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1301A - 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1301A
CN109451301A CN201811385416.4A CN201811385416A CN109451301A CN 109451301 A CN109451301 A CN 109451301A CN 201811385416 A CN201811385416 A CN 201811385416A CN 109451301 A CN109451301 A CN 109451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guide rail
motor
focusing test
pl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54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854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13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1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1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机对焦测试的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导轨,导轨用于放置图卡;智能终端夹,设置于导轨的一端,与图卡相对设置,并用于固定智能终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连接智能终端夹,带动固定于智能终端夹上的智能终端进行旋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第一电机,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状态,使第一电机带动智能终端夹上的智能终端进行旋转,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降低人力成本且可减少测试智能终端不同距离对焦稳定性的拍照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对焦是相机的重要功能,因此,为了使相机出厂时对焦功能正常,通常需要进行对焦测试。随着手机摄像头的应用越来越广,对不同距离的对焦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有对手机对焦稳定性的测试,一般手动摆设两张图卡,手机固定在旋转支架上,手动旋转和手动点击拍照。这种需要手动进行的对焦测试,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装置,减少拍摄大量对焦图片时耗费的人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导轨,导轨用于放置图卡;智能终端夹,设置于导轨的一端,与图卡相对设置,并用于固定智能终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连接智能终端夹,带动固定于智能终端夹上的智能终端进行旋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第一电机,以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状态,使第一电机带动智能终端夹上的智能终端进行旋转。
其中,装置还包括有第二电机及探头,第二电机连接探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耦接第二电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带动探头运动,以触发智能终端的拍摄指令。
其中,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图卡的活动图卡夹,活动图卡夹与导轨活动连接。
其中,装置还包括有触控屏,触控屏耦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触控屏处接收外部触控以产生控制信号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其中,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转动连接。
其中,智能终端为触屏手机,探头为触屏探头。
其中,导轨上设置有标尺。
其中,标尺的长度为0.8m-2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图卡固定于活动图卡夹上,其中,活动图卡夹与导轨活动连接;将智能终端固定于智能终端夹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以预设的频率旋转预设的角度,以使智能终端对准图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带动探头运动,以触发智能终端的拍摄指令,对图卡进行拍照。
其中,导轨包括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转动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通过将图卡放置在导轨上,在导轨的一端设置智能终端夹以固定智能终端,并将第一电机与智能终端夹连接,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第一电机,并控制第一电机带动智能终端夹上的智能终端进行旋转,以使智能终端对准图卡进行拍照,此种方式操作简单,并减少了拍摄大量对焦图片时耗费的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方法一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相机的对焦测试需要手动进行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
该装置包括导轨1、智能终端夹2、第一电机(未图示)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导轨1用于放置图卡(未图示),导轨形状为方形、椭圆形、菱形中的任一种。优选方形,方形导轨1更利于测量图卡距离导轨1端部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在导轨1上设置用于固定图卡的活动图卡夹5。活动图卡夹5与导轨1活动连接,活动图卡夹5可沿着导轨1的方向进行移动以选择图卡的放置位置。为了方便图卡的放置与取出,活动图卡夹5可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图卡。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图卡可自带底座,放置于导轨1上,关于图卡的位置的移动的方式为人工放置。
进一步的,在导轨1上设置有标尺,以方便观察上面放置的图卡距离智能终端夹2的距离,导轨1的长度可为0.8m-2m,优选1m。长度为1m左右的导轨1占用空间位置比较合理,且能满足目前的智能终端4上相机的对焦距离。
导轨1的个数可根据智能终端4需要对焦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导轨1的数量为2个,具体包括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其中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转动连接,第一导轨11与第二导轨12之间的角度可以通过手动转动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来进行设置。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利用电机带动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进行自动转动。优选的,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的长度相等且在端部位置相交,以使整个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
具体的,智能终端夹2位于导轨1的一端,与导轨1上的图卡相对设置,智能终端4固定于智能终端夹2上时,也与导轨1上的图卡相对设置。当导轨1包括有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时,智能终端夹2位于第一导轨11与第二导轨12端部相交的交点位置上。智能终端4固定于智能终端夹2上,通过旋转智能终端夹2,带动智能终端夹2上的智能终端4对准导轨1上的图卡进行拍摄。
进一步的,为了能实现智能终端4的自动旋转,节省人力,本装置还包括有第一电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第一电机连接智能终端夹2,带动固定于所述智能终端夹2上的智能终端4进行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位于导轨1端部与设置有智能终端夹2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第一电机通过连接轴与智能终端夹2进行连接以带动智能终端夹2进行旋转,同时为了使智能终端夹2在旋转时保证导轨1能不受连接轴转动的影响,连接轴穿过导轨1的端部的位置加设轴承。当导轨1包括有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时,连接轴穿过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端部的交点位置,并在与导轨1接触的位置设置轴承。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机还可位于其他位置,只要能带动智能终端夹2在导轨1上旋转,使位于智能终端夹2上智能终端4能够对准导轨1上的图卡进行拍照即可。
第一电机的工作状态具体是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来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是一种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由内部多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指令及资料内存、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组、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组化组合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连接第一电机,以控制第一电机以预设的频率和预设的速度进行运动,带动智能终端夹2上的智能终端4进行旋转,旋转后的智能终端4对准导轨1上图卡,以方便对图卡进行拍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智能终端4对准导轨1上的图卡后,可人工触发智能终端4的拍照指令,智能终端4人工触发的指令对图卡进行拍照,此人工触发拍照的方式准确率更高且成本较低。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通过在导轨上放置图卡,在导轨的一端设置智能终端夹以固定智能终端,并将第一电机与智能终端夹连接,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第一电机,并控制第一电机带动智能终端夹上的智能终端进行旋转,使智能终端对准图卡而进行拍照,此种方式操作简单,并减少了拍摄大量对焦图片时耗费的人力。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区别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有第二电机6和探头7。
探头7用于触发智能终端4的拍照指令,探头7的类型可具体根据智能终端4的种类进行选择,当智能终端4为触屏手机时,探头7为触屏探头7,当智能终端4为按键手机时,需要按键才能触发智能终端4的拍照指令,此时探头7可为一连接杆即可。
为了更加节省人力成本,可通过第二电机6连接探头7,以使第二电机6带动探头7运动,以触发智能终端4的拍照指令。
具体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耦接第二电机6,以控制第二电机6的工作状态,使第二电机6带动探头7进行运动,以触发智能终端4的拍照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有触控屏8,该触控屏8耦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在触控屏8处接收外部触控以产生控制信号至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具体的,用户通过触控屏8设置第二电机6带动探头7点击的频率,比如一分钟触发10次,具体触发频率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还可通过触控屏8设置第一电机带动智能终端夹2旋转的频率和旋转的角度。触控屏8设置的具体位置只要方便用户操作和观察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由于智能终端4会发生旋转,因此在进行拍摄时也需要将探头7旋转到与智能终端4相对的预定位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智能终端夹2上的智能终端4进行旋转。当智能终端4旋转到预定位置后,再利用第二电机6带动探头7旋转到与智能终端4对应的位置上。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也可让探头7随着智能终端4一起转动,使得探头7的端部与智能终端4一直保持相对静止。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具有上述实施例技术效果的同时,在装置中加入第二电机和探头,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状态,使第二电机带动探头模拟拍摄的动作。通过设置点击的频率,实现不同对焦距离设定数量照片的拍摄,更能够节省人力。且通过设置触控屏,用于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使整个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使用。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
S31:将图卡固定于活动图卡夹上,其中,活动图卡夹与导轨活动连接。
将图卡固定于导轨上的活动图卡夹上,活动图卡夹与导轨活动连接,活动图卡夹可沿着导轨的方向进行移动以定位图卡的位置,为了方便图卡的放置与取出,活动图卡夹可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图卡。
S32:将智能终端固定于智能终端夹上。
当要对智能终端进行对焦测试时,则将此智能终端固定于测试装置的智能终端夹上。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智能终端为手机时,为了更好的固定手机,可将手机横向固定于智能终端夹上。
其中,智能终端夹上连接有第一电机,以带动智能终端夹上的智能终端进行旋转。
S3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以预设的频率旋转预设的角度,以使所述智能终端对准所述图卡。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第一电机,以控制第一电机以预设的频率和预设的速度进行运动,以带动智能终端夹上的智能终端进行旋转。旋转后的智能终端的摄像头对准导轨上图卡,以方便对图卡进行拍摄。
S34: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带动探头运动,以触发智能终端的拍摄指令,对图卡进行拍照。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耦接第二电机,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状态,第二电机带动探头进行运动,以触发智能终端的拍照指令。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可通过耦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触控屏设置第二电机带动探头点击的次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方法通过在导轨上放置图卡,在导轨的一端设置智能终端夹以固定智能终端。并将第一电机与智能终端夹连接,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第一电机,并控制第一电机带动智能终端夹上的智能终端进行旋转。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状态,使第二电机带动探头模拟拍摄的动作,通过设置点击次数,实现不同对焦距离设定数量照片的拍摄。且通过触控屏设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使整个装置操作简单,更能够节省人力。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导轨,所述导轨用于放置图卡;
智能终端夹,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图卡相对设置,并用于固定所述智能终端;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智能终端夹,带动固定于所述智能终端夹上的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旋转;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以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工作状态,使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智能终端夹上的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有第二电机及探头,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探头,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耦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探头运动,以触发所述智能终端的拍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有固定所述图卡的活动图卡夹,所述活动图卡夹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包括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耦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触控屏处接收外部触控以产生控制信号至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为触屏手机,所述探头为触屏探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标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的长度为0.8m-2m。
9.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图卡固定于活动图卡夹上,其中,所述活动图卡夹与导轨活动连接;
将所述智能终端固定于智能终端夹上;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以预设的频率旋转预设的角度,以使所述智能终端对准所述图卡;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带动探头运动,以触发智能终端的拍摄指令,对所述图卡进行拍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转动连接。
CN201811385416.4A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94513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5416.4A CN109451301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5416.4A CN109451301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1301A true CN109451301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53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5416.4A Pending CN109451301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130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285A (zh) * 2019-10-30 2019-12-31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化获取摄像机聚焦曲面的测量方法
CN111263075A (zh) * 2020-04-01 2020-06-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包含音圈电机的镜头模组进行标定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901585A (zh) * 2020-07-23 2020-11-06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相机对焦时间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96522A (zh) * 2020-04-01 2021-10-1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包含音圈电机的镜头模组进行标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14449259A (zh) * 2022-02-14 2022-05-06 上海豪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相机对焦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控制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73856Y (zh) * 2007-06-29 2008-12-31 北京创世都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数码相机整机性能的检测系统
CN104469348A (zh) * 2014-12-10 2015-03-25 东莞市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摄像头对焦及拍照功能寿命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406020A (zh) * 2016-10-25 2017-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测试装置
CN106961553A (zh) * 2017-03-27 2017-07-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和系统、移动设备
CN107749982A (zh) * 2017-11-29 2018-03-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相机自动对焦的装置、方法和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73856Y (zh) * 2007-06-29 2008-12-31 北京创世都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数码相机整机性能的检测系统
CN104469348A (zh) * 2014-12-10 2015-03-25 东莞市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摄像头对焦及拍照功能寿命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406020A (zh) * 2016-10-25 2017-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测试装置
CN106961553A (zh) * 2017-03-27 2017-07-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和系统、移动设备
CN107749982A (zh) * 2017-11-29 2018-03-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相机自动对焦的装置、方法和控制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285A (zh) * 2019-10-30 2019-12-31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化获取摄像机聚焦曲面的测量方法
CN111263075A (zh) * 2020-04-01 2020-06-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包含音圈电机的镜头模组进行标定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496522A (zh) * 2020-04-01 2021-10-1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包含音圈电机的镜头模组进行标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63075B (zh) * 2020-04-01 2022-03-0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包含音圈电机的镜头模组进行标定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901585A (zh) * 2020-07-23 2020-11-06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相机对焦时间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9259A (zh) * 2022-02-14 2022-05-06 上海豪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相机对焦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控制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1301A (zh) 一种智能终端对焦测试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0032127A (zh) 手持云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01144766A (zh) 全自动显微硬度测量系统
CN104635313A (zh) 调焦镜头及设有该调焦镜头的工业相机
CN207548421U (zh) 一种光学影像磨针机
CN101276576B (zh) 一种数码相框及其图像变换方法
CN207926762U (zh) 拍摄控制系统
CN205123805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3587869U (zh) 调焦镜头及设有该调焦镜头的工业相机
CN209576595U (zh) 一种玻璃胶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09132300U (zh) 加速度自动化测试装置
CN206820877U (zh) 一种调焦结构及投影仪
CN206162974U (zh) 一种交流伺服系统性能演示系统
CN205945903U (zh) 一种触屏终端测试装置
CN104950394A (zh) 一种光纤图像的自动调整装置与方法
CN208643124U (zh) 多角度调节点胶机
CN203469539U (zh) 一种搅拌棒吸附萃取装置
CN202940887U (zh) 一种镜头控制装置
CN109474783B (zh) 一种环境光场采集系统及方法
CN213766477U (zh) 一种定位精准的水泥净浆搅拌机
CN204855405U (zh) 一种药瓶检测装置
CN106210226B (zh) 移动终端快速对焦演示设备及演示方法
CN201021937Y (zh) 新型电能表常数、起动和潜动试验系统
CN205681537U (zh) 可旋转式植物观察装置
CN203303509U (zh) 加速器epid自动到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