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2173A - 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2173A
CN109532173A CN201811541630.4A CN201811541630A CN109532173A CN 109532173 A CN109532173 A CN 109532173A CN 201811541630 A CN201811541630 A CN 201811541630A CN 109532173 A CN109532173 A CN 109532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able
layer
polypropylene
bidirectional stretch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16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2173B (zh
Inventor
徐文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CRO PACKAGE FIL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CRO PACKAGE FIL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CRO PACKAGE FIL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CRO PACKAGE FIL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416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2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2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2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4Printing or colouring
    • B32B38/145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14Security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27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protective coatings or layers by lamination or by fusion of the coatings or layers

Landscapes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包括第一可模压层、第二可模压层、聚丙烯芯层和聚丙烯表层,所述的第一可模压层、第二可模压层、聚丙烯芯层和聚丙烯表层通过共挤出双向拉伸工艺制备而成。与传统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相比,本发明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良好的外观,在制膜和激光模压过程中不会发生表面烫伤,且制膜和模压速度更快,薄膜热收缩更低、厚度均匀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含有激光防伪或装饰图案的烟标、酒标、药盒、牙膏盒等,通常是利用可模压热塑性材料经过模压机进行模压及后加工而成,特别是以模压效率高、幅度宽以及无缝版转移技术快速发展的软压工艺更为普遍,所用的模压基膜通常是总厚度为15~60μm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这种薄膜通常为三层结构,即可模压层、芯层和表层,可模压层的厚度通常为1.2~2μm,而用作3D激光图像的模压基膜时,可模压层的厚度需要达到5~10μm。可模压热塑性材料包括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和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通常选用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作为可模压层,因其熔点在130~137℃,模压时利用其在112~120℃时软化状态下的热塑性,将激光全息母版或工作版的信息压印后冷却固化下来。通常不选用乙烯-丙烯两元共聚物作为可模压层的主要原因是,其相对高的熔点(139℃以上)及软化温度(120℃以上),限制了模压加工速度。然而,采用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作为可模压层的薄膜,在制备过程中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双向拉伸时,模压面容易被辊筒烫伤(通常限制膜面实际温度≤125℃),为了避免烫伤而降低预热温度,则会导致芯层聚丙烯能量不足,拉伸难度加大,不得不减速生产;二是生产厚度在40μm以上的薄膜时,由于激冷流延时芯层的冷却不及表面,而形成不利于拉伸的结晶,加上前述的模压面低温以及芯层能量不足导致拉伸困难的问题,使得内应力加大,从而使薄膜的热收缩率偏高。在后续的激光模压加工时,由于薄膜的横向收缩率偏大以及模压面的预热温度较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激光压印的速度,不仅影响了薄膜质量,也制约了制膜生产效率,成为全息激光压印薄膜质量与生产效率提升的瓶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通过耐温性好的第一可模压层与热塑性好的第二可模压层相配合,能够避免聚丙烯薄膜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烫伤的问题,提高激光压印的质量与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在制备激光防伪聚丙烯薄膜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包括第一可模压层、第二可模压层、聚丙烯芯层和聚丙烯表层,所述的第一可模压层、第二可模压层、聚丙烯芯层和聚丙烯表层通过共挤出双向拉伸工艺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可模压层为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层,所述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的熔点为140~148℃、熔融指数为5.5~10g/1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可模压层为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层,所述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的熔点为128~138℃、熔融指数为5~7.5g/1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丙烯芯层、聚丙烯表层为等规聚丙烯层,所述等规聚丙烯的等规度为95~97%、熔融指数为2.8~3.4g/1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丙烯芯层含有3~10wt%的半等规聚丙烯,所述半等规聚丙烯的等规度为50%、熔融指数为20~50g/1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丙烯芯层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二氧化钛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添加量为5~15wt%,所述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为1~15wt%。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丙烯表层含有1~3wt%的半等规聚丙烯,所述半等规聚丙烯的等规度为50%、熔融指数为20~50g/1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丙烯表层含有0.1~0.3wt%的抗粘连剂,所述的抗粘连剂为二氧化硅、沸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薄膜的厚度为15~60μm;其中,所述第一可模压层的厚度为0.4~0.8μm,所述第二可模压层的厚度为0.8~9.0μm,所述聚丙烯表层的厚度为0.8~1.2μm。
本发明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可模压层树脂、第二可模压层树脂、芯层聚丙烯树脂和表层聚丙烯树脂,经由挤出机共挤出,经流道分配器后于四层模头内汇合,再经激冷辊冷却后形成树脂片材;将树脂片材进行双向拉伸,得到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进一步地,第一可模压层树脂和第二可模压层树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20~250℃,芯层聚丙烯树脂和表层聚丙烯树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20~260℃,激冷辊的温度控制在20~40℃。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向拉伸为平膜法分步拉伸;在纵向拉伸过程中,表层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00~150℃,第一可模压层和第二可模压层的拉伸温度控制在90~140℃,拉伸比为4.5~5;在横向拉伸过程中,拉伸温度控制在150~170℃,定型温度控制在160~170℃,拉伸比为7~10。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向拉伸为平膜法同步拉伸;其中,拉伸温度控制在100~160℃,定型温度控制在160~170℃,总拉伸比为35~50。
一种激光防伪聚丙烯薄膜,是由本发明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经激光全息图像压印处理、激光保护层蒸镀介质处理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激光保护层蒸镀介质为硫化锌或者氧化硅。
本发明所述的激光防伪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进行预热处理后,输送至激光模压设备中进行压印处理,将激光全息图像压印在其第一可模压层上,形成激光信息层,然后于真空蒸镀设备中在激光信息层上蒸镀保护介质层,得到所述的激光防伪聚丙烯薄膜。
本发明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以熔点较高的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作为表面的第一可模压层、以熔点较低的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作为中间的第二可模压层,通过两者的配合,一方面能够提高双向拉伸的预热及拉伸温度,有利于聚丙烯芯层的拉伸,提高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聚丙烯薄膜中可模压层的耐受温度,避免在激光压印过程中发生薄膜烫伤的问题;再一方面能够保证可模压层的热塑性和流动性,提高激光压印的加工速度,从而能够同时改善激光压印的质量与速度。此外,通过将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的熔融指数控制在5.5~10g/10min、将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的熔融指数控制在5~7.5g/10min,能够提高第一可模压层与第二可模压层之间的流动匹配性,从而提高挤出与双向拉伸工艺的顺应性。
本发明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通过在聚丙烯芯层中,加入适量的半等规聚丙烯,利用其在与高等规聚丙烯熔融均匀混合后,在成型机拉伸过程中相对容易进入高等规聚丙烯非结晶区,从而能够明显改善聚丙烯薄膜的可拉伸性,降低聚丙烯薄膜的热收缩性,提高聚丙烯薄膜的厚度均匀性,从而避免激光压印过程中因薄膜收缩而影响激光图像的质量。
本发明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通过在聚丙烯芯层中,加入适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经双向拉伸后,能够使聚丙烯薄膜获得独特的珍珠外观效果,并适用于激光压印;而通过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钛,经双向拉伸后,能够使聚丙烯薄膜获得瓷白不透明的外观,并适用于激光压印。
本发明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将第一可模压层的厚度控制在0.4~0.8μm,将第二可模压层的厚度控制在0.8~9.0μm,通过厚度的差异化设计,以薄而易于流动的第一可模压层配合厚而易于热塑的第二可模压层,一方面,能够避免薄膜在激光压印过程中发生烫伤;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可模压层的热塑性和流动性,提高激光压印的加工速度和激光图像的质量,并且能够满足3D激光图像的模压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发明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1、准备第一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40℃、熔融指数为7.5g/10min的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作为第一可模压层树脂。
2、准备第二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30℃、熔融指数为5g/10min的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作为第二可模压层树脂。
3、准备芯层聚丙烯树脂
取等规度为95%、熔融指数为2.8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作为芯层聚丙烯树脂。
4、准备表层聚丙烯树脂
分别取等规度为95%、熔融指数为2.8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以及AB6018CPP抗粘连母料(购自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二氧化硅含量为5wt%,乙烯-丙烯共聚物载体),按照98:2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表层聚丙烯树脂。
5、制备方法
将表层聚丙烯树脂(A层)、芯层聚丙烯树脂(B层)、第二可模压层树脂(C层)和第一可模压层树脂(D层),引入挤出机进行共挤出,其中,A层、B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50℃,C层、D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40℃;经流道分配器后于四层模头处汇合,形成A/B/C/D四层共挤出结构的树脂熔体,再经30℃的激冷辊冷却、流延成型后,形成A/B/C/D四层结构的树脂片材。
将树脂片材引入双向拉伸设备中的纵向拉伸装置,A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20℃,D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00℃,拉伸比为5倍;然后引入横向拉伸装置,经过168℃预热后,在160℃下拉伸8倍,再在165℃下定型。
随后进行风淋急冷,并经牵引、收卷、时效处理、分切、包装,得到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第一可模压层的厚度为0.4μm,第二可模压层的厚度为1.0μm,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12.6μm,聚丙烯表层的厚度为1.0μm,薄膜表观密度为0.905g/cm3
本制备方法,工艺过程顺畅,所制得的薄膜外观及物性指标正常。
实施例二:本发明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1、准备第一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40℃、熔融指数为5.5g/10min的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作为第一可模压层树脂。
2、准备第二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35℃、熔融指数为5g/10min的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作为第二可模压层树脂。
3、准备芯层聚丙烯树脂
分别取等规度为96%、熔融指数为3.0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以及等规度为50%、熔融指数为50g/10min的聚丙烯树脂,按照90:10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芯层聚丙烯树脂。
4、准备表层聚丙烯树脂
分别取等规度为96%、熔融指数为3.0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以及AB6018CPP抗粘连母料(购自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二氧化硅含量为5wt%,乙烯-丙烯共聚物载体),按照98:2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表层聚丙烯树脂。
5、制备方法
将表层聚丙烯树脂(A层)、芯层聚丙烯树脂(B层)、第二可模压层树脂(C层)和第一可模压层树脂(D层),引入挤出机进行共挤出,其中,A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50℃,B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45℃,C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50℃,D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40℃;经流道分配器后于四层模头处汇合,形成A/B/C/D四层共挤出结构的树脂熔体,再经20℃的激冷辊冷却、流延成型后,形成A/B/C/D四层结构的树脂片材。
将树脂片材引入双向拉伸设备中的纵向拉伸装置,A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15℃,D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00℃,拉伸比为5倍;然后引入横向拉伸装置,经过170℃预热后,在158℃下拉伸8倍,再在165℃下定型。
随后进行风淋急冷,并经牵引、收卷、时效处理、分切、包装,得到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薄膜的总厚度为60μm,第一可模压层的厚度为0.8μm,第二可模压层的厚度为9.0μm,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50μm,聚丙烯表层的厚度为1.2μm,薄膜表观密度为0.905g/cm3
本制备方法,工艺过程顺畅,所制得的薄膜外观及物性指标正常。
实施例三:本发明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1、准备第一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40℃、熔融指数为7.5g/10min的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作为第一可模压层树脂。
2、准备第二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37℃、熔融指数为7.5g/10min的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作为第二可模压层树脂。
3、准备芯层聚丙烯树脂
分别取等规度为96%、熔融指数为3.0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以及等规度为50%、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聚丙烯树脂,按照97:3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芯层聚丙烯树脂。
4、准备表层聚丙烯树脂
分别取等规度为97%、熔融指数为3.4g/10min的聚丙烯树脂,等规度为50%、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以及AB6018CPP抗粘连母料(购自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二氧化硅含量为5wt%,乙烯-丙烯共聚物载体),按照96:2:2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表层聚丙烯树脂。
5、制备方法
将表层聚丙烯树脂(A层)、芯层聚丙烯树脂(B层)、第二可模压层树脂(C层)和第一可模压层树脂(D层),引入挤出机进行共挤出,其中,A层、B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50℃,C层、D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40℃;经流道分配器后于四层模头处汇合,形成A/B/C/D四层共挤出结构的树脂熔体,再经25℃的激冷辊冷却、流延成型后,形成A/B/C/D四层结构的树脂片材。
将树脂片材引入双向拉伸设备中的纵向拉伸装置,A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10℃,D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00℃,拉伸比为5倍;然后引入横向拉伸装置,经过172℃预热后,在160℃下拉伸8倍,再在165℃下定型。
随后进行风淋急冷,并经牵引、收卷、时效处理、分切、包装,得到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薄膜的总厚度为25μm,第一可模压层的厚度为0.8μm,第二可模压层的厚度为1.0μm,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22.2μm,聚丙烯表层的厚度为1.0μm,薄膜表观密度为0.905g/cm3
本制备方法,工艺过程顺畅,所制得的薄膜外观及物性指标正常。
实施例四:本发明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1、准备第一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40℃、熔融指数为7.5g/10min的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作为第一可模压层树脂。
2、准备第二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37℃、熔融指数为7.5g/10min的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作为第二可模压层树脂。
3、准备芯层聚丙烯树脂
分别取等规度为96%、熔融指数为3.0g/10min的聚丙烯树脂,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母料(购自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有效浓度为80wt%,乙烯-丙烯共聚物载体),以及等规度为50%、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聚丙烯树脂,按照87:10:3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芯层聚丙烯树脂。
4、准备表层聚丙烯树脂
分别取等规度为97%、熔融指数为3.4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以及AB6018CPP抗粘连母料(购自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二氧化硅含量为5wt%,乙烯-丙烯共聚物载体),按照97:3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表层聚丙烯树脂。
5、制备方法
将表层聚丙烯树脂(A层)、芯层聚丙烯树脂(B层)、第二可模压层树脂(C层)和第一可模压层树脂(D层),引入挤出机进行共挤出,其中,A层、B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50℃,C层、D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40℃;经流道分配器后于四层模头处汇合,形成A/B/C/D四层共挤出结构的树脂熔体,再经25℃的激冷辊冷却、流延成型后,形成A/B/C/D四层结构的树脂片材。
将树脂片材引入双向拉伸设备中的纵向拉伸装置,A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10℃,D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00℃,拉伸比为5倍;然后引入横向拉伸装置,经过172℃预热后,在160℃下拉伸8倍,再在165℃下定型。
随后进行风淋急冷,并经牵引、收卷、时效处理、分切、包装,得到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薄膜的总厚度为40μm,第一可模压层的厚度为0.8μm,第二可模压层的厚度为1.7μm,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36.5μm,聚丙烯表层的厚度为1.0μm,薄膜表观密度为0.70g/cm3
本制备方法,工艺过程顺畅,所制得的薄膜外观及物性指标正常。
实施例五:本发明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1、准备第一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45℃、熔融指数为10g/10min的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作为第一可模压层树脂。
2、准备第二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37℃、熔融指数为7.5g/10min的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作为第二可模压层树脂。
3、准备芯层聚丙烯树脂
取等规度为96%、熔融指数为3.0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作为芯层聚丙烯树脂。
4、准备次表层聚丙烯树脂
取等规度为96%、熔融指数为3.0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作为次表层聚丙烯树脂。
5、准备表层聚丙烯树脂
分别取等规度为97%、熔融指数为3.4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以及AB6018CPP抗粘连母料(购自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二氧化硅含量为5wt%,乙烯-丙烯共聚物载体),按照97:3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表层聚丙烯树脂。
6、制备方法
将表层聚丙烯树脂(A层)、次表层聚丙烯树脂(E层)、芯层聚丙烯树脂(B层)、第二可模压层树脂(C层)和第一可模压层树脂(D层),引入挤出机进行共挤出,其中,A层、E层、B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50℃,C层、D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40℃;经流道分配器后于五层模头处汇合,形成A/E/B/C/D五层共挤出结构的树脂熔体,再经25℃的激冷辊冷却、流延成型后,形成A/E/B/C/D五层结构的树脂片材。
将树脂片材引入双向拉伸设备中的纵向拉伸装置,A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20℃,D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00℃,拉伸比为5倍;然后引入横向拉伸装置,经过170℃预热后,在160℃下拉伸8倍,再在165℃下定型。
随后进行风淋急冷,并经牵引、收卷、时效处理、分切、包装,得到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薄膜的总厚度为20μm,第一可模压层的厚度为0.8μm,第二可模压层的厚度为2.7μm,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14.7μm,聚丙烯次表层的厚度为1.0μm,聚丙烯表层的厚度为0.8μm,薄膜表观密度为0.905g/cm3
本制备方法,工艺过程顺畅,所制得的薄膜外观及物性指标正常。
实施例六:本发明的激光防伪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获得含有激光全息图像的镍版,将镍版安装在模压设备的版辊上,然后将实施例一至五的其中之一所制得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经预热后,输送至模压设备的版辊与压辊之间,进行压印,将薄膜模压面的压印温度控制在120℃,版辊温度控制在50℃,压辊压力控制在12kg/cm2,压印速度控制在45m/min,由此将激光全息图像压印在激光模压层上,然后于真空蒸镀设备中在所制得的激光信息层上蒸镀硫化锌保护层,即得到所述的激光防伪聚丙烯薄膜。
本发明的激光防伪聚丙烯薄膜,可以在纸塑覆膜机上以100℃、10MPa、60m/min的条件下与纸质印刷品直接热复合。
对比例一:传统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1、准备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45℃、熔融指数为5.5g/10min的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作为可模压层树脂。
2、准备芯层聚丙烯树脂
取等规度为95%、熔融指数为2.8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作为芯层聚丙烯树脂。
3、准备表层聚丙烯树脂
分别取等规度为95%、熔融指数为2.8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以及AB6018CPP抗粘连母料(购自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二氧化硅含量为5wt%,乙烯-丙烯共聚物载体),按照98:2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表层聚丙烯树脂。
4、制备方法
将表层聚丙烯树脂(A层)、芯层聚丙烯树脂(B层)和可模压层树脂(C层),引入挤出机进行共挤出,其中,A层、B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50℃,C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40℃;经流道分配器后于三层模头处汇合,形成A/B/C三层共挤出结构的树脂熔体,再经30℃的激冷辊冷却、流延成型后,形成A/B/C三层结构的树脂片材。
将树脂片材引入双向拉伸设备中的纵向拉伸装置,A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20℃,D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00℃,拉伸比为5倍;然后引入横向拉伸装置,经过168℃预热后,在160℃下拉伸8倍,再在165℃下定型。
随后进行风淋急冷,并经牵引、收卷、时效处理、分切、包装,得到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可模压层的厚度为1.4μm,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12.6μm,聚丙烯表层的厚度为1.0μm,薄膜表观密度为0.905g/cm3
对比例二:传统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
1、准备可模压层树脂
取熔点为135℃、熔融指数为5.5g/10min的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作为可模压层树脂。
2、准备芯层聚丙烯树脂
取等规度为95%、熔融指数为2.8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作为芯层聚丙烯树脂。
3、准备表层聚丙烯树脂
分别取等规度为95%、熔融指数为2.8g/10min的聚丙烯树脂,以及AB6018CPP抗粘连母料(购自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二氧化硅含量为5wt%,乙烯-丙烯共聚物载体),按照98:2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得到表层聚丙烯树脂。
4、制备方法
将表层聚丙烯树脂(A层)、芯层聚丙烯树脂(B层)和可模压层树脂(C层),引入挤出机进行共挤出,其中,A层、B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50℃,C层的挤出温度控制在240℃;经流道分配器后于三层模头处汇合,形成A/B/C三层共挤出结构的树脂熔体,再经30℃的激冷辊冷却、流延成型后,形成A/B/C三层结构的树脂片材。
将树脂片材引入双向拉伸设备中的纵向拉伸装置,A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20℃,D层对应表面的拉伸温度控制在100℃,拉伸比为5倍;然后引入横向拉伸装置,经过168℃预热后,在160℃下拉伸8倍,再在165℃下定型。
随后进行风淋急冷,并经牵引、收卷、时效处理、分切、包装,得到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可模压层的厚度为1.4μm,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12.6μm,聚丙烯表层的厚度为1.0μm,薄膜表观密度为0.905g/cm3
性能比较:
分别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所制得的聚丙烯薄膜,以及对比例一和对比例二所制得的聚丙烯薄膜,进行性能测试和比较,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聚丙烯薄膜性能比较结果
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相比,本发明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良好的外观,在制膜和激光模压过程中不会发生表面烫伤,且制膜和模压速度更快,薄膜热收缩更低、厚度均匀性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可模压层、第二可模压层、聚丙烯芯层和聚丙烯表层,所述的第一可模压层、第二可模压层、聚丙烯芯层和聚丙烯表层通过共挤出双向拉伸工艺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可模压层为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层,所述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的熔点为140~148℃、熔融指数为5.5~10g/10min;所述的第二可模压层为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层,所述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的熔点为128~138℃、熔融指数为5~7.5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芯层、聚丙烯表层为等规聚丙烯层,所述等规聚丙烯的等规度为95~97%、熔融指数为2.8~3.4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芯层含有3~10wt%的半等规聚丙烯,所述的半等规聚丙烯的等规度为50%、熔融指数为20~50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芯层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二氧化钛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添加量为5~15wt%,所述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为1~15wt%。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表层含有1~3wt%的半等规聚丙烯,所述的半等规聚丙烯的等规度为50%、熔融指数为20~50g/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表层含有0.1~0.3wt%的抗粘连剂,所述的抗粘连剂为二氧化硅、沸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薄膜的厚度为15~60μm;其中,所述第一可模压层的厚度为0.4~0.8μm,所述第二可模压层的厚度为0.8~9.0μm,所述聚丙烯表层的厚度为0.8~1.2μm。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可模压层树脂、第二可模压层树脂、芯层聚丙烯树脂和表层聚丙烯树脂,经由挤出机共挤出,经流道分配器后于四层模头内汇合,再经激冷辊冷却后形成树脂片材;将树脂片材进行双向拉伸,得到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10.一种激光防伪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经激光全息图像压印处理、激光保护层蒸镀介质处理制备而成。
CN201811541630.4A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9532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1630.4A CN109532173B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1630.4A CN109532173B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2173A true CN109532173A (zh) 2019-03-29
CN109532173B CN109532173B (zh) 2019-08-13

Family

ID=65854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1630.4A Active CN109532173B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217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3159A (zh) * 2020-06-09 2020-09-25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镭射模压用高镀铝牢度bopp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4134A (zh) * 2019-12-27 2021-04-13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可镭射模压聚酯薄膜
CN113601932A (zh) * 2021-08-09 2021-11-05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聚乙烯阻隔膜
CN114905715A (zh) * 2022-02-11 2022-08-16 宿迁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 双向拉伸聚丙烯双热绿色保护薄膜制备工艺及其智能生产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077A (zh) * 1995-04-25 1998-05-27 美孚石油公司 单向收缩的双向取向聚丙烯膜
CN1362329A (zh) * 2002-01-11 2002-08-07 中包云梦塑料薄膜厂 用于镭射压印蒸镀的双向拉伸聚丙烯基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94966A (zh) * 2012-08-06 2012-11-28 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纸塑复合用无胶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1486A (zh) * 2018-03-01 2018-09-07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双层热复合树脂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73967A (zh) * 2018-03-30 2018-10-19 云南昆岭薄膜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光面镭射烟用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7107A (zh) * 2018-07-16 2018-12-11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077A (zh) * 1995-04-25 1998-05-27 美孚石油公司 单向收缩的双向取向聚丙烯膜
CN1362329A (zh) * 2002-01-11 2002-08-07 中包云梦塑料薄膜厂 用于镭射压印蒸镀的双向拉伸聚丙烯基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94966A (zh) * 2012-08-06 2012-11-28 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纸塑复合用无胶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1486A (zh) * 2018-03-01 2018-09-07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双层热复合树脂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73967A (zh) * 2018-03-30 2018-10-19 云南昆岭薄膜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光面镭射烟用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7107A (zh) * 2018-07-16 2018-12-11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4134A (zh) * 2019-12-27 2021-04-13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可镭射模压聚酯薄膜
CN111703159A (zh) * 2020-06-09 2020-09-25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镭射模压用高镀铝牢度bopp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1932A (zh) * 2021-08-09 2021-11-05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聚乙烯阻隔膜
CN114905715A (zh) * 2022-02-11 2022-08-16 宿迁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 双向拉伸聚丙烯双热绿色保护薄膜制备工艺及其智能生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2173B (zh) 201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2173B (zh) 一种可模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77107B (zh) 一种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87283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sheeting
CN105102224B (zh) 薄膜及带标签塑料容器
CN1329981A (zh) 双向拉伸聚丙烯烟用收缩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1712778A (zh) 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19983B (zh) 一种转移型镭射压印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1202767A (en) Laminated double-sided light guide plate
CN111688319A (zh) 一种膜内贴标用bopp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9787B (zh) 一种镭射防伪bopp双向拉伸膜的制造工艺
CN102285173A (zh) 一种低密度高收缩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0319A (zh) 生产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预浸带的设备及应用
JP3696056B2 (ja) シングル・スクリュー押出機による三層共押出方式で得られる厚さ25〜250μm二軸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BOPP)パ−ル光沢合成紙の改良製造方法
CN101274556A (zh) 环保型镭射防伪印刷工艺
CN102922850A (zh) 一种bopp扭结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77402A (zh) 一种镭射用bopp预涂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35994Y (zh) 高强度减量化聚酯包装膜
CN206030588U (zh) 一种微棱镜层成型装置
CN110171174A (zh) 镭射猫眼直压聚酯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71302A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铝塑膜用的流延聚丙烯复合膜及制备方法
CN103112229B (zh) 一种卷纸包装用超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09855B (zh) 一种淋膜转印菲尼尔透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CN115534464A (zh) 一种高光泽高透明bopp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48065B (zh) 一种阻湿双拉聚丙烯珍珠标签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9187A (zh) 一种热压反光膜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