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2753B - 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2753B
CN109572753B CN201811523693.7A CN201811523693A CN109572753B CN 109572753 B CN109572753 B CN 109572753B CN 201811523693 A CN201811523693 A CN 201811523693A CN 109572753 B CN109572753 B CN 109572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configuration file
train
vehicle
target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36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2753A (zh
Inventor
张强
杨旭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36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2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2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2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2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2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63Multiple on-board control systems, e.g. "2 out of 3"-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72On-board train data hand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通过在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通过跨线列车在跨线前加载待驶入线路配置文件,使得同一时刻内存中至多存在两条线路的配置数据,从而保证加载过程不影响VOBC对当前配置文件的读取,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信号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促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达到经济适用、资源共享、技术先进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并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成为了新的需求。
传统的单线建设单线运营信号系统,列车只能在单条线路上运营,乘客想要到达属于不同线路的目的地时,需要频繁进行换乘,在换乘车站又需等候另一条线路列车。因此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降低了效率,且有时各运营线路客流量差异较大时,仍然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相对于传统的单线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支持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通过互联互通来不断收纳分散客流、充分利用线路空置率,实现跨线和共线运营;同时减少乘客换乘时间和次数、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使装备不同信号厂家车载设备的列车可以在装备不同信号厂家轨旁设备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内或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上无缝互通安全可靠运营,提高了运营效率,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发展的趋势。
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VOBC(车载控制器)需要预先存储运行线路的VOBC配置文件,列车只能在已存储有相应配置文件的线路上运行。在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信号系统可以支持列车跨线运行。“列车只能在已存储有相应配置文件的线路上运行”将成为制约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主要因素。在现有技术方案下,列车必须在投入运营前下载所有可能运行的线路的配置文件,并且在系统上电初始化阶段初始化所有配置文件。故必须在运营前下载好数据,限制了列车跨线的灵活性;在上电初始化阶段初始化全部配置文件消耗了大量系统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所述第二线路为所述目标列车在互联互通中从第一线路跨线驶入的线路;
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可选地,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包括:
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得第一线路的线路编号和路线连接关系表;
根据所述第一线路的线路编号和路线连接关系表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可选地,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包括:
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区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是,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自动列车监控系统发送的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
根据所述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可选地,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包括:
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接收在第一线路上的移动授权;
根据所述在第一线路上的移动授权的范围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可选地,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包括:
所述车载控制器从存储线路数据中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匹配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若匹配未成功,则所述车载控制器通过线上分步下载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并在下载后对第二线路配置文件进行分步初始化。
可选地,还包括:
若匹配成功,则所述车载控制器对匹配成功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进行分步初始化。
可选地,所述预设区段为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预设重叠区,或在第一线路上预设重叠区之前的预设区域。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通过在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通过跨线列车在跨线前加载待驶入线路配置文件,使得同一时刻内存中至多存在两条线路的配置数据,从而保证加载过程不影响VOBC对当前配置文件的读取,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S11、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所述第二线路为所述目标列车在互联互通中从第一线路跨线驶入的线路;
S12、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S13、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针对步骤S11-步骤S1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区段为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预设重叠区,或在第一线路上预设重叠区之前的预设区域。在互联互通下,当目标列车驶入预设区段后,相当于触发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VOBC获取其他线路配置文件的时机。此时,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要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所述第二线路为所述目标列车在互联互通中从第一线路跨线驶入的线路。
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所获得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和VOBC正在使用的配置文件(第一线路配置文件)的存储内存不同,使得同一时刻内存中至多存在两条线路的配置数据,从而保证加载过程不影响VOBC对当前配置文件的读取。
配置文件切换成功后,完成了列车从一条线路驶入另一条线路,当两线均处于相同的控制级别时,应能够保持列车原有的控制级别及驾驶模式不被降级;当从低控制级别线路进入高控制级别线路时,运营列车满足升级条件时可升级为相应的高控制级别及驾驶模式;当从高控制级别线路进入低控制级别线路时,系统应根据线路边界信息,提前向司机给出相应指示,经司机确认后,可转入RM模式运行,在收到即将进入线路的有效控制信息,并满足升级条件时,进行列车运行控制级别和模式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通过在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通过跨线列车在跨线前加载待驶入线路配置文件,使得同一时刻内存中至多存在两条线路的配置数据,从而保证加载过程不影响VOBC对当前配置文件的读取,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S21、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得第一线路的线路编号和路线连接关系表;
S22、根据所述第一线路的线路编号和路线连接关系表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S23、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S24、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针对步骤S21-步骤S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列车的车载控制器能够获取路线连接关系表,该路线连接关系表中会记载跨线线路之间的关系。因此,可根据所述第一线路的线路编号和路线连接关系表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23和步骤S24,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12和步骤S13在原理上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通过在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得第一线路的线路编号和路线连接关系表,根据所述第一线路的线路编号和路线连接关系表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通过跨线列车在跨线前加载待驶入线路配置文件,使得同一时刻内存中至多存在两条线路的配置数据,从而保证加载过程不影响VOBC对当前配置文件的读取,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S31、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区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是,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自动列车监控系统发送的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
S32、根据所述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S33、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S34、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针对步骤S31-步骤S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区域控制器ZC发送的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是,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发送的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在这里,第一ZC会向VOBC发送消息,该消息包含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和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VOBC会根据所述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33和步骤S34,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12和步骤S13在原理上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通过在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区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是,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自动列车监控系统发送的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根据所述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通过跨线列车在跨线前加载待驶入线路配置文件,使得同一时刻内存中至多存在两条线路的配置数据,从而保证加载过程不影响VOBC对当前配置文件的读取,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S41、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接收在第一线路上的移动授权;
S42、根据所述在第一线路上的移动授权的范围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S43、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S44、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针对步骤S41和步骤S4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接收在第一线路上的移动授权。该移动授权的范围会包括跨线线路的区段信息,故根据所述在第一线路上的移动授权的范围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43和步骤S44,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12和步骤S13在原理上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通过在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接收在第一线路上的移动授权,根据所述在第一线路上的移动授权的范围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通过跨线列车在跨线前加载待驶入线路配置文件,使得同一时刻内存中至多存在两条线路的配置数据,从而保证加载过程不影响VOBC对当前配置文件的读取,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包括:
S51、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所述第二线路为所述目标列车在互联互通中从第一线路跨线驶入的线路;
S52、所述车载控制器从存储线路数据中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匹配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若匹配未成功,则所述车载控制器通过线上分步下载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并在下载后对第二线路配置文件进行分步初始化;若匹配成功,则所述车载控制器对匹配成功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进行分步初始化;
S53、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针对步骤S5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目标列车在存储线路数据中已下载过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因此,需要车载控制器先从存储线路数据中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所述车载控制器对匹配成功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进行分步初始化,若匹配未成功,则所述车载控制器通过线上分步下载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并在下载后对第二线路配置文件进行分步初始化。在这里的分步下载,是对配置文件进行分包下载,便于加载。初始化是对配置文件进行切换做准备。
本实施例步骤S51和步骤S53,与上述实施例步骤S11和步骤S13在原理上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通过在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通过跨线列车在跨线前加载待驶入线路配置文件,使得同一时刻内存中至多存在两条线路的配置数据,从而保证加载过程不影响VOBC对当前配置文件的读取,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所述第二线路为所述目标列车在互联互通中从第一线路跨线驶入的线路;
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当所述目标列车驶过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的交界点时,所述车载控制器将第一线路配置文件切换到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其中,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获取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包括:
当目标列车驶入第一线路上的预设区段内时,所述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区域控制器发送的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是,接收第一线路上第一自动列车监控系统发送的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
根据所述第二区域控制器的标识号或第二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标识号获得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加载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包括:
所述车载控制器从存储线路数据中根据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编号匹配对应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
若匹配未成功,则所述车载控制器通过线上分步下载第二线路配置文件,并在下载后对第二线路配置文件进行分步初始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匹配成功,则所述车载控制器对匹配成功的第二线路配置文件进行分步初始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区段为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预设重叠区,或在第一线路上预设重叠区之前的预设区域。
CN201811523693.7A 2018-12-13 2018-12-13 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 Active CN109572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3693.7A CN109572753B (zh) 2018-12-13 2018-12-13 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3693.7A CN109572753B (zh) 2018-12-13 2018-12-13 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2753A CN109572753A (zh) 2019-04-05
CN109572753B true CN109572753B (zh) 2021-03-12

Family

ID=65928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3693.7A Active CN109572753B (zh) 2018-12-13 2018-12-13 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2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2916A (zh) * 2020-06-29 2020-10-27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行间隔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027532A (zh) * 2022-05-27 2022-09-09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城际与城轨互联互通的列车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5257866B (zh) * 2022-07-26 2023-10-20 青岛海信微联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线路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16279695B (zh) * 2023-05-15 2023-08-01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确定互联互通系统的安全性能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569A (zh) * 2016-12-09 2017-05-24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线列车中vobc配置文件的热加载方法及装置
CN106697001A (zh) * 2016-12-21 2017-05-24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跨线路条件的列车移动授权处理方法
CN106828544A (zh) * 2016-12-09 2017-06-13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线运行进路触发方法及装置
CN106915367A (zh) * 2017-01-22 2017-07-04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控制系统
CN107554561A (zh) * 2017-08-31 2018-01-09 深圳英龙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列车跨线运营时车载业务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569A (zh) * 2016-12-09 2017-05-24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线列车中vobc配置文件的热加载方法及装置
CN106828544A (zh) * 2016-12-09 2017-06-13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线运行进路触发方法及装置
CN106697001A (zh) * 2016-12-21 2017-05-24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跨线路条件的列车移动授权处理方法
CN106915367A (zh) * 2017-01-22 2017-07-04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控制系统
CN107554561A (zh) * 2017-08-31 2018-01-09 深圳英龙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列车跨线运营时车载业务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2753A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2753B (zh) 适用于互联互通中跨线列车vobc配置文件处理方法
CN112004729B (zh) 具有高冗余的车辆的实时远程控制
US11767043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supporting dynamic coupling and uncoupling of train
CN105654756B (zh) 一种agv的自主式交通管制方法、装置及agv
US8924050B2 (en) Railway signalling system and on-board signalling system
US20130305238A1 (en) Method for updating a software application hosted by an equipment item on board an aircraft
CN102473349A (zh)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号控制设备和交通信号控制方法
CN110766249B (zh) 车辆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59727A (zh) 固件升级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38895B (zh) 一种机车信号车载设备程序在线变更方法
CN105644589A (zh) 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7252356A (zh) 矿卡作业调度方法、装置、终端、芯片、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457655B (zh) 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
EP3632769A1 (en)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51411B2 (en) First relay device, second relay device, and relay system
KR100736072B1 (ko) 교통시스템에서 사용되는 차량 탑재 단말기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10654427A (zh) 列车运行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载设备
Matsumoto et al. Assurance technologies for autonomous train on-board computer system
JP2000052987A (ja) 車両情報制御装置
WO2016038939A1 (ja) 車上装置、列車、及び信号保安システム
CN109625034B (zh) 一种m型折返的寻路方法及装置
US2022039887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vehicle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184181A (zh) 一种人工车多元定位信息的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JP7158293B2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5776495A (zh) 列车控制设备、列车数据服务器、数据更新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Kai

Inventor after: Zhang Qiang

Inventor after: Yang Xuwen

Inventor before: Zhang Qi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Xuwe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