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08135A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08135A CN109508135A CN201710841077.5A CN201710841077A CN109508135A CN 109508135 A CN109508135 A CN 109508135A CN 201710841077 A CN201710841077 A CN 201710841077A CN 109508135 A CN109508135 A CN 1095081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information
- electronic equipment
- finger print
- fingerpr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group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29910052732 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1700 light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germa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e]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3081 micro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BLRPTPMANUNPDV-UHFFFAOYSA-N Silane Chemical group [SiH4] BLRPTPMANUNPD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29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0077 sila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36772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078 germa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06010011469 Crying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Boron Chemical compound [B]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96 bo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74 free electr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55 magnetron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4960 Photophob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3469 light sensitiv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86 nano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894 organic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5 zin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01 zin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4972 Photosensitivity rea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2428 Woun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252 bulbus oculi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UZPNFFHZPRKJD-UHFFFAOYSA-N germane Chemical compound [GeH4] QUZPNFFHZPRK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 germanium Alkane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86 germanium hyd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48 incor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22 phot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11 photo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43—Photodiode arrays; MOS imag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和传感单元,显示单元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区,并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区下方。当传感单元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说明此时很有可能为紧急情况发生,此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后处理单元执行对应的操作命令,例如触发拨打报警电话或发出求救短信等。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结构一方面方便了用户操作,使得用户在特殊情况下发出紧急服务信息更加便捷高效、安全隐蔽,另一方面本发明有效缩小了移动设备的整体厚度,使得移动设备更加轻薄、满足市场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触控显示面板已经广泛应用在需要进行人机交互界面的装置中,如工业计算机的操作屏幕、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的触控屏幕等等。
液晶显示(LCD)屏或有源阵列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屏,皆是以薄膜电晶管(TFT)结构扫描并驱动单一画素,以实现屏上画素阵列之显示功能。形成TFT开关功能的主要结构为半导体场效晶体管(FET),其中熟知的半导体层主要材料有非晶硅、多晶硅、氧化铟镓锌(IGZO)、或是混有碳纳米材料之有机化合物等等。由于光侦测二极管(PhotoDiode)的结构亦可采用此类半导体材料制备,且生产设备也兼容于TFT阵列的生产设备,因此近年来TFT驱动与扫描的光侦测二极管开始以TFT阵列制备方式作生产,并广泛应用在X光感测平板器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CN103829959B、CN102903721B所描述。
实际上在光侦测的应用上,TFT结构即具备光敏功能的特性:一般藉由栅极电压控制TFT操作在关闭状态时,源极到漏极之间不会有电流通过;然而当TFT受光源照射时,由于光的能量在半导体激发出电子-空穴对,TFT结构的场效应作用会使电子-空穴对分离,进而使TFT产生漏电流。这样的漏电流特性让TFT阵列逐渐被应用在光侦测或红外光侦测之技术上,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CN100568072C、CN105044952A所描述。若将此类熟知的TFT光感测阵列薄膜配置在显示屏结构内,可作为将光侦测功能集成在显示屏之一种实现方案。
传统的TFT器件结构设计在光侦测应用上,仍有必须要改善的特性:正常环境光的照明可能包含从最暗区域到最亮区域的3个数量级以上(60dB)的变化,使用操作在关闭区的TFT漏电流进行红外光侦测应用,需要增加TFT的光敏感度(photosensitivity)、提高器件的信号噪声比(SNR),并避免增加了整体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功耗。
综上,针对终端而言,人机交互界面技术仍有众多进步空间。以终端发送紧急服务为例,目前的方式一般是要求用户通过登录界面解锁后,再拨打“110”电话或者编写发送紧急服务短信。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当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无论是拨打求救电话还是发送求救短信对其而言都是比较有难度的。例如当用户遇到不法分子侵害时,采用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的方式进行报警,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还容易被歹徒发现,威胁受害人的生命。再比如当用户遇到突发自然灾害时,由于逃生过程时间仓促,用户想要快速准确拨打求救电话号码或者发送正确的求救短信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高效、隐蔽地发送指令的电子设备,尤其是发送紧急求救指令的电子设备,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的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的终端在执行命令时,存在着隐蔽性不高、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和传感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区,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下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指纹信息设置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指纹信息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操作命令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包括用户至少两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
所述传感单元用于采集位于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处理单元用于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处理单元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容检测单元和按压感测单元,所述按压感测单元设置于显示单元与传感单元之间;
电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按压感测单元上单位时间内的电容变化值;
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处理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按压感测单元的电容变化值是否高于预设电容变化值,若是则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否则指纹识别单元不进行匹配操作。
进一步地,预设指纹信息至少包括用户四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
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为至少四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判断传感单元同步采集到的每一个指纹信息在预设指纹信息中是否均有与之匹配的指纹信息,若是则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否则判定不匹配。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计算其特征值,并与预设指纹信息的特征值进行对比;当两个特征值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值时,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否则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提示单元,所述提示单元用于在指纹识别单元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时,发出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声音提示信息、图像提示信息、光线提示信息、视频提示信息、振动提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命令包括呼叫紧急服务端或向紧急服务端发送紧急服务短信。
进一步地,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当前电子设备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视频采集单元,所述视频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视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视频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单元,所述音频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音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传单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光源触发信号时,发出光信号,以及用于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并记录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信息,得到该身体部分对应的生理信息,并判断生理信息是否大于对应的预设生理数值,若是则处理单元用于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处理单元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进一步地,传感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包括:传感单元用于接收侦测触发信号,处于光侦测状态,并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以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光源触发信号与侦测触发信号交替切换,并符合一预设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生理信息包括血压指数、脉率、心电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单元乃是以有源阵列薄膜晶体管作为扫描驱动与传输数据的显示屏,包括:AMOLED显示屏、LCD液晶显示屏、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量子点显示屏、或是电子墨水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单元为LCD液晶显示屏或电子墨水显示屏时,所述传感单元的下方还设置有背光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背光单元和LCD液晶显示屏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区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子区域,每一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传感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和指令接收单元,所述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
当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启动指令时,传感单元控制电路用于开启所述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的传感单元;
当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关闭指令时,传感单元控制电路用于关闭所述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的传感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区的大小与显示单元的屏幕大小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单元包括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包括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其光侦测波长范围包含可见光波段或是红外光波段。
进一步地,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为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包括光敏二极管感应区,所述光敏二极管感应区包括光敏二极管层,所述光敏二极管层包括p型半导体层、i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p型半导体层、i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自上而下堆叠设置,所述i型半导体层为微晶硅结构或非结晶硅化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微晶硅结构为硅烷与氢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成膜的半导体层,微晶硅的结构的结晶度大于40%,且其禁带宽度小于1.7eV。
进一步地,所述非结晶硅化锗结构为硅烷、氢气与锗烷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成膜的非结晶半导体层,且其禁带宽度小于1.7eV。
进一步地,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光学器件,所述第一光学器件用于降低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的反射率、或是减小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折射角度以增加光入射量。
进一步地,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第二光学器件,所述第二光学器件用于提高光线在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的反射率。
进一步地,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为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包括光敏电晶管感应区,所述光敏电晶管感应区设置有光敏薄膜晶体管,所述光敏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漏极、绝缘层、光吸收半导体层;所述光敏薄膜晶体管为倒立共平面式结构,所述倒立共平面式结构包括:所述栅极、绝缘层、源极纵向自下而上设置,所述漏极与所述源极横向共面设置;绝缘层包裹所述栅极,以使得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均不接触;源极和漏极之间间隙配合,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所述光吸收半导体层设置于光敏漏电流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源极和漏极的数量均为多个,源极和源极之间相互并联,漏极和漏极之间相互并联;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间隙配合,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包括:相邻的源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一个漏极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相邻的漏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一个源极置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源极和漏极之间交错设置且间隙配合。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和传感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区,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下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指纹信息设置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指纹信息设置单元预先设置操作命令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包括用户至少两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
传感单元采集位于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处理单元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处理单元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容检测单元和按压感测单元,所述按压感测单元设置于显示单元与传感单元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容检测单元检测按压感测单元上单位时间内的电容变化值;
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处理单元判断当前按压感测单元的电容变化值是否高于预设电容变化值,若是则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否则指纹识别单元不进行匹配操作。
进一步地,预设指纹信息至少包括用户四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
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为至少四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识别单元判断传感单元同步采集到的每一个指纹信息在预设指纹信息中是否均有与之匹配的指纹信息,若是则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否则判定不匹配。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识别单元根据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计算其特征值,并与预设指纹信息的特征值进行对比;当两个特征值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值时,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否则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提示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提示单元在指纹识别单元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时,发出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声音提示信息、图像提示信息、光线提示信息、视频提示信息、振动提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命令包括呼叫紧急服务端或向紧急服务端发送紧急服务短信。
进一步地,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当前电子设备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视频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视频采集单元采集视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视频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音频采集单元采集音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
传单单元在接收到光源触发信号时,发出光信号,以及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并记录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信息;
处理单元根据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信息,得到该身体部分对应的生理信息,并判断生理信息是否大于对应的预设生理数值,若是则处理单元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处理单元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进一步地,传感单元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包括:传感单元接收侦测触发信号,处于光侦测状态,并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以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光源触发信号与侦测触发信号交替切换,并符合一预设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生理信息包括血压指数、脉率、心电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单元乃是以有源阵列薄膜晶体管作为扫描驱动与传输数据的显示屏,包括:AMOLED显示屏、LCD液晶显示屏、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量子点显示屏、或是电子墨水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单元为LCD液晶显示屏或电子墨水显示屏时,所述传感单元的下方还设置有背光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背光单元和LCD液晶显示屏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区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子区域,每一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传感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和指令接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启动指令,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开启所述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的传感单元;
或者,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关闭指令,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开启所述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的传感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区的大小与显示单元的屏幕大小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单元包括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包括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其光侦测波长范围包含可见光波段或是红外光波段。
进一步地,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为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包括光敏二极管感应区,所述光敏二极管感应区包括光敏二极管层,所述光敏二极管层包括p型半导体层、i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p型半导体层、i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自上而下堆叠设置,所述i型半导体层为微晶硅结构或非结晶硅化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微晶硅结构为硅烷与氢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成膜的半导体层,微晶硅的结构的结晶度大于40%,且其禁带宽度小于1.7eV。
进一步地,所述非结晶硅化锗结构为硅烷、氢气与锗烷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成膜的非结晶半导体层,且其禁带宽度小于1.7eV。
进一步地,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光学器件,所述第一光学器件用于降低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的反射率、或是减小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折射角度以增加光入射量。
进一步地,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第二光学器件,所述第二光学器件用于提高光线在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的反射率。
进一步地,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为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包括光敏电晶管感应区,所述光敏电晶管感应区设置有光敏薄膜晶体管,所述光敏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漏极、绝缘层、光吸收半导体层;所述光敏薄膜晶体管为倒立共平面式结构,所述倒立共平面式结构包括:所述栅极、绝缘层、源极纵向自下而上设置,所述漏极与所述源极横向共面设置;绝缘层包裹所述栅极,以使得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均不接触;源极和漏极之间间隙配合,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所述光吸收半导体层设置于光敏漏电流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源极和漏极的数量均为多个,源极和源极之间相互并联,漏极和漏极之间相互并联;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间隙配合,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包括:相邻的源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一个漏极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相邻的漏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一个源极置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源极和漏极之间交错设置且间隙配合。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显示单元上设置指纹识别区,并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下方设置传感单元,使得用户只需将手指放置于指纹识别区上时,传感单元即可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说明此时用户至少以两根手指触碰指纹识别区,很有可能是有紧急情况发生,此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后处理单元执行对应的操作命令,例如触发拨打报警电话或发出求救短信等。相较于现有移动设备在显示屏区域之外额外设置传感器的方式,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结构一方面方便了用户操作,使得用户发出求救信号的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安全隐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缩小移动设备的整体厚度,使得移动设备更加轻薄、满足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TFT影像感测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TFT影像感测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源极和漏极结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器件的分布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光侦测薄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光侦测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光侦测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光侦测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光侦测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栅极;
2、源极;
3、漏极;
4、绝缘层;
5、光吸收半导体层;
101、显示单元;
102、传感单元;
103、背光单元;
104、处理单元;
105、提示单元。
106、指纹信息设置单元;
107、指纹识别单元;
108、电容检测单元;
109、按压感测单元;
110、视频采集单元;
111、音频采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传感单元和传感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区,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下方。所述电子设备为具有触摸显示屏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智能移动设备,还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工业装备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指纹信息设置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电子元件,如CPU、GPU、DSP、MCU等。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可以为实体模块,如指纹识别芯片,也可以为虚拟模块,如存储有指纹识别算法的存储介质、以及通过处理器调用所述指纹识别算法实现指纹识别功能。所述指纹信息设置单元为虚拟模块,可以用计算机程序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入步骤S101指纹信息设置单元预先设置操作命令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操作命令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存储于电子设备的存储单元,如手机的内存、计算机的硬盘中,也可以存储于服务器的存储单元中,当需要获取预先设置好的操作命令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时,只需让电子设备与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而后再从服务器获取到事先存储的预设指纹信息即可。所述通讯连接包括有线通讯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
预设指纹信息为用户事先录入存储的指纹信息。为了避免用户误操作,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包括用户至少两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优选的,为了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所述两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为用户同一只手上的指纹信息。当发生紧急状况下,用户只需采用一只手紧握终端,保证录入指纹信息的手指与指纹识别区接触,当匹配成功后即可触发对应的操作命令。
而后进入步骤S102传感单元采集位于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区的大小与显示单元的屏幕大小相适配。这样可以保证发生紧急状况时,用户手指只需与终端屏幕有所接触,传感单元都能及时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使得指纹信息的采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而后进入步骤S103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进入步骤S104处理单元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进入步骤S105处理单元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在本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识别单元判断传感单元同步采集到的每一个指纹信息在预设指纹信息中是否均有与之匹配的指纹信息,若是则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否则判定不匹配。例如某一时刻,传感单元同步采集到两个指纹信息,包括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指纹识别单元会依次遍历指纹数据库(存储有至少两个预设指纹信息),依次判断指纹数据库中是否有与第一指纹信息、第二指纹信息分别匹配的指纹信息,若均有则判定当前传感单元同步采集到的两个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这样,当用户用某一个录入预设指纹信息的手指以及另一个非录入预设指纹信息的手指触碰屏幕时,由于传感单元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不全都匹配,因而不会触发对应的操作命令。这样设置可以有效降低用户误操作概率,避免处理器不合时宜地发出用户不想要触发的操作命令。
单凭用户指纹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遭遇紧急情况,仍然容易导致用户误操作,例如用户两只手指只是不小心触碰到指纹识别区,而这两只手指均是事先录入的预设指纹信息,则将触发对应的操作命令。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对紧急情况判断的准确度,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容检测单元和按压感测单元,所述按压感测单元设置于显示单元与传感单元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首先进入步骤电容检测单元检测按压感测单元上单位时间内的电容变化值。电容检测单元可以通过电容检测电路来实现。按压感测单元,顾名思义,是用于检测用户对屏幕施加力道大小的器件。用户施加的力道越大,按压感测单元检测得到的压力值也就越大,其对应的电容也就越大。当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一般表现为手部紧握终端屏幕,即较短的时间内对终端屏幕施加较大的力,因而可以通过检测按压感测单元在单位时间内的电容变化量进行判断。
而后可以进入步骤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处理单元判断当前按压感测单元的电容变化值是否高于预设电容变化值,若是则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否则指纹识别单元不进行匹配操作。预设电容变化值可以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后的某个值,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在出厂时固化于存储单元中的某个数值。所述单位时间可以为1秒、2秒或其他时间间隔。通过将按压感测单元的电容变化值与预设电容变化值进行比较,使得电子设备需要在屏幕单位时间内接收到较大的力的情况下才触发操作思路,提高对紧急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紧急情况判断的准确性,在某些实施例中,预设指纹信息至少包括用户四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为至少四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简言之,用户遇到在紧握终端屏幕时,一般是至少四根手指与屏幕接触,当传感单元同步采集到至少四根与预设指纹信息相匹配的指纹信息时,才触发所述操作命令,相较于两根手指触发的方式,对于紧急情况的判断来得更加准确。
在某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识别单元根据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计算其特征值,并与预设指纹信息的特征值进行对比;当两个特征值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值时,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否则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通过特征值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比较,可以有效提高指纹信息比对的准确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提示单元,所述方法包括:提示单元在指纹识别单元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时,发出提示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声音提示信息、图像提示信息、光线提示信息、视频提示信息、振动提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声音提示信息包括提示用户“指纹信息匹配失败”的音频信息;所述图像提示信息包括提示用户再次输入指纹信息的弹窗提示信息;所述光线提示信息包括改变当前屏幕的亮度或让屏幕发出不同颜色的提示信息;所述视频提示信息包括提示用户“指纹信息匹配失败”的视频提示信息;所述振动提示信息包括启动终端(即电子设备)振动功能。简言之,提示信息只是为了让用户尽快了解到“当前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匹配失败”这一情况,至于提示信息形式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厂家的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为了紧急服务端(如110报警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等)可以及时获知遭遇紧急情况的用户情况,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命令包括呼叫紧急服务端或向紧急服务端发送紧急服务短信。优选的,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当前电子设备的地理位置。这样,当紧急服务端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紧急服务短信时,就可以准确定位出用户的当前位置,进而采用有效救援措施进行处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视频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视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视频流数据。这样,紧急服务端在接收到紧急服务短信后,可以通过视频流数据进一步了解当前用户的一些需求或正在发生的情况进展,从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救援措施进行救援。
为了让紧急服务端能够更快地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紧急服务短信,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音频采集单元采集音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流数据。音频流数据相较于视频流数据而言,占用带宽低,传输速度更快,携带的音频信息被紧急服务端接收后,可以反馈当前遇到的紧急情况,例如音频流数据为用户对当前遭遇紧急情况的一些概括性描述,紧急服务端可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救援措施进行救援。
用户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除了可能用手部紧握终端之外,其身体部分信息一般在单位时间内一般也会有所变化,因而可以通过检测用户身体部分信息的变化,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对紧急情况判断的准确性。所述方法包括:
传单单元在接收到光源触发信号时,发出光信号,以及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并记录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信息;处理单元根据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信息,得到该身体部分对应的生理信息,并判断生理信息是否大于对应的预设生理数值,若是则处理单元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处理单元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生理信息包括血压指数、脉率、心电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预设生理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生理信息为血压指数,则预设生理数值为预设血压指数。
当光线穿过人体皮肤进入到体表以下人体其他组织时,有些光线将被吸收,有些光线会发生反射、散射等情况,光路的变化取决于皮肤以下组织的构造。一般情况下,人体血液可以吸收比周围组织更多的光,因而当光信号遇到更多的血液时,反射回的光信号就越少。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身体部分反射回的光信号信息,得到用户对应的血量信息,进而得出血液体积变化信息。
对于脉率而言,人体的血液体积一般随着脉搏的每次跳动增加或减少,因而处理单元也可以对反射的光信号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用户血液体积的变化信息,进而获得脉率数据并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至于血压指数、心电图等,同理可得,此处不再赘述。简言之,通过传感单元发出光信号以及检测反射回的光信号信息,可以获得当前人体的一些组织结构信息,再经过处理单元进一步分析转换,即可得到对应的生理信息。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引入生理信息与预设生理数值的比较,使得对紧急情况的判断更加准确,有效避免用户误操作的可能。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包括:当检测到身体部分与传感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捕捉身体部分信息。传感单元可以通过检测发出光信号以及接收到反射回的光信号的时间差,来判断当前用户的身体部分与传感单元之间的距离。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单元还可以通过感知周围环境光强变化来判断身体部分与传感单元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只有在身体部分与传感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传感单元才对身体部分信息进行捕捉,例如当手部紧握终端屏幕,则用户手部与传感单元之间的距离足够小时才对手部内的血液信息进行捕捉。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的误操作,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用户的感官体验。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单元包括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包括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其光侦测波长范围包含可见光波段或是红外光波段。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由MXN个TFT影像感测薄膜组成,每一TFT影像感测薄膜对应侦测一个像素,因而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可以用于侦测MXN个像素,以形成相应影像。
对于每一个TFT影像感测薄膜而言,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实施例一:
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为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包括光敏二极管感应区。现有的液晶显示(LCD)面板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皆是以TFT结构驱动扫描单一像素,以实现面板上像素阵列的显示功能。形成TFT开关功能的主要结构为半导体场效晶体管(FET),其中熟知的半导体层材料主要有非晶硅、多晶硅、氧化铟镓锌(IGZO)、或是混有碳纳米材料之有机化合物等等。由于光感测二极管的结构亦可采用此类半导体材料制备,且生产设备也兼容于TFT阵列的生产设备,因此近年来TFT光侦测二极管(即光敏二极管)开始以TFT阵列制备方式进行生产。现有的光敏二极管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美国专利US6943070B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CN204808361U中对传感单元结构的描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的生产工艺与显示面板TFT结构不同的是:原本在显示面板的像素开口区域,在生产工艺上改为光感测区域。其TFT制备方式可以采用薄型玻璃为基材,亦可采用耐高温塑性材料为基材,如美国专利US6943070B2所述。
现有的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易受周围环境光或者显示屏像素所发出的可见光的反射、折射等因素影响,造成光学干扰,严重影响内嵌于显示面板下方的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的信号噪声比(SNR),为了提高信号噪声比,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传感单元做了进一步改进,使得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可以侦测识别用户身体部分反射回的红外信号。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光敏二极管层包括p型半导体层、i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p型半导体层、i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自上而下堆叠设置,所述i型半导体层为微晶硅结构或非结晶硅化锗结构。所述微晶硅结构为硅烷与氢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成膜的半导体层,微晶硅的结构的结晶度大于40%,且其禁带宽度小于1.7eV。所述非结晶硅化锗结构为硅烷、氢气与锗烷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成膜的非结晶半导体层,且其禁带宽度小于1.7eV。
禁带宽度(Band gap)是指一个带隙宽度(单位是电子伏特(eV)),固体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可以连续取值的,而是一些不连续的能带,要导电就要有自由电子存在,自由电子存在的能带称为导带(能导电),被束缚的电子要成为自由电子,就必须获得足够能量从价带跃迁到导带,这个能量的最小值就是禁带宽度。禁带宽度是半导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参量,其大小主要决定于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即与晶体结构和原子的结合性质等有关。
在室温下(300K),锗的禁带宽度约为0.66ev,硅烷中含有锗元素,当掺入锗元素后,会使得i型半导体层的禁带宽度下降,当满足小于1.7eV时,说明i型半导体层可以接收可见光至红外光(或近红外光)波长范围内的光信号。通过调整化学气象沉积的GeH4浓度,可以将含有非晶或微晶硅化锗结构的光敏二极管的操作波长范围扩展到光波长600nm到2000nm的范围。
实施例二:
在采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光电转换之量子效率,非晶硅光电二极管也可采用双结以上p型/i型/n型结构堆叠形成。该光电二极管第一结层p型/i型/n型材料仍然为非晶硅结构,第二结层以上p型/i型/n型材料可以为微晶结构、多晶结构或是掺有可扩展光敏波长范围之化合物材料。简言之,可以采用多组p型/i型/n型结构上下堆叠来实现组成光敏二极管结构,对于每一个p型/i型/n型结构,则采用实施例一所描述的光敏二极管结构。
实施例三:
在采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p型/i型/n型结构而言,其中的p型半导体层可以为大于两层的多层结构。例如p型半导体层为三层结构,自上而下包括第一p型半导体层(p1层)、第二p型半导体层(p2层)、第三p型半导体层(p3层)。其中,p1层可以采用非结晶结构且重掺杂硼(含硼浓度为标准工艺的两倍以上);p2和p3采用微晶结构,且正常掺杂硼(按照标准工艺浓度掺杂),依靠厚度减薄的p2层和p3层减少对光线的吸收,使得光线尽可能多地进入i层并被i层所吸收,提高光电转换率;另一方面p2层和p3层采用正常的硼掺杂可以有效避免由于p1层的重掺杂导致劣化内建电位。当p型半导体层包括为其他层数的多层结构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同样的,n型半导体层也可以为大于两层的多层结构。例如n型半导体层为三层结构,自上而下包括第一n型半导体层(n1层)、第二n型半导体层(n2层)、第三n型半导体层(n3层)。其中,n3层可以采用非结晶结构且重掺杂磷(含磷量为标准工艺两倍以上);n1和n2采用微晶结构,且正常掺杂磷(按照标准生产工艺),依靠厚度减薄的n1层和n2层减少对光线的吸收,使得光线尽可能多地进入i层并被i层所吸收,提高光电转换率;另一方面n1层和n2层采用正常的磷掺杂可以有效避免由于n3层的重掺杂导致劣化内建电位。当n型半导体层包括为其他层数的多层结构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针对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进一步改进,如图7中的(a)所示,具体包括: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光学器件,所述第一光学器件用于降低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的反射率、或是减小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折射角度以增加光入射量。减小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折射角度,可以让光线尽可能地以接近于垂直方向射入p型半导体层,使得光线尽可能地被p型半导体层下方的i型半导体层所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光敏二极管的光电转换率。当p型半导体层为多层结构时,第一光学器件设置于最上方的一层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
所述第一光学器件包括折射率呈周期性变化的光子晶体结构或微透镜阵列结构、或是折射率呈非周期性变化的漫散射结构。所述第一光学器件的折射率小于p型半导体层的折射率,可以使得光线在第一光学器件发生折射后,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即光线尽可能地以接近于垂直方向射入p型半导体层。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针对实施例一或二或三或四的进一步改进,如图7中的(b)(c)所示,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第二光学器件,所述第二光学器件用于提高光线在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的多重反射率。所述多重反射率是指光线在经过第二光学器件反射后进入i型半导体层,再次被i型半导体层所吸收,吸收后的光线又再次经过第二光学器件反射后进入i型半导体层,如此反复多次,提高i型半导体层的光电转换率。当n型半导体层为多层结构时,第二光学器件设置于最下方的一层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
所述第二光学器件包括折射率呈周期性变化的光子晶体结构、或是折射率呈非周期性变化的漫散射结构,且所述第二光学器件的折射率小于n型半导体层的折射率。这样,可以使得光线在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尽可能发生反射,以便反射后的光线再次被i型半导体层所吸收,进而适量放大属于i型半导体层可吸收的光波长范围内的信号,提高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电流量。
实施例六:
如图3所示,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为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包括光敏电晶管感应区,所述光敏电晶管感应区设置有光敏薄膜晶体管,所述光敏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1、源极2、漏极3、绝缘层4、光吸收半导体层5;所述光敏薄膜晶体管为倒立共平面式结构,所述倒立共平面式结构包括:所述栅极1、绝缘层4、源极2纵向自下而上设置,所述漏极3与所述源极2横向共面设置;绝缘层4包裹所述栅极1,以使得栅极1与源极2、栅极1与漏极3之间均不接触;源极2和漏极3之间间隙配合,源极2和漏极3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所述光吸收半导体层5设置于光敏漏电流通道内。
一般藉由栅极电压控制TFT操作在关闭状态时,源极到漏极之间不会有电流通过;然而当TFT受光源照射时,由于光的能量在半导体激发出电子-空穴对,TFT结构的场效应作用会使电子-空穴对分离,进而使TFT产生光敏漏电流。这样的光敏漏电流特性让TFT阵列可应用在光侦测或光侦测之技术上。相较于一般采用TFT漏电流作光敏薄膜晶体管之器件,本发明以倒立共平面型场效晶体管结构将光吸收半导体层配置于最上方吸光层,大幅增加了光电子的激发,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光侦测薄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用于制备实施例六的光敏薄膜晶体管(即光侦测薄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入步骤S801在像素薄膜晶体管的基材上通过化磁控溅射镀膜出栅极。像素薄膜晶体管的基材可以采用硬板,也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如聚酰亚胺);
而后进入步骤S802在所述栅极的上方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是磁控溅射镀膜出绝缘层;
而后进入步骤S803在所述绝缘层的上方通过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出源极和漏极的n型掺杂半导体层,并通过磁控溅射镀膜出源极和漏极的金属层,通过黄光蚀刻工艺定义出预设结构的源极和漏极,得到源极和漏极横向共面,且间隙配合,并使得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
而后进入步骤S804在所述光敏漏电流通道内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出光吸收半导体层。
实施例七:
以熟知的场效晶体管结构而言,作为扫描驱动与数据传输开关的TFT不需特别针对源极和漏极之间收集光电流的结构作设计;然而对场效晶体管应用在光敏漏电流的侦测上,如果被光线激发的电子-空穴对被场效分离后,受电场驱动的飘移(Drift)路径太长,极有可能在光电子未能顺利抵达电极之前,就已经与空穴作再结合(Recombination),或是被光吸收半导体层本身的悬空键结(Dangling Bond)缺陷给捕获,无法有效地贡献作光侦测的光电流输出。
为了改善光敏漏电流受源极与漏极之间通道长度的影响,以达到可增加吸收光半导体面积却不致于劣化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对实施例四的源极和漏极进行一步改进,提出了一源极与漏极的新型结构。
如图4所示,所述源极和漏极的数量均为多个,源极和源极之间相互并联,漏极和漏极之间相互并联;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间隙配合,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包括:相邻的源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一个漏极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相邻的漏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一个源极置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源极和漏极之间交错设置且间隙配合。每一源极与相邻的漏极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子飘移距离,所述电子飘移距离为电子在场效作用下能够生存的距离。这样,在每一个侦测像素里,所属同一像素的多个源极都相互并联,且所属同一像素的多个漏极也都相互并联,可以有效降低光激发电子与空穴再复合的机率,提高了场效应作用下电极收集光电子的成功机率,最大化地改善了TFT漏电流光敏薄膜晶体管的光敏度。
如图9至12所示,为逐步制备实施例七的光敏薄膜晶体管(即光侦测薄膜)的过程,其大体步骤与制备实施例六的光敏薄膜晶体管类似。区别在于,在制备源极和漏极时,步骤S803中“通过黄光蚀刻工艺定义出预设结构的源极和漏极,得到源极和漏极横向共面,且间隙配合,并使得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包括:通过黄光蚀刻工艺定义出源极电极组和漏极电极组,每一个源极电极组包括多个源极,源极和源极之间相互并联;每一个漏极电极组包括多个漏极,漏极和漏极之间相互并联;相邻的源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一个漏极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相邻的漏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一个源极置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源极和漏极之间交错设置且间隙配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包括:传感单元接收侦测触发信号,处于光侦测状态,并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以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光源触发信号与侦测触发信号交替切换,并符合一预设频率。以传感单元为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为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借由TFT作扫描驱动外加一偏压(包括正向偏压,或零偏压或负偏压)在p型/i型/n型光电二极管之间,实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发出红外光功能。
具体地,可交替在p型/i型/n型红外光敏二极管之间施加正向偏压,或零偏压或负偏压,以触发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二触发信号。以红外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有10列像素点阵为例,在第一周期内对p型/i型/n型红外光敏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使得10列像素点阵均处于发出红外光状态;在第二周期内对p型/i型/n型红外光敏二极管施加零偏压或负偏压,使得10列像素点阵均处于红外光侦测状态,用于捕捉用户眼球反射回的红外光信息,并生成相应的红外图像输出;在第三周期内又对p型/i型/n型红外光敏二极管施加正向偏压,使得10列像素点阵均处于发出红外光状态,反复交替,以此类推。进一步地,光源触发信号(即第一触发信号)与侦测触发信号(即第二触发信号)交替切换,切换的频率符合一预设频率。相邻的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优选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TFT阵列驱动扫描每一帧(Frame)红外光敏二极管阵列至少能接收到一帧完整的影像信号所需的时间,即预设频率为每经过上述时间间隔进行一次切换。
如图6所示,当所述显示单元为LCD液晶显示屏或电子墨水显示屏时,所述传感单元(即图6中的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的下方还设置有背光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背光单元和LCD液晶显示屏之间。由于LCD液晶显示屏不属于自发光元件,因而在安装时需要在传感单元的下方增加背光单元。背光单元可以为LCD背光模组,也可以为其他具有自发光功能的电子元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单元为AMOLED显示屏时,由于OLED显示屏属于自发光元件,因而无需设置背光单元。通过上述两种方案的设置,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厂家的生产需求,提高终端的适用范围。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区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子区域,每一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传感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和指令接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启动指令,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开启所述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的传感单元;或者,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关闭指令,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开启所述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的传感单元。
以指纹识别子区域的数量为两个为例,两个指纹识别子区域可以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均匀分布于屏幕中,也可以以其他排列方式分布于屏幕中。下面对具有两个指纹识别子区域的终端的应用过程做具体说明:在使用过程中,接收用户触发的启动信号,将两个指纹识别子区域下方的光侦测器件(即传感单元)都设置成开启状态。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指纹识别子区域构成的范围覆盖了整个显示屏,这样可以保证当两个指纹识别子区域下方的光侦测器件都设置成开启状态时,进入显示屏的光信号可以被下方的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即传感单元)所吸收,从而及时捕捉到用户的指纹信息或身体部分信息。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设置某一个指纹识别子区域下方的光侦测器件开启,另一个指纹识别子区域下方的光侦测器件关闭。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101和传感单元102;所述显示单元101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区,所述传感单元102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下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指纹信息设置单元106、指纹识别单元107和处理单元104;
所述指纹信息设置单元106用于预先设置操作命令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包括用户至少两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
所述传感单元102用于采集位于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107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处理单元104用于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处理单元104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容检测单元108和按压感测单元109,所述按压感测单元设置于显示单元与传感单元之间;电容检测单元108用于检测按压感测单元上单位时间内的电容变化值;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处理单元104用于判断当前按压感测单元的电容变化值是否高于预设电容变化值,若是则指纹识别单元107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否则指纹识别单元不进行匹配操作。通过对按压感测单元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值进行检测,可以有效提高对紧急情况判断的准确性,避免用户误操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提示单元105,所述提示单元105用于在指纹识别单元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时,发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声音提示信息、图像提示信息、光线提示信息、视频提示信息、振动提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提示信息可以告知用户当前指纹信息是否成功匹配,以便用户在指纹信息未匹配的情况时可以及时获悉,以便再次输入指纹。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乃是以有源阵列薄膜晶体管作为扫描驱动与传输数据的显示屏,包括:AMOLED显示屏、LCD液晶显示屏、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量子点显示屏、或是电子墨水显示屏。这样可以有效拓宽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
如图6所示,当所述显示单元为LCD液晶显示屏或电子墨水显示屏时,所述传感单元(即图6中的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的下方还设置有背光单元103,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背光单元和LCD液晶显示屏之间。由于LCD液晶显示屏不属于自发光元件,因而在安装时需要在传感单元的下方增加背光单元。背光单元可以为LCD背光模组,也可以为其他具有自发光功能的电子元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单元为AMOLED显示屏时,由于OLED显示屏属于自发光元件,因而无需设置背光单元。通过上述两种方案的设置,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厂家的生产需求,提高终端的适用范围。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视频采集单元110,视频采集单元110用于采集视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110采集到的视频流数据。这样,紧急服务端在接收到紧急服务短信后,可以通过视频流数据进一步了解当前用户的一些需求或正在发生的情况进展,从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救援措施进行救援。
为了让紧急服务端能够更快地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紧急服务短信,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单元111,所述音频采集单元111用于采集音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111采集到的音频流数据。音频流数据相较于视频流数据而言,占用带宽低,传输速度更快,携带的音频信息被紧急服务端接收后,可以反馈当前遇到的紧急情况,例如音频流数据为用户对当前遭遇紧急情况的一些概括性描述,紧急服务端可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救援措施进行救援。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显示单元上设置指纹识别区,并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下方设置传感单元,使得用户只需将手指放置于指纹识别区上时,传感单元即可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说明此时用户至少以两根手指触碰指纹识别区,很有可能是有紧急情况发生,此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后处理单元执行对应的操作命令,例如触发拨打报警电话或发出求救短信等。相较于现有移动设备在显示屏区域之外额外设置传感器的方式,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结构一方面方便了用户操作,使得用户发出求救信号的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安全隐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缩小移动设备的整体厚度,使得移动设备更加轻薄、满足市场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上述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这些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上述各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设备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嵌入式设备、可编程设备、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家居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车载智能设备等;所述的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磁碟、磁带、光盘、闪存、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记忆棒、网络服务器存储、网络云存储等。
上述各实施例是参照根据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和传感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区,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下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指纹信息设置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指纹信息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操作命令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包括用户至少两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
所述传感单元用于采集位于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处理单元用于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处理单元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容检测单元和按压感测单元,所述按压感测单元设置于显示单元与传感单元之间;
电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按压感测单元上单位时间内的电容变化值;
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处理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按压感测单元的电容变化值是否高于预设电容变化值,若是则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否则指纹识别单元不进行匹配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预设指纹信息至少包括用户四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
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为至少四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判断传感单元同步采集到的每一个指纹信息在预设指纹信息中是否均有与之匹配的指纹信息,若是则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否则判定不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计算其特征值,并与预设指纹信息的特征值进行对比;当两个特征值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值时,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否则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提示单元,所述提示单元用于在指纹识别单元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时,发出提示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声音提示信息、图像提示信息、光线提示信息、视频提示信息、振动提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命令包括呼叫紧急服务端或向紧急服务端发送紧急服务短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当前电子设备的地理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视频采集单元,所述视频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视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视频流数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单元,所述音频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音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流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单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光源触发信号时,发出光信号,以及用于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并记录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信息,得到该身体部分对应的生理信息,并判断生理信息是否大于对应的预设生理数值,若是则处理单元用于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处理单元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传感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包括:传感单元用于接收侦测触发信号,处于光侦测状态,并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以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光源触发信号与侦测触发信号交替切换,并符合一预设频率。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信息包括血压指数、脉率、心电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乃是以有源阵列薄膜晶体管作为扫描驱动与传输数据的显示屏,包括:AMOLED显示屏、LCD液晶显示屏、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量子点显示屏、或是电子墨水显示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为LCD液晶显示屏或电子墨水显示屏时,所述传感单元的下方还设置有背光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背光单元和LCD液晶显示屏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子区域,每一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传感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和指令接收单元,所述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
当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启动指令时,传感单元控制电路用于开启所述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的传感单元;
当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关闭指令时,传感单元控制电路用于关闭所述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的传感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大小与显示单元的屏幕大小相适配。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包括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其光侦测波长范围包含可见光波段或是红外光波段。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为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包括光敏二极管感应区,所述光敏二极管感应区包括光敏二极管层,所述光敏二极管层包括p型半导体层、i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p型半导体层、i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自上而下堆叠设置,所述i型半导体层为微晶硅结构或非结晶硅化锗结构。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硅结构为硅烷与氢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成膜的半导体层,微晶硅的结构的结晶度大于40%,且其禁带宽度小于1.7eV。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结晶硅化锗结构为硅烷、氢气与锗烷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成膜的非结晶半导体层,且其禁带宽度小于1.7eV。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光学器件,所述第一光学器件用于降低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的反射率、或是减小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折射角度以增加光入射量。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第二光学器件,所述第二光学器件用于提高光线在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的反射率。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为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包括光敏电晶管感应区,所述光敏电晶管感应区设置有光敏薄膜晶体管,所述光敏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漏极、绝缘层、光吸收半导体层;所述光敏薄膜晶体管为倒立共平面式结构,所述倒立共平面式结构包括:所述栅极、绝缘层、源极纵向自下而上设置,所述漏极与所述源极横向共面设置;绝缘层包裹所述栅极,以使得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均不接触;源极和漏极之间间隙配合,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所述光吸收半导体层设置于光敏漏电流通道内。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和漏极的数量均为多个,源极和源极之间相互并联,漏极和漏极之间相互并联;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间隙配合,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包括:相邻的源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一个漏极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相邻的漏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一个源极置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源极和漏极之间交错设置且间隙配合。
28.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和传感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上设置有指纹识别区,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下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指纹信息设置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指纹信息设置单元预先设置操作命令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包括用户至少两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
传感单元采集位于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处理单元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处理单元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容检测单元和按压感测单元,所述按压感测单元设置于显示单元与传感单元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容检测单元检测按压感测单元上单位时间内的电容变化值;
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处理单元判断当前按压感测单元的电容变化值是否高于预设电容变化值,若是则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否则指纹识别单元不进行匹配操作。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指纹信息至少包括用户四根手指的预设指纹信息;
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当同步采集的指纹信息为至少四根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31.如权利要求28或30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识别单元判断传感单元同步采集到的每一个指纹信息在预设指纹信息中是否均有与之匹配的指纹信息,若是则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否则判定不匹配。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指纹识别单元将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识别单元根据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计算其特征值,并与预设指纹信息的特征值进行对比;当两个特征值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值时,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否则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提示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提示单元在指纹识别单元判定同步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失败时,发出提示信息。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声音提示信息、图像提示信息、光线提示信息、视频提示信息、振动提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命令包括呼叫紧急服务端或向紧急服务端发送紧急服务短信。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当前电子设备的地理位置。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视频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视频采集单元采集视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视频流数据。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频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音频采集单元采集音频流数据,所述紧急服务短信包括视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流数据。
3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传单单元在接收到光源触发信号时,发出光信号,以及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并记录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信息;
处理单元根据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信息,得到该身体部分对应的生理信息,并判断生理信息是否大于对应的预设生理数值,若是则处理单元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否则处理单元不执行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命令。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传感单元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包括:传感单元接收侦测触发信号,处于光侦测状态,并接收用户身体部分反射的光信号以捕捉用户的身体部分信息;光源触发信号与侦测触发信号交替切换,并符合一预设频率。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信息包括血压指数、脉率、心电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乃是以有源阵列薄膜晶体管作为扫描驱动与传输数据的显示屏,包括:AMOLED显示屏、LCD液晶显示屏、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量子点显示屏、或是电子墨水显示屏。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为LCD液晶显示屏或电子墨水显示屏时,所述传感单元的下方还设置有背光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设置于背光单元和LCD液晶显示屏之间。
4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子区域,每一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传感单元。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和指令接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启动指令,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开启所述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的传感单元;
或者,指令接收单元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子区域的关闭指令,传感单元控制电路开启所述指纹识别子区域的下方的传感单元。
46.如权利要求28或44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大小与显示单元的屏幕大小相适配。
47.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包括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其光侦测波长范围包含可见光波段或是红外光波段。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为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二极管所形成的阵列包括光敏二极管感应区,所述光敏二极管感应区包括光敏二极管层,所述光敏二极管层包括p型半导体层、i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p型半导体层、i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自上而下堆叠设置,所述i型半导体层为微晶硅结构或非结晶硅化锗结构。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硅结构为硅烷与氢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成膜的半导体层,微晶硅的结构的结晶度大于40%,且其禁带宽度小于1.7eV。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结晶硅化锗结构为硅烷、氢气与锗烷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成膜的非结晶半导体层,且其禁带宽度小于1.7eV。
5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光学器件,所述第一光学器件用于降低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上端面的反射率、或是减小光线在p型半导体层的折射角度以增加光入射量。
52.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第二光学器件,所述第二光学器件用于提高光线在n型半导体层的下端面的反射率。
53.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FT影像感测阵列薄膜为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所述光敏电晶管所形成的阵列包括光敏电晶管感应区,所述光敏电晶管感应区设置有光敏薄膜晶体管,所述光敏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漏极、绝缘层、光吸收半导体层;所述光敏薄膜晶体管为倒立共平面式结构,所述倒立共平面式结构包括:所述栅极、绝缘层、源极纵向自下而上设置,所述漏极与所述源极横向共面设置;绝缘层包裹所述栅极,以使得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均不接触;源极和漏极之间间隙配合,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所述光吸收半导体层设置于光敏漏电流通道内。
5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和漏极的数量均为多个,源极和源极之间相互并联,漏极和漏极之间相互并联;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间隙配合,源极和漏极横向之间形成光敏漏电流通道包括:相邻的源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一个漏极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相邻的漏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一个源极置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源极和漏极之间交错设置且间隙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41077.5A CN109508135B (zh) | 2017-09-15 | 2017-09-15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及电子设备 |
US16/647,025 US11314962B2 (en) | 2017-09-15 | 2018-05-22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based electronic device |
PCT/CN2018/087762 WO2019052215A1 (zh) | 2017-09-15 | 2018-05-22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及电子设备 |
TW107120566A TWI707277B (zh) | 2017-09-15 | 2018-06-14 | 基於指紋識別的電子設備執行命令方法及電子設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41077.5A CN109508135B (zh) | 2017-09-15 | 2017-09-15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08135A true CN109508135A (zh) | 2019-03-22 |
CN109508135B CN109508135B (zh) | 2022-05-27 |
Family
ID=65722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41077.5A Active CN109508135B (zh) | 2017-09-15 | 2017-09-15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14962B2 (zh) |
CN (1) | CN109508135B (zh) |
TW (1) | TWI707277B (zh) |
WO (1) | WO2019052215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08892A (zh) * | 2019-03-29 | 2019-07-12 | 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四连指指纹图像采集的指纹核验方法及装置 |
CN110068947A (zh) * | 2019-04-02 | 2019-07-3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WO2020248467A1 (zh) * | 2019-06-10 | 2020-12-1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屏下辨识方案的液晶显示设备 |
CN112510809A (zh) * | 2020-12-01 | 2021-03-16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50118A (zh) * | 2016-10-17 | 2017-03-29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基于指纹识别的紧急求救方法及系统 |
CN109037250B (zh) * | 2017-06-12 | 2021-11-05 |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影像侦测显示装置、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764533A (zh) * | 2017-08-24 | 2021-12-07 |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红外光敏晶体管、红外光侦测器件、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
CN111325055B (zh) * | 2018-12-14 | 2024-03-19 |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
TWI811854B (zh) * | 2021-07-23 | 2023-08-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感測裝置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45284A1 (en) * | 2005-12-16 | 2007-06-28 | Hagen Klausmann | Planar image detector |
US20080042983A1 (en) * | 2006-06-27 | 2008-02-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ser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ensor |
CN102217080A (zh) * | 2008-11-19 | 2011-10-12 | 纽沙泰尔大学 | 多结光电器件及其生产方法 |
CN204719923U (zh) * | 2015-06-12 | 2015-10-2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遇险手机分级自动报警装置 |
CN105023389A (zh) * | 2015-07-08 | 2015-11-04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进行紧急求救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5072248A (zh) * | 2015-07-06 | 2015-11-18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相应终端设备 |
CN105160228A (zh) * | 2015-08-27 | 2015-12-1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5573623A (zh) * | 2015-12-21 | 2016-05-11 |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求助方法 |
CN105608445A (zh) * | 2016-01-29 | 2016-05-25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和指纹采集方法 |
CN106453795A (zh) * | 2016-09-26 | 2017-02-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紧急报警方法和装置 |
CN106657607A (zh) * | 2016-11-17 | 2017-05-10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呼叫方法和装置 |
CN106681622A (zh) * | 2015-11-11 | 2017-05-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紧急通信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CN106909910A (zh) * | 2017-03-09 | 2017-06-30 | 青岛中鉴高科信息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抗干扰指纹识别系统 |
CN106960146A (zh) * | 2017-03-20 | 2017-07-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用于具有全屏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971148A (zh) * | 2017-03-13 | 2017-07-2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974633A (zh) * | 2016-01-15 | 2017-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预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CN107145868A (zh) * | 2017-05-09 | 2017-09-08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20613B1 (en) * | 2003-01-15 | 2004-04-13 |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 Method of fabricating multi-bit flash memory |
DE102006038438A1 (de) * | 2006-08-16 | 2008-02-21 | Keppler, Bernhard, Westport | Vorrichtung, multifunktional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medizinischer und/oder biometrischer Daten eines Lebewesens |
US20120049193A1 (en) * | 2009-02-06 | 2012-03-0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emiconductor device |
JP5663925B2 (ja) * | 2010-03-31 | 2015-02-0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
US8906756B2 (en) * | 2010-05-21 | 2014-12-09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
CN102135830A (zh) * | 2010-11-22 | 2011-07-27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触摸屏触发方法及触摸装置 |
CN103430326A (zh) * | 2010-12-29 | 2013-12-04 | Tel太阳能公司 | 微晶PIN结的SiOxN型层 |
JP6020933B2 (ja) * | 2011-05-31 | 2016-11-0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142230B2 (ja) * | 2011-10-28 | 2017-06-07 | 株式会社Joled | 薄膜半導体装置 |
TWI476641B (zh) * | 2011-11-22 | 2015-03-11 | Pixart Imaging Inc | 遙控器及顯示系統 |
KR102177150B1 (ko) * | 2014-02-19 | 2020-11-1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지문인식 장치 및 방법 |
US9672408B2 (en) * | 2015-02-20 | 2017-06-06 | Sony Corporation | Hidden biometric setup |
CN106157561A (zh) * | 2015-04-23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
KR102475820B1 (ko) * | 2015-07-07 | 2022-12-08 | 삼성메디슨 주식회사 | 의료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
CN105354019A (zh) * | 2015-09-29 | 2016-02-2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终端控制方法、终端控制装置和终端 |
US11036962B2 (en) * | 2015-09-30 | 2021-06-15 | Htc Corporation | Fingerprint enrollment metho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
KR102561736B1 (ko) * | 2016-06-01 | 2023-08-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터치 디스플레이를 가지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지문을 이용한 기능 실행 방법 |
CN205959216U (zh) * | 2016-06-20 | 2017-02-15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带压力感应的指纹识别模块及电子设备 |
US10311276B2 (en) * | 2017-02-22 | 2019-06-04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Under display optical fingerprint sensor arrangement for mitigating moiré effects |
CN107145856B (zh) * | 2017-04-28 | 2021-04-0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9-15 CN CN201710841077.5A patent/CN109508135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22 US US16/647,025 patent/US1131496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5-22 WO PCT/CN2018/087762 patent/WO201905221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6-14 TW TW107120566A patent/TWI707277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45284A1 (en) * | 2005-12-16 | 2007-06-28 | Hagen Klausmann | Planar image detector |
US20080042983A1 (en) * | 2006-06-27 | 2008-02-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ser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ensor |
CN102217080A (zh) * | 2008-11-19 | 2011-10-12 | 纽沙泰尔大学 | 多结光电器件及其生产方法 |
CN204719923U (zh) * | 2015-06-12 | 2015-10-2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遇险手机分级自动报警装置 |
CN105072248A (zh) * | 2015-07-06 | 2015-11-18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相应终端设备 |
CN105023389A (zh) * | 2015-07-08 | 2015-11-04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进行紧急求救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5160228A (zh) * | 2015-08-27 | 2015-12-1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681622A (zh) * | 2015-11-11 | 2017-05-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紧急通信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CN105573623A (zh) * | 2015-12-21 | 2016-05-11 |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求助方法 |
CN106974633A (zh) * | 2016-01-15 | 2017-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预警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CN105608445A (zh) * | 2016-01-29 | 2016-05-25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和指纹采集方法 |
CN106453795A (zh) * | 2016-09-26 | 2017-02-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紧急报警方法和装置 |
CN106657607A (zh) * | 2016-11-17 | 2017-05-10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呼叫方法和装置 |
CN106909910A (zh) * | 2017-03-09 | 2017-06-30 | 青岛中鉴高科信息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抗干扰指纹识别系统 |
CN106971148A (zh) * | 2017-03-13 | 2017-07-2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960146A (zh) * | 2017-03-20 | 2017-07-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用于具有全屏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145868A (zh) * | 2017-05-09 | 2017-09-08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08892A (zh) * | 2019-03-29 | 2019-07-12 | 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四连指指纹图像采集的指纹核验方法及装置 |
CN110068947A (zh) * | 2019-04-02 | 2019-07-3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WO2020248467A1 (zh) * | 2019-06-10 | 2020-12-1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屏下辨识方案的液晶显示设备 |
CN112510809A (zh) * | 2020-12-01 | 2021-03-16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314962B2 (en) | 2022-04-26 |
US20200327305A1 (en) | 2020-10-15 |
TW201915813A (zh) | 2019-04-16 |
TWI707277B (zh) | 2020-10-11 |
CN109508135B (zh) | 2022-05-27 |
WO2019052215A1 (zh) | 2019-03-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08135A (zh)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执行命令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9427244B (zh) | 一种生理健康检测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 |
CN110502177B (zh) | 一种同步验证指纹信息的屏幕解锁方法和装置 | |
CN10731688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7451576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0502957A (zh) | 一种同步验证指纹信息的触控组件操作方法和装置 | |
TWI703374B (zh) | 折疊式顯示屏的觸點識別方法和裝置 | |
CN109255278A (zh) | 一种同步采集指纹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458036B (zh) | 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相关装置 | |
CN109040414A (zh) | 一种终端及终端显示亮度调节的方法 | |
CN109326676A (zh) | 一种光侦测薄膜、器件、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 |
CN109713000A (zh) | 一种光侦测装置和光侦测器件 | |
CN109840578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9842491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10050280A (zh) | 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6384101B (zh) | 触摸方法、触摸面板及触摸装置 | |
CN108963015A (zh) | 一种光侦测薄膜、器件、显示装置、光敏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 |
CN108733204A (zh) | 一种眼球追踪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734063A (zh) | 一种虹膜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734064A (zh) | 一种虹膜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