸肽链-酰氨基)己酰胺)乙氧基)磷酰丙三醇-1,2-二硬脂酸酯盐酸盐)的合成方法如下:
将化合物7的乙醇溶液通入HCl气体1小时,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洗脱剂体积比:二氯甲烷:甲醇=1:1)得到最终产物。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式(I)的化合物1为原料进行反应
得到式(II)的化合物3:
在化合物3的氨基上接上赖氨酸基团,得到式(III)的化合物5
将该式(III)的化合物5赖氨酸基团的两个氨基上分别接上n个β-丙氨酸,得到式(IV)的化合物7
最后成盐得到终产物式(V)的化合物8
其中,化合物8为目标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合成BOC-赖氨酸备用,如式(VI)
将原料赖氨酸和BOC酸酐、以及催化剂氢氧化钾加入乙醇溶剂内,常温搅拌反应,然后蒸除乙醇,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将上层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然后在1-10℃搅拌析晶,过滤、烘干得到BOC-赖氨酸;
(二)以化合物1为原料逐级合成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6、化合物7和化合物8;
其中,化合物2的合成,如式(VII)
在化合物1中加入二氯甲烷溶剂,在冰盐浴冷却,慢慢加入三氯氧磷、三乙胺、以及二氯甲烷溶剂构成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继续用磁力搅拌,然后再用冰盐浴冷却;继续上述步骤,慢慢加入BOC-乙醇胺、三乙胺、以及二氯甲烷溶剂三者构成的混合溶液,加完后室温搅拌反应5h;搅拌反应后加入水淬灭反应,萃取分层后取二氯甲烷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得到化合物2;
(三)化合物3的合成,如式(VIII)
将化合物2、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溶剂构成的混合溶液,在20-30℃下用磁力搅拌反应,搅拌反应后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得到化合物3;
(四)化合物4的合成,如式(IX)
将化合物3、BOC-赖氨酸、DIC、DMAP、二氯甲烷构成的混合溶液,常温条件下,磁力搅拌过夜,然后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得到化合物4;
(五)化合物5的合成,如式(X)
将化合物4、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溶液混合,常温条件下磁力搅拌若干小时,然后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化合物5;
(六)化合物6的合成,如式(XI)
将化合物5、BOC-丙氨酸、DIC、DMAP和二氯甲烷混合,常温条件下,磁力搅拌过夜,然后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再加入三氟乙酸,常温条件下磁力搅拌若干小时,然后蒸除溶剂二氯甲烷,硅胶柱柱层析,得到化合物6;
(七)化合物7的合成,如式(XII)
重复化合物6的合成步骤,反应操作N次,得到化合物7;
(八)化合物8的合成,式(XIII)
将化合物7的乙醇溶液通入HCl气体1小时,然后蒸除溶剂,硅胶柱柱层析得到化合物8,即目标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BOC-赖氨酸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赖氨酸计,二碳酸二叔丁酯的质量比范围为3.0-7.5,氢氧化钾的质量比范围为0.7-1.8,乙醇的质量比范围为10.0-5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化合物2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化合物1计,二氯甲烷的质量比范围为10.0-30.0,三氯氧磷的质量比范围为0.2-0.5,三乙胺的质量比范围为0.3-0.8,BOC-乙醇胺的质量比范围为0.2-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化合物3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化合物2计,二氯甲烷的质量比范围为4.0-20.0,三氟乙酸的质量比范围为0.1-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化合物4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化合物3计,二氯甲烷的质量比范围为5.0-20.0,BOC-赖氨酸的质量比范围为0.5-2.0,DIC的质量比范围为0.2-1.0,DMAP的质量比范围为0.0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化合物5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化合物4计,二氯甲烷的质量比范围为5.0-20.0,三氟乙酸的质量比范围为0.1-1.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化合物6的合成中各物料质量比,以化合物5计,二氯甲烷的质量比范围为5.0-20.0,N-叔丁氧羰基丙氨酸的质量比范围为0.5-2.0,二异丙基碳二亚胺的质量比范围为0.5-1.0,三氟乙酸的质量比范围为0.2-1.0,4-二甲氨基吡啶质量比为0.1。
CN201811576201.0A 2018-12-22 2018-12-22 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9627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6201.0A CN109627261A (zh) 2018-12-22 2018-12-22 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6201.0A CN109627261A (zh) 2018-12-22 2018-12-22 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7261A true CN109627261A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76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6201.0A Pending CN109627261A (zh) 2018-12-22 2018-12-22 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7261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8272A (ja) * 1992-11-13 1994-08-09 Wako Pure Chem Ind Ltd リポソーム膜の安定化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ハプテン測定方法
CN101238142A (zh) * 2005-02-18 2008-08-06 国立大学法人德岛大学 含聚氧化烯链的脂质衍生物及含有该衍生物的脂质膜结构体
CN101270035A (zh) * 2007-03-22 2008-09-24 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合成3-苄基甘油醇的新方法及其该化合物的应用
CN101909581A (zh) * 2007-11-14 2010-12-08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固醇修饰的两亲脂质
CN104193779A (zh) * 2014-08-22 2014-12-10 四川大学 一种pH敏感磷脂药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753897A (zh) * 2016-03-17 2016-07-13 苏州东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磷脂dppc的制备方法
CN106620680A (zh) * 2017-01-03 2017-05-10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树突细胞靶向的pH响应型DNA疫苗递送系统及制备方法
CN108558937A (zh) * 2018-04-19 2018-09-21 厦门大学 一种L-α-甘油磷脂酰丝氨酸及其合成方法
CN108884117A (zh) * 2015-12-22 2018-11-23 耶达研究及发展有限公司 脂质类似物和包含脂质类似物的脂质体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8272A (ja) * 1992-11-13 1994-08-09 Wako Pure Chem Ind Ltd リポソーム膜の安定化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ハプテン測定方法
CN101238142A (zh) * 2005-02-18 2008-08-06 国立大学法人德岛大学 含聚氧化烯链的脂质衍生物及含有该衍生物的脂质膜结构体
CN101270035A (zh) * 2007-03-22 2008-09-24 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合成3-苄基甘油醇的新方法及其该化合物的应用
CN101909581A (zh) * 2007-11-14 2010-12-08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固醇修饰的两亲脂质
CN104193779A (zh) * 2014-08-22 2014-12-10 四川大学 一种pH敏感磷脂药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884117A (zh) * 2015-12-22 2018-11-23 耶达研究及发展有限公司 脂质类似物和包含脂质类似物的脂质体
CN105753897A (zh) * 2016-03-17 2016-07-13 苏州东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磷脂dppc的制备方法
CN106620680A (zh) * 2017-01-03 2017-05-10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树突细胞靶向的pH响应型DNA疫苗递送系统及制备方法
CN108558937A (zh) * 2018-04-19 2018-09-21 厦门大学 一种L-α-甘油磷脂酰丝氨酸及其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绍顺: "《天然产物全合成》", 31 January 2005,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陈涛等: ""非特异靶向荷正电高分子磷脂脂质体的构建和体外评价"", 《药学学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L259414A (en) Piprazine – 2,5 – deion derivatives,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them and their use in the preparation of medicines
Hatai et al. Diverse properties of guanidiniocarbonyl pyrrole-based molecules: artificial analogues of arginine
CA2859205A1 (en) Alpha-aminoamidine polymers and uses thereof
EP1373185B1 (en) Hydrophobic polyamine analogs and methods for their use
van Staveren et al. Organometallic β-turn mimetics. A structural and spectroscopic study of inter-strand hydrogen bonding in ferrocene and cobaltocenium conjugates of amino acids and dipeptides
Xu et al. Calixarene amino acids; building blocks for calixarene peptides and peptide-dendrimers
Aliouat et al. 1, 2, 3-Triazolium-Based peptoid oligomers
CN102911252B (zh) 含肽类树状分子的阳离子脂质、转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ugliotta et al. AAZTA-based bifunctional chelating agents for the synthesis of multimeric/dendrimeric MRI contrast agents
Martinborough et al. Chiral 1, 1′‐Binaphthyl Molecular Clefts for the Complexation of Excitatory Amino‐Acid Derivatives
Williams Flexible drug molecules and dynamic receptors
CN109627261A (zh) 一类正电荷磷脂的合成方法
EP1133465B1 (en) Amphiphilic polyamine compounds
AU689764B2 (en) Modular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minimide containing molecules
CN105585583A (zh) 一种非肽类凋亡抑制蛋白拮抗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5286687A (zh) 一种基于生物正交反应的细胞内自组装降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ollastrini et al. A Proline Mimetic for the Design of New Stable Secondary Structures: Solvent-Dependent Amide Bond Isomerization of (S)-Indoline-2-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CN106188230B (zh) 一种阳离子脂质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1846378B1 (en) Cationic lipids for the transfection of nucleic acids
Rasmussen et al. Dynamic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Faggi et al. Sensing, transport and other potenti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 pseudopeptides
Telegina et al. Synthesis of novel biotin-based carborane amides
CN105566447A (zh) 一种凋亡抑制蛋白的类肽拮抗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TW200819137A (en)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lipid-spacer radical- reactions of functional group-peptide
Gruzdev et al. Synthesis of closo-and nido-carborane derivatives of the KRGD pepti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