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32572A - 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32572A
CN109432572A CN201811201499.7A CN201811201499A CN109432572A CN 109432572 A CN109432572 A CN 109432572A CN 201811201499 A CN201811201499 A CN 201811201499A CN 109432572 A CN109432572 A CN 109432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usion
distal end
liquid
proximal end
cavity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014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坚
刘燕
李建军
Original Assignee
Xinchung Medical Devic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ung Medical Device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ung Medical Devic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014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325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32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2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包括旋转功能件、固定封装外壳、连接驱动柔性轴、远端刚性轴、动力源,连接驱动柔性轴的两端分别与远端刚性轴及动力源相连,远端刚性轴连接旋转功能件,动力源产生的旋转扭矩经由连接驱动柔性轴、远端刚性轴传递给旋转功能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端限流部件、多腔管及灌注液体供给单元。在血管一侧的限流部件通过与远端刚性轴的精密间隙配合,以及灌注管路的液体输送设计,本发明可控制进入人体和流出体外的灌注液比例可达1~300,既保证了血液不会倒灌入导管引起故障,同时又不至于将大量含磨损微粒的液体排入人体,增加生物学风险和器官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皮介入的旋转传动导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介入手术因为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势,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治疗与诊断方式之一。并且伴随科技与制造能力的提升,血管介入器械正在向着小型化、微创化甚至无创化的方向改进与演变。
医疗器械根据其使用的部位,使用的形式,结构特征,治疗的周期等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分为无源医疗器械和有源医疗器械。有源医疗器械指任何依靠电能或者其他能源,而不是直接由人体或者重力产生的能量,发挥其功能的医疗器械。而旋转传动介入器械又以其做功部件的运动方式契合血管解剖结构的优点在有源介入医疗器械中占据有独特的地位。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将电能或风能转化为旋转动能的介入有源医疗器械包括:钙化斑块旋磨装置,心室辅助装置等。钙化斑块旋磨装置主要应用于动脉旋磨术中处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是脂肪不断堆积在患者血管的内膜(内皮下)。最初堆积的脂肪相对较软,随着时间的推移,富含胆固醇的动脉粥样物质变硬成钙化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变大导致血管的有效血流腔道变细,这种动脉粥样限制了血液的流动,导致血管远端的器官或组织无法正常获得血液供应而病变。如果病变发生在冠状动脉,不对其处理,这种狭窄能引起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死、中风和类似病症。对于非钙化或钙化不严重的病变,采用常规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术治疗就可解决问题,对于钙化严重的病变,支架无法通过病变,或者球囊根本就不能将病变扩张开,导致手术失败,此时使用钙化斑块旋磨装置就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如美国专利US 5360432公开了一种此类设备,其包括一个冠状动脉旋磨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一种柔性的、细长的驱动轴,驱动轴是一个带中心空腔的柔性轴,其远端为覆盖有研磨材料的米粒大小的磨头,工作时其转速高达120000到200000转每分钟,该表面带金刚石涂层的磨头可将钙化的斑块磨碎为微米级尺寸的微粒,在开通狭窄的血管后,再行支架术治疗。
心脏辅助装置是一种将血液由静脉系统或心脏引出直接泵入动脉系统,部分或全部代替心室做功的人工机械装置。有左心室辅助、右心室辅助和双心室辅助;以辅助时间的长短又分为一时性辅助[2周以内)及永久性辅助两种。如专利 CN201510976717公开的一种经皮辅助泵血装置,包括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和泵血导管,其中驱动模块位于体外与泵血导管分开设置,驱动模块的远端通过柔性传动系统与血泵导管相连,其近段通过信号线与控制模块相连。通过电机驱动柔性传动系统以10000到50000转每分钟的转速旋转,以此带动叶轮做功,将血液从心室泵入动脉系统,辅助心脏完成血液输送功能。
此类有源器械均包含有高速旋转部件,旋转传动的机械结构特性决定了:转子与定子之间有相对运动,如果转子与定子的配合采用密封结构,就必然存在磨损问题,密封件的摩擦会产生热量,同时磨损会产生微粒,随着磨损程度增加,转子与定子间的间隙会增加,进而导致有效持续运行时间的问题;摩擦产生的热量持续积累加热器械、高温易损伤器官,而过量微粒如果进入人体,会导致生物安全性问题。如果转子与定子的配合采用间隙结构,就可能存在泄漏风险,器械内的空气进入人体血液会造成栓塞,或者血液渗入器械导致器械运行故障,同样间隙配合也会有磨损微粒产生,而过量微粒如果进入人体,仍会导致生物安全性问题。
人体血管的解剖结构还决定了,从体外动力源到体内做功部件的旋转传动轴必然不能是全部刚性的,必须是可弯曲与柔性的才能保证穿越迂曲血管到达病变部位。但是高速旋转的连接驱动柔性轴必然会与外层的定子摩擦,并且这个摩擦力在弯曲处会因为连接驱动柔性轴本身的弯曲应力作用而急剧的放大,同样会产生热量与磨损颗粒,由于传动轴长度达0.9~1.5米,接触面积大,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热量和微粒远高于远端的体内做功部件,危害更甚,甚至有磨损断裂导致产品故障失效的风险。一般机械设计解决方案是将连接驱动柔性轴浸泡在液体里,起到冷却与润滑的作用,即使这样,微粒与摩擦热量的产生仍不可避免。因此如何确保传动轴有效的浸泡在灌注液里,防止过热;同时控制微粒进入人体的量是这一种类器械满足安全性、有效性的必须要完成的工作。CN201621106663.2公开了一种柔性传动设计,采用金属编织绞丝作为柔性驱动轴,外层采用金属螺旋管、高分子管材或复合管材作为鞘管。它在权利要求中虽然提到了柔性驱动轴与外层鞘管之间填充液体,但是没有解决如何保证柔性驱动轴充分浸泡在液体中,也没有解决这些液体是如何流动的?如果是静态的液体,显然无法带走传动摩擦中产生的热量。如果是运动的液体,如何避免柔性驱动轴摩擦产生的微粒进入人体?
而在专利CN105682602中公开了一种柔性驱动设计,它虽然提到了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润滑油填充在定子与轴之间,形成滑动轴承,但是同样无法解决在有血压与血液的情况下,润滑油的保持问题,以及长期运行温升及过量磨损颗粒进入人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导管,在满足高速、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确保导管不产生过热和摩擦微粒进入人体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将远端定义为靠近病人一侧,将近端定义为远离病人一侧,所述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包括旋转功能件、固定封装外壳、连接驱动柔性轴、远端刚性轴、动力源,连接驱动柔性轴的两端分别与远端刚性轴及动力源相连,远端刚性轴连接旋转功能件,动力源产生的旋转扭矩经由连接驱动柔性轴、远端刚性轴传递给旋转功能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端限流部件、灌注液体供给单元、1路传动中心腔管路及至少1路灌注腔管路,其中:
连接驱动柔性轴位于传动中心腔管路内,灌注液体供给单元向灌注腔管路内供给灌注液体,灌注液体经由灌注腔管路流入固定封装外壳内,灌注液体在固定封装外壳内分为两路,少量的灌注液体为第一路灌注液体;远端限流部件与远端刚性轴间隙配合,第一路灌注液体经由远端限流部件与远端刚性轴之间的间隙一流入人体内,且该间隙一的长度与间隙的径向尺寸比值较大,以形成足够的管路阻抗使少量灌注液体流入人体,并使得大部分灌注液体作为第二路灌注液体回流出人体外,带走连接驱动柔性轴旋转产生的摩擦热量与磨损微粒;
灌注液体供给单元,用于向灌注腔管路提供灌注液体。
优选地,在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层,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或异形。
优选地,远端刚性轴的外径与远端限流部件中心孔直径尺寸比为0.908~ 0.998,连接驱动柔性轴横截面积与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的液体过流断面面积比大于0.1倍,使得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与所述第一路灌注液体的流量比在1~30 范围内可调。
优选地,还包括废液回收单元,用于回收由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流出的第二路灌注液体。
优选地,还包括体内近端限流部件,体内近端限流部件与所述远端刚性轴间隙配合,增加第二路灌注液体管路阻抗,以平衡第一路灌注液体管路阻抗,维持固定封装外壳内的液体压力始终高于血压,少量的第二路灌注液体经由体内近端限流部件与远端刚性轴之间的间隙二流入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流入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前分为至少两路,一路少量的灌注液体经由所述间隙二流入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另一路较大量的灌注液体经由体内近端泄流部件流入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
优选地,远端刚性轴的外径与远端限流部件中心孔直径尺寸比为0.908~ 0.998,连接驱动柔性轴横截面积与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的液体过流断面面积比小于0.65倍,配合所述体内近端泄流部件,使得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与所述第一路灌注液体的流量比在5~150范围内可调。
优选地,所述动力源通过体外近端刚性轴连接所述连接驱动柔性轴。
优选地,还包括体外近端限流部件,体外近端限流部件与所述体外近端刚性轴间隙配合,增加第二路灌注液体管路阻抗,以平衡第一路灌注液体管路阻抗,维持固定封装外壳内的液体压力始终高于血压,少量的第二路灌注液体经由体外近端限流部件与体外近端刚性轴之间的间隙三流入所述废液回收单元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流出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后分为至少两路,一路少量的灌注液体经由所述间隙三流入所述废液回收单元,另一路较大量的灌注液体经由体外近端泄流部件或压力阀流入所述废液回收单元。
优选地,远端刚性轴的外径与远端限流部件中心孔直径尺寸比为0.908~ 0.998,连接驱动柔性轴横截面积与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的液体过流断面面积比小于0.65倍,配合所述体外近端泄流部件或压力阀,使得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与所述第一路灌注液体的流量比在5~150范围内可调。
优选地,所述灌注腔管路有2路,并在固定封装外壳内采用1个所述远端限流部件与1个所述体内近端限流部件将2个所述灌注腔管路隔离独立,使得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与所述第一路灌注液体的流量比在1~300范围内可调。
优选地,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与所述灌注腔管路为独立的管路,或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与所述灌注腔管路为同一管路的不同腔体。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在血管一侧的限流部件(即远端限流部件)通过与远端刚性轴的精密间隙配合,以及匹配回流冷却灌注管路的液体输送压降,本发明可控制进入人体和流出体外的灌注液流量比例可达1~300,既保证了血液不会倒灌入导管,同时又不至于将大量液体排入人体,增加器官负担;
2)在靠人体外一侧的限流部件通过相对于远端限流部件更大的尺寸设计与更大的间隙配合来实现更大的回流冷却灌注液流量,保证了连接驱动柔性轴冷却与带出磨损颗粒的需要,并同时产生足够的管路阻抗使得远端封装外壳内的压力始终高于血液压力,保证血液不会灌入导管。
一般按照流量比来选择回流管路的具体结构,具体如下:
在流量比较小的时候(一般1倍≤体外流量/体内流量≤30倍),采用调节连接驱动柔性轴与传动中心腔管路间隙配合来控制流量比。
在流量比中等的时候(一般5倍≤体外流量/体内流量≤150倍),采用泄流部件或压力阀来控制流量比。
在流量比较大的时候(一般1倍≤体外流量/体内流量≤300倍),采用2 路灌注管路,并在远端采用1个远端限流部件,1个体内近端限流部件来实现灌入人体管路与流出人体管路相互独立,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流量差异来满足实际的需求。
3)在人体外采用可以绕导管旋转调整的废液回收单元,收集回流的废液,保证了病房与病床的干净整洁。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P为实施例中的多腔管的不同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实施例2中的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3中的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中的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5中的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对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4而言,其中的多腔管61可以采用图1B、图1C、图 1E、图1H、图1I、图1K、图1M、图1P所示的结构,该结构的多腔管61具有一路传动中心腔68及一路灌注腔65,在传动中心腔68的内壁上还覆盖有耐磨金属层67。
对于实施例5而言,其中的多腔管61可以采用图1A、图1D、图1F及图1G、图1J、图1L、图1N、图1O所示的结构,该结构的多腔管61与上述多腔管61 的区别在于:有两路灌注腔65、66。
其中图1E、图1F、图1H、图1K、图1L传动中心腔采用类似于圆形齿轮外圈形状的方案,或如图1I、图1K、图1M、图1P传动中心腔采用正方形等中心对称多边形形状,既可以有效固定耐磨层67,又增加了传动中心腔的横截面积,降低管路阻抗,增加回流冷却灌注液流量。
实施例1:使用连接驱动柔性轴与传动中心腔内径的间隙配合控制回流量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腔管61的长度为1100mm,传动中心腔68内壁敷设了一层耐磨层67,其中耐磨层67内径为0.57mm。旋转功能件41可以是用于泵血的叶轮,或用于钙化病变处理的表面覆盖有金刚石颗粒的磨头。灌注腔 65内径为0.35mm,灌注腔65入口一端连接灌注泵57,出口一端靠近远端限流部件52。连接驱动柔性轴55的外径为0.42mm,长度与多腔管61的传动中心腔 68长度相匹配,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两端分别与远端刚性轴的转接件54与动力源56连接。远端限流部件52的中心孔的直径为1.01mm,长度为3.0mm,远端刚性轴51的直径为1.00mm,通过转接件54与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一端相连。灌注泵57以每小时16~300ml/hr的流量将灌装袋60内的灌注液灌注入灌注腔65内,根据转速的高低来调节合适的灌注流量,在平均动脉压80mmHg的情况下,其中 2~60.0ml/hr流入人体,14~240ml作为连接驱动柔性轴55的冷却液流出人体外,体外/体内的流量比因灌注量的不同,变化范围为4.0~7.0倍;动力源56转速运行在10000~50000转/分钟,运行过程中温升不超过40℃,连接驱动柔性轴 55与耐磨层67摩擦产生的颗粒伴随回流冷却液流入废液回收单元58或沉降在传动中心腔68内,基本没有流入人体。
实施例2:使用体内近端限流件增加回流管路阻抗,并使用体内近端泄流部件控制回流量
如图3a及图3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腔管61的长度为1200mm,其中传动中心腔68内壁还敷设了一层耐磨层67,其中耐磨层67内径为0.8mm。灌注腔65内径为0.35mm,灌注腔65入口一端连接灌注泵57,出口一端位于体内近端限流部件53与远端限流部件52之间。连接驱动柔性轴55外径为0.45mm,长度与多腔管61的传动中心腔68长度相匹配,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两端分别与体外的动力源56及远端刚性轴的转接件54连接。远端限流部件52孔的直径为1.00mm,长度为2.0mm,体内近端限流部件53中心孔的直径为1.00mm,长度为2.0mm,远端刚性轴51的直径为0.99mm。体内近端限流部件53与远端限流部件52共用一根远端刚性轴51,其中远端刚性轴51远端与旋转功能件41相连接,近端通过转接件54与连接驱动柔性轴55相连接,使用轴承63的内圈紧配远端刚性轴 51,保证高速旋转时的同心度。体内近端泄流部件62的泄流孔直径为0.1mm,长度为2.0mm。灌注泵57以每小时82~1260ml/hr的流量灌注,根据转速的高低来调节合适的灌注流量,在平均动脉压80mmHg的情况下,其中2~60ml/hr流入人体,80~1200ml/hr作为连接驱动柔性轴的冷却液流出人体外,体外/体内的流量比因灌注量的不同,变化范围为20~40倍;动力源56转速运行在10000~50000 转/分钟,运行过程中温升不超过40℃,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与耐磨金属层67 摩擦产生的颗粒伴随回流冷却液流入废液回收单元58或沉降在传动中心腔68 内,基本没有流入人体。
实施例3:使用体外近端限流件增加回流管路阻抗,并使用体外近端泄流部件控制回流量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腔管61的长度为1100mm,传动中心腔68内壁敷设了一层耐磨层67,其中耐磨层67内径为0.8mm。灌注腔65内径为0.35mm,灌注腔65入口一端连接灌注泵57,出口一端靠近远端限流部件52。连接驱动柔性轴55的外径为0.60mm,长度与多腔管61的传动中心腔68长度相匹配,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两端分别与远端刚性轴的转接件54与体外近端刚性轴64连接。远端限流部件52的孔的直径为2.01mm,长度为3.5mm,远端刚性轴51的直径为 2.00mm,通过转接件54与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一端相连。体外近端限流部件73位于多腔管61人体外的一侧,体外近端限流部件73的孔的直径为3.01mm,长度为3.0mm。体外近端刚性轴64的直径为2.98mm,使用轴承63的内圈紧配体外近端刚性轴64,保证其高速旋转时的同心度。体外近端泄流孔部件82的孔直径为0.5mm,长度为2.0mm。灌注泵57以每小时42~600ml/hr的流量灌注,在平均动脉压80mmHg的情况下,其中2~60.0ml/hr流入人体,40~540ml作为连接驱动柔性轴的冷却液流出人体外,体外/体内的流量比因灌注量的不同,变化范围为9~20倍;体外动力源转速运行在10000~50000转/分钟,运行过程中温升不超过40℃,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与耐磨金属层67摩擦产生的颗粒伴随回流冷却液流入废液回收单元58或沉降在传动中心腔68内,基本没有流入人体。
实施例4:使用体外近端限流件增加回流管路阻抗,并使用压力阀控制回流量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腔管61的长度为1100mm,传动中心腔68内壁敷设了一层耐磨金属层67,其中耐磨金属层67内径为0.80mm。灌注腔65内径为0.35mm,灌注腔65入口一端连接灌注泵57,出口一端靠近远端限流部件 52。连接驱动柔性轴55的外径为0.60mm,长度与多腔管61的传动中心腔68长度相匹配,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两端分别与远端刚性轴的转接件54与近端刚性轴的转接件连接。远端限流部件52的孔的直径为1.61mm,长度为3.5mm,远端刚性轴51的直径为1.60mm,通过转接件54与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一端相连。体外近端包括压力阀45,其压力控制在25mm汞柱,则流量控制在每小时34~660ml/hr。体外近端刚性轴64的直径为2.49mm,与连接驱动柔性轴55的另一端相连,使用轴承63的内圈紧配体外近端刚性轴64,保证其高速旋转时的同心度,体外近端限流部件73其中心孔内径为2.50mm。灌注泵57以每小时36~720ml/hr的流量灌注,在平均动脉压80mmHg的情况下,其中2~60.0ml/hr流入人体,34~660ml 作为连接驱动柔性轴55的冷却液流出人体外,体外/体内的流量比为11~17倍;动力源56转速运行在10000~50000转/分钟,运行过程中温升不超过40℃,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与金属耐磨层67摩擦产生的颗粒伴随回流冷却液流入废液回收单元58或沉降在传动中心腔68内,基本没有流入人体。
实施例5:2路灌注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腔管61的长度为1100mm的多腔管61,其中传动中心腔68内壁还敷设了一层耐磨金属层67,其中耐磨金属层67内径为 1.0mm,灌注腔65内径为0.3mm,灌注腔65入口一端连接灌注泵57,出口一端位于体内近端限流部件53及远端限流部件52之间,第二路灌注腔66内径为 0.35mm,入口一端连接灌注泵57,出口一端位于体内近端限流部件53靠近人体外的一侧;连接驱动柔性轴55外径为0.4mm,长度与多腔管61的传动中心腔68 的长度相匹配,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两端分别与远端刚性轴51及动力源56连接。远端刚性轴51的直径为0.99mm,远端限流部件52的中心孔的直径为1.00mm,长度为2.0mm,体内近端限流部件53的孔的直径为1.00mm,长度为2.0mm。在本实施例中,灌注分为2路,灌注泵57也有两个,相互独立,所以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调节灌入人体与回流出体外冷却液的流量比,一般可实现流量比1~300 倍的自由调节,虽然相比前述几个方案略微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但是获得了更大的流量比调节范围。动力源56转速运行在10000~50000转/分钟,运行过程中温升不超过40℃,连接驱动柔性轴55与导管摩擦产生的颗粒伴随回流冷却液流入废液回收单元58或沉降在传动中心腔68内,基本没有流入人体。

Claims (13)

1.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将远端定义为靠近病人一侧,将近端定义为远离病人一侧,所述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包括旋转功能件、固定封装外壳、连接驱动柔性轴、远端刚性轴、动力源,连接驱动柔性轴的两端分别与远端刚性轴及动力源相连,远端刚性轴连接旋转功能件,动力源产生的旋转扭矩经由连接驱动柔性轴、远端刚性轴传递给旋转功能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端限流部件、灌注液体供给单元、1路传动中心腔管路及至少1路灌注腔管路,其中:
驱动柔性轴位于传动中心腔管路内,灌注液体供给单元向灌注腔管路内供给灌注液体,灌注液体经由灌注腔管路流入固定封装外壳内,灌注液体在固定封装外壳内分为两路;远端限流部件与远端刚性轴间隙配合,第一路灌注液体经由远端限流部件与远端刚性轴之间的间隙一流入人体内,且该间隙一的长度与间隙径向尺寸比值较大,以形成足够的管路阻抗使少量的灌注液体流入人体,并使得大部分灌注液体作为第二路灌注液体回流出人体外,带走连接驱动柔性轴旋转产生的摩擦热量与磨损微粒;
灌注液体供给单元,用于向灌注腔管路提供灌注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层,传动中心腔管路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或异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远端刚性轴的外径与远端限流部件中心孔直径尺寸比为0.908~0.998,连接驱动柔性轴的横截面积与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的液体过流断面面积的比大于0.1倍,使得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与所述第一路灌注液体的流量比在1~30范围内可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液回收单元,用于回收由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流出的第二路灌注液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体内近端限流部件,体内近端限流部件与所述远端刚性轴间隙配合,少量的第二路灌注液体经由体内近端限流部件与远端刚性轴之间的间隙二流入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流入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前分为至少两路,一路少量的灌注液体经由所述间隙二流入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另一路较大量的灌注液体经由体内近端泄流部件流入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远端刚性轴的外径与远端限流部件中心孔直径尺寸比为0.908~0.998,连接驱动柔性轴的横截面积与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的液体过流断面面积比小于0.65倍,配合所述体内近端泄流部件,使得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与所述第一路灌注液体的流量比在5~150范围内可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通过体外近端刚性轴连接所述连接驱动柔性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体外近端限流部件,体外近端限流部件与所述体外近端刚性轴间隙配合,少量的第二路灌注液体流出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后经由体外近端限流部件与体外近端刚性轴之间的间隙三流入废液回收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流出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后分为至少两路,一路少量的灌注液体经由所述间隙三流入所述废液回收单元,另一路较大量的灌注液体经由体外近端泄流部件或压力阀流入所述废液回收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远端刚性轴的外径与远端限流部件中心孔直径尺寸比为0.908~0.998,连接驱动柔性轴的横截面积与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的液体过流断面面积比小于0.65倍,配合所述体外近端泄流部件、或压力阀,使得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与所述第一路灌注液体的流量比在5~150范围内可调。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腔管路有2路,并在固定封装外壳内采用1个所述远端限流部件与1个所述体内近端限流部件将2个灌注腔管路隔离独立,使得所述第二路灌注液体与所述第一路灌注液体的流量比在1~300范围内可调。
13.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与所述灌注腔管路为独立的管路,或所述传动中心腔管路与所述灌注腔管路为同一管路的不同腔体。
CN201811201499.7A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Pending CN1094325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1499.7A CN109432572A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1499.7A CN109432572A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2572A true CN109432572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1499.7A Pending CN109432572A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3257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8547A (zh) * 2019-10-17 2019-11-22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灌注隔离磨损颗粒的挠性轴结构
CN110917420A (zh) * 2019-11-27 2020-03-27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灌注隔离并排出磨损颗粒的挠性轴结构
CN112704811A (zh) * 2020-12-22 2021-04-27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灌注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血泵
CN113941086A (zh) * 2021-07-06 2022-01-18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人工辅助泵血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6818B1 (en) * 1999-01-15 2002-10-15 Biosense Webster, Inc. Porous irrigated tip electrode catheter
US20060258981A1 (en) * 2005-04-27 2006-11-16 Tracee Eidenschink Balloon catheter with perfusion lumen
CN201775679U (zh) * 2010-09-07 2011-03-30 南京庆海微波电子研究所 骨肿瘤水冷微波消融针
CN201822910U (zh) * 2010-06-04 2011-05-11 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灌注式射频消融导管
CN202020439U (zh) * 2010-12-16 2011-11-02 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灌注式环形标测导管
CN104436417A (zh) * 2013-09-13 2015-03-25 郭军 一种用于人体血管内灌注溶栓导管
CN205073480U (zh) * 2015-10-14 2016-03-09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溶栓导管装置
CN107072666A (zh) * 2014-09-10 2017-08-18 血管解决方案公司 灌注导管及相关方法
CN209221277U (zh) * 2018-10-16 2019-08-09 昕涌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6818B1 (en) * 1999-01-15 2002-10-15 Biosense Webster, Inc. Porous irrigated tip electrode catheter
US20060258981A1 (en) * 2005-04-27 2006-11-16 Tracee Eidenschink Balloon catheter with perfusion lumen
CN201822910U (zh) * 2010-06-04 2011-05-11 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灌注式射频消融导管
CN201775679U (zh) * 2010-09-07 2011-03-30 南京庆海微波电子研究所 骨肿瘤水冷微波消融针
CN202020439U (zh) * 2010-12-16 2011-11-02 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灌注式环形标测导管
CN104436417A (zh) * 2013-09-13 2015-03-25 郭军 一种用于人体血管内灌注溶栓导管
CN107072666A (zh) * 2014-09-10 2017-08-18 血管解决方案公司 灌注导管及相关方法
CN107296638A (zh) * 2014-09-10 2017-10-27 血管解决方案公司 灌注导管及相关方法
CN205073480U (zh) * 2015-10-14 2016-03-09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溶栓导管装置
CN209221277U (zh) * 2018-10-16 2019-08-09 昕涌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8547A (zh) * 2019-10-17 2019-11-22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灌注隔离磨损颗粒的挠性轴结构
CN110478547B (zh) * 2019-10-17 2020-01-14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灌注隔离磨损颗粒的挠性轴结构
WO2021073075A1 (zh) * 2019-10-17 2021-04-22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灌注隔离磨损颗粒的挠性轴结构
CN110917420A (zh) * 2019-11-27 2020-03-27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灌注隔离并排出磨损颗粒的挠性轴结构
CN110917420B (zh) * 2019-11-27 2022-06-21 丰凯利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灌注隔离并排出磨损颗粒的挠性轴结构
CN112704811A (zh) * 2020-12-22 2021-04-27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灌注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血泵
CN113941086A (zh) * 2021-07-06 2022-01-18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人工辅助泵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32572A (zh) 一种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CN109821140A (zh) 一种用于柔性传动的分隔壁上开孔的多腔管
US11911579B2 (en) Reduced rotational mass motor assembly for catheter pump
US11674517B2 (en) Device to assist the performance of a heart
JP6829302B2 (ja) カニューレアセンブリ
CN102438674B (zh) 导管泵
CN209221277U (zh) 具备灌注功能的旋转传动介入导管
US6248091B1 (en) Balloon catheter
US6508787B2 (en) System for actively supporting the flow of body fluids
CN110237327A (zh) 一种驱动外置型轴流心室辅助装置
CN206443963U (zh) 柔性传动系统、经皮辅助泵血装置及血管内血栓抽吸系统
CN110167612A (zh) 用于处理体液超负荷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12117A (zh) 柔性传动系统、经皮辅助泵血装置及血管内血栓抽吸系统
CN110393846A (zh) 一种动力源可置于人体内的旋转传动导管
JP2021520277A (ja) 一定直径の羽根車を備えたカテーテルポンプ
CN112107749B (zh) 一种导流装置和导管泵
EP3810219A2 (en) Percutaneous blood pump and introducer system
CN110478547A (zh) 一种通过灌注隔离磨损颗粒的挠性轴结构
CN211132606U (zh) 动力源可置于人体内的旋转传动导管
CN211132644U (zh) 用于柔性传动的分隔壁上开孔的多腔管
CN112704811A (zh) 灌注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血泵
US11957891B2 (en) Percutaneous blood pump and introduc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3

Address after: 200120 room 2303, No. 12, Lane 1097, Pu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Yang Lijin

Address before: 200120 4th Floor, 416 Zhoushi Road,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Xinchung Medical Devices (Shanghai)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