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6023A - 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6023A
CN109446023A CN201811188756.8A CN201811188756A CN109446023A CN 109446023 A CN109446023 A CN 109446023A CN 201811188756 A CN201811188756 A CN 201811188756A CN 109446023 A CN109446023 A CN 109446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numerical value
data acquisition
chan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87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琦
陈蒙蒙
周艳英
刘红华
朱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ongtu Visi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Kyl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ongtu Visi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ongtu Visi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ongtu Visi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887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6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6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60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06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distributed, e.g. networked systems, clusters, multiprocess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其中,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包括: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固定周期轮询的数据采集方式无法兼顾实际数据的变化情况及被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利于合理利用监测设备的系统资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采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采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及分布式领域,而对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有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周期的确定一般采用轮询的方式,即由数据采集设备定时发出询问,依序询问每一个周边设备是否需要其服务,有即给予服务,服务结束后再问下一个周边设备,接着在固定的周期内不断周而复始。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以固定周期轮询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这种方式随着周边设备数量及数据点量的增加直接影响设备信息的实时性,尤其是在部分设备检修或者异常通讯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同时,固定轮询周期无法兼顾实际数据的变化情况及被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利于合理利用监测设备的系统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根据实际的数据采集情况动态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包括:
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其中,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包括: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变化因素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其中,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包括: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周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进而计算出变换因素周期,并得出下一次数据采集的时刻。解决了固定周期轮询的数据采集方式无法兼顾实际数据的变化情况及被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利于合理利用监测设备的系统资源的问题,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时例四中的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数据采集过程中动态确定数据采集周期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一般可以集成在对一个或者多个设备中的数据进行采集的设备中,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是利用一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一个接口。例如: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目标设备采集的数据是已经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例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隔一定时间(即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量测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元件多种多样。不论哪种方法和元件,均以不影响被测对象状态和测量环境为前提,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数据采集,也包括对面状连续物理量的采集。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测图、设计中,对图形或图像数字化过程也可称为数据采集,此时被采集的是几何量(或包括物理量,如灰度)数据。数据采集是计算机与外部物理世界连接的桥梁,各种类型信号采集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干扰因素也并不相同,例如:在嘈杂环境下,数据采集受到噪声比安静的环境下影响要大的多。
其中,所述本次数据采集时刻可以是由上一次数据采集时刻,以及根据上一次数据采集结果确定的变换因素周期,所确定的数据采集时刻;本次数据采集时刻也可以是系统预先定义的设定时间单元(例如,一天)内的首次数据采集时刻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S120、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其中,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包括: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对于数据采集的周期而言,有很多变换的因素时刻影响着数据的采集。例如: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当数据采集装置在某个特定时间内从另一设备上接收信息失败,则认为接收超时。通常的处理方式是重新传输信息。
累计响应超时时间是请求在正常时间范围内未收到应答的时间,一般当设备通讯异常或该设备被移出该通讯系统时产生,一旦恢复通讯,累计响应超时时间恢复为0。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反映了通信过程中的响应及时性。
可选的,根据本次数据采集结果,先确定在本次数据采集时刻下所述目标设备的通信状态,然后根据所述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
其中,所述通信状态可以包括离线或者在线两种状态,当确定本次数据采集过程中,与目标设备建立有效的通信连接,则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在线;当确定本次数据采集过程中,未与目标设备建立有效的通信连接,则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离线。
通过所述累积响应时间,可以相应确定与该累积响应时间匹配的变换因素周期,也即:确定出的累积响应时间越长,也可以相应设置该变换因素周期越长,以实现在通信故障过程中,不再执行数据采集操作,以减少无效的数据采集工作。
数值变化间隔时间是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两次采集的数据值发生变化的间隔时间,其反映了目标设备的数据变化情况。
可选的,将本次数据采集结果与上一次数据采集结果进行比对,确定数据采集结果的数值变化状态,并根据所述数值变化状态,确定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其中,如果本次数据采集结果与上一次数据采集结果一致,或者数值差在一定范围内,则确定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未发生变化;如果本次数据采集结果与上一次数据采集结果不一致,或者数值差超出一定范围内,则确定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发生变化。
通过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也可以相应确定与该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匹配的变换因素周期,也即:确定出的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越长,也可以相应设置该变换因素周期越长,以实现在目标设备中的数据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时,相应的减少设定时间区间内的采集次数,以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S130、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其中,所述变化因素周期具体是指根据由两次数据采集结果确定的变换参考因素的不同数值,动态变化的数据采集周期。所述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是由实际的数据采集周期确定,该实际的数据采集周期可以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初始参考周期(例如,10s,20s或者30s等)与所述变化因素周期累加构成,也可以直接为上述变化周期,还可以为所述初始参考周期与所述变化因素周期加权求和构成,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仅根据累积响应超时时间计算该变换因素周期,以实现在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通信故障时,能够动态调整对目标设备的数据采集周期;也可以仅根据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计算该变换因素周期,以实现根据目标设备中的数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对目标设备的数据采集周期;还可以同时根据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以及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计算该变换因素周期,以实现上述两种效果的叠加。
其中,如果同时根据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以及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计算该变换因素周期,则可以通过将上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以及数值变化间隔时间简单叠加的方式,得到所述变换因素周期。
例如,设定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为T_timeout,数值变化间隔时间为T_change,变换因素周期为T1;则可以根据公式T1=T_timeout+T_change,计算变换因素周期;
进一步的,还可以将上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以及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进行加权求和的方式,得到所述变换因素周期。
如前例,设定超时权值为f_timeout,数值变化权值为f_change,则可以根据公式:T1=T_timeout*f_timeout+T_change*f_change,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其中,所述超时权值以及所述数值变化权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
进一步的,还可以将上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以及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进行加权求和的同时,通过一个优先级权重,确定上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以及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在计算变换因素周期时所占的优先级比重。
如前例,设定变换参考因素优先级权重为P,则可以根据公式:T1=T_timeout×f_timeout/P+T_change×f_change×P,计算变换因素周期。
其中,对于实际现场需要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处于较高优先级等级时,该变换参考因素优先级权重可以设置的较小,例如,P∈(0,1);对于实际现场数值变化间隔处于较高优先级等级时,该变换参考因素优先级权重可以设置的较大,例如,P>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进而计算出变换因素周期,并得出下一次数据采集的时刻。解决了固定周期轮询的数据采集方式无法兼顾实际数据的变化情况及被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利于合理利用监测设备的系统资源的问题,减少了能量损耗,延长了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采集效率。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将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具体为:根据本次数据采集结果,确定在本次数据采集时刻下所述目标设备的通信状态,并根据所述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以及将本次数据采集结果与上一次数据采集结果进行比对,确定数据采集结果的数值变化状态,并根据所述数值变化状态,确定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S220、根据本次数据采集结果,确定在本次数据采集时刻下所述目标设备的通信状态,并根据所述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定义一个与目标设备关联的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该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中用于对累积响应超时时间进行计时。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设备在一次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了第一次的离线状态时,该累积响应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目标设备在紧接着的一次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了第二次的离线状态,则可以直接将该累积响应器中的计时时间确定为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当目标设备在一次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了在线状态时,则可以直接确定当前的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为一个设定值(典型的,0),因此,不论当前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中的计时为多少,都需要将该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进行清零处理,并相应关闭该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以实现对目标设备新出现的离线状态进行检测。
相应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可以包括: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离线,且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计时状态,则获取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作为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离线,且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非计时状态,则触发所述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启动计时,并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为第一数值;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在线,且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计时状态,则停止并清零所述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并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为第二数值;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非计时状态,则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为第三数值。
如前所述,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离线,且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非计时状态,则说明该目标设备处于第一次离线状态,则理论上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处于由上一次数据采集时间到本次数据采集时间确定的间隔时长之间。
相应的,可以将上述第一数值设置为所述间隔时长的一半,或者设置为所述间隔时长内的任一时间,甚至可以简单的将上述第一数值设置为0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其中,所述第二数值和所述第三数值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且可以为设定的常数,典型的,可以将上述第二数值以及第三数值设置为0。
S230、将本次数据采集结果与上一次数据采集结果进行比对,确定数据采集结果的数值变化状态,并根据所述数值变化状态,确定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定义一个与目标设备关联的变化间隔计时器,该变化间隔计时器中用于对目标设备中的数据变化的时间间隔进行计时。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设备在一次数据采集过程中,确定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未发生变化,则可以确定在变化间隔计时器的累积计时过程中,目标设备中的数据的数值未发生变化,相应可以获取该变化间隔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作为当前的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如果确定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发生变化,则可以确定从该变化间隔计时器的计时起点至当前数据采集时间点,目标设备中的数据发生变化,相应的,可以获取由从该变化间隔计时器的计时起点至当前数据采集时间点确定的时间段(例如,5分钟)内的一点作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并相应将变化间隔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重新确定为一个新的计时时间后(例如,设置为0),继续计时。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数值变化状态,确定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可以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未发生变化,则获取变化间隔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作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如果确定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发生变化,则获取从上一次数据采集时刻到本次数据采集时刻的时间差作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并将所述变化间隔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设置为第四数值;其中,在数据采集开始时,所述变化间隔计时器启动计时。
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发生变化时,可以确定的是,该数值发生变化的时间为由上一次数据采集时刻到本次数据采集时刻确定的时间段内,为了计算方便,可以之间将从上一次数据采集时刻到本次数据采集时刻的时间差作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所述第四数值为所述变化间隔计时器的起始计时时间,其可以设置为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例如,从上一次数据采集时刻到本次数据采集时刻的时间差的1/2,或者1/3等;又例如:所述变化间隔计时器中当前的计时时间的1/2,或者1/3等。
S240、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变换因素周期T1可由如下公式给出:
T1=T_timeout×f_timeout/P+T_change×f_change×P
其中,T_timeout为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f_timeout为预设的超时权值,P为预设的变换参考因素优先级权重,T_change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f_change为预设的数值变化权值。
可选的,如果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发生变化,则将所述数值变化权值确定为第五数值,所述第五数值为负数;和/或如果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未发生变化,则获取与当前系统时间对应的数值变化权值,其中,预先存储有时间区间与数值变化权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发生变化,实际上说明在由上一次数据采集时刻到本次数据采集时刻确定的时间区间内,目标设备中的数据的数值发生变化,因此,理论上需要缩短下一次的实际的数据采集周期,以应对上述数值发生变化的情况,而缩短该实际的数据采集周期,可以通过缩短变换因素周期实现,而为了缩短该变换因素周期除了可以调整上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快速有效的方式,也即将所述数值变化权值确定为负数(第五数值),上述第五数值的取值也可以为一个设定的常数,例如:(-1或者-0.5)等,还可以根据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以及数值变化间隔时间的实际取值进行动态设定,例如,为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与数值变化间隔时间的比值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相应的,当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未发生变化时,数值变化权值f_change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采集的数据值的重要性而调整,如果一个时间段,采集的数据值比较重要,可以减小数值变化权值f_change以缩短采集周期,如果在一个时间段,采集的数据值相对不重要,可以增大数值变化权值f_change以增大采集周期。
可选的,累计响应超时时间和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可以设置不同的优先级P,上公式可以修改为T1=T_timeout×f_timeout/P1+T_change×f_change×P2,其中,P1不等于P2。对于采集需要累计响应超时时间处于较高等级优先级时,P1可以较小;对于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处于较高等级优先级时,P2可以较大。
可选的,初始参考周期T0可以由用户给出最短请求周期,自适应周期T即为初始参考周期T0和变换因素周期T1之和,即T=T0+T1。计算出自适应周期T,也就可以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由以上公式可知,当被监测设备通讯异常时,累积响应超时时间T_timeout增大,自适应周期T变大,监测速率变慢;当被测设备恢复正常时,累积响应超时时间T_timeout清零,自适应周期T变小,监测速率恢复正常值。数值变化间隔时间T_change增大时,自适应周期T增大,监测速率变慢,降低监测端负载压力;数值变化间隔时间T_change减小时,自适应周期T变小,监测速率变快。
可选的,累计响应超时时间应该设置有最大值,设备恢复通讯后可以在最大允许时间范围内可以恢复通讯。即累计响应超时时间为实际监测到的累计响应超时时间,但不能超过设定的最大值,目的是让自适应周期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无限制增大,避免采集过程无法进行。数值变化间隔时间也同样应该设置有最大值。因此,分别将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数值变化间隔时间的最大值分别定义为第一门限阈值和第二门限阈值;在获取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以及数值变化间隔时间之后,检测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是否超过第一门限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一门限阈值;以及
检测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是否超过第二门限阈值,若是,则将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二门限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预设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和变化间隔计时器,分别用来确定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同时预设相同或者不相同的优先级,进而计算出变换因素周期,并得出下一次数据采集的时刻。解决了固定周期轮询的数据采集方式无法兼顾实际数据的变化情况及被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利于合理利用监测设备的系统资源的问题,减少了能量损耗,延长了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采集效率。
具体应用场景一
本发明具体应用场景一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对获取的光线强度进行数据采集。
S102、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数值变化间隔时间作为变换参考因素。
白天与夜晚阳光线强度变化情况不同,数值变化间隔时间也并不相同,因此,可将数值变化间隔时间作为变换参考因素。
可选的,白天有光照时,此时发电功率和光线变化呈正相关性,数值变化权值f_change可以设为较小的值,设f_change=0.2;在日出日落时,光线变化较快,T_change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较小,设此时值变化间隔T_change=3s;而在正午时分,光线变化较小,T_change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较大,设此时值变化间隔T_change=60s。
可选的,夜晚光线强度变化较慢,T_change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较大,设此时值变化间隔T_change=300s;数值变化权值f_change可以设为较大的值,设f_change=2。
S103、根据所述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可选的,变换因素周期T1可由如下公式给出:
T1=T_timeout×f_timeout/P+T_change×f_change×P
其中,T_timeout为累积响应超时时间,f_timeout为预设的超时权值,P为预设的变换参考因素优先级权重,T_change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f_change为预设的数值变化权值。
假设数据采集是在正常通信的情况下进行,在正常通信时,累计响应超时时间T_timeout=0;
由于太阳能发电需要考虑到光线强弱变化及阳光变化过程,此类设备值变化速率与环境变量的耦合度很高,优先级也可以相应较高,本实施例中P=1。因此,经过计算可以得到:
白天日出日落时T1=0×f_timeout/1+3×0.2×1=0.6s;
白天正午时T1=0×f_timeout/1+60×0.2×1=12s;
夜晚时T1=0×f_timeout/1+300×2×1=600s;
可选的,初始参考周期T0可以由用户给出最短请求周期,设T0=10s,自适应周期T即为初始参考周期T0和变换因素周期T1之和,即T=T0+T1。因此,经过计算可以得到:
白天日出日落时T=T0+T1=10+0.6=10.6s;
白天正午时T=T0+T1=10+12=22s;
夜晚时T=T0+T1=10+600=610s;
本应用场景将数值变化间隔时间作为变换参考因素,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周期,白天时以较小的周期去采集光线强度的数据,而到了夜晚,光线条件不好的时候,适应性的以较大的周期采集光线数据,兼顾了实际数据变化的同时,合理利用监测设备的系统资源,减少了能量损耗,延长了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具体应用场景二
本发明具体应用场景二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对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获取的太阳光进行数据采集。
S202、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累计响应超时时间作为变换参考因素。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会遇到设备出现故障或者网络干扰,无法接收到采集数据,因此,可以将累计响应超时时间作为变换参考因素。
可选的,在初始时刻,T_timeout=0,当遇到设备故障或网络干扰时,T_timeout变大,超时权值f_timeout可以设定为较大的数值,设f_timeout=2;T_change数值变化间隔时间也变大,但是此时对数据采集周期的影响没有累计响应超时时间大,数值变化权值f_change可以设为较小的值,设f_change=0.2。
S203、根据所述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可选的,变换因素周期T1可由如下公式给出:
T1=T_timeout×f_timeout/P+T_change×f_change×P
其中,T_timeout为累积响应超时时间,f_timeout为预设的超时权值,P为预设的变换参考因素优先级权重,在本实施例中P=1,T_change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f_change为预设的数值变化权值。
假设,初始参考周期T0=10s,当设备出现故障或网络干扰时。
第一次设备未响应时:T1=0×2/1+0×0.2×1=0s,T=T1+T0=10s;
第二次设备未响应时,T_timeout和T_change均为上一个周期的时间,即10s:
T1=10×2/1+10×0.2×1=22s
T=T0+T1=10s+22s=32s
第三次设备未响应时,T_timeout和T_change均为上一个周期的时间,即22s:
T1=32×2/1+32×0.2×1=70.4s
T=T0+T1=10s+22s=80.4s
直到某次被测设备正常响应,此时:
T_timeout=0.T_Change不断减小,自适应周期T相应减小,直至恢复正常。
本应用场景将累计响应超时时间作为变换参考因素,当出现设备故障或者网络干扰等问题时,增大数据采集周期,合理利用监测设备的系统资源,减少能量损耗,延长了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当设备故障或网络干扰解除时,数据采集周期回复至正常,保证数据采集的效率。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310,变换因素确定模块320和周期确定模块330。
数据采集模块310,用于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变换因素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310获取的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其中,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包括: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周期确定模块330,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计算出变换因素周期,进而求得自适应周期。解决了固定周期轮询的数据采集方式无法兼顾实际数据的变化情况及被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利于合理利用监测设备的系统资源的问题,减少了能量损耗,延长了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变换因素确定模块320,可以具体包括:
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本次数据采集结果,确定在本次数据采集时刻下所述目标设备的通信状态,并根据所述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
数值变化间隔时间确定单元,用于将本次数据采集结果与上一次数据采集结果进行比对,确定数据采集结果的数值变化状态,并根据所述数值变化状态,确定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单元可以具体用于:
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离线,且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计时状态,则获取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作为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
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离线,且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非计时状态,则触发所述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启动计时,并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为第一数值;
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在线,且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计时状态,则停止并清零所述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并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为第二数值;
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非计时状态,则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为第三数值。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确定单元可以具体用于:
如果确定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未发生变化,则获取变化间隔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作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如果确定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发生变化,则获取从上一次数据采集时刻到本次数据采集时刻的时间差作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并将所述变化间隔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设置为第四数值;
其中,在数据采集开始时,所述变化间隔计时器启动计时。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周期确定模块330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T1=T_timeout×f_timeout/P+T_change×f_change×P,计算所述变换因素周期T1;
其中,T_timeout为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f_timeout为预设的超时权值,P为预设的变换参考因素优先级权重,T_change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f_change为预设的数值变化权值。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数值变化权值确定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之前,如果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发生变化,则将所述数值变化权值确定为第五数值,所述第五数值为负数;和/或
如果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未发生变化,则获取与当前系统时间对应的数值变化权值,其中,预先存储有时间区间与数值变化权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变换参考因素更新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之前,检测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是否超过第一门限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一门限阈值;和/或
检测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是否超过第二门限阈值,若是,则将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二门限阈值。
上述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C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设备12的框图。图4显示的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方法。
也即: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其中,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包括: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其中,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包括: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其中,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包括: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包括:
根据本次数据采集结果,确定在本次数据采集时刻下所述目标设备的通信状态,并根据所述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
将本次数据采集结果与上一次数据采集结果进行比对,确定数据采集结果的数值变化状态,并根据所述数值变化状态,确定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离线,且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计时状态,则获取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作为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
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离线,且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非计时状态,则触发所述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启动计时,并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为第一数值;
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在线,且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计时状态,则停止并清零所述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并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为第二数值;
如果确定所述通信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累积响应超时计时器处于非计时状态,则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确定为第三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值变化状态,确定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未发生变化,则获取变化间隔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作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如果确定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发生变化,则获取从上一次数据采集时刻到本次数据采集时刻的时间差作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并将所述变化间隔计时器中的计时时间设置为第四数值;
其中,在数据采集开始时,所述变化间隔计时器启动计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
根据公式:T1=T_timeout×f_timeout/P+T_change×f_change×P,计算所述变换因素周期T1;
其中,T_timeout为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f_timeout为预设的超时权值,P为预设的变换参考因素优先级权重,T_change为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f_change为预设的数值变化权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之前,还包括:
如果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发生变化,则将所述数值变化权值确定为第五数值,所述第五数值为负数;和/或
如果所述数值变化状态为数值未发生变化,则获取与当前系统时间对应的数值变化权值,其中,预先存储有时间区间与数值变化权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是否超过第一门限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累积响应超时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一门限阈值;和/或
检测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是否超过第二门限阈值,若是,则将所述数值变化间隔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二门限阈值。
8.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在到达本次数据采集时刻时,对目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变换因素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采集结果确定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其中,所述变换参考因素包括:累积响应超时时间,和/或数值变化间隔时间;
周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项变换参考因素,计算变换因素周期,并根据所述变换因素周期确定下一次数据采集时刻。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
CN201811188756.8A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4460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8756.8A CN109446023A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8756.8A CN109446023A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6023A true CN109446023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4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8756.8A Pending CN109446023A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602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9755A (zh) * 2020-03-27 2020-07-2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mmc寿命值的日志文件输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538386A (zh) * 2021-07-22 2021-10-22 山东润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菌落计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
CN113631811A (zh) * 2019-03-28 2021-11-09 Ntn株式会社 状态监视系统
WO2022089301A1 (zh) * 2020-10-27 2022-05-05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池保护芯片的轮询检测电路、方法及电池保护芯片
CN114488895A (zh) * 2022-01-24 2022-05-13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一种便携式盆腔治疗设备及系统
CN116405726A (zh) * 2023-06-05 2023-07-07 深圳市华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mmc磨损度的数据存储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66205B (zh) * 2021-11-11 2024-03-22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设备的分时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2561A (zh) * 2008-12-12 2009-05-2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格监控方法
CN103428037A (zh) * 2012-05-16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用户在线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065168A (zh) * 2014-06-30 2014-09-24 江苏华大天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状态监测的动态变频数据采集方法
CN106161140A (zh) * 2016-06-28 2016-11-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确定被监控节点工作状态的方法、监控节点和集群系统
CN106198924A (zh) * 2016-06-27 2016-12-07 重庆大学 基于自适应采集频率的危岩监测系统及其风险评估方法
JP2017167954A (ja) * 2016-03-17 2017-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サー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サーバ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222360A (zh) * 2017-05-24 2017-09-2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集群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2561A (zh) * 2008-12-12 2009-05-2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格监控方法
CN103428037A (zh) * 2012-05-16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用户在线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065168A (zh) * 2014-06-30 2014-09-24 江苏华大天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状态监测的动态变频数据采集方法
JP2017167954A (ja) * 2016-03-17 2017-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サー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サーバ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198924A (zh) * 2016-06-27 2016-12-07 重庆大学 基于自适应采集频率的危岩监测系统及其风险评估方法
CN106161140A (zh) * 2016-06-28 2016-11-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确定被监控节点工作状态的方法、监控节点和集群系统
CN107222360A (zh) * 2017-05-24 2017-09-2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集群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1811A (zh) * 2019-03-28 2021-11-09 Ntn株式会社 状态监视系统
CN111459755A (zh) * 2020-03-27 2020-07-2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mmc寿命值的日志文件输出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089301A1 (zh) * 2020-10-27 2022-05-05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池保护芯片的轮询检测电路、方法及电池保护芯片
CN113538386A (zh) * 2021-07-22 2021-10-22 山东润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菌落计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
CN114066205B (zh) * 2021-11-11 2024-03-22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设备的分时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488895A (zh) * 2022-01-24 2022-05-13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一种便携式盆腔治疗设备及系统
CN114488895B (zh) * 2022-01-24 2024-03-29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一种便携式盆腔治疗设备及系统
CN116405726A (zh) * 2023-06-05 2023-07-07 深圳市华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mmc磨损度的数据存储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05726B (zh) * 2023-06-05 2023-10-20 深圳市华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mmc磨损度的数据存储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6023A (zh) 一种数据采集周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7879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048150A1 (en) Distributed resource electrical demand fore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JP7161268B2 (ja) 電力グリッド内の相互に依存する不確かな資源の組み合わされた影響の定量化
US20220253214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293812B2 (en) Adaptive filter bank for modeling a thermal system
Zhao et al. Evaluation of nodal reliability risk in a deregulated power system with photovoltaic power penetration
US11592200B2 (en) Detecting diagnostic events in a thermal system
CN109088747A (zh) 云计算系统中资源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EP4216395A1 (en) Dynamic hosting capacity analysis framework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planning
CN115425760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数字电网系统
CN112506691A (zh) 一种多能源系统数字孪生应用故障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15454650A (zh) 微电网边缘计算终端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5374968A (zh) 一种银行机房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134504B (zh) 基于安全防护的智能能源监测方法及系统
Iftikhar et al. Fog computing based router-distributor application for sustainable smart home
CN117454191A (zh) 一种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6488149A (zh) 微电网发电策略确定方法、装置以及微电网
US20210351612A1 (en) Solar inverter power output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N115579935A (zh) 发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95216B (zh) 电力碳排放因子的核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80280B (zh) 一种多时间尺度数据融合的边缘计算平台控制系统和方法
KR100959884B1 (ko) 에너지 제어 시스템의 규격산정 최적화방법
JP6696365B2 (ja) 管理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15955189A (zh) 一种发电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