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8007B - 投影仪装置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装置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78007B CN109478007B CN201780040461.3A CN201780040461A CN109478007B CN 109478007 B CN109478007 B CN 109478007B CN 201780040461 A CN201780040461 A CN 201780040461A CN 109478007 B CN109478007 B CN 1094780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image
- state
- solid
- lumin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8—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ctru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1—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laser light 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2—Colour adjustment, e.g. white balance, shading or gamu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为了通过改善对比度来改善图像质量,设置有使用固态光源(AR)的光源装置的投影仪设备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190),该温度控制装置至少可以以增加状态设定固态光源的温度。确定单元(12)确定图像的亮度状态,并且控制单元(16)通过基于确定结果来控制温度控制装置(190)来控制固态光源(AR)的热状态。具体地,通过根据图像将固态光源(AR)设置为高温来降低发光效率,从而降低亮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投影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使用固态光源的投影仪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激光二极管(LD)或发光二极管(LED)的固态光源已被用作投影仪装置中的光源。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用固态光源的投影仪装置。
另外,已知一些固态光源,其发光效率根据温度状态而变化。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4-238485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顺便提及,对比度是投影仪装置的性能指标之一。具体地,动态对比度通常用作表示当显示全屏幕黑色显示(全黑色图像)状态和全屏幕白色显示(全白色图像)状态时的亮度差的倍数的数值。
由于对比度对质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投影仪装置中强烈要求提高对比度。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投影仪装置中的对比度并实现质量改进的技术。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包括:光源装置,被配置为使用固态光源;温度调节装置,能够设定使至少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图像的亮度状态;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
温度调节装置可以促进至少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或者可以设置允许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另外,使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的设置还包括在温度下降情况下进行加热等并且因此保持温度的状态。也就是说,温度调节装置是能够实现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或温度维持的装置。因此,当要投影的图像的亮度状态是预定状态时,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以降低发光效率。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中,可以想到的是,包括图像生成单元和投影单元,图像生成单元被配置为使用从光源装置发送的光生成图像,该投影单元被配置为投影由图像生成单元生成的图像,并且控制单元基于由确定单元确定的关于作为要投影的图像而由图像生成单元生成的图像的亮度状态的确定结果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
在相对于在图像生成单元中生成的图像辐射从固态光源发射的光以产生投影光的结构的情况下,当要投影的图像的亮度状态是预定状态时使得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以降低发光效率。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中,可以想到的是,在确定单元确定图像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温度调节装置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
也就是说,在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使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以降低发光效率。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中,可以想到的是,在图像是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确定单元确定图像是低亮度图像。
也就是说,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通过使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而使发光效率降低。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中,可以想到的是,在确定单元确定图像至少不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温度调节装置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的状态。
也就是说,在图像不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使得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以提高发光效率。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中,可以想到的是,在确定单元确定图像是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温度调节装置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的状态。
也就是说,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使得避免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从而提高发光效率。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中,可以想到的是,确定单元以用于生成投影图像的图像信号的帧单位来确定图像的亮度状态。
使用图像信号的每帧或间歇帧作为帧单位来分析亮度信号值(灰度值),并确定帧的图像是否是低亮度图像。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中,可以想到的是,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固态光源的温度状态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的操作。
固态光源的温度被检测,并根据固态光源的当前温度进行适当的温度调节以维持、增加或降低发光效率。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中,可以想到的是,控制单元基于由布置在图像生成单元或投影单元中的亮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照明光或投影光的亮度的检测输出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的操作。
为了检测照明光或投影光的亮度并根据固态光源的当前亮度保持、增加或降低发光效率,进行适当的温度调节。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中,可以想到的是,加热固态光源的电加热线圈被设置为温度调节装置之一。
固态光源由电加热线圈加热,以降低固态光源的发光效率。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投影仪装置中,可以想到的是,包括作为温度调节装置之一的散热器驱动单元,配置为使得对应于固态光源的散热器移动,使得来自固态光源的热传导被降低。
也就是说,使散热器移动以控制到散热器的传热效率。
根据本技术的控制方法是用于包括使用固态光源的光源装置的投影仪装置的控制方法,并且包括:确定图像的亮度状态;和基于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控制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能够设定使至少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要投影的图像的亮度状态是预定状态时,使温度调节装置增加固态光源的温度,并且使发光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技术,通过基于图像的亮度状态的确定结果来控制固态光源的温度状态,可以根据图像来调节固态光源的发光效率。因此,通过降低暗图像等中的发光效率,可以提高对比度并实现质量的提高。
注意,这里提到的有益效果不一定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实现本公开中描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投影仪装置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投影仪装置的光源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发光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配置的框图。
图6是说明动态对比度随时间降低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由电加热线圈进行的温度调节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由风扇进行的温度调节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由散热器分离进行的温度调节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控制配置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控制配置的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控制配置的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控制处理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按以下顺序描述实施例。
<1.投影仪装置的配置>
<2.第一实施例>
<3.第二实施例>
<4.第三和第四实施例>
<5.第五实施例和其他处理示例>
<6.结论和修改示例>
<1.投影仪装置的配置>
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投影仪装置的配置。图1是示出投影仪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
根据该实施例的投影仪装置400包括光源装置100、使用从光源装置100发送的光生成图像的图像生成单元200、以及投影由图像生成单元200生成的图像光的投影单元300。
图像生成单元200包括积分器元件210、偏振转换元件215、聚光透镜216、二向色镜220和222、反光镜226、227和228、以及中继透镜250和260。
另外,图像生成单元200包括场镜230(230R、230G和230B)、液晶光阀240R、240G和240B、以及二向色棱镜270。
积分器元件210具有以均匀的亮度分布整体调谐从光源装置100辐射到液晶光阀240R、240G和240B的入射光的功能。例如,积分器元件210包括第一蝇眼透镜211和第二蝇眼透镜212,第一蝇眼透镜211包括二维排列的多个微透镜(未示出),第二蝇眼透镜212包括以与第一蝇眼透镜211的微透镜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列的多个微透镜。
从光源装置100入射到积分器元件210上的平行光被第一蝇眼透镜211的微透镜分成多个光束,并且在第二蝇眼透镜的相应微透镜上形成图像。第二蝇眼透镜212的每个微透镜用作二次光源,其将多束平行光作为入射光辐射到偏振转换元件215。
偏振转换元件215具有安排经由积分器元件210等入射的入射光的偏振状态的功能。偏振转换元件215经由设置在光源装置100的发射侧的会聚透镜216发射例如包括蓝光B3、绿光G3和红光R3的发射光。
二向色镜220和222具有这样的性质,其中预定波长区域的彩色光被选择性地反射,并且其他波长区域的光被透射。
例如,二向色镜220选择性地反射红光R3。二向色镜222选择性地反射透过二向色镜220的绿光G3和蓝光B3之中的绿光G3。
剩余的蓝光B3透过二向色镜222。因此,从光源装置100发出的光被分离成具有不同颜色的多束彩色光。
分离的红光R3被反射镜226反射,穿过场镜230R以被平行化,然后入射到液晶光阀240R上进行红光调制。
绿光G3穿过场镜230G以被平行化,然后入射到液晶光阀240G上进行绿光调制。
蓝光B3穿过中继透镜250,被反射镜227反射,然后进一步通过中继透镜260,并被反射镜228反射。由反射镜228反射的蓝光B3穿过场镜230B以被平行化,然后入射到液晶光阀240B上以进行蓝光调制。
液晶光阀240R、240G和240B电连接到提供包括图像信息的图像信号的信号源(例如,下面将在图5中描述的驱动控制单元10)。液晶光阀240R、240G和240B基于所提供的每种颜色的图像信号调制每个像素的入射光,并分别产生红色图像、绿色图像和蓝色图像。每种颜色的调制光(形成的图像)入射在二向色棱镜270上以进行组合。二向色棱镜270组合从三个方向入射的每种颜色的光,使得每种颜色的光被叠加并将组合的光发射到投影单元300。
投影单元300包括多个透镜310等,并且将由二向色棱镜270组合的光辐射到屏幕(未示出)。因此,显示全色图像。
接下来,将描述光源装置100的配置示例。
图2是示出光源装置100的透视图。光源装置100是一种投影仪光源装置,其将蓝色波长区域的激光和红色波长区域的光与由蓝色波长区域的激光激发的荧光材料产生的绿色波长区域的光组合并发射白光。
如图2所示,光源装置100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基部101和固定到基部101的侧壁部分102。光源装置100包括连接到侧壁部分102的前表面部分103和上表面部分104,以及连接到上表面部分104的盖部分105。侧壁部分102、前表面部分103、上表面部分104和盖部分105形成光源装置100的壳体部分110。
作为光发射端的荧光灯准直透镜157设置在前表面部分103上。
在壳体部分110内部,例如,如图3所示,形成将来自光源的光会聚的两个聚光单元130。两个聚光单元130设置在荧光光学单元150的后侧。聚光单元130设置成关于光轴C对称。
每个聚光单元130包括例如发射激光的激光光源131作为发射第一波长区域的激发光的光源。例如,提供了多个这样的激光光源131。
多个激光光源131例如是蓝色激光光源,其激发具有在等于或大于400nm且等于或小于500nm的波长区域内的发光强度的峰值波长的蓝色激光B1,作为第一波长。作为激光光源131,可以使用诸如LED的另一种固态光源而不是发出激光的光源。
多个激光光源131设置在安装基板141上。
注意,在附图中示出了电加热线圈190设置在安装基板141上的示例。电加热线圈190设置为能够加热激光光源131。
尽管未示出,但是例如散热器40(参见下面将描述的图5)设置成与安装基板141直接或间接接触。由每个激光光源131产生的热量的散热通过散热器40实现。
对于每个聚光单元130,提供准直透镜143以对应于每个激光光源131的位置。准直透镜143是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透镜,并且形成从每个激光光源131发射的蓝色激光B1,作为基本上平行的光通量。
另外,在聚光单元130中,包括非球面反射镜135和平面反射镜136作为聚光光学系统,其将从多个激光光源131发射的激光B1会聚到预定的聚光区域(或聚光点)108。
非球面反射镜135反射从多个激光光源131发射的光,以将光会聚到平面反射镜136。平面反射镜136反射经反射的发射光,使得由非球面反射镜135反射的发射光如上所述被会聚到预定的聚光区域108。如下所述,聚光区域108设置在荧光光学单元150中包括的荧光团单元的荧光团层153中。
图4A示意性地示出了荧光光学单元150。荧光光学单元150包括荧光团单元158和荧光准直透镜157。
荧光团单元158包括作为盘状旋转板的透明基板151、用作旋转透明基板151的驱动单元的电机152、以及设置在透明基板151的一个表面侧上的荧光团层153。透明基板151用作支撑荧光团层153的支撑体。在透明基板151的两个表面中,蓝色激光B1入射到其上的那一侧的表面被称为第一表面,并且与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被称为第二表面,以便于描述。
图4B和图4C是示出透明基板15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平面图。在透明基板151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抗反射层155。荧光团层153设置在透明基板151的第二表面侧上,二向色层154(参见图4A)设置在透明基板151和荧光团层153之间。
防反射层155具有使蓝色激光B1透射的功能,以抑制蓝色激光B1的反射。透过防反射层155、透明基板151和二向色层154的蓝色激光B1作为激发光入射到荧光团层153上。
荧光团层153具有使作为激发光入射的蓝色激光B1的一部分透射(也包括散射和透射光)并吸收剩余的激发光的功能。吸收的激发光使荧光团层153产生具有比激发光的波长区域更长的第二波长区域的光。
荧光团层153组合透射的蓝光B2和具有第二波长区域的光(这里,包括红光R2和绿光G2的黄光(例如,峰值波长为500至600nm)),并发射结合光。也就是说,荧光团层153发射白光。
二向色层154具有使透过透明基板151的蓝色激光B1透过并反射在荧光团层153中产生的黄色光的功能。二向色层154由例如电介质多层膜形成。
如图4A所示,设计聚光单元130和荧光光学单元150的相对布置,使得聚光区域108位于设置荧光团层153的位置。
荧光团层153的径向宽度被设定为大于聚光区域108的光斑尺寸。二向色层154的径向宽度也被类似地考虑。防反射层155的径向宽度被设定为大于荧光团层153的宽度,但也可以与荧光团层153的宽度相同。
电机152的旋转轴156与形成这些层的透明基板151的中心匹配。当激发光入射在荧光团层153上时,电机152使透明基板151旋转,使得激发光的辐射位置随时间在荧光团层153的周围移动。因此,可以抑制荧光团层153中的辐射位置的温度增加并且防止荧光团层153的发光效率降低。
另外,荧光团原子需要一些时间(例如,大约几纳秒)来吸收激发的光并发光。即使在激发期间随后的激发光照射到荧光团原子上,也不会相对于该激发光而发射光。然而,由于在该实施方案中荧光团层153的激发光的辐射位置随时间移动,因此未激发的荧光团原子依次设置在激发光的辐射位置,因此可以使荧光团层153有效地发射光。以这种方式,电机152和透明基板151用作随时间移动荧光团层153的移动机构。
荧光灯准直透镜157具有将从荧光团层153发射的光形成为基本上平行的光的功能。荧光准直透镜157的光轴(图4A中的光轴C)设置在从电机152的旋转轴156偏离的位置处。
<2.第一实施例>
例如,第一实施例将被描述为具有前述投影光学系统的结构的投影仪装置400。图5示出了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投影仪装置400的控制配置的框图。
在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光源装置100的内部,在图5中仅示出了安装基板141、包括激光光源131的激光光源阵列AR以及电加热线圈190。
另外,图1中示出了图像生成单元200和投影单元300。如双点划线所示,省略它们的内部配置,并且仅示出了液晶光阀240R、240G和240B。
投影仪装置400包括作为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光阀控制单元13、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光源电流控制单元15、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风扇控制单元17和散热器控制单元18,来作为驱动控制单元10。
另外,根据实施例,各种温度调节装置被安装在投影仪装置400上,以调节作为固态光源的激光光源131的温度。图5示出了散热器40(和散热器驱动单元41)、电加热线圈190、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作为温度调节装置的示例。
注意,可以提供能够调节激光光源131的温度的至少一个温度调节装置。另外,本技术不限于散热器40、电加热线圈190、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作为修改示例,考虑下面将描述的各种温度调节装置。
例如,如图7B中示意性所示,电加热线圈190设置在包括多个激光光源131的激光光源阵列AR的周围。通过使电加热线圈190通电,产生的热量被传递到激光光源阵列AR,以加热激光光源131。
散热器40与光源装置100的预定位置接触,并且具有将从激光光源131传递的热量排出到安装基板141的功能。
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散热器40被设置成可通过散热器驱动单元41移动。例如,散热器40被考虑能够在散热器40与光源装置100接触的状态与散热器40从光源装置100分离的状态之间移动。散热器驱动单元41由用于这种移动操作的诸如电机或螺线管的驱动单元和将散热器40保持在可移动状态的机构形成。
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设置在散热器40的一端和另一端。从进气风扇51到排气风扇52侧的送风路径形成在例如不平坦散热表面的空间中,该不平坦散热表面被提供来增大通过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冷却的散热器40的表面积,以实现有效的空气冷却结构。
图5中的驱动控制单元10执行控制,使得投影仪装置400投影图像。
待投影的图像的图像信号Sin被从图像源装置(例如,计算机装置、图像再现装置等)(未示出)提供给终端11。
图像信号Sin被认为是例如R信号、G信号和B信号的3系统的连续帧的图像信号等。当然,按照其他信号方案输入的图像信号在投影仪装置400中被转换为R信号、G信号和B信号,以用作图像信号Sin。
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对图像信号Sin执行确定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确定处理,例如,对于图像信号Sin的每个帧图像确定亮度状态,并且假设确定全黑色图像、接近全黑色图像的低亮度图像、全白色图像、接近全白色图像的高亮度图像等。在该确定中,可以分析用作图像信号Sin的R信号、G信号和B信号的信号值。
可以根据图像信号Sin本身的信号值来确定全黑色图像或全白色图像。另外,各种亮度(灰度级)也被包括作为实际图像内容,并且考虑对接近全黑色图像的低亮度图像、接近全白色图像的高亮度图像等执行所有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主要亮度值的计算等,以及确定亮度等级的中心是否整体在低亮度范围或高亮度范围等内。然后,输出确定信息S1作为确定结果。
作为确定信息S1的内容,考虑诸如以下(内容a)至(内容d)等的示例:
(内容a)关于帧是否是低亮度帧的信息;
(内容b)关于低亮度帧/高亮度帧的确定信息;
(内容c)关于低亮度帧/中亮度帧/高亮度帧的确定信息;和
(内容d)关于帧是否是高亮度帧的信息。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指示全黑色图像和全白色图像的信息被包括在(内容a)至(内容d)中。
低亮度帧是例如帧亮度差小于某个第一预定值的帧。低亮度帧相当于全黑色图像或接近全黑色图像的暗图像的帧。
高亮度帧是例如帧亮度差等于或大于某个第二预定值的帧。高亮度帧相当于全白色图像或者接近全白色图像的亮图像的帧。
在某些情况下,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是相同的值或不同的值。
帧亮度值例如是帧的所有像素的亮度的积分值、平均值、主导亮度值等。
注意,当对每个帧执行确定时,算术处理负担根据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的处理能力而增加。因此,可以以多个帧的间隔确定亮度状态。
在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执行确定处理的同时,图像信号Sin被提供给光阀控制单元13。
光阀控制单元13基于图像信号Sin中的R信号产生液晶驱动信号,将液晶驱动信号提供给液晶光阀240R,并在液晶光阀240R上产生R图像。
另外,光阀控制单元13基于图像信号Sin中的G信号产生液晶驱动信号,将液晶驱动信号提供给液晶光阀240G,并在液晶光阀240G上产生G图像。
此外,光阀控制单元13基于图像信号Sin中的B信号产生液晶驱动信号,将液晶驱动信号提供给液晶光阀240B,并且在液晶光阀240B上产生B图像。
这样,通过驱动液晶光阀240R、240G和240B,在图像生成单元200中调制红光R3、绿光G3和蓝光B3,以生成红色图像、绿色图像和蓝色图像。
另一方面,图像生成单元200中的红光R3、绿光G3和蓝光B3由光源装置100生成。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对光源装置100执行各种控制。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包括例如微型计算机。
当投影仪装置400投影图像时,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光源电流控制单元15驱动激光光源131。响应于该指示,光源电流控制单元15供应电流,使得可以使激光光源131在光源装置100中执行发光操作。
另外,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风扇控制单元17和散热器控制单元18执行必要的操作。具体地,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基于作为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的亮度状态的确定结果的确定信息S1来执行操作指示。
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打开/关闭电加热线圈190的通电。即,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响应于来自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的指示来打开/关闭由电加热线圈190对激光光源131进行的加热操作。
风扇控制单元17打开/关闭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的驱动。即,风扇控制单元17响应于来自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的指示来打开/关闭由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对激光光源131进行的冷却操作。
注意,将描述风扇控制单元17同时打开/关闭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的示例,但是风扇控制单元17可以单独地打开/关闭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仅设置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中的一个。
散热器控制单元18驱动散热器驱动单元41的驱动机构(电机),以使散热器40在相对于光源装置100的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移位。
当散热器40处于与光源装置100接触的状态时,适当地执行排热功能。当考虑散热器40处于分离状态时,排热功能消失(或减弱)。也就是说,散热器驱动单元41响应于来自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的指示调节散热器40相对于激光光源131的排热效果。
这里,将描述在该实施例中提供加热或冷却激光光源131的温度调节装置的背景。
当然,在投影仪装置400中,高质量的投影视频是优选,并且作为一个示例,对比度的改善是优选的。
对比度根据光源和光学系统的性能决定,并且还受固态光源的操作状态的影响。
图6示出了动态对比度随着经过的时间而降低的形式。
例如,当输入全黑信号时,在光源调暗时(降低提供给固态光源的电流),固态光源的温度随时间降低。当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时,固态光源的发光效率增加。也就是说,当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时,发光效率继续增加,因此显示亮度可以随时间增加。
因此,最初相对较高的对比度可以随着经过的时间而降低,如图6所示。
顺便提及,考虑到固态光源的发光效率以这种方式受温度影响的事实,可以根据操作环境实现对比度的进一步改善。
例如,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温度使发光效率降低。另外,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温度使发光效率增加。然后,可以将黑色图像设定为具有较低亮度,并且可以将白色图像设定为具有较高亮度。
即,例如,当在输入全黑色图像信号时通过增加固态光源的温度来降低发光效率的操作时,可以降低黑色亮度并实现对比度的改善。
另外,例如,当在输入全白色图像信号时通过降低固态光源的温度来提高发光效率的操作时,可以提高白色亮度以实现对比度的改善。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显示图像的亮度状态的确定结果来调节固态光源(激光光源131)的温度。
因此,将描述温度调节装置的操作示例。
图7A示出了没有设置电加热线圈190的情况,图7B示出了设置电加热线圈190的情况。
注意,该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激光光源阵列AR与散热器40直接接触。然而,实际上,其上设置有激光光源阵列AR的安装基板141与散热器40直接接触或者经由特定部分与散热器40间接接触(同样适用于图8和图9)。
在如图7A所示没有设置电加热线圈190的情况下,由激光光源阵列AR产生的热量被传递到散热器40(如虚线箭头所示),同时被散发到周围空间(如实线箭头所示),因此热量被从散热器40有效地散发。因此,特别地,在通过光源调光等进行低亮度的激光发射的情况下,温度的降低也会发生。
例如,通过如图7B中那样将电加热线圈190设置在激光光源阵列AR周围并使电加热线圈190通电,可以加热激光光源阵列AR(如虚线箭头所示)。
图8示出了通过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进行冷却的形式。
图8A和图8B从散热器40的侧表面侧和上表面侧示出了驱动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的状态。
热量被从激光光源阵列AR传输到散热器40(由实线箭头指示)。此时,从进气风扇51吹出的空气(如虚线箭头所示)流动到散热器40的不平坦空间并被排气风扇52排出(如用斜线箭头所示)。也就是说,激光光源阵列AR通过散热器40的有效散热而被冷却。
另一方面,图8C和图8D从散热器40的侧表面侧和上表面侧示出了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停止的状态。
对于从激光光源阵列AR传递到散热器40的热量(如实线箭头所示),没有空气被从进气风扇51吹送到排气风扇52。因此,热量容易被限制在散热器40中,并且冷却能力降低。
图9示出了通过散热器40的接触/分离的温度调节形式。注意,假设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被驱动。
图9A和图9B从散热器40的侧表面侧和上表面侧示出了激光光源阵列AR与散热器40直接或间接接触并且由激光光源阵列AR产生的热量被有效地传输到散热器40的状态(如实线箭头所示)。
此时,激光光源阵列AR通过散热器40的有效散热而被冷却,其中从进气风扇51吹出的空气(如虚线箭头所示)流动到散热器40的不平坦空间并且由排气风扇52排出(如斜线箭头所示)。
另一方面,图9C和图9D示出了散热器40与散热器40的侧表面侧和上表面侧分离的状态。由激光光源阵列AR产生的热量很少传递到散热器40(如实线箭头所示)。因此,尽管从进气风扇51吹出的空气(如虚线箭头所示)流到散热器40的不平坦空间并被排气风扇52排出(如用斜线箭头所示),但散热量较小并且对激光光源阵列AR的冷却功能降低。
在该实施例中,执行控制以使用温度调节装置来改善对比度。因此,例如,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执行图10的处理。
图10示出了投影仪装置400投影图像的情况的处理示例。例如,投影仪装置400通过用户操纵、来自外部装置的控制等开始投影图像。待投影的图像是基于图像信号Sin的图像。作为图像信号Sin,存在运动图像、静止图像、全白色图像、全黑色图像等作为各种图像内容、呈现图像等。
在开始图像投影的情况下,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在步骤S101中给出点亮固态光源的指示。也就是说,指示光源电流控制单元15开始激光光源131的发光。
在图10的示例中,通常执行冷却以抑制温度的增加,从而不降低激光光源131的发光效率。
因此,在步骤S102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关闭电加热线圈190(或者不指示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打开电加热线圈190)。
另外,在步骤S103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向风扇控制单元17发出驱动风扇的指示,从而驱动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
另外,在步骤S104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向散热器驱动单元41发出指示,使得散热器驱动单元41使散热器40与光源装置100接触。即,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设定有效地执行散热器40的排热功能的状态。注意,可以在该时间点检查散热器40的接触状态。
通过上述控制,投影仪装置400进入在冷却激光光源131的同时投影图像的状态。即,基于来自激光光源131的光发射从投影单元300投射的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图像由来自光阀控制单元13的液晶驱动信号形成,液晶光阀240R、240G和240B在屏幕上形成彩色图像,投射的光被照射到该屏幕上。
在步骤S105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检查结束投影的指示,即,结束图像的投影的指示。
在投影继续的同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07。在步骤S107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从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获取确定信息S1。然后,在步骤S108中,利用确定信息S1确定低亮度帧是否开始。
例如,通过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为输入图像信号Sin的每帧或间歇帧生成确定信息S1。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通常在图像投影开始之后在步骤S107和S108中监视确定信息S1的获取和低亮度帧的开始。
然后,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从在步骤S108中针对每个帧定时或某个帧定时获取的确定信息S1监视确定开始低亮度帧的定时。例如,确定图像不是先前确定信息S1中的低亮度帧,但是确定当前确定信息S1是否在低亮度帧的确定中被改变。
注意,在确定信息S1是在间歇帧中生成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准确地确定低亮度帧(开始帧)的开始定时。但是,这并不是问题,因为没有严格准确地要求开始定时。
除了确定开始低亮度帧的定时之外,处理从步骤S108进行到S11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从获取的确定信息S1检查低亮度帧是否结束。在低亮度帧结束的定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02。在其他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05。
因此,在从图像的投影开始到确定图像变为低亮度帧的时段期间,步骤进行到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12→步骤S105并且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却功能的状态(电热线圈关闭,风扇被驱动,散热器接触)被保持。
当检查到低亮度帧的开始时,处理从步骤S108进行到步骤S109,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使温度调节装置执行加热功能(包括冷却功能的关闭)。
在步骤S109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风扇控制单元17停止风扇的驱动,使得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停止。
另外,在步骤S110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散热器驱动单元41设定分离状态,使得散热器驱动单元41将散热器40与光源装置100分离。即,使得通过散热器40的排热功能被关闭或降低。
另外,在步骤S111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打开电加热线圈190。
以这种方式,控制加热(包括冷却的停止)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105。
在图像变为低亮度帧之后低亮度帧继续的时段期间,即,在步骤S107中获取的确定信息S1指示低亮度帧的状态持续的时段,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的处理进行到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12→步骤S105并且温度调节装置的加热功能状态(电加热线圈打开,风扇停止,散热器被分离)保持。
另外,当低亮度帧在图像信号Sin中结束时,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的处理进行到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12→步骤S102。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02、S103和S104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将温度调节装置切换到冷却功能的状态(电加热线圈关闭,风扇被驱动,并且散热器接触)。
注意,在图10的处理示例的情况下,确定信息S1的内容可以是上述(内容a)、(内容b)和(内容c)之一并且通过确定图像是否不是低亮度帧而获得的确定结果可以被包括以确定步骤S108和S112。
响应于用户操纵、来自外部装置的指示、不输入图像信号Sin等,图像的投影结束。
当投影结束时,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的处理从步骤S105进行到步骤S106,并且执行结束投影的处理。也就是说,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光源电流控制单元15将固态光源熄灭,以使得激光光源131发出的光停止。
另外,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给出停止温度调节操作的指示。这里,特别地,关闭开启冷却或加热操作的装置。也就是说,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关闭电加热线圈190。此外,风扇控制单元17指示停止风扇的驱动以使得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停止。
散热器40处于接触状态还是分离状态的并不特别重要,但是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可以指示散热器控制单元18返回到初始状态。初始状态可以被设定为接触状态或者可以被设定为分离状态。
通过执行图10的前述处理,在低亮度图像的投影期间执行激光光源131的加热功能。因此,可以降低激光光源131的发光效率,并且可以进一步使图像的亮度变暗。
另一方面,在投影不是低亮度图像的图像期间对激光光源131执行冷却功能。因此,激光光源131的发光效率可以增加,图像的亮度可以提高,因此可以投影明亮的图像。
注意,加热功能的“加热”不仅包括如在电加热线圈190中那样主动施加热量而且还包括关闭(或降低)冷却功能,例如停止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或者分离散热器40。
类似地,冷却功能的“冷却”不仅包括主动地执行排热等,诸如驱动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或者与散热器40接触,而且还包括不执行加热,诸如关闭电加热线圈190。
在图5和图10的示例中,已经作为三个示例给出用作执行加热或冷却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电加热线圈190、风扇(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以及散热器40,但也可以考虑使用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
可以根据安装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种类来执行图10的步骤S102、S103和S104或步骤S109、S110和S111。
另外,在步骤S108的低亮度帧的开始确定和步骤S112的低亮度帧的结束确定中,实际上优选的是排除在图像仅瞬间具有高亮度或仅瞬间变成低亮度帧的情况下确定信息S1的改变。这是因为检测低亮度帧或高亮度帧在某种程度上持续并执行温度调节的情况是适当的。
<3.第二实施例>
将参考图11描述第二实施例。注意,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与图5中的那些部分相同的部分,并且将省略其描述。
在图11的配置示例中,温度传感器60设置在安装基板141上的激光光源阵列AR附近。
另外,提供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21。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21输入温度传感器60的检测值,并确定激光光源阵列AR的当前温度是否合适(是否有必要通过加热或冷却来调节温度)。然后,将是否有必要调节的确定信息S2提供给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
具体地,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21根据确定信息S1检查当前帧的亮度状态,并根据亮度状态确定温度状态是否合适。
图12示出了包括温度传感器60和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21的情况的处理示例。
注意,在图12的处理示例的情况下,假设确定信息S1的内容是上述(内容a)、(内容b)和(内容c)中的一个,并且假设为包括指示帧是否是低亮度帧的确定结果并且包括指示全黑色图像或全白色图像的信息。
在图12中,对与图10中的那些处理相同的处理赋予相同的步骤编号,并且将避免其描述。
从图像投影的开始时间点开始的步骤S101到S107的处理与图10的那些处理相同。
在图像投影开始之后,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在步骤S120中检查当前帧(与在步骤S107中获取的确定信息S1相关的帧)是否是低亮度帧。
在该帧是低亮度帧的情况下,在步骤S108中检查当前帧是否是低亮度帧的开始帧。
然后,当确定低亮度帧的开始定时到来时,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使温度调节装置执行步骤S109、S110和S111中的加热功能。
在持续确定帧是确定信息S1中的低亮度帧的时段期间,在步骤S120中确定该帧是低亮度帧并且在步骤S108中确定低亮度帧的开始定时还没到来。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140。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全黑色图像或接近全黑色图像的暗图像被显示为投影图像。
在步骤S140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根据当前帧是否是全黑色图像来对处理进行分支。可以参考确定信息S1来检查当前帧是否是全黑色图像。
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在步骤S141中检查是否有必要进行温度调节。这里,检查来自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21的确定信息S2。
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21保持在激光光源阵列AR的适当过热状态下的温度作为目标加热温度。当根据确定信息S1当前检测到全黑色图像时,根据温度传感器60的检测值确定当前激光光源阵列AR的温度是否达到目标加热温度。然后,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21将确定结果(指示温度是否达到目标加热温度)作为确定信息S2提供给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
因此,当确定信息S2是诸如“有必要调节”的信息时,处理从步骤S141进行到步骤S14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执行强加热处理。例如,仅在预定时间期间,使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增加线圈通电的电流量并且给出增加加热量的指示。
当确定信息S2是诸如“没必要调节”的信息时,处理不进行到步骤S14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不执行强加热处理。
因此,当在全黑色图像的投影时温度没有达到目标加热温度时,执行强加热处理,使得激光光源阵列AR达到目标加热温度。因此,根据全黑色图像适当地降低激光光源131的发光效率。
在步骤S107中获取的确定信息S1指示该帧不是低亮度帧的情况下,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的处理从步骤S120进行到步骤S112并且首先确定是否低亮度帧的结束定时到来。
然后,当在图像信号Sin中继续的低亮度帧结束时,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的处理进行到步骤S107→步骤S120→步骤S112→步骤S102。在这种情况下,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通过在步骤S102,S103和S104中将温度调节装置切换到冷却功能的状态(电加热线圈被关闭,风扇被驱动,并且散热器接触)来执行在激光光源131的发光效率增加的方向上的控制。
当在步骤S107中获取的确定信息S1指示帧不是低亮度帧并且低亮度帧的结束定时还没到来的情况下,即,在不具有低亮度的图像继续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112进行到步骤S130。
在步骤S130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根据当前帧是否是全白色图像来对处理进行分支。可以参考确定信息S1来检查当前帧是否是全白色图像。
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在步骤S131中检查是否有必要进行温度调节。这里,检查来自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21的确定信息S2。
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21将在激光光源阵列AR的适当冷却状态下的温度保持作为目标冷却温度。当根据确定信息S1当前检测到全白色图像时,根据温度传感器60的检测值确定当前激光光源阵列AR的温度是否达到目标冷却温度。然后,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21将确定结果(指示温度是否达到目标冷却温度)作为确定信息S2提供给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
因此,当确定信息S2是诸如“有必要调节”的信息时,处理从步骤S131进行到步骤S13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执行强冷却处理。例如,仅在预定时间期间,指示风扇控制单元17增加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的转数以增加送风的量。
当确定信息S2是诸如“没必要调节”的信息时,处理不进行到步骤S13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不执行强冷却处理。
因此,当在全白色图像的投影时温度没有达到目标冷却温度时,执行强冷却处理,使得激光光源阵列AR达到目标冷却温度。因此,可以根据全白色图像使激光光源131的发光效率适当地增加。
在步骤S105中考虑图像投影的结束(投影结束)的情况下,在步骤S106中执行结束投影的处理。该处理类似于图10的处理。
通过图12的前述处理,如图10中一样,在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执行加热控制,并且在其他情况下执行冷却控制。然而,特别是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促进加热直到目标加热温度。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促进冷却直到目标冷却温度。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全黑色图像的亮度,并进一步提高全白色图像的亮度。
注意,可以在低亮度图像以及全黑色图像或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执行调节确定。也就是说,通过排除步骤S140的处理,在低亮度帧持续的时段期间,可以在必要时执行增强加热处理,使得温度变为低亮度帧的目标加热温度。此外,在根据环境通过加热使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冷却。
另外,在图像不是低亮度图像的时段期间,也可以执行调节确定,而不管图像是否是全白色图像。即,通过排除步骤S130的处理,可以根据温度是否达到目标冷却温度在必要时执行强冷却处理。
<4.第三和第四实施例>
图13中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配置示例。
在图13的配置示例中,例如,检测投影光的亮度的亮度传感器61设置在图像生成单元200中。这里提到的投影光是穿过液晶光阀240R、240G和240B并被合并的图像光。
注意,亮度传感器61可以设置在投影单元300中。
另外,提供了投影光亮度确定单元22。投影光亮度确定单元22输入亮度传感器61的检测值,并确定投影光的当前亮度是否合适(是否有必要通过加热或冷却进行温度调节)。然后,将用于是否有必要调节的确定信息S2提供给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具体地,投影光亮度确定单元22根据确定信息S1检查当前帧的亮度状态,以根据当前帧的亮度状态确定投影光是否处于适当的亮度状态。
作为该配置的情况的处理示例,可以采用图12的上述处理。也就是说,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根据确定信息S2在步骤S141中确定是否有必要调节。当有必要调节时,在步骤S142中执行强加热处理。
投影光亮度确定单元22保持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投影光的目标低亮度值。因此,当根据确定信息S1当前检测到全黑色图像时,根据亮度传感器61的检测值确定投影光的当前亮度是否达到目标低亮度值。然后,确定结果被作为确定信息S2提供给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
因此,当确定信息S2是诸如“有必要调节”的信息时,处理从步骤S141进行到步骤S14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执行强加热处理。
另外,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根据确定信息S2在步骤S131中确定是否有必要调节。当有必要调节时,在步骤S132中执行强冷却处理。
投影光亮度确定单元22保持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投影光的目标高亮度值。因此,当根据确定信息S1当前检测到全白色图像时,根据亮度传感器61的检测值确定投影光的当前亮度是否达到目标高亮度值。然后,确定结果被作为确定信息S2提供给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
因此,当确定信息S2是诸如“有必要调节”的信息时,处理从步骤S131进行到步骤S13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执行强加热处理。
图14中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配置示例。
在图14的配置示例中,例如,检测照明光的亮度的亮度传感器62设置在图像生成单元200中。这里提到的照明光是在光入射到液晶光阀240R、240G、和240B之前的光,并且是红光R3、绿光G3和蓝光B3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光。
另外,提供了照明光亮度确定单元23。照明光亮度确定单元23输入亮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并确定照明光的当前亮度是否合适(是否有必要通过加热或冷却进行温度调节)。然后,将用于是否有必要调节的确定信息S2提供给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具体地,照明光亮度确定单元23根据确定信息S1检查当前帧的亮度状态,以根据当前帧的亮度状态确定照明光是否处于适当的亮度状态。
作为该配置的情况的处理示例,也可以采用图12的上述处理。也就是说,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根据确定信息S2在步骤S141中确定是否有必要调节。当有必要调节时,在步骤S142中执行强加热处理。
照明光亮度确定单元23保持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照明光的目标低亮度值。因此,当根据确定信息S1当前检测到全黑色图像时,根据亮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确定照明光的当前亮度是否达到目标低亮度值。然后,确定结果被作为确定信息S2提供给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
因此,当确定信息S2是诸如“有必要调节”的信息时,处理从步骤S141进行到步骤S14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执行强加热处理。
另外,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根据确定信息S2在步骤S131中确定是否有必要调节。当有必要调节时,在步骤S132中执行强冷却处理。
照明光亮度确定单元23保持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照明光的目标高亮度值。因此,当根据确定信息S1当前检测到全白色图像时,根据亮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确定照明光的当前亮度是否达到目标高亮度值。然后,确定结果被作为确定信息S2提供给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
因此,当确定信息S2是诸如“有必要调节”的信息时,处理从步骤S131进行到步骤S13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执行强加热处理。
在前述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促进加热直到获得目标低亮度值。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促进冷却直到获得目标高亮度值。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全黑色图像的亮度,并进一步提高全白色图像的亮度。
<5.第五实施例和其他处理示例>
第五实施例是图像的亮度状态被分类为低亮度图像、中亮度图像和高亮度图像以及根据每种情况使温度调节装置起作用的示例。
将参考图15描述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的处理示例。
注意,假设散热器40固定到光源装置100并执行正常的散热功能。
然后,在图15的处理中,假设这样的示例:在中间亮度图像时仅使散热器40起作用,在低亮度图像时打开电加热线圈190以进行加热,并且在高亮度图像时驱动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进行冷却。
注意,在图15的处理示例的情况下,假设确定信息S1的内容是如上所述的低亮度帧/中间亮度帧/高亮度帧的确定信息(内容C)。
在图15中,相同的步骤编号被赋予与图10的那些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将避免其描述。
响应于图像投影的开始,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在步骤S101中给出点亮固态光源的指示。然后,在步骤S161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关闭电加热线圈190(或者不给出开启电加热线圈190的指示)。
另外,在步骤S162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风扇控制单元17来停止风扇的驱动(或者不给出驱动风扇的指示),使得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停止。
与图10一样,在步骤S105中监视投影的结束,并且在步骤S107中获取确定信息。
在步骤S108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监视从针对每帧的定时或几帧的定时获取的确定信息S1确定开始低亮度帧的定时。
除了确定开始低亮度帧的定时之外,处理从步骤S108进行到步骤S11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从获取的确定信息S1检查低亮度帧是否结束。在低亮度帧的结束定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61。在其他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51。
在步骤S151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检查定时是否是高亮度帧的开始定时。也就是说,检查在步骤S107中获取的确定信息S1是否指示当前帧是高亮度帧。
除了确定开始高亮度帧的定时之外,处理从步骤S151进行到S152,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检查高亮度帧是否从获取的确定信息S1结束。在高亮度帧结束的定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61。在其他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05。
因此,执行以下处理。
当确定图像是低亮度帧时,处理从步骤S108进行到步骤S109和S111,并且使温度调节装置执行加热功能。
即,在步骤S109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风扇控制单元17停止风扇的驱动,使得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停止。
另外,在步骤S111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打开电加热线圈190。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5。
在低亮度帧持续的时段期间,处理进行到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12→步骤S151→步骤S152→步骤S105并且保持温度调节装置的加热功能的状态(电加热线圈被打开并且风扇的驱动停止)。
当低亮度帧结束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12→步骤S161,并且使得温度调节装置的加热功能的状态(电加热线圈打开并且风扇的驱动停止)结束。即,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61中,指示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关闭电加热线圈190。为了停止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在步骤S162中保持停止状态。
当确定图像是高亮度帧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12→步骤S151→步骤S153,并且使温度调节装置执行加热功能。
即,在步骤S153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风扇控制单元17驱动风扇,从而使得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的送风开始。
另外,在步骤S154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关闭电加热线圈190。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5。
在高亮度帧继续的时段期间,处理进行到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12→步骤S151→步骤S152→步骤S105并且保持温度调节装置的加热功能的状态(电加热线圈被打开并且风扇被驱动)。
当高亮度帧结束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12→步骤S151→步骤S152→步骤S161并且使得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却功能的状态(电加热线圈被打开并且风扇被驱动)结束。即,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61中维持电加热线圈关闭的状态,并且在步骤S162中指示风扇控制单元17停止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
当确定图像是中间亮度帧时,在步骤S161和步骤S162中保持初始状态(电加热线圈关闭并且风扇的驱动停止)并且执行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12→步骤S151→步骤S152→步骤S105的循环。
当投影结束时,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的处理从步骤S105进行到步骤S106,并且执行结束投影的处理。也就是说,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光源电流控制单元15将固态光源熄灭,以使得激光光源131发出的光停止。
另外,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给出停止温度调节操作的指示。也就是说,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指示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16关闭电加热线圈190。此外,风扇控制单元17被指示来停止风扇的驱动,以使得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停止。
通过执行图15的前述处理,在低亮度图像的投影期间执行激光光源131的加热功能。因此,可以降低激光光源131的发光效率,并且可以进一步使图像的亮度变暗。
另一方面,在高亮度图像的投影期间执行激光光源131的冷却功能。因此,激光光源131的发光效率可以增加,图像的亮度可以增加,因此可以投射明亮的图像。
上面已经描述了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处理示例,但是考虑了更多种处理示例。
例如,在高亮度图像的情况下,考虑使温度调节装置仅执行冷却功能的处理示例。
另外,也可以考虑仅在全黑色图像时执行加热功能的处理示例或仅在全白色图像时执行冷却功能的处理示例的处理示例。
具体地,在应用每个处理示例的情况下,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可以确定仅全黑色图像(全黑色图像帧)是低亮度图像(低亮度帧)或者可以确定仅全白色图像(全白色图像帧)是高亮度图像(高亮度帧)。
<6.结论和修改示例>
在前述实施例中,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投影仪装置400包括:
光源装置100被配置为使用诸如激光光源131或LED的固态光源;
温度调节装置,其被配置为设定使至少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
确定单元(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被配置为确定要投影的图像的亮度状态;和
控制单元(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被配置为基于确定结果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
作为温度调节装置,已经举例说明了电加热线圈190、风扇(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散热器驱动单元41和散热器40,并且可以促进至少固态光源的温度的增加或可以设定允许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因此,当要投影的图像的亮度状态是例如诸如低亮度状态的预定状态时,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以降低发光效率。
通过基于要投影的图像的亮度状态的确定结果来控制固态光源的温度状态,可以根据图像来调节固态光源的发光效率。然后,通过降低发光效率,可以有效地降低亮度。例如,通过进一步降低黑色图像的亮度,可以实现对比度的提高。
注意,在实施例中,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和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被示为不同的框,但是可以被实现为单个微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的集成处理功能。
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投影仪装置400包括图像生成单元200,该图像生成单元200被配置为使用从光源装置100发送的光和投影单元300生成图像,投影单元300被配置为投影由图像生成单元200生成的图像。
然后,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通过分析图像信号Sin确定由图像生成单元200作为要投影的图像而生成的图像的亮度状态,并且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基于亮度状态的确定结果控制温度调节装置。
在相对于在图像生成单元200中生成的图像照射从固态光源发射的光以产生投影光的结构的情况下,当要投影的图像的亮度状态是预定状态时,使得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以降低发光效率。
因此,在投影仪装置400的一般结构中,可以通过降低光源装置100的发光效率来实现对比度的提高。
在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在确定要投影的图像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控制温度调节装置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图10、图12和图15的S109、S110和S111)。
也就是说,在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使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以降低发光效率。
通过使温度调节装置在图像是低亮度图像(例如,全黑色图像或接近全黑色图像的低亮度图像)时增加固态光源的温度,可以实现亮度较低的黑色图像。因此,可以显着提高对比度。
在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在要投影的图像是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确定图像是低亮度图像。
也就是说,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通过使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而使发光效率降低。
因此,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深度褪色的黑色图像,并且可以显着提高对比度。
在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在确定要投影的图像至少不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控制温度调节装置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的状态(图10和图12的S102、S103和S104以及图15的S153和S154)。
也就是说,在图像不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使得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以提高发光效率。在图像不是低亮度的情况下,通过不降低发光效率或提高发光效率,可以实现更清晰的高亮度图像。这也非常有助于提高对比度。
如在第五实施例中那样,除了图像不是低亮度图像的确定之外,当确定图像是具有一定水平或更高的高亮度图像时执行冷却是有效的。
在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在要投影的图像是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控制温度调节装置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的状态(图10和图12的S102、S103和S104以及图15的S153和S154)。
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通过避免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并提高发光效率,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更高亮度的图像,因此可以实现对比度的提高。
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的输入信号确定单元12以用于产生投影图像的图像信号Sin的帧为单位确定要投影的图像的亮度状态。即,使用图像信号Sin的每个帧或间歇帧作为帧单位来分析亮度信号值(灰度值),并且确定帧的图像是否是低亮度图像。
因此,可以实时确定图像是否是诸如全黑色图像或接近全黑色图像的低亮度图像,并且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适当地控制温度调节装置。
在第二实施例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基于检测固态光的温度状态的温度传感器60的检测输出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的操作(图10的S142和S132)。
通过检测固态光源的温度,可以根据固态光源的当前温度进行适当的温度调节以维持、增加或降低发光效率。因此,可以根据图像精确地控制发光效率。
注意,即使在图像不是全黑色图像或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执行基于温度传感器60的检测输出的控制。
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固态光源控制单元14基于由设置在图像生成单元200或投影单元300中的亮度传感器(61或62)检测的照明光或投影光的亮度的检测输出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的操作(图10的S142和S132)。
通过检测照明光或投影光的亮度并进行适当的温度调节以根据当前亮度保持、增加或降低发光效率,可以根据图像精确地控制发光效率。
在实施例中,加热固态光源的电加热线圈190已被提供作为一个温度调节装置。固态光源可以通过电加热线圈加热,以降低固态光源的发光效率。然而,在电加热线圈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响应性良好的加热。例如,在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可以以良好的响应实现亮度的降低。
另外,作为一个温度调节装置,示例了散热器驱动单元41,该散热器驱动单元41移动对应于固态光源的散热器40,使得来自固态光源的热传递降低。通过使散热器移动以控制到散热器的传热效率并使得固态光源的散热能力可变,可以调节温度。
另外,进气风扇51和排气风扇52已被描述为一个温度调节装置。然而,通过风扇的空气冷却功能可以实现响应性良好的加热。例如,在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可以以良好的响应实现亮度的增加。
可以考虑其他各种温度调节装置。
通过切换光源装置100的壳体内的送风路径,可以切换到固态光源的送风路径以增大或减少空气冷却功能。
另外,还可以考虑通过打开或关闭送风路径中的部件(例如,排热孔)来打开/关闭空气冷却功能。
另外,考虑使用Peltier装置调节温度。
另外,考虑通过用液体浸渍固态光源进行液冷来调节温度。
另外,考虑通过用电磁波撞击固态光源来调节温度。作为电磁波,考虑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亚毫米波、毫米波、厘米波、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长波、超长波、超低频波等。
另外,考虑通过用盒子(例如,防尘盒等)围绕光源装置100的壳体并在盒子中安装空调来调节温度。
注意,可以使用至少增加固态光源的温度的装置作为温度调节装置。该装置还包括保持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也就是说,即使在温度下降的情况发生时也能够保持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被包括在能够提高固态光源的温度的装置中。
例如,温度调节装置可以是在通过降低激光光源或LED的输出水平来使得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持续进行的情况下执行加热或者保持热量以因此保持固态光源的温度的装置。例如,通过显示全黑色图像或低亮度图像时降低温度来避免发光效率的增加,使得黑色图像的亮度不会增加,可以防止对比度降低。因此,当使温度调节装置起作用使得即使在温度没有因此增加时也至少保持温度时,通过保持对比度来改善图像质量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温度调节装置可以是能够实现温度增加或固态光源温度维持的装置。
根据实施例的投影仪装置400适用于商业投影仪、家庭影院投影仪和数字电影投影仪中的每一个。
在用于商业的投影仪的情况下,投影光在许多情况下用于诸如演示文稿等的静止图像,因此灰度的变化是强烈的(白色→黑色→白色……)。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温度调节进行亮度调节,质量改善效果较高。因此,优选通过电加热线圈/风扇/可移动散热器等急剧地执行温度调节操作。
另外,在用于家庭影院的投影仪或用于数字电影的投影仪的情况下,投影光在许多情况下用于诸如电影的运动图像,因此存在导致质量降低的急剧操作的担忧。因此,期望通过电加热线圈/风扇/可移动散热器等逐渐执行温度调节操作。
在实施例中,已经举例说明了使用液晶光阀的投影仪装置。然而,只要投影仪装置是使用固态光源的投影仪装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适当地应用于数字光处理(DLP)投影仪装置。
注意,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有利效果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受限制,并且可以实现其他有利效果。
另外,本技术还可以如下配置。
(1)
一种投影仪装置,包括:
光源装置,被配置为使用固态光源;
温度调节装置,能够设定使至少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图像的亮度状态;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
(2)
根据(1)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包括:
图像生成单元,被配置为使用从光源装置发送的光生成图像;和
投影单元,被配置为投影由图像生成单元生成的图像,
其中,控制单元基于由确定单元确定的关于作为要投影的图像而由图像生成单元生成的图像的亮度状态的确定结果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
(3)
根据(1)或(2)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在确定单元确定图像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温度调节装置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
(4)
根据(3)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在图像是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确定单元确定图像是低亮度图像。
(5)
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在确定单元确定图像至少不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温度调节装置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的状态。
(6)
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在确定单元确定图像是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温度调节装置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的状态。
(7)
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确定单元以用于生成投影图像的图像信号的帧单位来确定图像的亮度状态。
(8)
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固态光源的温度状态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的操作。
(9)
根据(2)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控制单元基于由布置在图像生成单元或投影单元中的亮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照明光或投影光的亮度的检测输出来控制温度调节装置的操作。
(10)
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加热固态光源的电加热线圈被设置为温度调节装置之一。
(11)
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包括:
作为温度调节装置之一的散热器驱动单元,配置为使得对应于固态光源的散热器移动,使得来自固态光源的热传导被降低。
(12)
一种用于投影仪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投影仪装置包括使用固态光源的光源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图像的亮度状态;和
基于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控制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能够设定使至少固态光源的温度增加的状态。
附图标记列表
10 驱动控制单元
11 输入端子
12 输入信号确定单元
13 光阀控制单元
14 固态光源控制单元
15 光源电流控制单元
16 电加热线圈控制单元
17 风扇控制单元
18 散热器控制单元
21 固态光源温度确定单元
22 投影光亮度确定单元
23 照明光亮度确定单元
40 散热器
41 散热器驱动单元
51 进气风扇
52 排气风扇
60 温度传感器
61 亮度传感器
62 亮度传感器
100 光源装置
131 激光光源
141 安装基板
190 电加热线圈
200 图像生成单元
240R、240G、240B 液晶光阀
300 投影单元
400 投影仪装置
AR 激光光源阵列
Claims (11)
1.一种投影仪装置,包括
光源装置,被配置为使用固态光源;
主动加热器,所述主动加热器被配置为围绕所述光源装置并设定使至少固态光源的温度升高的状态;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图像的亮度状态;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来控制所述主动加热器,
其中,在确定单元确定图像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主动加热器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升高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包括:
图像生成单元,被配置为使用从光源装置发送的光生成图像;以及
投影单元,被配置为投影由图像生成单元生成的图像,
其中,控制单元基于由确定单元确定的关于作为要投影的图像而由图像生成单元生成的图像的亮度状态的确定结果来控制所述主动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在图像是全黑色图像的情况下,确定单元确定图像是低亮度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在确定单元确定图像至少不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主动加热器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在确定单元确定图像是全白色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主动加热器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降低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确定单元以用于生成投影图像的图像信号的帧单位来确定图像的亮度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固态光源的温度状态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来控制所述主动加热器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控制单元基于由布置在图像生成单元或投影单元中的亮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照明光或投影光的亮度的检测输出来控制所述主动加热器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其中,所述主动加热器是加热固态光源的电加热线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装置,包括:
散热器驱动单元,被配置为使得对应于固态光源的散热器移动,使得来自固态光源的热传导被降低。
11.一种用于投影仪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投影仪装置包括使用固态光源的光源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图像的亮度状态;以及
基于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控制主动加热器,所述主动加热器被配置为围绕所述光源装置并设定使至少固态光源的温度升高的状态,
其中,在确定单元确定图像是低亮度图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动加热器以设定使固态光源的温度升高的状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35011 | 2016-07-07 | ||
JP2016135011 | 2016-07-07 | ||
PCT/JP2017/017004 WO2018008246A1 (ja) | 2016-07-07 | 2017-04-28 |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78007A CN109478007A (zh) | 2019-03-15 |
CN109478007B true CN109478007B (zh) | 2022-06-17 |
Family
ID=6091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0461.3A Active CN109478007B (zh) | 2016-07-07 | 2017-04-28 | 投影仪装置和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87193B2 (zh) |
JP (1) | JP6883221B2 (zh) |
CN (1) | CN109478007B (zh) |
WO (1) | WO201800824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11548A1 (ja) * | 2017-12-04 | 2019-06-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 |
JP2024063833A (ja) * | 2022-10-27 | 2024-05-14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投射型表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3286A (zh) * | 2006-10-10 | 2009-09-02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01620356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光学设备、具备光学设备的波长转换激光光源、图像显示装置及激光光源装置 |
CN102112917A (zh) * | 2008-07-09 | 2011-06-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波长转换激光光源、具备此波长转换激光光源的投影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激光光源 |
US20120170004A1 (en) * | 2011-01-04 | 2012-07-05 | Lg Innotek Co., Ltd. | Projection system,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
CN103091951A (zh) * | 2011-10-31 | 2013-05-08 | 索尼公司 | 投影仪、光源装置、光源温度控制方法及程序 |
CN105556389A (zh) * | 2013-06-06 | 2016-05-04 | 索尼公司 | 图像显示装置、光源装置和光学单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67911B1 (en) * | 1998-10-08 | 2002-10-22 | Minolta Co., Ltd. | Projector and lamp unit |
JP2003215711A (ja) * | 2002-01-23 | 2003-07-30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 |
JP4003796B2 (ja) * | 2003-07-18 | 2007-11-0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 |
WO2005013249A1 (ja) * | 2003-08-05 | 2005-02-10 |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自己発光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US7190889B2 (en) | 2004-05-17 | 2007-03-13 | Neocera, Llc | Non-contact heater and method for non-contact heating of a substrate for material deposition |
WO2009008166A1 (ja) * | 2007-07-12 | 2009-01-15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9237546A (ja) * | 2008-03-07 | 2009-10-1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JP2010032732A (ja) * | 2008-07-28 | 2010-02-12 | Panasonic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0217250A (ja) * | 2009-03-13 | 2010-09-30 | Seiko Epson Corp | 波長変換装置、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WO2010130292A1 (de) * | 2009-05-15 | 2010-11-18 |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projektors mit einer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
JP5404560B2 (ja) * | 2010-08-20 | 2014-02-05 | 株式会社東芝 | プロジェクタ |
WO2012025986A1 (ja) * | 2010-08-24 | 2012-03-01 |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源冷却方法 |
WO2013077067A1 (ja) * | 2011-11-22 | 2013-05-3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源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源装置の制御方法 |
CN102520570B (zh) * | 2011-12-04 | 2015-05-27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发光装置及其应用的投影系统 |
JP2013190594A (ja) * | 2012-03-14 | 2013-09-26 |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 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走査型画像表示装置 |
JP2014112124A (ja) * | 2012-12-05 | 2014-06-19 | Panasonic Corp |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
JP6151051B2 (ja) * | 2013-03-08 | 2017-06-21 |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 レーザ投射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レーザ駆動制御方法 |
JP6286862B2 (ja) | 2013-05-07 | 2018-03-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ジェクター |
JP6236891B2 (ja) | 2013-06-07 | 2017-11-2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238768B2 (ja) | 2014-01-28 | 2017-11-29 |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 レーザ光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走査型画像表示装置 |
JP2015222305A (ja) * | 2014-05-22 | 2015-12-10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画像投影装置 |
JP2016012755A (ja) * | 2014-06-27 | 2016-01-21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2017
- 2017-04-28 JP JP2018525955A patent/JP6883221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4-28 US US16/305,311 patent/US11487193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4-28 WO PCT/JP2017/017004 patent/WO201800824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4-28 CN CN201780040461.3A patent/CN1094780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3286A (zh) * | 2006-10-10 | 2009-09-02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01620356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光学设备、具备光学设备的波长转换激光光源、图像显示装置及激光光源装置 |
CN102112917A (zh) * | 2008-07-09 | 2011-06-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波长转换激光光源、具备此波长转换激光光源的投影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激光光源 |
US20120170004A1 (en) * | 2011-01-04 | 2012-07-05 | Lg Innotek Co., Ltd. | Projection system,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
CN103091951A (zh) * | 2011-10-31 | 2013-05-08 | 索尼公司 | 投影仪、光源装置、光源温度控制方法及程序 |
CN105556389A (zh) * | 2013-06-06 | 2016-05-04 | 索尼公司 | 图像显示装置、光源装置和光学单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8008246A1 (ja) | 2019-04-18 |
US11487193B2 (en) | 2022-11-01 |
US20200041881A1 (en) | 2020-02-06 |
JP6883221B2 (ja) | 2021-06-09 |
CN109478007A (zh) | 2019-03-15 |
WO2018008246A1 (ja) | 2018-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79547B (zh) | 热输送装置和投影仪 | |
US6854851B2 (en) | Projection display | |
KR20120117718A (ko) | 광원 유닛 및 프로젝터 | |
JP2007212852A (ja) | 表示装置 | |
US10284833B2 (en) |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 |
KR100967736B1 (ko) | 냉각 장치, 프로젝터 및 냉각 방법 | |
CN109478007B (zh) | 投影仪装置和控制方法 | |
US11418763B2 (en) |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 |
US10785460B2 (en) |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 |
JP7264063B2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US11112688B2 (en) | Light source apparatus,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apparatus that control multiple light sources at different lighting timings | |
JP2000131763A (ja) | プロジェクタ | |
JP2004333526A (ja) | 投射表示装置 | |
US9591279B2 (en) | Light source unit,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jection-type display apparatus | |
WO2019111492A1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20024327A (ja) | 投射型表示装置 | |
JP2020034894A (ja) | 画像投射装置 | |
JP6881415B2 (ja) | プロジェクター | |
CN116114384A (zh) | 照明装置、控制照明装置的方法以及投影显示设备 | |
KR20110046341A (ko) | 광원 유닛 및 프로젝터 | |
JP2020042101A (ja) | 投射型表示装置 | |
JP2010243915A (ja) | 照明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 |
JP2005077908A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