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8567B -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8567B
CN109548567B CN201910039793.0A CN201910039793A CN109548567B CN 109548567 B CN109548567 B CN 109548567B CN 201910039793 A CN201910039793 A CN 201910039793A CN 109548567 B CN109548567 B CN 109548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oxygen
combined
calandria
ino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97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8567A (zh
Inventor
陈琦东
刘斌
杨相光
冯斌
王翠坚
覃孙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uan Dongsheng Edible Fung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uan Dongsheng Edible Fung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uan Dongsheng Edible Fung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uan Dongsheng Edible Fung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397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8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8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8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2Racks; T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50Inoculation of spaw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包括平台、底部支架、组合排管、固沙钢架、蒸汽通道、氧气及接种通道、冷凝水通道;所述底部支架设置在平台的中央;组合排管设置在底部支架四周,组合排管上设置有输入管;固沙钢架设置在平台四周边缘;蒸汽通道和/或氧气及接种通道与组合排管连接;冷凝水通道设置在组合排管与固沙钢架之间,设置在平台的边缘;蒸汽通道、氧气及接种通道、冷凝水通道上设置有开关。本发明的菌丝纯培养工艺流程更加简化,到厂原材料直接使用,原材料来源更广泛,使用的机械设备更少,可实现大规模的工厂菌料纯培养。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中,食用菌菌丝培养通常采用袋装固体熟料菌丝培养技术。目前已有的菌棒培养工艺,均采用小塑料袋包装灭菌后进行菌丝培养,该工艺繁复,所采用机械设备多,用工人员多,人工成本高;不便于实现液体菌种接种机械化和无菌氧气的通气培养,菌丝体培养时间长;不适于大规模工厂化无塑料袋固态菌料的培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固料菌丝纯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其生产工艺流程简洁优化,可以极大减少机械设备投入和使用,减免原材料的颗粒加工和堆积软化流程;减轻劳动强度和节约人工成本,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可实现大规模工厂化无塑料袋菌料的培养。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包括平台、底部支架、组合排管、固沙钢架、蒸汽通道、氧气及接种通道、冷凝水通道;所述底部支架设置在平台的中央;组合排管设置在底部支架四周,组合排管上设置有输入管;固沙钢架设置在平台四周边缘;蒸汽通道和/或氧气及接种通道与组合排管连接;冷凝水通道设置在组合排管与固沙钢架之间,设置在平台的边缘;蒸汽通道、氧气及接种通道、冷凝水通道上设置有开关。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当蒸汽通道和氧气及接种通道与组合排管连接时,输入管上设置有三通转换阀,蒸汽通道和氧气接种通道分别与三通转换阀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当氧气及接种通道不与组合排管连接时,氧气及接种通道设置在组合排管与固沙钢架之间,氧气及接种通道上设置有若干条氧气及接种软管。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组合排管设置有若干层,通过管道相连接,每一层组合排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头。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平台为一倾斜面,倾斜角度5-15°,冷凝水通道设置在平台较低一侧的边缘。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坡度面,便于冷凝水排出,平台长宽依据现场实际生产需要而定。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固沙钢架上设置有顶部支架。固沙钢架高2.5米至3米,也可根据堆料的高度不同而调整,顶部支架顶面布遮阳网,菌丝培养期间防日晒和防空中落物击破薄膜。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底部支架由若干方管和圆管组成,圆管将方管组合连接在一起。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氧气及接种通道上设置有三通转换阀分别与接种通道和氧气通道连接。氧气与液体菌种采用同一个通道,节省管道的铺设。
一种利用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进行菌丝培养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工作:在平台上铺上一层与平台大小一致的保温棉垫与薄膜垫,平台面上的保温棉防止灭菌时底部热量散失而达不到底部内面灭菌彻底;保温棉上辅一张和水泥平台长宽一样的聚乙(丙)烯薄膜,用于底部植物固料与平台之间的杂菌阻隔;在薄膜垫上安装好底部支架、组合排管及冷凝水通道,将植物固料堆置于底部支架上,将蒸汽通道和/或氧气及接种通道与组合排管连接好,然后用一张薄膜将整个装置以及植物固料覆盖起来,薄膜周边盖过平台边缘,用固沙钢架压住薄膜周边,在固沙钢架的内侧用沙袋将薄膜压边一周,保证无断层,防雨水渗入;培养装置安装完好,确定薄膜无穿孔,确保管道和阀门连接稳固;
(2)对整个培养装置中的植物固料通入高温饱和蒸汽进行常压灭菌;底层的薄膜垫与上层覆盖的薄膜因蒸汽加热软化后,受固沙钢架及沙袋的压力而自动密封;
(3)灭菌完成停止供蒸汽后,通入无菌氧气,防止薄膜因冷却过程中形成负压而被吸破,同时为准备接入的菌丝萌发生长提供前期氧气;
(4)待培养装置内的植物固料冷却至30℃以下后,液体菌种加压在0.2MPa至0.4MPa之间,打开氧气及接种通道利用组合排管或接种软管进行接种;采用液体菌种通过密闭无菌管道在该装置接种,所接菌种均匀、全面、量足,接种快速、零污染、成本低;
(5)接种完成后,每隔5-10天通入无菌氧气,满足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菌丝生长温度维持在20-30℃,菌丝培养20至30天;菌丝体在该装置通入无菌氧气条件下培养,培养出的菌料活性更高,菌丝体培养时间更短;传统技术中的菌丝培养所需氧气需要通过塑料袋口或过滤孔膜自然透气换气,氧气提供不易满足菌丝生长需求,菌丝生长慢,菌丝长满袋时间长。该装置适合用于液体菌种接种;
(6)菌丝长满后,打开薄膜,转移菌料至出菇场地,进行出菇管理。所述植物固料在该装置培养得的菌料,是原木菌棒的可在出菇场地直接摆放,练棒15天后喷水出菇管理;其余菌料移至出菇场地制作菌墙或履土,练棒15天后进行出菇管理。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植物固料包括原木、杂树枝条、芦苇、野芒草、木材加工厂的边角料和木糠、农作物秸秆、桑树枝条、蔗渣、果壳、松木糠、杉木糠、桉树枝、桉树皮、茶仔壳中任一种或者其组合。这些植物固料不论生料或干料,不需再经机械加工,直接堆放进装置内,堆放时可添加麦皮或玉米粉等营养。采用传统木屑培养菌丝的方法,因部分植物固料(如松木糠、杉木糠、桉树枝、茶仔壳等)中含有油质、单宁、茶皂素等不利于食用菌菌丝生长,因此不能直接作为生产原料;但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经过在本发明的装置内灭菌过程中渗出处理后,菌丝可以变得容易生长。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养菌料,可选用的原料来源广泛,不必再经机械加工而直接使用,所用机械设备少,原料成本低,人工成本低,便于实现大规模的菌料工厂化培养。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灭菌温度为90-102℃,保温15-20小时。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更加简化,到厂原材料直接使用,原材料来源更广泛,使用的机械设备更少,可实现大规模的菌料工厂培养。
2、本发明采用液体菌种接种与通无菌氧气培养菌丝相结合,菌料培养时间更短,活性更强。
3、本发明的装置为封闭的状态,如有可能杂菌侵入,装置底部的金属方管起着第二道阻挡作用,为装置内菌料的快速长满赢得时间。
4、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洁,建造所需的原材料容易购买,建造成本低,可多次重复使用。
5、本发明的装置可同时使用多个进行菌丝培养,经过一个培养周期(一般20-30天为一培养周期)后,即可进行连续工厂化生产。本发明的装置除薄膜重复使用2-3次外,其余的均可多次重复使用,具有30个以上的该装置即可进行不间断的连续工厂化生产。
6、含有油质、单宁、茶皂素等不利于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植物固料(如松木糠、杉木糠、桉树枝、桉树皮、茶仔壳等),经在该装置内灭菌过程中渗出处理后,菌丝容易生长,扩大了原材料的范围,更容易取得原材料进行生产,均有多种原材料可替换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置带顶部支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装置带双层组合排管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装置覆盖薄膜后通氧进行菌丝培养的示意图。
图5位为本发明氧气及接种通道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平台、2底部支架、3组合排管、31输入管、32管道、33喷头、34三通转换阀、4固沙钢架、41顶部支架、5蒸汽通道、6氧气及接种通道、61氧气及接种软管、7冷凝水通道、8开关、9沙袋、10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
实施例1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底部支架2、组合排管3、固沙钢架4、蒸汽通道5、氧气及接种通道6、冷凝水通道7;所述底部支架2设置在平台1的中央;组合排管3设置在底部支架2四周,组合排管3上设置有输入管31;固沙钢架4设置在平台1四周边缘;蒸汽通道5与组合排管3连接;冷凝水通道7设置在组合排管3与固沙钢架4之间,设置在平台1的边缘;蒸汽通道5、氧气及接种通道6、冷凝水通道7上设置有开关8。冷凝水通道7将装置内冷凝下来的水排出。
氧气及接种通道6设置在组合排管3与固沙钢架4之间,氧气及接种通道6上设置有若干条氧气及接种软管61。氧气及接种通道6上设置有三通转换阀34分别与接种通道和氧气通道连接。将氧气与液体菌种统一于一个管道内,通过开关进行控制。
组合排管3设置有一层,组合排管3上设置有若干喷头33。
平台1为一倾斜面,倾斜角度5°,冷凝水通道7设置在较低一侧平台1的边缘。平台长6米、宽3米。
固沙钢架4上设置有顶部支架41。顶部支架41顶面布遮阳网。
底部支架2由若干方管和圆管组成,圆管将方管组合连接在一起。
一种利用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进行菌丝培养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工作:在平台1上铺上一层与平台1大小一致的保温棉垫与薄膜垫,在薄膜垫上安装好底部支架2及组合排管3,将植物固料堆置于底部支架2上,植物固料包括原木、杂树枝条、芦苇、野芒草、木材加工厂的边角料和木糠、农作物秸秆、桑树枝条、蔗渣;将蒸汽通道5与组合排管3连接好,布置好氧气及接种软管61以及冷凝水通道7,然后用一张薄膜10将整个装置以及植物固料覆盖起来,薄膜10周边盖过平台1边缘,用固沙钢架4压住薄膜10周边,在固沙钢架4的内侧用沙袋9将薄膜10压边一周,保证无断层;培养装置安装完好,确定薄膜10无穿孔,确保管道和阀门连接稳固;
(2)对整个培养装置中的植物固料通入高温饱和蒸汽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温度为90℃,保温20小时;底层的薄膜垫与上层覆盖的薄膜10因蒸汽加热软化后,受固沙钢架4及沙袋9的压力而自动密封;
(3)灭菌完成停止供蒸汽后,通入无菌氧气,防止薄膜10因冷却过程中形成负压而被吸破,同时为准备接入的菌丝萌发生长提供前期氧气;
(4)待培养装置内的植物固料冷却至30℃以下后,液体菌种加压0.2MPa,打开接种通道6利用氧气及接种软管61进行接种;
(5)接种完成后,每隔5天通入无菌氧气,满足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菌丝生长温度维持在20℃,菌丝培养20天;
(6)菌丝长满后,打开薄膜10,转移菌料至出菇管理场地,进行出菇管理。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每个装置培养出的菌料可达15吨,且菌料品质良好。
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将植物固料替换为原木、杂树枝条、芦苇、野芒草、木材加工厂的边角料和木糠、农作物秸秆、桑树枝条、蔗渣中的单一原料,或者任意几种原料混合,均能实现同等效果。
实施例2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底部支架2、组合排管3、固沙钢架4、蒸汽通道5、氧气及接种通道6、冷凝水通道7;所述底部支架2设置在平台1的中央;组合排管3设置在底部支架2四周,组合排管3上设置有输入管31;固沙钢架4设置在平台1四周边缘;蒸汽通道5和氧气及接种通道6与组合排管3连接;冷凝水通道7设置在组合排管3与固沙钢架4之间,设置在平台1的边缘;蒸汽通道5、氧气及接种通道6、冷凝水通道7上设置有开关8。冷凝水通道7将装置内冷凝下来的水排出。
输入管31上设置有三通转换阀34,蒸汽通道5和氧气及接种通道6分别与三通转换阀34连接。氧气及接种通道6上设置有三通转换阀34分别与接种通道和氧气通道连接。将氧气与液体菌种统一于一个管道内,通过开关进行控制。
组合排管3设置有两层,通过管道32相连接,每一层组合排管3上设置有若干喷头33。
平台1为一倾斜面,倾斜角度15°,冷凝水通道7设置在较低一侧平台1的边缘。
固沙钢架4上设置有顶部支架41。顶部支架布设遮阳网。
一种利用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进行菌丝培养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工作:在平台1上铺上一层与平台1大小一致的保温棉垫与薄膜垫,在薄膜垫上安装好底部支架2及组合排管3,将植物固料堆置于底部支架2上,植物固料包括果壳、松木糠、杉木糠、桉树枝、茶仔壳;将蒸汽通道5和氧气及接种通道6与组合排管3连接好,布置好冷凝水通道7,然后用一张薄膜10将整个装置以及植物固料覆盖起来,薄膜10周边盖过平台1边缘,用固沙钢架4压住薄膜10周边,在固沙钢架4的内侧用沙袋9将薄膜10压边一周,保证无断层;培养装置安装完好,确定薄膜10无穿孔,确保管道和阀门连接稳固;
(2)对整个培养装置中的植物固料通入高温饱和蒸汽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温度为102℃,保温15小时;底层的薄膜垫与上层覆盖的薄膜10因蒸汽加热软化后,受固沙钢架4及沙袋9的压力而自动密封;
(3)灭菌完成停止供蒸汽后,通入无菌氧气,防止薄膜10因冷却过程中形成负压而被吸破,同时为准备接入的菌丝萌发生长提供前期氧气;
(4)待培养装置内的植物固料冷却至30℃以下后,液体菌种加压在至0.4MPa,打开接种通道6利用组合排管3进行接种;
(5)接种完成后,每隔10天通入无菌氧气,满足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菌丝生长温度维持在30℃,菌丝培养30天;
(6)菌丝长满后,打开薄膜10,转移菌料至出菇管理场地,进行出菇管理。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每个装置培养出的菌料可达10吨,且菌料品质良好。
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将植物固料替换为果壳、松木糠、杉木糠、桉树枝、茶仔壳中的单一原料,或者任意几种原料混合,均能实现同等效果。
实施例3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底部支架2、组合排管3、固沙钢架4、蒸汽通道5、氧气及接种通道6、冷凝水通道7;所述底部支架2设置在平台1的中央;组合排管3设置在底部支架2四周,组合排管3上设置有输入管31;固沙钢架4设置在平台1四周边缘;蒸汽通道5与组合排管3连接;冷凝水通道7设置在组合排管3与固沙钢架4之间,设置在平台1的边缘;蒸汽通道5、氧气及接种通道6、冷凝水通道7上设置有开关8。
氧气及接种通道6设置在组合排管3与固沙钢架4之间,氧气及接种通道6上设置有若干条通氧气和接种软管61。
组合排管3设置有三层,通过管道32相连接,每一层组合排管3上设置有若干喷头33。
平台1为一倾斜面,倾斜角度10°,冷凝水通道7设置在较低一侧平台1的边缘。平台长8米、宽4米。
底部支架2由若干方管和圆管组成,圆管将方管组合连接在一起。
一种利用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进行菌丝培养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工作:在平台1上铺上一层与平台1大小一致的保温棉垫与薄膜垫,在薄膜垫上安装好底部支架2及组合排管3,将植物固料堆置于底部支架2上,植物固料采用原木;将蒸汽通道5和/或氧气及接种通道6与组合排管3连接好,布置好氧气及接种软管61以及排冷凝水通道7,然后用一张薄膜10将整个装置以及植物固料覆盖起来,薄膜10周边盖过平台1边缘,用固沙钢架4压住薄膜10周边,在固沙钢架4的内侧用沙袋9将薄膜10压边一周,保证无断层;培养装置安装完好,确定薄膜10无穿孔,确保管道和阀门连接稳固;
(2)对整个培养装置中的植物固料通入高温饱和蒸汽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温度为98℃,保温17小时;底层的薄膜垫与上层覆盖的薄膜10因蒸汽加热软化后,受固沙钢架4及沙袋9的压力而自动密封;
(3)灭菌完成停止供蒸汽后,通入无菌氧气,防止薄膜10因冷却过程中形成负压而被吸破,同时为准备接入的菌丝萌发生长提供前期氧气;
(4)待培养装置内的植物固料冷却至30℃以下后,液体菌种加压至0.3MPa,打开接种通道6利用氧气及接种软管61进行接种;
(5)接种完成后,每隔6天通入无菌氧气,满足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菌丝生长温度维持在28℃,菌丝培养25天;
(6)菌丝长满后,打开薄膜10,转移菌料至出菇管理场地,进行出菇管理。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每个装置培养出的菌料可达12吨,且菌料品质良好。
实施例4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底部支架2、组合排管3、固沙钢架4、蒸汽通道5、氧气及接种通道6、冷凝水通道7;所述底部支架2设置在平台1的中央;组合排管3设置在底部支架2四周,组合排管3上设置有输入管31;固沙钢架4设置在平台1四周边缘;蒸汽通道5和氧气及接种通道6与组合排管3连接;冷凝水通道7设置在组合排管3与固沙钢架4之间,设置在平台1的边缘;蒸汽通道5、氧气及接种通道6、冷凝水通道7上设置有开关8。
输入管31上设置有三通转换阀34,蒸汽通道5和氧气及接种通道6分别与三通转换阀34连接。
组合排管3设置有四层,通过管道32相连接,每一层组合排管3上设置有若干喷头33。
平台1为一倾斜面,倾斜角度12°,冷凝水通道7设置在较低一侧平台1的边缘。平台长7米、宽3米。固沙钢架4上设置有顶部支架41。在顶部支架上铺上保温棉,将整个装置覆盖包裹起来。
底部支架2由若干方管和圆管组成,圆管将方管组合连接在一起。
一种利用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进行菌丝培养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工作:在平台1上铺上一层与平台1大小一致的保温棉垫与薄膜垫,在薄膜垫上安装好底部支架2及组合排管3,将植物固料堆置于底部支架2上,植物固料包括桑树枝条、杉木糠、桉树枝、茶仔壳;将蒸汽通道5和/或氧气及接种通道6与组合排管3连接好,布置好氧气及接种软管61以及排冷凝水通道7,然后用一张薄膜10将整个装置以及植物固料覆盖起来,薄膜10周边盖过平台1边缘,用固沙钢架4压住薄膜10周边,在固沙钢架4的内侧用沙袋9将薄膜10压边一周,保证无断层;培养装置安装完好,确定薄膜10无穿孔,确保管道和阀门连接稳固;
(2)对整个培养装置中的植物固料通入高温饱和蒸汽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温度为94℃,保温16小时;底层的薄膜垫与上层覆盖的薄膜10因蒸汽加热软化后,受固沙钢架4及沙袋9的压力而自动密封;
(3)灭菌完成停止供蒸汽后,通入无菌氧气,防止薄膜10因冷却过程中形成负压而被吸破,同时为准备接入的菌丝萌发生长提供前期氧气;
(4)待培养装置内的植物固料冷却至30℃以下后,液体菌种加压至0.35MPa,打开接种通道6利用组合排管3进行接种;
(5)接种完成后,每隔8天通入无菌氧气,满足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菌丝生长温度维持在25℃,菌丝培养24天;
(6)菌丝长满后,打开薄膜10,转移菌料至出菇管理场地,进行出菇管理。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每个装置培养出的菌料可达9.5吨,且菌料品质良好。

Claims (9)

1.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底部支架(2)、组合排管(3)、固沙钢架(4)、蒸汽通道(5)、氧气及接种通道(6)、冷凝水通道(7)、保温棉垫、薄膜垫和薄膜(10);
所述保温棉垫、薄膜垫依序铺设于平台(1)的顶面;
所述底部支架(2)设置在平台(1)的中央,且安装于所述薄膜垫上;
组合排管(3)设置在底部支架(2)四周,组合排管(3)上设置有输入管(31);
固沙钢架(4)设置在平台(1)四周边缘;
薄膜(10)覆盖植物固料的同时,薄膜(10)周边盖过平台(1)边缘,用固沙钢架(4)压住薄膜(10)周边;
蒸汽通道(5)和/或氧气及接种通道(6)与组合排管(3)连接;氧气及接种通道(6)上设置有若干条氧气及接种软管(61);
冷凝水通道(7)设置在组合排管(3)与固沙钢架(4)之间,设置在平台(1)的边缘;
蒸汽通道(5)、氧气及接种通道(6)、冷凝水通道(7)上设置有开关(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蒸汽通道(5)和氧气及接种通道(6)与组合排管(3)连接时,输入管(31)上设置有三通转换阀(34),蒸汽通道(5)和氧气及接种通道(6)分别与三通转换阀(3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氧气及接种通道(6)不与组合排管(3)连接时,氧气及接种通道(6)设置在组合排管(3)与固沙钢架(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排管(3)设置有若干层,通过管道(32)相连接,每一层组合排管(3)上设置有若干喷头(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为一倾斜面,倾斜角度5-15°,冷凝水通道(7)设置在较低一侧平台(1)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沙钢架(4)上设置有顶部支架(41)。
7.根据权利要求1-3、5-6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2)由若干方管和圆管组成,圆管将方管组合连接在一起。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进行菌丝培养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工作:在平台(1)上铺上一层与平台(1)大小一致的保温棉垫与薄膜垫,在薄膜垫上安装好底部支架(2)及组合排管(3),将植物固料堆置于底部支架(2)上,将蒸汽通道(5)和/或氧气及接种通道(6)与组合排管(3)连接好,布置好氧气及接种软管(61)以及排冷凝水通道(7),然后用一张薄膜(10)将整个装置以及植物固料覆盖起来,薄膜(10)周边盖过平台(1)边缘,用固沙钢架(4)压住薄膜(10)周边,在固沙钢架(4)的内侧用沙袋(9)将薄膜(10)压边一周,保证无断层;培养装置安装完好,确定薄膜(10)无穿孔,确保管道和阀门连接稳固;
(2)对整个培养装置中的植物固料通入高温饱和蒸汽进行常压灭菌时;底层的薄膜垫与上层覆盖的薄膜(10)因蒸汽加热软化后,受固沙钢架(4)及沙袋(9)的压力而自动密封;
(3)灭菌完成停止供蒸汽后,通入无菌氧气,防止薄膜(10)因冷却过程中形成负压而被吸破,同时为准备接入的菌丝萌发生长提供前期氧气;
(4)待培养装置内的植物固料冷却至30℃以下后,液体菌种加压在0.2MPa至0.4MPa之间,打开接种通道(6)利用组合排管(3)或氧气及接种软管(61)进行接种;
(5)接种完成后,每隔5-10天通入无菌氧气,满足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菌丝生长温度维持在20-30℃,菌丝培养20至30天;
(6)菌丝长满后,打开薄膜(10),转移菌料至出菇管理场地,进行出菇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进行菌丝培养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温度为90-102℃,保温15-20小时。
CN201910039793.0A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Active CN109548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9793.0A CN109548567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9793.0A CN109548567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567A CN109548567A (zh) 2019-04-02
CN109548567B true CN109548567B (zh) 2021-02-02

Family

ID=65873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9793.0A Active CN109548567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85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5920Y (zh) * 2000-05-09 2001-06-27 熊福祥 食用菌培养基发酵与栽培装置
CN101658103B (zh) * 2009-09-27 2011-08-10 白友新 食用菌灭菌接种一体化设备
CN102948327B (zh) * 2012-10-27 2014-03-12 山西农业大学 食用菌菌包制作专用器材及其食用菌菌包的制作方法
CN104145717B (zh) * 2014-08-28 2016-03-02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种的装置与接种方法
JP6857385B2 (ja) * 2016-12-28 2021-04-14 株式会社北研 展伸性フィルムによるキノコ栽培方法
CN206491034U (zh) * 2017-01-09 2017-09-15 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模拟生态系统的食用菌种植实验柜
CN207783834U (zh) * 2017-12-28 2018-08-31 厦门涌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高效的栽培基质灭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567A (zh) 201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9928B (zh) 以废弃枇杷枝作为基质的培养基及其配制和栽培方法
CN107006158B (zh) 一种促进镉污染土壤上植物修复的稻秸复合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444436A (zh) 废弃芒果枝栽培灵芝和凤尾菇的方法
CN108221909B (zh) 一种利用真菌基生物质材料防治沙漠化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1362739A (zh) 一种农业废料设施化高效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2648696A (zh) 利用枸杞枝条生产蔬菜栽培基质和育苗基质的方法
CN108633546A (zh) 一种简易型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
CN104186202A (zh) 一种工厂化生产香菇透气菌包的方法
CN109548567B (zh) 一种植物固料的菌丝纯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CN206978253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支架
CN203860130U (zh) 一种直埋生物降解植物移植袋
CN105519350A (zh) 快速生产白及种苗的方法
CN106688836A (zh) 一种促进生长天然环保的百合栽培基质
CN101543180A (zh) 一种用于生态浮床的禾本科类植物毯的制备方法
CN1219873C (zh) 固态发酵过程的气体循环耦合系统和方法
CN211703176U (zh) 一种便于烟草幼苗栽种的育苗基质
CN211745530U (zh) 一种日光室温二氧化碳增肥装置
CN109089733B (zh) 一种平菇工厂化生产瓶栽发酵料混合接种工艺
CN211671696U (zh) 一体式食药用菌纯培养栽培装置
RU2284099C1 (ru)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гриба вешенка
CN108849390A (zh) 利用双孢菇菇渣制备草莓设施栽培专用基质的方法
CN205082284U (zh) 一种菌类立体栽培槽
CN104718973A (zh) 一种用草料栽培香菇的方法
CN112314260B (zh) 一种育苗钵及其制备方法
CN214801319U (zh) 一种适用于高肥力设施栽培的土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