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6525A - 增氧机 - Google Patents

增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6525A
CN109566525A CN201910105727.9A CN201910105727A CN109566525A CN 109566525 A CN109566525 A CN 109566525A CN 201910105727 A CN201910105727 A CN 201910105727A CN 109566525 A CN109566525 A CN 109566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phase
synchronous motor
clutch
pas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57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6525B (zh
Inventor
李伯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UTI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UTI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UTI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LUTI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57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6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6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6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6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6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渔业生产用增氧机,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及由三相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水轮。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直接由三相交流电驱动,并通过负载离合器与水轮连接。具有省去了变频器或减速器的优点,一方面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免去了易损件。

Description

增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涉及增氧机。
背景技术
传统增氧机一般釆用三相异步电机通过减速箱带动叶轮工作,近年来也有釆用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直接带动叶轮工作的,但三相交流同步电机需用一变频器加以控制。
增氧机采用三相交流同步电机驱动时,需要采用一个能使三相交流同步电机正常启动的电子变频器,如果取消该变频器而直接将三相交流同步电机接电,通电后接有负载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将无法进行启动。
采用三相交流同步电机作为增氧机的动力有许多优点,但缺点是必须使用价格昂贵的变频器,另一方面,作为电子器件的变频器也是易损件,给增氧机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长期观察、实验后发现,如果负载足够小的条件下,例如空载时三相交流同步电机是可以不用变频器进行启动的,对于某些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启动时负载无需立即响应的使用场合,如果能够省略电子变频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相对低的增氧机。
本发明提供的增氧机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及由三相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水轮。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直接由三相交流电驱动,并通过负载离合器与水轮连接。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本发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直接由三相交流电驱动,即省去了变频器,一方面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免去了易损件。又由于通过一个负载离合器与水轮连接,可以使作为负载的水轮在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启动的初始阶段脱离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的连接,从而使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处于空载状态,当启动完成后再进行连接,进入负载状态。
进一步的方案是负载离合器为摩擦式离合器或液力离合器。显然,具有缓冲扭矩传递功能的摩擦式联轴节也同样可以作为本发明的负载离合器,只要缓冲时间足够长,满足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启动时的负载足够小即可。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负载离合器包括花键螺母轴及螺杆和引导定位套,螺杆的一端在引导定位套内并仅可相对引导定位套在轴向移动。管状的花键螺母轴的一端具有与螺杆配合的内螺纹,外壁通过花键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的管状的转子轴连接,以便相对转子轴进行轴向移动。花键螺母轴相对转子轴在轴向回缩到极限位置时,水轮已经位于水面之上。花键螺母轴相对转子轴在轴向伸出到极限位置时,水轮已经位于水面之下。该方案的特点是负载离合器的结构,通过本方案的负载离合器可以使增氧机保持如下工作状态,在三相交流同步电机通电前水轮处于水面之上,通电后水轮虽然转动,但只是在阻力相对较小的气体介质中转动,对三相交流同步电机来说,基本相当于空载状态,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启动运转圈数之后,水轮才进入水面下,即才加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花键螺母轴相对转子轴在轴向伸出到极限位置的状态下,当螺杆相对引导定位套在轴向伸出移动到极限位置时,螺杆与所述花键螺母轴保持螺纹啮合状态;当螺杆相对引导定位套在轴向回缩移动到极限位置的过程中,螺杆与花键螺母轴脱离或即将脱离螺纹啮合状态。花键螺母轴相对转子轴在轴向回缩到极限位置时,螺杆与所述花键螺母轴已经脱离或即将脱离螺纹啮合状态。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的转子包括共轴线设置的主动转子和被动转子;主动转子通过离合器和/或阻尼器与被动转子联结;被动转子设置有作为三相交流同步电机输出轴的转子轴。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被动转子有二个以上,主动转子通过离合器和/或阻尼器与第一被动转子联结,第一被动转子通过另一离合器和/或另一阻尼器与第二被动转子联结,第二被动转子通过又一离合器和/或又一阻尼器与第三被动转子联结,如此联结直到最后一个被动转子,转子轴设置在最后一个被动转子上。
另一再进一步的方案是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的磁极为16极以上。
又一再进一步的方案是阻尼器为弹簧阻尼器或旋转阻尼器或粘滞阻尼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弹簧阻尼器为一扭簧,扭簧的一只扭臂抵靠主动转子,另一只扭臂抵靠被动转子。
再一进一步的方案是离合器为摩擦片式离合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拆除了端盖、一只被动转子半体后同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中主动转子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中主动转子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中被动转子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中被动转子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中被动转子过轴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9中拆除一只被动转子半体后同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从垂直于轴线方向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2沿轴线方向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的C-C剖视图,该剖视图进行了顺时针90度旋转;
图16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二实施例中的转子立体图;
图17是图16中转子过轴线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二实施例中转子的结构分解图;
图19是图18中主动转子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过轴线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片的主视图;
图22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二实施例中第二摩擦片的主视图;
图23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二实施例中被动转子半体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3示的被动转子半体的主视图;
图25是图24示的被动转子半体的仰视图;
图26是图24示的被动转子半体过轴线的剖视图;
图27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三实施例中转子的结构分解图;
图28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三实施例中转子略去一个被动转子半体及对应的半组摩擦片后的立体图;
图29是图28过轴线的剖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1是图30过水轮旋转轴线的剖视图;
图32是图31中的D局部放大图,示出水轮位于水面上的状态;
图33是水轮位于水面下的状态图;
图3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引导轴套的立体图;
图3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引导轴套的主视图;
图36是图35的俯视图;
图37是图35的左视图;
图3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花键螺母轴的立体图;
图3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花键螺母轴的主视图;
图40是图39过轴线的剖视图;
图4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螺杆的结构图;
图4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上棘轮的立体图;
图43是图42的主视图;
图4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下棘轮的立体图;
图45是图44的主视图。
以下结合各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的各方案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30和图31,增氧机100有一个机架2,固定在机架上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及四只浮体3,水轮4的轴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一个负载离合器30。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通过一只双掷开关直接380伏三相交流电,当双掷开关掷于开时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得电,反之失电。
负载离合器
本例中负载离合器30的功能是: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在启动初期使水轮4位于阻力相对较小的介质――空气中,即水面之上,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水轮的绝大部分位于水面之上,而仅有小部分位于水中,同样可视为本发明所称的水面之上,因为,这同样相当于负载脱离;而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启动运转后再使水轮4进入阻力相对较大的介质――水内,即水面之下,相当于负载由脱离状态进入加载状态。
参见图32和图33,负载离合器30有一个花键螺母轴31,螺杆32及引导定位套33。螺杆32的上端伸入引导定位套33的轴孔后,销入一只销34,销34可在引导定位套33上设置的与轴孔垂直的滑槽内上下滑动,从而使螺杆32相对引导定位套33只能于轴向上在滑槽长度的范围内移动,而引导定位套33是固定在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定子上的。
花键螺母轴31是一个管状体,上端具有与螺杆32配合的内螺纹,外壁则通过花键与管状的转子轴15A连接,可以在转子轴15A的管内相对进行轴向移动地与转子轴15A同步转动。
花键螺母轴31相对转子轴15A在轴向回缩到极限位置时,也就是图32示的状态时,水轮4已经位于水面之上;花键螺母轴31相对转子轴15A在轴向伸出到极限位置时,也就是图33示的状态时,水轮4已经位于水面之下。
上棘轮41固定在花键螺母轴31的下端,下棘轮42固定在水轮4的上端,由此使水轮4只能单向接受花键螺母轴31传递过来的扭矩。
参见图34至图37,引导定位套33有一个与螺杆32上端非螺纹区段间隙配合的轴孔331,还有一条贯穿周壁并与轴孔331垂直的滑槽332,四只固定孔333用于通过紧固件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的定子壳体进行固定。
参见图38至图40,花键螺母轴31是一个管状体,上端有与螺杆32配合的内螺纹311,外壁有花键部312,用于与转子轴15A内壁的花键部配合形成花键连接,从而使花键螺母轴31相对转子轴15A进行轴向移动。
参见图41,螺杆32的中段设有与内螺纹311配合的外螺纹321,上端设有固定销34用的销孔322,销孔322与外螺纹321之间是与轴孔331间隙配合的非螺纹区段323,下端是非螺纹区段324。
参见图42和图43,上棘轮41设有与花键螺母轴31连接的花键孔412,还设有与下棘轮42配合的棘齿411。
参见图44和图45,下棘轮42设有与棘齿411配合的棘齿421,还设有与水轮4固定连接的四只固定孔422,孔423用于装配紧定销,使水轮4与花键螺母轴31连接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正转时上棘轮41与下棘轮42啮合传递扭矩,反转时上棘轮41与下棘轮42打滑切断扭矩的传递。
以下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回看图32,图32示的状态下,水轮4是处于水面之上的,螺杆32的非螺纹区段323位于花键螺母轴31的内螺纹311内,销34位于滑槽332的下端,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得电正转后,虽然转子轴15A立即通过花键螺母轴31带动水轮4转动,但由于水轮在密度相对较小的空气介质中,阻力极小,相当于空载,并不影响未使用变频器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的启动,而由于重力的作用,内螺纹311随即与外螺纹321啮合,进而使花键螺母轴31一方面随转子轴15A转动,一方面相对转子轴15A沿轴向依次伸出,入水,到达伸出极限位置时,脱离螺纹啮合,并将螺杆32从轴向向上顶,即销34沿滑槽332上行,进入正常增氧工作状态。而螺杆32被向上顶到极限位置的过程中已经脱离与内螺纹311的啮合状态。
增氧机停机时,断电后,由于重力的作用,螺杆32拖动销34沿滑槽332下行使非螺纹区段324完全进入内螺纹311,但销34并未到达滑槽332下端,可以通电使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反向转动,进而使螺纹啮合,即螺杆32拉动花键螺母轴31相对转子轴15A回缩,由于是反转,上棘轮41与下棘轮42打滑而脱离啮合,使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相当于空载启动,水轮4上行,即花键螺母轴31相对转子轴15A回缩,水轮4出水,直到内螺纹311到达非螺纹区段323,此时脱离了螺纹啮合状态。
对本例而言,螺杆32的实施例中非螺纹区段323和非螺纹区段324并不是必须的,完全可以省略,在此情形下花键螺母轴31相对转子轴15A到达伸出极限位置或回缩极限位置时,依靠行程开关加以控制,即可实现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单片机(PLC)对花键螺母轴31相对转子轴15A在轴向上的往返行程进行程序控制来加以实现。
第二实施例
本例与上例相同处不再赘述,以下仅就不同之处详细说明。
转子轴15A采用实心轴,轴端连接负载离合器的输入端,而负载离合器采用现有的摩擦式离合器或液力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或液力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水轮4的轴,水轮4的常态是处于水下状态。水轮4静止时摩擦式离合器或液力离合器处于脱离状态,当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得电完成启动后摩擦式离合器或液力离合器再进入耦合状态。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通过取消负载的情形下来启动三相交流同步电机,进一步的方案是再降低转子的启动重量,因此,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还可以采用如下的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实施例来加以实现。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1有一个壳体12及与之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的盖11,为一40极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对磁极为16级或再在此基础上以偶数递增磁极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而言,都可以在省去变频器的情形下直接由三相交流电进行启动,并且极数越多,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的转速越低,也越有利于启动。
参见图3,定子13固定安装在壳体12内,转子轴通过一对分别固定在壳体12和盖11上的轴承19支承,被动转子15由被动转子半体151和被动转子半体152组装构成,并固定在转子轴上,在轴向上,主动轴子14位于被动转子半体151和被动转子半体152之间。四只被动转子销17周向均布地设置在被动转子15上,四只主动转子销18则周向均布地设置在主动转子14上。一只作为阻尼器的扭簧16从轴向上看设置在被动转子半体151和被动转子半体152之间,从径向上看设置在转子轴与主动转子14之间。
参见图4和图5,图3将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零部件在轴向上进行了结构分解,图4中除略去了图3中的扭簧16外,则更清楚地示明了主要零部件在轴向上的连接位置关系,而图5用于详细说明主动转子14与被动转子15之间的连接关系及工作原理。主动转子销18(18a、18b)及被动转子销17(17a、17b)均设置有四只是出于转子动平衡的需要,作为主动转子14与被动转子15之间的联结关系中起缓冲作用的只需其中各二只即可,扭簧16的簧圈套置在被动转子15的轴向内凸台上,静态时如图5所示,扭臂161和扭臂162处于与各销的相对位置状态,当主动转子14顺时针启动的瞬间,扭臂161通过主动转子销18a抵靠主动转子14,扭臂162通过被动转子销17b抵靠被动转子15,此时扭簧16的恢复力最小,例如近似为零,因此被动转子15并不随主动转子14转动,随着主动转子转角的加大,扭簧16的恢复力逐步增大,使被动转子15相对主动转子14滞后生产顺时针转动。上述过程中,主动转子14由于质量较小而在无需变频器的参与下启动,且对电力线路的冲击极小,当被动转子15相对滞缓地转动时,对整个转子而言相当于启动已经完成,对电力线路的冲击相对平缓,随着扭簧16恢复力的不断增加,甚至到扭臂162抵靠到主动转子销18a时,被动转子15将与主动转子14之间以同样的角速度旋转。当电机需要反向转动时,即图5中的状态下逆时针启动的瞬间,扭臂162通过主动转子销18b抵靠主动转子14,而扭臂161通过被动转子销17a抵靠被动转子15,进而滞缓地驱动被动转子15。
参见图6、图7和图8,从工艺角度考虑,本例的主动转子14由主动转子本体141,固定在主动转子本体141外壁上的40块磁极片142,固定在主动转子本体141内壁上的二只定位圈143及四只主动转子销18构成。
参见图9至图15,被动转子15包括被动转子半体151和被动转子半体152,且固定在转子轴15A上,固定方式是转子轴15A在轴向的固定段设置有花键齿15B,被动转子半体上的孔内壁则相应设置有花键槽,两者紧配合以实现轴向之间的过盈配合,管状的转子轴15A下端的内壁还设有花键部,用与于花键螺母轴31的花键部312配合,使花键螺母轴31可以相对转子轴15A既可在轴向上滑动,又可与转子轴15A同步转动。还有四只紧固件穿过孔153将两个被动转子半体相对加固连接。由于主动转子14很轻且在径向上很薄,为更好地提高转子的导磁量,可以将被动转子15全部由导磁材料制成,也可以将其靠近主动转子的区域由导磁材料制成,而靠近转子轴的部分用非导磁材料制造。
主动转子14在轴向上受被动转子15一对轴向端面154的限位,径向上受被动转子15的周向面155的限位,实现相对被动转子15的转动,即轴向端面154和周向面155分别主动转子14相对的面之间是滑动配合关系,其缝隙间加入带有粘性的润滑脂或阻尼油,使转子的整个转动过程起到附加阻尼的作用,防止快速回弹,从而实现消除因主动转子14的惯性和被动转子15的回弹造成的冲击。
在省略了变频器的情形下,为采用三相交流市电直接启动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本发明的主要发明构思是尽量减轻转子的重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将转子设计成主动转子和被动转子,由被动转子输出动力,而被动转子由主动转子滞后驱动,即轻载情形下的主动转子启动后再驱动被动转子转动,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作的样机,其额定工作电流是2.5安培,经过多次实验均可以顺利完成启动,启动时的电流峰值为1.5安培至2.0安培,启动到额定转速,经过上百次反复启动,再经过多次2100小时的加负荷运行后停机,均未出现对电力线路形成冲击的大电流。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二实施例以下仅就本例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及联结关系不同之处加以详细说明,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6,被动转子半体152上设置有四条轴向的孔槽156,图16中不可见的另一被动转子半体151也是如此设置。
参见图17,本例中主动转子14是通过摩擦片式离合器20驱动被动转子15的。被动转子半体151和被动转子半体152与转子轴15A通过键连接,因此,当被动转子受到一对轴向挤压力时,摩擦片式离合器20被压紧,该轴向挤压力失去时,摩擦片式离合器20被放松,即被动转子15与上例不同的是可以相对转子轴15A在轴向微动,以实现上述摩擦离合,将主动转子14的扭矩逐渐地传递给被动转子15。
参见图18,摩擦片式离合器20由轴向上交错设置的多片第一摩擦片21和第二摩擦片22构成。
参见图19和图20,主动转子14在主动转子本体141的内壁上设置有四条轴向的槽144。
参见图21,第一摩擦片21是在环状片的外周设置了用于与槽144在轴向滑动配合的四个齿部211。
参见图22,第二摩擦片22是环状片的内周设置了用于与孔槽156在轴向滑动配合的四个齿部221。
多片第一摩擦片21与多片第二摩擦片22在轴向上交错布置,如此,第一摩擦片21相对主动转子14不可发生相对转动,而第二摩擦片22则相对被动转子15不可发生相对转动。
参见图23至图26,以下以被动转子半体151为例说本例中被动转子15的结构特点,四个孔槽156是贯穿被动转子半体151轴向上的端面的,且在周向上是均布的,与齿部221在周向适配对应。此外,轴孔157与转子轴15A之间的键连接满足周向相对固定,轴向可相对微距滑动的要求。
本例电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通电后主动转子立即启动如第一实施例,此时第一摩擦片21与第二摩擦片22之间的摩擦力最小,当主动转子14启动后,向被动转子15逐渐施加一对轴向力,将第一摩擦片21与第二摩擦片22逐渐压紧,摩擦力也逐渐增大,因而驱动被动转子15实现滞后随转。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三实施例本例是主动转子与被动转子同时使用阻尼器与离合器进行联结的一个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的是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和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二实施例中称谓相同的零部件或构造,并在有区别处给出特别说明。
参见图27至图29,转子轴15A与被动转子半体151和被动转子半体152之间均采用键连接,使得两被动转子半体一方面可以驱使转子轴15A绕轴线转动,另一方面可以相对转子轴15A在轴向微动,以实现摩擦片式离合器20的离合操作。
由主动转子本体141、磁极片142、定位圈143及主动转子销18构成主动转子14,从轴向上看,其被相对定子可绕轴线转动地设置在被动转子15内,从径向上看,扭簧16被安置在主动转子14腔内,在被动转子15内还安装有被动转子销17。这些零件的装配关系及主动转子14滞后驱动被动转子15的原理详见本发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的说明。
主动转子14在主动转子本体141的内壁上设置有四条轴向的槽144,被动转子15上设置有四个孔槽156。摩擦片式离合器20是由多片第一摩擦片21和多片第二摩擦片22构成的,从轴向上看交叉设置并分为二组,分别安装在定位圈143两侧。这些零件的装配关系及主动转子14滞后驱动被动转子15的原理详见本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二实施例的说明。
本例的优点是离合更加平稳。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四实施例
本例与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是阻尼器采用盘型双向阻尼器或盘型旋转阻尼器取代扭簧,盘型双向阻尼器或盘型旋转阻尼器的本体固定在主动转子上,而动芯上的轴孔与的转子轴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被动转子被主动轴子滞后驱动。由于盘型双向阻尼器或盘型旋转阻尼器是较成熟的技术,且可以定制采购,因此,本例的优点是转子结构装配相对简单快捷,阻尼器故障率低。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的其他实施方式
通过以上实施例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在滞后时间可以相对更长的场合,本发明还可以将被动转子设置成多级,从而形成由主动转子滞后驱动第一被动转子,再由第一被动转子滞后驱动第二被动转子,如此直到最后一个被动转子被滞后驱动,从而由设置在最后一个被动转子上的转子轴输出动力。
阻尼器的可选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弹簧阻尼器及粘滞阻尼器。

Claims (10)

1.增氧机,包括机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及由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水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直接由三相交流电驱动;
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通过负载离合器与所述水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离合器为摩擦式离合器或液力离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离合器包括花键螺母轴及螺杆和引导定位套;
所述螺杆的一端在所述引导定位套内并仅可相对所述引导定位套在轴向移动;
管状的所述花键螺母轴的一端具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内螺纹,外壁通过花键与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的管状的转子轴连接,以便相对所述转子轴进行轴向移动;
所述花键螺母轴相对所述转子轴在轴向回缩到极限位置时,所述水轮已经位于水面之上;所述花键螺母轴相对所述转子轴在轴向伸出到极限位置时,所述水轮已经位于水面之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增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花键螺母轴相对所述转子轴在轴向伸出到极限位置的状态下,当所述螺杆相对所述引导定位套在轴向伸出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螺杆与所述花键螺母轴保持螺纹啮合状态,当所述螺杆相对所述引导定位套在轴向回缩移动到极限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螺杆与所述花键螺母轴脱离或即将脱离螺纹啮合状态;
所述花键螺母轴相对所述转子轴在轴向回缩到极限位置时,所述螺杆与所述花键螺母轴已经脱离或即将脱离所述螺纹啮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增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的转子包括共轴线设置的主动转子和被动转子;
所述主动转子通过离合器和/或阻尼器与所述被动转子联结;
所述被动转子设置有作为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子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动转子有二个以上,所述主动转子通过所述离合器和/或所述阻尼器与第一被动转子联结,所述第一被动转子通过另一离合器和/或另一阻尼器与第二被动转子联结,所述第二被动转子通过又一离合器和/或又一阻尼器与第三被动转子联结,如此联结直到最后一个被动转子,所述转子轴设置在所述最后一个被动转子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的磁极为16极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器为弹簧阻尼器或旋转阻尼器或粘滞阻尼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阻尼器为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只扭臂抵靠所述主动转子,另一只扭臂抵靠所述被动转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为摩擦片式离合器。
CN201910105727.9A 2019-02-01 2019-02-01 增氧机 Active CN109566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727.9A CN109566525B (zh) 2019-02-01 2019-02-01 增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727.9A CN109566525B (zh) 2019-02-01 2019-02-01 增氧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6525A true CN109566525A (zh) 2019-04-05
CN109566525B CN109566525B (zh) 2021-07-02

Family

ID=65918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727.9A Active CN109566525B (zh) 2019-02-01 2019-02-01 增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652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5003A (zh) * 2019-04-16 2019-06-18 珠海市绿田机械有限公司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及电器设备
WO2020155999A1 (zh) * 2019-02-01 2020-08-06 珠海绿田机械有限公司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及电器设备
CN112119967A (zh) * 2020-09-03 2020-12-25 珠海市绿田机械有限公司 增氧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8684Y (zh) * 1999-03-26 2000-01-19 黄杰 叶轮式增氧机
KR20160074367A (ko) * 2014-12-18 2016-06-28 대한민국(전라남도 해양수산과학원장) 해상 가두리 양식장의 관리 시스템
CN208159841U (zh) * 2018-03-26 2018-11-30 飞力泵业有限公司 太阳能叶轮式增氧机及渔业养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8684Y (zh) * 1999-03-26 2000-01-19 黄杰 叶轮式增氧机
KR20160074367A (ko) * 2014-12-18 2016-06-28 대한민국(전라남도 해양수산과학원장) 해상 가두리 양식장의 관리 시스템
CN208159841U (zh) * 2018-03-26 2018-11-30 飞力泵业有限公司 太阳能叶轮式增氧机及渔业养殖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5999A1 (zh) * 2019-02-01 2020-08-06 珠海绿田机械有限公司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及电器设备
CN109905003A (zh) * 2019-04-16 2019-06-18 珠海市绿田机械有限公司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及电器设备
CN112119967A (zh) * 2020-09-03 2020-12-25 珠海市绿田机械有限公司 增氧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6525B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6525A (zh) 增氧机
CN206555324U (zh) 一种用于教室投影仪屏幕升降控制的离合器
CN106826907A (zh) 一种单自由度联动柔性充电机器人关节组
CN109672310A (zh)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及电器设备
WO2016101806A1 (zh) 一种洗衣机驱动器
CN202612495U (zh) 快慢速蜗轮减速机
CN102562449B (zh) 中、小功率风力发电机的无级桨距变换系统
CN201686350U (zh) 一种通过皮带传动构成的节电多输出装置
DE3827519A1 (de) Antriebsanordnung
CN207437615U (zh) 用于铁路内燃机车的永磁双离合驱动装置
CN201297370Y (zh) 碾米粉碎组合机的自动摩擦式离合皮带轮
CN206982689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1239593U (zh) 一种直流电机减速箱防卡死结构
CN202565093U (zh) 用于低启动电流电动机的重力离心磁性离合器
CN210318409U (zh) 一种可调传动比式减速机
CN207616118U (zh) 一种力矩电机驱动的高精度回转工作台
CN207348625U (zh) 自动门锁的减速电机
CN107453570B (zh) 异步变频调速电机
CN207229610U (zh) 一种旋转式动力系统用旋转连接装置
CN112228171A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机-启发电机-压缩机机组
CN109667303A (zh) 一种电机直驱式卷扬装置及大型挖掘机
CN205551516U (zh) 无级变速式立式钻床
CN109905003A (zh) 三相交流同步电机及电器设备
CN208759109U (zh) 一种机械设备加工用投料装置
CN216056678U (zh) 一种内转子谐波减速轮毂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