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5523B -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5523B
CN109585523B CN201910005631.5A CN201910005631A CN109585523B CN 109585523 B CN109585523 B CN 109585523B CN 201910005631 A CN201910005631 A CN 201910005631A CN 109585523 B CN109585523 B CN 1095855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defining
defining layer
treatment
layer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56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5523A (zh
Inventor
张时涛
熊黎
唐成
张�浩
赵齐君
杨和坪
薛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56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5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5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552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6370 priority patent/WO2020140762A1/zh
Priority to US16/968,017 priority patent/US1158799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5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5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20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 H10K71/231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by etching of existing layers
    • H10K71/233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by etching of existing layers by photolithographic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40Thermal treatment, e.g.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vent vapour
    • H10K71/441Thermal treatment, e.g.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vent vapour in the presence of solvent vapors, e.g. solvent vapour anne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该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光刻材料薄膜;对所述光刻材料薄膜依次进行前烘处理、第一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对所述初始图案先后进行第二曝光处理、及固化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该方案能够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从而能够改善Mura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柔性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工艺中,发光层主要通过有机材料蒸镀工艺形成在像素界定层的开口区。在制造完发光层之后,还需要在发光层上进行喷墨打印工艺,以用于实现薄膜封装。
其中,在产品良率改善的过程中,发现像素界定层(Pixel Definition Layer,简称:PDL)的坡度角与喷墨打印工艺(Ink Jet Printing,简称:IJP)有较大的关联性,即: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过大会使得在喷墨打印工艺时墨水流平困难,从而容易产生Mura(姆拉)现象,即:产品在宏观上表现出褶皱、不均匀等现象称为Mura现象。
因此,为了缓解Mura现象,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的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能够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从而能够改善Mura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其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光刻材料薄膜;
对所述光刻材料薄膜依次进行前烘处理、第一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
对所述初始图案先后进行第二曝光处理、及固化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所述初始图案进行第二曝光处理,包括:
采用I线紫外灯对所述初始图案进行第二次曝光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I线紫外灯的光照强度为120mW/cm2~250mW/cm2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对所述光刻材料薄膜进行前烘处理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光刻材料薄膜进行真空干燥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干燥处理包括多个处理阶段,各所述处理阶段的压强依次减小。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处理阶段中最后处理阶段的压强为300Pa~700Pa。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干燥处理中总用时为110s~130s。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刻材料薄膜的厚度为1.8μm~4.5μm。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在所述像素界定层上的开口区形成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封装层。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包括有机封装薄膜,
所述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封装层,包括:
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有机封装薄膜。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采用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在对形成在基板上的光刻材料薄膜依次进行前烘处理、第一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之后,还需要对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进行第二曝光处理,以使初始图案中的感光剂分解,即:链状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从而可增加固化处理时光刻材料的流动性,以修正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的边缘轮廓,使得形成的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的坡度角减小。由于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减小,因此,可使后续喷墨打印工艺时墨水更易于流平,从而能够改善Mura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所述的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完成步骤S100之后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完成步骤S102之后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完成步骤S104之后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三种实施方案制作出的像素界定层的测试结果的对比图;
图6示出了另两种实施方案制作出的像素界定层的测试结果的对比图。
附图标记:
10、基板;30、光刻材料薄膜;300、初始图案;301、最终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目前,在柔性AMOLED工艺中,为了改善Mura现象,常采用的方法为:在喷墨打印工艺时增加打印厚度,但这样会导致产品潜在的不良风险增大,且材料成本和工艺时间也会增加,从而使得产能下降。
另外,由于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会影响喷墨打印工艺,即: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过大会使得在喷墨打印工艺时墨水流平困难,从而容易产生Mura(姆拉)现象,因此,为了改善Mura现象,可采用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来实现。
相关技术中,像素界定层可通过对光刻材料进行光刻工艺来形成,因此,为了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可通过改善光刻条件来实现。
其中,光刻工艺一般包括涂胶处理、前烘处理、曝光处理、显影处理、固化处理这五步骤,因此,为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在涂胶处理时,可减小光刻材料薄膜的厚度,从而可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但该方案对光刻材料薄膜的厚度要求较高,因为光刻材料薄膜的厚度降低过多可能会引起新的不良及产品信赖问题,而厚度降低较少又不足以改善Mura现象,因此,即要实现改善Mura现象,又要避免引起新的不良及产品信赖问题,仅采用减小光刻材料薄膜的厚度比较难实现。
第二种方案:在曝光处理时,可增加图案边缘的曝光散焦,以改善曝光效果,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例如:在将曝光焦距设置为-4μm时,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可从47.8°降低至32.2°。虽然此方案可有效减小坡度角,但是对于曝光工艺调试和管控难度较大,工艺稳定性无法确保,容易存在像素界定层的图案异常的风险。
第三种方案:在固化处理时,可提高烘烤温度,例如:可将烘烤温度从250℃提升至270℃,这样虽然可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但是坡度角减小的幅度较小,不足以改善Mura现象。此外,在与正常工艺温度进行切换时会增加能耗,从而导致烘烤设备稼动率减小,降低了产能,而且对烘烤设备中腔室温度稳定性和均一性有一定影响。
第四种方案:调整用于曝光处理和显影处理中的掩膜板(Mask)的结构,以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例如:调整Mask线边缘半透设计(Halftone)、调整Mask上图形(Pattern)设计、调整SRAF(Sub Resolution Assist Feature,次分辨率辅助特征)结构设计等,但这样需要重新设计Mask并验证其有效性,会导致成本及周期大幅度增加。
由上述可知,虽然这些方案都可以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但是或多或少均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坡度角的减小幅度不足以改善Mura现象、工艺稳定性较差、成本高、周期长等。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该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是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的一部分,关于显示面板其他部分的制作,例如: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等的制作方法,不是本申请关注的重点,故在此不做详细介绍。其中,如图1所示,该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可包括:
步骤S100、在基板上形成光刻材料薄膜;
步骤S102、对光刻材料薄膜依次进行前烘处理、第一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
步骤S104、对初始图案先后进行第二曝光处理、及固化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对形成在基板上的光刻材料薄膜依次进行前烘处理、曝光处理(即:第一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之后,且在对初始图案进行固化处理之前,又对初始图案进行了一次曝光处理(即:第二曝光处理),以使初始图案中的感光剂分解,即:链状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从而可增加固化处理时光刻材料的流动性,以修正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的边缘轮廓,使得形成的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的坡度角减小。由于最终形成的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减小,因此,可使喷墨打印工艺时墨水更易于流平,从而能够改善Mura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作详细介绍。
在步骤S100中,在基板10上形成光刻材料薄膜30,如图2所示。
详细说明,此基板10可为柔性基板。且该基板10可为单层结构,也可为多层结构。举例而言,可通过旋涂法使光刻材料涂覆在基板10上,以形成光刻材料薄膜30,但不以此为限。
其中,该光刻材料可为正性光刻材料,例如:PI(Polyimide,聚酰亚胺)胶,但不以此为限;该光刻材料也可为负性光刻材料。此外,该光刻材料薄膜30的厚度可为1.8μm~4.5μm,例如:1.8μm、2.5μm、3.0μm、3.5μm。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光刻材料薄膜30的厚度控制在此范围内,一方面可缓解光刻材料薄膜30过薄引起新的不良及产品信赖问题,另一方面可配合后续提到的对光刻材料薄膜30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及对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300进行第二曝光处理这两步骤,以进一步地减小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即:使得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301的坡度角减小。
在步骤S102中,对光刻材料薄膜30依次进行前烘处理、第一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300,如图3所示。
详细说明,该步骤S102可具体包括步骤S1021、步骤S1022及步骤S1023,其中:
在步骤S1021中,对光刻材料薄膜30进行前烘处理。举例而言,可将形成有光刻材料薄膜30的基板10放入烘烤设备中进行干燥处理,以促进光刻材料薄膜30内溶剂挥发,使光刻材料薄膜30干燥,从而增强其粘附性及耐磨性。
其中,在进行前烘处理时,烘烤温度不宜过高,大约在100℃左右,因为,温度过高虽然能够加快光刻材料薄膜30内溶剂挥发,但还可能会改变光刻材料薄膜30中其他材料的性质,从而破坏光刻材料薄膜30的性质。因此,为了提高光刻材料薄膜30的干燥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对光刻材料薄膜30进行前烘处理之前,还可包括:步骤S1020、对光刻材料薄膜30进行真空干燥处理。举例而言,可将形成有光刻材料薄膜30的基板10放入真空干燥(VacuumDrying,简称VCD)设备中进行干燥处理,以促进光刻材料薄膜30内溶剂挥发,使光刻材料薄膜30干燥。
需要说明的是,在真空干燥处理中,真空干燥设备内的压强影响光刻材料薄膜30中溶剂挥发的速率,即:压强越小,溶剂挥发的速率越快;反之,压强越大,溶剂挥发的速率越慢。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的真空干燥处理可包括多个处理阶段,且各处理阶段的压强依次减小,以保证溶剂挥发的速率逐渐加快,从而可保证光刻材料薄膜30内溶剂均匀挥发,继而可保证光刻材料薄膜30厚度的均一性。
但在真空干燥处理过程中,真空干燥设备中的压强不易过小,因为这样会使得光刻材料薄膜30内溶剂快速挥发,从而降低了后续前烘处理过程中光刻材料薄膜30的流动性,这样不利于制作坡度角较小的初始图案300。因此,为了在保证光刻材料薄膜30的干燥效果的同时,能够制作出坡度角较小的初始图案300,本实施例中,可增大真空干燥处理中各处理阶段的压强,尤其需要增大真空干燥设备的底压强,此底压强为真空干燥处理的多个处理阶段中最后处理阶段的压强。举例而言,该真空干燥设备的底压强可为300Pa~700Pa,如:300Pa、400Pa、500Pa、600Pa、700Pa。这样可降低光刻材料薄膜30内溶剂在真空干燥处理过程中的挥发速度,从而可增加后续前烘处理过程中光刻材料薄膜30的流动性,以在减小光刻材料薄膜30的厚度的同时,保证光刻材料薄膜30的厚度均一性,从而可方便后续制作出坡度角较小的初始图案300。
此外,在增加真空干燥处理中的压强的同时,还可适当增加真空干燥处理中的总用时,此总用时可在110s~130s范围内,这样可使真空干燥处理过程中压强变化更加平缓,从而可保证光刻材料薄膜30内溶剂均匀挥发,继而可保证光刻材料薄膜30厚度的均一性。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真空干燥处理中各处理阶段的压强和时间的调整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935316930000081
也就是说,为了降低光刻材料薄膜30内溶剂在真空干燥处理过程中的挥发速度,以增加后续前烘处理过程中光刻材料薄膜30的流动性,本实施例可将真空干燥处理中最终处理阶段的目标压强从相关技术中的26Pa调整到了500Pa,以及将工作总用时从相关技术中的104s调整到了120s。
在步骤S1022中,对干燥后的光刻材料薄膜30进行第一曝光处理。详细说明,可使用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掩膜板以对光刻材料薄膜30进行第一次曝光处理,使得掩膜板上的图案转移到光刻材料薄膜30上。此特定波长的光可为紫外光,但不以此为限。
在步骤S1023中,对曝光后的光刻材料薄膜30进行显影处理。详细说明,通过在曝光过程结束后加入显影液,正光刻材料的感光区或负光刻材料的非感光区会溶解于显影液中,举例而言,在光刻材料薄膜30的材料为PI材料时,该光刻材料薄膜30的感光区会溶解于显影液中。这一步完成后,光刻材料薄膜30中的图形就可以显现出来,即:形成了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300。
在步骤S104中,对初始图案300先后进行第二曝光处理、及固化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301,如图4所示。
详细说明,该步骤S104可具体包括步骤S1041及步骤S1042,其中:
在步骤S1041中,对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300进行第二曝光处理。举例而言,可采用I线紫外灯对初始图案300进行第二次曝光处理。此I线紫外灯的波长为365nm。且该I线紫外灯的光照强度可为120mW/cm2~250mW/cm2,如:120mW/cm2、160mW/cm2、200mW/cm2、250mW/cm2,这样可使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300中的感光剂分解,即:链状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从而可增加固化处理时光刻材料的流动性,以修正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300的边缘轮廓,使得形成的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301的坡度角减小。由于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301的坡度角减小,因此,可使喷墨打印工艺时墨水更易于流平,从而能够改善Mura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I线紫外灯的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大光照强度是无法实现坡度角的持续改善的,因此,将I线紫外灯的光照强度控制在120mW/cm2~250mW/cm2的范围内即可。
在步骤S1042中,对曝光后的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300进行固化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301,即完成像素界定层的制作。举例而言,可通过对流式加热炉对曝光后的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300进行固化处理,此加热温度可在250℃左右,以完全蒸发掉初始图案300内的溶剂,以免污染后续的离子注入环境,需要说明的是,此溶剂可为光刻材料本身的溶剂,也可为显影液。此外,通过对曝光后的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300进行固化处理可使形成的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301为坚膜,以提高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301在后续蚀刻过程中保护下表面的能力。
下面可结合附图针对不同实施方案的改进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5示出了三种实施方案制作出的像素界定层的测试结果的对比图,具体地:
第一种实施方案为:在制作像素界定层时,真空干燥处理的底压强为26Pa,并且不打开用于进行第二曝光处理的I线紫外灯,即:未在形成初始图案300之后对初始图案300进行曝光处理。对此实施方案制作出来的产品进行测试后的结果为:像素界定层的左侧坡度角为47.2°,右侧坡度角为49.7°。且对一个产品切割下来的五个样品进行测试,该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的平均值为47.8°。
第二种实施方案为:在制作像素界定层时,真空干燥处理的底压强为26Pa,并且打开用于进行第二曝光处理的I线紫外灯,即:在形成初始图案300之后对初始图案300进行曝光处理。对此实施方案制作出来的产品进行测试后的结果为:像素界定层的左侧坡度角为32.6°,右侧坡度角为32.1°。且对一个产品切割下来的五个样品进行测试,该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的平均值为33.2°。
第三种实施方案为:在制作像素界定层时,真空干燥处理的底压强调整为500Pa,并且打开用于进行第二曝光处理的I线紫外灯,即:在形成初始图案300之后对初始图案300进行曝光处理。对此实施方案制作出来的产品进行测试后的结果为:像素界定层(即最终图案301)的左侧坡度角为29.7°,右侧坡度角为30.6°。且对一个产品切割下来的五个样品进行测试,该像素界定层的坡度角的平均值为30.4°。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实施方式在制作像素界定层时,只有真空干燥处理的压强和是否初始图案300进行曝光处理这两个制作条件不同,其余制作条件相同。
图6示出了另两种实施方案制作出的像素界定层的测试结果的对比图,具体地:
第四种实施方案为:在制作像素界定层时,光刻材料薄膜30的厚度为3.5μm,真空干燥处理的底压强为26Pa,并且打开用于进行第二曝光处理的I线紫外灯,即:在形成初始图案300之后对初始图案300进行曝光处理。对此实施方案制作出来的产品进行测试后的结果为:像素界定层坡度角为32.2°。且此方案中,在不同打印厚度下,如图6中所示的8μm、10μm、12μm,产品的Mura现象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第五种实施方案为:在制作像素界定层时,光刻材料薄膜30的厚度为3μm,真空干燥处理的底压强为500Pa,并且打开用于进行第二曝光处理的I线紫外灯,即:在形成初始图案300之后对初始图案300进行曝光处理。对此实施方案制作出来的产品进行测试后的结果为:像素界定层坡度角为23.5°。且此方案中,在不同打印厚度下,如图6中所示的8μm、10μm、12μm,产品的Mura现象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其中,图6中示出的L0、L1、L3表示产品的Mura现象的严重程度,L0和L1表示无Mura或者Mura非常轻微,L3表示Orange Mura很严重。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实施方式在制作像素界定层时,只有光刻材料薄膜30的厚度和真空干燥处理的压强这两个制作条件不同,其余制作条件相同。
基于上述可知,为了实现量产要求,本申请优选采用第五种实施方案。通过采用第五种实施方案,可使像素界定层(即:最终图案301)的坡度角可以小于25°,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因墨水流平问题而产生的Mura现象,继而可以配合改善后端产生的RGB暗竖条纹及混色的情况。此外,这样还可适当降低发光层的打印厚度,例如,可由原来的12μm降低至8μm,且不出现Mura现象,从而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打印成本及打印时间,提高产能。
此外,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
步骤S10,在基板上形成像素界定层,此像素界定层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步骤S20,在像素界定层上的开口区形成发光层;
步骤S30,在发光层上形成封装层。
举例而言,封装层可包括有机封装薄膜。而在发光层上形成封装层可包括: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发光层上形成有机封装薄膜。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采用前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该显示面板可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尤其是AMOLED显示面板,但不以此为限。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8)

1.一种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光刻材料薄膜;
对所述光刻材料薄膜依次进行前烘处理、第一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初始图案;
对所述初始图案先后进行第二曝光处理、及固化处理,以形成像素界定层的最终图案;
其中,在对所述光刻材料薄膜进行前烘处理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光刻材料薄膜进行真空干燥处理,所述真空干燥处理包括多个处理阶段,各所述处理阶段的压强依次减小,且所述多个处理阶段中最后处理阶段的压强为300Pa~700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初始图案进行第二曝光处理,包括:
采用I线紫外灯对所述初始图案进行第二次曝光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I线紫外灯的光照强度为120mW/cm2~250mW/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干燥处理中总用时为110s~13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材料薄膜的厚度为1.8μm~4.5μm。
6.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采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在所述像素界定层上的开口区形成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封装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层包括有机封装薄膜,
所述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封装层,包括:
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有机封装薄膜。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CN201910005631.5A 2019-01-03 2019-01-03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Active CN109585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5631.5A CN109585523B (zh) 2019-01-03 2019-01-03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PCT/CN2019/126370 WO2020140762A1 (zh) 2019-01-03 2019-12-18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US16/968,017 US11587994B2 (en) 2019-01-03 2019-12-18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ixel definition layer an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5631.5A CN109585523B (zh) 2019-01-03 2019-01-03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5523A CN109585523A (zh) 2019-04-05
CN109585523B true CN109585523B (zh) 2021-04-09

Family

ID=65915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5631.5A Active CN109585523B (zh) 2019-01-03 2019-01-03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7994B2 (zh)
CN (1) CN109585523B (zh)
WO (1) WO20201407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5523B (zh) * 2019-01-03 2021-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110164948B (zh) * 2019-06-13 2021-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界定层、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1769215B (zh) * 2020-06-23 2021-10-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面板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2394A (zh) * 2014-10-20 2015-02-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衬底基板的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17426A (en) 1975-04-07 1976-10-15 Ishikawajima Zosen Kakoki Kk Device for attaching detaching door for floodgate
WO2012049718A1 (ja) 2010-10-15 2012-04-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機表示装置
JP5613851B1 (ja) 2014-02-28 2014-10-29 Jsr株式会社 表示又は照明装置
KR102278603B1 (ko) 2014-04-14 2021-07-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462062B (zh) * 2014-08-12 2020-02-14 Jsr株式会社 元件、绝缘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感放射线性树脂组合物
CN105070650B (zh) * 2015-08-14 2018-11-06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梯形像素Bank结构和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5914223B (zh) * 2016-05-04 2019-08-1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07026187A (zh) * 2016-07-25 2017-08-08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亲疏性差异的像素界定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84744B (zh) * 2016-11-16 2020-04-03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7689427B (zh) * 2017-02-09 2019-07-19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89421B (zh) * 2017-03-21 2020-01-24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界定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68108B (zh) * 2017-06-16 2020-03-20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界定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03215B (zh) * 2017-06-21 2021-03-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706317A (zh) * 2017-09-26 2018-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8428719B (zh) * 2018-03-16 2020-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界定层的制作方法、显示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585523B (zh) * 2019-01-03 2021-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2394A (zh) * 2014-10-20 2015-02-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衬底基板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40762A1 (zh) 2020-07-09
CN109585523A (zh) 2019-04-05
US20210367012A1 (en) 2021-11-25
US11587994B2 (en)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5523B (zh) 像素界定层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WO2015149467A1 (zh) 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8652766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TWI405033B (zh) 圖案之形成方法
JP5468018B2 (ja) 有機el素子、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180204769A1 (en) 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 backboar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US2020009125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WO2018138824A1 (ja) 蒸着用マスク、蒸着用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21190123A1 (zh) 掩模版、显示面板及掩模版的制备方法
US20070184363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lack matrix of color filter
CN107093616B (zh)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及制作其的方法
WO2015043281A1 (zh) Coa基板、显示装置及该coa基板的制造方法
US8529714B2 (en) Roll mol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in film pattern using the same
JP2014228723A (ja) 高精細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CN108107497B (zh) 光栅制作方法
JP2007294118A (ja) 有機el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336226A1 (en) Method of correcting wafer bow using a direct write stress film
TWI710848B (zh) 圖案描繪方法、光罩之製造方法、顯示裝置用之光罩、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KR20150029997A (ko) 하프톤 마스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TWI677028B (zh) 蝕刻負載效應的改善方法
US20230043183A1 (en) Flexible photo-patterned mask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with high resolu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3004219A (ja) 有機el素子一体型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KR101107346B1 (ko) 포토레지스트 형성방법
JP2010266555A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20090130895A (ko) 반도체 소자용 마스크에 보조 패턴을 형성하는 방법 및그에 따라 제작된 반도체 소자용 마스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