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2324A - 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电路 - Google Patents

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2324A
CN109492324A CN201811412179.6A CN201811412179A CN109492324A CN 109492324 A CN109492324 A CN 109492324A CN 201811412179 A CN201811412179 A CN 201811412179A CN 109492324 A CN109492324 A CN 109492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fier
resistance
class
output en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121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2324B (zh
Inventor
郑先成
罗美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4121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2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2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2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2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2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6Circuit design at the analogue lev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8Design verification or optimisation, e.g. using design rule check [DRC], layout versus schematics [LVS] or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电路,其方法包括步骤:一、以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D类放大器的状态空间模型;二、将滑动面方程设计为决定系统动态特性的函数状态变量;三、推导出作为状态变量函数的等效控制方程;四、利用系统保持在滑动面上的存在性条件和保证系统动态接近滑动面上平衡点的稳定条件,得到控制器增益。其电路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参考电压偏置电路、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和比较器电路。本发明补偿了Q因子,保证了平坦频率响应,保证了开关频率的固定,降低了功率级非线性的影响,改善了总谐波失真加噪声,不会影响成本和整体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D类放大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电路。
背景技术
在过去二十年中,D类放大器以其高效率、易于实现和低成本的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在宽禁带(WBG)器件(如SiC MOSFET)方面的进展,这种器件提供了更高的开关频率,使得D类放大器能够在提高THD的同时保持高效率。然而,由于与线性D类放大器相比,它们的频率响应不规则,因此经常不能使用。我们希望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改进D类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由于高Q因子滤波器,在谐振频率处响应达到峰值。在开环结构中,Q因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放大器带宽的负载。因此,在不受负载影响的整个带宽上实现更平坦的频率响应是需要补偿的。被动补偿技术降低了D类放大器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对于Q因子的补偿,闭环控制是最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使用闭环方法改进频率响应会引起稳定性问题,就像所有反馈控制系统一样。因此,Q因子补偿的反馈控制必须保证闭环稳定性。
滑模控制器(SMC)是一种不连续控制技术,适用于变结构系统(如开关模式电源)。鲁棒性、低跟踪误差、易于实现是SMC的关键特性。基于延迟调制器(HM)的SMC的使用受到三个主要问题的阻碍:由于缺少同步时钟所以开关频率不固定,易受微分器的高频噪声影响,以及缺乏减轻稳态误差的能力。为了克服后两种限制,提出了一种积分滑模控制器(ISMC),该控制器利用开关函数中误差的附加积分项。图1A显示了使用迟滞比较器进行调制的D类放大器的积分滑模控制器(ISMC)。将输出电压与时变参考信号vref进行比较,得到控制器输入信号e的误差信号。控制器输出与电感电流iL比较产生迟滞比较器的调制信号,从而产生门信号。
基于载波的积分滑模(CBISM)控制器是为了解决基于HM的方法固有的开关频率不固定的主要问题。图1B显示了具有两个关键区别的基于载波的积分滑模(CBISM)控制器:控制器的阶比基于HM的低,它需要电容电流反馈而不是电感电流。由于积分项从未出现在导出的等效控制方程中,因此,缺少Q因子补偿所需的环路增益极点。它需要在滑模面中附加一个积分项,从而产生一种称为基于载波的双积分滑模(CBDISM)控制器结构。CBSDISM控制器已经在BUCK和BOOST变换器上得到了成功应用。然而,在参考信号是时变的应用实现却从未报道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地补偿了谐振频率的峰值,能将电压超调降至0.35V以下,通过降低了功率级非线性的影响,提高了输出的THD+N,THD+N达到0.73%,保证了平坦频率响应,保证了开关频率的固定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D类放大器的状态空间模型;
步骤二、将滑动面方程设计为决定系统动态特性的函数状态变量;
步骤三、推导出作为状态变量函数的等效控制方程;
步骤四、利用系统保持在滑动面上的存在性条件和保证系统动态接近滑动面上平衡点的稳定条件,得到控制器增益;当不满足存在性条件和稳定条件时,提出另一个滑动面,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直至满足存在性条件和稳定条件,得到控制器增益。
上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步骤一中所述以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的D类放大器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其中,x为状态向量且x=[iL vo]T,f(x,t)为状态向量x的函数且g(x,u,t)为状态向量x的函数且L为电感,vo为输出电压,R为电阻,C为电容,iL为电感电流,VIN为电源电压,m为调制深度且m的取值范围为-1~1。
上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以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的D类放大器的状态空间模型时,先对D类放大器的两种开关状态进行分析,导出D类放大器的开关模型为式(1);
其中,uH为门信号;
结合式(1)并通过平均电流将电路表示为占空比的函数,得到dc-dc变换器中二阶D类放大器的平均模型如式(2a)所示,得到dc-ac变换器中二阶D类放大器的平均模型如式(2b)所示;
其中,dH为占空比且dH=avg(uH),m=2dH-1。
上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步骤二中所述将滑动面方程设计为决定系统动态特性的函数状态变量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201、将状态变量包含在滑面的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其中,状态变量是电压误差e,取值为参考电压Vref与按比例降低了的输出电压β1vo的差值,电压误差e的导数记为e1为电压误差e与电压误差e的导数的混合项,e的积分用e2表示,e的二重积分用e3表示;β1为输出电压vo的反馈增益,t为时间,λ为用于区分误差和误差的微分的比例因子;
步骤202、对式(5)中的方程组进行微分得到:
其中,iC为电容电流,m为调制深度且m的取值范围为-1~1;
步骤203、将控制器的滑面定义为:
S=γ1e12e23e3 (7)。
其中,γ1、γ2和γ3均为滑动系数。
上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步骤三中所述推导出作为状态变量函数的等效控制方程的具体过程为:通过区分滑面(7),使用式(2b)并根据解出等效控制信号mequ,给出式(8)中的等效控制,等效控制以|mequ|≤1为界;式(8)中的最后一项由于LC因子非常小,通过忽略,简化了控制器的实现;通过进一步操作,将作为控制器增益函数的等效控制信号表示为式(9):
其中,vm为调制信号。
上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步骤四中所述利用系统保持在滑动面上的存在性条件和保证系统动态接近滑动面上平衡点的稳定条件,得到控制器增益的具体过程为:在利用稳定性和存在条件确定了基于载波的双积分滑模的性能时导出增益β2,β3,β4如式(10):
这些条件分别保证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对平衡点的轨迹跟踪;利用存在条件选择的增益范围决定了状态轨迹始终指向滑面的区域;李雅普诺夫不等式即保证存在条件:
不等式给出了具体的存在条件:
代入式(7)中,得到稳定性条件,得到拉普拉斯形式的特征方程为:
根据稳定性准则,特征方程各根的实部必须为负,应用劳斯准则能够保证这一点:
因此滑动系数的三个约束是:(ⅰ)γ1,2,3>0,(ⅱ)γ2/λ>γ3和(ⅲ)λ>0;
在D类放大器中应用基于载波的双积分滑模技术要求在控制器的滑动系数与带宽之间建立联系;Ackermann公式在这里调整为采用一个简单的选择滑动系数γ12和γ3依据控制器带宽fb;为得到式(13)三次多项式的实根和重根,假设
假设结果是重实值根,位于复平面的负半部分;最后用控制器带宽fb表示滑动面系数是:
根据式(10)、式(16)、fb的取值和D类放大器的参数计算得到控制器增益β2、β3和β4
上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所述fb的取值为26.5kHz,D类放大器的电源电压VIN=100V,电阻R=10Ω,电感L=36μH,电容C=1μF,根据式(10)、式(16)、fb的取值和D类放大器的参数计算得到控制器增益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成本低、能将电压超调降至0.35V以下、提高了输出的THD+N、保证了平坦频率响应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电路,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参考电压偏置电路、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和比较器电路;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与D类放大器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均连接,所述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与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和参考电压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与D类放大器的负极输出端和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比较器电路与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上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D类放大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Vb,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D类放大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Cmp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1的输出端为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参考电压偏置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2、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所述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参考电压Vref,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Cmp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2的同相输入端接电源Vb,所述运算放大器Cmp2的输出端为参考电压偏置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3、电容CF1、电容CF2、电阻RF、电阻RG和电阻RH,所述电容CF1的一端、电阻RF的一端、电阻RG的一端和电阻RH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G的另一端与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H的另一端与参考电压偏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F的另一端与电容CF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F1的另一端和电容CF2的另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3的同相输入端接电源Vb,所述运算放大器Cmp3的输出端为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4、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和电阻R13,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D类放大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Cmp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Cmp4的输出端为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5,所述运算放大器Cmp5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5的反相输入端接载波信号vc,所述运算放大器Cmp5的输出端为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为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针对二阶SiC类D放大器,提出了一种SiC的D类放大器的基于载波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CBDISM,用于补偿Q因子,有效地补偿了谐振频率的峰值,能将电压超调降至0.35V以下,通过降低了功率级非线性的影响,提高了输出的THD+N(总谐波失真加噪声),THD+N达到0.73%,保证了平坦频率响应。
2、本发明基于载波的方法保证了开关频率的固定。
3、本发明除了输出电压外,CBDISM控制器还需要电容滤波器的电流反馈,电容滤波器的优点是电容电流是双向的,允许使用低成本电流互感器进行反馈,从而不会影响成本和整体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基于HM的使用迟滞比较器进行调制的D类放大器的积分滑模控制器原理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具有两个关键区别的基于载波的积分滑模控制器。
图2为本发明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方法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要控制的D类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4A为本发明D类放大器工作中由门信号uH决定的等效电路。
图4B为本发明D类放大器工作中由门信号uL决定的等效电路。
图5为本发明为D类放大器设计的CBDISM的方框图。
图6A为D类放大器的多回路形式控制原理图。
图6B为D类放大器的简化形式的闭环控制原理图。
图7A为不同的电容电流增益值β2下闭环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图。
图7B为不同的电容电流增益值β2下闭环传递函数阶跃响应图。
图8为本发明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A为本发明仿真开环控制且R=7Ω和R=14Ω时的D类放大器的方波响应图。
图9B为本发明仿真电压型控制器且R=7Ω和R=14Ω时的D类放大器的方波响应图。
图9C为本发明仿真ISMC且R=7Ω和R=14Ω时的D类放大器的方波响应图。
图9D为本发明仿真CBDISM且R=7Ω和R=14Ω时的D类放大器的方波响应图。
图10A为本发明仿真R=7Ω时开环、电压型控制器,CBDISM控制器和CBISM控制器时的电压增益Av图。
图10B为本发明仿真R=14Ω时开环、电压型控制器,CBDISM控制器和CBISM控制器时的电压增益Av图。
图11A为开环、电压模式控制器和CBDISM控制器时D类放大器的实验测量频率响应图。
图11B为开环、电压模式控制和CBDISM控制器下的调制指数上的THD+N图。
图12A为实验测量的开环D类放大器在1kHz参考频率方波下的响应图。
图12B为CBDISM控制器D类放大器的实测响应图。
图13A为在开环情况下的实验负载瞬态响应图。
图13B为在闭环SiC的D类放大器情况下的实验负载瞬态响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D类放大器的状态空间模型;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所述以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的D类放大器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其中,x为状态向量且x=[iL vo]T,f(x,t)为状态向量x的函数且g(x,u,t)为状态向量x的函数且如图3所示,L为电感,vo为输出电压,R为电阻,C为电容,iL为电感电流,VIN为电源电压,m为调制深度且m的取值范围为-1~1。D类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步骤一中所述以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的D类放大器的状态空间模型时,先对D类放大器的两种开关状态进行分析,导出D类放大器的开关模型为式(1);过程为:
忽略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MOSFET的导通电阻和死区延迟这些非理想因素。图4A展示了D类放大器工作中由门信号uH决定的等效电路,图4B展示了D类放大器工作中由门信号uL决定的等效电路,这些切换信号可以记为二进制值;对应于MOSFET的通态和断态,分别为1和0。对uH=1,SL关断,SH开通;电压vS被钳位为VIN/2,如图4A所示,对uH=0,电压vS被钳位到-VIN/2,如图4B所示;系统各开关状态的动态方程为式(1);
结合式(1)并通过平均电流将电路表示为占空比的函数,得到了二阶D类放大器的平均模型如式(2a)所示;在dc-dc变换器中,优先使用在0和1之间的占空比;然而,在dc-ac变换器中,占空比通常被调制深度m=2dH-1代替,如式(2b)所示;
其中,dH为占空比且dH=avg(uH)。
步骤二、将滑动面方程设计为决定系统动态特性的函数状态变量;
具体实施时,为了降低分析和实现的复杂性,必须巧妙地选择方程的阶数;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所述将滑动面方程设计为决定系统动态特性的函数状态变量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201、将状态变量包含在滑面的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其中,状态变量是电压误差e,取值为参考电压Vref与按比例降低了的输出电压β1vo的差值,电压误差e的导数记为e1为电压误差e与电压误差e的导数的混合项,e的积分用e2表示,e的二重积分用e3表示;β1为输出电压vo的反馈增益,t为时间,λ为用于区分误差和误差的微分的比例因子;
步骤202、对式(5)中的方程组进行微分得到:
其中,iC为电容电流,m为调制深度且m的取值范围为-1~1;
步骤203、将控制器的滑面定义为:
S=γ1e12e23e3 (7)。
其中,γ1、γ2和γ3均为滑动系数。
步骤三、推导出作为状态变量函数的等效控制方程;
具体实施时,与基于HM的SMC直接实现滑动面不同,基于载波的SMC是使用其等效控制实现的;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所述推导出作为状态变量函数的等效控制方程的具体过程为:通过区分滑面(7),使用式(2b)并根据解出等效控制信号mequ,给出式(8)中的等效控制,等效控制以|mequ|≤1为界;式(8)中的最后一项由于LC因子非常小,通过忽略,简化了控制器的实现;通过进一步操作,将作为控制器增益函数的等效控制信号表示为式(9):
其中,vm为调制信号。
步骤四、利用系统保持在滑动面上的存在性条件和保证系统动态接近滑动面上平衡点的稳定条件,得到控制器增益;当不满足存在性条件和稳定条件时,提出另一个滑动面,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直至满足存在性条件和稳定条件,得到控制器增益。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所述利用系统保持在滑动面上的存在性条件和保证系统动态接近滑动面上平衡点的稳定条件,得到控制器增益的具体过程为:在利用稳定性和存在条件确定了基于载波的双积分滑模(CBDISM)的性能时导出增益β2,β3,β4如式(10):
这些条件分别保证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对平衡点的轨迹跟踪;利用存在条件选择的增益范围决定了状态轨迹始终指向滑面的区域;李雅普诺夫不等式即保证存在条件
不等式给出了具体的存在条件:
存在条件为滑动系数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度,而稳定条件缩小了选择范围,保证了系统达到稳定平衡点;将代入式(7)中,得到稳定性条件,得到拉普拉斯形式的特征方程为:
根据稳定性准则,特征方程各根的实部必须为负,应用劳斯准则能够保证这一点:
因此滑动系数的三个约束是:(ⅰ)γ1,2,3>0,(ⅱ)γ2/λ>γ3和(ⅲ)λ>0;
在D类放大器中应用基于载波的双积分滑模(CBDISM)技术要求在控制器的滑动系数与带宽之间建立联系;Ackermann公式在这里调整为采用一个简单的选择滑动系数γ12和γ3依据控制器带宽fb;为得到式(13)三次多项式的实根和重根,假设
假设结果是重实值根,位于复平面的负半部分;最后用控制器带宽fb表示滑动面系数是:
根据式(10)、式(16)、fb的取值和D类放大器的参数计算得到控制器增益β2、β3和β4
本实施例中,所述fb的取值为26.5kHz,如表1所示,D类放大器的电源电压VIN=100V,电阻R=10Ω,电感L=36μH,电容C=1μF,根据式(10)、式(16)、fb的取值和D类放大器的参数计算得到控制器增益为:
表1 SiC的D类放大器的参数
具体实施时,图5是为D类放大器设计的CBDISM的方框图,它是对式(9)中导出的等效控制的直接转化,将输出电压vo按比例减小β1倍并与时变参考电压信号vref进行比较生成误差信号e,作为比例积分(PI-type)控制器的输入;系数β3和β4对误差信号e的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CBDISM控制器的性能;增益β2调整电容电流iC,最后推挽比较器将调制信号m与三角载波进行比较,生成PWM。
滑面的附加项是合乎逻辑的,因为二重积分项在等效控制中被压缩到单个积分。附加项增加了闭环系统中的极点,是D类放大器Q因子补偿的理想条件。相反,在基于载波的ISM控制器中,积分项从未出现在等效控制中,造成比例微分(PD-type)控制器。
图6A为D类放大器的多回路控制图,图6B为等效简化形式。开环传递函数Ho(s)写成:
图7A展示了当不同的电容电流增益值β2在0到0.5范围内的闭环传递函数频率响应,考察内回路对电压增益的影响,通过对图7B中阶跃响应的分析进一步验证在闭环系统中100kHz共振频率的阻尼强烈依赖于β2。当β2=0.5时电压超调和振荡几乎消失。
本发明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参考电压偏置电路、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和比较器电路;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与D类放大器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均连接,所述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与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和参考电压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与D类放大器的负极输出端和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比较器电路与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D类放大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Vb,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D类放大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Cmp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1的输出端为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
具体实施时,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vo被由运算放大器Cmp1和电阻R1~R4组成的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缩小,电阻R1和电阻R3均为由四个25kΩ电阻串联组成的100kΩ电阻,用于过电压保护;电阻R2和电阻R4均为4kΩ电阻,通过调整电阻比例R2/R1=R4/R3=4kΩ/100kΩ和相对于电源电压Vb的偏置,得到β1=0.04,以降低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电压(图中的节点A处是输出电压);适当选择因子β1将最大输出电压转换为4V峰峰值;
如图8所示,所述参考电压偏置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2、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所述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参考电压Vref,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Cmp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2的同相输入端接电源Vb,所述运算放大器Cmp2的输出端为参考电压偏置电路的输出端;
具体实施时,参考电压Vref为相对于参考地的双极性信号,取值为-2V或+2V,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均为200kΩ电阻,运算放大器Cmp2颠倒vref并给vref增加偏置电压,如图中节点B的波形所示;
如图8所示,所述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3、电容CF1、电容CF2、电阻RF、电阻RG和电阻RH,所述电容CF1的一端、电阻RF的一端、电阻RG的一端和电阻RH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G的另一端与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H的另一端与参考电压偏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F的另一端与电容CF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F1的另一端和电容CF2的另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3的同相输入端接电源Vb,所述运算放大器Cmp3的输出端为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
具体实施时,电容CF1、电容CF2、电阻RF、电阻RG和电阻RH确定控制器增益,如公式(19)所示:
电源电压Vb应用于运算放大器Cmp3的同相输入,以保持中点偏置,以便进一步操作;电容CF1和电容CF2均为1nf电容,电阻RF、电阻RG和电阻RH均为10kΩ电阻;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4、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和电阻R13,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D类放大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Cmp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Cmp4的输出端为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
具体实施时,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和电阻R13均为10kΩ电阻;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能够减去从图中节点C信号感应的电容电流;
如图8所示,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5,所述运算放大器Cmp5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5的反相输入端接载波信号vc,所述运算放大器Cmp5的输出端为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为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
图5中的β1部分由图8中的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实现,具体实施时,β1的取值即为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中R3和电阻R4的比值;图5中的β2部分由电流互感器及感应电阻Rsen(取值为36Ω)实现,具体实施时,β2的取值即为电流互感器的感应电阻Rsen的1/100;图5中的β3部分由图8中的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实现,具体实施时,β3的取值即为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中电阻RF与RG的比值,RG=RH;图5中的β4部分由图8中的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实现,具体实施时,β4的取值即为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中电阻CF1与RG的乘积的倒数,RG=RH
为了验证本发明能够产生的效果,使用Plexim Plecs电路模拟器,在实验室样机开发前分析D类放大器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LC滤波器的输出并不视为理想,600mΩ和250mΩ的ESR被分别添加到电感和电容。使用1ns的采样时间在1MHz的开关频率上保持一个相当准确的水平。用四种不同的控制方案对带有二阶LC滤波器的D类放大器和进行了仿真:开环控制、电压模式控制、CBISM控制和本发明提出的CBISM控制。电压型控制器是指β2=0,即只有一个电压反馈回路。同样,CBDISM是通过将积分项设置为零来实现的,即β4=0。从电压超调、调节时间和稳态误差三个方面对控制方案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图9A、图9B、图9C和图9D分别显示了开环控制、电压型控制器、ISMC和CBDISM四种不同控制器的D类放大器的方波响应。由于控制器性能明显随负载R变化,因此,仿真进行了在R=7Ω红色所示,R=14Ω显示为蓝色。参考信号为1kHz频率的方波,50%占空比,2V峰峰值。各控制方案的电压超调、调节时间和稳态误差记录见表2。CBDISM控制器的最小超调量为0.32V,误差为0.5V,证明了其优于其他分析控制策略。此外,所提出的控制器的瞬态响应表明对负载条件的依赖性较弱。
表2 D类放大器在不同控制方案下的性能
图10A和图10B显示了开环、电压模式控制和CBDISM控制器下使用频率扫描范围从10Hz到250kHz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电压增益Av简单地计算为参考电压vref与放大器输出电压vo的比值。因为参考电压vref被限制在4V峰峰值之间,对于100V的供电电压,最大增益可达25。CBDISM控制器体现了CBISM控制器和电压模式控制器的优点,因此,导致带宽几乎与负载无关。结果表明,电压环在闭环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极点,有效地补偿了谐振,使增益更容易降低。为了研究负载对电压增益Av的平整度的影响模拟R=7Ω,R=14Ω的情况,分别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结果表明,随着负载的变化,谐振峰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验证了CBDISM控制器具有在保证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高Q因子的作用的内在能力。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能够产生的效果,在PCB上实现了SiC的D类放大器,通过分析其频率响应和瞬态响应,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器的性能。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范围从10Hz到100kHz变化的正弦参考信号vref。记录相应的输出,得到电压增益Av,即在R=10Ω时的参考信号Vref与输出电压vo的比值。图11A显示了D类放大器的实验测量频率响应,分别是开环、电压模式控制器和CBDISM控制器案例。值得注意的是,CBDISM控制器成功地补偿了Q因子,从而验证了本发明所提出的设计。与仿真结果相反,低频率(<100Hz)的电压增益并不平坦。原因是电源电压转换为双极性电压源时,使用的分裂电容在低工作频率下无法达到VIN/2电压等级。
进一步,为了研究失真性能,我们将开环、电压模式控制和CBDISM下的调制指数上的THD+N绘制在图11B中。基于仿真的THD+N由于与实验测量结果有明显的偏差而未被展示。实验装置中不同的噪声源,如低通滤波器的非线性、电源纹波、热噪声、载波信号与三角形形状的偏差、有限的过渡时间以及最重要的是测量仪器对噪声的灵敏度造成了仿真与实测数据的不吻合。由于开关频率1MHz非常高,因此测量探头的参考端可以很容易地捕捉到显著的噪声。因此,使用尽可能短的参考线。使用数据采集卡以5MSa/s采样频率fsam记录输出信号vo,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提取THD+N。观察到,使用CBDISM控制器,SiC的D类放大器在THD+N较电压模式和开环情况下取得了显著改善。
实验测量的开环D类放大器在1kHz参考频率方波下的响应vo和io如图12A所示,超调7.43V,调节时间为0.22ms。同样,CBDISM控制器D类放大器的实测响应如图12B所示,其电压超调1.3V,调节时间0.16ms。由此证实,CBDISM控制器提高了D类放大器的方波响应。此外,基于负载瞬态响应测试了该控制器的性能。图13A和图13B展示了负载电压vo负载电流io其中,在正弦输出电压的峰值处引入了负载的变化。通过调节负载电阻R从20Ω到8.2Ω,在开环情况下引起的稳态误差为2.53V如图13A所示;另一方面,CBDISM控制器将其降低到0.35V,如图13B所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在D类放大器中的应用表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9)

1.一种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D类放大器的状态空间模型;
步骤二、将滑动面方程设计为决定系统动态特性的函数状态变量;
步骤三、推导出作为状态变量函数的等效控制方程;
步骤四、利用系统保持在滑动面上的存在性条件和保证系统动态接近滑动面上平衡点的稳定条件,得到控制器增益;当不满足存在性条件和稳定条件时,提出另一个滑动面,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直至满足存在性条件和稳定条件,得到控制器增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以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的D类放大器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其中,x为状态向量且x=[iL vo]T,f(x,t)为状态向量x的函数且g(x,u,t)为状态向量x的函数且L为电感,vo为输出电压,R为电阻,C为电容,iL为电感电流,VIN为电源电压,m为调制深度且m的取值范围为-1~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以D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的D类放大器的状态空间模型时,先对D类放大器的两种开关状态进行分析,导出D类放大器的开关模型为式(1);
其中,uH为门信号;
结合式(1)并通过平均电流将电路表示为占空比的函数,得到dc-dc变换器中二阶D类放大器的平均模型如式(2a)所示,得到dc-ac变换器中二阶D类放大器的平均模型如式(2b)所示;
其中,dH为占空比且dH=avg(uH),m=2dH-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将滑动面方程设计为决定系统动态特性的函数状态变量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201、将状态变量包含在滑面的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其中,状态变量是电压误差e,取值为参考电压Vref与按比例降低了的输出电压β1vo的差值,电压误差e的导数记为e1为电压误差e与电压误差e的导数的混合项,e的积分用e2表示,e的二重积分用e3表示;β1为输出电压vo的反馈增益,t为时间,λ为用于区分误差和误差的微分的比例因子;
步骤202、对式(5)中的方程组进行微分得到:
其中,iC为电容电流,m为调制深度且m的取值范围为-1~1;
步骤203、将控制器的滑面定义为:
S=γ1e12e23e3 (7)
其中,γ1、γ2和γ3均为滑动系数。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推导出作为状态变量函数的等效控制方程的具体过程为:通过区分滑面(7),使用式(2b)并根据解出等效控制信号mequ,给出式(8)中的等效控制,等效控制以|mequ|≤1为界;式(8)中的最后一项由于LC因子非常小,通过忽略,简化了控制器的实现;通过进一步操作,将作为控制器增益函数的等效控制信号表示为式(9):
其中,vm为调制信号。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利用系统保持在滑动面上的存在性条件和保证系统动态接近滑动面上平衡点的稳定条件,得到控制器增益的具体过程为:在利用稳定性和存在条件确定了基于载波的双积分滑模的性能时导出增益β2,β3,β4如式(10):
这些条件分别保证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对平衡点的轨迹跟踪;利用存在条件选择的增益范围决定了状态轨迹始终指向滑面的区域;李雅普诺夫不等式即保证存在条件:
不等式给出了具体的存在条件:
代入式(7)中,得到稳定性条件,得到拉普拉斯形式的特征方程为:
根据稳定性准则,特征方程各根的实部必须为负,应用劳斯准则能够保证这一点:
因此滑动系数的三个约束是:(ⅰ)γ1,2,3>0,(ⅱ)γ2/λ>γ3和(ⅲ)λ>0;
在D类放大器中应用基于载波的双积分滑模(CBDISM)技术要求在控制器的滑动系数与带宽之间建立联系;Ackermann公式在这里调整为采用一个简单的选择滑动系数γ12和γ3依据控制器带宽fb;为得到式(13)三次多项式的实根和重根,假设
假设结果是重实值根,位于复平面的负半部分;最后用控制器带宽fb表示滑动面系数是:
根据式(10)、式(16)、fb的取值和D类放大器的参数计算得到控制器增益β2、β3和β4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b的取值为26.5kHz,D类放大器的电源电压VIN=100V,电阻R=10Ω,电感L=36μH,电容C=1μF,根据式(10)、式(16)、fb的取值和D类放大器的参数计算得到控制器增益为: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参考电压偏置电路、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和比较器电路;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与D类放大器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均连接,所述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与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和参考电压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与D类放大器的负极输出端和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比较器电路与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D类放大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Vb,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D类放大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Cmp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1的输出端为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参考电压偏置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2、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所述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参考电压Vref,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Cmp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2的同相输入端接电源Vb,所述运算放大器Cmp2的输出端为参考电压偏置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3、电容CF1、电容CF2、电阻RF、电阻RG和电阻RH,所述电容CF1的一端、电阻RF的一端、电阻RG的一端和电阻RH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G的另一端与第一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H的另一端与参考电压偏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F的另一端与电容CF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F1的另一端和电容CF2的另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3的同相输入端接电源Vb,所述运算放大器Cmp3的输出端为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4、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和电阻R13,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D类放大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Cmp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比例积分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Cmp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Cmp4的输出端为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Cmp5,所述运算放大器Cmp5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Cmp5的反相输入端接载波信号vc,所述运算放大器Cmp5的输出端为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为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电路的输出端。
CN201811412179.6A 2018-11-25 2018-11-25 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电路 Active CN109492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2179.6A CN109492324B (zh) 2018-11-25 2018-11-25 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2179.6A CN109492324B (zh) 2018-11-25 2018-11-25 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2324A true CN109492324A (zh) 2019-03-19
CN109492324B CN109492324B (zh) 2020-11-17

Family

ID=6569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2179.6A Active CN109492324B (zh) 2018-11-25 2018-11-25 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23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9217A (zh) * 2021-01-22 2021-06-01 湘潭大学 一种基于负载的低风速风力机双积分滑模控制方法
CN113917836A (zh) * 2021-09-13 2022-01-1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基于载波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5967A1 (en) * 2007-06-24 2008-12-25 Ludwig Lester F Variable pulse-width modulation with zero d.c. average in each period
WO2012132377A1 (ja) * 2011-03-28 2012-10-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増幅器および増幅器を備えた音響装置
CN104883144A (zh) * 2015-05-18 2015-09-02 宁波工程学院 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振荡型d类放大器
CN105954662A (zh) * 2016-06-18 2016-09-21 温州大学 一种功率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分级测试装置
CN106899297A (zh) * 2017-01-17 2017-06-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忆阻器的ad转换电路
CN108023555A (zh) * 2016-11-03 2018-05-11 意法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放大器的方法、相应电路及设备
CN108512411A (zh) * 2018-04-13 2018-09-07 贵州师范大学 基于双重积分滑模控制的数字式大功率图腾柱pfc
CN108736722A (zh) * 2018-06-29 2018-11-0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双向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5967A1 (en) * 2007-06-24 2008-12-25 Ludwig Lester F Variable pulse-width modulation with zero d.c. average in each period
WO2012132377A1 (ja) * 2011-03-28 2012-10-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増幅器および増幅器を備えた音響装置
CN104883144A (zh) * 2015-05-18 2015-09-02 宁波工程学院 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振荡型d类放大器
CN105954662A (zh) * 2016-06-18 2016-09-21 温州大学 一种功率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分级测试装置
CN108023555A (zh) * 2016-11-03 2018-05-11 意法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放大器的方法、相应电路及设备
CN106899297A (zh) * 2017-01-17 2017-06-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忆阻器的ad转换电路
CN108512411A (zh) * 2018-04-13 2018-09-07 贵州师范大学 基于双重积分滑模控制的数字式大功率图腾柱pfc
CN108736722A (zh) * 2018-06-29 2018-11-0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双向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BDUL REHMAN YASIN 等: "Fixed Frequency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Power Converters for Improved Dynamic Response in DC Micro-Grids", 《ELECTRONICS》 *
HAIDER ZAMAN 等: "A Fixed-Frequency Sliding-Mode Controller for Fourth-Order Class-D Amplifier", 《ELECTRONICS》 *
VERENA GRIFONE FUCHS 等: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 Class-D Audio Power Stage using Silicon Carbide Switches", 《 PROCEEDINGS OF PCIM EUROPE 2015》 *
XIAOHUA WU 等: "Carrier-Based Double Integral Sliding-Mode Controller of Class-D Amplifier", 《IEEE ACCESS》 *
林福坚 等: "D类功放中积分器的设计", 《微计算机信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9217A (zh) * 2021-01-22 2021-06-01 湘潭大学 一种基于负载的低风速风力机双积分滑模控制方法
CN113917836A (zh) * 2021-09-13 2022-01-1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基于载波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2324B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6647B (zh) 一种三相四线制并联apf双闭环非线性复合控制方法
Komurcugil et al. A new control strategy for single-phase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s using a Lyapunov function
CN102868309B (zh) 一种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控制方法及pwm整流器
CN110138184A (zh) 一种三相功率整流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786639B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改进宽频自适应谐振控制方法
CN108631367B (zh) 一种基于线性干扰观测器的并网整流器直流电压调节方法
CN112670975B (zh) 基于泰勒展开的直流配用电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
CN107069723B (zh) 有源电力滤波器分数阶PIλ及自抗扰混合控制方法
CN103178718A (zh) 数字控制的恒功率dc/dc变换器
CN108566088A (zh) 双闭环rbf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10165922A (zh) 多路输出任意波形功率信号源
CN109492324A (zh) 基于载波的d类放大器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电路
CN109802433A (zh) 一种并网逆变器功率振荡抑制系统及方法
Liu et al. Optimal regulator-based control of electronic power transformer for distribution systems
Fei et al. A novel sliding mode control technique for indirect current controlled active power filter
CN106451573B (zh) 一种多变量反馈控制的三相lcl型联网变换器及方法
Momeni et al. Rotating switching surface control of series-resonant converter based on a piecewise affine model
Vijayalakshmi et al. Time domain based digital controller for buck-boost converter
Zhou et al. Hybrid prediction-based deadbeat control for a high-performance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Jayakrishna et al. Fuzzy logic control based three phase shunt active filter for voltage regulation and harmonic reduction
CN105515004A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和指令修正方法
Yang et al. Adaptive integral sliding mode direct power control for VSC‐MVDC system converter stations
CN109839524B (zh) 电压暂降发生器及电压暂降控制系统
CN115065092A (zh) 单相并网变换器频率耦合调节控制方法
Shi et al. Research on output voltage stabilization of LLC resonant converter based on LADRC with simplified linear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