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1129A - 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1129A
CN109441129A CN201811467271.2A CN201811467271A CN109441129A CN 109441129 A CN109441129 A CN 109441129A CN 201811467271 A CN201811467271 A CN 201811467271A CN 109441129 A CN109441129 A CN 109441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chamber
hydrochloric acid
rise
build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72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41129B (zh
Inventor
黄锐新
彭可可
黄浩新
吴亚伟
宣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4672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1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1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1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41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1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61Safety-nets; Safety mattresses; Arrangements on buildings for connecting safety-lines
    • E04G21/3266Safety 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2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helices or screw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61Safety-nets; Safety mattresses; Arrangements on buildings for connecting safety-lines
    • E04G21/3271Safety matt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涉及建施工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壳体、第一液体传输管和送给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稀盐酸箱,且稀盐酸箱的右侧设置有苏打粉箱,所述稀盐酸箱的正下方设置有混合室,所述第一液体传输管设置于混合室与稀盐酸箱之间。该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通过螺旋叶片与送给机构之间旋转结构的设置,使得送给机构可对其顶端的小苏打进行离心式传送,从而加快了该物料进入混合室内部所用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混合室的混合效率,从而提高了该防护装置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螺旋叶片的旋转,可将已经成块以及颗粒较大的小苏打之间进行碾碎,从而为其之间反应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的工人也采取多种类型的防护,从而对该领域用的防护装置进行创新与设计,对建筑施工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105056419A中公开的一种高层建筑防护装置,该高层建筑防护装置,虽然具有当有人手扶窗台边缘时,防护网从外壳中缓缓向外伸出,自动做好预防准备;对于成人有提示惊醒的作用,对于儿童则做好万一失手坠落的预防;如果儿童不慎坠落,防护网能保证儿童的人身安全,但是,该高层建筑防护装置,不能对正在建筑施工的工人进行双重的防护,当安全气囊发生损坏时,导致各楼层之间由于位置摆放的限制,导致该装置不能对坠落的人和物进行安全保护,从而对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且由于其不能对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导致对资源的浪费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该高层建筑防护装置,不能对正在建筑施工的工人进行双重的防护,当安全气囊发生损坏时,导致各楼层之间由于位置摆放的限制,导致该装置不能对坠落的人和物进行安全保护,从而对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且由于其不能对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导致对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液体传输管和送给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稀盐酸箱,且稀盐酸箱的右侧设置有苏打粉箱,所述稀盐酸箱的正下方设置有混合室,所述第一液体传输管设置于混合室与稀盐酸箱之间,且混合室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气体传输管,所述送给机构设置于混合室与苏打粉箱之间。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内部安装有过滤室,且过滤室的正下方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液体传输管,所述过滤室的右侧设置有浓盐酸箱,所述壳体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第一防护装置,且第一防护装置的顶端表面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外壁表面安装有控制阀。
可选的,所述过滤室通过第二液体传输管与稀盐酸箱相连接,且第一过滤板内部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二过滤板内部的网孔直径,并且导流槽设置为喇叭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护装置的右端连接有安全气囊,且安全气囊的外壁表面接触有限位软胶块,所述壳体的右端外壁表面安装有第二防护装置,所述第二防护装置的内部安装有气缸,且气缸之间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之间连接有防护网,且防护网的左右两侧外壁表面均设置有绳扣,所述防护网的背面连接有挤压板。
可选的,所述全气囊的外壁表面与限位软胶块的内壁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安全气囊的收缩尺寸小于壳体的开口尺寸。
可选的,所述防护网通过绳扣与滑杆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防护网通过气缸与壳体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可选的,所述苏打粉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底端表面连接有联动器,所述联动器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的外壁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混合室的内部嵌入有第二旋转轴,且第二旋转轴的外壁表面焊接有搅拌叶,所述混合室的内壁表面安装有加热器,且混合室的底端内部设置有出料口。
可选的,所述螺旋叶片通过第一旋转轴与送给机构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苏打粉箱通过送给机构与混合室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搅拌叶设置为下窄上宽的螺旋状结构,且搅拌叶的尺寸略小于混合室的内壁尺寸,并且搅拌叶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混合室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可选的,所述过滤室的内部固定有第一过滤板,且第一过滤板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导流槽,且导流槽的正下方设置有合成室,所述壳体的正面表面连接有防护盖,且防护盖的正下方设置有壳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通过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之间内部网孔直径的设置,使得其可对不同直径的氯化钠晶体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了由于过滤不彻底,导致该晶体对第二液体传输管的内部造成一定程度的堵塞,从而对其的液体传输效率造成了影响,故过滤板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充分的对液体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为反应产生的水和残余的稀盐酸之间回收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从而避免浪费,导流槽喇叭状结构的设置,加快了其内部液体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过滤室的过滤效率,过滤室与稀盐酸箱之间连接方式的设置,使得合成室可将收集的稀盐酸和反应水与浓盐酸之间进行混合,使得其内部盐酸浓度与稀盐酸箱内部盐酸浓度相同,进而可通过第二液体传输管将稀释后的盐酸溶液传送至稀盐酸箱的内部,对其进行使用,上述部件之间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对反应后的产物以及残余的盐酸之间进行二次的使用,从而提高了该防护装置的环保性能。
2.该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通过限位软胶块可对安全气囊收缩以及充气时进行限位,从而避免了由于收缩或充气时,由于浮力的作用,导致归位以及释放时与原先指定的位置之间产生偏差,从而对其的收缩存储以及充气使用造成影响,安全气囊与壳体的开口处之间尺寸的设置,可为其收缩以及充气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
3.该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通过防护网与滑杆之间滑动结构的设置,使得其与气缸之间可平顺的进行收缩,故通过防护网与滑杆之间滑动结构和其与气缸之间伸缩结构相互的配合,有效的提高了该防护装置的灵活性能,且通过防护网的伸缩,使得其可对正在建筑施工的工人进行防护,并且通过其可对充气时的安全气囊底端表面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该安全气囊的稳定性能,通过安全气囊与防护网之间相互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充分的对正在建筑施工的工人进行双重安全防护,同时可对对高层坠落物进行承接,从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4.该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通过搅拌叶形状的设置,使得其充分的对混合室内部的稀盐酸与苏打粉之间进行混合,且通过加热器可对该混合室的内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因盐酸与小苏打之间反应是一个吸热的过程,该加热方式可在一定程度对混合室的内部温度进行维持,从而可促进上述二者之间反应的进行,故通过上述部件之间相互的配合,使得混合室可充分对上述之间进行利用,从而为安全气囊可快速进行充气提供了可能。
5.该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通过螺旋叶片与送给机构之间旋转结构的设置,使得送给机构可对其顶端的小苏打进行离心式传送,从而加快了该物料进入混合室内部所用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混合室的混合效率,从而提高了该防护装置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螺旋叶片的旋转,可将已经成块以及颗粒较大的小苏打之间进行碾碎,从而为其之间反应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稀盐酸箱;3、苏打粉箱;4、第一液体传输管;5、混合室;6、气体传输管;7、电机;8、送给机构;9、过滤室;10、水泵;11、第二液体传输管;12、浓盐酸箱;13、第一防护装置;14、排气管;15、安全气囊;16、限位软胶块;17、第二防护装置;18、控制阀;19、联动器;20、第一旋转轴;21、螺旋叶片;22、第二旋转轴;23、搅拌叶;24、加热器;25、出料口;26、第一过滤板;27、第二过滤板;28、导流槽;29、合成室;30、气缸;31、防护盖;32、滑杆;33、防护网;34、壳门;35、绳扣;36、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包括壳体1、第一液体传输管4和送给机构8,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稀盐酸箱2,且稀盐酸箱2的右侧设置有苏打粉箱3,稀盐酸箱2的正下方设置有混合室5,第一液体传输管4设置于混合室5与稀盐酸箱2之间,且混合室5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气体传输管6,送给机构8设置于混合室5与苏打粉箱3之间,壳体1的底端内部安装有过滤室9,且过滤室9的正下方设置有水泵10,过滤室9通过第二液体传输管11与稀盐酸箱2相连接,且第一过滤板26内部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二过滤板27内部的网孔直径,并且导流槽28设置为喇叭状结构,第一过滤板26与第二过滤板27之间内部网孔直径的设置,使得其可对不同直径的氯化钠晶体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了由于过滤不彻底,导致该晶体对第二液体传输管11的内部造成一定程度的堵塞,从而对其的液体传输效率造成了影响,故过滤板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充分的对液体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为反应产生的水和残余的稀盐酸之间回收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从而避免浪费,导流槽28喇叭状结构的设置,加快了其内部液体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过滤室9的过滤效率,过滤室9与稀盐酸箱2之间连接方式的设置,使得合成室29可将收集的稀盐酸和反应水与浓盐酸之间进行混合,使得其内部盐酸浓度与稀盐酸箱2内部盐酸浓度相同,进而可通过第二液体传输管11将稀释后的盐酸溶液传送至稀盐酸箱2的内部,对其进行使用,上述部件之间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对反应后的产物以及残余的盐酸之间进行二次的使用,从而提高了该防护装置的环保性能;
水泵10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液体传输管11,过滤室9的右侧设置有浓盐酸箱12,壳体1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第一防护装置13,且第一防护装置13的顶端表面连接有排气管14,排气管14的外壁表面安装有控制阀18,第一防护装置13的右端连接有安全气囊15,且安全气囊15的外壁表面接触有限位软胶块16,安全气囊15的外壁表面与限位软胶块16的内壁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安全气囊15的收缩尺寸小于壳体1的开口尺寸,通过限位软胶块16可对安全气囊15收缩以及充气时进行限位,从而避免了由于收缩或充气时,由于浮力的作用,导致归位以及释放时与原先指定的位置之间产生偏差,从而对其的收缩存储以及充气使用造成影响,安全气囊15与壳体1的开口处之间尺寸的设置,可为其收缩以及充气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壳体1的右端外壁表面安装有第二防护装置17,第二防护装置17的内部安装有气缸30,且气缸30之间设置有滑杆32;
滑杆32之间连接有防护网33,且防护网33的左右两侧外壁表面均设置有绳扣35,防护网33通过绳扣35与滑杆32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防护网33通过气缸30与壳体1之间构成伸缩结构,防护网33与滑杆32之间滑动结构的设置,使得其与气缸30之间可平顺的进行收缩,故通过防护网33与滑杆32之间滑动结构和其与气缸30之间伸缩结构相互的配合,有效的提高了该防护装置的灵活性能,且通过防护网33的伸缩,使得其可对正在建筑施工的工人进行防护,并且通过其可对充气时的安全气囊15底端表面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该安全气囊15的稳定性能,通过安全气囊15与防护网33之间相互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充分的对正在建筑施工的工人进行双重安全防护,同时可对对高层坠落物进行承接,从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防护网33的背面连接有挤压板36;
苏打粉箱3的内部安装有电机7,且电机7的底端表面连接有联动器19,联动器19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轴20,且第一旋转轴20的外壁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21,螺旋叶片21通过第一旋转轴20与送给机构8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苏打粉箱3通过送给机构8与混合室5相连接,螺旋叶片21与送给机构8之间旋转结构的设置,使得送给机构8可对其顶端的小苏打进行离心式传送,从而加快了该物料进入混合室5内部所用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混合室5的混合效率,从而提高了该防护装置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螺旋叶片21的旋转,可将已经成块以及颗粒较大的小苏打之间进行碾碎,从而为其之间反应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混合室5的内部嵌入有第二旋转轴22,且第二旋转轴22的外壁表面焊接有搅拌叶23,搅拌叶23设置为下窄上宽的螺旋状结构,且搅拌叶23的尺寸略小于混合室5的内壁尺寸,并且搅拌叶23通过第二旋转轴22与混合室5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搅拌叶23形状的设置,使得其充分的对混合室5内部的稀盐酸与苏打粉之间进行混合,且通过加热器24可对该混合室5的内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因盐酸与小苏打之间反应是一个吸热的过程,该加热方式可在一定程度对混合室5的内部温度进行维持,从而可促进上述二者之间反应的进行,故通过上述部件之间相互的配合,使得混合室5可充分对上述之间进行利用,从而为安全气囊15可快速进行充气提供了可能,混合室5的内壁表面安装有加热器24,且混合室5的底端内部设置有出料口25,过滤室9的内部固定有第一过滤板26,且第一过滤板26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板27,第二过滤板27的正下方设置有导流槽28,且导流槽28的正下方设置有合成室29,壳体1的正面表面连接有防护盖31,且防护盖31的正下方设置有壳门34。
综上,该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与建筑物之间进行连接,并且等距均匀的分布于上述建筑物的周围,并且可在不同楼层之间进行交叉式的安装,使得该防护装置可全方位的对建筑楼层之间进行防护,当楼层内部有异物坠落时,可通过相关的感应器件、控制器件以及各管道控制阀18对该防护装置进行命令指挥,通过第一液体传输管4可将稀盐酸箱2传送至混合室5的内部,同时通过螺旋叶片21的旋转使得其可对苏打粉箱3内部的粉状固体进行离心式传送,且传送至混合室5的内部,其次通过搅拌叶23可对苏打粉与稀盐酸之间进行充分的混合,且通过加热器24对混合室5内部的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维持,通过上述部件之间相互的配合,使得苏打粉与稀盐酸之间可进行充分的反应,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单向控制阀18进行控制,并且通过传输管将该气体传送至第一防护装置13的内部,从而使得安全气囊15可快速进行充气,同时通过气缸30的伸缩,对防护网33进行展开,并且通过其可对安全气囊15的底端进行支撑,且通过不同方位的该防护装置可对上述异物之间进行承接;
苏打粉与稀盐酸之间反应后,可将产生的水分子、残余的盐酸溶液和氯化钠晶体通过出料口25传送至过滤室9的内部,且通过第一过滤板26与第二过滤板27之间相互的配合,可对其内部流体的杂质进行充分的过滤,其次将过滤后的溶液传送至合成室29的内部,且通过浓盐酸箱12内部的盐酸可对上述溶液进行混合,使得其之间混合成与稀盐酸箱2内部浓度相同的溶液,并且通过水泵10将该溶液泵入至稀盐酸箱2的内部,对该溶液进行使用即可,这样便完成了该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使用的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包括壳体(1)、第一液体传输管(4)和送给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稀盐酸箱(2),且稀盐酸箱(2)的右侧设置有苏打粉箱(3),所述稀盐酸箱(2)的正下方设置有混合室(5),所述第一液体传输管(4)设置于混合室(5)与稀盐酸箱(2)之间,且混合室(5)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气体传输管(6),所述送给机构(8)设置于混合室(5)与苏打粉箱(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内部安装有过滤室(9),且过滤室(9)的正下方设置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液体传输管(11),所述过滤室(9)的右侧设置有浓盐酸箱(12),所述壳体(1)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第一防护装置(13),且第一防护装置(13)的顶端表面连接有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的外壁表面安装有控制阀(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9)通过第二液体传输管(11)与稀盐酸箱(2)相连接,且第一过滤板(26)内部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二过滤板(27)内部的网孔直径,并且导流槽(28)设置为喇叭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装置(13)的右端连接有安全气囊(15),且安全气囊(15)的外壁表面接触有限位软胶块(16),所述壳体(1)的右端外壁表面安装有第二防护装置(17),所述第二防护装置(17)的内部安装有气缸(30),且气缸(30)之间设置有滑杆(32),所述滑杆(32)之间连接有防护网(33),且防护网(33)的左右两侧外壁表面均设置有绳扣(35),所述防护网(33)的背面连接有挤压板(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15)的外壁表面与限位软胶块(16)的内壁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安全气囊(15)的收缩尺寸小于壳体(1)的开口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33)通过绳扣(35)与滑杆(32)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防护网(33)通过气缸(30)与壳体(1)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苏打粉箱(3)的内部安装有电机(7),且电机(7)的底端表面连接有联动器(19),所述联动器(19)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轴(20),且第一旋转轴(20)的外壁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21),所述混合室(5)的内部嵌入有第二旋转轴(22),且第二旋转轴(22)的外壁表面焊接有搅拌叶(23),所述混合室(5)的内壁表面安装有加热器(24),且混合室(5)的底端内部设置有出料口(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21)通过第一旋转轴(20)与送给机构(8)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苏打粉箱(3)通过送给机构(8)与混合室(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23)设置为下窄上宽的螺旋状结构,且搅拌叶(23)的尺寸略小于混合室(5)的内壁尺寸,并且搅拌叶(23)通过第二旋转轴(22)与混合室(5)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9)的内部固定有第一过滤板(26),且第一过滤板(26)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板(27),所述第二过滤板(27)的正下方设置有导流槽(28),且导流槽(28)的正下方设置有合成室(29),所述壳体(1)的正面表面连接有防护盖(31),且防护盖(31)的正下方设置有壳门(34)。
CN201811467271.2A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 Active CN109441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7271.2A CN109441129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7271.2A CN109441129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1129A true CN109441129A (zh) 2019-03-08
CN109441129B CN109441129B (zh) 2020-10-09

Family

ID=65555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7271.2A Active CN109441129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112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035A (zh) * 2020-12-24 2021-04-30 重庆星科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112727036A (zh) * 2020-12-24 2021-04-30 重庆星科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坠落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40417A (en) * 2006-07-06 2008-01-30 Dunn & Cowe Ltd Fall protection system
KR20090067815A (ko) * 2007-12-21 2009-06-25 손승호 고층건물 추락사 방지장치
CN106760583A (zh) * 2017-01-19 2017-05-31 黄河科技学院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多功能安全防护装置
CN206346508U (zh) * 2016-12-30 2017-07-21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复合式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107050678A (zh) * 2017-05-03 2017-08-18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高层坠落防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40417A (en) * 2006-07-06 2008-01-30 Dunn & Cowe Ltd Fall protection system
KR20090067815A (ko) * 2007-12-21 2009-06-25 손승호 고층건물 추락사 방지장치
CN206346508U (zh) * 2016-12-30 2017-07-21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复合式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106760583A (zh) * 2017-01-19 2017-05-31 黄河科技学院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多功能安全防护装置
CN107050678A (zh) * 2017-05-03 2017-08-18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高层坠落防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035A (zh) * 2020-12-24 2021-04-30 重庆星科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112727036A (zh) * 2020-12-24 2021-04-30 重庆星科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坠落装置
CN112727035B (zh) * 2020-12-24 2022-07-01 重庆星科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1129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1129A (zh) 一种在建施工建筑用防高层坠物装置
CN209934375U (zh) 一种化工用废气净化装置
CN108356068A (zh) 市政园林绿化土壤环保修复处理装置
CN111113680A (zh) 一种冬季用混凝土搅拌设备
CN207721654U (zh) 一种中药材的蒸煮锅
CN208501161U (zh) 一种防缠绕的吸收式抓棉打手
CN106430259B (zh) 一种应用于锂云母制碳酸锂加工装置
CN212320384U (zh) 一种用于铝酸钙粉的节能生产装置
CN205933282U (zh) 氮化反应釜
CN110926223A (zh) 一种铝材加工用熔炼炉排烟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6935024U (zh) 一种次氯酸钙生产环保回收装置
CN211837204U (zh) 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工业锅炉尾气脱硫脱硝环保装置
CN205685539U (zh) 一种节能环保水泥搅拌装置
CN215291498U (zh) 一种港工航运工程施工用钢模板的加热装置
CN212167041U (zh) 一种烟气脱硫用石灰石投放装置
CN108176265A (zh) 具有储料、除尘化工工艺用的搅拌机
CN211725333U (zh) Sncr脱硝反应塔装置及系统
CN112010304A (zh) 一种制备高品质煤基活性炭的回转活化炉
CN207254298U (zh) 一种自吸式进料的保温反应装置
CN207031306U (zh) 一种旁路加氧式甲醛制备系统
CN211636439U (zh) 尿素热解装置
CN215312367U (zh) 一种水玻璃溶解余热回收装置
CN213859955U (zh) 一种水泥砖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09366730A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混凝土制备设备
CN202562243U (zh) 一种带有倾斜进料口的转筒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