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0144A -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0144A
CN109600144A CN201811555196.5A CN201811555196A CN109600144A CN 109600144 A CN109600144 A CN 109600144A CN 201811555196 A CN201811555196 A CN 201811555196A CN 109600144 A CN109600144 A CN 109600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lf
excitation
peak
ech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51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00144B (zh
Inventor
张文
蒋颜辉
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551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001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00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14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4669 priority patent/WO202012552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00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04B1/1036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with automatic suppression of narrow band noise or interference, e.g. by using tuneable notc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5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自激抵消方法包括: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包括回波信号的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包括频谱再生信号的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通过在自激抵消链路之后、在上变频链路之前,增加滤波操作,滤除因自激抵消导致的频谱再生。基于此,可在系统输入信号通过自激抵消处理后,降低信号质量恶化的程度,达到自激抵消算法的指标优化的目的。在保证自激抵消功能的同时,还可有效提升输出信号的邻道功率抑制比指标,优化自激抵消算法系统的信号指标,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信号覆盖质量,提升上载、下载的速率,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直放站既有接收天线又有发射天线,当信号从直放站的发射天线发射以后,由于耦合的作用,将有部分信号通过环境反射、延迟后,反馈回接收天线,该信号称为耦合回波信号。如果天线隔离度小于直放站增益,回波信号会被放大,形成正反馈,从而产生振荡,导致系统不稳定,形成直放站的自激问题。
传统技术通过信道估计反映耦合信道的特征,自适应滤波器估计出回波信号,与真实回波信号对消,并对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进行实时地更新,确保输出信号达到最优。采用这种方法被称作自激抵消。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设备采用自激抵消算法会造成信号质量恶化。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设备采用自激抵消算法会造成信号质量恶化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激抵消方法,包括:
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下变频信号包括回波信号;第一信号包括频谱再生信号。
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的步骤包括:
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
对消峰信号进行杂散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信号的幅度大于预设门限时,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
基于参考信号,更新参考回波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信号制式,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频偏信号。
对频偏信号进行时延处理,得到参考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参考信号,更新参考回波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参考信号,更新滤波器系数。
基于滤波器系数,更新参考回波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参考回波信号,拟合回波信号,并对回波信号进行对消,得到第一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激抵消装置,包括:
自激抵消模块,用于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下变频信号包括回波信号;第一信号包括频谱再生信号;
杂散滤波模块,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激抵消系统,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以及执行如上述的自激抵消方法的处理器。
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用于获取输入信号;输入信号用于生成下变频信号;第二天线用于发送输出信号;输出信号基于上变频信号生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自激抵消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包括回波信号的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包括频谱再生信号的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通过在自激抵消链路之后、在上变频链路之前,增加滤波操作,滤除因自激抵消导致的频谱再生。基于此,可在系统输入信号通过自激抵消处理后,降低信号质量恶化的程度,达到自激抵消算法的指标优化的目的。在保证自激抵消功能的同时,还可有效提升输出信号的邻道功率抑制比指标,优化自激抵消算法系统的信号指标,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信号覆盖质量,提升上载、下载的速率,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二示意性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三示意性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消峰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四示意性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五示意性流程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六示意性流程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系统的第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系统的第二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目前,解决无线直放站设备自激问题的方法包括:
1、增加直放站的施主天线和转发天线的距离,增加收发天线之间的物理隔离度,精心选择站址和调整收发天线朝向。但是收发天线距离拉远常常伴随着场地费和人工费的升高。
2、采用方向性较好的天线,提高施主天线的方向性。也可以通过数字波束形成(DBF,Digital Beam Forming)技术,对施主天线进行方向控制,确保回波方向上的零接收。这种方法要求较多的天线单元组合成阵列天线,采用较复杂的波达方向(DOA,DirectionOf Arrival)估计算法。
3、采用自激抵消算法。自激抵消算法已经成为高性能数字直放站的一个基本装置。但传统的自激抵消算法极少涉及对自激抵消后的信号的质量改善。因此,如何在带有自激抵消的系统中,通过特定的算法实现自激抵消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并提升信号的质量,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针对自激抵消系统的方法,在自激抵消算法外围,通过在幅度、频率和滤波等方面对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自激抵消后信号质量的优化。不仅能够在不开启自激抵消的情况下,保证信号的质量;还能够针对自激抵消的情况,缓解对原始信号的质量恶化。本申请实施例可由直放站设备(简称设备)或位于直放站设备内的处理器来实现。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大大简化直放站等设备的选址和开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激抵消方法,如图1所示,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一示意性流程图,包括:
步骤S110,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下变频信号包括回波信号;第一信号包括频谱再生信号。
具体而言,设备或处理器获取到下变频信号,根据设备或处理器存储的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以对消下变频信号中的回波信号,并得到包括频谱再生信号的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回波信号可用于对消回波信号;具体地,参考回波信号可为设备对输出信号可生成的回波信号进行估计得到。其中,回波信号由设备发送的输出信号生成,可通过回波信道被设备接收。由于设备需要发送不同的输出信号,回波信号会随之改变,因此,设备需要根据发送出去的输出信号,实时更新参考回波信号,实现准确地自激抵消,确保输出信号最优。
下变频信号可由输入信号经下变频电路处理后得到;输入信号可由直放站设备的第一天线获得。具体地,输入信号可包括基站等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还可包括回波信号。应该注意的是,下变频信号可包括回波信号,也可不包括回波信号;在下变频信号不包括回波信号时,则自激抵消中参考回波信号不会匹配到对应的信号。
第一信号可由下变频信号经自激抵消处理得到,可用于转换成第二信号、上变频信号或输出信号。应该注意的是,第一信号是由自激抵消生成;在自激抵消过程中,会导致频谱再生,在第一信号中产生频谱再生信号。
步骤S120,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
具体而言,设备或处理器对包含了频谱再生信号的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以消除频谱再生信号,从而可以得到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可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上变频信号可用于转换成输出信号,并由设备的第二天线发送该输出信号给外部通信设备,实现直放站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自激抵消导致的频谱再生,可通过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处理,滤除第一信号中的频谱再生信号,缓解对原始信号的质量恶化,有效提高信号邻道功率抑制比指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自激抵消链路之后、上变频链路之前,增加滤波操作;在保证自激抵消功能的同时,有效提升输出信号的邻道功率抑制比指标,优化自激抵消算法系统的信号指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二示意性流程图,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S122,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
步骤S126,对消峰信号进行杂散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具体而言,设备或处理器在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之前,可先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再对消峰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滤除消峰信号中的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第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消峰处理可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幅度控制,保证信号最大峰均比。消峰处理可包括峰值加窗、噪声成形和脉冲注入等,在此不做限制。
经过消峰处理得到的消峰信号仍会包括频谱再生信号,对消峰信号进行杂散滤波,可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第二信号。
对于自激抵消生成的第一信号,可通过消峰处理,防止设备的输出信号通过回波信道耦合到输入信号,造成输入信号的峰值信号过大,影响基带的自激抵消链路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对自激抵消后的信号进行消峰处理,结合后级的杂散滤波处理,在消峰的情况下,可有效防止频谱再生,还能在消峰后保证回波信号最大峰值的稳定性,改善自激抵消模块的性能稳定,有效提升自激抵消系统的工作鲁棒性和设备工作的独立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三示意性流程图,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S124,在第一信号的幅度大于预设门限时,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
具体而言,设备或处理器可先对第一信号进行峰值检测,若第一信号的幅度大于预设门限,则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若第一信号的幅度小于预设门限,则无需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门限可用于检测第一信号的幅度;具体地,预设门限可根据设备实际运行条件和环境进行设置,例如8dB、9dB或10dB等,在此不做限制。
采用直接判断第一信号的绝对幅度来确认是否进行消峰处理,简单易行。
本申请实施例检测第一信号的峰值状态,决定是否进行硬消峰处理,保证信号最大峰均比。应该注意的是,还可采用不同的消峰手段来保证信号最大峰均比;不同的消峰办法消耗的资源和实现的难易程度不同。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消峰示意图,如图4(a)所示,消峰电路检测自激抵消后的信号的幅度情况,并根据需要确认是否消峰;消峰操作后的时域描述如图4(b)所示。检测幅度的预设门限可根据输入信号的平均功率大小,和需要达到的信号的锋均比来确定的,比如:输入的信号的峰均比为9dB,如果需要消峰到8dB,那么就需要将大于8dB的峰均比的信号消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四示意性流程图,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步骤S130,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
步骤S140,基于参考信号,更新参考回波信号。
具体而言,设备或处理器进行杂散滤波得到的第二信号可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设备可进一步将上变频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通过第二天线发送输出信号。同时,可基于第二信号,得到参考信号;其中,参考信号用于更新参考回波信号,可由第二信号经频率偏移处理后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回波信号可基于第二信号进行实时更新;具体地,可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基于参考信号来更新参考回波信号。通过增加频率偏移处理,可保证反馈的参考回波信号性能,提升自激抵消效果。
频率偏移可根据设备的运行指标要求来确定;具体地,频率偏移的调整范围可为赫兹级别的调整;频率偏移可由频偏控制电路来实现,例如数字频率发生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在自激抵消链路后、反馈参考回波信号前,增加频率控制处理,用于执行频率偏移,实现变化的功能,降低前向信号和参考回波信号的相关性,提升自激抵消情况下的信号解调性能。其中,前向信号包括设备施主天线耦合的有用信号。在保证自激抵消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通过对第二信号的频率上的处理,有效提升参考回波信号对真实的回波信号的参考,使得参考回波信号更加真实,提升设备或处理器的抵消性能,并且,通过频率偏移的赫兹级别的定标设计,能够有效保证系统的频偏指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五示意性流程图,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S132,根据信号制式,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频偏信号。
步骤S134,对频偏信号进行时延处理,得到参考信号。
具体而言,设备或处理器进行频率偏移的步骤可包括:对频偏信号进行时延处理,得到参考信号。其中,频偏信号由第二信号经频率偏移处理后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在频率偏移后,对信号进行时延处理,得到参考信号,可保证反馈的参考回波信号性能,提升自激抵消效果。
频率偏移的大小可根据不同制式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指标要求来确定,在自激抵消系统中执行;具体地,频率偏移可通过数字频率发生器等频偏控制电路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基于参考信号,更新参考回波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S142,根据参考信号,更新滤波器系数。
步骤S144,基于滤波器系数,更新参考回波信号。
具体而言,设备或处理器进行参考回波信号更新的步骤可包括:基于参考信号,更新滤波器系数;基于滤波器系数,更新自激抵消链路的参考回波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的自激抵消链路可包括自适应滤波器;通过更新自适应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可实时更新参考回波信号,实现对回波信号的跟踪、拟合和对消。
滤波器系数可根据回波信道的状态变化,自动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方法的第六示意性流程图,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S112,根据参考回波信号,拟合回波信号,并对回波信号进行对消,得到第一信号。
具体而言,设备或处理器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的步骤包括:基于参考回波信号,在下变频信号中,拟合出回波信号;将拟合得到的回拨信号滤除掉,得到第一信号,完成自激抵消。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或处理器可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对回波信号进行跟踪、拟合及对消。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经过自激抵消算法后,通过特定的相关操作,保证系统的输入信号通过自激对消处理后,信号质量恶化的程度降低,实现自激抵消算法的指标优化的目的;其中,特定的相关操作主要包括幅度上、频率上和滤波层面上的三种处理优化手段。
上述处理优化手段可通过设备的基带设计来实现。具体地,可包括:实时自适应滤波器的更新,实现对回波信号的跟踪、拟合;检测第一信号的峰值状态,决定是否进行硬消峰处理,保证信号最大峰均比;增加杂散滤波处理,提升信号邻道功率抑制比;增加频率偏移处理,保证参考回波信号的性能,提升自激抵消效果。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信号覆盖质量,提升上载、下载的速率,提升用户体验。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至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至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自激抵消装置,如图8所示,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自激抵消模块110,用于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下变频信号包括回波信号;第一信号包括频谱再生信号;
杂散滤波模块120,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模块包括:
消峰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
杂散滤波单元,用于对消峰信号进行杂散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峰处理单元包括:
消峰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一信号的幅度大于预设门限时,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频率偏移模块,用于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
信号更新模块,用于基于参考信号,更新参考回波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频率偏移模块包括:
频率偏移单元,用于根据信号制式,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频偏信号。
时延处理单元,用于对频偏信号进行时延处理,得到参考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更新模块包括:
系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参考信号,更新滤波器系数。
信号更新单元,用于基于滤波器系数,更新参考回波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模块包括:
信号对消单元,用于根据参考回波信号,拟合回波信号,并对回波信号进行对消,得到第一信号。
关于自激抵消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自激抵消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自激抵消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激抵消系统,如图9所示,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系统的第一示意性结构图,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以及执行如上述的自激抵消方法的处理器。
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用于获取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用于生成下变频信号;第二天线用于发送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基于上变频信号生成。
具体而言,自激抵消系统通过第一天线获取输入信号,对输入信号进行转换得到下变频信号;下变频信号经处理器进行自激抵消处理后,得到上变频信号;转换上变频信号,得到输出信号;第二天线将输出信号发送给外部通信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可用于获取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第二天线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
处理器可为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自激抵消方法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下变频信号包括回波信号;第一信号包括频谱再生信号。
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
对消峰信号进行杂散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第一信号的幅度大于预设门限时,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
基于参考信号,更新参考回波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信号制式,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频偏信号。
对频偏信号进行时延处理,得到参考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基于参考信号,更新参考回波信号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参考信号,更新滤波器系数。
基于滤波器系数,更新参考回波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参考回波信号,拟合回波信号,并对回波信号进行对消,得到第一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0所示,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激抵消系统的第二示意性流程图,可将处理器包括下变频及AD转换(模数-转换)模块、DA转换(数-模转换)及上变频模块和自激抵消模块。在自激抵消模块后、DA转换及上变频模块之前增加幅度控制模块(用于消峰处理),以防止输出的放大信号通过回波信道耦合到接收信号,造成峰值信号过大,影响到基带的自激抵消模块的性能。
在自激抵消模块后、反馈参考回波信号之前,增加频偏控制模块(用于频率偏移),实现变化功能,降低前向信号和参考回波信号的相关性,提升自激抵消情况下的信号解调性能。在DA转换及上变频模块之前,增加杂散滤波器(用于杂散滤波),滤除因自激抵消导致的频谱再生,有效提高邻道功率抑制比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信号覆盖质量,提升上载、下载的速率,提升用户体验。系统可实现以下步骤:(1)、实时自适应滤波器更新,实现对回波信号的跟踪、拟合;(2)、检测信号峰值状态,决定是否进行硬消峰操作,保证信号最大峰均比;(3)、完成步骤(1)和步骤(2)的检测后,增加杂散滤波操作,提升信号邻道功率抑制比;(4)、增加频率偏移操作,保证反馈参考信号性能够,提升自激抵消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下变频信号包括回波信号;第一信号包括频谱再生信号。
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
对消峰信号进行杂散滤波,得到第二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是,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第一信号的幅度大于预设门限时,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对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之后,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
基于参考信号,更新参考回波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信号制式,对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频偏信号。
对频偏信号进行时延处理,得到参考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基于参考信号,更新参考回波信号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参考信号,更新滤波器系数。
基于滤波器系数,更新参考回波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参考回波信号,拟合回波信号,并对回波信号进行对消,得到第一信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激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所述下变频信号包括回波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频谱再生信号;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所述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激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所述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
对所述消峰信号进行杂散滤波,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激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得到消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号的幅度大于预设门限时,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消峰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激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所述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
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更新所述参考回波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激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参考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信号制式,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偏移,得到频偏信号;
对所述频偏信号进行时延处理,得到所述参考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激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更新所述参考回波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更新滤波器系数;
基于所述滤波器系数,更新所述参考回波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激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回波信号,拟合所述回波信号,并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对消,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8.一种自激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激抵消模块,用于根据参考回波信号,对下变频信号进行自激抵消,得到第一信号;所述下变频信号包括回波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频谱再生信号;
杂散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杂散滤波,消除所述频谱再生信号,得到用于转换成上变频信号的第二信号。
9.一种自激抵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以及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激抵消方法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
所述第一天线用于获取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用于生成下变频信号;
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发送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基于上变频信号生成。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激抵消方法。
CN201811555196.5A 2018-12-19 2018-12-19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9600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5196.5A CN109600144B (zh) 2018-12-19 2018-12-19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9/124669 WO2020125526A1 (zh) 2018-12-19 2019-12-11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5196.5A CN109600144B (zh) 2018-12-19 2018-12-19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144A true CN109600144A (zh) 2019-04-09
CN109600144B CN109600144B (zh) 2021-03-30

Family

ID=65963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5196.5A Active CN109600144B (zh) 2018-12-19 2018-12-19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00144B (zh)
WO (1) WO202012552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7418A (zh) * 2019-12-27 2020-05-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125526A1 (zh) * 2018-12-19 2020-06-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769888A (zh) * 2020-07-21 2020-10-13 赛尔通信服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射频装置智能自激检测算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098A (zh) * 2010-12-03 2011-05-04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cs直放站中基于功率控制的快速收敛自适应方法
CN201937586U (zh) * 2011-01-05 2011-08-17 成都福兰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cs无线直放站
CN202085164U (zh) * 2010-12-03 2011-12-21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自适应ics直放站中提高功放效率的基带数字化的装置
CN202713360U (zh) * 2012-07-04 2013-01-30 深圳格兰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直放站及其自激干扰消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9093A3 (en) * 2000-09-14 2003-01-02 Seiko Instruments Inc. Optical switch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9600144B (zh) * 2018-12-19 2021-03-3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098A (zh) * 2010-12-03 2011-05-04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cs直放站中基于功率控制的快速收敛自适应方法
CN202085164U (zh) * 2010-12-03 2011-12-21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自适应ics直放站中提高功放效率的基带数字化的装置
CN201937586U (zh) * 2011-01-05 2011-08-17 成都福兰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cs无线直放站
CN202713360U (zh) * 2012-07-04 2013-01-30 深圳格兰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直放站及其自激干扰消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25526A1 (zh) * 2018-12-19 2020-06-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147418A (zh) * 2019-12-27 2020-05-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69888A (zh) * 2020-07-21 2020-10-13 赛尔通信服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射频装置智能自激检测算法
CN111769888B (zh) * 2020-07-21 2022-02-18 赛尔通信服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射频装置智能自激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144B (zh) 2021-03-30
WO2020125526A1 (zh)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64392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давления помех
RU265158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одавления помех
CN109600144A (zh)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JP4824821B2 (ja) 干渉除去無線中継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8774708B2 (en) Estimation of repeater loop delay for repeater gain control
US7869761B2 (en) Radio repeate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pe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6464280B (zh) 用于控制无线电传输的方法和无线电节点
RU2009136426A (ru) Повторитель физического уровня, использующий метрики измерений в реальном времени и антенную решетку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целостности и усиления сигнала
US12085656B2 (en) Method for finding signal direction using modal antenna
US9231832B2 (en) Automatically-reconfigurable tropospheric scatter communication link
US11546033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beam training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ing the same
US20200145082A1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962437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eam steering crest factor reduction (cfr) clip noise
US20100177668A1 (en) United afec and method thereof, and tdd radio repeater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3920794B2 (ja) 送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無線装置
CN109429549A (zh) 发射权值选择方法及基站
JP2012209615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14216842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5396073A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JP2007312205A (ja)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アレイアンテナ制御方法
US20110304504A1 (en) Adaptive Beamforming
JP2001326525A (ja) アレーアンテナの指向性制御方法
US11522642B2 (en) Intelligent packet repetition in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MSS) links to overcome channel blockages
US1136819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US1128436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ntrol device, node, and termina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0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