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1919A - 翻页装置以及设置片 - Google Patents

翻页装置以及设置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1919A
CN109551919A CN201811121795.6A CN201811121795A CN109551919A CN 109551919 A CN109551919 A CN 109551919A CN 201811121795 A CN201811121795 A CN 201811121795A CN 109551919 A CN109551919 A CN 109551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ook
setting
holding stat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17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谷川浩
长谷川浩一
金村俊明
村井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51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5909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51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5909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51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5909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76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5922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76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5922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51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1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9/00Bookmarkers; Spot indicators; Devices for holding books open; Leaf turners
    • B42D9/04Leaf tur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9/00Bookmarkers; Spot indicators; Devices for holding books open; Leaf turners
    • B42D9/04Leaf turners
    • B42D9/06Leaf turners having an arm reset after each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34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specially adapted for scanning pages of a boo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s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翻页装置以及设置片。在壳体的内侧粘贴(或者印刷)有指引片,该指引片标记有用于向用户引导按照书(B)的尺寸的翻页主体部的设置位置以及摄像装置支架的设置位置的指引(图标)。在指引片上标记有表示按照书(B)的尺寸的向保持台的设置位置的标志、以及表示相对于各个标志以壳体上的保持台为基准而适合书(B)的尺寸的翻页主体部的设置位置的记号。此外,在指引片上与上述记号建立对应地标记有翻页主体部的设置位置。

Description

翻页装置以及设置片
关联申请的参照:本申请主张以2017年9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7-185114、2017年9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7-185118、2017年9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7-185120、2017年9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7-185122、2017年9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7-185125、2018年2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8-027654、2018年2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8-027655为基础的优先权,并将这些基础申请的内容全部援用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页装置以及设置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自动地翻开书等的页的装置,已知有一种翻页装置,每次一张地吸附重叠的页而翻开页(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6-010907号公报)。大体地区分,该翻页装置由翻页主体部、保持台以及摄像装置支架构成。
翻页主体部包括:臂,沿着圆弧轨道往复运动;吸附部,设置于该臂的前端,每次一页地吸附由保持台保持的打开的书的页而将其翻起;驱动部(马达),驱动上述臂、吸附部;送风部,朝页的背面侧吹风,以免翻开的页返回到翻开原始位置;以及对该驱动部、该送风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包括电子电路、电源电路)等。
此处,通过从配置于书的翻开原始位置的上方的送风部朝向由吸附部翻开的页的背面侧吹风,由此将从吸附部分离后的页朝翻开目的位置引导,防止该页返回到翻开原始位置。并且,在依次翻开页的动作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摄像装置支架的平板电脑等的摄像机对页依次进行摄像,实现书的电子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观点所涉及的翻页装置是翻开书的页的翻页装置,具备:保持台,将上述书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保持;主体部,将上述打开的书的上述页从翻开原始位置翻开至翻开目的位置;以及设置片,具有多个构成面,在收纳该翻页装置时,作为将上述保持台以及上述主体部收纳到由上述多个构成面形成的长方体的内部的壳体起作用,在使用该翻页装置时,在上述保持台设置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展开上述多个构成面。
本发明的第2观点所涉及的设置片构成为,与将书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保持的保持台、以及将上述打开的书的页从翻开原始位置翻开至翻开目的位置的主体部一起构成翻页装置,该设置片用于设置上述保持台以及上述主体部,其中,具有多个构成面,在收纳该翻页装置时,作为将上述保持台以及上述主体部收纳到由上述多个构成面形成的长方体的内部的壳体起作用,在使用该翻页装置时,在上述保持台设置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展开上述多个构成面。
本发明的第3的观点所涉及的设置片构成为,与将书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保持的保持台、以及将上述打开的书的页从翻开原始位置翻开至翻开目的位置的主体部一起构成翻页装置,该设置片用于设置上述保持台以及上述主体部,其中,上述保持台固定于上述设置片的规定位置,在上述设置片的设置面上具备指引部,该指引部标记有按照上述书的尺寸的、书相对于上述保持台的设置位置以及上述主体部的设置位置。
附图说明
当与以下的附图相配合地考虑以下的详细说明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本发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翻页装置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2A是表示翻页装置的壳体的构造的俯视图,图2B是表示翻页装置的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翻页装置的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为了使用翻页装置而从收纳状态朝使用状态转移的途中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翻页装置的扩展单元的图,图5B是表示在翻页装置中安装了扩展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6A以及图6B是表示翻页装置的收纳时的翻页主体部的状态的图。
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翻页装置的使用时的翻页主体部的状态的图。
图8A是表示摄像装置支架的构成的分解图,图8B是表示摄像装置支架的收纳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摄像装置支架的使用时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10A以及图10B是用于说明摄像装置支架的固定方法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翻页装置的兼作设置片的壳体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翻页装置的其他摄像装置支架的构成的外观图。
图13是表示收纳状态的摄像装置支架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使用时的摄像装置支架的立体图。
图15A以及图15B是用于说明摄像装置支架的载台与腿部的卡合机构的立体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摄像装置支架的升降机构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7A以及图17B是用于说明摄像装置支架的升降用按钮的构造的立体图。图17C是升降用按钮的侧视图。
图18A以及图18B是用于说明在摄像装置支架中调节固定有载台的腿部的高度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A以及图19B是用于说明在摄像装置支架中使固定有载台的腿部的高度固定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指引片的壳体的局部构成的俯视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指引片的设置位置引导的俯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指引片的设置位置引导的俯视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指引片的设置位置引导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对于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施加有为了实施本发明而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不将发明范围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以及图示的例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翻页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将书B的页P从左向右翻开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1中,翻页装置1大体上包括:翻页主体部(也简称为主体部)10,将书B的页P翻开;保持台20,保持打开的书B;壳体30,在收纳翻页装置1时,覆盖翻页主体部10以及保持台20;摄像装置支架(也简称为支架)70,设置具有对书B的页P进行摄像的摄像单元的信息处理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80。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翻页装置1也可以另外具备用于在翻开目的位置保持所翻开的页P的页保持部、固定由保持台20保持的书B的书保持器等。
翻页主体部10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收纳壳体11;臂部12,能够收纳于该收纳壳体11;马达等第一驱动部13,使臂部12从右向左、从左向右往复摆动;吸附部(或者粘附部)14,安装于臂部12的前端,对书B的页P进行吸附(或者粘附);马达等第二驱动部15,使该吸附部14转动;送风部16,用于使风在处于翻开原始位置的页P的上方通过,对由吸附部14翻开的页P吹风,由此对页的翻开动作进行辅助,并且使页P从吸附部14脱离;以及未图示的控制部,对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翻页主体部10相对于保持台20独立,且能够根据书B的尺寸而适当调整相对于保持台20的位置、方向。
此外,送风部16与具备翻页机构(构造)的收纳壳体11分体地构成,该翻页机构包括臂部12、第一驱动部13、吸附部14、第二驱动部15。通过使送风部16与收纳壳体11分体,由此能够实现收纳壳体11的尺寸(容量)的小型化。此外,能够提高针对送风部16的配置的自由度。
即,设计为,通过使分体的送风部16相对于收纳壳体11能够转动,由此在收纳时,使送风部16朝收纳壳体11的侧面侧转动,而朝送风部16与收纳壳体11成为一列、且收纳壳体11的上表面与送风部16的吹出口成为大致平坦的位置移动,在进行了该移动的状态下使送风部16以及收纳壳体11占有的横向尺寸(x轴方向的尺寸)收敛为规定的书的横向尺寸、例如A4横向尺寸。由此,与以往的翻页主体部(送风部与收纳壳体为一体的构造)相比较,能够降低收纳时的翻页主体部10的高度(相当于收纳时的宽度),此外,收纳时的横向尺寸成为规定的书的横向尺寸、例如A4横向尺寸,能够实现翻页装置1的紧凑的收纳(以下,将规定的书的尺寸作为A4尺寸进行说明)。
此外,送风部16能够转动地固定于后述的固定台。因此,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使送风部16朝收纳壳体11的上表面侧转动,并且相对于固定台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由此能够在水平面上调整送风方向,以便对由吸附部14翻开的页P吹风。此外,通过使送风部16成为分体,由此还能够实现收纳壳体11的尺寸(容量)的小型化。通过该构成,还能够实现翻页装置1的紧凑的收纳、轻量化。
保持台20具备通过铰链而折叠自如的一对保持板21、22。此处,在从左向右翻开书B的页P的情况下,一对保持板21、22中被配置在左侧的一方的保持板21被沿着桌子上放置,被配置在右侧的另一方的保持板22以相对于一方的保持板21以规定的角度抬起的方式倾斜地放置在桌子上。在一方的保持板21上放置页P被翻开之前的书B。即,一方的保持板21侧成为页P的翻开原始位置。在另一方的保持板22上保持被翻开的页P。即,另一方的保持板22侧成为页P的翻开目的位置。
由此,保持台20将书B保持为,与处于翻开原始位置的页P相比,处于翻开目的位置的页P向相对于书B的装订部立起的方向倾斜。另外,一对保持板21、22通过铰链而折叠自如,因此,也能够调整一对保持板21、22所成的角度,处于翻开目的位置的页P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1变得能够调整。作为倾斜角度θ1,优选在30~45度内的范围中进行调整。
此外,保持台20能够进行分割,以便在收纳翻页装置1时作为整体收敛为A4尺寸的大小。即,保持台20包括由保持板21a、22a构成的主体部23以及由保持板21b、22b构成的扩展单元24,保持台20能够分割成主体部23与扩展单元24。更具体而言,设计为,在收纳翻页装置1时,通过拆卸扩展单元24,由此保持板21a、22a以及翻页主体部10占有的纵向尺寸(y轴方向的尺寸)收敛为A4纵向尺寸。此外,保持台20通过一对保持板21、22将书B保持为,与处于翻开原始位置的页P相比,处于翻开目的位置的页P向相对于书B的装订部立起的方向倾斜,因此优选在构成翻开原始位置的保持板21的保持板21a、21b上分别设置防滑片21e、21f。
如此,通过使送风部16朝收纳壳体11的侧面侧转动,由此将保持板21a、22a以及翻页主体部10占有的横向尺寸(x轴方向的尺寸)收敛为A4横向尺寸,通过从主体部23拆卸扩展单元24,由此将保持板21a、22a以及翻页主体部10占有的纵向尺寸(y轴方向的尺寸)收敛为A4纵向尺寸。即,在收纳时,能够将保持板21a、22a以及翻页主体部10占有的纵横尺寸收敛为A4尺寸。
此外,各部分的尺寸被设计为,在使用翻页装置1时,将扩展单元24装配于主体部23来扩展保持台20的尺寸,由此能够载放最大为A4尺寸的书B。因而,不对翻页作业造成妨碍,就能够实现收纳时的小型化。
壳体30为,在使用翻页装置1时作为用于防止翻页主体部10以及保持台20的偏移的设置片起作用,在收纳翻页装置1时作为覆盖翻页主体部10以及保持台20的罩起作用。由上述保持板21a、22a构成的主体部23固定于壳体30。虽然详细情况将后述,但是在壳体30的内侧标记有用于对用户引导翻页主体部10相对于保持台20的设置位置以及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的指引(图标)。此外,在壳体30上设置有以规定的角度(多个阶段)支承保持板22的支承部40。在支承部40上形成有以规定的角度(多个阶段)支承设置于保持板22的背部的未图示的支架的槽。
摄像装置支架70具有载台71,该载台71相对于摄像对象的所打开的书B的处于翻开原始位置的页P(翻开之前的页P)在对角方向上、且相对于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面平行地延伸。在载台71上作为摄像装置而设置有例如平板终端等信息处理终端80,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经由设置于载台71的开口部对书B的处于翻开原始位置的页P(翻开之前的页P)进行摄像。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由上述的标记在壳体30上的指引(图标)标记。因而,无需另外准备按照书B的不同尺寸来标记设置位置的设置片,设置片的准备、各单元的设置不耗费工时,能够容易地将摄像装置支架70设置于适当的位置。
图2A是表示翻页装置1的壳体30的构造的俯视图,图2B是表示翻页装置1的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壳体30具备通过将虚线部位内折来构成大致长方体的至少四个构成面31、32、33、34。四个构成面31~34中的两个构成面31、33的纵横尺寸成为A4尺寸,通过四个构成面31~34中的一个构成面32使A4尺寸的两个构成面31、33结合而形成背部,通过四个构成面31~34中的构成面34与A4尺寸的构成面31结合。并且,在收纳翻页装置1时,折叠保持台20,使送风部16朝收纳壳体11的侧面侧转动而使收纳壳体11的上表面与送风部16的吹出口成为大致平坦,从主体部23拆卸扩展单元24,将壳体30的虚线部位内折,由此覆盖由收纳壳体11以及送风部16构成的翻页主体部10以及保持台20(保持板21a和保持板22a)。另外,主体部23的保持板21a固定于构成面31。由此,如图2B所示,能够使整体成为至少由四个构成面31、32、33、34形成的大致长方体的形状(以下,将大致长方体整体称作主体单元50)。此外,扩展单元24被从主体部23拆卸而折叠,并以夹在折叠后的保持台20的保持板21a与保持板22a之间的方式进行收纳。
此时,从使用时的操作性出发,使翻页主体部10侧朝上、使保持板21a与保持板22a侧朝下地收纳主体单元50。即,在使用时,从用户角度观察,当设置成翻页主体部10成为里侧、保持台20成为近前侧时,容易进行翻页作业。如图2B所示,如果使翻页主体部10侧朝上、使保持板21a与保持板22a侧朝下地进行收纳,则当在进行使用时展开壳体30时,自然地设置成翻页主体部10成为里侧、保持台20成为近前侧。此外,如此,通过使翻页主体部10侧朝上、使保持板21a与保持板22a侧朝下地进行收纳,由此不设置特别的支承单元,就能够通过保持台20(保持板21a与保持板22a)从下方支承翻页主体部10。
另外,虽然详细情况将后述,但是在与壳体30的背部相当的构成面32上,设置有用于将摄像装置支架70固定为能够转动的支架设置板(底座板)76。
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翻页装置1的收纳状态的立体图。如图3A所示,在收纳时,大致长方体的主体单元50插入到构成摄像装置支架70的一对腿部之间。如图3B所示,翻页主体部10、保持台20等各部分的尺寸、摄像装置支架70的腿部的间隔等被设置为,使主体单元50的纵向成为A4纵向尺寸,其进深成为A4横向尺寸,其厚度(进深)收敛于摄像装置支架70的腿部的间隔。此外,各部分的尺寸(翻页主体部10的高度、保持台20折叠时的高度等)被设计为,使大致长方体的主体单元50收敛于摄像装置支架70的腿部的间隔。如此,通过使收纳时的主体单元50成为大致A4尺寸,由此能够容易地保管于一般的柜子、书架等。此外,通过将摄像装置支架70用作为收纳主体单元50时的文件夹,由此无需考虑摄像装置支架70本身的收纳。
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为了使用翻页装置1而使其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转移的途中的翻页装置1的状态的立体图。在使用翻页装置1时,如图4A所示,将从摄像装置支架70中取出的主体单元50,以从用户角度观察而主体单元50的上侧成为里侧、下侧成为近前侧的方式放置于桌子等上,并将壳体30的三个构成面32、33、34展开。图4B表示壳体30展开后的状态。此时,由于主体部23的保持板21a固定于构成面31,因此,通过使构成面31朝下地将三个构成面32、33、34展开,由此在主体部23的保持板21a被设置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展开。即,在容易转移到接下来的设置作业的状态下展开。
图5A是表示翻页装置1的扩展单元24的图,图5B是表示在翻页装置1上安装了扩展单元24的状态的图。扩展单元24具备通过铰链而折叠自如的一对保持板21b、22b。保持板21b、22b分别具备插入板21c、22c,通过将该插入板21c、22c插入到设置于保持板21a、22a的侧部的狭缝(未图示),由此将保持板21b、22b本身定位以及固定于保持板21a、22a。在如上述那样展开了壳体30之后,如图5B所示,将扩展单元24装配于保持板21a、22a的侧部。如此,通过使保持板21、22能够分割成保持板21a、22a以及由保持板21b、22b构成的扩展单元24,由此在收纳时能够使主体单元50的尺寸紧凑(A4尺寸),在使用时能够应对最大A4尺寸的书B。
图6A以及图6B是表示翻页装置1的收纳时的翻页主体部10的状态的图。送风部16固定于固定台16a,该固定台16a通过旋转轴17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收纳壳体11。在收纳时,使送风部16通过旋转轴17朝箭头a的方向转动而成为横转的状态。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在使送风部16横转了的状态下,通过使送风部16的吹出口的高度与收纳壳体11的高度成为大致平坦来确保收纳时的稳定性。此外,在收纳壳体11的下部设置有插入板42,在将翻页主体部10设置到壳体30上时,通过将插入板42插入到设置于保持台20的保持板21a的侧部的狭缝(未图示)中,由此在翻页动作中防止翻页主体部10偏移。进而,在收纳壳体11的底面上粘贴有用于在翻页动作中防止翻页主体部10偏移的防滑片43。因而,无需对翻页主体部10本身确保能够防止书偏移的程度的重量,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
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翻页装置1的使用时的翻页主体部10的状态的图。在使用时,使送风部16通过旋转轴17朝箭头b的方向转动而移动到收纳壳体11的上部,并通过固定台16a的旋转轴18如箭头c所示那样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由此,能够将来自送风部16的风向调整为,对由吸附部14翻开的页P吹风。
图8A是表示摄像装置支架70的构成的分解图,图8B是表示摄像装置支架70的收纳状态的侧视图。此外,图9是表示摄像装置支架70的使用时的构成的侧视图。
如图8B所示,摄像装置支架70包括:载台71,用于设置平板终端等信息处理终端80;以及腿部72、73,构成为能够调整高度。载台71具有相对于设置信息处理终端80的设置面弯曲90度的固定板71a,通过用螺钉74将该固定板71a固定于腿部72的前端板72a,由此将载台71固定于腿部72。另外,也可以是不使用螺钉74而例如能够通过使彼此嵌合来固定的构造,固定单元、固定方法并无限定。
腿部72由上述前端板72a、底板72b、以及通过前端板72a与底板72b以规定的间隔连结的侧板72c、72d构成,当如上述那样在收纳时插入了主体单元50时,从两侧面支承主体单元50。在侧板72c、72d上形成有以规定的间隔纵向排列的多对孔。
另一方面,腿部73包括:侧板73a、73b,用于将腿部72(即,载台71)固定于所希望的高度;以及底板73c,将该侧板73a、73b以规定的间隔连结。在侧板73a、73b的相同位置上形成有一对孔。腿部72与腿部73为,使上述的形成于腿部72的侧板72c、72d的多对孔中的任一对与形成于腿部73的侧板73a、73b的一对孔的位置一致,并通过一对螺钉75a、75b进行固定。由于在腿部72的侧板72c、72d上形成有以规定的间隔纵向排列的多对孔,因此,通过改变由螺钉75a、75b卡止的孔,能够根据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视场角、书B的尺寸等来调整载台71的高度。另外,也可以是不使用螺钉75a、75b而例如能够通过使彼此嵌合来固定的构造,固定单元、固定方法并无限定。此外,在腿部73的底板73c上形成有用于通过螺钉固定于壳体30的孔73d。关于腿部73的固定方法将后述。
图8B表示收纳翻页装置1时的摄像装置支架70的状态。在收纳翻页装置1时,将载台71从腿部72拆卸,并载放为使固定板71a与腿部73的底板73c抵接,使载台71的前端与腿部72的前端板72a的内侧抵接。通过成为这样的构造,能够通过摄像装置支架70可靠地保持大致长方体的主体单元50。另外,上述的摄像装置支架70的构成为一例,例如,也可以不将载台71从腿部72拆卸,而使用旋转机构使载台71移动到规定位置。
在使用翻页装置时,如图9所示,将载台71的固定板71a插入到腿部72的前端板72a的内侧并通过螺钉74进行固定。接着,根据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视场角、书B的尺寸等来调整腿部72的高度,并通过螺钉75a(75b)将腿部72固定于腿部73。另外,在使用翻页装置1时,摄像装置支架70设置在壳体30上,但为了防止在翻页动作中设置位置偏移,可以在腿部73的底板73c上粘贴防滑片,也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于壳体30。
图10A以及图10B是用于对摄像装置支架70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A所示,在与壳体30的背部相当的构成面32上,螺纹固定有用于将摄像装置支架70固定于规定角度的支架设置板76。支架设置板76能够将该螺纹固定的螺钉作为旋转轴76a而水平地转动。在支架设置板76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外螺纹(固定部)76b。
用户在使用翻页装置1时,以上述外螺纹76b被插入到形成在腿部73的底板73c上的孔73d中的方式,将摄像装置支架70设置在支架设置板76上。接着,将切出有内螺纹的盖(未图示)拧入到外螺纹76b上,由此将摄像装置支架70固定在支架设置板76上。
接着,如图10B所示那样,用户使支架设置板76通过旋转轴76a在水平方向转动而调整摄像装置支架70的朝向,以使载台71的开口部位于保持板21a上所载放的书B的页P上。在保持板21a的侧部形成有狭缝21d,因此转动后的支架设置板76的一部分进入上述狭缝21d。
如图10A所示,被设计为,支架设置板76的宽度与构成面32的宽度大致相同、或者支架设置板76的宽度稍窄,因此在不使用时、即收纳时,支架设置板76以沿着与壳体30的背部相当的构成面32的方式配置,因此不会成为收纳的妨碍。换言之,能够容易地将摄像装置支架70固定于适当的设置位置,此外,能够容易地调整摄像装置支架70的位置(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在壳体30的内侧附加(或印刷)有指引片60,该指引片60标记用于向用户引导按照书B的尺寸的翻页主体部10的设置位置以及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的指引(图标)。因此,为了防止指引(图标)被支架设置板76遮挡,而通过透明的丙烯板来构成支架设置板76。
图11是表示翻页装置1的兼作设置片的壳体30的局部构成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30的内侧粘贴(或者印刷)有指引片60,该指引片60标记用于向用户引导按照书B的尺寸的翻页主体部10的设置位置以及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的指引(图标)。更具体而言,在指引片60上标记有:标志(A6、B6~、A5~、B5~、A4~),表示按照书B的尺寸的向保持台20的设置位置;以及记号(A、B、C),表示相对于各个标志,以壳体30上的保持台20为基准,适合书B的尺寸的翻页主体部10的设置位置。此外,在指引片60上,与上述记号(A、B、C)建立关联地标记有翻页主体部10的设置位置指引P1、P2、P3。
用户只要确认想要设置的书B的尺寸、以及与该书B的尺寸(A6、B6~、A5~、B5~、A4~)对应的标志,与标志一致地在保持台20上设置书B,确认对于上述标志标记的记号(A、B、C),在与该记号(A、B、C)对应的设置位置指引P1(A)、P2(B)、P3(C)中的任一个设置翻页主体部10的收纳壳体11即可。由此,翻页主体部10被设置于与书B的尺寸相匹配的设置位置。此外,在指引片60上标记有应设置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指引P4。用户仅通过使固定有摄像装置支架70的支架设置板76向指引片60上所标记的设置位置指引P4转动,就能够将摄像装置支架70设置到适当的位置。
图12是表示翻页装置1的其他摄像装置支架90的构成的外观图。图12表示收纳翻页装置1时的摄像装置支架90的状态。摄像装置支架90包括用于设置平板终端等信息处理终端80的载台91、以及构成为能够调整高度的腿部92、93。
载台91具有用于设置信息处理终端80的设置面100,在该设置面100上设置有用于使朝下设置的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露出的开口部101。开口部101相对于载台91沿着长边方向形成为长条状。此外,为了确保摄像机的视场角(为了防止由载台91的厚度引起的渐晕),载台91的前端部(图示的右侧)的底部形成为锥形102。由此,还能够实现轻量化。
此外,在载台91的后端部(图面的左侧)的两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在使用时将载台91以水平状态固定于腿部92的止挡件103a、103b。在载台91的后端部(图面的左侧)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可动轴104a、104b。关于该可动轴104a、104b的功能将后述。
腿部92由侧板110a、110b、以及以规定间隔连结该侧板110a、110b的底板110c构成,以便当在收纳时插入了主体单元50时,从两侧面支承主体单元50。在侧板110a、110b上分别以对置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对腿部92相对于腿部93的高度进行调节、固定的调节孔112a、112b。关于该调节孔112a、112b的功能将后述。
此外,侧板110a、110b分别具有使上侧朝前方突出的形状,在该突出部分形成有供上述的载台91的止挡件103a、103b插入的槽部113a、113b,在该槽部113a、113b形成有供上述的载台91的可动轴104a、104b插入的孔部114a、114b。关于该槽部113a、113b以及孔部114a、114b的功能将后述。
接着,腿部93包括用于保持腿部92(即,载台91)且将其固定于所希望的高度的侧板120a、120b、以及以规定间隔连结该侧板120a、120b的底板120c。在侧板120a、120b上,分别在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与腿部92的调节孔112a、112b嵌合的一对升降用按钮122a、122b。关于该升降用按钮122a、122b的功能将后述。此外,在腿部93的底板120c上形成有用于通过螺钉固定于壳体30的孔120d。
图13是表示收纳状态的摄像装置支架90的立体图。腿部92配置于腿部93的侧板120a、120b的内侧,在形成于腿部92的前端部的两侧面的孔部114a、114b中插入有载台91的可动轴104a、104b。在收纳时,与上述的摄像装置支架70不同,无需将载台91从腿部92拆卸,而使其以可动轴104a、104b为旋转轴朝下方向转动并使设置面100成为垂直状态。在该状态下,在腿部92的侧板110a、110b之间收纳图2B所示的大致长方体的主体单元50。
图14是表示使用时的摄像装置支架90的立体图。在翻页装置1的使用时(翻页时),将大致长方体的主体单元50从腿部92的侧板110a、110b之间取出,使载台91以可动轴104a、104b为旋转轴转动至设置面100成为水平为止(箭头A),之后,沿着孔部114a、114b使载台91朝后方滑动(箭头B)。通过使载台91朝后方滑动,由此将形成于载台91的两侧部的止挡件103a、103b插入到形成于腿部92的槽部113a、113b而卡合。其结果,载台91无需通过螺钉等固定,就能够以水平状态可靠地固定于腿部92。
图15A以及图15B是用于对摄像装置支架90的载台91与腿部92的卡合机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5A以及图15B中仅表示一个面,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另一个面的构成用括号内的符号表示。载台91的可动轴104a(104b)插入到形成于腿部92的前端部的两侧面的孔部114a(114b)中。形成于载台91的两侧部的止挡件103a(103b)形成为,与形成于腿部92的前端部的两侧面的槽部113a(113b)的形状一致。此外,通过调整止挡件103a(103b)的长度,由此,当使载台91朝近前侧滑动时,止挡件103a(103b)与槽部113a(113b)的卡合被释放,当使载台91朝里侧滑动时,止挡件103a(103b)与槽部113a(113b)卡合。
由此,通过使载台91朝近前侧滑动,能够以可动轴104a(104b)为旋转轴使载台91转动,并且,通过使载台91朝里侧滑动,能够固定载台91。即,在收纳时,如图13所示,使载台91朝近前侧滑动而使载台91朝下方转动,在使用时,如图14所示,在使载台91转动而成为水平状态之后,使其朝里侧滑动而固定即可。
图16是用于对摄像装置支架90的升降机构的构造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6中仅表示一个面,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另一个面的构成用括号内的符号表示。如上所述,在侧板110a(110b)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对腿部92的高度进行调节、固定的调节孔112a(112b)。调节孔112a(112b)具有将在纵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的五个圆形状孔通过规定宽度的长孔连结成一列的形状。此外,从外侧向该调节孔112a(112b)中插入腿部93的升降用按钮122a(122b)。通过将升降用按钮122a(122b)与调节孔112a(112b)的圆形状孔的任一个卡止,由此能够将腿部92以所希望的高度(在图示的例子中为五个阶段中的任一个高度)固定于腿部93。
图17A以及图17B是用于对摄像装置支架90的升降用按钮122a、122b的构造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17C是升降用按钮122a、122b的侧视图。升降用按钮122a、122b包括位于腿部93侧的圆形的操作部130、以及位于腿部92的调节孔112a、112b侧的卡止部131。卡止部131具有超过操作部130的直径(调节孔112a、112b的圆形状孔的直径)的长度,且具有比将调节孔112a、112b的圆形状孔进行连结的长孔的宽度稍窄的宽度。
图18A以及图18B是用于说明在摄像装置支架90中对固定有载台91的腿部92的高度进行调节时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图19A以及图19B是用于说明在摄像装置支架90中将固定有载台91的腿部92的高度进行了固定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使固定有载台91的腿部92升降时,通过操作升降用按钮122a、122b的操作部130来进行。即,如图18A所示,从腿部93的外侧使升降用按钮122a、122b的操作部130转动90度,以使升降用按钮122a、122b的卡止部131成为沿着将调节孔112a、112b的圆形状孔进行连结的长孔那样的角度。当升降用按钮122a、122b的卡止部131成为沿着调节孔112a、112b的状态时,如图18B所示,卡止部131成为自由状态,能够使腿部92上下移动(滑动)。
接着,如图18A所示,使腿部92上下移动(滑动)(参照箭头A)而调整腿部92的高度(拉出量),以使调节孔112a、112b的五个圆形状孔的任一个与升降用按钮122a、122b的卡止部131的位置一致,从而使载台91成为所希望的高度。
在决定了载台91的高度、即腿部92的拉出量之后,如图19A所示,从腿部93的外侧使升降用按钮122a、122b的操作部130转动90度。当使操作部130转动90度时,如图19B所示,卡止部131转动为相对于调节孔112a、112b的圆形状孔成为大致水平,腿部92的侧板110a、110b进入操作部130与卡止部131之间,由此腿部92的上下移动被限制。其结果,固定有载台91的腿部92被固定于所希望的高度。如此,能够容易地根据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视场角、书B的尺寸等来调整载台91的高度。
图20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指引片61的壳体30的局部构成的俯视图。另外,对于与图11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指引片61上,除了与上述的指引片60相同地标记有标志(A6、B6~、A5~、B5~、A4~)、表示翻页主体部10的设置位置的记号(A、B、C)、以及表示翻页主体部10的设置位置的设置位置指引P1、P2、P3以外,还标记有根据书B的尺寸来表示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的设置位置指引P4a、P4b、P4c。以下,对设置位置指引P4a、P4b、P4c进行详细说明。
图21是用于对指引片61的设置位置指引P4a进行说明的俯视图。设置位置指引P4a表示在保持台20上载放标准尺寸(A4、B5、A5、B6、A6)的书B的情况下的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在标准尺寸(A4、B5、A5、B6、A6)的书B的情况下,各个尺寸的书B的对角线大致一致。因而,在标准尺寸(A4、B5、A5、B6、A6)的书B的情况下,以各个尺寸的书B的对角线与摄像装置支架70的载台71的中心成为大致一致的角度的方式标记设置位置指引P4a。
用户在保持台20上载放了标准尺寸(A4、B5、A5、B6、A6)的书B的情况下,只要使固定有摄像装置支架70的支架设置板76转动而使其与标记于指引片61的设置位置指引P4a一致即可。通过使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与设置位置指引P4a一致,由此能够以最小限度的劳力完成用于将标准尺寸(A4、B5、A5、B6、A6)的书B的页P收敛到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视场角内的、摄像装置支架70的位置调整、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视场角调整等作业。
另外,在该状态下,沿着载台91的长边方向形成的开口部101的中心与上述书B的对角线大致一致,因此用户只要沿着载台91的开口部101的长边方向使信息处理终端80移动而进行摄像单元的对位即可。换言之,仅通过沿着载台91的开口部101的长边方向使信息处理终端80移动,就能够容易地调整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位置。
图22是用于对指引片61的设置位置指引P4b进行说明的俯视图。设置位置指引P4b表示在保持台20上载放了相对于标准尺寸(在图示的例子中,作为一例仅表示A4尺寸)的纵横比而具有纵长的纵横比的书B的情况下的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在相对于标准尺寸(A4)的纵横比而具有纵长的纵横比的书B的情况下,从标准尺寸(A4)的对角线偏移。因而,在相对于标准尺寸(A4)的纵横比而具有纵长的纵横比的书B的情况下,以该尺寸的书B的对角线与摄像装置支架70的载台71的中心成为大致一致的角度方式标记设置位置指引P4b。
用户在保持台20上载放了相对于标准尺寸(A4)的纵横比而具有纵长的纵横比的书B的情况下,只要使固定有摄像装置支架70的支架设置板76转动而使其与标记于指引片61的设置位置指引P4b一致即可。通过使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与设置位置指引P4b一致,由此能够以最小限度的劳力完成用于将相对于标准尺寸(A4)的纵横比而具有纵长的纵横比的书B的页P收敛到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视场角内的、摄像装置支架70的位置调整、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视场角调整等作业。在该情况下,也如上所述,仅通过沿着载台91的开口部101的长边方向使信息处理终端80移动,就能够容易地调整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位置。
图23是用于对指引片61的设置位置指引P4c进行说明的俯视图。设置位置指引P4c表示在保持台20上载放了相对于标准尺寸(在图示的例子中,作为一例而仅表示A4尺寸)的纵横比而具有横长的纵横比的书B的情况下的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在相对于标准尺寸(A4)的纵横比而具有横长的纵横比的书B的情况下,也会从标准尺寸(A4)的对角线偏移。因而,在相对于标准尺寸(A4)的纵横比而具有横长的纵横比的书B的情况下,以该尺寸的书B的对角线与摄像装置支架70的载台71的中心成为大致一致的角度的方式标记设置位置指引P4c。
用户在保持台20上载放了相对于标准尺寸(A4)的纵横比而具有横长的纵横比的书B的情况下,只要使固定有摄像装置支架70的支架设置板76转动而使其与标记于指引片61的设置位置指引P4c一致即可。通过使摄像装置支架70的设置位置与设置位置指引P4c一致,由此能够以最小限度的劳力完成用于将相对于标准尺寸(A4)的纵横比而具有横长的纵横比的书B的页P收敛到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视场角内的、摄像装置支架70的位置调整、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视场角调整等作业。在该情况下,也如上所述,仅通过沿着载台91的开口部101的长边方向使信息处理终端80移动,就能够容易地调整信息处理终端80的摄像机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将翻页装置1构成为,通过展开在收纳翻页装置1时、将保持台20的主体部23以及翻页主体部10收纳到由多个构成面31~34形成的大致长方体的内部的壳体30的多个构成面31~34,由此成为保持台20的主体部23设置于兼作为设置片的壳体30上的规定位置的状态。因此,在使用翻页装置时,能够在保持台20的主体部23设置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即在容易转移到下一个设置作业的状态下展开壳体30。其结果,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能够容易地设置翻页装置1。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兼作为设置片的壳体30上设置有由标志(A6、B6~、A5~、B5~、A4~)、记号(A、B、C)以及与该记号(A、B、C)建立对应的翻页主体部10的设置位置指引P1、P2、P3构成的指引,该标志(A6、B6~、A5~、B5~、A4~)表示按照各书的尺寸的、书向保持台20的设置位置,该记号(A、B、C)表示相对于各个标志、以设置于规定位置的保持台20的主体部23为基准而适合于书B的尺寸的翻页主体部10的设置位置P1~P3,因此,能够参照指引而容易地设置各书、翻页主体部10。
此外,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在粘贴于兼作为设置片的壳体30的指引片60上标记有上述指引,因此无需一一准备指引片,能够容易地设置各书、翻页主体部10。
此外,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兼作为设置片的壳体30上直接印刷指引,因此无需一一准备指引片,能够容易地设置各书、翻页主体部10。
此外,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将保持台20的保持板21a固定于构成兼作为设置片的壳体30的构成面31,因此,在使用翻页装置时,仅通过展开兼作为设置片的壳体30,就能够在保持台20的主体部23设置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展开。其结果,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能够容易地设置翻页装置1。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而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更以及变形的情况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图包含落入附加的专利请求的范围以及其均等范围内的改变以及变形。尤其是,明确地意图能够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中任意两个以上的任意一部分或者全部而考虑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翻开书的页的翻页装置,具备:
保持台,将上述书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保持;
主体部,将上述打开的书的页从翻开原始位置翻开至翻开目的位置;以及
设置片,其构成为,(i)具有多个构成面,(ii)在收纳该翻页装置时,作为将上述保持台以及上述主体部收纳到由上述多个构成面形成的长方体的内部的壳体起作用,(iii)在使用该翻页装置时,在上述保持台设置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展开上述多个构成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设置片还具备指引,该指引用于以设置于上述规定位置的上述保持台为基准,向用户引导按照上述书的尺寸的、书相对于上述保持台的设置位置以及上述主体部的设置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指引标记在粘贴于上述设置片的指引片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指引直接印刷于上述设置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主体部在上述翻开原始位置使上述打开的书的上述页粘贴于粘附部,并向上述翻开目的位置翻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保持台固定于构成上述设置片的上述多个构成面中的任一个构成面。
7.一种设置片,与将书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保持的保持台、以及将上述打开的书的页从翻开原始位置翻开至翻开目的位置的主体部一起构成翻页装置,该设置片设置有上述保持台以及上述主体部,该设置片构成为,
(i)具有多个构成面,(ii)在收纳上述翻页装置时,作为将上述保持台以及上述主体部收纳到由上述多个构成面形成的长方体的内部的壳体起作用,(iii)在使用上述翻页装置时,在上述保持台设置于上述设置片上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展开上述多个构成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置片,其中,
上述设置片还具备指引,该指引用于以设置于上述规定位置的上述保持台为基准,向用户引导按照上述书的尺寸的、书相对于上述保持台的设置位置以及上述主体部的设置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置片,其中,
上述指引标记在粘贴于上述设置片的指引片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置片,其中,
上述指引直接印刷于上述设置片。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置片,其中,
上述保持台固定于构成上述设置片的上述多个构成面中的任一个构成面。
12.一种设置片,与将书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保持的保持台、以及将上述打开的书的页从翻开原始位置翻开至翻开目的位置的主体部一起构成翻页装置,用于设置上述保持台以及上述主体部设置,其中,
上述保持台固定于上述设置片的规定位置,
在上述设置片的设置面上具备指引部,在该指引部标记有按照上述书的尺寸的、书相对于上述保持台的设置位置以及上述主体部的设置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置片,其中,
在上述指引部标记有按照上述书的尺寸的、保持对上述打开的书的页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的支架的设置位置。
CN201811121795.6A 2017-09-26 2018-09-26 翻页装置以及设置片 Pending CN1095519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5120 2017-09-26
JP2017185125A JP2019059097A (ja) 2017-09-26 2017-09-26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方法
JP2017185118 2017-09-26
JP2017-185114 2017-09-26
JP2017-185125 2017-09-26
JP2017185114A JP2019059095A (ja) 2017-09-26 2017-09-26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頁めくり装置の収納方法
JP2017185122A JP2019059096A (ja) 2017-09-26 2017-09-26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スタンドの固定方法
JP2017185120 2017-09-26
JP2017-185122 2017-09-26
JP2017-185118 2017-09-26
JP2018-027655 2018-02-20
JP2018027654A JP2019059221A (ja) 2017-09-26 2018-02-20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スタンド
JP2018-027654 2018-02-20
JP2018027655A JP2019059222A (ja) 2017-09-26 2018-02-20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設置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1919A true CN109551919A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0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1826.8A Pending CN109551922A (zh) 2017-09-26 2018-09-26 翻页装置以及对设置摄像装置的支架进行固定的方法
CN201811121795.6A Pending CN109551919A (zh) 2017-09-26 2018-09-26 翻页装置以及设置片
CN201811121796.0A Pending CN109551920A (zh) 2017-09-26 2018-09-26 翻页装置以及支架
CN201811121799.4A Pending CN109551921A (zh) 2017-09-26 2018-09-26 翻开书的页的装置以及收纳该装置的方法
CN201811121913.3A Pending CN109551923A (zh) 2017-09-26 2018-09-26 翻开书的页的装置及其收纳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1826.8A Pending CN109551922A (zh) 2017-09-26 2018-09-26 翻页装置以及对设置摄像装置的支架进行固定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1796.0A Pending CN109551920A (zh) 2017-09-26 2018-09-26 翻页装置以及支架
CN201811121799.4A Pending CN109551921A (zh) 2017-09-26 2018-09-26 翻开书的页的装置以及收纳该装置的方法
CN201811121913.3A Pending CN109551923A (zh) 2017-09-26 2018-09-26 翻开书的页的装置及其收纳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5) US20190092075A1 (zh)
CN (5) CN10955192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929A (zh) * 2019-08-21 2019-10-29 刘云飞 一种自动翻页机
CN110532828A (zh) * 2019-09-02 2019-12-03 酷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文件自动扫码识别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7343B (zh) * 2019-05-16 2020-10-16 宁波大学 一种辅助老人阅读的摩擦式自动翻书装置
US10735610B1 (en) * 2019-06-27 2020-08-04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Binder scanner and page tur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EP3767932B1 (en) 2019-07-16 2023-03-15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ecure and automatic flipping and scanning of documents
US11337517B1 (en) * 2022-02-07 2022-05-24 Lyla Kate Nifong Book stand with improved readability features and page turning capabilities
CN115022476B (zh) * 2022-02-09 2023-08-04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古籍图文转换用拍摄识别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92154Y (zh) * 2007-11-06 2008-07-30 北京东方金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翻页装置
CN103085529A (zh) * 2013-02-05 2013-05-08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翻书机
CN103862914A (zh) * 2012-12-18 2014-06-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翻页装置以及书画摄像机系统
CN204820733U (zh) * 2015-07-15 2015-12-02 杨慧博 一种自动翻书装置
US20150375557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Casio Computer Co., Ltd. Page-turning apparatus for open book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for book pages
CN106864073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翻书机
WO2017109991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1361A (en) * 1976-03-24 1978-10-24 Arcy James A 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turning pages
CH694526A5 (fr) * 2001-08-13 2005-03-15 Assy Sa Dispositif automatique pour tourner les pages d'un ouvrage, notamment d'un livre, d'une revue ou d'un classeur
CA2496753A1 (en) * 2002-09-10 2004-03-25 Kirtas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page turning apparatus to assist in viewing pages of a document
JP3941799B2 (ja) * 2003-08-22 2007-07-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スタンド
CN1655020A (zh) * 2004-02-14 2005-08-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模组的组装设备
ATE534232T1 (de) * 2007-09-17 2011-12-15 Quidenus Gmbh Vorrichtung zum erfassen des inhalts eines buches
CN201319111Y (zh) * 2008-11-24 2009-09-30 厦门欣汉电脑有限公司 一种书本自动翻拍机的结构
JP2010228098A (ja) * 2009-03-25 2010-10-14 Japan Post Service Co Ltd ラベルホルダ
CN102874007A (zh) * 2011-07-14 2013-01-16 石军 一种翻谱架
US8531740B1 (en) * 2012-02-23 2013-09-10 Tomasz Wardega Universal scanning stand for devices equipped with a digital camera
US20130250379A1 (en) * 2012-03-20 2013-09-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anning printed material
CN102673219B (zh) * 2012-05-14 2014-07-02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翻书机
JP6003820B2 (ja) * 2013-06-21 2016-10-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
BR102013028874B1 (pt) * 2013-11-08 2021-10-19 George Takeda Aperfeiçoamento em mesa de reprodução para equipamentos de digitalização
US9266376B1 (en) * 2014-04-19 2016-02-23 Kenneth Jack Mah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page turning for book imaging
JP6269611B2 (ja) * 2015-08-04 2018-01-3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浮上抑制装置、頁めくり装置、及び頁めくり方法
JP6194934B2 (ja) * 2015-09-03 2017-09-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動作制御装置、動作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49351B2 (ja) * 2015-09-15 2017-12-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押え装置、及び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
WO2017060982A1 (ja) * 2015-10-06 2017-04-13 株式会社Pfu 綴じ媒体めくり装置及び綴じ媒体読取装置
JP6376099B2 (ja) * 2015-10-06 2018-08-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影作業支援装置、撮影作業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92154Y (zh) * 2007-11-06 2008-07-30 北京东方金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翻页装置
CN103862914A (zh) * 2012-12-18 2014-06-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翻页装置以及书画摄像机系统
CN103085529A (zh) * 2013-02-05 2013-05-08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翻书机
US20150375557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Casio Computer Co., Ltd. Page-turning apparatus for open book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for book pages
CN204820733U (zh) * 2015-07-15 2015-12-02 杨慧博 一种自动翻书装置
WO2017109991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
CN106864073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翻书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929A (zh) * 2019-08-21 2019-10-29 刘云飞 一种自动翻页机
CN110532828A (zh) * 2019-09-02 2019-12-03 酷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文件自动扫码识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1923A (zh) 2019-04-02
CN109551922A (zh) 2019-04-02
US20190092074A1 (en) 2019-03-28
US20190092078A1 (en) 2019-03-28
CN109551920A (zh) 2019-04-02
CN109551921A (zh) 2019-04-02
US20190092076A1 (en) 2019-03-28
US20190092075A1 (en) 2019-03-28
US20190092077A1 (en)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1919A (zh) 翻页装置以及设置片
CN108513603B (zh) 云台拍摄器
JP5382197B2 (ja) 基板搬送システム、基板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基板搬送ロボット
CN108513606A (zh) 云台拍摄器
US7537192B2 (en) Lightweight combined folder and variable position display/book stand
CN108474514A (zh) 云台拍摄器
KR101909340B1 (ko) 거치대겸 셀카용 스마트폰 케이스
CN107228257A (zh) 摄像装置支架
KR200492097Y1 (ko) 가변형 보조테이블이 구비된 가구
CN109484057A (zh) 书的翻页装置以及支承书的方法
JP34510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6122994U (zh) 摄像头焊接载条及载具
CN207579885U (zh) 一种物料运输车
JP2019059221A (ja)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スタンド
JPH11314153A (ja) 多関節式切断機
JP2016206448A (ja) 携帯式電子機器のスタンド構造、携帯式電子機器および保持方法
JP4708095B2 (ja) 資料提示装置
JP2019059097A (ja)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方法
JP2019059095A (ja)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頁めくり装置の収納方法
CN212537587U (zh) 一种用于书籍阅读的床用台灯
CN217917448U (zh) 一种折叠式画架
KR102507974B1 (ko) 접이식 휴대폰 거치대
JP6893965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4393298B2 (ja) 卓上カードスタンド
KR101955918B1 (ko) 절첩식 회전 거치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