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3788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3788B
CN109493788B CN201910058621.8A CN201910058621A CN109493788B CN 109493788 B CN109493788 B CN 109493788B CN 201910058621 A CN201910058621 A CN 201910058621A CN 109493788 B CN109493788 B CN 109493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data line
display area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86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3788A (zh
Inventor
李玥
周星耀
黄高军
竺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filed Critical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9100586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3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3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3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3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3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降低边框宽度,提高显示均一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凹槽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和/或第二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第一子显示区的长度小于第二子显示区的长度;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第一数据线和/或第二数据线包括位于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子数据线和位于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子数据线;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第一子显示区包括m个子区域,0.8×C'≤Ci≤C',Ci+1‑Ci=|k×C'|,Ci为第i个子区域第一子数据线负载电容,C'为第二子数据线负载电容,k为人眼对比灵敏度,0.02≤K≤0.5。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外形设计越来越多样化。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和凹槽区2′,显示区1′内设有数据线Data′,且数据线Data′均与下边框处的驱动芯片3′电连接。基于凹槽区2′的设置,凹槽区2′上下两侧的数据线Data′需要从围绕凹槽区2′的边框区4′内绕线设置,以实现电连接。
但是,如此设置,一方面,由于绕线设置的数据线Data′和常规数据线Data′的长度不同,因此,当驱动芯片3′提供的数据信号在两种数据线Data′上传输时,数据信号的衰减程度也就不同,从而影响了显示区的显示均一性;另一方面,边框区4′内的大量绕线会占用较大空间,导致边框区4′的宽度较大,不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降低了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并提高了显示均一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和凹槽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所述凹槽区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和与其相距最近的所述第一边缘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或第二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或所述第二数据线包括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所述第二子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
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包括m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子区域,0.8×C'≤Ci≤C',且Ci+1-Ci=|k×C'|,其中,m≥2,1≤i≤m-1,Ci为第i个所述子区域中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的负载电容,C'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的负载电容,k为人眼对比灵敏度,0.02≤K≤0.5。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凹槽区上下两侧的数据线无需通过绕线实现电连接,避免了绕线在边框区内占用空间,降低了边框宽度;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一子数据线与第二子数据线的负载电容趋于一致,降低了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亮度差异,提高了显示均一性;再一方面,还能够降低第一子显示区内相邻两个子区域的亮度差异,避免人眼感知到相邻两个子区域所显示画面的亮度差异,进一步提高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来描述显示区、数据线和驱动芯片,但这些显示区、数据线和驱动芯片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显示区、数据线和驱动芯片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区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显示区,类似地,第二显示区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显示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和凹槽区2,显示区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3,凹槽区2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4,第二边缘4和与其相距最近的第一边缘3之间存在间距。显示区1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显示区5和第二显示区6,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显示区5和/或第二显示区6包括第一子显示区7和第二子显示区8,第一子显示区7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子显示区8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此外,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数据线9、第二数据线10,以及第一驱动芯片11、第二驱动芯片12。其中,第一数据线9位于第一显示区5,第二数据线10位于第二显示区6,第一数据线9和第二数据线10分别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数据线9和/或第二数据线10包括第一子数据线13和第二子数据线14,第一子数据线13位于第一子显示区7,第二子数据线14位于第二子显示区8。第一驱动芯片11与第一数据线9电连接,第二驱动芯片12与第二数据线10电连接。
其中,第一子显示区7包括m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子区域15,0.8×C'≤Ci≤C',且Ci+1-Ci=|k×C'|,其中,m≥2,1≤i≤m-1,Ci为第i个子区域15中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C'为第二子显示区8中第二子数据线14的负载电容,k为人眼对比灵敏度,0.02≤K≤0.5。具体的,人眼对比灵敏度k为人眼能够察觉到的最小亮度变化值△L与亮度L的比值,即,k=△L/L。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在凹槽区2既可进行切割设置,使凹槽区2形成一挖孔,也可不进行切割设置,使凹槽区2形成一透光的非显示区1,具体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采用上述显示面板,一方面,通过在显示面板内增设第一驱动芯片11,位于凹槽区2上侧的第一子数据线13可直接与第一驱动芯片11电连接,接收由第一驱动芯片11提供的数据信号,无需再通过绕线与凹槽区2下侧的数据线电连接,因而避免了绕线在围绕凹槽区2的边框区内占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边框区的边框宽度,从而更好的实现了窄边框设计。
另一方面,通常,一个显示周期包括初始化时段、数据写入时段和发光时段,在数据写入时段,驱动芯片提供的数据信号写入数据线,在发光时段,数据线上存储的数据信号写入发光元件,驱动发光元件发光。但是,由于第一子数据线13相较第二子数据线14长度较短,负载电容较小,这样一来,在数据写入时段,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对数据信号的存储能力就较差,导致最终写入发光元件的数据信号存在较大压降,进而导致第一子显示区7和第二子显示区8的亮度差异较大。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Ci进行补偿,使每个子区域15内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Ci满足:0.8×C'≤Ci≤C',可以使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与第二子数据线14的负载电容趋于一致,从而使第一子数据线13和第二子数据线14上传输的数据信号的衰减程度趋于一致,进而降低了第一子显示区7和第二子显示区8之间的亮度差异,提高了显示均一性。
再一方面,由于人眼对相邻区域所显示画面的亮度差异感知较为明显,因此,通过进一步令第一子显示区7内相邻两个子区域15中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满足:Ci+1-Ci=|k×C'|,能够降低相邻两个子区域15的亮度差异,在用户观影的过程中,避免人眼感知到相邻两个子区域15所显示画面的亮度差异,提高显示效果。
综上,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一方面,凹槽区2上下两侧的数据线无需通过绕线实现电连接,避免了绕线在边框区内占用空间,降低了边框宽度;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一子数据线13与第二子数据线14的负载电容趋于一致,降低了第一子显示区7和第二子显示区8的亮度差异,提高了显示均一性;再一方面,还能够降低第一子显示区7内相邻两个子区域15的亮度差异,避免人眼感知到相邻两个子区域15所显示画面的亮度差异,进一步提高了显示效果。
可选的,为进一步提高第一子数据线13对数据信号的存储能力,降低第一子数据线13和第二子数据线14上所传输的数据信号的衰减程度差异,Ci可进一步满足:Ci≥0.9×C'。
此外,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亮度条件下观看不同颜色的光时,人眼所能察觉到的最小亮度变化值△L也不相同。以人眼在四种亮度条件下观看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和白色子像素W发出的光为例,人眼对比灵敏度k的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0nits<L<2nits 2nits<L<10nits 20nits<L<200nits 200nits<L<350nits
k-R 0.12 0.03 0.02 0.02
k-G 0.07 0.02 0.02 0.02
k-B 0.43 0.04 0.02 0.02
k-W 0.05 0.02 0.02 0.02
根据表1可以看出,在上述条件下,人眼对比灵敏度k的数值大多为0.02,因此,在对k的数值进行设定时,可将其设定为0.02,从而能够更大可能性的避免人眼感知到相邻两个子区域15所显示画面的亮度差异。
可选的,沿着第一子显示区7朝向第二子显示区8的方向,m个子区域15中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递增。如此设置,在保证了每相邻两个子区域15的亮度差异均较小的前提下,还能使多个子区域15的亮度呈现一种规则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弱化了整个第一子显示区7内的亮度变化。
可选的,Cm=(1-k)×C',其中,Cm为最邻近第二子显示区8的子区域15中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二子显示区8和与其最邻近的子区域15之间的亮度变化过渡的较为平稳,避免用户感知到第二子显示区8和与其最邻近的子区域15之间的亮度差异。
示例性的,假定每条第二子数据线14驱动x个子像素,每条第一子数据线13驱动y个子像素,x>y,则C'=x×c,Ci=y×c,其中,c为一个子像素对应的等效电容。
以m=5,k=0.02为例,可令第1个子区域15内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C1=0.9×C'=0.9×x×c,其补偿电容值△C1=0.9×x×c-y×c=(0.9×x-y)×c;第2个子区域15内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C2=0.92×C'=0.92×x×c,其补偿电容值△C2=0.92×x×c-y×c=(0.92×x-y)×c;第3个子区域15内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C3=0.94×C'=0.94×x×c,其补偿电容值△C3=0.94×x×c-y×c=(0.94×x-y)×c;第4个子区域15内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C4=0.96×C'=0.98×x×c,其补偿电容值△C4=0.96×x×c-y×c=(0.96×x-y)×c;第5个子区域15内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C5=0.98×C'=0.98×x×c,其补偿电容值△C5=0.98×x×c-y×c=(0.98×x-y)×c。
此外,为进一步弱化第一子显示区7内不同子区域15之间的亮度变化差异,还可令m个子区域15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可选的,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凹槽区2的第二边缘4包括上边缘17和下边缘18,第一显示区5和第二显示区6之间的分界线19与上边缘17或下边缘18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5和第二显示区6之间的分界线19仅是为了更清楚的示意第一显示区5和第二显示区6所处位置,在显示面板的实际应用中,分界线19并非实际存在。
以图4所示的分界线19与凹槽区2的下边缘18重合为例,此时,第二显示区6中的第二数据线10的长度均相同,不存在负载电容差异,从而保证了第二显示区6内所显示的画面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并且,在该种设置下,仅需对第一显示区5中的第一子数据线13进行负载电容的补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艺的复杂度。
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负载补偿结构,负载补偿结构位于第一子显示区7,且负载补偿结构与第一子数据线13电连接,用于对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进行补偿。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负载补偿结构20包括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第一导电层21位于第一子数据线13朝向出光面的一侧,第二导电层22位于第一子数据线13背向出光面的一侧,且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电连接。基于第一导电层21、第二导电层22和第一子数据线13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导电层21与第一子数据线13的正对区域之间形成了第一耦合电容C1,第二导电层22与第一子数据线13的正对区域之间形成了第二耦合电容C2,进而通过第一耦合电容C1和第二耦合电容C2对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进行补偿,实现对第一子数据线13的负载电容的增大。
可选的,第一数据线9与第二数据线10之间断开,此时,第一数据线9与第二数据线10的长度均较短,第一驱动芯片11和第二驱动芯片12提供的数据信号在第一数据线9和第二数据线10上的传输距离也就较短,因而衰减程度较小。
此外,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呈网格状设置的电源信号线23,电源信号线23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源信号线24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源信号线25,其中,第一电源信号线24和第二电源信号线25异层设置,并通过过孔电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源信号线24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子电源信号线26,第一子电源信号线26位于凹槽区2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第一子电源信号线26由第一显示区5延伸至第二显示区6,第一子电源信号线26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芯片1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芯片12电连接。
通过令第一子电源信号线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11和第二驱动芯片12电连接,第一子电源信号线26可同时接收两个驱动芯片提供的电源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驱动芯片提供的电源信号由第一子电源信号线26的一端传输至另一端,能够减小电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电源信号的驱动能力。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基于凹槽区2的设置,凹槽区2上下两侧的第一电源信号线24断开,如此一来,凹槽区2上侧的第一电源信号线24只能接收由第二电源信号线25传输的电源信号,进而导致这部分第一电源信号线24上传输的电源信号的压降与其他区域的第一电源信号线24上的压降不同,影响显示均一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6,第一电源信号线24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子电源信号线27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子电源信号线28。第二子电源信号线27和第三子电源信号线28分别位于凹槽区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子电源信号线27与第一驱动芯片11电连接,第三子电源信号线28与第二驱动芯片12电连接。由于位于凹槽区2上侧的第二子电源信号线27可直接接收由第一驱动芯片11所提供的电源信号,减小了第二子电源信号线27上传输的电源信号与其他区域的电源信号的差异,从而提高了显示均一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因此,采用该显示装置,不仅能够降低边框宽度,更好的实现窄边框设计,还能提高该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及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凹槽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所述凹槽区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和与其相距最近的所述第一边缘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或第二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或所述第二数据线包括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所述第二子数据线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
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包括m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子区域,0.8×C'≤Ci≤C',且Ci+1-Ci=|k×C'|,其中,m≥2,1≤i≤m-1,Ci为第i个所述子区域中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的负载电容,C'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的负载电容,k为人眼对比灵敏度,0.02≤K≤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Ci≥0.9×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k=0.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朝向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方向,m个所述子区域中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的负载电容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Cm=(1-k)×C',其中,Cm为最邻近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所述子区域中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的负载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m个所述子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缘包括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线与所述上边缘或所述下边缘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负载补偿结构,所述负载补偿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所述负载补偿结构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源信号线;
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子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一子电源信号线位于所述凹槽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子电源信号线由所述第一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子电源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子电源信号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子电源信号线;
所述第二子电源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子电源信号线分别位于所述凹槽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子电源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三子电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电连接。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058621.8A 2019-01-22 2019-01-2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493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8621.8A CN109493788B (zh) 2019-01-22 2019-01-2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8621.8A CN109493788B (zh) 2019-01-22 2019-01-2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3788A CN109493788A (zh) 2019-03-19
CN109493788B true CN109493788B (zh) 2022-04-12

Family

ID=6571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8621.8A Active CN109493788B (zh) 2019-01-22 2019-01-2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37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4214B (zh) * 2019-03-29 2021-01-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10783364B (zh) * 2019-10-31 2022-09-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61032A (zh) * 2020-03-23 2020-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摄像头孔的屏幕
EP4152401A4 (en) * 2020-05-13 2023-08-0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399268A (zh) * 2020-05-28 2020-07-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204983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4551A (zh) * 2017-05-25 2017-12-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异形显示器及显示装置
CN107633812A (zh) * 2017-10-30 2018-01-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49287A (zh) * 2017-11-21 2018-03-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10951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37626A (zh) * 2017-11-29 2018-05-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05228A (zh) * 2018-01-03 2018-06-2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352151A (zh) * 2016-03-28 2018-07-31 苹果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9061975A (zh) * 2018-10-26 2018-1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09215573A (zh) * 2018-11-30 2019-01-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1708B (en) * 2003-05-11 2006-03-21 Hannstar Display Corp Method for over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efining gradation voltages therefor
KR101356370B1 (ko) * 2009-07-31 2014-01-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데이터 보정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5768182B2 (ja) * 2012-04-09 2015-08-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ナログ−デジタル変換装置、照度センサ装置および照度センサ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5808014B (zh) * 2016-05-19 2019-07-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102613863B1 (ko) * 2016-09-22 2023-1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870492B (zh) * 2017-10-31 2020-06-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2151A (zh) * 2016-03-28 2018-07-31 苹果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7424551A (zh) * 2017-05-25 2017-12-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异形显示器及显示装置
CN107633812A (zh) * 2017-10-30 2018-01-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49287A (zh) * 2017-11-21 2018-03-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37626A (zh) * 2017-11-29 2018-05-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10951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05228A (zh) * 2018-01-03 2018-06-2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061975A (zh) * 2018-10-26 2018-1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09215573A (zh) * 2018-11-30 2019-01-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3788A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378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882897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6257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818288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09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1990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11714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44788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27287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3130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7120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082133A1 (en)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984017A (zh)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CN10941082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4580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8958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986045B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82364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07425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29560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3281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7648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9927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8297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8284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9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