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0162B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0162B
CN109460162B CN201811283420.XA CN201811283420A CN109460162B CN 109460162 B CN109460162 B CN 109460162B CN 201811283420 A CN201811283420 A CN 201811283420A CN 109460162 B CN109460162 B CN 109460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insulating
touc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34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0162A (zh
Inventor
杜凌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34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0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0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0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0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0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薄膜封装层、刻蚀保护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其中,刻蚀保护层设置在薄膜封装层的表面,第一金属层设置在刻蚀保护层远离薄膜封装层的一侧。第二金属层设置在绝缘层远离第一金属层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包括电极跨桥或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本申请中,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区以及第二绝缘区,其中,电极跨桥贯穿第一绝缘区,第二绝缘区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绝缘层的第一凹槽。由于在第二绝缘区开设有凹槽,使得绝缘层不再是一整面无机层,进而提高了耐弯折性。除此,本申请还在刻蚀保护层中开设第二凹糟,填充有机膜,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技术中,显示面板主要分为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两种主流的技术。其中,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施加电压,形成能够控制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进而控制光线的透过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采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当有电流通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时,发光材料就会发光,进而实现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超薄、高对比度、超广视角、低功率消耗、显示亮度高、色彩鲜艳,并且能够制作柔性显示等优点成为时下关注的重点。目前集成触控功能的轻薄型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已成为未来显示技术发展的方向。
发明人发现,当前的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能较差,因此如何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薄膜封装层;
刻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的表面;
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刻蚀保护层远离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一侧;
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刻蚀保护层的一侧;
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电极跨桥时,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或,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时,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多个电极跨桥;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电极跨桥电连接,相邻的第二电极通过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的金属走线电连接;
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区以及第二绝缘区,所述电极跨桥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区,所述第二绝缘区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绝缘层的第一凹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布置;
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弯折轴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位于同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均呈菱形网格形状,所述菱形网格的一条边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菱形网格的另一条边沿第四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四方向。
可选的,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
可选的,所述呈菱形网格中的网格线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所述凹槽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互不重叠。
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层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电极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一电极层;
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互不重叠。
可选的,所述绝缘层为有机层,
所述刻蚀保护层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所述菱形网格状的所述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线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任意一项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薄膜封装层、刻蚀保护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其中,刻蚀保护层设置在薄膜封装层的表面,第一金属层设置在刻蚀保护层远离薄膜封装层的一侧。第二金属层设置在绝缘层远离第一金属层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包括电极跨桥或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本申请中,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区以及第二绝缘区,其中,电极跨桥贯穿第一绝缘区,第二绝缘区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绝缘层的第一凹槽。由于在第二绝缘区开设有凹槽,使得绝缘层不再是一整面无机层,进而提高了耐弯折性。除此,本申请还在刻蚀保护层中开设第二凹糟,填充有机膜,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并且本实施例中,凹槽能阻止裂纹的延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排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沿AA’方向的切面图;
图7为图5中沿BB’方向的切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面板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TFE oncell结构是在显示层上铺设薄膜封装层,然后在薄膜封装层远离显示层的一侧表面设置触控层。
现有的柔性TFE oncell TP面板通常采用单层metal mesh菱形加跨桥的方式实现触控。触控层与电极跨桥所在的膜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通过绝缘层使得位于触控层的金属电极与电极跨桥绝缘,当金属电极需要与电极跨桥电连接时,在该绝缘层的对应位置上开设过孔即可。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首先在薄膜封装层TFE的表面设置多个触控电极跨桥,该触控电极跨桥为第一金属M1。之后,在第一金属M1层上形成绝缘层,在绝缘层远离第一金属层的表面设置有触控电极,其中,触控电极包括第二电极以及第一电极,均为第二金属M2。最后在第二金属M2层上形成有机膜层。
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绝缘层为无机层,使得当前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能较差,在多次弯折后,显示面板会出现裂痕。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如图2-图4所示,图2为该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3为该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的排布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201沿第一方向X布置,多个第二电极202沿第二方向Y布置。其中,第一电极201与第二电极202相互绝缘,且,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且相邻的第一电极201通过触控电极跨桥21电连接,沿第二方向延伸布置且相邻的第二电极通过同层的第二金属走线22电连接。为了便于描述,定义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为行方向,定义与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向为列方向,在本第二金属层中,包括多行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电极,以及多列沿第二方向布置的第二电极。
请参阅图2,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薄膜封装层601、刻蚀保护层602、第一金属层(图中未示出)、绝缘层603以及第二金属层605。
其中,刻蚀保护层602设置在薄膜封装层601的表面。第一金属层设置在刻蚀保护层602远离薄膜封装层601的一侧。
绝缘层603设置在第一金属层远离刻蚀保护层602的一侧,第二金属层605设置在所述绝缘层603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电极跨桥时,所述第二金属层605包括多个触控电极606,或,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时,所述第二金属层605包括多个电极跨桥。具体的,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电极跨桥电连接,相邻的第二电极通过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的金属走线电连接。
除此,结合图4,所述绝缘层603包括第一绝缘区701以及第二绝缘区702。且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跨桥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区,第二绝缘区702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绝缘层603的第一凹槽703,如图中第一凹槽703a、703b、703c、703d以及703e。
其中,本实施例在第二绝缘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703,而该第一凹槽可以贯穿绝缘层,使得第二金属层与第一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划分成多个子绝缘层,该绝缘层不再是一整面无机层。当对该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弯折时,由于相邻子绝缘层之间具有间隙(凹槽),使得相邻子绝缘层之间的应力减小,进而防止整面无机层破裂。
具体的,现以第一金属层为电极跨桥,第二金属层为触控电极为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说明。结合图2-图7,其中,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5中沿AA’方向的切面图,图7为图5中沿BB’方向的切面图。上述结构中,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只有在与电极跨桥21的两端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刻蚀孔,如图5中的区域301以及区域302,以使相邻的第一电极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电极跨桥在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第二电极在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重叠的区域,如图5中的区域303,其第二电极与电极跨桥相互绝缘,具体的,请参见图7,其中,第二电极505所采用的金属M2与电极跨桥503所采用的金属M1之间具有绝缘层504,且没有设置过孔。
由于第一金属层与第一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504为整面连续的无机层,其弯折性能较低。并且,TFE oncell结构是将TP电极膜层506设置在TFE501上的结构,且,薄膜封装层501与绝缘层504之间设置有刻蚀保护层502,电极跨桥设置在刻蚀保护层502远离薄膜封装层501的表面,当显示面板进行弯折时,可能会导致显示面板出现裂纹。
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二绝缘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703,而该第一凹槽可以贯穿绝缘层,使得第二金属层与第一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划分成多个子绝缘层,该绝缘层不再是一整面无机层。当对该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弯折时,由于相邻子绝缘层之间具有间隙(凹槽),使得相邻子绝缘层之间的应力减小,进而防止整面无机层破裂。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通过设置凹槽的刻蚀位置,使得凹槽可以阻止显示面板的裂纹延伸。具体的,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时,其余部分的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方向具有预设的角度。例如,假设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具有10个第一凹槽,其中,第一凹槽703a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X平行,第一凹槽703b的延伸方向、第一凹槽703b的延伸方向、第一凹槽703c的延伸方向、第一凹槽703d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一凹槽703e的延伸方向均相互平行。那么,另外5个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可以相互平行,也可以不平行,例如,第一凹槽703f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X呈第一预设夹角,其余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凹槽703f的延伸方向平行,也可以不平行,例如,第一凹槽703i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X呈第二预设夹角,且该第二预设夹角与第一预设夹角不相同,如图8所示。
发明人考虑到,当触控显示面板设置有第一凹槽后,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上,触控显示面板的弯折应力要大于沿垂直于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时触控显示面板的弯折应力。因此,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设定第一方向平行于触控显示面板的弯折轴方向,使得触控显示面板在沿弯折轴901进行弯折时,降低相邻的子绝缘层之间的应力。
并且,结合图9,当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时,假设相邻两个第一凹槽之间的子绝缘层在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弯折时发生破裂,如产生裂痕91以及裂痕92。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有第一凹槽,使得裂痕91只能在第一子绝缘层93a之间继续破裂,同理,裂痕92只能在第一子绝缘层93b之间继续破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一整面无机层的绝缘层的结构,当其上有裂痕时,裂痕没有阻挡结构,当触控显示面板在进行弯折时,会进一步加剧裂痕的破裂,使得裂痕越来越大。
可见,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能够将整面的绝缘层分成多个子绝缘层,当某个子绝缘层上产生裂痕后,该裂痕不会延伸到其他的子绝缘层上,进而限制了裂痕的扩散。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可以同层设置,还可以位于不同层。当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同层设置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金属层,此时,第二电极以及第一电极均位于第二金属层,但,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互绝缘,且,此时,位于同一行且相邻的第一电极可以通过位于第一金属层的电极跨桥电连接,位于同一列且相邻的第二电极通过第二金属层的同层金属电连接。
当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不同层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金属层可以包括第二电极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一电极层。其中,第二电极位于第二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可以为第二金属层。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可以为第三金属层。在第二电极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此时,位于同一列且相邻的第二电极可以通过第二金属层的同层金属电连接,位于同一行且相邻的第一电极可以通过位于第一金属层的电极跨桥电连接。
除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以及第一电极可以有多种呈现方式,例如,第二电极以及第一电极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均呈菱形网格形状,其中,菱形网格的一条边沿第三方向M延伸,所述菱形网格的另一条边沿第四方向N延伸,且所述第三方向M垂直于所述第四方向N。
又如,第二电极可以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第一电极可以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此时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位于不同层,且,第二电极在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第一电极在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还可以不平行于第一方向,例如,设置部分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上述第三方向M,该第三方向M与第一方向X不平行。
同理,当绝缘层设置有第一凹槽时,第一凹槽能够将整面的绝缘层分成多个子绝缘层,当某个子绝缘层上产生裂痕后,该裂痕不会延伸到其他的子绝缘层上,进而限制了裂痕的扩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可以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当第二电极以及第一电极为同层设置的菱形metal mesh结构时,所述呈菱形网格中的网格线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所述凹槽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互不重叠。
即,如图11所示,图11为图10中局部区域的放大图,其中,第一凹槽位于两条网格线之间,且沿第三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两条网格线可以为相邻的两条网格线,还可以具有预设间隔的两条网格线。
除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与不同的触控电极对应的多个第一凹槽中,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可以不相同。如图12所示,以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为同层设置的菱形metal mesh结构为例,位于第一第二电极121上的第一凹槽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第二电极121对应的绝缘层时,位于第二第二电极122上的第一凹槽可以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二第二电极122对应的绝缘层;或者,位于第二第二电极122上的第一凹槽还可以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二第二电极122对应的绝缘层;又或者,位于第二第二电极122上的第一凹槽还可以沿第三方向贯穿第二第二电极122对应的绝缘层;又或者,位于第二第二电极122上的第一凹槽还可以沿第四方向贯穿第二第二电极122对应的绝缘层。
同理,位于第一第一电极123上的第一凹槽可以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第一电极123对应的绝缘层;或者,位于第一第一电极123上的第一凹槽还可以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第一电极123对应的绝缘层;又或者,位于第一第一电极123上的第一凹槽还可以沿第三方向贯穿第一第一电极123对应的绝缘层;又或者,位于第一第一电极123上的第一凹槽还可以沿第四方向贯穿第一第一电极123对应的绝缘层。
例如,当第一凹槽均沿着第三方向时,本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如图13所示,在每个触控电极的绝缘层之间挖相同走向的第一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以及第一电极采用菱形metal mesh结构时,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互不重叠,以使得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互绝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如图14所示,绝缘层可以为有机层141。
其中,所述有机层141设置在所述刻蚀保护层602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
所述刻蚀保护层602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142,所述第二凹槽142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所述菱形网格状的所述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线606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凹槽处填充有机层,并在刻蚀保护层中与第一凹槽正投影部分重叠的部位开设第二凹槽,并在第二凹槽中也填充上述有机层,即绝缘层为有机层,进而能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任意一项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工作原理请参见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实施例,在此不重复叙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薄膜封装层、刻蚀保护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其中,刻蚀保护层设置在薄膜封装层的表面,第一金属层设置在刻蚀保护层远离薄膜封装层的一侧。第二金属层设置在绝缘层远离第一金属层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包括电极跨桥或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本申请中,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区以及第二绝缘区,其中,电极跨桥贯穿第一绝缘区,第二绝缘区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绝缘层的第一凹槽。由于在第二绝缘区开设有凹槽,使得绝缘层不再是一整面无机层,进而提高了耐弯折性。除此,本申请还在刻蚀保护层中开设第二凹糟,填充有机膜,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薄膜封装层;
刻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的表面;
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刻蚀保护层远离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一侧;
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刻蚀保护层的一侧;
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电极跨桥时,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或,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时,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多个电极跨桥;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电极跨桥电连接,相邻的第二电极通过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的金属走线电连接;
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区以及第二绝缘区,所述电极跨桥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区,所述第二绝缘区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绝缘层的第一凹槽,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划分为多个子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布置;
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弯折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位于同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均呈菱形网格形状,所述菱形网格的一条边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菱形网格的另一条边沿第四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四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呈菱形网格中的网格线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所述凹槽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互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电极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一电极层;
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互不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有机层,
所述刻蚀保护层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与所述菱形网格状的所述触控电极中的网格线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811283420.XA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460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3420.XA CN109460162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3420.XA CN109460162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0162A CN109460162A (zh) 2019-03-12
CN109460162B true CN109460162B (zh) 2022-05-24

Family

ID=65608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3420.XA Active CN109460162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01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7802B (zh) * 2019-04-15 2022-09-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58517B (zh) * 2019-12-09 2023-06-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309195B (zh) * 2020-02-20 2023-07-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1324238B (zh) 2020-03-19 2021-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413819A (zh) * 2020-04-17 2020-07-1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82607A (zh) * 2021-03-09 2021-06-01 中山大学 一种超薄单基板显示结构及其透明导电膜制备方法
CN113050828A (zh) * 2021-03-12 2021-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4314A (zh) * 2016-08-30 2017-01-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结构以及制作方法
CN106406629A (zh) * 2016-11-11 2017-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601133A (zh) * 2017-02-28 2017-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6292750U (zh) * 2016-08-29 2017-06-30 贵州乾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
CN107957813A (zh) * 2017-11-22 2018-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WO2018157563A1 (en) * 2017-03-03 2018-09-0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fabric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292750U (zh) * 2016-08-29 2017-06-30 贵州乾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
CN106354314A (zh) * 2016-08-30 2017-01-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结构以及制作方法
CN106406629A (zh) * 2016-11-11 2017-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601133A (zh) * 2017-02-28 2017-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18157563A1 (en) * 2017-03-03 2018-09-0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fabric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957813A (zh) * 2017-11-22 2018-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0162A (zh)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016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KR102262952B1 (ko) 터치 컨트롤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터치 컨트롤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CN108319398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KR102615577B1 (ko) 복수 타입들의 마이크로 코팅층들을 갖는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07195660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10717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538592B (zh) 可撓式顯示器
CN10889745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集成触控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20240005183A (ko) 라운딩된 에지를 갖는 지지층을 갖는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JP2008071770A (ja) 有機el表示パネル
CN108598290B (zh) 柔性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US11038139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display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1150771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70064139A (ko) 터치 패널
KR20150000464U (ko) 터치 패널
US11216098B2 (en)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4391610A (zh) 一种触摸屏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8646939A (zh)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及触控面板
US8723067B2 (en) Capacitive touch control sensor
US5965980A (en) Matrix-addresse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panel with orthogonally provided upper and lower electrodes, passivation layers, and terminals on one side of substrate
CN106055142A (zh) 显示装置
CN111522468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10597409B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0029121A1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656967A (zh) 触控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