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2386B - 录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录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2386B
CN109542386B CN201811109602.5A CN201811109602A CN109542386B CN 109542386 B CN109542386 B CN 109542386B CN 201811109602 A CN201811109602 A CN 201811109602A CN 109542386 B CN109542386 B CN 109542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input
microphone
input unit
earphon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96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2386A (zh
Inventor
莲沼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147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7980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42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2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2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2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声音输入部和第1声音输出部,其设置于装置主体;以及控制部,其根据外部的第2声音输入部与装置主体建立了连接,而成为能受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和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指定的用户操作的状态。

Description

录音装置
本申请主张以2018年6月15日提交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8-114733为基础的优先权,将该基础申请的内容全部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录音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如特开2003-058977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以往在具备声音输入输出单元的音频设备等设备中,当向声音输入输出用的外部连接端子插上了带麦克风的耳机或无麦克风的耳机时,在带麦克风的耳机的情况下,声音输入和声音输出均从设备主体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向带麦克风的耳机的麦克风和耳机自动切换,在无麦克风的耳机的情况下,声音输出从设备主体的扬声器向无麦克风的耳机自动切换。
反之,当从外部连接端子拔出了带麦克风的耳机等时,会向由设备主体的麦克风和扬声器进行的声音输入输出自动切换。
以往以来,带麦克风的耳机根据厂商或种类等而存在各种各样的规格、特性的耳机。
但是,并未设想用户将带麦克风的耳机等外部的声音输入单元及声音输出单元与设备主体任意组合来使用的情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允许将带麦克风的耳机等外部的声音输入单元及声音输出单元与设备主体组合来使用的录音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种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声音输入部和第1声音输出部,其设置于装置主体;以及控制部,其根据外部的第2声音输入部与装置主体建立了连接,而成为能受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和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指定的用户操作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录音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学习辅助装置10的电子电路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将当前的声音输入输出的状态与改变针对外部连接端子20的连接后的声音输入输出的状态对应起来进行表示的图,该当前的声音输入输出的状态是与由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存储的设定数据和由外部连接状态数据存储部12e存储的外部连接的状态数据相应的状态。
图3是表示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根据用户操作而由显示部17显示的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画面GMs的图。
图4是表示在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中插上了耳机麦克风21的情况下由显示部17显示的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的图。
图5是表示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与用户操作相应的麦克风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根据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麦克风选择处理而在用户声音录制画面GR内显示的耳机麦克风标记EM和主体麦克风标记BM的图。
图7是表示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基于发音课程数据12c1的学习辅助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与用户操作相应的麦克风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录音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学习辅助装置10的电子电路的构成的框图。
学习辅助装置10的电子电路具备作为计算机的CPU11。上述CPU11按照如下程序来控制电路各部的动作:由闪存ROM等存储部12预先存储的学习辅助处理程序12a、或由记录介质读取部14从存储卡等外部记录介质13读取并存储到上述存储部12的学习辅助处理程序12a、或从通信网络N上的Web服务器(在此为程序服务器)30经由通信部15下载并存储到上述存储部12的学习辅助处理程序12a。
上述CPU11经由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除了连接上述存储部12、记录介质读取部14、通信部15以外,还连接键输入部16、带触摸面板的显示部17、声音输入部18、声音输出部19。
上述声音输入部18具备输入用户等的声音的主体麦克风18M(第1声音输入单元)。
上述声音输出部19具备主体扬声器19S(第1声音输出单元),上述主体扬声器19S输出基于存储部12所存储或所录制的声音数据的声音。
上述声音输入部18和声音输出部19具备共用的外部连接端子(EX)20,在外部连接端子20处,用户根据需要,将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第2声音输入单元/第2声音输出单元)或耳机(无麦克风的耳机)22(第2声音输出单元)或外部扬声器23(第2声音输出单元)向学习辅助装置10的外部连接端子(EX)20连接。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简便,有时将耳机麦克风21或耳机22或外部扬声器23统一写成“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
在此,学习辅助装置10的外部连接端子2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既可以是经由声音电缆或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通用串行总线)等有线电缆的连接,也可以是经由Bluetooth(注册商标)或Wi-Fi(注册商标)等无线通信的连接。
如图1所示,在经由声音电缆的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将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端子以物理方式向学习辅助装置10的外部连接端子20插入,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被建立。反之,通过从学习辅助装置10的外部连接端子20以物理方式拔出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端子,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被解除。
另外,在经由USB电缆的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将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端子(USB端子)以物理方式向学习辅助装置10的外部连接端子20插入,从而在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之间进行了既定的通信处理后,两者之间的连接被建立。通过从学习辅助装置10的外部连接端子20以物理方式拔出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端子,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被解除。
而且,在经由Bluetooth(注册商标)或Wi-Fi(注册商标)这样的无线通信的连接的情况下,在进行了将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配对的处理后,两者之间的连接被建立。在将学习辅助装置10或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中的任意一个装置的电源切断、或者在学习辅助装置10或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中的任意一个装置中执行用于解除连接的操作、或者根据电波状况而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无线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被解除。
以下,将经由声音电缆将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连接的情况举为例子进行说明,但如上所述,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当然也可以是经由声音电缆以外的有线电缆的连接,还可以是经由无线通信的连接。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有时将建立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表现为向学习辅助装置10插上、插入或装上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等。反之,有时将解除学习辅助装置10与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记为从学习辅助装置10拔下、拔出或取下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等。
上述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具备:耳机21s(第2声音输出单元),其输出从上述声音输出部19输出的声音;以及麦克风21m(第2声音输入单元),其输入用户等的声音。
是从上述主体扬声器19S输出声音还是从上述耳机麦克风21的耳机21s或耳机22或外部扬声器23输出声音,是根据检测出上述耳机麦克风21或耳机22或外部扬声器23与上述外部连接端子20建立了连接(插入到上述外部连接端子20)而自动切换的。
另一方面,无论上述耳机麦克风21是否与上述外部连接端子20建立了连接(是否插入到上述外部连接端子20),由上述主体麦克风18M进行的声音的输入与由上述耳机麦克风21的麦克风21m进行的声音的输入都会根据在后述的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22d中根据用户操作而设定的[主体麦克风]或[耳机麦克风]的设定数据来切换,而排他性地选择仅由其中任意一方进行的声音的输入。
上述存储部12除了存储上述学习辅助处理程序12a以外,还存储声音识别处理程序12b,另外,具备学习内容存储部12c、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外部连接状态数据存储部12e、录制声音数据存储部12f、判断结果数据存储部12g以及显示数据存储部12h。
作为上述学习辅助处理程序12a,存储的是与管理该学习辅助装置10的整体的动作的系统程序、用于经由上述通信部15与外部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程序、以及上述声音识别处理程序12b一起用于执行与上述学习内容存储部12c所存储的学习内容数据相应的学习功能的程序等。
上述学习内容存储部12c例如存储发音课程数据12c1、应对课程数据12c2等学习内容数据。
上述发音课程数据12c1例如具有与成为发音课程的示范的单词和文章对应的文本数据和声音数据,具有如下功能:使显示部17显示单词或文章的文本数据,从声音输出部19输出声音数据后,对从声音输入部18输入的用户的声音数据进行分析,使显示部17显示发音的质量等的判断结果。
上述应对课程数据12c2例如具有与成为应对课程的示范的对方和自身对应的文本数据和声音数据,具有如下功能:使显示部17显示对方的提问等文本数据,从声音输出部19输出声音数据后,对从声音输入部18输入的用户的声音数据进行分析,使显示部17显示正确、错误等的判断结果。
此外,用于对在上述发音课程数据12c1或应对课程数据12c2的处理中所需的用户的声音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的算法是基于作为上述主体麦克风18M和该学习辅助装置10的正品的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的麦克风21m的规格、音响特性而生成的。
因而,在上述发音课程或应对课程中,与使用了非正品的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的麦克风21m或其它外部麦克风的情况相比,针对用户的声音数据使用了录音的规格或音响特性已预先明确的正品的主体麦克风18M或耳机麦克风21的情况下,能更准确地分析用户的声音数据,进而能得出更准确的上述判断结果。
上述学习内容存储部12c除了存储上述发音课程数据12c1或应对课程数据12c2以外,还存储虽然需要用户去读、写文本数据以及收听示范的声音数据但不需要进行用户的声音数据的输入和分析的各种学习内容数据。
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根据用户操作来指定是从上述主体麦克风18M输入用户的声音数据还是从上述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的麦克风21m输入用户的声音数据的设定数据[主体/耳机麦克风],并存储该设定数据。
上述外部连接状态数据存储部12e通过CPU11检测上述外部连接端子20的当前的连接状态,并将该连接状态作为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建立有连接的状态(带麦克风的插入状态)、或耳机(无麦克风的耳机)22建立有连接的状态(无麦克风(扬声器)的插入状态)、或未建立有任何连接的状态(处于连接解除的状态;拔出状态)进行存储。
上述录制声音数据存储部12f通过CPU11对从上述声音输入部19输入的用户的声音数据进行录音并存储。
上述判断结果数据存储部12g按照与上述发音课程数据12c1或应对课程数据12c2相应的CPU11的处理,来存储对用户的声音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后的判断结果的数据。
上述显示数据存储部22h存储上述CPU11根据该学习辅助装置10的动作使显示部12显示的例如位图形式的被显示数据。
在这样构成的学习辅助装置10中,上述CPU11按照在上述学习辅助处理程序12a和声音识别处理程序12c中记述的命令来控制电路各部的动作,且软件与硬件协同动作,从而实现在以下的动作说明中描述的、包含主体麦克风18M与耳机麦克风21的切换功能在内的与学习内容数据(12c)相应的学习辅助功能。
下面,说明上述构成的学习辅助装置10的动作。
图2是将当前的声音输入输出的状态与改变针对外部连接端子20的连接后的声音输入输出的状态对应起来进行表示的图,该当前的声音输入输出的状态是与由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存储的设定数据和由外部连接状态数据存储部12e存储的外部连接的状态数据相应的状态。
图3是表示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根据用户操作而由显示部17显示的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画面GMs的图。
如图3所示,在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画面GMs中,标示出将声音的输入(录制)设定为主体麦克风19M的项目[主体]以及将声音的输入(录制)设定为耳机麦克风21的麦克风21m的项目[耳机麦克风],操作光标Cu来选择并指定[主体]或[耳机麦克风]中的任意一个项目。此时,在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画面GMs中,标示出提醒用户使用正品的消息“在使用耳机麦克风的情况下,由于会对判断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请使用正品的麦克风”。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学习辅助装置10在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中存储有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声音数据的设定数据[主体]的状态下,具有3种声音输入输出模式[A]、[B]、[C],在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中存储有从耳机麦克风21输入声音数据的设定数据[耳机麦克风]的状态下,具有3种声音输入输出模式[D]、[E]、[F]。
说明各声音输入输出模式[A]~[F]。
模式[A]:在设定数据为[主体]并且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建立有连接(带麦克风的插入)的状态下,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数据,从耳机麦克风21的耳机21s对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进行输出(再现)。
模式[B]:在设定数据为[主体]并且耳机(无麦克风的耳机)22(或外部扬声器23)建立有连接(无麦克风的(扬声器)插入)状态下,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数据,从耳机22或外部扬声器23对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进行输出(再现)。
模式[C]:在设定数据为[主体]并且未有任何连接(与所有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均被解除;拔出)的状态下,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数据,从主体扬声器19S对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进行输出(再现)。
模式[D]:在设定数据为[耳机麦克风]并且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建立有连接(带麦克风的插入)的状态下,从耳机麦克风21的麦克风21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数据,从耳机麦克风21的耳机21s对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进行输出(再现)。
模式[E]:在设定数据为[耳机麦克风]并且耳机(无麦克风的耳机)22(或外部扬声器23)建立有连接(无麦克风的(扬声器)插入)的状态下,不能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数据,从耳机22或外部扬声器23对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进行输出(再现)。
模式[F]:在设定数据为[耳机麦克风]并且未有任何连接(与所有外部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连接均被解除;拔出)的状态下,不能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数据,从主体扬声器19S对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进行输出(再现)。
说明在上述各声音输入输出模式[A]~[F]中改变了针对外部连接端子20的连接的情况。
图4是表示在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中从声音的输入(录制)设定为[主体]的模式[C]的状态插上耳机麦克风21而建立了连接时由显示部17显示的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的图。
当从上述模式[A]或[B]的状态拔下耳机麦克风21或耳机22(外部扬声器23)而解除了连接时,会变为上述模式[C]。此时,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从来自耳机麦克风21的耳机21s或耳机22的仅向用户输出切换为来自主体扬声器19S的输出(再现),因此,考虑到用户对声音的漏听或对周围的影响等而暂时停止该输出(再现)。另外,考虑到伴随着用户拔下耳机麦克风21或耳机22(外部扬声器23)来解除连接的作业而用户所发出的声音的不连续等,也暂时停止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
当从上述模式[C]的状态插上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而建立了连接时,如图4所示,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会显示于显示部17。在上述设定窗口Wc中,标示出询问从主体麦克风18M向耳机麦克风21的设定变更的消息“将麦克风的设定设为耳机麦克风?[是/否]”以及提醒用户使用正品的消息“在使用耳机麦克风的情况下,由于会对判断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请使用正品的麦克风”。
在此,例如在由于插上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是正品而在上述设定窗口Wc中用户操作光标Cu选择并指定了[是]的情况下,变为上述模式[D],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的设定数据被变更为[耳机麦克风]的设定数据。
此外,也可以从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以声音输出上述的询问设定变更的消息以及提醒用户使用正品的消息来代替在显示部17中显示设定窗口Wc。用户也可以通过操作学习辅助装置10的键输入部16的数字键等指定的键来指定声音的输出目的地。例如,当按下数字键[1]时,会选择并指定[是],当按下数字键[0]时,会选择并指定[否]。
另一方面,例如在由于插上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不是正品而在上述设定窗口Wc中用户操作光标Cu选择并指定了[否]的情况下,变为上述模式[A],由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存储的设定数据仍被维持为[主体]。
此时,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从来自主体扬声器19S的输出切换为来自耳机麦克风21的耳机21s的输出(再现),因此考虑到用户对声音的漏听,而暂时停止该输出(再现)。另外,考虑到伴随着用户插上耳机麦克风21来建立连接的作业而用户所发出的声音的不连续等,也暂时停止从耳机麦克风21或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
另外,当从上述模式[C]的状态插上耳机(无麦克风的耳机)22而建立了连接时,会变为上述模式[B]。此时,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只是从来自主体扬声器19S的输出切换为由耳机22进行的仅向用户的输出(再现),因此仍继续输出(再现),但也可以考到用户对声音的漏听等,而暂时停止该输出(再现)。另外,考虑到伴随着用户插上耳机22来建立连接的作业而用户所发出的声音的不连续等,暂时停止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
当从上述模式[D]的状态拔下耳机麦克风21而解除了连接时,会变为上述模式[C],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的设定数据被变更为[主体]的设定数据。此时,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从来自耳机麦克风21的耳机21s的仅向用户的输出切换为来自主体扬声器19S的输出(再现),因此考虑到用户对声音的漏听或对周围的影响等,而暂时停止该输出(再现)。另外,考虑到伴随着用户拔下耳机麦克风21来解除连接的作业而用户所发出的声音的不连续等,也暂时停止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
当从上述模式[E]的状态拔下耳机22(外部扬声器23)而解除了连接时,会变为上述模式[F]。此时,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从来自耳机22的仅向用户的输出切换为来自主体扬声器19S的输出(再现),因此与向上述模式[C]变化时同样地,暂时停止该输出(再现)。此外,不能进行用户的声音的输入(录制)。
当从上述模式[F]的状态插上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而建立了连接时,如图4所示,针对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会显示于显示部17。在上述设定窗口Wc中,标示出询问要不要从主体麦克风18M设定为耳机麦克风21的消息“将麦克风的设定设为耳机麦克风?[是/否]”以及提醒用户使用正品的消息“在使用耳机麦克风的情况下,由于会对判断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请使用正品的麦克风”。
在此,例如在由于插上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是正品而在上述设定窗口Wc中用户操作光标Cu选择并指定了[是]的情况下,变为上述模式[D],由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存储的设定数据仍被维持为[耳机麦克风]。
另一方面,例如在由于插上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不是正品而在上述设定窗口Wc中用户操作光标Cu选择并指定了[否]的情况下,变为上述模式[A],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的设定数据被变更为[主体]的设定数据。
此时,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从来自主体扬声器19S的输出切换为来自耳机麦克风21的耳机21s的输出(再现),因此与从上述模式[C]变为模式[D]或[A]的情况同样地,暂时停止该输出(再现)。另外,还暂时停止从耳机麦克风21或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
另外,当从上述模式[F]的状态插上耳机(无麦克风的耳机)22而建立了连接时,会变为上述模式[E]。此时,与从上述模式[C]变为模式[B]的情况同样地,再现对象的声音数据从来自主体扬声器19S的输出切换为由耳机22进行的仅向用户的输出(再现),因此仍继续输出,但也可以考虑到用户对声音的漏听等,而暂时停止该输出(再现)。此外,不能进行用户的声音的输入(录制)。
图5是表示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与用户操作相应的麦克风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根据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麦克风选择处理而在用户声音录制画面GR内显示的耳机麦克风标记EM和主体麦克风标记BM的图。
例如在用户基于学习内容存储部12c所存储的学习内容数据进行学习的场景下,当用户对上述声音输入部18和声音输出部19的外部连接端子20建立了耳机麦克风21的连接(插上了耳机麦克风21)时,如图4所示,CPU11使显示部17显示针对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步骤S1)。
当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的设定数据是[主体]时,在针对上述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中,当由于插入外部连接端子20而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是正品而用户选择并指定了设定为耳机麦克风的项目[是]时(步骤S2(“是”)),CPU11将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所存储的设定数据从[主体]变更为[耳机麦克风],设为能从耳机麦克风21的麦克风21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的状态(模式[D])(步骤S3)。
然后,在基于上述学习内容数据的学习辅助处理的过程中,出现进行用户所发出的声音的录制的需要,例如如图6所示,CPU11使显示部17显示用户声音录制画面GR,此时,在该画面GR上显示录音时间指示器TR,并且如该图的(A)所示,显示耳机麦克风标记EM和录音中消息“正在用耳机麦克风进行录音”me1(步骤S4)。
另一方面,在针对上述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参照图4)中,当由于插入外部连接端子20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不是正品而用户选择并指定了不设定为耳机麦克风的项目[否]时(步骤S2(“否”)),CPU11将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所存储的设定数据仍维持为[主体],设为能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的状态(模式[A])(步骤S5)。
然后,在基于上述学习内容数据的学习辅助处理的过程中,出现进行用户所发出的声音的录制的需要,例如如图6所示,CPU11使显示部17显示用户声音录制画面GR,此时,在该画面GR上显示录音时间指示器TR,并且如该图的(B)所示,显示主体麦克风标记BM和录音中消息“正在用主体麦克风进行录音”me2(步骤S6)。
另外,在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的设定数据是[耳机麦克风]的情况下,当用户对上述声音输入部18和声音输出部19的外部连接端子20建立了耳机麦克风21的连接(插上了耳机麦克风21)时,如图4所示,CPU11也使显示部17显示针对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步骤S1)。
在针对上述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中,当由于插入外部连接端子20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是正品而用户选择并指定了设定为耳机麦克风的项目[是]时(步骤S2(“是”)),CPU11将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所存储的设定数据仍维持为[耳机麦克风],设为能从耳机麦克风21的麦克风21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的状态(模式[D])(步骤S3)。
然后,在基于上述学习内容数据的学习辅助处理的过程中,出现进行用户所发出的声音的录制的需要,例如如图6所示,CPU11使显示部17显示用户声音录制画面GR,此时,在该画面GR上,显示录音时间指示器TR,并且如该图的(A)所示,显示耳机麦克风标记EM和录音中消息“正在用耳机麦克风进行录音”me1(步骤S4)。
另一方面,在针对上述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参照图4)中,当由于插入外部连接端子20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不是正品而用户选择并指定了不设定为耳机麦克风(设定为主体麦克风)的项目[否]时(步骤S2(“否”)),CPU11将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所存储的设定数据从[耳机麦克风]变更为[主体],设为能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的状态(模式[A])(步骤S5)。
然后,在基于上述学习内容数据的学习辅助处理的过程中,出现进行用户所发出的声音的录制的需要,例如如图6所示,CPU11使显示部17显示用户声音录制画面GR,此时,在该画面GR上,显示录音时间指示器TR,并且如该图的(B)所示,显示主体麦克风标记BM和录音中消息“正在用主体麦克风进行录音”me2(步骤S6)。
图7是表示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基于发音课程数据12c1的学习辅助处理的一例的图。
在此,假定为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的设定数据(12d)是[主体],处于声音输入输出模式[A]、[B]、[C]中的任意一个状态。
当根据用户操作在显示部17所显示的学习内容数据12c1、12c2、…的一览画面(未图示)中指定了发音课程数据12c1时,如图7的(A)所示,CPU11使显示部17显示标示出“用单词判断”和“用文章判断”的选择项目的发音课程初始画面G1。
当在上述发音课程初始画面G1中根据用户操作而指定了“用文章判断”的项目时,如图7的(B)所示,CPU11使显示部17显示标示出范例文章“Do you like it?”和发音请求消息“请跟在范例之后进行发音”的范例画面G2,使该范例文章“Do you like it?”的示范发音的声音数据从声音输出部19输出(再现)。
当与上述范例画面G2相应的示范的声音数据的输出(再现)结束时,如图7的(C)所示,CPU11使显示部17显示标示出录音中消息“正在进行录音”的用户声音录制画面G3,对用户提醒模仿上述示范发音的发音。此时,在上述用户声音录制画面G3中显示主体麦克风标记BM,对用户通知当前正在由主体麦克风18M进行录音。
当上述用户所发出的声音的录音结束时,如图7的(D)所示,CPU11显示标示出分析中消息“分析中”的用户声音分析画面G4,对录制声音数据存储部12f中录制的用户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识别,并且通过与上述示范发音的声音数据进行比较来分析其发音质量等并将该发音质量等判断为分数,使判断结果数据存储部12g存储判断结果的分数。
这样,如图7的(E)所示,CPU11使显示部17显示标示出上述判断结果数据存储部12g所存储的判断结果的分数(例如“84分”)的发音判断画面G5。
当在上述发音判断画面G5中根据用户操作而指定了标示出的多个项目中的[下一文章]时,如图7的(F)所示,CPU11使显示部17显示标示出下一范例文章“Can I take yourorder?”和发音请求消息的下一个范例画面G2,使示范发音的声音数据从声音输出部19输出(再现)。
这样,上述学习内容存储部12c所存储的各学习内容数据中的、至少发音课程数据12c1或应对课程数据12c2需要对用户所发出的声音数据进行录音并分析,因此与使用不是正品的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的麦克风21m或其它外部麦克风的情况相比,使用录音的规格或音频特性已预先明确的正品的主体麦克风18M或耳机麦克风21能更准确地分析用户的声音数据,进而能得出更准确的上述判断结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学习辅助装置10中,在对上述声音输入部18和声音输出部19的外部连接端子20插入耳机麦克风21而建立了连接的情况下,为了让用户用正品的麦克风对其所发出的声音数据进行录音,需要显示针对上述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
因而,根据上述构成的学习辅助装置10,当通过CPU11检测出对声音输入部18和声音输出部19的外部连接端子20建立了耳机麦克风(带麦克风的耳机)21的连接(插入了耳机麦克风21)时,使显示部17显示推荐使用正品的麦克风并且让用户对是否将声音输入的对象设定为耳机麦克风21进行指定的针对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
由此,即使在伴随着与学习内容(12c)相应的学习而要从耳机麦克风21收听用于进行学习的声音的情况下,为了能更准确地进行需要输入(录制)的用户声音的分析并得出更准确的判断结果,也能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在耳机麦克风21是正品时向从耳机麦克风21输入声音的状态切换,在耳机麦克风21不是正品时向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声音的状态切换。
另外,根据上述构成的学习辅助装置10,当正在从主体麦克风18M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时,CPU11将这一情况通过主体麦克风标记BM和录音中消息“正在用主体麦克风进行录音”me2来进行识别显示,当正在从耳机麦克风21输入(录制)用户的声音时,CPU11将这一情况通过耳机麦克风标记EM和录音中消息“正在用耳机麦克风进行录音”me1来进行识别显示。
由此,在需要进行用户声音的输入(录制)的状况下,能易于了解是在从主体麦克风18M进行输入,还是在从耳机麦克风21进行输入。
而且,根据上述构成的学习辅助装置10,在由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12d)将声音输入的对象设定为主体麦克风18M的状态以及设定为耳机麦克风21的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下,CPU11当检测出插入上述声音输入部18和声音输出部19的外部连接端子20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或耳机22或外部扬声器23的拔出(连接解除)时,都能将声音输出的对象从该耳机麦克风21或耳机22或外部扬声器23自动切换为主体扬声器19S。
(变形例)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上述学习辅助装置10的与用户操作相应的麦克风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如下构成:在参照图5说明的与用户操作相应的麦克风选择处理中,无论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的设定数据是设定为[主体]还是设定为[耳机麦克风],当对外部连接端子20建立了耳机麦克风21的连接(插上了耳机麦克风21)时,都使显示部17显示图4所示的针对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根据插上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是否是正品,让用户选择是否将麦克风的设定设为耳机麦克风。
而如在图8的变形例的与用户操作相应的麦克风选择处理中所示的,当对外部连接端子20建立了耳机麦克风21的连接(插上了耳机麦克风21)时,通过CPU11来判断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的设定数据是否设定为[主体](步骤S0),在设定为[主体]的情况下(步骤S0(“是”)),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使显示部17显示图4所示的针对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根据插上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是否是正品,让用户选择是否将麦克风的设定设为耳机麦克风(步骤S1)。
并且,也可以设为如下构成:在上述主体/耳机麦克风设定数据存储部12d的设定数据设定为[耳机麦克风]的情况下(步骤S0(“否”)),CPU11不显示针对上述耳机麦克风的设定窗口Wc,而维持[耳机麦克风]的设定数据(步骤S3、S4)。在该情况下,若插上并建立了连接的耳机麦克风21是正品,则无需让用户特意进行上述耳机麦克风的设定,就能更准确地分析设定用户的声音数据,进而能得出更准确的上述判断结果。
此外,由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学习辅助装置10进行的各处理方法、即图2所示的输入输出模式的设定及切换处理、图5或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与用户操作相应的麦克风选择处理等各方法均能作为计算机能执行的程序而保存到存储卡(ROM卡、RAM卡等)、磁盘(软(注册商标)盘、硬盘等)、光盘(CD-ROM、DVD等)、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来进行分发。
另外,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的程序的数据能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在通信网络N上传送,通过由通信部将该程序数据取入到连接于通信网络N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中,从而也能实现包含上述的麦克风切换功能在内的学习辅助功能。
本申请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能通过将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组合来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删除若干个构成要件或者将若干个构成要件设为不同的形式来进行组合,如果能解决在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一栏中描述的问题,并能得到在发明的效果一栏中描述的效果,则该构成要件被删除或者组合后的构成也能被提取为发明。

Claims (6)

1.一种录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声音输入部,其设置于装置主体;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外部的第2声音输入部与装置主体建立了连接,而成为能受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和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指定的用户操作的状态,
上述控制部
选择性地设定将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用于声音输入的第1声音输入模式和将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用于声音输入的第2声音输入模式,
在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与上述装置主体从连接解除状态变为了连接建立状态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受理的操作,设定上述第1声音输入模式和上述第2声音输入模式中的任意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音装置,
上述控制部
当受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进行指定的上述操作并且通过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执行声音的输入时,使显示部显示与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对应的第1识别显示,
当受理对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进行指定的上述操作并且通过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执行声音的输入时,使上述显示部显示与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对应并与上述第1识别显示不同的第2识别显示,
在设定了上述第2声音输入模式的状态下,在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与上述装置主体从连接建立状态变为了连接解除状态的情况下,不受理上述操作,设定上述第1声音输入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录音装置,
上述控制部
在受理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进行指定的上述操作的情况下,无论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与上述装置主体建立连接的状态如何,都禁止通过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进行声音的输入,而允许通过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进行声音的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录音装置,
上述控制部
在设定了上述第1声音输入模式的状态下,在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与上述装置主体从连接解除状态变为了连接建立状态的情况下,受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和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指定的操作,在设定了上述第2声音输入模式的状态下,在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与上述装置主体从连接解除状态变为了连接建立状态的情况下,不受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和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指定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录音装置,
上述控制部
在受理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进行指定的上述操作后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与上述装置主体从连接解除状态变为了连接建立状态的情况下,根据该连接状态的变化,而成为能受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和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指定的用户操作的状态,
在受理了对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进行指定的上述操作后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与上述装置主体从连接解除状态变为了连接建立状态的情况下,无论该连接状态如何变化,都不成为能受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和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指定的用户操作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录音装置,
上述控制部
在受理了对上述第1声音输入部和上述第2声音输入部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指定的上述操作后上述第2声音输出部与上述装置主体从连接建立状态变为了连接解除状态的情况下,自动允许通过上述第1声音输出部进行声音的输出。
CN201811109602.5A 2017-09-22 2018-09-21 录音装置 Active CN109542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2780 2017-09-22
JP2017-182780 2017-09-22
JP2018-114733 2018-06-15
JP2018114733A JP7379808B2 (ja) 2017-09-22 2018-06-15 録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2386A CN109542386A (zh) 2019-03-29
CN109542386B true CN109542386B (zh) 2022-05-06

Family

ID=65843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9602.5A Active CN109542386B (zh) 2017-09-22 2018-09-21 录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34548A (zh)
CN (1) CN1095423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6621B2 (ja) * 2019-07-11 2023-02-01 Tvs Regza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音声認識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162A (zh) * 1998-12-23 2000-06-28 惠普公司 便携式捕获设备的语音控制输入
CN2541903Y (zh) * 2002-03-11 2003-03-26 蓝天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有免持听筒及录音功能的笔记型电脑
CN1859813A (zh) * 2005-09-2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置麦克风信号切换的方法
CN101364153A (zh) * 2007-08-09 2009-02-11 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鼠标装置切换音源的方法
CN101610440A (zh) * 2008-06-19 2009-12-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4254040A (zh) * 2013-06-28 2014-12-3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音频切换系统
CN104620594A (zh) * 2012-09-13 2015-05-13 拿索斯财务有限公司 能够识别多个外围设备并且允许选择和显示多个外围设备中之一的内容的电视机
US9407223B2 (en) * 2012-09-28 2016-08-02 Pantech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ound output
CN106445448A (zh) * 2016-08-29 2017-02-22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的音频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6843479A (zh) * 2017-01-18 2017-06-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目标设备切换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1071A (zh) * 2016-07-15 2016-12-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输出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162A (zh) * 1998-12-23 2000-06-28 惠普公司 便携式捕获设备的语音控制输入
CN2541903Y (zh) * 2002-03-11 2003-03-26 蓝天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有免持听筒及录音功能的笔记型电脑
CN1859813A (zh) * 2005-09-2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置麦克风信号切换的方法
CN101364153A (zh) * 2007-08-09 2009-02-11 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鼠标装置切换音源的方法
CN101610440A (zh) * 2008-06-19 2009-12-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4620594A (zh) * 2012-09-13 2015-05-13 拿索斯财务有限公司 能够识别多个外围设备并且允许选择和显示多个外围设备中之一的内容的电视机
US9407223B2 (en) * 2012-09-28 2016-08-02 Pantech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ound output
CN104254040A (zh) * 2013-06-28 2014-12-3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音频切换系统
CN106445448A (zh) * 2016-08-29 2017-02-22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的音频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6843479A (zh) * 2017-01-18 2017-06-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目标设备切换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34548A (ja) 2023-09-27
CN109542386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818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terminal system, and method of starting sound recognition function
KR101883414B1 (ko) 안내 장치, 안내 방법, 프로그램 및 정보 저장 매체
JP2019505944A (ja) オーディオファイルの再録音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US9838146B2 (en) Apparatus for labeling inputs of an audio mixing console system
CN107135452A (zh) 助听器适配方法及装置
JP2023134548A (ja) 音声処理装置、音声処理方法、及び音声処理プログラム
US6934396B1 (en) Speaker embedded with oral setup tutorial
JP6144552B2 (ja) パート別歌唱に対応したカラオケシステム
EP3018847B1 (en) Apparatus for labeling inputs of an audio mixing console system
US11303746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that displays which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vailable from multip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being used
JP7379808B2 (ja) 録音装置
KR20030024904A (ko) 스피치-제어 수단 및 스피치-제어 수단의 기능을테스트하는 테스트 수단을 구비한 장치
US11887569B2 (en) Performance system, performance mode setting method, and performance mode setting device
CN108574914B (zh) 音箱组播放音频文件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接收端
CN109445873B (zh) 显示设置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EP3537728A1 (en) Connection state determination system for speakers, acoust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state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speakers
KR102065310B1 (ko) 인공 지능 기반 음성 제어를 이용한 구내 방송 제어 시스템
JP7225955B2 (ja) 電子機器、機能選択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338737B2 (ja)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92725A (ja) 発声機能を備えたロボット装置、発声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913859A (zh) 音源输入模式提示方法及音频播放设备
US8855565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appl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2023164835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010094213A (ko) 외부 메모리를 이용한 어학 학습용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JP2020003591A (ja) リモコ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