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9812A - 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及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及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9812A
CN109589812A CN201811564841.XA CN201811564841A CN109589812A CN 109589812 A CN109589812 A CN 109589812A CN 201811564841 A CN201811564841 A CN 201811564841A CN 109589812 A CN109589812 A CN 109589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water
level
oil emuls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48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岚
陈丽红
王鹏
赵宇培
王龙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5648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98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9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98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60Pump mixers, i.e. mixing within a pum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01F23/29Mixing systems, i.e. flow charts or diagr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30Injector mix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0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2Combinations of dissimilar mix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3/00Oxygen; Ozone;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0Preparation of ozon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及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泵设备及循环管路系统,实现多相流体剪切分散、臭氧加压溶解和臭氧余气循环回用的装置。通过工艺流程设计、运行过程控制和应用条件优化,本工艺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多相流体分散充分、臭氧利用率高等优点,实现了臭氧化水乳化液制备过程的高效清洁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及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化水乳化液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臭氧(O3)分解后的产物为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是一种起效很快的杀菌剂,其杀菌能力比氯大600-3000倍。此外,在环保领域,臭氧还可以用于氧化、分解污染物,在水处理中常被用于除臭、脱色和降低COD、BOD等。因此,臭氧在医药、环保、食品和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臭氧气体可溶于水中,臭氧水能够将臭氧限域在液相中,从而可在提高液相臭氧浓度同时,减少臭氧的无效消耗和损失,并避免臭氧逸散带来的危害。但臭氧的稳定性较差,臭氧在蒸馏水中的半衰期大约是20min(20℃),在含有杂质的水溶液中则迅速分解为氧气。
臭氧可以与含有双键的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臭氧化物。在应用中,该臭氧化物能够表现出强氧化性等臭氧的典型特性。因此在臭氧水制备过程中加入不饱和有机物(臭氧稳定剂),形成臭氧水乳化液,利用臭氧稳定剂与臭氧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臭氧化水溶液的稳定性。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不快,溶解度也受到诸多限制。为制备含有臭氧稳定剂(有机物)的臭氧水乳化液,需要使臭氧、有机物在水溶液中充分分散与强化传质,而这涉及到气、油、水多相复杂物系中的分散与传质问题。此外,由于气液密度差大的原因,臭氧气体很容易从混合物系中脱离出来,成为臭氧余气,其中往往还会残余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臭氧气体。因此,解决臭氧余气的充分利用,也成为一个应用中的现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并公开了相关制备工艺,本工艺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多相流体分散充分、臭氧利用率高等优点,实现了臭氧化水乳化液制备过程的高效清洁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利用泵设备和循环管道系统将臭氧稳定剂、臭氧气体在水溶液中剪切分散,具体包括一级制备装置和二级分散制备装置;一级制备装置是在臭氧水乳化液釜上连接水溶液入口、臭氧气体入口、臭氧稳定剂入口、臭氧水乳化液出口和臭氧气体余气出口,在臭氧稳定剂入口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的连接管路上连接泵设备;
所述两级分散制备装置包括两种,当一级引入臭氧、二级引入臭氧稳定剂时,臭氧水釜与一级水溶液入口、臭氧气体入口、臭氧气体余气出口以及臭氧水出口相连通,在臭氧气体入口与臭氧水釜的连通管路上设有一级泵设备,所述臭氧水出口的另一端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相连通,臭氧稳定剂入口以及臭氧水乳化液出口分别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相连通,在臭氧稳定剂入口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二级泵设备;
当一级引入臭氧稳定剂、二级引入臭氧时,水乳化液釜与一级水溶液入口、臭氧稳定剂入口和水乳化液出口相连通,在臭氧稳定剂入口与水乳化液釜的连通管路上设有一级泵设备,所述水乳化液出口的另一端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相连通,臭氧气体入口、臭氧气体余气出口以及臭氧水乳化液出口分别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相连通,在臭氧气体入口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二级泵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制备装置中用到的泵设备包括液相循环泵、开放叶轮泵、漩涡泵和齿轮泵;选用液相循环泵时,在臭氧稳定剂入口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射流器,所述射流器和臭氧气体入口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的连接管路连通,该射流器可以起到剪切混合作用,也可以通过文丘里管效应,将气体或有机物等吸入射流流体,实现对多相流体的充分混合;当泵设备为开放叶轮泵、旋涡泵或齿轮泵时,通过泵的机械剪切作用,可以实现对多相流体的剪切和混合,气体或有机物等也可由泵入口吸入泵输送的主体流体内,与之混合,此时可以不配备射流混合器。而气体和有机物如果自身压力高于泵前后的管道压力(例如有另外增压设备),也可以直接与管道相连,将物料送入管道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泵设备和二级泵设备包括漩涡泵、开放叶轮离心泵、射流泵和喷射泵。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气体余气出口通过循环管路与相应的泵设备吸入口连通。在气液相接触及传质过程中,因为密度差气升等原因,最终未被液相吸收或反应的臭氧气会从液相分离出来,成为臭氧余气。通常该余气中仍然会含有一定浓度的臭氧,通过半循环管路及全循环管路系统的操作,可以将余气中的臭氧再次传质到液相中去。通过调节泵吸入口压力,可以将处于较高压力状态的未被充分吸收的含臭氧余气再次吸入泵内,与液体流体再次剪切混合和加压溶解。经过重复循环回用,可以实现将臭氧可控地充分吸收和利用。
进一步地,与反应物料接触的设备材料能耐受臭氧气体和臭氧稳定剂的侵蚀,且对臭氧及臭氧化有机物无催化分解作用,适用材料包括玻璃、陶瓷、PTFE、不锈钢和钛。但铝、铜、铁、碳钢等金属及聚氯乙烯、硅胶、橡胶等应避免使用,以防臭氧损耗、物料污染及设备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的对臭氧进行加压溶解,是利用泵增压作用,通过设置泵出口管路、贮罐和阀门、仪表,控制泵出口及下游管路、贮罐的压力,使臭氧和水溶液处于一个正压的环境状态,从而促进臭氧向液相中的传质作用。泵是一个增压装置,通过压力差实现流体在工艺装置系统中的流动。通过管道、阀门、仪表及管件等系统,可以控制装置内局部流体的压力,从而实现局部的增压或减压。其中将泵出口流体增压,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在流体中的臭氧气,会加速向液相的溶解传质,从而提高过程效率,减少处理过程时间。
利用一级制备装置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向臭氧化水乳化液釜中加入水或水溶液,开动泵设备,经过臭氧稳定剂入口将臭氧稳定剂加入泵设备入口管路,与循环物料混合,并经泵设备一次剪切混合;经过臭氧气体入口将臭氧气体加入系统,臭氧化水乳化液釜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经臭氧气体余气出口排出系统;制备的臭氧水乳化液从臭氧水乳化液出口排出系统并收集;当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后,通过持续供料和排出,实现臭氧水乳化液的连续快速生产。
利用一级引入臭氧、二级引入臭氧稳定剂的二级分散制备装置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经过一级水溶液入口,往臭氧水釜中加入水或水溶液,开动一级泵设备进行物料循环;经过臭氧气体入口将臭氧气体加入系统,经一级泵设备与循环物料混合分散,同时臭氧水釜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也会经一级泵设备的气体入口管路返回液相系统循环分散;臭氧水釜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经臭氧气体余气出口排出系统;制备的臭氧水从臭氧水出口排出臭氧水釜进入臭氧水乳化液釜;经过臭氧稳定剂入口将臭氧稳定剂加入到二级泵设备入口管路,与循环物料混合,并经二级泵设备剪切混合;经循环剪切分散,料液中所含的臭氧稳定剂得到剪切乳化;制备的臭氧水乳化液从臭氧水乳化液出口排出系统并收集。
利用一级引入臭氧稳定剂、二级引入臭氧的二级分散制备装置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经过一级水溶液入口,往水乳化液釜中加入水或水溶液,开动一级泵设备进行物料循环;经过臭氧稳定剂入口将臭氧稳定剂加入到一级泵设备的入口管路,与循环物料混合,并经一级泵设备剪切混合;经循环剪切分散,料液中所含的臭氧稳定剂得到剪切乳化;制备的水乳化液从水乳化液出口排出水乳化釜液进入臭氧水乳化液釜;经过臭氧气体入口将臭氧气体加入系统,经二级泵设备与循环物料混合分散,同时臭氧水乳化液釜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也会经二级泵设备的气体入口管路返回液相系统循环分散;臭氧水乳化液釜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经臭氧气体余气出口排出系统;制备的臭氧水乳化液从臭氧水乳化液出口排出系统并收集。
进一步地,通入系统中的水溶液水溶液为纯水或含有非水组分的水溶液,其中含有的非水组分,不得对臭氧及臭氧化有机物有明显的催化分解作用,且能够满足臭氧化水乳化液的使用要求,典型的非水组分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无机物及十二烷基磺酸钠等有机物。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气体为含臭氧的气体,所述臭氧稳定剂包括能够与臭氧发生臭氧化作用的有机物及含有该有机物的混合物,该有机物在水溶液中处于不全溶的水包油状态,具体包括含有不饱和键的长链烯烃、油脂等化合物,在应用中该有机化合物可以为混杂有非不饱和有机物的物料。
进一步地,臭氧稳定剂、臭氧气体在水溶液中剪切分散及使臭氧稳定剂在水溶液中乳化,为非均相过程,该过程可通过射流混合器射流作用或泵机械剪切作用实现,臭氧稳定剂在水中乳化后形成的悬浮微液滴平均直径小于300 μm;通过将有机物、气体在水溶液中剪切分散,可以增大物系中的相界面面积,从而提高相间的传质速率。同时,通过剪切分散,可以将未溶的有机物在水溶液中剪切乳化,形成乳化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本发明公开的制备装置及工艺,可以实现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连续制备,避免了分级分次间歇制备的麻烦,解决了物料周转的不便,具有运行稳定、使用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的显著特点。
2)可以按照需要对所制备的臭氧化水乳化液中的组分进行调控,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从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可以可控充分地吸收利用气体中的臭氧,有效降低臭氧余气中臭氧的残留量及浓度,避免了臭氧余气的浪费和逃逸,在提高臭氧利用率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
4)可以实现全密闭系统操作,在避免生产过程二次污染同时,也防止了臭氧及物料的泄露和污染,实现了臭氧化水乳化液制备过程的高效清洁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液相循环泵和射流器相结合来实现臭氧化水乳化液制备的工艺及装置的流程框图,图中01-水溶液入口,02-臭氧气体入口,03-臭氧稳定剂入口,04-臭氧水乳化液出口,05-臭氧气体余气出口;1-臭氧水乳化液釜,2-液相循环泵,3-射流器。
图2是采用漩涡泵来实现臭氧化水乳化液制备的工艺及装置的流程框图,图中01-水溶液入口,02-臭氧气体入口,03-臭氧稳定剂入口,04-臭氧水乳化液出口,05-臭氧气体余气出口;1-臭氧水乳化液釜,2-漩涡泵。
图3是采用漩涡泵作为分散设备,通过两级分散(臭氧一级引入,臭氧稳定剂二级引入)来实现臭氧化水乳化液制备的工艺及装置的流程框图,图中01-一级水溶液入口,02-臭氧气体入口,03-臭氧气体余气出口,04-臭氧水出口,05-臭氧稳定剂入口,06 -臭氧水乳化液出口;1-臭氧水釜,2-一级漩涡泵,3-臭氧水乳化液釜,4-二级漩涡泵。
图4是采用漩涡泵作为分散设备,通过两级分散(臭氧稳定剂一级引入,臭氧二级引入)来实现臭氧化水乳化液制备的工艺及装置的流程框图,图中01-一级水溶液入口,02-臭氧稳定剂入口,03-水乳化液出口,04-臭氧气体入口,05-臭氧气体余气出口,06-臭氧水乳化液出口;1-水乳化液釜,2-一级漩涡泵,3-臭氧水乳化液釜,4-二级漩涡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实例1
如图1所示的工艺装置系统,与物料接触的设备壁面材料均为316L不锈钢。经过水溶液入口01,往臭氧水乳化液釜1中加入纯水,开动液相循环泵2;按照体积比1:800的比例,经过臭氧稳定剂入口03将橄榄油加入液相循环泵入口管路,与循环物料混合,并经液相循环泵一次剪切混合;经过臭氧气体入口02将臭氧浓度为15%的臭氧气体加入系统,经射流器3与循环物料混合分散,同时臭氧水乳化釜1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也会经射流器3的气体入口管路返回液相系统循环分散;在射流器3中,料液中所含的臭氧稳定剂也得到二次剪切乳化,乳化后连续水相中悬浮的油颗粒粒径约为30 μm;臭氧水乳化液釜1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经臭氧气体余气出口05排出系统;制备的臭氧水乳化液从臭氧水乳化液出口04排出系统并收集。当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后,通过持续供料和排出,可以实现臭氧水乳化液的连续快速生产;通过调整进料配比、进料速率等条件,可以调控所制备臭氧水乳化液的组成;通过设置温度计、压力表等仪表和物料进出口阀门(特别是臭氧气余气出口05管路上设置调压阀)等部件,可以调整系统压力,监控处理过程。
实施实例2
如图2所示的工艺装置系统,与物料接触的臭氧水乳化液釜1壁面材料为搪玻璃,管道为衬聚四氟乙烯碳钢管,涡轮泵2为316L不锈钢材质。经过水溶液入口01,往臭氧水乳化液釜1中加入pH7.5的碳酸钠纯水溶液,开动漩涡泵2进行物料循环;按照体积比1:100的比例,经过臭氧稳定剂入口03将油酸加入涡轮泵2入口管路,与循环物料混合,并经涡轮泵2剪切混合;经过臭氧气体入口02将臭氧浓度为5-10%的臭氧气体加入系统,经漩涡泵2与循环物料混合分散,同时臭氧水乳化液釜1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也会经漩涡泵2的气体入口管路返回液相系统循环分散;经循环剪切分散,料液中所含的臭氧稳定剂得到剪切乳化,乳化后连续水相中悬浮的油颗粒粒径约为20 μm;臭氧水乳化液釜1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经臭氧气体余气出口05排出系统;制备的臭氧水乳化液从臭氧水乳化液出口04排出系统并收集。当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后,通过持续供料和排出,可以实现臭氧水乳化液的连续快速生产;通过调整进料配比、进料速率等条件,可以调控所制备臭氧水乳化液的组成;通过设置温度计、压力表等仪表和物料进出口阀门(特别是臭氧气体余气出口05管路上设置调压阀)等部件,可以调整系统压力,监控处理过程。
实施实例3
如图3所示的工艺装置系统,与物料接触的臭氧水釜1、臭氧水乳化液釜2的壁面和管道的材料均为喷涂PTFE涂层不锈钢,一级漩涡泵2和二级漩涡泵4均为316L不锈钢材质。经过水溶液入口01,往臭氧水釜1中加入纯水,开动一级漩涡泵2进行物料循环;经过臭氧气体入口02将臭氧浓度为15-25%的臭氧气体加入系统,经一级漩涡泵2与循环物料混合分散,同时臭氧水釜1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也会经一级漩涡泵2的气体入口管路返回液相系统循环分散;臭氧水釜1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经臭氧气体余气出口03排出系统;制备的臭氧水从臭氧水出口04排出臭氧水釜1进入臭氧水乳化液釜3;按照体积比1:100的比例,经过臭氧稳定剂入口05将C5-8长链不饱和有机臭氧稳定剂加入到二级漩涡泵4入口管路,与循环物料混合,并经二级漩涡泵4剪切混合;经循环剪切分散,料液中所含的臭氧稳定剂得到剪切乳化,乳化后连续水相中悬浮的油颗粒粒径约为40 μm;制备的臭氧水乳化液从臭氧水乳化液出口06排出系统并收集。当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后,通过持续供料和排出,可以实现臭氧水乳化液的连续快速生产;通过调整进料配比、进料速率等条件,可以调控所制备臭氧水乳化液的组成;通过设置温度计、压力表等仪表和物料进出口阀门(特别是臭氧气体余气出口03管路上设置调压阀)等部件,可以调整系统压力特别是臭氧水釜1中的压力,并监控处理过程。
实施实例4
如图4所示的工艺装置系统,与物料接触的水乳化液釜1、臭氧水乳化液釜2的壁面和管道的材料均为玻璃钢,一级漩涡泵2和二级漩涡泵4均为316L不锈钢材质。经过一级水溶液入口01,往水乳化液釜1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纯水溶液,开动一级漩涡泵2进行物料循环;按照体积比1:1000的比例,经过臭氧稳定剂入口05将橄榄油与不饱和油酸(体积比1:1)加入到一级漩涡泵2入口管路,与循环物料混合,并经一级漩涡泵2剪切混合;经循环剪切分散,料液中所含的臭氧稳定剂得到剪切乳化,乳化后连续水相中悬浮的油颗粒粒径约为10 μm;制备的水乳化液从水乳化液出口03排出水乳化液釜1进入臭氧水乳化液釜3;经过臭氧气体入口04将臭氧浓度为10-20%的臭氧气体加入系统,经二级旋涡泵4与循环物料混合分散,同时臭氧水乳化液釜3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也会经二级漩涡泵4的气体入口管路返回液相系统循环分散;臭氧水乳化液釜3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经臭氧气体余气出口05排出系统;制备的臭氧水乳化液从臭氧水乳化液出口06排出系统并收集。当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后,通过持续供料和排出,可以实现臭氧水乳化液的连续快速生产;通过调整进料配比、进料速率等条件,可以调控所制备臭氧水乳化液的组成;通过设置温度计、压力表等仪表和物料进出口阀门(特别是臭氧气体余气出口03管路上设置调压阀)等部件,可以调整系统压力特别是臭氧水乳化液釜4的压力,监控处理过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泵设备和循环管道系统将臭氧稳定剂、臭氧气体在水溶液中剪切分散,具体包括一级制备装置和二级分散制备装置;一级制备装置是在臭氧水乳化液釜上连接水溶液入口、臭氧气体入口、臭氧稳定剂入口、臭氧水乳化液出口和臭氧气体余气出口,在臭氧稳定剂入口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的连接管路上连接泵设备;所述两级分散制备装置包括两种,当一级引入臭氧、二级引入臭氧稳定剂时,臭氧水釜与一级水溶液入口、臭氧气体入口、臭氧气体余气出口以及臭氧水出口相连通,在臭氧气体入口与臭氧水釜的连通管路上设有一级泵设备,所述臭氧水出口的另一端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相连通,臭氧稳定剂入口以及臭氧水乳化液出口分别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相连通,在臭氧稳定剂入口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二级泵设备;当一级引入臭氧稳定剂、二级引入臭氧时,水乳化液釜与一级水溶液入口、臭氧稳定剂入口和水乳化液出口相连通,在臭氧稳定剂入口与水乳化液釜的连通管路上设有一级泵设备,所述水乳化液出口的另一端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相连通,臭氧气体入口、臭氧气体余气出口以及臭氧水乳化液出口分别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相连通,在臭氧气体入口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二级泵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制备装置中用到的泵设备包括液相循环泵、开放叶轮泵、漩涡泵和齿轮泵;选用液相循环泵时,在臭氧稳定剂入口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射流器,所述射流器和臭氧气体入口与臭氧水乳化液釜的连接管路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泵设备和二级泵设备包括漩涡泵、开放叶轮离心泵、射流泵和喷射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气体余气出口通过循环管路与相应的泵设备吸入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反应物料接触的设备材料能耐受臭氧气体和臭氧稳定剂的侵蚀,且对臭氧及臭氧化有机物无催化分解作用,适用材料包括玻璃、陶瓷、PTFE、不锈钢和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一级制备装置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具体工艺步骤为:
向臭氧化水乳化液釜中加入水或水溶液,开动泵设备,经过臭氧稳定剂入口将臭氧稳定剂加入泵设备入口管路,与循环物料混合,并经泵设备一次剪切混合;经过臭氧气体入口将臭氧气体加入系统,臭氧化水乳化液釜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经臭氧气体余气出口排出系统;制备的臭氧水乳化液从臭氧水乳化液出口排出系统并收集;当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后,通过持续供料和排出,实现臭氧水乳化液的连续快速生产。
7.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一级引入臭氧、二级引入臭氧稳定剂的二级分散制备装置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具体工艺步骤为:
经过一级水溶液入口,往臭氧水釜中加入水或水溶液,开动一级泵设备进行物料循环;经过臭氧气体入口将臭氧气体加入系统,经一级泵设备与循环物料混合分散,同时臭氧水釜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也会经一级泵设备的气体入口管路返回液相系统循环分散;臭氧水釜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经臭氧气体余气出口排出系统;制备的臭氧水从臭氧水出口排出臭氧水釜进入臭氧水乳化液釜;经过臭氧稳定剂入口将臭氧稳定剂加入到二级泵设备入口管路,与循环物料混合,并经二级泵设备剪切混合;经循环剪切分散,料液中所含的臭氧稳定剂得到剪切乳化;制备的臭氧水乳化液从臭氧水乳化液出口排出系统并收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一级引入臭氧稳定剂、二级引入臭氧的二级分散制备装置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具体工艺步骤为:
经过一级水溶液入口,往水乳化液釜中加入水或水溶液,开动一级泵设备进行物料循环;经过臭氧稳定剂入口将臭氧稳定剂加入到一级泵设备的入口管路,与循环物料混合,并经一级泵设备剪切混合;经循环剪切分散,料液中所含的臭氧稳定剂得到剪切乳化;制备的水乳化液从水乳化液出口排出水乳化釜液进入臭氧水乳化液釜;经过臭氧气体入口将臭氧气体加入系统,经二级泵设备与循环物料混合分散,同时臭氧水乳化液釜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也会经二级泵设备的气体入口管路返回液相系统循环分散;臭氧水乳化液釜中的部分臭氧气体余气,经臭氧气体余气出口排出系统;制备的臭氧水乳化液从臭氧水乳化液出口排出系统并收集。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气体为含臭氧的气体,所述臭氧稳定剂包括能够与臭氧发生臭氧化作用的有机物及含有该有机物的混合物,该有机物在水溶液中处于不全溶的水包油状态。
10. 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臭氧稳定剂、臭氧气体在水溶液中剪切分散及使臭氧稳定剂在水溶液中乳化,为非均相过程,该过程可通过射流混合器射流作用或泵机械剪切作用实现,臭氧稳定剂在水中乳化后形成的悬浮微液滴平均直径小于300 μm。
CN201811564841.XA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及制备工艺 Pending CN1095898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4841.XA CN109589812A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及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4841.XA CN109589812A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及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9812A true CN109589812A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63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4841.XA Pending CN109589812A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及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981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1861A (en) * 1993-03-15 1995-07-11 Jinzo Nagahiro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high concentration ozone water solution
CN1792769A (zh) * 2005-11-09 2006-06-28 蓝孚医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产生医疗用高浓度臭氧消毒剂的方法及其设备
DE102005053358A1 (de) * 2005-11-07 2007-05-10 Lenk, Norbert, Dr. Vorrichtung zur gesteuerten Bereitstellung von Ozon
JP2008019359A (ja) * 2006-07-13 2008-01-31 Shinkawa Yoshiro エマルジョン組成物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エマルジョン化装置
CN202844894U (zh) * 2012-10-22 2013-04-0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循环式医用臭氧水生成装置
CN205700421U (zh) * 2016-05-03 2016-11-23 淄博前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臭氧油高效生产的设备
CN206746528U (zh) * 2017-04-10 2017-12-15 安徽嘉宝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臭氧植物油乳化装置及流水线
CN108261971A (zh) * 2018-01-30 2018-07-10 重庆大学 一种三元混合式新型绝缘油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1861A (en) * 1993-03-15 1995-07-11 Jinzo Nagahiro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high concentration ozone water solution
DE102005053358A1 (de) * 2005-11-07 2007-05-10 Lenk, Norbert, Dr. Vorrichtung zur gesteuerten Bereitstellung von Ozon
CN1792769A (zh) * 2005-11-09 2006-06-28 蓝孚医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产生医疗用高浓度臭氧消毒剂的方法及其设备
JP2008019359A (ja) * 2006-07-13 2008-01-31 Shinkawa Yoshiro エマルジョン組成物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エマルジョン化装置
CN202844894U (zh) * 2012-10-22 2013-04-0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循环式医用臭氧水生成装置
CN205700421U (zh) * 2016-05-03 2016-11-23 淄博前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臭氧油高效生产的设备
CN206746528U (zh) * 2017-04-10 2017-12-15 安徽嘉宝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臭氧植物油乳化装置及流水线
CN108261971A (zh) * 2018-01-30 2018-07-10 重庆大学 一种三元混合式新型绝缘油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编: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城市给水 第3册》", 31 December 198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陶恒沂等编著: "《气体生物医学》", 31 January 2014,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7431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oving a Working Fluid by Contact with a Transport Fluid
US5108662A (en) Gas-liquid mix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4100614A (en) Method for polymer dissolution
CN212819194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105855067B (zh) 一种无动力浮选机
CN107456883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WO2004096419A2 (ja) 水素ガス及び酸素ガスの減圧・加圧溶解方式のコロイド溶液による自動酸化還元処理システム
CN109589812A (zh) 一种制备臭氧化水乳化液的装置及制备工艺
RU2296007C1 (ru) Аппарат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химических реакций и массообменных процессов в гетерогенных системах
CN115920682A (zh) 一种纳米臭氧发生装置
CN209952611U (zh) 小流量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
JP2005185874A (ja) 混濁汚水浄化装置
WO2021047048A1 (zh) 一种微界面强化的湿式氧化法处理工业污泥的系统及方法
CN208717080U (zh) 一种复式涡流气浮结合pva固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设备
CN206751456U (zh) 一种用于溶气气浮的高效水力空气溶气装置
CN212283900U (zh) 常温常压循环生产减水剂的设备
CN210945291U (zh) 用于污泥减量化处理的系统
CN220737106U (zh) 一种用于复配着色剂制备的乳化系统
CN207405003U (zh) 一种移动式高级氧化设备
CN216062767U (zh) 可调式液体分配器
CN217367914U (zh) 纳米微泡发生装置
CN103127854A (zh) 一种电解式高压臭氧水混合装置
CN218202480U (zh) 一种有机污泥综合处理装置
CN217025924U (zh) 湿式厌氧发酵罐
WO2019127270A1 (zh) 臭氧氧化与气浮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