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9252A - 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9252A
CN109449252A CN201811359274.4A CN201811359274A CN109449252A CN 109449252 A CN109449252 A CN 109449252A CN 201811359274 A CN201811359274 A CN 201811359274A CN 109449252 A CN109449252 A CN 109449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wafer
fixed
solar cells
multicrystalline sola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592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49252B (zh
Inventor
王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nergy P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nergy P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nergy P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nergy P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592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92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9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9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49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9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2Stencil printing; Silk-screen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它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的步骤过于简单,无法保证其质量,制备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检验;b、制绒;c、扩散;d、刻蚀;e、去PSG;f、PECVD;g、丝网印刷;h、烧结;i、划片;j、裂片;k、钝化;l、测试分选。本发明具有制作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伏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广,市场对高功率组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降低组件封装损失、提高组件输出功率已成为国内外组件厂商研究的趋势。其中半片技术是一种通过减小电池片尺寸,降低串阻损耗来提高组件功率的技术;通过将标准规格电池片激光切割为尺寸相等的两个半片电池片,可将通过每根主栅的电流降低为原来的1/2,内部损耗降低为整片电池的1/4,进而提高组件功率。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半片电池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201710692185.0;公开号:CN107452824A】。这种新型太阳能半片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过程包含如下步骤:1)、整片电池片上料;2)、整片电池片相机定位;3)、整片电池片激光切割:使用光纤激光器激光切割,平行于主栅线方向,同一位置切割3-15次,切割深度为电池片厚度的35-65%;4)、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电池片进行掰开得到所需电池片半片。
该专利中公开的制备方法虽然可实现半片电池片的制备,但是,该制备方法的步骤过于简单,无法保证其质量,制备效果差,因此,设计出一种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具有制作效果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检验:对硅片进行检验,去除不合格的硅片;
b、制绒:对硅片进行清洗制绒,清除表面损伤层和污染层,并形成金字塔结构的绒面;
c、扩散:将硅片放入到石英舟中,将石英舟放入到扩散炉中进行扩散;
d、刻蚀:通过湿法刻蚀设备对硅片进行刻蚀;
e、去PSG:将硅片进行表面去磷清洗,并用去离子水对硅片进行漂洗;
f、PECVD:将硅片放入到石墨舟中,将石墨舟放入到管式PECVD设备中进行镀膜,形成减反射膜;
g、丝网印刷:通过丝网印刷机在硅片的上下表面印制正、负电极;
h、烧结:将硅片放入到烧结设备中进行烧结,得到多晶太阳能电池片;
i、划片:通过激光划片机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片背面进行切割,形成切槽;
j、裂片:通过电池片裂片机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片沿切槽处进行裂片,形成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
k、钝化:通过钝化装置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片新生成切割面进行钝化,形成钝化膜;
l、测试分选:对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进行测试,按电流和功率大小进行分类。
所述步骤c中的扩散炉为低压扩散炉。
所述步骤f中的减反射膜为三层氮化硅减反射膜。
所述步骤i中的切槽深度为80-120μm。
所述步骤j中的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为125mm×62.5mm或156mm×78mm。
所述丝网印刷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输送装置、多个印刷装置、浆料搅拌装置和缓存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印刷装置将浆料搅拌装置配制好的浆料印刷在硅片上,使其形成背电极、背电场和正电极,在印刷过程中,通过缓存装置对硅片进行缓冲或取样。
所述浆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搅拌箱固定在机架上,搅拌箱上部具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电磁阀一,搅拌箱下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电磁阀二,机架上固定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升降座,且升降座位于搅拌箱的正上方,升降座和联动杆上端相连,联动杆下端伸入到搅拌箱内和定位架相连,定位架上设置有搅拌机构,升降座还与一能使其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一相连;搅拌机构包括呈L形的从动条、呈直角三角形的主动板、安装盘一、安装盘二、弹簧、动力电机、驱动轮、导块一和导块二,导块一滑动设置在从动条一端上,导块一还与定位架一端相连,导块二滑动设置在从动条另一端上,导块二通过联杆和主动板相连,主动板包括长直边、短直边和斜边,主动板的斜边上还具有齿牙部,动力电机固定在定位架另一端上,动力电机的输出轴竖直设置,驱动轮固定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且驱动轮与齿牙部相啮合,弹簧一端和从动条中部相连,弹簧另一端和定位架另一端相连,安装盘一通过转轴一连接在从动条中部,且安装盘一的侧部能与主动板的长直边相抵靠,安装盘一上固定有转动电机一,转动电机一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转动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和搅拌轴一相连,搅拌轴一上具有螺旋搅拌片一,安装盘二通过转轴二连接在联杆上,且安装盘二的侧部能与从动条另一端相抵靠,安装盘二上固定有转动电机二,转动电机二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转动电机二的输出轴端部和搅拌轴二相连,搅拌轴二上具有螺旋搅拌片二,且螺旋搅拌片一与螺旋搅拌片二的旋向相反。
采用以上结构,将各类原料放入到搅拌箱内,控制转动电机一带动搅拌轴一转动,搅拌轴一带动螺旋搅拌片一转动,控制转动电机二带动搅拌轴二转动,搅拌轴二带动螺旋搅拌片二转动,同时,控制动力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与齿牙部相啮合,使主动板来回移动,主动板通过联杆使从动条左右移动,随着主动板和从动条的移动,主动板可使安装盘一转动,而从动条可使安装盘二转动;同样,也可以通过驱动结构一带动升降座上下移动,升降座通过联动杆带动定位架上下移动,从而螺旋搅拌片一和螺旋搅拌片二可将搅拌箱中的原料快速搅拌均匀,搅拌快速。
所述从动条一端还固定有横向推送板,主动板的短直边上还固定有竖向推送板。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横向推送板可对搅拌箱内的原料左右推送,通过竖向推送板可对搅拌箱内的原料来回推送,推送效果好。
所述驱动结构一包括导杆一、导套一、齿条一、齿轮一和驱动电机一,导杆一竖直固定在立柱上,导套一设置在导杆一上,齿条一竖直固定在立柱上,且齿条一与导杆一相互平行,驱动电机一固定在导套一上,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一固定在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一与齿条一相啮合,升降座固定在导套一上。
当需要使升降座上下移动时,控制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与齿条一相啮合,使导套一沿着导杆一上下移动,导套一带动升降座上下移动,从而可使升降座上下移动。
所述出料口处还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上设置有输送泵。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输送管可将搅拌箱中搅拌好的浆料输送到印刷装置处。
所述搅拌箱侧部还具有观察口,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的观察板。
所述安装盘一上还竖直固定有若干辅助杆一,辅助杆一上具有呈倾斜布置的若干辅助片一,且辅助片一的尺寸由上至下依次递减,安装盘二上还竖直固定有若干辅助杆二,辅助杆二上具有呈倾斜布置的若干辅助片二,且辅助片二的尺寸由上至下依次递增。
采用以上结构,由于安装盘一和安装盘二可相对搅拌箱来回转动,螺旋搅拌片一可将原料由下向上输送,螺旋搅拌片二可将原料由上向下输送,配合尺寸由上至下依次递减的辅助片一和尺寸由上至下依次递增的辅助片二,可减少各原料搅拌所需的时间,辅助方便。
所述缓存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机架上,支撑架上水平固定有导轨一和导轨二,导轨一上设置有滑块一,滑块一上固定有推杆电机一,推杆电机一的推杆竖直向下,推杆电机一的推杆端部和安装块一相连,安装块一上通过可拆卸结构一和下部具有开口的缓存盒一相连,且缓存盒一能位于输送带正上方,滑块一上还固定有铁块一,导轨二上设置有滑块二,滑块二上固定有推杆电机二,推杆电机二的推杆竖直向下,推杆电机二的推杆端部和安装块二相连,安装块二上通过可拆卸结构二和下部具有开口的缓存盒二相连,且缓存盒二能位于输送带正上方,滑块二上还固定有铁块二,机架上还设置有能使滑块一或滑块二移动的驱动结构二,驱动结构二包括安装条、导杆二、导套二、齿轮二、齿条二、驱动电机二、气缸一、气缸二、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安装条固定在支撑架上,导杆二水平固定在安装条上,且导杆二位于导轨一与导轨二两者之间,齿条二固定在安装条上,且齿条二与导杆二相互平行,驱动电机二固定在导套二上,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二固定在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端部,气缸一固定在导套二一侧上,气缸一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和电磁铁一相连,且电磁铁一能与铁块一相接触,气缸二固定在导套二另一侧上,气缸二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二的活塞杆端部和电磁铁二相连,且电磁铁二能与铁块二相接触。
采用以上结构,控制驱动电机二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与齿条二相啮合,使导套二沿着导杆二来回移动,控制气缸一带动电磁铁一来回移动,电磁铁一将铁块一吸住,或控制气缸二带动电磁铁二来回移动,电磁铁二将铁块二吸住,可将缓存盒一和缓存盒二放入或取出,当下段出现暂停时,输送带上的硅片可自动流进缓存盒一或缓存盒二内,输送带上无硅片时,缓存盒一或缓存盒二内的硅片自动释放到输送带上,满足下一段设备连续运行不停机,缓存盒一和缓存盒二采用可拆卸方式,满盒后自动取出,实现更大数量的缓存,同时,装满片的缓存盒一或缓存盒二可以方便调换至其他流水线装载使用,可以避免在不同流水线做换片实验时,依靠手工取片引起的各种弊端,功能性强。
所述导轨一的两端固定有限位块一,导轨二的两端固定有限位块二。
所述可拆卸结构一包括电磁铁三和铁板一,电磁铁三固定在安装块一上,铁板一固定在缓存盒一的上部,且铁板一能与电磁铁三相接触。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电磁铁三和铁板一的结构,可实现安装块一和缓存盒一之间快速拆装。
所述可拆卸结构二包括电磁铁四和铁板二,电磁铁四固定在安装块二上,铁板二固定在缓存盒二的上部,且铁板二能与电磁铁四相接触。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电磁铁四和铁板二的结构,可实现安装块二和缓存盒二之间快速拆装。
所述铁板一上还竖直固定有若干限位导柱一,铁板二上还竖直固定有若干限位导柱二。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限位导柱一对缓存盒一进行限位导向,可使其能够顺利安装到位;通过限位导柱二对缓存盒二进行限位导向,可使其能够顺利安装到位。
所述缓存盒一和缓存盒二均为前后贯通设置,缓存盒一和缓存盒二内均设有若干插槽。
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工作台,且工作台位于输送带正下方,工作台上依次设置有下料机构、转向机构和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支架一、导轨三、滑块三、气缸三、下料吸盘和两个占存盒,两个占存盒分别倾斜固定在工作台上,且两个占存盒对称分布在输送带的两侧,支架一固定在工作台上,导轨三水平固定在支架一上,滑块三设置在导轨三上,滑块三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一相连,气缸三固定在滑块三上,气缸三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三的活塞杆端部和下料吸盘相连,且下料吸盘能将输送带上的硅片吸住;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定位转轴、主同步轮、从同步轮、同步带、升降气缸和转向吸盘,定位转轴下端和工作台转动连接,定位转轴上端和升降气缸相连,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转向吸盘相连,且转向吸盘能将输送带上的硅片吸住,转向电机固定在工作台上,转向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主同步轮固定在转向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从同步轮固定在定位转轴中部,同步带套设在主同步轮与从同步轮外。
采用以上结构,控制升降气缸带动转向吸盘向上移动,转向吸盘将输送带上的硅片吸住,控制转向电机带动主同步轮转动,主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同步轮转动,从同步轮带动定位转轴转动,定位转轴使转向吸盘转动,可将硅片旋转90°再放下,本传输设备考虑到烧结炉和测试分选运行节拍的差异,设计了自动下料机构和自动上料机构,实现自动吸出烧结多余硅片和自动补充测试分选空缺硅片,达到针对测试分选设备运行过程不空片不堵片的效果,可以连续满负荷运行,传输可靠。
通过移动结构一带动滑块三沿着导轨三来回移动,滑块三带动气缸三来回移动,控制气缸三带动下料吸盘上下移动,下料吸盘将输送带上多余硅片的放入到占存盒内。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支架二、导轨四、滑块四、气缸四、上料吸盘和两个放置座,两个放置座分别通过固定在工作台上,且两个放置座对称分布在输送带的两侧,放置座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有储存盒,放置座上还设置有能将储存盒内的硅片由下向上推送的推送结构,支架二固定在工作台上,导轨四水平固定在支架二上,滑块四设置在导轨四上,滑块四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二相连,气缸四固定在导二上,气缸四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四的活塞杆端部和上料吸盘相连,且上料吸盘能将储存盒内的硅片吸住。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移动结构二带动滑块四沿着导轨四来回移动,滑块四带动气缸四来回移动,控制气缸四带动上料吸盘上下移动,上料吸盘将储存盒内的硅片补充到输送带上,同时,通过推送结构将储存盒内的硅片逐渐向上推送,使储存盒最上层的硅片保持同一位置。
所述推送结构包括安装板、导杆三、导套三、丝杆、螺母和推杆,安装板固定在放置座上,导杆三竖直固定在安装板上,导套三设置在导杆三上,丝杆竖直设置在安装板上,丝杆的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相连,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上,螺母和轴承的内圈相连,轴承的外圈通过升降板和导套三相连,推杆下端和升降板相连,推杆上端为推送部。
当需要将储存盒内的硅片逐渐向上推送时,控制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使螺母转动,螺母使导套三沿着导杆三上下移动,导套三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升降板带动推杆上下移动,从而可将储存盒内的硅片逐渐向上推送,推送方便。
所述机架上还具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传输带和若干冷却风机,传输带设置在机架上,传输带包括若干慢速带和两个快速带,快传输带位于慢传输带两侧,冷却风机通过连杆固定在支架三上,冷却风机的位置与慢速带位置一一对应,且冷却风机的出风口朝下。
采用以上结构,将传输带设计成慢速带和快速带两者结构,延长硅片的在传输带上的停留时间,使烧结炉出来的高温硅片迅速、充分降温。
所述支架三上还设置有风量调节结构,风量调节结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和减速电机,固定板连接在冷却风机的进风口处,固定板上开设有通风孔一,减速电机固定在支架三上,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和活动板相连,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二,活动板与固定板的结构相同,且活动板能将通孔一封闭住。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活动板转动,通过活动板与固定板相对转动,可对冷却风机的出风量进行有效调节。
所述连杆上还固定有检测飘带,且检测飘带位于冷却风机的出风口下方。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检测飘带可方便对冷却风机的异常进行检测,检测直观。
所述移动结构一包括步进电机一、齿轮三和齿条三,齿条三水平固定在支架一上,且齿条三与导轨三相互平行,步进电机一固定在滑块三上,步进电机一的输出轴竖直设置,齿轮三固定在步进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三与齿条三相啮合;移动结构二包括步进电机二、齿轮四和齿条四,齿条四水平固定在支架二上,且齿条四与导轨四相互平行,步进电机二固定在滑块四上,步进电机二的输出轴竖直设置,齿轮四固定在步进电机二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四与齿条四相啮合。
采用以上结构,控制步进电机一带动齿轮三转动,齿轮三逐渐与齿条三相啮合,使滑块三沿着导轨三来回移动;控制步进电机二带动齿轮四转动,齿轮四逐渐与齿条四相啮合,使滑块四沿着导轨四来回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具有该优点:本发明中通过检验、制绒、扩散、刻蚀、去PSG、PECVD、丝网印刷、烧结、划片、裂片、钝化和测试分选等操作,就可以完成其制作,制作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制作工艺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丝网印刷机中浆料搅拌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丝网印刷机中浆料搅拌装置拆去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丝网印刷机中浆料搅拌装置拆去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丝网印刷机中缓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丝网印刷机中缓存装置拆去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丝网印刷机拆去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丝网印刷机中转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丝网印刷机中推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搅拌箱;2a、进料口;2b、出料口;3、输送管;4、输送泵;5、电磁阀二;6、观察板;7、电磁阀一;8、联动杆;9、升降座;10、导套一;11、导杆一;13、驱动电机一;14、齿轮一;15、齿条一;16、立柱;17、从动条;18、导块二;19、导块一;20、安装盘一;21、动力电机;22、驱动轮;24、主动板;24a、齿牙部;25、联杆;26、安装盘二;27、竖向推送板;28、螺旋搅拌片二;29、搅拌轴二;30、转动电机二;31、螺旋搅拌片一;32、搅拌轴一;33、转动电机一;34、横向推送板;35、定位架;36、弹簧;37、辅助片二;38、辅助杆二;39、辅助片一;40、辅助杆一;42、输送带;43、支撑架;44、缓存盒一;45、滑块一;46、推杆电机一;47、电磁铁一;48、气缸一;49、导轨一;50、安装条;51、推杆电机二;52、滑块二;53、导轨二;54、缓存盒二;55、电磁铁二;56、气缸二;57、齿条二;58、齿轮二;59、驱动电机二;60、导套二;61、导杆二;62、铁块一;63、铁板一;64、限位导柱一;65、电磁铁三;66、安装块一;67、安装块二;68、电磁铁四;69、限位导柱二;80、铁板二;71、铁块二;72、滑块四;73、上料吸盘;74、步进电机二;76、放置座;77、工作台;78、转向吸盘;79、占存盒;80、下料吸盘;81、滑块三;82、步进电机一;83、检测飘带;84、冷却风机;85、固定板;86、传输带;87、支架三;88、减速电机;89、活动板;90、连杆;91、齿轮三;92、气缸三;93、齿条三;94、导轨三;95、支架一;96、齿轮四;97、气缸四;98、齿条四;99、导轨四;100、支架二;101、定位转轴;102、同步带;103、转向电机;104、主同步轮;105、升降气缸;106、从同步轮;107、安装板;108、导杆三;109、导套三;110、丝杆;111、伺服电机;112、螺母;113、升降板;114、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检验:对硅片进行检验,去除不合格的硅片;
b、制绒:对硅片进行清洗制绒,清除表面损伤层和污染层,并形成金字塔结构的绒面;
c、扩散:将硅片放入到石英舟中,将石英舟放入到扩散炉中进行扩散;
d、刻蚀:通过湿法刻蚀设备对硅片进行刻蚀;
e、去PSG:将硅片进行表面去磷清洗,并用去离子水对硅片进行漂洗;
f、PECVD:将硅片放入到石墨舟中,将石墨舟放入到管式PECVD设备中进行镀膜,形成减反射膜;
g、丝网印刷:通过丝网印刷机在硅片的上下表面印制正、负电极;
h、烧结:将硅片放入到烧结设备中进行烧结,得到多晶太阳能电池片;
i、划片:通过激光划片机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片背面进行切割,形成切槽;
j、裂片:通过电池片裂片机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片沿切槽处进行裂片,形成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
k、钝化:通过钝化装置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片新生成切割面进行钝化,形成钝化膜;在本实施例中,钝化装置采用的是专利号为:201720123089X中的技术,实现在半片裂片分片后,对电池片新生成切割面形成钝化膜,对硅基电池片半片起到钝化效果,提高单位时间钝化效率,有效减少半片光伏组件的性能衰减,提高半片电池片光伏组件的可靠性,实现长期稳定功率输出;
l、测试分选:对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进行测试,按电流和功率大小进行分类。
步骤c中的扩散炉为低压扩散炉。
步骤f中的减反射膜为三层氮化硅减反射膜。
步骤i中的切槽深度为80-120μm;在本实施例中,步骤i中的切槽深度为90μm。
步骤j中的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为125mm×62.5mm或156mm×78mm;在本实施例中,步骤j中的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为125mm×62.5mm。
如图2-图9所示,丝网印刷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输送装置、多个印刷装置、浆料搅拌装置和缓存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42;在本实施例中,印刷装置的数量为三个,印刷装置和输送带42采用的是现有技术,印刷装置可采用如专利号中的201721778032X中现有结构;通过印刷装置将浆料搅拌装置配制好的浆料印刷在硅片上,依次形成背电极、背电场和正电极,在印刷过程中,通过缓存装置对硅片进行缓冲或取样。
浆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2,搅拌箱2固定在机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箱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搅拌箱2上部具有进料口2a,进料口2a处设置有电磁阀一7,搅拌箱2下部具有出料口2b,出料口2b处设置有电磁阀二5,机架1上固定有立柱16,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立柱16;立柱16上设置有升降座9,且升降座9位于搅拌箱2的正上方,升降座9和联动杆8上端相连,联动杆8下端伸入到搅拌箱2内和定位架35相连,定位架35上设置有搅拌机构,升降座9还与一能使其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一相连;搅拌机构包括呈L形的从动条17、呈直角三角形的主动板24、安装盘一20、安装盘二26、弹簧36、动力电机21、驱动轮22、导块一19和导块二18,导块一19滑动设置在从动条17一端上,导块一19还与定位架35一端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导块一1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还与定位架35一端相连;导块二18滑动设置在从动条17另一端上,导块二18通过联杆25和主动板24相连,主动板24包括长直边、短直边和斜边,主动板24的斜边上还具有齿牙部24a,动力电机21固定在定位架35另一端上,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机2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定位架35另一端上;动力电机21的输出轴竖直设置,驱动轮22固定在动力电机21的输出轴端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22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动力电机21的输出轴端部;且驱动轮22与齿牙部24a相啮合,弹簧36一端和从动条17中部相连,弹簧36另一端和定位架35另一端相连,安装盘一20通过转轴一连接在从动条17中部,且安装盘一20的侧部能与主动板24的长直边相抵靠,安装盘一20上固定有转动电机一3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盘一20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转动电机一33;转动电机一33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转动电机一33的输出轴端部和搅拌轴一32相连,搅拌轴一32上具有螺旋搅拌片一31,安装盘二26通过转轴二连接在联杆25上,且安装盘二26的侧部能与从动条17另一端相抵靠,安装盘二26上固定有转动电机二30,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盘二26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转动电机二30;转动电机二30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转动电机二30的输出轴端部和搅拌轴二29相连,搅拌轴二29上具有螺旋搅拌片二28,且螺旋搅拌片一31与螺旋搅拌片二28的旋向相反。
从动条17一端还固定有横向推送板34,主动板24的短直边上还固定有竖向推送板27;采用该结构,通过横向推送板34可对搅拌箱2内的原料左右推送,通过竖向推送板27可对搅拌箱2内的原料来回推送,推送效果好。
驱动结构一包括导杆一11、导套一10、齿条一15、齿轮一14和驱动电机一13,导杆一11竖直固定在立柱16上,导套一10设置在导杆一11上,齿条一15竖直固定在立柱16上,且齿条一15与导杆一11相互平行,驱动电机一13固定在导套一10上,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一1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导套一10上;驱动电机一13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一14固定在驱动电机一13的输出轴端部,在本实施例中,齿轮一14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驱动电机一13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一14与齿条一15相啮合,升降座9固定在导套一10上;在本实施例中,升降座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导套一10上。
出料口2b处还连接有输送管3,输送管3上设置有输送泵4;采用该结构,通过输送管3可将搅拌箱2中搅拌好的浆料输送到印刷装置处。
搅拌箱2侧部还具有观察口,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的观察板6。
安装盘一20上还竖直固定有若干辅助杆一40,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杆一40的数量为三根;辅助杆一40上具有呈倾斜布置的若干辅助片一39,在本实施例中,每根辅助杆一40上具有辅助片一39的数量为三片;且辅助片一39的尺寸由上至下依次递减,安装盘二26上还竖直固定有若干辅助杆二38,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杆二38的数量为三根;辅助杆二38上具有呈倾斜布置的若干辅助片二37,在本实施例中,每根辅助杆二38上具有辅助片二37的数量为三片;且辅助片二37的尺寸由上至下依次递增;采用该结构,由于安装盘一20和安装盘二26可相对搅拌箱2来回转动,螺旋搅拌片一31可将原料由下向上输送,螺旋搅拌片二28可将原料由上向下输送,配合尺寸由上至下依次递减的辅助片一39和尺寸由上至下依次递增的辅助片二37,可减少各原料搅拌所需的时间,辅助方便。
采用该结构,将各类原料放入到搅拌箱2内,控制转动电机一33带动搅拌轴一32转动,搅拌轴一32带动螺旋搅拌片一31转动,控制转动电机二30带动搅拌轴二29转动,搅拌轴二29带动螺旋搅拌片二28转动,同时,控制动力电机21带动驱动轮22转动,驱动轮22与齿牙部24a相啮合,使主动板24来回移动,主动板24通过联杆25使从动条17左右移动,随着主动板24和从动条17的移动,主动板24可使安装盘一20转动,而从动条17可使安装盘二26转动;同样,也可以控制驱动电机一13带动齿轮一14转动,齿轮一14与齿条一15相啮合,使导套一10沿着导杆一11上下移动,导套一10带动升降座9上下移动,升降座9通过联动杆8带动定位架35上下移动,从而螺旋搅拌片一31和螺旋搅拌片二28可将搅拌箱2中的原料快速搅拌均匀。
缓存装置包括支撑架43,支撑架43固定在机架1上,支撑架43上水平固定有导轨一49和导轨二53,导轨一49上设置有滑块一45,滑块一45上固定有推杆电机一46,在本实施例中,滑块一45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推杆电机一46;推杆电机一46的推杆竖直向下,推杆电机一46的推杆端部和安装块一66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推杆电机一46的推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安装块一66相连;安装块一66上通过可拆卸结构一和下部具有开口的缓存盒一44相连,且缓存盒一44能位于输送带42正上方,滑块一45上还固定有铁块一62,导轨二53上设置有滑块二52,滑块二52上固定有推杆电机二51,在本实施例中,滑块二52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推杆电机二51;推杆电机二51的推杆竖直向下,推杆电机二51的推杆端部和安装块二67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推杆电机二51的推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安装块二67相连;安装块二67上通过可拆卸结构二和下部具有开口的缓存盒二54相连,且缓存盒二54能位于输送带42正上方,滑块二52上还固定有铁块二71,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使滑块一45或滑块二52移动的驱动结构二,驱动结构二包括安装条50、导杆二61、导套二60、齿轮二58、齿条二57、驱动电机二59、气缸一48、气缸二56、电磁铁一47和电磁铁二55,安装条50固定在支撑架43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条5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架43上;导杆二61水平固定在安装条50上,且导杆二61位于导轨一49与导轨二53两者之间,齿条二57固定在安装条50上,且齿条二57与导杆二61相互平行,驱动电机二59固定在导套二60上,驱动电机二59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二58固定在驱动电机二59的输出轴端部,气缸一48固定在导套二60一侧上,气缸一48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一48的活塞杆端部和电磁铁一47相连,且电磁铁一47能与铁块一62相接触,气缸二56固定在导套二60另一侧上,气缸二56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二56的活塞杆端部和电磁铁二55相连,且电磁铁二55能与铁块二71相接触。
导轨一49的两端固定有限位块一,导轨二53的两端固定有限位块二。
可拆卸结构一包括电磁铁三65和铁板一63,电磁铁三65固定在安装块一66上,铁板一63固定在缓存盒一44的上部,且铁板一63能与电磁铁三65相接触;采用该结构,通过电磁铁三65和铁板一63的结构,可实现安装块一66和缓存盒一44之间快速拆装。
可拆卸结构二包括电磁铁四68和铁板二30,电磁铁四68固定在安装块二67上,铁板二30固定在缓存盒二54的上部,且铁板二30能与电磁铁四68相接触;采用该结构,通过电磁铁四68和铁板二30的结构,可实现安装块二67和缓存盒二54之间快速拆装。
铁板一63上还竖直固定有若干限位导柱一64,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导柱一64的数量为三个;铁板二30上还竖直固定有若干限位导柱二69,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导柱二69的数量为三个;采用该结构,通过限位导柱一64对缓存盒一44进行限位导向,可使其能够顺利安装到位;通过限位导柱二69对缓存盒二54进行限位导向,可使其能够顺利安装到位。
缓存盒一44和缓存盒二54均为前后贯通设置,缓存盒一44和缓存盒二54内均设有若干插槽,在本实施例中,缓存盒一44和缓存盒二54均采用的是现有结构,可以采用专利号2017208342472中的缓存盒。
采用该结构,控制驱动电机二59带动齿轮二58转动,齿轮二58与齿条二57相啮合,使导套二60沿着导杆二61来回移动,控制气缸一48带动电磁铁一47来回移动,电磁铁一47将铁块一62吸住,或控制气缸二56带动电磁铁二55来回移动,电磁铁二55将铁块二71吸住,可将缓存盒一44和缓存盒二54放入或取出,当下段出现暂停时,输送带42上的硅片可自动流进缓存盒一44或缓存盒二54内,输送带42上无硅片时,缓存盒一44或缓存盒二54内的硅片自动释放到输送带42上,满足下一段设备连续运行不停机,缓存盒一44和缓存盒二54采用可拆卸方式,满盒后自动取出,实现更大数量的缓存,同时,装满片的缓存盒一44或缓存盒二54可以方便调换至其他流水线装载使用。
机架1上固定有工作台77,且工作台77位于输送带42正下方,工作台77上依次设置有下料机构、转向机构和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支架一95、导轨三94、滑块三81、气缸三92、下料吸盘710和两个占存盒79,两个占存盒79分别倾斜固定在工作台77上,且两个占存盒79对称分布在输送带42的两侧,支架一95固定在工作台77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架一9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77上;导轨三94水平固定在支架一95上,滑块三81设置在导轨三94上,滑块三81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一相连,气缸三92固定在滑块三81上,气缸三92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三92的活塞杆端部和下料吸盘710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下料吸盘710采用的是现有结构;且下料吸盘710能将输送带42上的硅片吸住;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103、定位转轴101、主同步轮104、从同步轮106、同步带102、升降气缸105和转向吸盘78,定位转轴101下端和工作台77转动连接,定位转轴101上端和升降气缸105相连,升降气缸105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升降气缸105的活塞杆端部和转向吸盘78相连,且转向吸盘78能将输送带42上的硅片吸住,转向电机103固定在工作台77上,转向电机103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主同步轮104固定在转向电机103的输出轴端部,从同步轮106固定在定位转轴101中部,同步带102套设在主同步轮104与从同步轮106外。
上料机构包括支架二100、导轨四99、滑块四72、气缸四97、上料吸盘73和两个放置座76,两个放置座76分别通过固定在工作台77上,且两个放置座76对称分布在输送带42的两侧,放置座76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有储存盒,在本实施例中,储存盒采用的是现有结构;放置座76上还设置有能将储存盒内的硅片由下向上推送的推送结构,支架二100固定在工作台77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架二10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77上;导轨四99水平固定在支架二100上,滑块四72设置在导轨四99上,滑块四72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二相连,气缸四97固定在导二上,气缸四97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四97的活塞杆端部和上料吸盘73相连,且上料吸盘73能将储存盒内的硅片吸住。
推送结构包括安装板107、导杆三108、导套三109、丝杆110、螺母112和推杆114,安装板107固定在放置座76上,导杆三108竖直固定在安装板107上,导套三109设置在导杆三108上,丝杆110竖直设置在安装板107上,丝杆110的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111相连,螺母112螺纹连接在丝杆110上,螺母112和轴承的内圈相连,轴承的外圈通过升降板113和导套三109相连,推杆114下端和升降板113相连,推杆114上端为推送部;当需要将储存盒内的硅片逐渐向上推送时,控制伺服电机111带动丝杆110转动,丝杆110使螺母112转动,螺母112使导套三109沿着导杆三108上下移动,导套三109带动升降板113上下移动,升降板113带动推杆114上下移动,从而可将储存盒内的硅片逐渐向上推送,推送方便。
机架1上还具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传输带86和若干冷却风机84,在本实施例中,冷却风机84的数量为两个;传输带86设置在机架1上,传输带86包括若干慢速带和两个快速带,在本实施例中,慢速带的数量为两个;快传输带位于慢传输带两侧,冷却风机84通过连杆90固定在支架三87上,冷却风机84的位置与慢速带位置一一对应,且冷却风机84的出风口朝下;采用该结构,将传输带86设计成慢速带和快速带两者结构,延长硅片的在传输带86上的停留时间,使烧结炉出来的高温硅片迅速、充分降温。
支架三87上还设置有风量调节结构,风量调节结构包括固定板85、活动板89和减速电机88,固定板85连接在冷却风机84的进风口处,固定板85上开设有通风孔一,减速电机88固定在支架三87上,减速电机88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减速电机88的输出轴端部和活动板89相连,活动板89上开设有通孔二,活动板89与固定板85的结构相同,且活动板89能将通孔一封闭住;采用该结构,通过减速电机88带动活动板89转动,通过活动板89与固定板85相对转动,可对冷却风机84的出风量进行有效调节。
连杆90上还固定有检测飘带83,在本实施例中,检测飘带83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且检测飘带83位于冷却风机84的出风口下方;采用该结构,通过检测飘带83可方便对冷却风机84的异常进行检测,检测直观。
移动结构一包括步进电机一82、齿轮三91和齿条三93,齿条三93水平固定在支架一95上,且齿条三93与导轨三94相互平行,步进电机一82固定在滑块三81上,步进电机一82的输出轴竖直设置,齿轮三91固定在步进电机一82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三91与齿条三93相啮合;移动结构二包括步进电机二74、齿轮四96和齿条四98,齿条四98水平固定在支架二100上,且齿条四98与导轨四99相互平行,步进电机二74固定在滑块四72上,步进电机二74的输出轴竖直设置,齿轮四96固定在步进电机二74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四96与齿条四98相啮合。
采用该结构,控制升降气缸105带动转向吸盘78向上移动,转向吸盘78将输送带42上的硅片吸住,控制转向电机103带动主同步轮104转动,主同步轮104通过同步带102带动从同步轮106转动,从同步轮106带动定位转轴101转动,定位转轴101使转向吸盘78转动,可将硅片旋转90°再放下;本传输设备考虑到烧结炉和测试分选运行节拍的差异,设计了自动下料机构和自动上料机构,实现自动吸出烧结多余硅片和自动补充测试分选空缺硅片,控制步进电机一82带动齿轮三91转动,齿轮三91逐渐与齿条三93相啮合,使滑块三81沿着导轨三94来回移动,滑块三81带动气缸三92来回移动,控制气缸三92带动下料吸盘710上下移动,下料吸盘710将输送带42上多余硅片的放入到占存盒79内;或控制步进电机二74带动齿轮四96转动,齿轮四96逐渐与齿条四98相啮合,使滑块四72沿着导轨四99来回移动,滑块四72带动气缸四97来回移动,控制气缸四97带动上料吸盘73上下移动,上料吸盘73将储存盒内的硅片补充到输送带42上。

Claims (5)

1.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检验:对硅片进行检验,去除不合格的硅片;
b、制绒:对硅片进行清洗制绒,清除表面损伤层和污染层,并形成金字塔结构的绒面;
c、扩散:将硅片放入到石英舟中,将石英舟放入到扩散炉中进行扩散;
d、刻蚀:通过湿法刻蚀设备对硅片进行刻蚀;
e、去PSG:将硅片进行表面去磷清洗,并用去离子水对硅片进行漂洗;
f、PECVD:将硅片放入到石墨舟中,将石墨舟放入到管式PECVD设备中进行镀膜,形成减反射膜;
g、丝网印刷:通过丝网印刷机在硅片的上下表面印制正、负电极;
h、烧结:将硅片放入到烧结设备中进行烧结,得到多晶太阳能电池片;
i、划片:通过激光划片机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片背面进行切割,形成切槽;
j、裂片:通过电池片裂片机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片沿切槽处进行裂片,形成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
k、钝化:通过钝化装置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片新生成切割面进行钝化,形成钝化膜;
l、测试分选:对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进行测试,按电流和功率大小进行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扩散炉为低压扩散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减反射膜为三层氮化硅减反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切槽深度为80-1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j中的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为125mm×62.5mm或156mm×78mm。
CN201811359274.4A 2018-11-15 2018-11-15 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 Active CN109449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9274.4A CN109449252B (zh) 2018-11-15 2018-11-15 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9274.4A CN109449252B (zh) 2018-11-15 2018-11-15 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9252A true CN109449252A (zh) 2019-03-08
CN109449252B CN109449252B (zh) 2020-03-20

Family

ID=6555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59274.4A Active CN109449252B (zh) 2018-11-15 2018-11-15 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925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0951A (zh) * 2019-05-21 2019-07-26 常州时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镀膜用石墨舟
CN110416156A (zh) * 2019-07-31 2019-11-05 常州时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分片的制备工艺
CN110767773A (zh) * 2019-09-29 2020-02-07 南通苏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半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
CN111081819A (zh) * 2019-12-31 2020-04-28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防损伤切割方法和装置
CN111489995A (zh) * 2020-04-25 2020-08-04 台州卓睿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硅片二次印刷用翻转运输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112786734A (zh) * 2019-11-08 2021-05-11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2909128A (zh) * 2021-02-07 2021-06-04 宣城睿晖宣晟企业管理中心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的制造方法及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5727A (zh) * 2017-05-03 2017-09-22 北京捷宸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半电池片的制造方法
CN206595274U (zh) * 2017-02-10 2017-10-27 青岛瑞元鼎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电池片半片的钝化装置
CN107452824A (zh) * 2017-08-14 2017-12-08 江阴艾能赛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太阳能半片电池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64997A (zh) * 2017-10-09 2018-01-09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电池片输送、划片、串焊一体化设备及划片、焊接方法
CN108461567A (zh) * 2018-04-01 2018-08-28 格润智能光伏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半片光伏组件排串方式
CN108582527A (zh) * 2017-12-30 2018-09-28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切割硅片的基础硅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767043A (zh) * 2018-04-26 2018-11-06 徐州日托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焊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595274U (zh) * 2017-02-10 2017-10-27 青岛瑞元鼎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电池片半片的钝化装置
CN107195727A (zh) * 2017-05-03 2017-09-22 北京捷宸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半电池片的制造方法
CN107452824A (zh) * 2017-08-14 2017-12-08 江阴艾能赛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太阳能半片电池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64997A (zh) * 2017-10-09 2018-01-09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电池片输送、划片、串焊一体化设备及划片、焊接方法
CN108582527A (zh) * 2017-12-30 2018-09-28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切割硅片的基础硅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461567A (zh) * 2018-04-01 2018-08-28 格润智能光伏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半片光伏组件排串方式
CN108767043A (zh) * 2018-04-26 2018-11-06 徐州日托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焊接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0951A (zh) * 2019-05-21 2019-07-26 常州时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镀膜用石墨舟
CN110060951B (zh) * 2019-05-21 2024-02-13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镀膜用石墨舟
CN110416156A (zh) * 2019-07-31 2019-11-05 常州时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分片的制备工艺
CN110767773A (zh) * 2019-09-29 2020-02-07 南通苏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半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
CN112786734A (zh) * 2019-11-08 2021-05-11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WO2021088443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1081819A (zh) * 2019-12-31 2020-04-28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防损伤切割方法和装置
CN111081819B (zh) * 2019-12-31 2021-06-08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防损伤切割方法和装置
CN111489995A (zh) * 2020-04-25 2020-08-04 台州卓睿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硅片二次印刷用翻转运输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111489995B (zh) * 2020-04-25 2021-01-05 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硅片二次印刷用翻转运输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112909128A (zh) * 2021-02-07 2021-06-04 宣城睿晖宣晟企业管理中心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的制造方法及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9252B (zh) 2020-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9252A (zh) 半片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
CN209209904U (zh) 带自动上下料和自动转向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片传输设备
CN109545886B (zh) 一种半片多晶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9616549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
CN114300399A (zh) 光伏电池表面钝化膜生产设备
CN113580402B (zh) 一种自动下料的单晶硅制造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3134918A (zh) 一种新式的单晶硅双棒双工位开方机
CN215905206U (zh) 一种5g通信天线生产用上料装置
CN216769906U (zh) 一种保护气氛螺旋输送冷却装置
CN109599446A (zh) 一种具有四层减反射膜的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7717387A (zh) 蒸发器的翅片自动插片机构
CN109020158B (zh) 一种低辐射镀膜节能玻璃生产系统
CN107331721B (zh) 一种装卸片系统
CN107093652B (zh) 一种双85抗pid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工艺
CN220977114U (zh) 一种用于光伏焊带涂锡的锡液面控制装置
CN112456114A (zh) 管式物料上料飞达
KR101054016B1 (ko) 태양전지 제조용 확산장치의 로더 스테이션
CN219259866U (zh)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用可调速切割设备
CN219246655U (zh) 一种硅片排片吸料装置
CN217229553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生产用水平输送装置
CN217600818U (zh) 一种带有自动下料和收料功能涂锡一体机
CN220289377U (zh) 一种基于双极板外观缺陷的检测装置
CN215896340U (zh) 硅片自动传送装置
CN111229647B (zh) 一种可连续吸附的太阳能电池片分拣系统
CN220386958U (zh) 一种用于电表壳生产的点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