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9270B -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9270B
CN109479270B CN201680087830.XA CN201680087830A CN109479270B CN 109479270 B CN109479270 B CN 109479270B CN 201680087830 A CN201680087830 A CN 201680087830A CN 109479270 B CN109479270 B CN 109479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ime
transmission
parameter set
time window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78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9270A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98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57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79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9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9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9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基本传输间隔,以及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该第一设备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由于业务类型比较单一,即采用固定的子载波宽度或单一的子载波宽度以致于不能对所有业务进行优化,因此,亟待一种新的传输信号的方法,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基本传输间隔,以及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该第一设备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在支持多种numerology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的传输信号的方法,能够保持信号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若第一设备确定了一个基础参数集,那么该基本传输间隔可以是由该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确定的基础传输间隔的时间长度;若第一设备确定了多个基础参数集,那个该基本传输间隔可以是由该多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确定的一个固定时间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包括:该第一设备从多个基础参数集中确定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
可选地,该多个基础参数集可以是配置在第一设备的,也可以是配置在与第一设备通信的第二设备中,还可以是第一设备根据自身传输参数(比如工作频点)确定的基础参数集,或者预先约定好存储在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的基础参数集。
在有多个基础参数集存在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只选择一个基础参数集与其他设备进行信号传输,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设备传输信号有合适的检测窗口或发送窗口;第一设备还可以在选择多个基础参数集时,通过确定的基本传输间隔作为第一设备传输信号的检测窗口或发送窗口,同时采用不同基础参数集的不同小区之间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干扰协调。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包括:该第一设备根据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确定与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该第一设备根据该基本传输间隔以及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确定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该传输时间单元数为该基本传输间隔内该传输时间单元的数目;该第一设备分别以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为时域单位,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所述数据和/或所述导频信号的传输。
传输时间单元为用于传输信号的时域资源单位,可以是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子帧、无线帧、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等LTE系统中定义的传输时间单元,也可以是第五代通信(5G)系统中新定义的传输时间单元。
信号通常以一个传输时间单元为基本传输单位进行传输,比如,以一个TTI为基本传输单位,从而保证每个信号传输的持续时间均为传输时间单元的整数倍。类似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基本传输间隔内传输时间单元的个数为时域单位,即每一次传输使用的传输时间单元数目都要为基本传输间隔内传输时间单元个数的整数倍。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确定基本传输间隔,包括:该第一设备根据存储的预设信息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或该第一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二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该基本传输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设备确定基本传输间隔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控制信令,以便于该第二设备根据该控制信令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
该第一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侧设备,该第二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侧设备,该第一设备可以是接收端,也可以是发送端。
优选地,该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该第二设备为网络侧设备,该控制信令可以是下行控制信令,该下行控制信令可以指示多个约定的基本传输间隔中的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于调度该数据和/或该导频信号的调度信令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第一设备发送或接收的该数据和/或该导频信号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发送的该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第一设备接收的相应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该第一设备接收的该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第一设备发送的相应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设备发送ACK/NACK反馈信息,该ACK/NACK反馈信息为该第一设备在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接收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或该第一设备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该ACK/NACK反馈信息为该第一设备在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发送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设备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二设备发送的调度信令,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设备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设备向该第二设备发送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基础参数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参数:子载波间隔、系统带宽对应的子载波数、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对应的子载波数、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符号长度、生成OFDM信号所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的点数、传输时间间隔TTI包含的该OFDM符号数、第一时间段内包含的该TTI个数和信号前缀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基本传输间隔为1ms的正整数倍。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和该导频信号采用不同的基本传输间隔。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和总线系统。其中,存储器、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和通信接口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通过该通信接口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并控制输入/输出接口接收输入的数据和信息,输出操作结果等数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和总线系统。其中,存储器、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和通信接口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通过该通信接口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并控制输入/输出接口接收输入的数据和信息,输出操作结果等数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方法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本发明中,终端设备、网络设备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本发明类似,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号的方法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口时序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号的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号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号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号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号的终端设备的另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号的网络设备的另一种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为“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通信系统或未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系统等。
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SCMA”)系统、低密度签名(Low Density Signature,简称为“LDS”)系统等,当然SCMA系统和LDS系统在通信领域也可以被称为其他名称;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多载波传输系统,例如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Multi-Carrier,简称为“FBMC”)、通用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为“GFDM”)、滤波正交频分复用(Filtered-OFDM,简称为“F-OFDM”)系统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典型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是网络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图1是本发明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1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和网络设备20。网络设备20用于为终端设备10提供通信服务并接入核心网,终端设备10通过搜索网络设备20发送的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等而接入网络,从而进行与网络的通信。图1中所示出的箭头可以表示通过终端设备10与网络设备20之间的蜂窝链路进行的上/下行传输。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方法100包括:
S110、第一设备确定基本传输间隔,以及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
S120、该第一设备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首先,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一、这里的数据和/或导频信号可以是上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也可以是下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
二、这里的基本传输间隔可以是绝对时间长度,比如说以秒,毫秒或微秒为单位的时间长度,典型地为1ms的正整数倍;
三、这里的以该基础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是指第一设备每次进行信号的接收或发送的持续时间需要是该基础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
四、这里的第一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可以是接收端,也可以是发送端,为了描述方面,以下以第一设备是终端设备、第二设备是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通信系统中需要多样化的业务种类,LTE系统中采用单一的子载波宽度已经无法满足通信需求。与LTE系统不同,为了保持系统灵活性和前向兼容性,5G等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载波/小区/无线传输节点(Transmit Receivepoint,TRP)中可以由多种基础参数集(numerology)以TDM或FDM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并存。不同的numerology通常采用不同的载波间隔,因此在时域上不同numerology的传输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也各不相同。在5G等未来无限通信系统中,则需要一种新的传输信号的方法,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上述基础参数集可以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子载波间隔、特定带宽下的子载波数目、物理资源块PRB中的子载波数、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长度、用于生成OFDM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例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或傅里叶逆变换例如快速逆傅里叶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简称“IFFT”)的点数、传输时间间隔TTI中的OFDM符号数、特定时间长度内包含的TTI的个数和信号前缀的长度。
其中,子载波间隔指相邻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例如15kHz,60kHz等;特定带宽下的子载波数目例如为每个可能的系统带宽对应的子载波数;PRB中包含的子载波数例如典型的可以是12的整数倍;TTI中包含的OFDM符号数例如典型的可以是14的整数倍;一定时间单位内包含的TTI数可以指1ms或者10ms的时间长度内包含的TTI数目;信号前缀长度例如信号的循环前缀的时间长度,或者循环前缀使用常规CP还是使用扩展CP。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确定一个基础参数集,并在确定完一个固定的基础参数集后,可以确定该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将该时间长度确定为方法100中的基本传输间隔,从而可以以该基本传输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为时域单位发送或接收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定多个基础参数集,并在确定完多个基础参数集后,确定一个固定时长,可对应为方法100中的基本传输间隔,从而可以以该固定时长为时域单位,并且采用多个基础参数集发送或接收数据和/或导频信号。
应理解,该一个基础参数集或该多个基础参数集可以是由终端设备根据自身传输参数(比如说工作频点)确定的,也可以是从配置在终端设备的多个基础参数集中选出来的,还可以是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预先约定好的,还可以是网络设备将从配置在网络设备的多个基础参数集中选出来的基础参数集并告知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对终端设备获取基础参数集的方式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该基本传输间隔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传输时间单元,该传输时间单元为用于传输信号的时域资源单元。例如,可以是OFDM符号,可以是TTI,子帧等LTE系统中定义的传输时间单元,还可以是5G等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新定义的传输时间单元。
举例来说,若终端设备只约定了一个基础参数集与其他设备(比如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由于采用的是同一个基础参数集,所以该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采用的发送窗口或检测窗口统一,不会增加传输的复杂度;并且若与该终端设备通信的其他设备所在的小区为不同的小区,当其他设备同时向该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由于采用的是同一个基础参数集,所以不会造成影响小区间的干扰协调,从而增加小区间干扰的问题。
再例如,若终端设备约定了多个基础参数集与其他设备(比如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由于采用的是统一基础传输间隔,所以该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采用的发送窗口或检测窗口同一,不会增加传输的复杂度;并且若与该终端设备通信的其他设备所在的小区为不同的小区,当其他设备同时向该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由于采用的是统一基础传输间隔,所以不会造成影响小区间的干扰协调,从而增加小区间干扰的问题。
可选地,该基本传输间隔可以是由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预先约定好;或者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先约定好多个基本传输间隔,并配置在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当有数据和/或导频信号需要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时,网络设备可以在多个预先约定的基本传输间隔中选择一个基本传输间隔,并通过向终端设备下发控制信令,从而使得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控制信令确定基本传输间隔。该多个基本传输间隔可以是网络设备根据配置在内部的多个基础参数集确定,例如,第一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为0.5ms,第二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为1.0ms,第三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为1.5ms,那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基础参数集、第二基础参数集以及第三基础参数集分别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确定该基础传输间隔,可以是公倍数,比如3ms,也可以是公倍数的2倍6ms等。任何选择基础传输间隔的方式都可以,优选的,该基本传输间隔分别为确定的多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的正整数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设备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包括:该第一设备根据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确定与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该第一设备根据该基本传输间隔以及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确定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该传输时间单元数为该基本传输间隔内该传输时间单元的数目;该第一设备分别以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为时域单位,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具体地,上述基础参数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确定传输该数据的时频资源的资源参数。上述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传输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的对应关系由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预先约定好;或者,传输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由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计算得到。例如,当上述基础参数集包含子载波间隔时,二者关系预先约定好,可以约定子载波间隔为15kHz,对应一个TTI的时间长度为1ms。又例如,该传输时间单元为TTI,且基础参数集包含OFDM符号长度L,则如果一个TTI包含K个OFDM符号,一个TTI的时间长度为K*L。如果确定的基本传输间隔为T,且一个传输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为t,则该基本传输间隔内的传输时间单元数N=T/t取整。通常在约定基本传输时间间隔时,该基本传输间隔为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的正整数倍。终端设备每次传输数据和/或导频信号时,需要至少发送或者接收该传输时间单元数对应数量的传输时间单元。也就是说,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发送或接收持续的传输时间单元数量需要是该传输时间单元数的正整数倍。
信号通常以一个传输时间单元为时域单位进行传输,比如,以一个TTI为时域单位,从而保证每个信号传输的持续时间均为传输时间单元的整数倍。类似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基本传输间隔内传输时间单元的个数为时域单位。
可选地,该第一设备接收的用于调度该数据和/或该导频信号的调度信令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第一设备发送或接收该数据和/或该导频信号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该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调度该数据和/或该导频信号的调度信令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第一设备发送或接收该数据和/或该导频信号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
可选地,该第一设备发送的该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第一设备接收相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该第一设备接收该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第一设备发送相应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
具体地,如图3所示,假设传输时间单元为子帧,基本传输间隔为T,网络设备在n子帧下发上行授权,终端设备在n子帧解到上行授权后开始进行调度准备数据,并且在n+N*T子帧开始发送;网络设备会在n+N*T子帧检测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并进行校验,并在n+M*T子帧将校验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其中,M、N为正整数,并且M>N。
在LTE系统中,网络设备通过上行授权(上行授权信息中包括分配空口资源大小、新重传指示、发送时刻等信息)来控制终端设备上行发送,并且对上行发送时序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以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空口时序为例,网络设备在n子帧下发上行授权,终端设备在n子帧解到上行授权后开始进行调度准备数据,必须在n+4子帧开始发送;网络设备会在n+4子帧检测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并进行校验,并在n+8子帧将校验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设备发送ACK/NACK反馈信息,该ACK/NACK反馈信息为该第一设备在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接收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或该第一设备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该ACK/NACK反馈信息为该第一设备在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发送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
具体地,针对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传输的N个下行数据传输块,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确认(Acknowledgement,ACK)绑定的方式反馈ACK/NACK,即只有当N个传输块都正确时才反馈ACK,否则反馈NACK;终端设备也可以采用bitmap的方式反馈ACK/NACK,即反馈N比特的ACK/NACK,每个比特对应N个传输块中的一个传输块。
可选地,在该第一设备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或该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础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具体地,可以使用一个调度信令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部分或所有数据传输块。对于下行传输,终端设备基于该调度信令检测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所有数据传输块,网络设备基于该调度信令进行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所有数据传输块的发送;对于上行传输,终端设备基于该调度进行基本传输时间内的所有数据传输块的发送,网络设备基于该调度信令检测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所有数据传输块。
可选地,该数据和该导频信号可以采用不同的基本传输间隔。例如,数据传输采用的基本传输间隔为1ms,导频信号传输采用的基本传输间隔为1/14ms。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号的方法400和500。
如图4所示,方法400的具体流程如下:
S401、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预先约定好传输时间窗(即基本传输间隔)的大小,比如传输时间窗为1ms。
S402、网络设备根据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子载波间隔,确定一个TTI的时间长度,从而确定一个传输时间窗内包含的TTI数量。其中,子载波间隔与一个TTI长度的对应关系预先约定好。例如,子载波间隔为15kHz,对应一个TTI的时间长度为1ms,则一个传输时间窗内只包含一个TTI。
S403、终端设备根据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子载波间隔,确定一个TTI的时间长度,从而确定所述传输时间窗内包含的TTI数量。具体与网络设备过程相同。
S404、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定时的时间窗大小,即ACK/NACK反馈与数据传输相比延迟的时间,所述时间以传输时间窗为单位。
S405、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指示,从而确定HARQ定时的时间窗大小,所述时间窗以传输时间窗为单位。例如,网络设备指示HARQ定时的时间窗大小为4,表示ACK/NACK反馈与数据传输相比延迟4个传输时间窗,即4个TTI。
S406、网络设备以一个传输时间窗(此处为1个TTI)为时域单位进行下行数据的传输,每个传输时间窗传输一个传输块,且每个传输块都有独立的HARQ进程。
S407、终端设备以一个传输时间窗(此处为1个TTI)为时域单位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在每个传输时间窗内分别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传输块。终端在检测到下行数据后,延迟4个TTI进行相应的ACK/NACK反馈。
如图5所示,方法500的具体流程如下:
S501、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终端设备基本传输间隔的大小。其中,网络设备采用2比特的信令指示终端设备采用哪个基本传输间隔,2比特信息对应的四个基本传输间隔大小分别为1ms,2ms,4ms,8ms。该4个基本传输间隔为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预先约定好的,假设网络设备指示的基本传输间隔大小为2ms。
S502、网络设备根据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基础参数集中的OFDM符号长度,确定一个子帧的时间长度,从而确定所指示的基本传输间隔内包含的子帧数量。
S503、与网络设备过程相同,终端设备根据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基础参数集中的OFDM符号长度,确定一个子帧的时间长度,从而确定所述基本传输间隔内包含的子帧数量。假设OFDM符号长度为1/14ms,一个子帧包含14个OFDM符号,则一个子帧的时间长度为1ms。此时,一个基本传输间隔内包含的子帧数量为2。
S504、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约定上行数据调度的定时,即上行调度信令与相应的数据传输之间相差的基本传输间隔的数目。这里假设二者相差2个基本传输时间,即4个子帧的时间长度。
S505、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的调度信令后,延迟4个子帧的时间长度,以2个子帧为时域单位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每个子帧传输一个传输块,即终端设备每次传输至少要发送两个传输块。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示出了传输信号的方法的详细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各操作的变形。此外,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全部操作。
上文中结合图2至图5,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6至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装置,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终端设备2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设备200包括:
确定单元210,用于确定基本传输间隔,以及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
传输单元220,用于以所述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确定一个基础参数集,并在确定完一个固定的基础参数集后,可以确定该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将该时间长度确定为方法100中的基本传输间隔,从而可以以该基本传输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为时域单位发送或接收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定多个基础参数集,并在确定完多个基础参数集后,确定一个固定时长,可对应为方法100中的基本传输间隔,从而可以以该固定时长为时域单位,并且采用多个基础参数集发送或接收数据和/或导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传输信号的终端设备,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灵活性。
应理解,该一个基础参数集或该多个基础参数集可以是由终端设备根据自身传输参数(比如说工作频点)确定的,也可以是从配置在终端设备的多个基础参数集中选出来的,还可以是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预先约定好的,还可以是网络设备将从配置在网络设备的多个基础参数集中选出来的基础参数集并告知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对终端设备获取基础参数集的方式不作限定。
在有多个基础参数集存在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只选择一个基础参数集与网络设备进行信号传输,从而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传输信号有合适的检测窗口或发送窗口;终端设备还可以在选择多个基础参数集时,通过确定的基本传输间隔作为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检测窗口或发送窗口,同时采用不同基础参数集的不同小区之间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干扰协调。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确定与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
根据该基本传输间隔以及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确定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该传输时间单元数为该基本传输间隔内该传输时间单元的数目;
分别以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为时域单位,与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存储的预设信息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或
根据接收的网络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该基本传输间隔。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令,以便于该网络设备或该第二终端设备根据该控制信令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用于调度该数据和/或该导频信号的调度信令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的该数据和/或该导频信号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终端设备接收相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该终端设备接收该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终端设备发送相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ACK/NACK反馈信息,该ACK/NACK反馈信息为该设备在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接收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或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该ACK/NACK反馈信息为该设备在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发送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方法100的执行主体,并且终端设备2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5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网络设备3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300包括:
确定单元310,用于确定基本传输间隔,以及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
传输单元320,用于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传输信号的网络设备,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从多个基础参数集中确定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确定与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
根据该基本传输间隔以及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确定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该传输时间单元数为该基本传输间隔内该传输时间单元的数目;
分别以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为时域单位,与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存储的预设信息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或
根据接收的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该基本传输间隔。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网络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令,以便于该第二网络设备或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控制信令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用于调度该数据和/或该导频信号的调度信令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的该数据和/或该导频信号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网络设备接收相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该网络设备接收该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该网络设备发送相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该基本传输间隔的正整数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ACK/NACK反馈信息,该ACK/NACK反馈信息为该设备在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接收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或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该ACK/NACK反馈信息为该设备在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发送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3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方法100的执行主体,并且网络设备3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5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的示意性框图。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10包括:存储器11、处理器12、输入/输出接口13、通信接口14和总线系统15。其中,存储器11、处理器12、输入/输出接口13和通信接口14通过总线系统15相连,该存储器11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2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1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输入/输出接口13接收输入的数据和信息,输出操作结果等数据,并控制通信接口14发送信号。
处理器12,用于确定基本传输间隔,以及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2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还应理解,通信接口14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接入网实体10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
该存储器11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2提供指令和数据。处理器1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处理器12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该总线系统1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5。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传输信号的方法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1,处理器12读取存储器1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具体用于:从多个基础参数集中确定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具体用于:根据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确定与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根据该基本传输间隔以及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确定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该传输时间单元数为该基本传输间隔内该传输时间单元的数目;分别以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为时域单位,与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具体用于:根据存储的预设信息确定所述基本传输间隔;或根据接收的网络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确定所述基本传输间隔,所述控制信令用于指示所述基本传输间隔。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还用于:向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令,以便于该网络设备或该第二终端设备根据该控制信令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还用于:用于接收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还用于:向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20的示意性框图。图9所示的网络设备20包括:存储器21、处理器22、输入/输出接口23、通信接口24和总线系统25。其中,存储器21、处理器22、输入/输出接口23和通信接口24通过总线系统25相连,该存储器21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22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1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输入/输出接口23接收输入的数据和信息,输出操作结果等数据,并控制通信接口24发送信号。
处理器22用于:确定基本传输间隔,以及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以该基本传输间隔为时域单位,采用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处理器22具体用于:从多个基础参数集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具体用于:根据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确定与该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根据该基本传输间隔以及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确定与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该传输时间单元数为该基本传输间隔内该传输时间单元的数目;分别以该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为时域单位,与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和/或导频信号的传输。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具体用于:根据存储的预设信息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或根据接收的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该基本传输间隔。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还用于: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令,以便于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控制信令确定该基本传输间隔。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还用于: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12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令,该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基本传输间隔内的数据传输块。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22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还应理解,通信接口24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接入网实体20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
该存储器21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22提供指令和数据。处理器2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处理器22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该总线系统2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25。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2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传输信号的方法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21,处理器22读取存储器2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预先约定好传输时间窗;所述传输时间窗为Nms,N为正整数;
第一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一设备以所述传输时间窗为时域单位,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导频信号的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以所述传输时间窗为时域单位,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导频信号的传输,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时间窗以及与所述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确定与所述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所述传输时间单元数为所述传输时间窗内所述传输时间单元的数目;
所述第一设备分别以所述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为时域单位,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所述导频信号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多个基础参数集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预先约定好传输时间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存储的预设信息确定所述传输时间窗;或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确定所述传输时间窗,所述控制信令用于指示所述传输时间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传输时间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控制信令,以便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令确定所述传输时间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调度所述导频信号的调度信令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或接收所述导频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所述传输时间窗的正整数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的相应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所述传输时间窗的正整数倍,或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的所述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相应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所述传输时间窗的正整数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ACK/NACK反馈信息,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在单个传输时间窗内接收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或所述第一设备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在单个传输时间窗内发送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以所述传输时间窗为时域单位,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导频信号的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传输时间窗内的数据传输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以所述传输时间窗为时域单位,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导频信号的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传输时间窗内的数据传输块。
10.一种传输信号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第一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与第二设备预先约定好传输时间窗,以及确定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所述基础参数集包括子载波间隔;所述传输时间窗为Nms,N为正整;
传输单元,用于以所述传输时间窗为时域单位,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参数,与第二设备进行导频信号的传输;
其中,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中的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
根据所述传输时间窗以及与所述每个基础参数集中的传输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确定与所述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所述传输时间单元数为所述传输时间窗内所述传输时间单元的数目;
分别以所述每个基础参数集对应的传输时间单元数为时域单位,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所述导频信号的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从多个基础参数集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存储的预设信息确定所述传输时间窗;或
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确定所述传输时间窗,所述控制信令用于指示所述传输时间窗。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控制信令,以便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令确定所述传输时间窗。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调度所述导频信号的调度信令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的所述导频信号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所述传输时间窗的正整数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发送的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所述设备接收的相应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所述传输时间窗的正整数倍,或所述设备接收的所述数据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与所述设备发送的相应ACK/NACK反馈信息所占用的传输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差为所述传输时间窗的正整数倍。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ACK/NACK反馈信息,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为所述设备在单个传输时间窗内接收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或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ACK/NACK反馈信息,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为所述设备在单个传输时间窗内发送的所有数据传输块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传输时间窗内的数据传输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用于调度单个传输时间窗内的数据传输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和/或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传输信号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第一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87830.XA 2016-07-21 2016-07-21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09479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9872.4A CN112615705A (zh) 2016-07-21 2016-07-21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0910 WO2018014306A1 (zh) 2016-07-21 2016-07-21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9872.4A Division CN112615705A (zh) 2016-07-21 2016-07-21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9270A CN109479270A (zh) 2019-03-15
CN109479270B true CN109479270B (zh) 2021-01-05

Family

ID=609927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9872.4A Pending CN112615705A (zh) 2016-07-21 2016-07-21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680087830.XA Active CN109479270B (zh) 2016-07-21 2016-07-21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9872.4A Pending CN112615705A (zh) 2016-07-21 2016-07-21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6130B2 (zh)
EP (1) EP3474614B1 (zh)
JP (1) JP7023923B2 (zh)
KR (1) KR20190033566A (zh)
CN (2) CN112615705A (zh)
AU (1) AU2016415599B2 (zh)
BR (1) BR112019001113A2 (zh)
CA (1) CA3031313A1 (zh)
IL (1) IL264328A (zh)
MX (1) MX2019000787A (zh)
PH (1) PH12019500148A1 (zh)
RU (1) RU2719465C1 (zh)
SG (1) SG11201900542RA (zh)
TW (1) TWI746591B (zh)
WO (1) WO2018014306A1 (zh)
ZA (1) ZA2019010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9000787A (es) 2016-07-21 2019-06-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odo para transmision de se?al,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KR20190035765A (ko) 2016-07-26 2019-04-03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정보 전송 기기
US11497015B2 (en) * 2016-09-30 2022-11-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nomous timing adjustment for a wireless device
ES2942014T3 (es) * 2018-10-29 2023-05-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CN110199561B (zh) * 2019-04-25 2022-04-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块的调度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072714A1 (zh) * 2019-10-17 2021-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157300A (zh) * 2021-05-19 2021-07-2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7288A (zh) * 2006-06-05 2007-12-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循环前缀确定方法及eNodeB
CN104468030A (zh) * 2014-08-26 2015-03-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620629A (zh) * 2012-09-12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发送时间间隔(tti)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CN104883237A (zh) * 2014-02-28 2015-09-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40290A1 (en) * 2014-09-08 2016-03-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dur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89773B1 (ko) 2007-02-28 2015-02-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이동통신 시스템, 기지국 장치 및 방법
JP4574659B2 (ja) 2007-10-01 2010-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装置、上りリンク送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1621359A (zh) 2008-07-04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K2351445T3 (en) 2008-10-20 2015-10-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carrier Aggregation
EP2469738B1 (en) * 2009-09-27 2021-02-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108957B1 (ko) 2009-11-16 2012-0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그룹 자원 할당 방법
WO2012091490A2 (ko) 2011-01-02 2012-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Tdd 기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5393618B (zh) 2013-05-15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通信系统、终端和基站
CN105594134B (zh) * 2013-11-11 201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25576B (zh) 2014-04-19 2019-07-1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187153B (zh) 2014-06-06 2021-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发送方法、反馈装置及发送装置
US9629066B2 (en) * 2015-02-24 2017-04-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EP3270642A4 (en) * 2015-03-08 2018-10-31 LG Electronics Inc. Time delay adaptive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038581B2 (en) * 2015-06-01 2018-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US10743304B2 (en) * 2015-07-17 2020-08-11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624760B2 (ja) * 2016-02-02 2019-12-25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nodeb、ユーザ機器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294646B (zh) * 2016-04-01 2020-08-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7295678B (zh) * 2016-04-01 2022-05-13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US10356800B2 (en) * 2016-05-09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numerology with symbol boundary alignment for uniform and non-uniform symbol d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X2019000787A (es) 2016-07-21 2019-06-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odo para transmision de se?al,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CL2018001451A1 (es) 2018-05-30 2018-07-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n método y equipo terminal para establecer una conexión de comunicacion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7288A (zh) * 2006-06-05 2007-12-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循环前缀确定方法及eNodeB
CN104620629A (zh) * 2012-09-12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发送时间间隔(tti)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CN104883237A (zh) * 2014-02-28 2015-09-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8030A (zh) * 2014-08-26 2015-03-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6040290A1 (en) * 2014-09-08 2016-03-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dur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9000787A (es) 2019-06-03
JP7023923B2 (ja) 2022-02-22
BR112019001113A2 (pt) 2019-04-30
SG11201900542RA (en) 2019-02-27
AU2016415599B2 (en) 2022-01-27
TWI746591B (zh) 2021-11-21
ZA201901054B (en) 2019-12-18
JP2019527516A (ja) 2019-09-26
EP3474614A4 (en) 2019-07-17
TW201804749A (zh) 2018-02-01
EP3474614A1 (en) 2019-04-24
US11246130B2 (en) 2022-02-08
WO2018014306A1 (zh) 2018-01-25
CA3031313A1 (en) 2018-01-25
CN109479270A (zh) 2019-03-15
CN112615705A (zh) 2021-04-06
US20190150149A1 (en) 2019-05-16
PH12019500148A1 (en) 2019-10-28
AU2016415599A1 (en) 2019-03-07
IL264328A (en) 2019-02-28
EP3474614B1 (en) 2023-07-19
KR20190033566A (ko) 2019-03-29
RU2719465C1 (ru)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1791B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479270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187410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2076896B1 (ko) 자립식 시간 분할 듀플렉스 (tdd) 서브프레임 구조
CN109479303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929958B (zh) 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343835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3364700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EP350000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pparatus, and network apparatus
CN113347726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84038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031610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03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