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7395A -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7395A
CN109537395A CN201811246098.3A CN201811246098A CN109537395A CN 109537395 A CN109537395 A CN 109537395A CN 201811246098 A CN201811246098 A CN 201811246098A CN 109537395 A CN109537395 A CN 109537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ing course
coating
thermal resistance
construction
bituminous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60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萌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18112460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73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7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7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slipperiness or protecting against influences of the weath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35Toppings or surface dressings; Methods of mixing, impregnating, or spread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35Toppings or surface dressings; Methods of mixing, impregnating, or spreading them
    • E01C7/353Toppings or surface dressings; Methods of mixing, impregnating, or spreading them with exclusively bituminous binders; Aggregate, fillers or other additives for application on or in the surface of toppings with exclusively bituminous binders, e.g. for roughening or cl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选用;(2)材料配合比设计:采用等体积废陶瓷再生料,即粒径为4.75mm和9.5mm两档集料取代常规沥青混合料中的对等粒组天然矿质集料,将废陶瓷再生料掺量控制在40%~60%之间;(3)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过程如下:3.1)对于掺废陶瓷再生料的阻热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采用黏层油洒布与混合料摊铺同步施工方法;3.2)光热反射涂层施工;3.3)光热反射涂层养生;3.4)开放交通。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公路与城市道路抗(高温)车辙结构层施工,尤其适用于重交通或交叉口等车辙病害频发路段沥青路面抗车辙表层或磨耗层的新建或罩面施工。

Description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中的路面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辙成因分析表明,高温是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最直接诱因。正因为如此,目前在解决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时,主要采取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技术措施。工程实践证明,由于沥青材料对温度敏感本质特性,这些被动式措施仍未能根本解决沥青路面高温车辙问题,沥青路面的热稳性病害依然严重。
我国是世界第一陶瓷生产国,大量陶瓷废弃物的堆积存放,一方面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会造成环境污染。废弃陶瓷一般颜色较浅,可用于铺装路面磨耗层,从而达到隔热降温效果。另外,还可在陶瓷磨耗层表面涂刷或喷涂光热反射型涂层,以提高路表反射率,从而减少路面的热吸收量,降低路面温度,减少车辙病害,使该路面成为一种高抗车辙和耐久性好的光热反射型沥青路面结构,进而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类公路与城市道路抗(高温)车辙结构层施工,尤其适用于重交通或交叉口等车辙病害频发路段沥青路面抗车辙表层或磨耗层的新建或罩面施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选用
沥青:选用中海AH-7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而高黏性改性乳化70#沥青作为黏层沥青;
废陶瓷再生料:粒径要求为4.75mm和9.5mm两档,部分代替天然矿料(如碎石类材料);
选用反击式或锤式破碎机,加工和处理废弃陶瓷产品,获得粒径为4.75mm 和9.5mm的两档再生粗骨料,储存备用以替代沥青混凝土中部分粗集料(如碎石类矿料),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E42-2005),测得废弃陶瓷再生骨料各项技术指标(如表1)。
表1
表1表明废陶瓷集料的力学性能绝大部分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对于针片状集料含量较高时黏附性能较低的问题,可添加消石灰予以处理,同时予以多次破碎,最终使得废陶瓷再生料达到规范标准的(上)下限要求;
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玄武岩粒料;
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人工轧制开级配石灰岩细集料;
矿粉: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磨细所得矿粉;
热反射涂层:基质树脂类材料。通过室内模拟太阳辐射试验系统测试了涂层降温效果,确定了材料最佳配合比,即为:硅丙乳液40%,玻璃微珠10%,二氧化钛15%,分散剂5%,成膜助剂5%,纯净水25%;
(2)材料配合比设计
参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进行废陶瓷再生料沥青混凝土磨耗层配合比设计试验。
综合考虑各类磨耗层使用情况,同时为了简化程序,选取一个比较成熟的级配类型(如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0)作为设计参考。采用等体积废陶瓷再生料 (粒径为4.75mm和9.5mm两档集料)取代常规沥青混合料中的对等粒组天然矿质集料(主要包括碎石类材料)。
按照等体积取代的方式,选择掺量为20%、40%、60%和80%的4种不同配比,用废陶瓷再生料代替粒径为4.75mm和9.5mm的天然矿质集料。为表述方便,表2给出了试验所用各种阻热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材料代号。以空隙率作为设计指标,开展不同材料配合比条件下马歇尔试验,确定阻热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的最佳沥青用量(如表3)。
表2
表3
依据上述马歇尔试验测试结果,为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并综合考虑路用性能和降温效果,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将废陶瓷再生料掺量控制在40%~60%之间。
(3)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
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17)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执行。在本发明专利中,与规范及相关公开专利所述有所不同的关键工艺详述如下:
3.1)对于掺废陶瓷再生料的阻热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采用黏层油洒布与混合料摊铺同步施工方法;
3.2)光热反射涂层施工
3.3)光热反射涂层养生
在喷涂完成后,进行光热反射涂层养生,令涂层自然干燥、固化。
涂层养生时间与当地气温密切相关(如表4)。
在开放交通前,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以防损坏尚未干结的涂层薄膜。
气温/℃ >20 10~20 <10
养生时间/h 8~12 18~24 不适宜施工
表4
3.4)开放交通
在涂层养生形成强度后,及时清扫不洁净部位,撤去养生用薄膜,并尽快开放交通。
进一步,所述步骤3.1)中,施工条件如下:
①阻热式磨耗层采用专用摊铺机施工,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6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70~180℃范围,乳化沥青或改性沥青喷洒量为0.6~1.2kg/m2
②由试验段试铺确定摊铺机作业参数,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摊铺速度控制在10~20m/min,摊铺厚度及标高由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控制。
③采用10~13T的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无需进行振动碾压施工。
④尽可能在高温度状态下碾压,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向前进行碾压,碾压段长度大体相同,每次压到摊铺机跟前后折返碾压,碾压速度≤5km/h。
⑤要求碾压终了温度≥110℃,施工完毕后,磨耗层表面温度≤50℃后方可开放交通。
所述步骤3.2)中,光热反射涂层施工过程如下:
3.2.1)待磨耗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对施工路段进行预处理:采用由里向外的方式,用高压鼓风机将细粒及灰尘吹出路面,用专用胶布黏封路面标线,以免在施工时被覆盖或污染。
3.2.2)将制备好的光热反射涂料装入洒布车灌装容器,将洒布车开至施工起点并对准控制线。开动发电机为系统供电,依次开启气阀、涂料阀、玻璃微珠阀,至涂料喷枪均匀、持续喷出雾状涂料时,开动洒布车匀速前进。
3.2.3)按照室内试验确定的最佳涂层用量进行涂层的第1层喷涂,喷涂量为0.4kg/m2
3.2.4)确认第1层涂层已硬化、防滑粒料已固定后,按照相同方式进行第2层涂料的喷涂和防滑粒料的撒布,第2层喷涂量同为0.4kg/m2,粒料撒布量为 0.3kg/m2
3.2.5)喷涂完毕后,关闭所有阀门,洒布车开离施工地点。将涂料仓内剩余涂料全部倒出,仓内加入清水,打开气阀、料阀,清洗输料管、阀门及喷头,直至喷头喷出清水雾为止。
有鉴于此,本发明通过技术研发形成了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浅色陶瓷废弃物作为骨料拌制沥青路面磨耗层以达隔热降温效果,并在其表面喷涂光热反射涂层以提高沥青路面表面反射率,达到阻热降温和高温车辙病害的主动防治目的。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包括:
采用热物性参数较小的废陶瓷再生料沥青混凝土铺筑磨耗层,可以消减沥青路面热能累积,降低沥青路面路表温度,从而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
光热反射涂层是一种涂抹于磨耗层表面的功能型材料。材料中的颜填料粒子可将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反射回邻近路表的大气中去,从而降低沥青路面表面及内部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技术先进,实现了高温车辙病害主动防护,可以有效消减车辙病害。相较于传统车辙防治方法,该路面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与技术优势。
经济效益。可以降低造价,降低养护成本,产生显著效益。
采用废陶瓷集料,按照40~60%比例部分替代天然矿料(碎石类材料),减少了道路天然矿料用量,节约建材成本约30%左右;可以大幅减少高温车辙及其衍生病害,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修费用或改建成本,因而产生相应经济效益。
节能、环保效益。减少路面车辙病害,有利于快捷行车并减少尾气排放,因而兼具节能减排效益。还可再生利用废弃陶瓷制品,减少天然矿料开采,节约天然资源,产生环保效益。
社会效益。减少路面车辙病害,有利于保障(城市)道路的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避免由于道路频繁维修而造成交通拥堵,因而具有显著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包括原材料选用、材料配合比设计及磨耗层罩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选用
沥青:选用中海AH-7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而高黏性改性乳化70#沥青作为黏层沥青;
废陶瓷再生料:粒径要求为4.75mm和9.5mm两档,部分代替天然矿料(如碎石类材料);
选用反击式或锤式破碎机,加工和处理废弃陶瓷产品,获得粒径为4.75mm 和9.5mm的两档再生粗骨料,储存备用以替代沥青混凝土中部分粗集料(如碎石类矿料),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E42-2005),测得废弃陶瓷再生骨料各项技术指标(如表1)。
表1
表1表明废陶瓷集料的力学性能绝大部分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对于针片状集料含量较高时黏附性能较低的问题,可添加消石灰予以处理,同时予以多次破碎,最终使得废陶瓷再生料达到规范标准的(上)下限要求;
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玄武岩粒料;
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人工轧制开级配石灰岩细集料;
矿粉: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磨细所得矿粉;
热反射涂层:基质树脂类材料。通过室内模拟太阳辐射试验系统测试了涂层降温效果,确定了材料最佳配合比,即为:硅丙乳液40%,玻璃微珠10%,二氧化钛15%,分散剂5%,成膜助剂5%,纯净水25%;
(2)材料配合比设计
参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进行废陶瓷再生料沥青混凝土磨耗层配合比设计试验。
综合考虑各类磨耗层使用情况,同时为了简化程序,选取一个比较成熟的级配类型(如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0)作为设计参考。采用等体积废陶瓷再生料 (粒径为4.75mm和9.5mm两档集料)取代常规沥青混合料中的对等粒组天然矿质集料(主要包括碎石类材料)。
按照等体积取代的方式,选择掺量为20%、40%、60%和80%的4种不同配比,用废陶瓷再生料代替粒径为4.75mm和9.5mm的天然矿质集料。为表述方便,表2给出了试验所用各种阻热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材料代号。以空隙率作为设计指标,开展不同材料配合比条件下马歇尔试验,确定阻热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的最佳沥青用量(如表3)。
表2
表3
依据上述马歇尔试验测试结果,为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并综合考虑路用性能和降温效果,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将废陶瓷再生料掺量控制在40%~60%之间。
(3)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
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17)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执行。在本发明专利中,与规范及相关公开专利所述有所不同的关键工艺详述如下:
3.1)对于掺废陶瓷再生料的阻热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采用黏层油洒布与混合料摊铺同步施工方法;
在施工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阻热式磨耗层采用专用摊铺机施工,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6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70~180℃范围,乳化沥青或改性沥青喷洒量为0.6~1.2kg/m2
②由试验段试铺确定摊铺机作业参数,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摊铺速度控制在10~20m/min,摊铺厚度及标高由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控制。
③采用10~13T的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无需进行振动碾压施工。
④尽可能在高温度状态下碾压,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向前进行碾压,碾压段长度大体相同,每次压到摊铺机跟前后折返碾压,碾压速度≤5km/h。
⑤要求碾压终了温度≥110℃,施工完毕后,磨耗层表面温度≤50℃后方可开放交通。
3.2)光热反射涂层施工
3.2.1)待磨耗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对施工路段进行预处理:采用由里向外的方式,用高压鼓风机将细粒及灰尘吹出路面,用专用胶布黏封路面标线,以免在施工时被覆盖或污染。
3.2.2)将制备好的光热反射涂料装入洒布车灌装容器,将洒布车开至施工起点并对准控制线。开动发电机为系统供电,依次开启气阀、涂料阀、玻璃微珠阀,至涂料喷枪均匀、持续喷出雾状涂料时,开动洒布车匀速前进。
3.2.3)按照室内试验确定的最佳涂层用量进行涂层的第1层喷涂,喷涂量为0.4kg/m2
3.2.4)确认第1层涂层已硬化、防滑粒料已固定后,按照相同方式进行第2层涂料的喷涂和防滑粒料的撒布,第2层喷涂量同为0.4kg/m2,粒料撒布量为 0.3kg/m2
3.2.5)喷涂完毕后,关闭所有阀门,洒布车开离施工地点。将涂料仓内剩余涂料全部倒出,仓内加入清水,打开气阀、料阀,清洗输料管、阀门及喷头,直至喷头喷出清水雾为止。
3.3)光热反射涂层养生
在喷涂完成后,进行光热反射涂层养生,令涂层自然干燥、固化。
涂层养生时间与当地气温密切相关(如表4)。
在开放交通前,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以防损坏尚未干结的涂层薄膜。
气温/℃ >20 10~20 <10
养生时间/h 8~12 18~24 不适宜施工
表4
3.4)开放交通
在涂层养生形成强度后,及时清扫不洁净部位,撤去养生用薄膜,并尽快开放交通。

Claims (3)

1.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选用
沥青:选用中海AH-7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而高黏性改性乳化70#沥青作为黏层沥青;
废陶瓷再生料:粒径要求为4.75mm和9.5mm两档;选用反击式或锤式破碎机,加工和处理废弃陶瓷产品,获得粒径为4.75mm和9.5mm的两档再生粗骨料,储存备用以替代沥青混凝土中部分粗集料;
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玄武岩粒料;
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人工轧制开级配石灰岩细集料;
矿粉: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磨细所得矿粉;
热反射涂层:基质树脂类材,硅丙乳液40%,玻璃微珠10%,二氧化钛15%,分散剂5%,成膜助剂5%,纯净水25%;
(2)材料配合比设计
采用等体积废陶瓷再生料,即粒径为4.75mm和9.5mm两档集料取代常规沥青混合料中的对等粒组天然矿质集料,将废陶瓷再生料掺量控制在40%~60%之间;
(3)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过程如下:
3.1)对于掺废陶瓷再生料的阻热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采用黏层油洒布与混合料摊铺同步施工方法;
3.2)光热反射涂层施工
3.3)光热反射涂层养生
在喷涂完成后,进行光热反射涂层养生,令涂层自然干燥、固化;
3.4)开放交通
在涂层养生形成强度后,及时清扫不洁净部位,撤去养生用薄膜,并开放交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中,施工条件如下;
①阻热式磨耗层采用专用摊铺机施工,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6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70~180℃范围,乳化沥青或改性沥青喷洒量为0.6~1.2kg/m2
②由试验段试铺确定摊铺机作业参数,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摊铺速度控制在10~20m/min,摊铺厚度及标高由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控制;
③采用10~13T的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无需进行振动碾压施工;
④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向前进行碾压,碾压段长度大体相同,每次压到摊铺机跟前后折返碾压,碾压速度≤5km/h;
⑤要求碾压终了温度≥110℃,施工完毕后,磨耗层表面温度≤50℃后开放交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中,光热反射涂层施工过程如下:
3.2.1)待磨耗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对施工路段进行预处理:采用由里向外的方式,用高压鼓风机将细粒及灰尘吹出路面,用专用胶布黏封路面标线,以免在施工时被覆盖或污染;
3.2.2)将制备好的光热反射涂料装入洒布车灌装容器,将洒布车开至施工起点并对准控制线,均匀、持续喷出雾状涂料时,开动洒布车匀速前进;
3.2.3)按照室内试验确定的最佳涂层用量进行涂层的第1层喷涂,喷涂量为0.4kg/m2
3.2.4)确认第1层涂层已硬化、防滑粒料已固定后,按照相同方式进行第2层涂料的喷涂和防滑粒料的撒布,第2层喷涂量同为0.4kg/m2,粒料撒布量为0.3kg/m2
3.2.5)喷涂完毕后,关闭所有阀门,洒布车开离施工地点;将涂料仓内剩余涂料全部倒出,仓内加入清水,打开气阀、料阀,清洗输料管、阀门及喷头,直至喷头喷出清水雾为止。
CN201811246098.3A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9537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6098.3A CN109537395A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6098.3A CN109537395A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7395A true CN109537395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45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6098.3A Pending CN109537395A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739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4397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车辙和防水功能的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
CN114956669A (zh) * 2022-05-11 2022-08-30 山东高速路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
CN116444203A (zh) * 2023-04-03 2023-07-18 武汉工大杰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路面降温隔热的钢渣基超薄磨耗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4397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车辙和防水功能的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
CN114956669A (zh) * 2022-05-11 2022-08-30 山东高速路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
CN114956669B (zh) * 2022-05-11 2023-10-27 山东高速路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抗车辙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
CN116444203A (zh) * 2023-04-03 2023-07-18 武汉工大杰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路面降温隔热的钢渣基超薄磨耗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444203B (zh) * 2023-04-03 2023-11-17 武汉工大杰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路面降温隔热的钢渣基超薄磨耗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65281A (en) Method for paving surfaces with granular, flaky or powdery asphalt
CN109537395A (zh) 一种阻热降温式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施工方法
CN101591881B (zh) 一种采用冷再生技术维修的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00567196C (zh) 处理沥青碎石封层石料的裹覆材料及处理石料的方法
CN101929119B (zh) 彩色沥青超薄磨耗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8000B (zh) 一种彩色沥青道路的生产及施工工艺
CN205276085U (zh) 一种新型预防性养护沥青路面结构层
CN105970761B (zh) 一次铺装式重交通沥青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469712A (zh) 一种涂敷抗车辙防滑路面铺装方法
CN111809474A (zh) 一种园路彩色沥青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10409251A (zh) 一种排水降噪路面施工方法
CN103590296A (zh)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加铺工艺
CN107503261B (zh) 一种复合式沥青降温路面上面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03771765A (zh) 一种抗冰冻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KR101165409B1 (ko) 칼라아스콘 제조 및 시공방법
CN107235662B (zh) 一种废弃物再生浅色集料沥青混凝土及其明色化铺装应用
CN204898458U (zh) 一种含Novachip超薄磨耗层抗滑降噪路面
CN104594151A (zh) 一种排水抗裂式冷再生路面结构
CN105176116A (zh) 冷拌自乳化树脂沥青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1429746B (zh) 道路铺装方法
CN107419635A (zh) 一种复合式路面封层方法
CN108570897A (zh) 一种道路路面基层的铺筑方法
CN102635047B (zh) 大跨索结构桥梁桥面组合结构层施工工艺
CN107386111A (zh) 复合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桥面结构及设置方法
KR101286041B1 (ko) 재활용 칼라아스콘 제조 및 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