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1205A - 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1205A
CN109491205A CN201811466256.6A CN201811466256A CN109491205A CN 109491205 A CN109491205 A CN 109491205A CN 201811466256 A CN201811466256 A CN 201811466256A CN 109491205 A CN109491205 A CN 109491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sin composition
added
photosensitve resin
acrylic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62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1205B (zh
Inventor
肖志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uyuan New Material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ONGRU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ONGRU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ONGRU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662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1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1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1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1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1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0‑25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0‑60份,碱溶性树脂13.5‑24.5份,光引发剂0.6‑2.5份和染料1‑1.5份。

Description

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感光组合物,更具体是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光干膜由三层结构构成,分别是支撑膜层、抗蚀剂层和保护膜层。其中,支撑膜层和保护膜层主要功能是承载和保护位于中间的抗蚀剂层。干膜是一种高分子的化合物,它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后能够产生一种聚合反应(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形成一种稳定的物质附着于板面,从而达到阻挡电镀和蚀刻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对感光干膜抗蚀剂的需求不断增加,感光干膜抗蚀剂已成为现代电子领域、特别是印刷电路板领域的重要材料。然而,感光干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产品的性能来说,常规的干膜抗蚀剂对基底的粘附性和溶解性方面受到限制,在满足粘性的同时会导致储存的稳定性降低;此外,对于大多数干膜来说,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显影残圾;从操作的角度来说,在贴膜时,若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很容易造成贴膜时产生较多气泡,导致显影过程质量下降。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用此感光树脂组合物制备得到的感光干膜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显影残圾,在贴膜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且易剥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0-25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0-60份,碱溶性树脂13.5-24.5份,光引发剂0.6-2.5份和染料1-1.5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由(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得到。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所述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2-甲基丁基-3-甲基丁烯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按照重量比1:3:4:3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照重量份计,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2-20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1-0.5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1-1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1-0.5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2-2.5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引发剂为四乙基米氏酮,联苯甲酰,(3R,4R)-3-乙基-4-[(E)-2-苯基乙烯基]-2-氮杂环丁酮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引发剂为(3R,4R)-3-乙基-4-[(E)-2-苯基乙烯基]-2-氮杂环丁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按重量比1:2称取E-44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加入体系总质量3-4%的鎓盐为催化剂,水浴加热,升温至60-70℃,搅拌3-5小时,制备得到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S2:制备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S3:制备感光胶剂
按配方量称取碱溶性树脂,充分混合,加入另一反应釜中,加入碱溶性树脂总质量的3-5%的甲醇,水浴加热,升温至40℃,均匀搅拌5-7小时,得到感光胶剂;
S4:制备树脂组合物
将静置好的感光胶剂加入原胶液反应釜中,加入配方量的光引发剂和染料,并水浴加热,升温至30-40℃,均匀搅拌6-8小时,得到感光树脂组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
按配方量称取反应单体,搅拌均匀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单体总重量的2-3%的自由基偶氮类引发剂,保持水浴温度在20-40℃,搅拌30-50min,升温至70-110℃,继续搅拌3-5h,得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加入单体总量的2%的甲苯磺酸,再向其中加入3.5-5份(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升温至80-90℃,继续搅拌1-3h,得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形成了一个更均匀的网络结构,不但能够增强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还能够增强膜与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得大气压大于膜与金属表面的压力,从而确保在贴膜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操作简单,节约成本。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还能够增强膜的塑性,从而确保较低的剥离难度;
2)本发明中,采用的光引发剂,在曝光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与共聚物以及碱溶性树脂的进一步交联,从而防止自身的聚沉,在提高稳定性,增强力学性能的同时,加速成膜速度,减少显影残圾,增强良品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下面的详细描述的目的,应当理解,本发明可采用各种替代的变化和步骤顺序,除非明确规定相反。此外,除了在任何操作实例中,或者以其他方式指出的情况下,表示例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成分的量的所有数字应被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被术语“约”修饰。因此,除非相反指出,否则在以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数值参数是根据本发明所要获得的期望性能而变化的近似值。至少并不是试图将等同原则的适用限制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每个数值参数至少应该根据报告的有效数字的个数并通过应用普通舍入技术来解释。
尽管阐述本发明的广泛范围的数值范围和参数是近似值,但是具体实例中列出的数值尽可能精确地报告。然而,任何数值固有地包含由其各自测试测量中发现的标准偏差必然产生的某些误差。
此外,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任何数值范围旨在包括归入其中的所有子范围。例如,“1至10”的范围旨在包括介于(并包括)所述最小值1和所述最大值10之间的所有子范围,即具有等于或大于1的最小值和等于或小于10的最大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0-25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0-60份,碱溶性树脂13.5-24.5份,光引发剂0.6-2.5份和染料1-1.5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1-22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2-58份,碱溶性树脂17-21份,光引发剂1.2-1.8份和染料1.1-1.4份。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1.5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6份,碱溶性树脂18.9份,光引发剂1.5份和染料1.2份。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由(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得到。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所述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2-甲基丁基-3-甲基丁烯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这些反应单体的CAS号分别为:苯乙烯100-42-5;甲基丙烯酸甲酯80-62-6;丙烯酸乙酯140-88-5;甲基丙烯酸79-41-4;丙烯酸丙酯925-60-0;甲基丙烯酸乙酯97-63-2;2-甲基丁基-3-甲基丁烯酸酯97890-13-6。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按照重量比1:3:4:3组合。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这些碱溶性树脂的CAS号分别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26570-48-9;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3524-68-3;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3048-33-4;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48145-04-6;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09-16-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2-20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1-0.5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1-1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1-0.5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2-2.5份。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4-18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2-0.4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3-0.8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2-0.4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5-2.1份。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6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3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5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3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8份。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引发剂为四乙基米氏酮,联苯甲酰,(3R,4R)-3-乙基-4-[(E)-2-苯基乙烯基]-2-氮杂环丁酮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这些光引发剂的CAS号分别为:四乙基米氏酮90-93-7;联苯甲酰134-81-6;(3R,4R)-3-乙基-4-[(E)-2-苯基乙烯基]-2-氮杂环丁酮260407-81-6。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引发剂为(3R,4R)-3-乙基-4-[(E)-2-苯基乙烯基]-2-氮杂环丁酮。
本发明中,采用的光引发剂,在曝光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与共聚物以及碱溶性树脂的进一步交联,从而防止自身的聚沉,在提高稳定性,增强力学性能的同时,加速成膜速度,减少显影残圾,增强良品率。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染料不做具体限制,仅改变本产品的颜色,对最终结果没有影响,如2-甲基蒽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按重量比1:2称取E-44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加入体系总质量3-4%的鎓盐为催化剂,水浴加热,升温至60-70℃,搅拌3-5小时,制备得到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S2:制备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按配方量称取反应单体,搅拌均匀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单体总重量的2-3%的偶氮二异庚腈引发剂,保持水浴温度在20-40℃,搅拌30-50min,升温至70-110℃,继续搅拌3-5h,得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加入单体总量的2%的甲苯磺酸,再向其中加入3.5-5份(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升温至80-90℃,继续搅拌1-3h,得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S3:制备感光胶剂
按配方量称取碱溶性树脂,充分混合,加入另一反应釜中,加入碱溶性树脂总质量的3-5%的甲醇,水浴加热,升温至40℃,均匀搅拌5-7小时,得到感光胶剂;
S4:制备树脂组合物
将静置好的感光胶剂加入原胶液反应釜中,加入配方量的光引发剂和染料,并水浴加热,升温至30-40℃,均匀搅拌6-8小时,得到感光树脂组合物。所述E-44环氧树脂购买自江阴万千化学品有限公司。所述自由基偶氮类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引发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按重量比1:2称取E-44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加入体系总质量3.5%的鎓盐为催化剂,水浴加热,升温至65℃,搅拌4小时,制备得到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S2:制备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按配方量称取反应单体,搅拌均匀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单体总重量的2.5%的偶氮二异庚腈引发剂,保持水浴温度在35℃,搅拌40min,升温至90℃,继续搅拌3.5h,得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加入单体总量的2%的甲苯磺酸,再向其中加入4份(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升温至85℃,继续搅拌2h,得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S3:制备感光胶剂
按配方量称取碱溶性树脂,充分混合,加入另一反应釜中,加入碱溶性树脂总质量的4%的甲醇,水浴加热,升温至40℃,均匀搅拌6小时,得到感光胶剂;
S4:制备树脂组合物
将静置好的感光胶剂加入原胶液反应釜中,加入配方量的光引发剂和染料,并水浴加热,升温至35℃,均匀搅拌7小时,得到感光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采用(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形成了一个更均匀的网络结构,不但能够增强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还能够增强膜与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得大气压大于膜与金属表面的压力,从而确保在贴膜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操作简单,节约成本。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还能够增强膜的塑性,从而确保较低的剥离难度。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1.5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6份,碱溶性树脂18.9份,光引发剂1.5份和染料1.2份。
所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由(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得到;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按照重量比1:3:4:3组合;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6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3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5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3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8份;所述光引发剂为(3R,4R)-3-乙基-4-[(E)-2-苯基乙烯基]-2-氮杂环丁酮;所述染料为2-甲基蒽醌。
实施例1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按重量比1:2称取E-44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加入体系总质量3.5%的鎓盐为催化剂,水浴加热,升温至65℃,搅拌4小时,制备得到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S2:制备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按配方量称取反应单体,搅拌均匀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单体总重量的2.5%的偶氮二异庚腈引发剂,保持水浴温度在35℃,搅拌40min,升温至65℃,继续搅拌3.5h,得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加入单体总量的2%的甲苯磺酸,再向其中加入4份(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升温至85℃,继续搅拌2h,得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S3:制备感光胶剂
按配方量称取碱溶性树脂,充分混合,加入另一反应釜中,加入碱溶性树脂总质量的4%的甲醇,水浴加热,升温至40℃,均匀搅拌6小时,得到感光胶剂;
S4:制备树脂组合物
将静置好的感光胶剂加入原胶液反应釜中,加入配方量的光引发剂和染料,并水浴加热,升温至90℃,均匀搅拌7小时,得到感光树脂组合物。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0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0份,碱溶性树脂13.5份,光引发剂0.6份和染料1份。
所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由(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得到;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按照重量比1:3:4:3组合;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2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1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1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1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2份;所述光引发剂为(3R,4R)-3-乙基-4-[(E)-2-苯基乙烯基]-2-氮杂环丁酮;所述染料为2-甲基蒽醌。
实施例2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5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60份,碱溶性树脂24.5份,光引发剂2.5份和染料1.5份。
所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由(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得到;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按照重量比1:3:4:3组合;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0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5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5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5份;所述光引发剂为(3R,4R)-3-乙基-4-[(E)-2-苯基乙烯基]-2-氮杂环丁酮;所述染料为2-甲基蒽醌。
实施例3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组分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用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代替(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对比例1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2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组分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没有(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对比例2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对比例3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1.5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6份,碱溶性树脂18.9份,光引发剂1.5份和染料1.2份。
所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由(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得到;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重量比1:2组合;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3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对比例4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1.5份,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6份,碱溶性树脂18.9份,光引发剂1.5份和染料1.2份。
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重量比1:2组合;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4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实施例5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1.5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6份,碱溶性树脂16.1份,光引发剂1.5份和染料1.2份。
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0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2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1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2份,其他与同实施例1。
对比例5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6
对比例6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1.5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6份,碱溶性树脂16.1份,光引发剂1.5份和染料1.2份。
所述碱溶性树脂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3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5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3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5份,其他与同实施例1。
对比例6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7
对比例7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组分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所述光引发剂是二苯甲酮。
对比例7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8
对比例8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1.5份,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6份,碱溶性树脂18.9份,光引发剂1.5份和染料1.2份。
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按照重量比1:3:4:3组合;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6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3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5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3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8份;所述光引发剂为苯偶酰缩酮;所述染料为2-甲基蒽醌。
对比例8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9
对比例9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同实施例1。
对比例9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按重量比1:2称取E-44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加入体系总质量3.5%的鎓盐为催化剂,水浴加热,升温至80℃,搅拌2小时,制备得到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S2:制备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按配方量称取反应单体,搅拌均匀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单体总重量的1.5%的偶氮二异庚腈引发剂,保持水浴温度在25℃,搅拌40min,升温至65℃,继续搅拌3.5h,得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加入单体总量的2%的甲苯磺酸,再向其中加入4份(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升温至50℃,继续搅拌2h,得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S3:制备感光胶剂
按配方量称取碱溶性树脂,充分混合,加入另一反应釜中,加入碱溶性树脂总质量的4%的甲醇,水浴加热,升温至90℃,均匀搅拌5小时,得到感光胶剂;
S4:制备树脂组合物
将静置好的感光胶剂加入原胶液反应釜中,加入配方量的光引发剂和染料,并水浴加热,升温至50℃,均匀搅拌3小时,得到感光树脂组合物。
性能评价测试
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将实施例1-3,对比例1-9所提供的配方制备得到的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对固化后的涂膜进行性能测试。注:若性能测试部分中未详细解释的步骤,均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
1)碱溶性
将未进行曝光处理的经固化后的涂膜在0.5wt%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浸渍30秒,进行显影,将显影后的玻璃基板放大50倍,目视确认残存的树脂,由此按照下述3个阶段进行碱溶性的评价。
A:碱溶性良好的情况(玻璃上完全未残留树脂组合物)
B:碱溶性不良的情况(玻璃上略微残留树脂组合物)
C:碱溶性不良的情况(玻璃上残留较多树脂组合物)
2)显影液耐性
将整个面进行了曝光处理的涂膜在0.5wt%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浸渍3分钟,进行显影,将显影后的玻璃基板放大50倍,目视确认涂膜的状态,由此按照下述3个阶段评价显影液耐性。
A:显影液耐性良好的情况(涂膜完全没有裂纹)
B:显影液耐性不良的情况(涂膜有少量裂纹)
C:显影液耐性不良的情况(涂膜有许多裂纹)
碱溶性和显影液耐性的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碱溶性 显影液耐性
实施例1 A A
实施例2 A A
实施例3 A A
对比例1 B B
对比例2 C C
对比例3 B B
对比例4 B B
对比例5 B B
对比例6 C B
对比例7 A C
对比例8 C C
对比例9 B B
采用本领域常规手段制备感光干膜,并对感光干膜进行性能测试。
感光干膜的第一层为PE保护层,第二层为实施例1-3,对比例1-9制备得到的抗蚀层,第三层为PET保护层,分别得到12种感光干膜。对十二种感光干膜性能测试。
4)贴膜气泡测试
随机挑选10位志愿者,进行PCB板贴膜,贴膜之前,对PCB板表面进行清洗,打磨,确保表面干净整洁且光滑。PCB板长20cm,宽10cm。
针对每种感光干膜,每位志愿者各贴一张,因此,每种感光干膜会产生10份样品。
测试结果见表2
表2贴膜时气泡数统计
5)剥离难度测试
将120份样品分别感光,并撕去最外一层膜,感受撕去外膜时的难易程度,由此按照以下三个阶段对剥离难度进行测试,极易撕去为10分,极难撕去为1分,由十位志愿者分别记录下撕去时的难以得分,结果见表3。
表3剥离难度测试结果
6)曝光后气泡观察
对于感光干膜中出现的气泡,导致的原因可能为一种,一种是膜本身材质的问题,致使贴膜时易产生气泡;另一种则发生在曝光的过程中,在曝光的过程中,感光干膜中的有机小分子会发生迁移,导致局部出现微小气泡,从而影响显影的效果。对120份样品进行曝光测试,曝光距离为20cm,曝光时间为15分钟,随后,按照以下三个阶段对感光干膜表面的情况放大50倍进行肉眼观察,测试结果见表4。
A:气泡良好的情况(膜表面完全没有小气泡)
B:气泡不良的情况(膜表面出现少量小气泡,气泡数≤3)
C:气泡不良的情况(膜表面出现较多小气泡,3<气泡数≤6)
D:气泡不良的情况(膜表面出现较多小气泡,气泡数>6)
表4曝光后膜表面气泡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施例1 A A A A A A A A A A
实施例2 A A A A B A A A A A
实施例3 A A A A A A B A A A
对比例1 B B B B B B B B B B
对比例2 B C C C B B C B C C
对比例3 C C B B C B B C B C
对比例4 C C B B B C C B C C
对比例5 C B B B B B B C B B
对比例6 B B B B B C B B B B
对比例7 C C C C C D C C C C
对比例8 D D D D D D D D D D
对比例9 B B B B B B B B B B
7)显影残圾测试
将120份曝光后的产品显影,对显影后的表面残圾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5。
A:显影残圾很少的情况(肉眼几乎观察不到)
B:显影残圾较多的情况(表面出现较少显影残圾)
C:显影残圾较多的情况(表面出现较多显影残圾)
表5显影残圾测试结果
需要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20-25份,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50-60份,碱溶性树脂13.5-24.5份,光引发剂0.6-2.5份和染料1-1.5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由(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得到。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所述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2-甲基丁基-3-甲基丁烯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反应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按照重量比1:3:4:3组合。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所述碱溶性树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2-20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1-0.5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1-1份,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1-0.5份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2-2.5份。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四乙基米氏酮,联苯甲酰,(3R,4R)-3-乙基-4-[(E)-2-苯基乙烯基]-2-氮杂环丁酮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3R,4R)-3-乙基-4-[(E)-2-苯基乙烯基]-2-氮杂环丁酮。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S1: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按重量比1:2称取E-44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加入体系总质量3-4%的鎓盐为催化剂,水浴加热,升温至60-70℃,搅拌3-5小时,制备得到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
S2:制备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S3:制备感光胶剂
按配方量称取碱溶性树脂,充分混合,加入另一反应釜中,加入碱溶性树脂总质量的3-5%的甲醇,水浴加热,升温至40℃,均匀搅拌5-7小时,得到感光胶剂;
S4:制备树脂组合物
将静置好的感光胶剂加入原胶液反应釜中,加入配方量的光引发剂和染料,并水浴加热,升温至30-40℃,均匀搅拌6-8小时,得到感光树脂组合物。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
按配方量称取反应单体,搅拌均匀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单体总重量的2-3%的自由基偶氮类引发剂,保持水浴温度在20-40℃,搅拌30-50min,升温至70-110℃,继续搅拌3-5h,得到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加入单体总量的2%的甲苯磺酸,再向其中加入3.5-5份(3S)-2,3-二氢-6-羟基-3-苯并呋喃乙酸甲酯,升温至80-90℃,继续搅拌1-3h,得到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CN201811466256.6A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491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6256.6A CN109491205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6256.6A CN109491205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1205A true CN109491205A (zh) 2019-03-19
CN109491205B CN109491205B (zh) 2021-10-12

Family

ID=65699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6256.6A Active CN109491205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12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6863A (zh) * 2021-06-16 2021-09-17 田菱智能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光-热双固化感光胶、其制法及使用方法
CN114716868A (zh) * 2022-04-19 2022-07-08 广州市红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光固化型油墨
CN116144233A (zh) * 2023-01-08 2023-05-23 珦盛新材料(珠海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干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感光干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8606A (ja) * 2000-02-14 2001-08-24 Tamura Kaken Co Ltd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CN1526770A (zh) * 2003-03-03 2004-09-08 珠海东诚化工有限公司 可见光固化塑料涂料
JP2006308698A (ja) * 2005-04-26 2006-11-09 The Inctec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CN102652284A (zh) * 2009-12-11 2012-08-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黑色可固化组合物、遮光彩色滤光片、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晶片级透镜,以及固态成像器件
CN105549324A (zh) * 2014-10-28 2016-05-04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固化和热固化树脂组合物和干膜型阻焊剂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8606A (ja) * 2000-02-14 2001-08-24 Tamura Kaken Co Ltd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CN1526770A (zh) * 2003-03-03 2004-09-08 珠海东诚化工有限公司 可见光固化塑料涂料
JP2006308698A (ja) * 2005-04-26 2006-11-09 The Inctec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CN102652284A (zh) * 2009-12-11 2012-08-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黑色可固化组合物、遮光彩色滤光片、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晶片级透镜,以及固态成像器件
CN105549324A (zh) * 2014-10-28 2016-05-04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固化和热固化树脂组合物和干膜型阻焊剂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6863A (zh) * 2021-06-16 2021-09-17 田菱智能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光-热双固化感光胶、其制法及使用方法
CN114716868A (zh) * 2022-04-19 2022-07-08 广州市红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光固化型油墨
CN116144233A (zh) * 2023-01-08 2023-05-23 珦盛新材料(珠海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干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感光干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1205B (zh) 202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1205A (zh) 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342A (zh) 一种新型感光干膜用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
EP0733683A1 (en) Photosolder resist ink,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3969947B (zh) 碱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干膜及其固化物以及使用其而形成的印刷电路板
JPH09235356A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フォトソルダーレジストインク並びに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422604A (zh) 碱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干膜、固化物以及印刷电路板
JP2963772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4230227B2 (ja) 光重合性樹脂組成物
JP3957513B2 (ja) 光重合性樹脂組成物
JP5600903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感光性エレメント、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製造方法
KR20180029549A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광경화 패턴
JP3267703B2 (ja) 新規な光重合性樹脂積層体
JPH01203424A (ja) 硬化性組成物
WO2003059975A1 (fr) Composition de resine photosensible et cartes imprimees
JP2001159817A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感光性エレメント、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製造法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製造法
CN106886128A (zh) 一种负性光刻胶
JP4197445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積層体
US20070172756A1 (en)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photosensitive element comprising the same, process for producing resist patter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rinted wiring board
JP4260463B2 (ja) 光重合性樹脂組成物
JP4336912B2 (ja) アルカリ現像型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4201555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02268215A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とその利用
JP2002040646A (ja) 光重合性組成物
JPH09235348A (ja) エポ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フォトソルダーレジストインク並びに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28639A (ja) セルロース誘導体系化合物及び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フォトソルダーレジストイン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1

Address after: 417000 north of Qunle street and west of Nanbei Sanl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oudi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nan Wujiang high tech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417000 new Ping Street, Loud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nan

Applicant before: HUNAN HORI NEW MATERIAL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7000 north side of Qunle street and west side of Nanbei Third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oudi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Chuyuan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417000 north side of Qunle street and west side of Nanbei Third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oudi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Wujiang high tech material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