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4578A - 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4578A
CN109514578A CN201811557411.5A CN201811557411A CN109514578A CN 109514578 A CN109514578 A CN 109514578A CN 201811557411 A CN201811557411 A CN 201811557411A CN 109514578 A CN109514578 A CN 109514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main body
type
filtering noise
noise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74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曼
李川
龙建宇
马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5574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4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4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457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J11/0005Manipulators having means for high-level communication with users, e.g. speech generator, face recogni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 B25J19/06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涉及AI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控制机构,所述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顶部安置有第一电机,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主体的上方,且控制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通过对电动推杆和消音棉的设置,且电动推杆与消音棉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当噪音传感器对周围大分贝的噪音进行传感操作时,则会启动电动推杆,使得其将固定话筒推出,便于人们靠近进行交流操作,并且通过电动推杆外壁粘接的消音棉的作用,能够对机器人周围的噪音进行过滤、消除操作,有效提升机器人与人们完成互动交流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I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时代的进步,机器人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且机器人的种类繁多,例如:AI机器人、软体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则其中的AI机器人通过视听及接触等方式与人类互动,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应用。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6003069 A中公开的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虽然能够实现通过将拟人化机器人头部、身体及脚部分别设置成类球状并叠加形成一整体外壳,儿童与机器人发生碰撞时,接触机器人的每个表面皆为圆弧面,降低伤害风险。在发生碰撞时,通过设置于头部交互面板的摄像头及咪头,记录现场状况。解决了现有机器人监护性能不佳,安全性不够好的问题,但是,该机器人,具有不能对与人类进行交流工作时进行噪音过滤、消除操作的功能,并且机器人不具备两种行走状态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包括主体和控制机构,所述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顶部安置有第一电机,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主体的上方,且控制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底端与主体相连接,且连接机构的顶部外侧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通过螺栓旋接有限位槽,且主体的底端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主体的正面上方内嵌有伸缩机构,且伸缩机构的外侧四周外接有噪音传感器,所述主体的正面中部内嵌安装有显示屏,且主体的外壁两侧活动设置有活动臂,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的内侧包括有衔接板、连接板和滚珠,且衔接板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衔接板的交汇处活动安置有滚珠,且连接板的底部与第一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上方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内侧内壁开设有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滚珠与衔接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板通过内螺纹、外螺纹与第一转轴构成可拆卸结构。
可选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侧包括有固定窗、第一预留孔和防护罩,且防护罩的正面上方开设有固定窗,所述防护罩的正面下方设置有第一预留孔。
可选的,所述固定窗关于防护罩的中轴线对称,且固定窗、第一预留孔均通过注塑与防护罩构成一体化结构。
可选的,所述控制机构的内侧包括有第二预留孔、摄像头、扬声器和控制外壳,且控制外壳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预留孔,所述控制外壳的正面中部内嵌有摄像头,且摄像头的下方外接有扬声器。
可选的,所述控制外壳的外侧与防护罩的内壁相贴合,且控制外壳正面中部内嵌的摄像头的截面面积小于固定窗的截面面积。
可选的,所述行走机构的内侧包括有连接杆、连接环、活动块、衔接块、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固定罩和条形通风口,且固定罩的外壁开设有条形通风口,所述固定罩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固定罩中轴线的两端外侧设置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上方外侧贯穿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远离固定罩中轴线的两端安置有第二电机,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外壁通过杆体连接有活动块,所述第二转轴与连接杆之间为啮合结构,且第二转轴与连接杆交汇处外侧的衔接块通过杆体与固定罩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可选的,所述伸缩机构的内侧包括有消音棉、固定话筒和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远离主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消音棉,所述电动推杆远离主体的一端内侧开设有固定话筒,所述电动推杆与主体呈垂直状分布,且电动推杆与消音棉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通过对电动推杆和消音棉的设置,且电动推杆与消音棉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当噪音传感器对周围大分贝的噪音进行传感操作时,则会启动电动推杆,使得其将固定话筒推出,便于人们靠近进行交流操作,并且通过电动推杆外壁粘接的消音棉的作用,能够对机器人周围的噪音进行过滤、消除操作,有效提升机器人与人们完成互动交流工作效率。
2、该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通过对第二转轴和连接杆的设置,且第二转轴与连接杆之间为啮合结构,当行走机构带动机器人进行行走工作时,启动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轴,并通过其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连接杆转动,则连接环带动活动块旋转,便于机器人进行行走工作,同时,在固定罩底部的滚轮的作用下,能够辅助完成机器人行走时的平衡工作,而当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则能够人工推动该设备,在滚轮的滚动作用下,使得机器人完成行走工作,替代传统的单一的机器人通过人工驱动或者自驱动而行走的缺陷。
3、该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通过对连接板、滚珠和衔接板的设置,且连接板通过滚珠与衔接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当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时,则第一转轴带动其上方的连接板旋转,而在连接板内侧为镂空状结构的作用下,能够加大连接线在控制外壳带动其内侧零件进行活动时的活动区域,避免连接板过多的牵制连接线,造成其出现松脱的现象,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
4、该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通过对固定窗、第一预留孔和防护罩的设置,且固定窗、第一预留孔均通过注塑与防护罩构成一体化结构,在固定窗的作用下,能够对控制外壳正面内嵌的摄像头的视角进行固定,使得摄像头透过固定窗对机器人正前方的人们做出的动作、表情等进行拍摄操作,便于装置对其进行处理操作,提升机器人与人类互动的真实度,并且通过固定窗内壁为防散光类材质构成的,其能够在摄像头工作时,减小外界光线对其的干扰程度。
5、该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通过对控制外壳和防护罩的设置,且控制外壳的外侧与防护罩的内壁相贴合,通过与控制外壳的外壁呈相贴合的防护罩的作用,能够对控制外壳内侧的零件进行二次防护操作,并且两者在杆体的滑动连接作用下,使得控制外壳在进行转动,增大视角时,不易与防护罩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相对偏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承载板;3、第一电机;4、活动臂;5、第一转轴;6、连接机构;601、衔接板;602、连接板;603、滚珠;7、防护机构;701、固定窗;702、第一预留孔;703、防护罩;8、控制机构;801、第二预留孔;802、摄像头;803、扬声器;804、控制外壳;9、限位槽;10、行走机构;1001、连接杆;1002、连接环;1003、活动块;1004、衔接块;1005、第二电机;1006、第二转轴;1007、固定罩;1008、条形通风口;11、伸缩机构;1101、消音棉;1102、固定话筒;1103、电动推杆;12、噪音传感器;13、显示屏;14、外螺纹;15、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包括主体1、承载板2、第一电机3、活动臂4、第一转轴5、连接机构6、衔接板601、连接板602、滚珠603、防护机构7、固定窗701、第一预留孔702、防护罩703、控制机构8、第二预留孔801、摄像头802、扬声器803、控制外壳804、限位槽9、行走机构10、连接杆1001、连接环1002、活动块1003、衔接块1004、第二电机1005、第二转轴1006、固定罩1007、条形通风口1008、伸缩机构11、消音棉1101、固定话筒1102、电动推杆1103、噪音传感器12、显示屏13、外螺纹14和内螺纹15,主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承载板2,且承载板2的顶部安置有第一电机3,控制机构8设置于主体1的上方,且控制机构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6,连接机构6的内侧包括有衔接板601、连接板602和滚珠603,且衔接板601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接板602,连接板602通过滚珠603与衔接板60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板602通过内螺纹15、外螺纹14与第一转轴5构成可拆卸结构,当第一电机3驱动第一转轴5转动时,则第一转轴5带动其上方的连接板602旋转,而在连接板602内侧为镂空状结构的作用下,能够加大连接线在控制外壳804带动其内侧零件进行活动时的活动区域,避免连接板602过多的牵制连接线,造成其出现松脱的现象,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
控制机构8的内侧包括有第二预留孔801、摄像头802、扬声器803和控制外壳804,且控制外壳804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预留孔801,控制外壳804的外侧与防护罩703的内壁相贴合,且控制外壳804正面中部内嵌的摄像头802的截面面积小于固定窗701的截面面积,通过与控制外壳804的外壁呈相贴合的防护罩703的作用,能够对控制外壳804内侧的零件进行二次防护操作,并且两者在杆体的滑动连接作用下,使得控制外壳804在进行转动,增大视角时,不易与防护罩703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相对偏移现象,控制外壳804的正面中部内嵌有摄像头802,且摄像头802的下方外接有扬声器803;
连接板602与衔接板601的交汇处活动安置有滚珠603,且连接板602的底部与第一转轴5相连接,第一转轴5的上方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4,连接板602的底端内侧内壁开设有内螺纹15,连接机构6的底端与主体1相连接,且连接机构6的顶部外侧连接有防护机构7,防护机构7的内侧包括有固定窗701、第一预留孔702和防护罩703,且防护罩703的正面上方开设有固定窗701,固定窗701关于防护罩703的中轴线对称,且固定窗701、第一预留孔702均通过注塑与防护罩703构成一体化结构,在固定窗701的作用下,能够对控制外壳804正面内嵌的摄像头802的视角进行固定,使得摄像头802透过固定窗701对机器人正前方的人们做出的动作、表情等进行拍摄操作,便于装置对其进行处理操作,提升机器人与人类互动的真实度,并且通过固定窗701内壁为防散光类材质构成的,其能够在摄像头802工作时,减小外界光线对其的干扰程度;
防护罩703的正面下方设置有第一预留孔702,主体1的内部通过螺栓旋接有限位槽9,且主体1的底端连接有行走机构10,行走机构10的内侧包括有连接杆1001、连接环1002、活动块1003、衔接块1004、第二电机1005、第二转轴1006、固定罩1007和条形通风口1008,且固定罩1007的外壁开设有条形通风口1008,固定罩1007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1001,且连接杆1001远离固定罩1007中轴线的两端外侧设置有衔接块1004,衔接块1004的上方外侧贯穿有第二转轴1006,且第二转轴1006远离固定罩1007中轴线的两端安置有第二电机1005,连接杆1001的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1002,且连接环1002的外壁通过杆体连接有活动块1003,第二转轴1006与连接杆1001之间为啮合结构,且第二转轴1006与连接杆1001交汇处外侧的衔接块1004通过杆体与固定罩100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当行走机构10带动机器人进行行走工作时,启动第二电机1005,驱动第二转轴1006,并通过其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连接杆1001转动,则连接环1002带动活动块1003旋转,便于机器人进行行走工作,同时,在固定罩1007底部的滚轮的作用下,能够辅助完成机器人行走时的平衡工作,而当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则能够人工推动该设备,在滚轮的滚动作用下,使得机器人完成行走工作,替代传统的单一的机器人通过人工驱动或者自驱动而行走的缺陷;
主体1的正面上方内嵌有伸缩机构11,且伸缩机构11的外侧四周外接有噪音传感器12,伸缩机构11的内侧包括有消音棉1101、固定话筒1102和电动推杆1103,且电动推杆1103远离主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消音棉1101,电动推杆1103远离主体1的一端内侧开设有固定话筒1102,电动推杆1103与主体1呈垂直状分布,且电动推杆1103与消音棉11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当噪音传感器12对周围大分贝的噪音进行传感操作时,则会启动电动推杆1103,使得其将固定话筒1102推出,便于人们靠近固定话筒1102处进行交流操作,并且通过电动推杆1103外壁粘接的消音棉1101的作用,能够对机器人周围的噪音进行过滤、消除操作,有效提升机器人与人们完成互动交流工作效率,主体1的正面中部内嵌安装有显示屏13,且主体1的外壁两侧活动设置有活动臂4,第一电机3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
综上所述,该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使用时,首先通过启动装置,使得其通过固定话筒1102来对人们说出的话语进行接收操作,同时,通过摄像头802透过内壁为防散光类材质构成的固定窗701对机器人正前方的人们做出的动作、表情等进行拍摄操作时,不易出现散光的现象,易能够减小外界光线对其的干扰程度,便于装置对其进行处理操作,提升机器人与人类互动的真实度,而控制外壳804内侧的零件处于工作状态时,产生的热量沿着其顶部的第二预留孔801散发至防护罩703内,则能够对防护罩703正面的固定窗701处进行加热处理,防止玻璃片出现雾化现象,影响机器人的正常工作,然后,在机器人与人们交流时,当噪音传感器12(型号:CRY2110)对周围大分贝的噪音进行传感操作时,则会启动电动推杆1103(型号:NKLA4),使得其将固定话筒1102推出,便于人们靠近固定话筒1102处进行交流操作,并且通过电动推杆1103外壁粘接的消音棉1101的作用,能够对机器人周围的噪音进行过滤、消除操作,使得机器人通过扬声器803(型号:DYH-5)与人们的互动交流工作更加便捷、清晰,最后,当行走机构10带动机器人进行行走工作时,启动第二电机1005(型号:MPM1141),驱动第二转轴1006,并通过其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连接杆1001转动,则连接环1002带动活动块1003旋转,便于机器人进行行走工作,同时,在固定罩1007底部的滚轮的作用下,能够辅助完成机器人行走时的平衡工作,而当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则能够人工推动该设备,在滚轮的滚动作用下,使得机器人完成行走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包括主体(1)和控制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承载板(2),且承载板(2)的顶部安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控制机构(8)设置于主体(1)的上方,且控制机构(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6)的底端与主体(1)相连接,且连接机构(6)的顶部外侧连接有防护机构(7),所述主体(1)的内部通过螺栓旋接有限位槽(9),且主体(1)的底端连接有行走机构(10),所述主体(1)的正面上方内嵌有伸缩机构(11),且伸缩机构(11)的外侧四周外接有噪音传感器(12),所述主体(1)的正面中部内嵌安装有显示屏(13),且主体(1)的外壁两侧活动设置有活动臂(4),所述第一电机(3)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6)的内侧包括有衔接板(601)、连接板(602)和滚珠(603),且衔接板(601)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接板(602),所述连接板(602)与衔接板(601)的交汇处活动安置有滚珠(603),且连接板(602)的底部与第一转轴(5)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的上方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4),所述连接板(602)的底端内侧内壁开设有内螺纹(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02)通过滚珠(603)与衔接板(60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板(602)通过内螺纹(15)、外螺纹(14)与第一转轴(5)构成可拆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7)的内侧包括有固定窗(701)、第一预留孔(702)和防护罩(703),且防护罩(703)的正面上方开设有固定窗(701),所述防护罩(703)的正面下方设置有第一预留孔(7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窗(701)关于防护罩(703)的中轴线对称,且固定窗(701)、第一预留孔(702)均通过注塑与防护罩(703)构成一体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8)的内侧包括有第二预留孔(801)、摄像头(802)、扬声器(803)和控制外壳(804),且控制外壳(804)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预留孔(801),所述控制外壳(804)的正面中部内嵌有摄像头(802),且摄像头(802)的下方外接有扬声器(8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外壳(804)的外侧与防护罩(703)的内壁相贴合,且控制外壳(804)正面中部内嵌的摄像头(802)的截面面积小于固定窗(701)的截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0)的内侧包括有连接杆(1001)、连接环(1002)、活动块(1003)、衔接块(1004)、第二电机(1005)、第二转轴(1006)、固定罩(1007)和条形通风口(1008),且固定罩(1007)的外壁开设有条形通风口(1008),所述固定罩(1007)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1001),且连接杆(1001)远离固定罩(1007)中轴线的两端外侧设置有衔接块(1004),所述衔接块(1004)的上方外侧贯穿有第二转轴(1006),且第二转轴(1006)远离固定罩(1007)中轴线的两端安置有第二电机(1005),所述连接杆(1001)的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1002),且连接环(1002)的外壁通过杆体连接有活动块(1003),所述第二转轴(1006)与连接杆(1001)之间为啮合结构,且第二转轴(1006)与连接杆(1001)交汇处外侧的衔接块(1004)通过杆体与固定罩(100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11)的内侧包括有消音棉(1101)、固定话筒(1102)和电动推杆(1103),且电动推杆(1103)远离主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消音棉(1101),所述电动推杆(1103)远离主体(1)的一端内侧开设有固定话筒(1102),所述电动推杆(1103)与主体(1)呈垂直状分布,且电动推杆(1103)与消音棉(11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CN201811557411.5A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 Withdrawn CN109514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7411.5A CN109514578A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7411.5A CN109514578A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4578A true CN109514578A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96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7411.5A Withdrawn CN109514578A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45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4818A (zh) * 2021-11-16 2022-01-07 鲁东大学 一种智能语音学习交互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4818A (zh) * 2021-11-16 2022-01-07 鲁东大学 一种智能语音学习交互设备
CN113894818B (zh) * 2021-11-16 2023-10-17 鲁东大学 一种智能语音学习交互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8753B (zh) 一种吸盘式墙面作业机器人
CN104287944B (zh) 一种上肢康复机器人
CN109514578A (zh) 一种具有过滤噪音功能的交流型ai机器人
CN106828655A (zh) 具有多自由度的爬行机器人
CN102991601B (zh) 一种两自由度仿人踝部关节
CN105832252A (zh) 自主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89957A (zh) 一种爬墙清扫机器人
WO2019134202A1 (zh) 一种负压收缩弹性体驱动的柔性膝关节外骨骼
CN107928556A (zh) 一种自动化机器人
CN1317109C (zh) 多关节仿人型机器人手臂
CN108516024A (zh) 一种仿虫特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77433B (zh) 一种电缆清洁装置
CN108338736A (zh) 一种高效擦窗机器人
CN109278890A (zh) 一种多功能越障机器人系统
CN110052748A (zh) 一种机器人焊接用焊烟除尘装置
CN209051505U (zh) 一种多功能越障机器人系统
CN210790991U (zh) 一种救援机器人
CN111942796A (zh) 一种食品药品仓库防护用智能机器人
CN206136085U (zh) 一种能实现全角度覆盖的眼球型摄像头结构
CN208481266U (zh) 一种房屋死角自主清洁装置
CN215789914U (zh) 一种具有远程医疗功能的陪护机器人
CN206663286U (zh) 一种带有吸尘功能的机器人脚
CN107877485B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探查用机器人
CN106254746A (zh) 一种能实现全角度覆盖的眼球型摄像头结构
CN112589829A (zh) 一种基于柔性凸轮机构的外骨骼膝关节驱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Man

Inventor after: Long Jianyu

Inventor before: Wang Man

Inventor before: Li Chuan

Inventor before: Long Jianyu

Inventor before: Ma Hongwei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