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4960B -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4960B
CN109554960B CN201811116220.5A CN201811116220A CN109554960B CN 109554960 B CN109554960 B CN 109554960B CN 201811116220 A CN201811116220 A CN 201811116220A CN 109554960 B CN109554960 B CN 1095549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
elastic
resistant
layer
resista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62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54960A (zh
Inventor
樊永欣
段勇奇
王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54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4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54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4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1/00Ballastway; Other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sleepers or the track; Drainage of the ballastway
    • E01B1/002Ballastless track, e.g. concrete slab trackway, or with asphalt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所述弹性限位装置被设置在道床板和限位凸台之间,所述弹性限位装置包括弹性耐磨层、耐磨件;所述弹性耐磨层与道床板连接,所述耐磨件与限位凸台连接;所述弹性耐磨层与耐磨件之间通过易断件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弹性耐磨层与耐磨件之间设置易断件,且弹性耐磨层与耐磨件之间通过易断件连接,从而在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过程中,确保了弹性耐磨层与耐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无需单独设置额外的限位压板来对弹性耐磨层与耐磨件进行固定,从而降低了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带来的振动噪声问题,常采用浮置板道床作为高等减振降噪措施。通常情况下,浮置板道床的弹性设计主要通过在垂直方向上采用低刚度弹性元件来支撑道床板,从而获得较高的减振能力。但是,在浮置板道床的水平方向限位问题上,经常采用较为简单的弹性连接方式,如橡胶浮置板道床的水平方向弹性限位层直接和道床板及道床基础侧墙相连,这种方式不仅影响道床板的垂向运动,而且道床板弹性限位层维修十分困难。
公开号为CN20393893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道床板的弹性限位装置,包括有道床板和限位凸台;弹性限位装置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道床板的凹槽或缺槽所构成的限位槽内的弹性限位体;与道床板接触、并与限位凸台配合的弹性限位体包括有弹性缓冲层、限位层Ⅰ和限位层Ⅱ;限位层Ⅰ和限位层Ⅱ相邻设置,且限位层Ⅰ与限位层Ⅱ之间可上下滑动;限位层Ⅰ、限位层Ⅱ分别与道床板、限位凸台结合。但该专利中所涉及的结构在安装和拆卸方面均较为困难,且在弹性限位装置安装过程中,需要单独设置额外的限位压板来对弹性限位装置进行固定,以防止弹性限位装置的脱出,这无疑增大了安装过程的繁琐程度,为安装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所存在的安装及拆卸不便的问题,提出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具有易安装、可拆卸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被设置在道床板和限位凸台之间,所述弹性限位装置包括弹性耐磨层、耐磨件;所述弹性耐磨层与道床板连接,所述耐磨件与限位凸台连接;所述弹性耐磨层与耐磨件之间通过易断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耐磨层包括弹性层、第一耐磨层,所述耐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耐磨层;所述弹性层与道床板连接;在远离道床板的一侧,弹性层与第一耐磨层连接;在远离弹性层的一侧,第一耐磨层与第二耐磨层连接,且第一耐磨层与第二耐磨层之间通过易断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层与第一耐磨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粘接、铆接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层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耐磨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与第一装配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道床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套管,所述螺栓套管与第一装配孔配合;螺栓被设置在第二装配孔、第一装配孔、螺栓套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道床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预埋螺杆,所述预埋螺杆与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台为浇筑成型,所述限位凸台与第二耐磨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耐磨层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二耐磨层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配合;所述易断件被设置在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件包括密封层和至少两个第二耐磨层;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耐磨层之间通过密封层连接。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方法,所述弹性限位装置为所述的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S1、通过螺栓结构将弹性耐磨层固定到道床板上;
S2、通过易断件将耐磨件固定到弹性耐磨层上;
S3、浇筑限位凸台,使耐磨件与限位凸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通过在弹性耐磨层与耐磨件之间设置易断件,且弹性耐磨层与耐磨件之间通过易断件连接,从而在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过程中,确保了弹性耐磨层与耐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无需单独设置额外的限位压板来对弹性耐磨层与耐磨件进行固定,从而降低了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装配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弹性层的剖视图;
图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第一耐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第一耐磨层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第二耐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第二耐磨层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另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耐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弹性耐磨层1,弹性层11,第一装配孔111,第一耐磨层12,第二装配孔121,第二安装孔122,耐磨件2,第二耐磨层21,第一安装孔211,凸部212,密封层22,易断件3,螺栓套管4,螺栓5,道床板6,第一豁口61,第二豁口62,开口部63,限位凸台7,预埋螺杆8,第一螺母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附图1-12所示,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被设置在道床板6和限位凸台7之间,所述弹性限位装置包括弹性耐磨层1、耐磨件2;所述弹性耐磨层1与道床板6连接,所述耐磨件2与限位凸台7连接;所述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通过易断件3连接。其中,易断件3为低强度连接件,包括塑料销钉、塑料螺栓、塑料扎带、金属细丝、塑料杆、木杆等低强度连接件;具体以塑料螺栓为例,可以选用尼龙螺栓,PC螺栓,PVDF螺栓,PP螺栓,PTFE螺栓等塑料螺栓,其强度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用小于6.8级的螺栓,但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上述塑料种类以及强度的塑料螺栓。
此外,所述限位凸台7是通过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成型,并将耐磨件2与限位凸台7浇筑为一体结构。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常用的浮置板道床而言,在浮置板道床的正常使用情况下,道床板会产生一个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为了不影响道床板的竖直运动,通常现有技术中设置两个耐磨层,且两个耐磨层之间为相互独立的结构,即两个耐磨层之间不进行任何方式的固定连接,以确保二者之间能够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从而保证浮置板道床的正常使用;
但这种相互独立设置的耐磨层,为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过程带来了较大的不便;为了对弹性限位装置进行安装,通常情况下需要单独设置额外的限位压板来对两个耐磨层进行固定,以避免在安装过程中两个耐磨层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导致弹性限位装置错位或脱出的情况发生;这无疑增大了安装过程的繁琐程度,提高了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难度,为安装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易断件3,且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通过易断件3连接,从而在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过程中,确保了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无需单独设置额外的限位压板来对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进行固定;同时在弹性限位装置的首次使用过程中,由于道床板的竖直运动,带动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施加给易断件3一个剪切力,使得易断件3断开,解除了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在弹性限位装置之后的使用过程中,第一耐磨层12与第二耐磨层21之间仍然为相互独立的关系,二者之间能够进行相对运动,保证了弹性限位装置以及浮置板道床的正常使用。
在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过程中,将弹性耐磨层1与道床板6固定连接,并通过易断件3将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固定连接,此时整个弹性限位装置已经固定在道床板上,且由于道床板6、弹性耐磨层1、耐磨件2之间已具有固定的连接关系,无需单独设置额外的限位压板来对弹性限位装置进行固定;然后在使用混凝土浇筑限位凸台7的过程中,只需将耐磨件2与限位凸台7浇筑为一体结构,即完成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通过在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设置易断件3,且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通过易断件3连接,从而在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过程中,确保了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无需单独设置额外的限位压板来对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进行固定,从而降低了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
实施例2
如附图1-12所示,在弹性限位装置的使用过程中,为了对弹性耐磨层1及耐磨件2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介绍,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首先对弹性耐磨层1及耐磨件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所述弹性耐磨层1包括弹性层11、第一耐磨层12,所述耐磨件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耐磨层21;所述弹性层11与道床板6连接;在远离道床板6的一侧,弹性层11与第一耐磨层12连接;在远离弹性层11的一侧,第一耐磨层12与第二耐磨层21连接,且第一耐磨层12与第二耐磨层21之间通过易断件3连接。所述限位凸台7为浇筑成型,所述限位凸台7与第二耐磨层21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层11由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以最大程度对道床板的运动进行缓冲,避免出现刚性碰撞;所述第一耐磨层12、第二耐磨层21均由耐磨材料制成,优选为聚四氟乙烯、尼龙、不锈钢等材质,以提高二者的耐磨性能。
具体在弹性限位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弹性层11与第一耐磨层12紧密连接为一体结构,构成弹性耐磨层1,且弹性耐磨层1与道床板6紧密连接,使得弹性耐磨层1能够随着道床板6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可以视为活动端;而第二耐磨层21与限位凸台7连接,可以视为固定端;即在第一耐磨层12与第二耐磨层21之间的接触面处,活动端与固定端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以确保浮置板道床的正常使用。
对于弹性层11、第一耐磨层12、道床板6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弹性层11与第一耐磨层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粘接、铆接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以提高弹性层11与第一耐磨层12之间连接的牢靠性。同时,所述弹性耐磨层1通过螺栓5与道床板6连接,以确保弹性耐磨层1与道床板6进行紧密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层1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孔111,所述第一耐磨层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孔121,所述第二装配孔121与第一装配孔111配合;所述第一装配孔111可以为沉头孔、通孔或螺纹孔,所述第二装配孔121可以为沉头孔、通孔或螺纹孔。
所述道床板6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套管4,所述螺栓套管4与第一装配孔111配合;所述螺栓5被设置在第二装配孔121、第一装配孔111、螺栓套管4中,即螺栓5依次穿过第二装配孔121、第一装配孔111,并拧紧在螺栓套管4中,从而不仅将弹性层11与第一耐磨层12进行较为牢靠的连接,而且将弹性耐磨层1紧密地固定在道床板6上。
同时,作为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道床板6上设置至少一个预埋螺杆8和至少一个第一螺母9,预埋螺杆8和第一螺母9连接,预埋螺杆8与第一装配孔111、第二装配孔121一一配合,预埋螺杆8依次穿过第一装配孔111、第二装配孔121,通过第一螺母9将弹性耐磨层1固定在道床板6上。
其中,弹性层11与第一耐磨层12之间,除了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进行连接外,还可以再通过设置粘接、铆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对于限位凸台7与第二耐磨层21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第二耐磨层21在靠近限位凸台7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部212;所述第二耐磨层21通过凸部212与限位凸台7连接。在对限位凸台7进行浇筑时,将第二耐磨层21与限位凸台7浇筑为一体结构,由于凸部212的设置,增大了限位凸台7与第二耐磨层21的接触面积,不仅便于浇筑的进行,而且提高了限位凸台7与第二耐磨层21之间的连接牢靠性;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第二耐磨层21上设置有九个凸部212。
实施例3
为了对易断件3以及第一耐磨层12与第二耐磨层21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附图1所示,所述第一耐磨层1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122,所述的第二耐磨层21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211,所述第一安装孔211与第二安装孔122配合;所述易断件3被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11、第二安装孔122中;所述第一安装孔211可以为通孔或螺纹孔,所述第二安装孔122可以为通孔或螺纹孔。
其中,易断件3为低强度连接件,包括塑料销钉、塑料螺栓、塑料扎带、金属细丝、塑料杆、木杆等低强度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易断件3优选为塑料螺栓,且第二安装孔122为与塑料螺栓配合的螺纹孔,通过将易断件3穿过第二耐磨层21的第一安装孔211,并拧紧在第一耐磨层12的第二安装孔122中,从而将第二耐磨层21临时固定连接在弹性耐磨层1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耐磨层1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122,所述的第二耐磨层2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211,且第一安装孔211与第二安装孔122一一配合;所述的易断件3穿过第二安装孔122和第一安装孔211,通过螺母拧紧固定,从而将第二耐磨层21临时固定连接在弹性耐磨层1上。
实施例4
如附图8-1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弹性限位装置做进一步说明,所述耐磨件2包括密封层22和至少两个第二耐磨层21;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耐磨层21之间通过密封层22连接为一体,形成耐磨件2。其中,相邻的两块第二耐磨层21之间可通过将密封层22折弯形成30°~150°的角度,以便与道床板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密封层22具有较软或易弯曲变形结构,具体的,密封层22至少包括橡胶、聚氨酯、无纺布中的任一种材质。
以附图8为例,限位凸台7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道床板6之间,且位于道床板6的第一豁口61中,对于单一限位凸台7与单一道床板6之间的弹性限位装置而言,弹性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弹性耐磨层1和一个耐磨件2;其中,耐磨件2包括密封层22和两个第二耐磨层21,所述第二耐磨层21与弹性耐磨层1一一配合;两个第二耐磨层21之间通过将密封层22折弯形成90°的角度,以便与道床板的形状相匹配。
以附图9为例,限位凸台7设置在道床板6的开口部63中,弹性限位装置包括三个弹性耐磨层1和一个耐磨件2;其中,耐磨件2包括密封层22和三个第二耐磨层21,所述第二耐磨层21与弹性耐磨层1一一配合;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耐磨层21之间通过密封层22连接。
除此之外,如附图10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耐磨件2也可以只包括第二耐磨层21;具体为,限位凸台7设置在道床板6的侧边或第二豁口62中,弹性限位装置设置在限位凸台7、道床板6之间;其中,弹性限位装置包括一个弹性耐磨层1和一个耐磨件2,耐磨件2仅包括一个第二耐磨层21,且所述第二耐磨层21与弹性耐磨层1配合。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
S1、通过螺栓结构将弹性耐磨层1固定到道床板6上;
具体为,将螺栓5穿过第一耐磨层12的第二装配孔121、弹性层11的第一装配孔111,并拧紧在道床板6的螺栓套管4中,从而将弹性耐磨层1固定连接在道床板6上;或者在道床板6上设置预埋螺杆8,将预埋螺杆8穿过弹性层11的第一装配孔111、第一耐磨层12的第二装配孔121,由第一螺母9将弹性耐磨层1固定连接在道床板6上。
S2、通过易断件3将耐磨件2固定到弹性耐磨层1上;
具体的,以易断件3为塑料螺栓为例,使用易断件3穿过第二耐磨层21的第一安装孔211,并旋入第一耐磨层12的第二安装孔122中进行固定,从而将第二耐磨层21临时固定连接在弹性耐磨层1上;或者易断件3穿过第一耐磨层12的第二安装孔122、第二耐磨层21的第一安装孔211,并与螺母拧紧固定,从而将第二耐磨层21临时固定连接在弹性耐磨层1上。
S3、浇筑限位凸台7,使耐磨件2与限位凸台7连接。
其中,限位凸台7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由于此时耐磨件2已经处于固定状态,仅需将第二耐磨层21的凸部212与混凝土耦合,即可使耐磨件2与限位凸台7连接为一体,从而完成了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被设置在道床板(6)和限位凸台(7)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装置包括弹性耐磨层(1)、耐磨件(2);所述弹性耐磨层(1)与道床板(6)连接,所述耐磨件(2)与限位凸台(7)连接;所述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通过易断件(3)连接,所述弹性耐磨层(1)包括弹性层(11)、第一耐磨层(12);在弹性限位装置的首次使用过程中,由于道床板(6)的竖直运动,带动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施加给易断件(3)一个剪切力,使得易断件(3)断开,解除了弹性耐磨层(1)与耐磨件(2)之间的连接关系;
所述耐磨件(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耐磨层(21);所述弹性层(11)与道床板(6)连接;在远离道床板(6)的一侧,弹性层(11)与第一耐磨层(12)连接;在远离弹性层(11)的一侧,第一耐磨层(12)与第二耐磨层(21)连接,且第一耐磨层(12)与第二耐磨层(21)之间通过易断件(3)连接;
所述弹性层(1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孔(111),所述第一耐磨层(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孔(121),所述第二装配孔(121)与第一装配孔(111)配合;
所述第一耐磨层(1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122),所述的第二耐磨层(21)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211),所述第一安装孔(211)与第二安装孔(122)配合;所述易断件(3)被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11)、第二安装孔(12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11)与第一耐磨层(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粘接、铆接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床板(6)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套管(4),所述螺栓套管(4)与第一装配孔(111)配合;螺栓(5)被设置在第二装配孔(121)、第一装配孔(111)、螺栓套管(4)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床板(6)上设置至少一个预埋螺杆(8),所述预埋螺杆(8)与第一装配孔(111)、第二装配孔(121)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7)为浇筑成型,所述限位凸台(7)与第二耐磨层(21)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件(2)包括密封层(22)和至少两个第二耐磨层(21);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耐磨层(21)之间通过密封层(22)连接。
7.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装置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S1、通过螺栓结构将弹性耐磨层(1)固定到道床板(6)上;
S2、通过易断件(3)将耐磨件(2)固定到弹性耐磨层(1)上;
S3、浇筑限位凸台(7),使耐磨件(2)与限位凸台(7)连接。
CN201811116220.5A 2017-09-25 2018-09-25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Active CN1095549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66169 2017-09-25
CN201710876616 2017-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4960A CN109554960A (zh) 2019-04-02
CN109554960B true CN109554960B (zh) 2024-01-30

Family

ID=658646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6220.5A Active CN109554960B (zh) 2017-09-25 2018-09-25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1821560237.5U Active CN209323264U (zh) 2017-09-25 2018-09-25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0237.5U Active CN209323264U (zh) 2017-09-25 2018-09-25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95549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4960B (zh) * 2017-09-25 2024-01-30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3737575B (zh) * 2021-09-02 2023-04-07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砟轨道板端减震卡槽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3734A1 (zh) * 2009-01-22 2010-07-29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内置式隔振装置及其应用
CN102442030A (zh) * 2008-12-12 2012-05-09 尹学军 防滑垫板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203238499U (zh) * 2013-04-27 2013-10-16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板式可更换组合道床系统
CN103993529A (zh) * 2014-05-23 2014-08-20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床板的弹性限位装置
CN205738765U (zh) * 2016-06-30 2016-11-30 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工装箱结构
WO2017121044A1 (zh) * 2016-01-11 2017-07-20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板式减振轨道结构系统及配套施工方法
CN209323264U (zh) * 2017-09-25 2019-08-30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2030A (zh) * 2008-12-12 2012-05-09 尹学军 防滑垫板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WO2010083734A1 (zh) * 2009-01-22 2010-07-29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内置式隔振装置及其应用
CN203238499U (zh) * 2013-04-27 2013-10-16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板式可更换组合道床系统
CN103993529A (zh) * 2014-05-23 2014-08-20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床板的弹性限位装置
WO2017121044A1 (zh) * 2016-01-11 2017-07-20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板式减振轨道结构系统及配套施工方法
CN205738765U (zh) * 2016-06-30 2016-11-30 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工装箱结构
CN209323264U (zh) * 2017-09-25 2019-08-30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4960A (zh) 2019-04-02
CN209323264U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1734B2 (en) Hold down system using hollow bearing members
CN109554960B (zh) 一种道床板弹性限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US6499265B2 (en) Expansion joint cover
US20200378072A1 (en) Cover assembly for structural members
CN107815963B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
JP2010510416A5 (zh)
KR101028507B1 (ko) 마감콘크리트가 필요 없는 교량용 신축이음장치 및 그시공방법
US8052408B2 (en) Two-way pre-stress system and bending device therefor
CN105603871A (zh) 桥梁伸缩单元构件及桥梁伸缩装置
KR101020066B1 (ko) 신축이음장치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08265571B (zh) 一种减振扣件系统
KR101060940B1 (ko) 수평강성이 증대되고 유지보수가 용이한 교좌장치용 앵커부재
KR100982659B1 (ko) 교량의 교좌장치 및 핑거 조인트의 고정력 증강장치
KR20140082111A (ko) 모듈러를 이용한 수평증축 연결장치
JP2007146472A (ja) 弾性連結部材による落橋防止装置
WO2022142186A1 (zh) 一种轨道浮置板灌浆装置
CN205347892U (zh) 防倾覆整体垫板及应用其的道岔转辙器
US7455473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stalling, and exchanging rubber seal for expansion joint
CN203700879U (zh) 一种剪力铰及轨道结构
CN203114993U (zh) 小型设备地脚减振装置
CN203114994U (zh) 小型设备悬挂减振装置
CN209523079U (zh) 一种减振扣件系统
KR101157499B1 (ko) 분리형 스페리칼 타입의 교량용 교좌장치
KR101167754B1 (ko) 아치교의 수직재 연결구조 및 이를 시공하는 방법
CN207793868U (zh) 一种防震伸缩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an Yongxin

Inventor after: Duan Yongqi

Inventor after: Wang Anbin

Inventor before: Fan Yongx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