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8232A - 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8232A
CN109598232A CN201811465446.6A CN201811465446A CN109598232A CN 109598232 A CN109598232 A CN 109598232A CN 201811465446 A CN201811465446 A CN 201811465446A CN 109598232 A CN109598232 A CN 109598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bio
user
identified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54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曦
姚志强
杨皓
张兴旺
李夏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rui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rui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rui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rui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654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82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8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82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70Multimodal biometrics, e.g.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biometric modal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4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50Maintenance of biometric data or enrol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对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时,根据当前生物识别场景获取对应的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获取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每个生物识别项对应的策略设置信息;基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利用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并根据所述生物识别结果确认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利用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多个生物识别项组合对于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的确认,从而实现了根据实际的场景应用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组合进行身份确认,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集成生物识别鉴别系统是集成了多种生物识别技术,有人脸、指纹、指静脉、虹膜、掌静脉等,可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业务的生物识别配置化。从而达到客户的安全可靠的要求。
传统的生物识别技术,都是对外提供单一生物识别服务,即通过单一的生物识别方法进行对于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和认证。例如,手机中,通过指纹即可解锁,使用者可以使用指纹与预先注册时存储于系统中的指纹进行匹配,以达到解锁手机的目的。再例如考勤机中,用户在通过考勤机打卡时,只能通过在考勤机中或通过与考勤机连接的终端中输入指纹,以达到打卡目的。但是在现有的生物识别鉴定时,存在由于使用生物技术单一,容易被攻击,安全性低的缺点,部分外在因素还会造成准确率不高,例如人脸基数过大时,极易导致误识大等问题。尤其是应用于付款、门禁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的时候,就会显得安全级别不够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包括:
在对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时,根据当前生物识别场景获取对应的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
获取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每个生物识别项对应的策略设置信息;
基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利用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并根据所述生物识别结果确认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利用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并根据所述生物识别结果确认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包括:
获取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引擎;
通过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利用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
若所述生物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为已认证用户;
若所述生物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为待认证用户。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利用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包括:
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
若任意一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基于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的识别通过,并且生成包含有识别通过信息的生物识别结果。
优选地,所述“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之后,还包括:
若任意一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匹配失败,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基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的识别状态为识别异常,并且返回所述“获取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引擎”,以便于通过其他的区别于识别状态为识别异常的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利用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包括:
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
若每个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均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基于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的识别通过,并且生成包含有识别通过信息的生物识别结果;
若其中存在未匹配成功的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则判定识别失败,并生成包含有识别失败信息的生物识别结果。
优选地,所述“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包括:
通过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采集待识别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生物识别引擎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特征数据;
确认所述特征数据是否与预设认证阈值相匹配,以便于根据匹配的结果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
优选地,所述生物识别项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虹膜识别和掌静脉识别中的一个或几个。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装置,包括:
策略组模块,用于在对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时,根据当前生物识别场景获取对应的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
策略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每个生物识别项对应的策略设置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利用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并根据所述生物识别结果确认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以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述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通过在识别过程中,根据场景获得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并根据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获得其中的多个策略设置信息,进而利用策略设置信息进行生物识别,得到生物识别结果,以便于确认该用户的身份。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利用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多个生物识别项组合对于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的确认,从而实现了根据实际的场景应用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组合进行身份确认,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中步骤S321细化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计算机设备均可以是的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可移动式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输入单元比如键盘、遥控器,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可选地,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此外,计算机设备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接口控制程序、网络连接程序以及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实现了通过利用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多个生物识别项组合对于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的确认,从而实现了根据实际的场景应用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组合进行身份确认,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
实施例1:
参照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在对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时,根据当前生物识别场景获取对应的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
上述,本实施例可应用于不同的生物识别场景。不同的生物识别场景需要的生物识别技术不同,其要求的安全级别不同。例如,银行取钱,手机支付转账,如果应用于简单的单一生物识别技术,仅为指纹识别一种,则大大降低了安全性。如果需要进行多生物识别技术的结合,则需要平台端同一对多生物识别技术的调配。
上述,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于用于管理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的生物识别工作站。在工作站中,通过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管理多种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
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业务划分,在分别针对每个业务场景来设置该业务场景下,需要使用到哪些生物识别技术,并将这些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组合式调用。例如,针对每个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设立不同的阈值,从而达到精准的识别和鉴定人员身份。
步骤S200,获取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每个生物识别项对应的策略设置信息;
上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包含有多个策略设置信息。每个策略设置信息具有一相对应的生物识别项。
优选地,所述生物识别项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虹膜识别和掌静脉识别中的一个或几个。也可以为所述生物识别项为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虹膜识别和掌静脉识别中的一个或几个。或者所述生物识别项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虹膜识别和掌静脉识别中的任意几个的组合。此外,还可以包括人体动作识别、四肢生物数据识别、掌纹识别、气味识别等等。
上述,与生物识别项对应的策略设置信息,为与该生物识别项对应的评判标准,例如设有一相应的匹配阈值。例如,面部识别,对应的策略设置信息为预设特征相似度,当待识别用户的面部图像与数据库中用于比对的特征图像相比,达到一定的相似度,例如等于或大于预设特征相似度,则判定两者匹配。
步骤S300,基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利用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并根据所述生物识别结果确认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
利用策略设置信息作为评价标准,通过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通过识别结果确认该待识别用户是否为已经认证过的用户,从而达到识别目的。
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平台端,生物识别项为与平台端连接的终端,每个生物识别项为一生物识别设备。平台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往往是数据直接透明传输,其中并不进行加密,所以在应用上存在安全性问题。并且,应用生物识别技术的对于待识别用户的生物识别,获取到用户的生物识别的信息,该信息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隐私,其安全性更为重要,如果出现安全数据的泄露,则会带来安全隐患。
上述,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终端与平台端,基于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结合所生成的公钥和私钥对互相之间的交互数据进行加密,从而提高安全性。
首先,用户终端与平台端分别生成与己方相对应的公钥和私钥,其中公钥均进行发送至对方,并且通过扫描,接收到对方所发送的公钥。
在进行识别时,平台端获取终端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通过终端的私钥加密,并且将公钥与识别信息发送至平台端,平台端通过公钥对识别信息解密,进行生物识别,并生成一生物识别结果,可通过本方的私钥对该生物识别结果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生物识别结果与本方的公钥一起发送至用户终端,从而在保证识别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对于用户的识别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通过在识别过程中,根据场景获得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并根据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获得其中的多个策略设置信息,进而利用策略设置信息进行生物识别,得到生物识别结果,以便于确认该用户的身份。本实施例实现了通过利用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多个生物识别项组合对于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的确认,从而实现了根据实际的场景应用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组合进行身份确认,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
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述步骤S300,“基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利用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并根据所述生物识别结果确认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包括:
步骤S310,获取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引擎;
上述,生物识别引擎,为用来使用对应的生物识别技术用来处理生物特征的采集和识别,通过利用生物识别引擎,以开启相应的生物识别项的运行,从而达到对于待识别用户的认证目的。其中,策略设置信息与生物识别引擎相对应。
步骤S320,通过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利用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
步骤S330,若所述生物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为已认证用户;
步骤S340,若所述生物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为待认证用户。
通过生物识别引擎,控制每个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识别,从而达到对于待识别用户的认证目的,得到生物识别结果,当该结果为识别成功,则判定为已认证用户,即可通过了该识别过程;如果结果为识别失败,则判定为待认证用户,即该用户未通过识别过程,可进一步通过注册进行将其认证信息存储与平台中。
实施例3:
参照图4-5,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基于上述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所述步骤S320,“通过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利用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包括:
步骤S321,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
步骤S322,若任意一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基于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的识别通过,并且生成包含有识别通过信息的生物识别结果。
步骤S323,若任意一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匹配失败,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基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的识别状态为识别异常,并且返回所述“获取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引擎”,以便于通过其他的区别于识别状态为识别异常的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
本实施例中,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包括多个策略设置信息,每个策略设置信息对应一个生物识别项。在应用于特定场景中,安全性要求次于识别速度和效率时,则设置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设置信息为只需有一个生物识别项对于待识别用户的识别通过,则判定为识别通过。多个不同的生物识别项进行对于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可以为同时进行,也可以为依次进行。在进行识别时,如果一种生物识别项的识别技术,对于用户的识别未匹配成功,则判定为识别异常,则返回执行重新获取生物识别引擎的步骤,以便于通过其他的生物识别引擎对于待识别用户进行识别,直到出现一匹配成功的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则判定为识别成功。如果所有的生物识别项对于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均为识别异常,则停止执行,判定为该待识别用户为待认证用户。
其中,所述步骤S321,“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包括:
步骤S321a,通过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采集待识别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
上述,生物识别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面部图像、虹膜数据、指纹图像或指纹特征数据、体温、体重、掌纹等等所有与用户识别相关的生物识别的信息。
步骤S321b,根据所述生物识别引擎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特征数据;
步骤S321c,确认所述特征数据是否与预设认证阈值相匹配,以便于根据匹配的结果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
上述,预设认证阈值是用来设置不同的识别场景下,基于人脸识别等基于相似度的生物识别技术的阈值设置,以及其他的生物特征的识别阈值模块设置,用于判断该生物识别的分数是否达到设置的阈值,作为身份鉴别是否通过的标准。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特定场景中,例如两个数据传输端进行数据交互,需要高效的识别认证过程,则设置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设置信息为只需有一个生物识别项对于待识别用户的识别通过,则判定为识别通过,从而利用有效的生物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认证,提高了生物识别的效率。
实施例4:
参照图6,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基于上述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所述步骤S320,“通过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利用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包括:
步骤S324,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
步骤S325,若每个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均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基于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的识别通过,并且生成包含有识别通过信息的生物识别结果;
步骤S326,若其中存在未匹配成功的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则判定识别失败,并生成包含有识别失败信息的生物识别结果。
上述,在特定场景中,需要最高的生物识别安全性,例如,在银行转账的过程中,则需要设置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设置信息为需要每一个生物识别项对于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均为识别通过,才能判定为识别通过。生物识别项中不可以存在未识别通过的,如果有则判定为识别失败。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需要高安全性的场景中,设置需要设置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设置信息为需要每一个生物识别项对于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均为识别通过,才能判定为识别通过,从而提高了认证的安全性。
此外,参考图7,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装置,包括:算法引擎管理模块10、算法引擎版本管理模块20、策略设置模块30、策略组设置模块40、识别策略模块50、识别阈值模块60六大模块组织。集成生物识别鉴别系统就是通过这六大模块来进行对生物识别的组合场景设置,其中
算法引擎管理模块10是用来管理不同的生物识别引擎,使用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用来处理生物特征的采集和识别。
算法引擎版本管理模块20则是针对不同的算法引擎的版本控制,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中,不同的生物识别引擎的迭代更新过程,使用版本来区分,方便灰度升级。
策略设置模块30则是根据算法引擎版本来进行配置组合各种生物技术用来鉴别身份,这里面可以配置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用于生成一种基于特定场景的策略。在策略设置模块中,多种生物识别技术是同时满足时,才认为是通过该策略的身份鉴别。
策略组设置模块40则是根据基础的策略设置模块,将多种策略进行组合,可用于实际场景中只需要满足该策略组中其中一种策略的匹配时,则认为该策略组生效。
识别策略模块50的作用是在现实场景中,我们需要将不同的场景关联到不同的策略组,来达到身份鉴别使用多样的生物识别技术来达到客户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
识别阈值模块60是用来设置不同的识别场景下,基于人脸的识别阈值模块设置,以及其他的生物特征的识别阈值模块设置,用于判断该生物识别的分数是否达到设置的阈值,作为身份鉴别是否通过的标准。
此外,参考图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装置,包括:
策略组模块70,用于在对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时,根据当前生物识别场景获取对应的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
策略模块80,用于获取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每个生物识别项对应的策略设置信息;
识别模块90,用于基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利用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并根据所述生物识别结果确认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以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述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对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时,根据当前生物识别场景获取对应的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
获取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每个生物识别项对应的策略设置信息;
基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利用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并根据所述生物识别结果确认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利用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并根据所述生物识别结果确认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包括:
获取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引擎;
通过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利用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
若所述生物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为已认证用户;
若所述生物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为待认证用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利用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包括:
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
若任意一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基于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的识别通过,并且生成包含有识别通过信息的生物识别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之后,还包括:
若任意一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匹配失败,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基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的识别状态为识别异常,并且返回所述“获取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引擎”,以便于通过其他的区别于识别状态为识别异常的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
5.如权利要求2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利用与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包括:
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
若每个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识别均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基于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的识别通过,并且生成包含有识别通过信息的生物识别结果;
若其中存在未匹配成功的所述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则判定识别失败,并生成包含有识别失败信息的生物识别结果。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利用与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所述生物识别项对所述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包括:
通过每个生物识别引擎对应的生物识别项采集待识别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生物识别引擎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特征数据;
确认所述特征数据是否与预设认证阈值相匹配,以便于根据匹配的结果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识别项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虹膜识别和掌静脉识别中的一个或几个。
8.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策略组模块,用于在对待识别用户进行生物识别时,根据当前生物识别场景获取对应的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
策略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生物识别策略组配置数据中的每个生物识别项对应的策略设置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利用与所述策略设置信息对应的生物识别项进行生物识别,获得生物识别结果,并根据所述生物识别结果确认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户身份。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以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
CN201811465446.6A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095982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5446.6A CN109598232A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5446.6A CN109598232A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8232A true CN109598232A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59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5446.6A Pending CN109598232A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823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6738A (zh) * 2019-07-31 2019-09-2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生物特征的识别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1159679A (zh) * 2019-12-27 2020-05-15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40105A (zh) * 2020-04-09 2020-08-14 北京捷通华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门禁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00922A1 (zh) * 2019-07-03 2021-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18131A (zh) * 2021-12-09 2022-01-11 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2922A (zh) * 2014-12-11 2015-03-25 苏州海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的授权验证方法
CN105389703A (zh) * 2015-11-10 2016-03-09 陈雷 多模式生物识别混合认证支付系统
CN107122644A (zh) * 2017-04-12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生物密码识别模式的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450708A (zh) * 2017-07-28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63813A (zh) * 2017-07-13 2017-12-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状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2922A (zh) * 2014-12-11 2015-03-25 苏州海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的授权验证方法
CN105389703A (zh) * 2015-11-10 2016-03-09 陈雷 多模式生物识别混合认证支付系统
CN107122644A (zh) * 2017-04-12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生物密码识别模式的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463813A (zh) * 2017-07-13 2017-12-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状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50708A (zh) * 2017-07-28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0922A1 (zh) * 2019-07-03 2021-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66738A (zh) * 2019-07-31 2019-09-2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生物特征的识别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1159679A (zh) * 2019-12-27 2020-05-15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40105A (zh) * 2020-04-09 2020-08-14 北京捷通华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门禁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8131A (zh) * 2021-12-09 2022-01-11 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8232A (zh) 一种集成生物识别技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7294721B (zh)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注册、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08317B (zh) 认证设备和认证方法
KR101613233B1 (ko) 개선된 생체 인증 및 신원확인
US2011028887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thentication of Medical Data Through Biometric Identifier
CN106030599A (zh) 移动装置的连续认证
CN107004077A (zh) 用于提供安全且可独立操作的生物特征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4156651A (zh) 用于终端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TW202024998A (zh) 考勤管理系統、方法及電子設備
CN105160302A (zh) 多模态生物识别通用平台及身份认证方法
CN107465511B (zh) 个体的进入权利的验证方法
CN110472485A (zh) 识别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US10482225B1 (en) Method of authorization dialog organizing
CN109478283A (zh) 使用可穿戴设备的无线支付
JP2013120454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または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9923545A (zh) 允许基于生物识别数据通过安全通信信道进行对客户端设备的用户的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US11869294B2 (en) Providing digital identifications generated for checkpoint validation based on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CN111210544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门控方法及设备
US11776303B2 (en) Biometric gallery management using wireless identifiers
JP7528136B2 (ja) 認証プログラム、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
JP4586285B2 (ja) 生体情報を利用した個人認証システム
KR102564730B1 (ko) 바이오 키 기반의 개인정보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US20240297789A1 (en) Consensual third part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20230153242A1 (en) Biometric caching
US20240257559A1 (en) Biometric image liveness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