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7324A - 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7324A
CN109577324A CN201811292722.3A CN201811292722A CN109577324A CN 109577324 A CN109577324 A CN 109577324A CN 201811292722 A CN201811292722 A CN 201811292722A CN 109577324 A CN109577324 A CN 109577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flexible
lost
main body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27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7324B (zh
Inventor
李惊峰
吴峰
易新建
柯亨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CCC Wuhan Harbou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8112927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7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7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7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7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7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66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5/665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for making p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包括:两个加强箍,二者之间安装柔性材料制成的护筒主体;本发明的柔性护筒,其有一定的柔性,混凝土浇筑时利用混凝土的压力使护筒变形后紧贴于钢护筒壁和岩壁,防止混凝土的流失。

Description

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筒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
背景技术
水上陡坡裸岩、薄松散覆盖层或者灰岩地质施工区域嵌岩灌注桩施工是很多施工单位面临的一个难点,这种施工区域地形起伏不平、坡度落差大、基岩裸漏、覆盖层薄且松散或者存在一定深度的溶洞,钢管桩无法跟进或者跟进后仍存在空隙漏浆。传统的解决方法一般大直径钻头开孔的“植桩法”,或者采用潜水封堵的方法,安全风险较大,费用高、漏浆情况也未能有效解决。混凝土浇筑时存在大量漏浆的情况,浇筑起来要流失大量的混凝土,而且往往混凝土无法成功浇筑至桩顶,出现桩基混凝土局部强度不足甚至断桩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其有一定的柔性,混凝土浇筑时利用混凝土的压力使护筒变形后紧贴于钢护筒壁和岩壁,防止混凝土的流失。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包括:
两个加强箍,二者之间安装柔性材料制成的护筒主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所述柔性材料为帆布或钢丝网片。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所述护筒主体由片状柔性材料上安装拉链制成,拉链拉上形成圆柱形的护筒主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所述加强箍尺寸比配合使用的钢护筒的内径小。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护筒主体的顶端、底端均伸入钢护筒或岩洞1m以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所述加强箍由多段弧形的条形钢筋段彼此首尾拼接而成;
对于其中任意相邻两段条形钢筋,二者对接的一端分别设有环形限位钢筋、球状限位钢筋,其中一段条形钢筋穿入环形限位钢筋内,在环形限位钢筋的限位作用下,两段相邻的条形钢筋发生相对错位移动,进而起到调节二者共同长度的目的,而球状限位钢筋则避免滑行脱落;
待相邻两段条形钢筋的长度调节完毕之后,在二者重叠相交部分卡设满卡块,以固定限位;通过调节卡块的数量达到调节长度的目的。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当护筒主体由帆布制成时,还设有两个调节装置,分别套设在所述护筒主体外部,且位于两个加强箍之间,分别靠近两个加强箍,所述调节装置具体包括:
固定环,其通过若干环状分布的拉杆铰接于所述加强箍;
若干调节杆,分别穿设所述固定环,调节杆一端固定于柔性材料制成的护筒主体外部,所述调节杆位于固定环两侧的位置通过螺母实现固定;通过调节调节杆伸入固定环的距离,从而调节护筒主体的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所述卡块包括:
固定杆,其上垂直设置位于中间的中间限位块以及位于两端的侧边限位块;所述中间限位块与所述侧边限位块相对应的两侧面分别内陷形成弧形凹面,中间限位块的侧边限位块的弧形凹面之间容纳相邻两段条形钢筋的重叠部分其中的一端条形钢筋;中间限位块上大下小,且两侧面为弧形过渡,中间限位块插设在相邻两段条形钢筋的重叠部分中间的缝隙内;
其中,所述中间限位块为固定设置,侧边限位块为活动设置,可沿着所述固定杆移动;所述固定杆表面设有螺纹;通过移动侧边限位块,从而调节中间限位块以及侧边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从而卡设在条形钢筋外部;
待调节固定之后,再利用螺母对侧边限位块进行限位固定。
一种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柔性材料加工成长方形,在长边缝制通长拉链,形成圆筒状的护筒主体;
2)、先根据溶洞或者覆盖层的位置推算出柔性护筒需要安装的部位并制作加强箍;将加强箍固定在护筒主体两端;
3)、安装时,将加强箍与钢筋笼绑扎牢固,并与钢筋笼主筋点焊,然后将柔性护筒包裹住钢筋笼,将拉链拉上,将延长的加筋条互相扎紧加强箍上;
4)、柔性护筒下放到位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柔性材料在受到混凝土的压力后将向四周延伸而与护筒壁和孔壁紧贴到一起,从而防止混凝土的外漏。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柔性护筒,其有一定的柔性,混凝土浇筑时利用混凝土的压力使护筒变形后紧贴于钢护筒壁和岩壁,防止混凝土的流失。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柔性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柔性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加强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包括:
两个加强箍1,二者之间安装柔性材料制成的护筒主体2;其有一定的柔性,混凝土浇筑时利用混凝土的压力使护筒变形后紧贴于钢护筒壁和岩壁,防止混凝土的流失。护筒主体2的顶端、底端均伸入钢护筒或岩洞1m以上,方便更好的防止混凝土的泄露。结构简单,而且实用,在实际工程使用中防漏效果很好。所述加强箍1尺寸比配合使用的钢护筒的内径小。
其中,所述柔性材料为帆布或钢丝网片,价格低廉,工程使用成本低。
其中,所述护筒主体由片状柔性材料上安装拉链制成,拉链拉上形成圆柱形的护筒主体,方便操作,直接利用拉链拉上,即可形成圆筒状的护筒主体。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包括:
两个加强箍1,二者之间安装柔性材料制成的护筒主体2;其有一定的柔性,混凝土浇筑时利用混凝土的压力使护筒变形后紧贴于钢护筒壁和岩壁,防止混凝土的流失。护筒主体2的顶端、底端均伸入钢护筒或岩洞1m以上,方便更好的防止混凝土的泄露。结构简单,而且实用,在实际工程使用中防漏效果很好。所述加强箍1尺寸比配合使用的钢护筒的内径小。
其中,所述柔性材料为帆布或钢丝网片,价格低廉,工程使用成本低。
其中,所述护筒主体由片状柔性材料上安装拉链制成,拉链拉上形成圆柱形的护筒主体,方便操作,直接利用拉链拉上,即可形成圆筒状的护筒主体。
其中,如图3所示,当所述加强箍1由多段弧形的条形钢筋段110彼此首尾拼接而成;对于其中任意相邻两段条形钢筋110,二者对接的一端分别设有环形限位钢筋120、球状限位钢筋130,其中一段条形钢筋110穿入环形限位钢筋120内,在环形限位钢筋120的限位作用下,两段相邻的条形钢筋110发生相对错位移动,进而起到调节二者共同长度的目的,而球状限位钢筋130则避免滑行脱落;待相邻两段条形钢筋110的长度调节完毕之后,在二者重叠相交部分卡设满卡块140,以固定限位;通过调节卡块140的数量达到调节长度的目的。当岩洞或者钢护筒尺寸发生变化时,只需要移动错位相邻两段条形钢筋110,使其重叠长度发生改变,再在重叠部分卡放卡块140,即可实现护筒主体2长度的调节。
其中,如图2所示,当护筒主体2由帆布制成时,还设有两个调节装置3,分别套设在所述护筒主体2外部,且位于两个加强箍1之间,分别靠近两个加强箍1,调节装置3通过若干环状分布的拉杆320铰接于所述加强箍1,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装置3具体包括:固定环310,其通过若干环状分布的所述拉杆320铰接于所述加强箍1;若干调节杆330,分别穿设所述固定环310,调节杆330一端固定于柔性材料制成的护筒主体2外部,所述调节杆330位于固定环310两侧的位置通过螺母实现固定;通过调节调节杆330伸入固定环310的距离,从而调节护筒主体2的直径。当岩洞或者钢护筒尺寸发生变化时,只需要调节调节杆330伸入固定环310的距离,待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再利用螺母实现固定即可,这样就达到了调节护筒主体2的尺寸的目的。
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如图5所示,所述卡块140包括:固定杆141,其上垂直设置位于中间的中间限位块142以及位于两端的侧边限位块143;所述中间限位块142与所述侧边限位块143相对应的两侧面分别内陷形成弧形凹面,中间限位块142的侧边限位块143的弧形凹面之间容纳相邻两段条形钢筋110的重叠部分其中的一端条形钢筋110;中间限位块上大下小,且两侧面为弧形过渡,中间限位块142插设在相邻两段条形钢筋110的重叠部分中间的缝隙内;其中,所述中间限位块142为固定设置,侧边限位块143为活动设置,可沿着所述固定杆141移动;所述固定杆141表面设有螺纹;通过移动侧边限位块,从而调节中间限位块142以及侧边限位块143之间的距离,从而卡设在条形钢筋110外部;待调节固定之后,再利用螺母对侧边限位块143进行限位固定。
一种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柔性材料加工成长方形,在长边缝制通长拉链,形成圆筒状的护筒主体;
2)、先根据溶洞或者覆盖层的位置推算出柔性护筒需要安装的部位并制作加强箍;将加强箍固定在护筒主体两端;
3)、安装时,将加强箍与钢筋笼绑扎牢固,并与钢筋笼主筋点焊,然后将柔性护筒包裹住钢筋笼,将拉链拉上,将延长的加筋条互相扎紧加强箍上;
4)、柔性护筒下放到位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柔性材料在受到混凝土的压力后将向四周延伸而与护筒壁和孔壁紧贴到一起,从而防止混凝土的外漏。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加强箍,二者之间安装柔性材料制成的护筒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帆布或钢丝网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主体由片状柔性材料上安装拉链制成,拉链拉上形成圆柱形的护筒主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箍尺寸比配合使用的钢护筒的内径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其特征在于,护筒主体的顶端、底端均伸入钢护筒或岩洞1m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箍由多段弧形的条形钢筋段彼此首尾拼接而成;
对于其中任意相邻两段条形钢筋,二者对接的一端分别设有环形限位钢筋、球状限位钢筋,其中一段条形钢筋穿入环形限位钢筋内,在环形限位钢筋的限位作用下,两段相邻的条形钢筋发生相对错位移动,进而起到调节二者共同长度的目的,而球状限位钢筋则避免滑行脱落;
待相邻两段条形钢筋的长度调节完毕之后,在二者重叠相交部分卡设满卡块,以固定限位;通过调节卡块的数量达到调节长度的目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其特征在于,当护筒主体由帆布制成时,还设有两个调节装置,分别套设在所述护筒主体外部,且位于两个加强箍之间,分别靠近两个加强箍,所述调节装置具体包括:
固定环,其通过若干环状分布的拉杆铰接于所述加强箍;
若干调节杆,分别穿设所述固定环,调节杆一端固定于柔性材料制成的护筒主体外部,所述调节杆位于固定环两侧的位置通过螺母实现固定;通过调节调节杆伸入固定环的距离,从而调节护筒主体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包括:
固定杆,其上垂直设置位于中间的中间限位块以及位于两端的侧边限位块;所述中间限位块与所述侧边限位块相对应的两侧面分别内陷形成弧形凹面,中间限位块的侧边限位块的弧形凹面之间容纳相邻两段条形钢筋的重叠部分其中的一端条形钢筋;中间限位块上大下小,且两侧面为弧形过渡,中间限位块插设在相邻两段条形钢筋的重叠部分中间的缝隙内;
其中,所述中间限位块为固定设置,侧边限位块为活动设置,可沿着所述固定杆移动;所述固定杆表面设有螺纹;通过移动侧边限位块,从而调节中间限位块以及侧边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从而卡设在条形钢筋外部;
待调节固定之后,再利用螺母对侧边限位块进行限位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柔性材料加工成长方形,在长边缝制通长拉链,形成圆筒状的护筒主体;
2)、先根据溶洞或者覆盖层的位置推算出柔性护筒需要安装的部位并制作加强箍;将加强箍固定在护筒主体两端;
3)、安装时,将加强箍与钢筋笼绑扎牢固,并与钢筋笼主筋点焊,然后将柔性护筒包裹住钢筋笼,将拉链拉上,将延长的加筋条互相扎紧加强箍上;
4)、柔性护筒下放到位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柔性材料在受到混凝土的压力后将向四周延伸而与护筒壁和孔壁紧贴到一起,从而防止混凝土的外漏。
CN201811292722.3A 2018-11-01 2018-11-01 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及其安装方法 Active CN109577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2722.3A CN109577324B (zh) 2018-11-01 2018-11-01 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2722.3A CN109577324B (zh) 2018-11-01 2018-11-01 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7324A true CN109577324A (zh) 2019-04-05
CN109577324B CN109577324B (zh) 2020-12-01

Family

ID=65921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2722.3A Active CN109577324B (zh) 2018-11-01 2018-11-01 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73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1371A (zh) * 2019-12-31 2020-04-17 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溶洞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5262537A (zh) * 2022-08-15 2022-11-01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发育区钻孔灌注桩成桩装置及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01890U (ko) * 2009-01-19 2009-02-26 이재석 현장 타설 말뚝용 거푸집 및 이를 이용한 현장 타설 공법
CN201567572U (zh) * 2009-10-28 2010-09-01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钢筋笼+钢护筒组合护筒结构
CN103122632A (zh) * 2013-02-06 2013-05-29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CN206829125U (zh) * 2017-05-23 2018-01-02 苏州城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树根桩框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01890U (ko) * 2009-01-19 2009-02-26 이재석 현장 타설 말뚝용 거푸집 및 이를 이용한 현장 타설 공법
CN201567572U (zh) * 2009-10-28 2010-09-01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钢筋笼+钢护筒组合护筒结构
CN103122632A (zh) * 2013-02-06 2013-05-29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CN206829125U (zh) * 2017-05-23 2018-01-02 苏州城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树根桩框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1371A (zh) * 2019-12-31 2020-04-17 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溶洞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5262537A (zh) * 2022-08-15 2022-11-01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发育区钻孔灌注桩成桩装置及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7324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83077A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fabric-reinforced lining supports or slender supporting structural units
EP3382143A1 (en)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using pre-support and post-support and apparatus suitable for same
CN109736353A (zh) 复合式单侧支模深基坑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方法
CN101122131B (zh) 一种用管件桩嵌岩的基坑支护桩
US4277204A (en) Excavation roof support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CN109577324A (zh) 防止混凝土流失的柔性护筒及其安装方法
CN104989449B (zh) 一种充填采矿管道架设及充填方法
CN207513157U (zh) 一种伸缩缝剪力墙模板
CN109184769A (zh) 一种柔模充填开采支架及其充填方法
AU718182B2 (en) Pillar bag
CN102828498A (zh) 一种加固软弱地基的沉管筋箍碎石桩施工方法
KR101096664B1 (ko) 근접병설터널 시공방법 및 그 시공에 이용되는 필러부 압축구조물
CN103114578A (zh) 注浆成型扩底桩及其施工方法和扩底装置
CN110387889A (zh) 一种用于长条形深基坑的连拱式基坑支护方法
CN105971631A (zh) 一种隧道含钢筋拱墙的卡具型端头模板及安装方法
CN209066508U (zh) 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
CN208235942U (zh) 一种用于剪力墙层间接茬处三段式模板加固工具
CA1306874C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lining for slender supporting structural units
CN101845822B (zh) 重力式格形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08121825U (zh) 止水带及包括该止水带的施工缝止水结构
CN112228076B (zh) 一种硬岩大跨度隧道快速开挖施工工法
CN209243718U (zh) 一种弹簧状变径钢筋笼
CN113622955A (zh) 采空区隧道支护系统以及方法
CN209211434U (zh) 一种逆作钢管柱在旋挖灌注桩内的安装定位装置
CN110409710A (zh) 一种叠合梁、叠合梁与现浇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4

Address after: 430048 No. 11 Jinyinhu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CCC Wuhan harbo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48 No. 11 Jinyinhu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